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当代生态电影批评及审美的陷阱

    当代生态电影研究中,由于混淆了“生态”的生态整体主义和“环境”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致使基本概念不清晰、理论话语模糊、研究对象既宽且窄、过分美化对象,难以实现生态批评的使命和目的、形成对实践的有效指导。而在有生态意识的电影的生产制作中,由于受商业、意识形态、科学至上思维等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意识表浅化、追求科...

  • 信息化时代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理论思考

    在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影视制作与复制背景下,中国儿童动漫电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拍摄数量剧增。但是,以动漫为主要特色的电影不能代表儿童电影的审美主潮,更不能以动漫游戏电影来解构中国曾经拥有的优秀儿童影片的历史形态。儿童电影应该以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期待作为主要导向,反映儿童现实生活作为主要影视题材。希望...

  • 论跨文化视阈下我国电影的传播策略

    电影对外传播需要克服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利因素。在跨文化传播中,电影既需要华丽的视听形式,也需要动人的故事和被认同的主题思想,我国电影需要选取能够融合中西文化与思想的主题视角。好莱坞电影风靡世界,其模式与做法或许可以为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在传播策略上,我国电影需要顺应国外目标观众的审美认知习惯,在故事和技术方...

  • 21世纪青春电影的电影美学比较研究

    近十几年来,青春电影开始成为电影文化主题类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为研究对象,集中从电影美学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运用电影美学分析系统对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青春电影做出知觉层面、故事层面、思想层面以及特征层面四个方面的比较,并辅以案例分析,希望透过对青春电影的“思”性观照,反映...

  • 从中国电影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文化作为电影的本质属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经过10年的努力,在创作方面仍保持着积极活跃的势头,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在文化体系的构建上应继续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实现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同时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共通来促进民族文化的...

  • 论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

    本文旨在以艺术媒介决定论来建构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是建立在电影的媒介特性——运动的声画影像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以艺术媒介决定论来建构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是从电影本体的角度对其进行终极探讨。影像系统以一般现实逻辑为中心向两极扩散,观众通过一般现实逻辑对表现媒介进行自我解读,并产生认同。影像系统的风格特...

  • 微公益时代商业定制公益微电影致效研究

    微公益时代的到来和微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商业定制公益微电影提供了发展平台。企业由于目前广告大环境的诸多限制,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创新型的广告宣传手法,传统硬性广告逐渐失效,商业定制公益微电影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微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践行公益营销理念,不断提升与完善品牌形象...

  • 数字时代的电影技术与艺术

    当今的很多领域都处于在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并存的过渡时期。电影制作数字化是电影数字化的主要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电影文本创作、采集拍摄与后期处理等电影工艺的过程。电影从无声电影发展到立体电影与科技的进步不无关系。科学技术使得电影设备从依靠光学、化学到目前的数字电子技术。本文从电影前期、拍摄、后期以及特效四个方面诠释了数...

  • 跨文化传播中译制片配音的“陌生化”解读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将“陌生化”理论引入译制片配音,使观众透过“陌生化”,重新理解这种“中西合璧”的语言艺术。“陌生化”是艺术语言的特质。译制片配音颠覆习惯性的用语方式,创造性地将“洋味儿”与“汉味儿”相结合,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表现力。“陌生化”艺术手法在译制片中的运用相对准确、直接和深刻地实现了与“陌生人”的语...

  • 由《虐童疑云》透视社会信仰危机

    本文主要探讨了影片《虐童疑云》中神父的三次布道:神父开篇就通过布道谈及怀疑与信仰的辩证关系,怀疑是社会信仰危机的始作俑者,像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弱点,引发一些更深层次的思索;神父的第二次布道,借用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指出,校长散布的闲话就是流言,流言是滋生怀疑的帮凶;神父的第三次布道是告别之道,神父逃离了企图颠覆自己权威...

  • 论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的艺术创造性

    8集系列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自播出之后,赢得了很高的评价。该片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较好地实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它借鉴“新历史主义”理论,一方面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主人公的档案、照片、信件等来呈现历史,另一方面借助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家属、朋友以及专家学者的口述和解读来引领观众回到历史中去。该片还非常...

