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音乐时空
省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音乐时空杂志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52
  • 国际刊号:1008-3359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550001
  • 国内刊号:52-1125/J
  • 邮发代号:66-5
  • 发行地区:贵州
  • 出版语言:中文
期刊收录:
主要栏目:
  • 音乐最新动态
  • 音乐作品欣赏交流
  • 音乐理论研究
  • 作曲技术理论
  • 原创曲目选登
  • 合唱艺术交流讨论
  • 音乐教育教学
  • 乡村音乐论坛
  • 古法入笔创新意 技道融合展气象——杨梦龙的书画艺术

    杨梦龙.法学理论研究生。工程硕士,现任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工作之外特别喜爱中国书画艺术,书画作品持正守中、骨俊神逸、流放自如、自得古韵。杨梦龙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国人事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才书画研修中心评委、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 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谈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

    汉字是具有造型功能的表意符号,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把这个意思移到汉字上去,将“行”成之“言”笔录于纸,就成为文章或诗词,是文字表意功能的体现。而“歌之咏之”“舞之蹈之”,强调的是与所“言”之“意”相辅相成的文字...

  • 琼德即玉德

    自古南人尚巫,所以,南方人观人,不看手相、面相,就得测字,稽属相。琼德,琼,繁为“璃”。《说文》:“亦玉也”。有儒校为“赤”,故谓赤玉。段氏以为“瑷”即玉名,《广雅》叙玉,璃为首,即可为证,即《离骚》所言“折瑾枝以为羞”。后人多直接引为“赤玉”。但言赤玉,又非浅薄释作红玉,亦如赤州,

  • 真诚的述说

    曾举办个人展览:《王玉平作品展》(1991年,中国美术馆);《鱼》(1996年,美国佛蒙特中心画廊);LOVE(2001年,在美国纽约Ethan Cohen Fine Arts画廊);《王玉平》(2001年,澳大利亚悉尼Ray Hughes画廊);《王玉平》(2002年,北京红门画廊);《王玉平》(2002年,台湾观想艺术中心);

  • 画家的艺术品收藏——颜新元谈民间艺术

    参与、举办画展:1985年,系列版画参加“立交桥版画展”;1986年,参加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览,并在《美术》《画家》等杂志发表画作:198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1994年,系列民艺藏品参加“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中国美术馆)获金奖;1996年,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颜新元藏湖南水陆道场画展”,

  • 贺未泓艺术简历

    贺未泓,贵州普定人。先后进入西南师大美术系、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顺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政协安顺市委员会副主席,

  • 徐恒艺术简历

    徐恒,字思子,1964年生于贵州贵阳。1990年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1979年开始学习传统中国画,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长期坚持在贵州山区写生。

  • 杨昌刚艺术简历

    杨昌刚,贵州印江人,土家族,1962年出生。杨昌刚,土家族,1962年生于贵州省印江。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委员,

  • 吴鹏艺术简历

    吴鹏,男,1973年10月生,汉族。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黄惇先生。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马宏明艺术简历

    马宏明,男,汉,1965年10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祖籍天津,大学学历。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

  • 画话遵义会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前几天陪杭州来的几个朋友参观遵义会议新纪念馆,作为本地人遵义会议纪念馆已来过多次,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对遵义会议,特别是对当年参加遵义会议的人和事接收了更多的信息,情感上就想作更深的了解。杭州的朋友边参观边发出啧啧赞叹、感慨,手指墙上的油画,说画得太好了。

  • 回旋在大山深处的音乐瑰宝——聆听普安大花苗歌声有感

    居住在普安县龙吟镇高阳村菁门口的大花苗,是二十世纪由威宁迁徙而来的一部分苗族同胞,之前,就已听说过在这偏远的山寨,活跃着一支远近闻名,有着天籁一般嗓音的演出队伍,经常在省、州、县举办的各种庆典活动和文艺比赛中,赢得好评,并获各种奖励,因而就一直令人心动向往。

  • 胡清菘,艺术家中的思想者 如醉如痴如梦如幻——胡清菘作品赏析

    谢赫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后人始终将“谢赫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所谓“六法”,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转移模写”。

  • 西安鼓乐传承方式浅析——以西安何家营鼓乐社为例

    传承是我国传统音乐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传承方式往往体现出口传心授的基本原则,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遵循着一定的承袭原则,本文以何家营鼓乐社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安鼓乐的传承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向人们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 新时期下广西本土乐器的传承与发展——以广西壮族代表性乐器为例

    广西地区产生了大量的乐器以及由外传入并逐渐被本土化的乐器,为此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将对其演奏方法、方式以及传承现状、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一条较为有效的传统乐器传承与发展之路,希望以此可以对广西本土乐器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 超化吹歌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超化吹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器乐合奏艺术,素有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之称,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从开始发展到现在,超化吹歌虽然得到了文化馆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但是其生存现状依然危机四伏,濒临消亡。作为本土音乐学习者,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宣传保护,以期能有很好...

  • 先秦音乐研究述评

    通过在目前世界上最大连续动态更新最及时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上键入关键词“先秦音乐”得到的文献资料,结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读秀知识库盈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学术论文,得知以“先秦音乐”为主题的文献共318篇,其中核心期刊与C刊论文81篇,硕士论文14篇。在这些较有价值的文章中,依照文章主要陈述内容,可细分对音乐...

