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现况

时间:2022-12-14 09:54:44
摘要:高校实验室不同于企业组织、行政组织等,它具有自身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上。高校实验室主要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它是一个由学者、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集体,它的中心目标是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创造活动。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 建设管理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现况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篇1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高校实验室及大型仪器设备数量急剧增加,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扩招、校际合并、学校内部推行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等,对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挑战。但是,管理职能分散,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等现象在不少的学校依然存在。

1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

1.1实验室管理手段落后

(1)通过调研发现,河南不少地方高校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收集和管理还处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各类归档文件完全靠人工打印纸质文件管理,缺少及时了解全校实验室各类信息的数据平台。如果遇到各类检查或大量基础数据上报时,需要大量的老师重新且重复的收集整理,使日益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艰难[1]。(2)目前许多高校教务管理实行“学分制”改革,大量选课任务的开放已经变成常规,然而以前各类实践课的模式是按照班级集体集中上,手工安排实验教学进度,很难实现教务管理的“学分制”要求。为破解实验类课程开放选课的灵活、多变难题,高校管理部门需灵活多变,既要面向教师,又要面向学生,进行多样开放式的实验教学选课管理,与此同时,也要对分门别类的课程实验过程、实验成绩、学生教学反馈信息等加以管理,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2实验室数据共享难

(1)随着实验室管理制度的规范化,部分高校实验室相关业务模块也已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的仍是10年前的老系统,数据之间的融合与共享程度也比较低,未能统一使用,缺少统一的平台规范、业务规范,导致工作重复,效率降低[2]。(2)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在购买及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建立开放查询的信息库,不利于后续各管理部门了解这些基本数据信息;实验室仪器设备从购买-领用-调动-报修-报废处理各阶段,仍处于人工手动管理,过程繁琐,容易出现纰漏,不易倒查溯源,加大国有资产设备流失的风险。

1.3实验室利用率低

(1)目前许多高校课程实践采用课程内实验+集中实践的形式。从使用手工表格统计实验室使用情况来看,课内实验普遍停留在课堂讨论、观摩演示为主,很难实现真正进入实验室操作,而课程集中实践实验室利用相对比较集中且存在院系交叉矛盾,平时实验室处于空闲状态,利用率不高。(2)近年来许多高校陆续建设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等大型实践教学项目。一端是实验室建设项目投入的不断加大,另一端是部分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长时间闲置状态,此情况造成了实验室设备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高校实验室良性健康发展。

1.4实验室开放管理不到位

(1)目前许多高校由多个校区构成,各实验室分布于多个校舍,实验室主管部门和实验室之间缺少协作通道,很多管理措施无法快速下达,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课下也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为破解这一难题,高校急需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渠道,打通沟通壁垒,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率。(2)在对许多高校实验室日常调研中发现,实验室开放程度仍然不够。无论是覆盖面还是开放的管理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的机会较少,制约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2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的源头是需求。该系统能够满足业务功能需求,适应业务角色特点,做到系统界面友好、简洁,使用简单、实用、人性化[3]。

2.2扩展性原则

系统架构设计时,对未来技术架构的发展进行思考,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展性的要求,能够满足很好的兼容未来的扩容能力、信息增长、业务发展的需要。

2.3先进性原则

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服务平台的设计采用先进的微服务应用理念、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先进的规范。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平台设计上充分考虑整个架构体系软硬件的需求,符合当下信息技术的潮流,系统设计保持具有前瞻性、先进性。

2.4稳定性原则

系统设计要具有防病毒感染、防黑客攻击等各项安全保护措施,同时具有高度的保密性。系统对接的用户和设备,有严格的认证把控条件,保证接入门户绝对的安全性。对重点设备、核心数据、主要程序模块采取备份、冗余措施,具有一定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确保本系统长期、有效、正常运行。

3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3.1设计思路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整体建设规划,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提供面向服务、高效使用、有效决策的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服务。整体设计架构采用“大平台+微应用”的思想,来搭建规范、高效、灵活的实验室业务管理活动。大平台指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服务平台,它是融合工作平台和门户的“一站式”管理平台。微应用指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所有应用,主要包含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门户管理系统、安全检查管理系统、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

