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人格的关系:同伴关系的调节作用

彭运石 王玉龙 龚玲 彭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3年第06期

摘要: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和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家庭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密苏里同伴关系量表对233名16—19岁男性犯罪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①男性犯罪青少年EPQ的N、P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L显著低于全国常模;②母亲偏爱被试(MF5)对E,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对P,父亲过分干涉(FF3)、父亲偏爱被试(FF4)、父亲拒绝否认(FFS)对N有显著的预测作用;③同伴关系在父亲过分干涉(FF3)与N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与犯罪青少年人格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同伴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人格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长沙41008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临床心理学

CSSCI南大期刊

¥220.00

关注 31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