  •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研究

    本文拟通过对十二平均律的萌芽、发展,研究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的形成发展与数学原理,探究十二平均律的意义、计算方法,对西方法影响及十二平均的运用和十二平均的缺点,小结了十二平均律的发展与传承。系统地记录了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史。

  • 唐代“筑”乐及其影响

    “筑”乐是以筑作为主要乐器来演奏的,伴奏乐器以筑为主,且在汉刘邦之前,筑都是作为独奏配合歌唱的,至刘邦则发展为众筑合奏。汉以后,筑这种乐器还存在并在乐队中发挥着作用,比如唐代,但作为独奏或合奏意义上的”筑”乐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唐代的“筑”乐充其量只是乐队中的一种乐器,是唐代音乐中的一个元素。但是筑乐却对唐代的...

  • 简述古乐器Gamba

    Gamba于15世纪末出现在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成为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常常在室内乐中使用。由于在独奏表演中一般都是用低音Gamba,自17世纪中期以后VioladaGamba渐渐开始专指低音Gamba。Gamba演奏一直繁荣到1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衰落。VioladaGamba现在一般直接简写为Gamba,而Viola这个词则演变为中提琴的名称。本文从历史、结构...

  • 文艺复兴时期的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对神的崇拜转变到对人及人的内心情感的关注的重要转折。其对中世纪束缚人性的各种思想和制度进行了无情的鞭挞。由此引发欧洲现代社会进程,并影响到文化的各个层面。欧洲音乐的美学思想,就出现了“主调音乐与古典和声体系”,它其实是一种对人的情感价值的肯定。

  • 固定和声变奏曲式的教学与分析——以贝多芬《变奏曲》wo O 80为例

    通过对固定和声变奏曲式结构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固定和声变奏曲式。本文对在教学中如何对固定和声变奏曲式作品进行分析和梳理,从曲式、和声、旋律特点等方面对贝多芬《变奏曲)wo O80作音乐分析,进一步认识固定和声变奏曲式结构特点和贝多芬的创作思想及其作曲技法。

  • 浅谈贝多芬奏鸣曲Op.10No.1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倾注了他的心血,体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本文以他的一首早期作品Op.10No.1为例。通过对其创作背景、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的分析,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从而把握其演奏技巧。

  • 唢呐曲《怀乡曲》的演奏分析

    吉孝言作曲,陈家齐订谱。本曲原是作者为电影《北斗》配写的一段插曲,后经扩充、修改,形成了一首唢呐独奏曲。乐曲以陕西民间音乐为素材,描写一民间艺人因社会及生活所迫,妻离子散。背井离乡,于悲痛中面对家乡,以唢呐吹奏了一首极其·比伤、凄凉和恋念、向往的乐曲,藉以倾诉思念亲人,追怀故土之心绪。乐曲既有悲切、凄楚的倾诉,亦有对...

  • 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现况及演唱特征

    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又称古声部民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种唱腔,是羌族民间音乐中独具代表的音乐形式,羌族多声部民歌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收集整理羌族多声部民歌音乐,研究羌族传统多声部民歌的演唱特征,不管是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还是对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

  • 浙中南宗教仪式音乐的活态传承与保护研究

    中华文明传承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尊崇诗、书、礼、乐,其关系相互影响,秉承传统文化的发展价值,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中国人的自身成长,对宗教和音乐本身的理解也已经形成了新的认识。中南宗教仪式是一种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行动,宗教音乐的研究有助于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长期整合,在民间音乐的教学与...

  • “婚轿遥遥影自怜”——少数民族哭嫁调的文化蕴含

    哭嫁调”是广泛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一种婚俗,许多女子在临出嫁之前,家人以“哭”的形式送别即将出嫁的姑娘,哭嫁调则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曲调婉转、节奏自由。主要以抒情为主,旋律如泣如诉,传达亲人之间依依不舍之情。本文通过分析哭嫁调文化的起源,在此基础之上,对哭嫁文化的特点做相关总结,最后归纳哭嫁调文化的艺术价值所在。

  • 音乐人类学视野下对澜沧拉祜族“阔踏”葫芦笙舞考察记

    葫芦笙舞是拉祜人在欢度年节喜庆时必跳的一种大型的集体舞。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栽着丰富的拉祜文化信息,发展至今,仍保持着男女老幼同欢齐乐和围圈起舞的古老形式,以及欢庆丰收、祈求丰年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拉祜人传递信息、表达文化和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滇南地区这个古老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本文是对澜沧地区拉祜族葫芦笙舞所作的...

  • 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教学的思考

    在当前全面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下,原生态音乐作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亦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将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教学中具有必要性和较大的研究意义。对原生态音乐概念及当前原生态音乐教学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原生态音乐在当前音乐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行了剖析,提出通过转变观念,明确思路、教育...

  • 浅议20世纪60年代以来藏族风格古筝曲的变迁——以《春到拉萨》《雪山春晓》《谐》为例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题材的音乐和古筝这一民族乐器结合的筝曲开始出现并逐渐丰富。这种不同民族之间所融合的音乐作品与传统筝曲相比无疑是新中国积极文艺政策的结果。本文选取了3首具有藏族风格的优秀筝曲,它们分别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在演奏技法、乐曲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色。同时。这些筝曲的出现也为中华民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