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植物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植物生态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 创刊时间:1955
  • 国际刊号:1005-264X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93
  • 国内刊号:11-3397/Q
  • 邮发代号:82-5
  • 全年订价:¥ 15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
  • 研究论文
  • 资料论文
  • 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的花环结构及C4光合特征

    为了探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适应高温强光荒漠环境的光合作用机构及特征,通过对其同化枝的解剖结构观察,δ13C值分析,以及气体交换测定表明:二者均具有花环结构(Kranz anatomy),肉细胞(Mesophyll cell)呈栅栏状,其内侧是维管束鞘细胞(Bundle sheath cell),小维管束与维管束鞘细胞相接.在栅栏组织和贮水...

  • 遮荫和全光下生长的棉花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

    遮荫条件下(遮荫下光强相当于自然光强的40%左右)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仅为自然光强下生长叶片的30%~40%,叶片中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而表观量子效率(AQY)较高.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棉花叶片对短时间持续光强的光合诱导过程有明显的差异,由弱光转到强光下,自然光强下生长的叶片的Pn、Gs、φPSⅡ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

  • 北方粳稻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以东北地区主栽的粳稻(Oryza sativa var.japonica)品种为对象,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控制光强、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条件,阐述了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均遵循米氏响应;在不同CO2浓度下,表观量子效率随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但CO2浓度达到...

  • 弱光下生长的葡萄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结构的变化

    植物能够对生长环境产生生态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可从气孔导度、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生态指标上反映出来.为了研究葡萄蒸腾特性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本试验以‘京玉'葡萄幼苗(Vitis vinefera cv.Jingyu)为试验材料,通过遮光处理(2个处理,分别遮光65%和85%)营造弱光环境,测定了在弱光环境下生长的葡萄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

  • 鄂尔多斯高原4种主要沙生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的响应

    羊柴(Hedysarumleave)、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鄂尔多斯高原广泛分布的植物种,也是该地区飞播选用的主要植物种.由于飞播为鄂尔多斯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手段,而飞播后植物种子的出苗率与土壤水分及沙埋密切相关.因此,上述植物种子萌发与出苗对水分和沙埋反应的研究对当地退化...

  • 黄柳与垂柳的耐热性和耐旱性比较研究

    作为一种优良的固沙植物,黄柳(Sdix gordejevii)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在流动沙丘边缘和半流动沙丘生长最多,属于灌木型先锋植物.实验对黄柳的耐热性和耐旱性与垂柳(Salix babylonica)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植物的离体叶片在6个温度(即25、30、35、40、45、50℃)下处理1 h;在6个水势梯度(即0、-0.25、-0.5、-0.75、-1.0、-1.2...

  • 土壤水分对强筋小麦‘豫麦34’氮素同化酶活性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以强筋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豫麦34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氮素同化酶活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于花后呈下降趋势,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FC)60%的处理活性最强,其次为40%FC,活性最低的是80%FC.旗叶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于开花15 d前均呈下降趋势,15 d后均为上升趋势,各水...

  • 磷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缺磷是限制目前农林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子,传统的农林业生产主要通过施肥和土壤改良来满足植物对磷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开始发掘磷高效利用植物来替代传统方法提高磷的利用效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在中国人工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揭示磷素胁迫条件下杉木无性系酸性磷...

  • 岷江上游植被冠层降水截留的空间模拟

    通过对岷江上游实地踏查和定位观测研究,结合MODIS遥感数据,利用"3S"技术对岷江上游植被冠层降水截留进行了空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植被叶面积指数(LAAI)与增强性植被指数(EVI)以二项式关系拟合效果较好.由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存在的饱和问题,研究采用EVI反演LAI,统计结果表明:岷江上游LAI值在0~2之间的占28.57%,在2~4.5之间的占63...

  • 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及其防风蚀效应

    在防治风蚀过程中过去人们只关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特性,但对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着重强调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土壤风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及风蚀气候侵蚀因子三者之间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并利用该公式计算和比较了不同类型植物防风...

  • 表观反射率及其在植被遥感中的应用

    由于植被遥感应用定量化和监测等的需求,光学遥感数据的辐射校正更加受到重视.该文论述了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关系.特别对辐射定标的结果之一,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简称表观反射率(Apparent reflectance)的定义、概念、计算和它在植被遥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用于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国植物功能型划分

    植物功能型(Plantfunctionaltypes,PFTs)作为沟通植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生态系统属性的桥梁,随着全球变化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的深入而受到广泛重视.植物功能型的划分依赖于研究的背景、尺度和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区域尺度全球变化研究的需要,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植物关键特征的植物功能型划分方法.该方法首先选择了6项植物特征,包括3项冠层特征:木本-草...