  • 论电影《蓝色茉莉》对“上流社会”的讽刺

    《蓝色莱莉》作为导演伍迪·艾伦为数不多的非喜剧类型电影,从开拍伊始就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次他秉承着其一贯的讽刺手法揭开了“上流社会”生活中充斥的利益交换、虚伪等丑陋伤疤,而女主角凯特·布兰切特的精湛演技也值得关注。本文从《蓝色茉莉》一片入手,探讨了伍迪·艾伦独特的电影风格、角色设置、叙事方法以及最终达到的批判效果,...

  • 解读电影《白鹿原》的土地视角

    导演会努力捕捉文学作品的总体情绪或基调,在导演王全安看来,还是想表达不迂回、直观可以理解的东西。那么,人与土地、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他试图要表达和诠释的。这部电影的改编是否成功?土地视角与革命视角孰优孰劣呢?《白鹿原》作为一部知识分子立场上的革命叙事,作家希望通过历史的重新书写探索出“革命”在经典意义外的其他意义。因此,...

  • 试论中国动漫电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我国动漫电影艺术已经历百年的发展,是世界电影艺术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中国动漫电影长期萎靡不振,长久以来,中国动漫电影中真正能够赢得观众掌声的影片屈指可数,我国的动漫电影如何能够在寻求突破中一直不断前进,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对我国的动漫电影历史首先做一个全面的历史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

  • 新媒体语境下河南本土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数字杂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逐渐融入现代生活,为我国动漫产业开拓了全新的发展领域。河南省的动漫产业也进入新媒体时代,省政府将新媒体动漫作为动漫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借助新媒体技术与传播平台,我们应与时俱进,结合新媒体特点传播动漫作品,鼓励动漫企业支持和发展新媒体动漫,开发数字动漫衍生...

  • 迪斯尼不同题材的经典动画配角形象探析

    迪斯尼动画电影自《白雪公主》诞生后就把配角作为独特的叙述策略,着力于塑造配角的形象,促使影片传达了具有童趣性和温情感的艺术魅力。综观迪斯尼创作了多种不同的题材故事,无论是爱情题材的七个小矮人的配角形象,还是成长题材的配角梅林,都在引导主人公逐步成长,为主人公提供帮助和教导。本文通过对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配角形象进行分析...

  • 动画片《千与千寻》视觉艺术赏析

    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它的独特的人物造型、动画场景的构设等,成功的动画视觉艺术的表现会给观众留下久久抹不去的回忆,会让观众清晰记住动画中的人物形象,由此而言,动画的视觉艺术则直接关系着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基于此,笔者就风靡亚洲的日本动画片《千户千寻》为例,对其视觉艺术表现及其人物形象的构设等方面进行了研...

  • 《兰戈》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解读

    《兰戈》是一部以好莱坞经典西部片为主要风格载体的动画电影。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被导演匠心独运地设计到作品的几个段落中,虽然占篇幅不多,但使作品展现出新颖的视觉效果,同时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使主角寻找身份认同的心路历程以直观、具象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起到升华故事主旨的作用。本文将对影片中的相关段落进行逐一剖析,阐述这一独...

  • 再论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

    电影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艺术形式,为跨国文化的交流创建了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国在电影创作中不仅可以汲取西方国家的文化精髓,也可以借助电影媒介宣扬和展现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电影《功夫熊猫》自上映后就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追捧,影片之所以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于影片彰显了浓郁的中国化的风格。本...

  • 《功夫熊猫》系列中“道”文化意象的传递

    文化意象是文化传播时所呈现给人们的心理与精神图景。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系列充分而且成功地传递了“道”文化意象。该文化意象由道教文化意象和道家文化意象两部分构成,前者体现为和平谷意象、师徒关系意象和得道成仙意象,后者包括正反意象、有无意象和动静辩证意象。这些意象的传递满足了当下社会人们对和谐的想象与热望。通过...

