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民营企业的几个“第一”

金阳 东北之窗 2008年第08期

摘要:非洲古老的谚语说:"当你不知道该怎样往前走的时候,你最好回过头,看看来时的路。"中国民营经济从哪里来?它将向何处去?只有历史能够告诉未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还不到一个月,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特地约请了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等五老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座谈,并与他们进行了重要的谈话。由于约请五老采取的是边吃火锅边谈话的形式,所以被称为"五老火锅宴"。邓小平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起来不好。""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要吸引外资,第一次提出希望原工商业者利用落实政策以后的资金办私人企业。正是"五老火锅宴",打开了个体、私营经济的"禁区",使之成为中国非公经济发展的一段佳话。与此同时,高层由此开始反思将个体经济视为资本主义加以取缔的政策。1980年8月,中央宣布:"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一切守法的个体劳动者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至此,理发、修鞋、磨刀、修伞、修家具、卖小吃等,第一批城市个体户在街头诞生。而他们正...

单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东北之窗

省级期刊

¥340.00

关注 29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