3.2平台的构建

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服务平台体系架构主要包含感知系统层、通信网络层、支撑服务层、应用平台层。(1)感知系统层,通过传感器进行设备状态和环境感知,类似人类神经末梢,具有触觉、视觉、听觉、运动神经,能够进行实时响应并反馈。(2)通信网络层主要作用是通过收集并汇总感知系统层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转发,是作为感知系统层与物联平台层的重要枢纽。(3)支撑服务层,主要包含微服务架构层和物联平台层。微服务架构层主要实现对服务的注册、安全、治理、负载均衡等服务;物联平台层是将通信网络层的数据进行交换、挖掘、分析、可视化展示的物联设备管理平台,在体系架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4)应用平台层主要含有实验室各业务应用服务、终端服务、门户服务、接口服务等,作用于对支撑服务层的数据进行使用、存储、分析,对数据进行直观的展示,服务于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3.3平台各子模块的搭建

(1)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原理是通过对实验室基础数据和基本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实验室数据的收集、整理、共享。其核心包括建立实验室基本信息体系,将管理行为落实到具体的单元数据;高校实验室主管部门和实验室二级部门使用相同基础数据,实现分级审核管理;将实验室日常管理业务转移到网络中线上处理,为二级实验室部门提供更好的管理服务。(2)实验室信息门户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实验室信息门户的建设,使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公众等人员可以快速进入平台通道,使分散的各个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达到最大化聚合,从而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结构化数据资源、非结构化文档和互联网资源的无缝接入和集成。同时,实验室信息门户管理系统作为实验室的开放的门户网站,也是对内发布新闻和公告、对外展示形象、介绍实验室相关内容、探讨学术、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平台。(3)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检查管理系统具备先进的智能安检系统,它以移动设备为安全检查工具,以PC端为检查结果查看和安全整改结果上传平台,用于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各项工作开展,从而保证实验室环境的预警。利用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可以进行无纸化安全检查以及实现检查数据信息化、长存化。此外利用闭环安全检查运行模式,通过闭环检查流程能够有效地使整个安全检查结果更加高效,以及在检查过程中避免出现纰漏。(4)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该系统搭建实验室共享平台,有效解决了当前实验室利用效益低,对内对外未能实现全面共享的现状,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支持实验室仪器开放、实验室设备开放、学生自主训练开放、实验项目开放等多种开放模式,有实验室使用需求的人可在前台网站查询各类开放实验室情况,并进行预约申请,同时管理人员可在后台维护和审批,提供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场地开放、仪器设备开放[4]。(5)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根据国家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的政策意见,按照标准和规范建立统一网络管理平台,从专管专用走向专管共用、共管共用[5];将大型仪器设备按照不同分类,打破管理单位界限,形成专业化、网络化的仪器服务机构群,实现仪器有限共享使用;建立有偿的收费制度,对校外按照标准实现费用的计取,对校内可以利用收入进行补偿成本的方式维护,促进仪器设备的开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绩效考评体系,可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定期对仪器的运行情况、开放程度、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和功能利用与开发进行评价考核,对于考评分数低、利用率低的仪器设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了仪器购置重复的问题;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科研资源应用以学院课题组为核心,逐步向外辐射。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也将不断推进,以此不仅提高实验室信息化技术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提升高校整体智慧教学平台的搭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技术到服务,从整体到局部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体现学校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思维和管理理念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规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深入、逐步提高、逐步完善。因此,各高校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分阶段建设。本文研究的目的也是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谢强 张丹丽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篇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业教育法”),均提出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地位,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变。回顾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职业教育始终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使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既强调“高等性”,又强调“职业性”,即强调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职业能力。为充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场所及设备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作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地位在发展历程中逐渐体现,各个高职院校也逐渐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然而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诸多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的以下共性问题:一是实验室割据现象依然存在,院系间的壁垒尚未打破。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主要采取院系提出建设需求,学校组织统一采购的方式,建设过程中往往只考虑本院系的实际需求。该现象常常导致相似实验室的重复建设,出现资源浪费与闲置现象。二是实验室管理形式粗放,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多为学校专业课教师兼任,较少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

2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路径探索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职业教育法提出要坚持校企合作、坚持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在开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时,应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专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先行、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分步实施;坚持完善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机制;坚持完善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和优化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解决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上的难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体系,推进实验室建设纵向发展。

2.1整合院级实验实训中心,建立健全三级联动管理机制

为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性,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建立三级联动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在现有的校、院、专业三级组织架构下,优化实验实训组织架构,建立校级实验实训中心、院级实验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室三级管理机制,各级实验实训中心各司其职,落实管理责任。三级联动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管理层级的职权范围,规范了实验室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以学院管理为主的实验实训室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训教功能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校级实验实训中心与院级实验实训中心的职权范围,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科技研发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2.2优化实验实训资源配置,推进实验实训条件纵向发展