  • 西北干旱区10种荒漠植物地理分布与大气候的关系及其可能潜在分布区的估测

    选择面积广阔、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干旱、地形地貌多样、生态系统脆弱以及人类活动长期干扰,而且目前面临着西部大开发和环境保护双重矛盾的西北干旱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西北干旱区多种优势种和常见种的地理分布资料,选取10种分布范围相对明确、资料相对齐备的荒漠植物种: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s)、沙...

  • 川西米亚罗亚高山云杉林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研究

    对川西米亚罗亚高山20、30、60年人工云杉(Picea asperata)林及天然林的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云杉种子雨一般从每年的10月初开始下落,一直到翌年的1月底结束,但不同林龄的云杉种子雨强度不同,60年人工林种子雨量最大,然后依次为30年人工林、天然林、20年人工林,其大小分别为(1088.16±52.34)粒·m-2、(973.45±63.12)粒·m-2...

  • 慈竹母株大小对克隆生长的影响

    克隆生长在慈竹种群更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基径和生物量两个指标同时衡量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s)的母株大小,并分析了母株大小对新竹笋产生、竹笋大小和根茎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1)慈竹的成竹基径与一级母株基径、二级母株基径以及与2龄和3龄母株平均单株生物量呈正相关,但是成竹基径随一级母株基径增加比随二级母株基径增加而增加的速...

  • 籽蒿的地理分布与遗传分化

    对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的分布地点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籽蒿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新分布,绘制了籽蒿的分布图.在籽蒿集中分布的地区取了5个种群,新分布点取了一个种群,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进行了遗传分化的研究.15个引物共扩增出255条带,其中多态带23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各种群以乌海流动沙地种群最低,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6....

  • 南京地区落叶栎林主要木本植物的展叶动态研究

    植物的展叶过程是由自身遗传因子决定的,同时又受到多种生态因子的调节,反映了植物的生活史对策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在2001和2002年的3~6月间,不定期记录了南京地区三个落叶栎(Quercus spp.)林中主要木本植物的展叶情况,包括被标记标准枝的叶数、叶的长度、宽度、叶面积、叶干重等参数.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落叶栎林中,林冠层物种的成熟...

  • 西双版纳阳春砂仁栽培的两种模式的比较研究

    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种植对热带湿性季节雨林的影响十分显著,对次生林的影响不大.为保护热带雨林,改变现有阳春砂仁栽培模式,探讨雨林下种阳春砂仁改为次生林下种植阳春砂仁的可行性,比较研究了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下阳春砂仁的生长状况和产量.次生林和雨林林下阳春砂仁壮株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株型,同类型林下阳春砂仁笋、苗和衰老株...

  • 基于GIS、景观格局和网络分析法的厦门本岛生态网络规划

    以厦门本岛2000年Landsat-TM卫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绿地系统现状图与规划图为基础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选用多种景观指数,评价了厦门本岛绿地系统的现状与已有规划.在此基础上,应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旨在优化生态网络的不同新方案.通过α指数、β指数、γ指数等网络结构指数,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从中选出...

  • 陆地生态系统磷素循环及其影响因素

    磷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在生态系统内的迁移转化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近20年来,磷在陆地生态系统内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总结了国内外磷循环研究的成果,从磷的来源、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固定特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等方面分析了磷素循环的特点;系统阐述了磷在陆地生态系统各库之间及其内部,主要是植被-土壤...

  • 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藓类植物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及人工培养试验研究

    通过藓类结皮层的自然恢复和人工培养藓类植物促进结皮层形成试验,研究了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生物结皮层形成过程中优势成分真藓(Bryum argenteum)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藓类结皮层人工去除后在3~4年内70%的样方基本恢复,在此过程中真藓主要靠茎叶碎片传播和繁殖;通过分株法、撒茎叶法培养的真藓在1个月后长满整个样地,主要通过如下方式繁...

  • 滇南热带季雨林的一些问题讨论

    通过分析云南南部的水、热条件及植被分布,讨论了季雨林植被类型及其特征,认为云南南部的季雨林是介于热带雨林与萨王纳之间的,在干季基本上是落叶的一种森林植被类型,符合Schimper(1903)定义的热带季雨林植被,并考虑它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经向地带性植被,与该地区的纬向地带性植被热带季节雨林一起共同构成云南南部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在云南南...

  • 《植物生态学报》征稿简则

  • 《植物生态学报》介绍

  • 《植物生态学报》最新各项科学指标(来源于CSTPCD)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