  • 动画片《熊出没》的生态美学精神

    动画片《熊出没》讲述了熊兄弟为了保卫森林而与光头强斗智斗勇的故事,歌颂了以熊兄弟和其他小动物及森林为象征的自然生态美,批判了以光头强和李老板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表达了人类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呼吁人类培育和谐共生的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重建天、地、神、人共在的生态和谐家园。

  • 浅析电影《华盛顿广场》人物的现代改编

    发表于1880年的《华盛顿广场》不仅是亨利·詹姆斯创作第一阶段的一部重要作品,而且是一部被广泛关注并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1997年同名电影公映后,受到评论界广泛的好评,被称作是一部充满现代意识的改编电影。本文将以燕卜孙的“含混”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小说文本探讨该电影的改编。指出由于电影采用了含混的改编方法,使得主要人物分...

  • 《活着》:从小说到电影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1994年,张艺谋导演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活着》无论文本还是影像,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电影《活着》对原著的改编主要表现在:电影《活着》突出了宏大的历史叙事,突出了大时代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力量。皮影戏在电影中多次出现,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是主人公悲欢...

  • 《简·爱》小说与电影叙事方式对比研究

    《简·爱》是一部经典的小说,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并且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改编,搬上了舞台和银幕,从全新的视角来诠释其内涵。《简·爱》在文学艺术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数次被改编成电影,在这之中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44年的电影版被奉为最经典之作,其跌宕的情节,神秘的场景,质感的画面,个性化的人物等都带给了观者不一样...

  • 《客迈拉》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评析

    《客迈拉》(Chimera,1972)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作家约翰·巴斯(JohnBarth)创作的第六部作品,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中的复调叙事与狂欢化诗学特征展示了这部小说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同时,小说中的狂欢化诗学特征恰恰是人类后现代现实生活的一个隐喻。巴斯解构了文学中的神话经典,也嘲讽了现实生活的狂欢化。本文拟运用...

  • 赏析电影《阿甘正传》展现的美国文学

    电影《阿甘正传》是泽米基斯的一部经典之作,是一部对美国当代进行描写的神话寓言故事,是观众的精神食粮。这部影片富有神话传奇色彩,主人公阿甘不断飞跑,穿越了美国30多年的历史,赢得了美国观众的广泛认可。阿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影响了很多美国观众,成为每一个观众心目中的偶像。本文将对电影《阿甘正传》中所体现的美国文学进行分析...

  • 从生态主义视角简析电影《阿凡达》

    《阿凡达》,英文名为Avatar,是2009年12月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广义讲,我们可以将《阿凡达》归为一部科幻片,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电影中所带有的真实感,尤其是在生态元素、环境元素上所具有的真实性。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将这部电影拍摄为3D电影,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著名、最成功也最具有典范意义的3D电影,是3D电影的一个标杆。电影获得了巨...

  • 电影《飞越老人院》的社会学解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读电影《飞越老人院》,我们发现:电影采用镜像的多重视角,形成了老人“看”老人、老人“看”子女、子女“看”老人、子女“看”子女的镜像关系,在“看”与“被看”的互相比照中展现父辈与子女的复杂情感。电影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营造了温暖、幽默、乐观、积极的氛围与情境,传递出对老人超越孤独、病痛与死亡的渴望。...

  • 跨文化视角下电影《喜福会》冲突的解读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喜福会》改编而成的,影片从上映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电影中有关母女之间的冲突给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这冲突的背后不仅是母女之间的代沟的问题,更多的是东西文化之间冲突的体现。本文将在跨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以电影《喜福会》为载体,对电影中的东西文化冲...

  • 重看电影《返老还童》中蕴涵的人生哲学

    电影《返老还童》于2008年底在全球上映,这个讲述了一个生为老人死为婴儿的奇怪故事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广泛好评,并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等多项大奖,主演布拉德·皮特也因此再度受到广泛的关注。电影上映后,备受讨论的除了它带给人们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故事观感外,更多的是这个故事所引发的思考。本文在全方位解...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