为保障学校各项相关工作有序进行,实验实训室及基地建设从学校整体规模出发,基本形成了能够满足全校各个专业教学、教研、科研、实习、培训、竞赛等需求的格局。在现有实验实训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有计划地分阶段实施实验室建设,逐步推动实验室建设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提高实验实训室及基地的层次与水平,推进实验实训条件纵向发展。通过评估学校现有实验室的使用率、现有教学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以及现有仪器设备能否有效满足教学需求等情况,全面梳理学校现有实验实训资源。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动态优化专业结构,明确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群,倾斜实验实训资源投入。一是以院级实验实训中心为建设单位,全面规划、统筹设计、优化布局,引入行业前沿教学仪器与设备设施,打造示范性院级实验实训中心,突出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以专业群为建设单位,立足学校“现有重点专业群、未来重点发展专业群和前沿领域专业群”动态专业群结构,科学、合理、分步开展实验室建设。三是以专业为建设单位,以《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为标准,深入调研各专业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查漏补缺,弥补各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不足之处。

2.3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共享,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开放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一是全面调研学校各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依据专业群划分,统筹、整合、更新实验实训资源,打破院系与专业间的壁垒,以实验室所开展的实训项目为基准,逐步实施实验室开放共享。二是创新开放与共享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及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实施科学的实验室开放绩效评价体系。三是实施全面开放,逐步形成包含集教学、科研、竞赛、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社会服务等多种项目的开放共享体系。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逐步建立起规范、完善的实验实训开放共享机制,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共享,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提升教学、科研服务能力。

2.4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提升实验实训管理水平

开展数字校园建设“有利于管理服务效率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的信息化;二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是指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信息化硬件建设,如实验室的门禁系统、电子班牌等。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建设集实验室日常管理、安全管理、开放共享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耗材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内容于一体的管理平台。

2.5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新职业教育法在第四条、第六条、第二十七条、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均提及了“校企合作”,充分强调了要“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特色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地方龙头行业企业合作,探索与企业行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和途径,不断深化和丰富校企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学生顶岗实习平台,提升实践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6加强实验实训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实训安全

实验室安全作为实验室相关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实验实训项目的前提。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多次发文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实验室实训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将师生安全意识转化为内在行动自觉性。二是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坚持责任到人。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实验室分类别、分级别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三是定期检查实验实训室的安全状况,成立实验实训安全小组定期对实验实训室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做到实验实训安全零事故。

作者:魏如梦 刘杰 殷德莉 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篇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4G、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个人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微媒介得到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体形态。自2009年最早出现的“微博”开始,相继出现了“微信”“微公益”“微支付”“微视频”等和“微”有关的概念,微文化生态逐步形成[1-2]。面对微文化生态的冲击,高校学生作为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也是微媒介的主要使用者,自然成为了微文化的主要传播者。而高校实验室是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科研技术人员聚集地,是进行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探索的重要场所,是受“微文化生态”影响较为明显的一个群体,如何利用“微文化”无孔不入地传播优势促进实验室建设管理,提升实验室使用者运转效率,是值得实验室管理者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

1微文化生态的内涵

微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关键点在于“微”,主要体现在内容简洁、形式多样、传播迅速上,这种零散化、碎片化、高速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利用不完整时间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便利,这种特点同时也能够解决现代大部分人生活节奏快、没有完整时间段来深入获取并了解某种信息乃至文化的问题。“微”恰好贴近现代人生活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快节奏性。“微文化”词条已经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而且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了2010年年度新词语,学界也有多位学者开展“微文化”的相关研究,笔者对张社强、于祥成等学者提出的微文化观点即:“人们凭借微媒介为载体来传播和获取信息,在通过利用其为工具和手段来进行学习、工作、沟通及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总和”较为赞同[3-4]。对于“微文化生态”的理解,要结合微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来归纳,所以笔者将“微文化生态”归结为:以互联网即时通讯媒介为主要载体,通过利用其为工具和手段改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和生活形态,从而影响个体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行为的社会文化现象。

2微文化生态的影响

近年来,微文化生态发展迅速,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思想到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5-6]。

2.1网络生活碎片化

微文化生态背景下,网络力量不断积聚,微文化传播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开放性,让每个个体都自然地成为微文化生态中的参与者,每个个体都同时扮演着文化传播与文化接受的角色。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传播的内容大到国际、国家、社会,小到城市、单位、个人,涵盖包括学术、娱乐、购物、信息传播等。而以上这些内容也多呈现出观念融合碰撞、信息碎片化、传播便利化等特点,不同价值观取向个人或群体利用微媒介发布观点,会使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立场发生改变。

2.2生活形态网络化

随着信息时代、微媒介的不断发展,微文化媒介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网络化。从获取科技信息到沟通交流,人们更加习惯运用微媒介,小到发布信息,大到网络会议,无不利用微媒介进行,尤其是在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被“微文化”媒介所包围。科学学术会议、课题组科研组会、师生团队建设等,均可通过网络课堂和网络会议、微信推送等形式呈现,增加了学生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信息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治理与防护对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当前国内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出发,对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纵深防御体系、网络架构演进和人员安全风险意识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治理策略。

2.3生活方式电子化

微文化生态还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无论是出行打车、还是网络购物,便捷、快速、安全的电子支付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另外,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人们更多的利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网络会议、网络办公以及利用微商进行个人创业等。这些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电子化的特征。

3微文化生态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微文化生态与传统文化既存在相似点,又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在相似方面,微文化生态与传统文化一样,也是由社会人创造,同时每一位社会人又主动或者被动地被创造出的微文化生态影响着;在不同方面,微文化生态在传播速度、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具备自身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相比有着特有的属性[7-8]。

3.1传播速度快

微文化生态下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以内容短小、精辟、浓缩化模式出现,区区几十字、几十秒的视频信息就可以完整传递信息。加之4G、5G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使得个人发布、评论、分享信息更加实时和便捷。与传统的单向传递教育模式相比,微文化生态对传统单项传授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

3.2传播方式互动性

微文化生态下人与人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在形式上更为灵活与便捷,也更为自由性。例如在微信、微视频中,可以对关注好友的动态进行点赞、评论,也可以不经过信息发布者的同意将感兴趣的信息、图片、视频转发至自己的朋友圈,随之会有更多的朋友进行点赞和评论。也正是因为这种信息能够自由快速的传播,其影响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化,这一特点是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并不具备的优势。

3.3传播主体个体性

微文化生态下个体平等性、参与性不断增强。不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职业、身份如何,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用户具有平等参与权和话语权。个体在参与公共讨论、发布信息、论述观点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平等的网络空间环境下,个人观点不断聚集公共视线并引发讨论,个人网络地位不断提高,更加增强个体的参与积极性,更愿意在网络世界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甚至可以成为网络意见的引领者。另一方面,由于传播方式的互动性,每一个个体在成为传播者的同时也是微文化的受众,又被微文化所影响。简单说,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微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3.4传播内容多元性

微文化生态下,信息传播速度快,且传播形式多样,例如短文字、短视频、图片等。这种特点也让微文化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者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展示自己的生活、陈述自己的观点,将整个“小我”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样无数个“小我”的展示就让传播内容呈现多元性。

4微文化生态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作用

4.1有利于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传统实验室的安全有效运行,主要靠制度建设。在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例如《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辐射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下,约束着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位操作人员,构建了刚性的实验室生态使用环境,为每一位操作者保驾护航。通过规章制度合理设置,可以使个体有效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有利于强化责任、提高效率。然而任何制度并不是万能的,规章制度虽然能一定程度约束个人的行为,但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体现对人的尊重和爱护。而微文化生态下的管理模式刚好能弥补这一制度缺陷。在微文化生态下,利用网络媒介构建一种积极上进的实验室文化,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验室工作氛围,这是刚性规章制度所做不到的。制度管理与网络化管理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实现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互交融,是现代实验室管理的有益尝试。

4.2有利于发挥高校实验室学术特性

高校实验室不同于企业组织、行政组织等,它具有自身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上。高校实验室主要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场所,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它是一个由学者、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集体,它的中心目标是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创造活动。这样的一个场所,释放天性,释放创造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产出。而微文化生态下所创造的和谐的实验室微生态,刚好可以适应这一点。实验室的科学技术人员是经过长期训练、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特殊群体,这样的群体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追求,自觉性、自律性较强,强制性的管理对他们的作用是有限的。微文化生态管理模式实现与传统产业的有效结合,对高校实验室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加快高校实验室的发展速度,提升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效率,让高校科研人员能充分享受到微文化生态管理的积极作用,为高校科研水平的增长贡献力量,也更能促进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4.3有利于提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微文化生态下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科学化、网络化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随着实验室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特殊气体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长,引入网络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将“微”技术充分地运用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包括实验室基础设备建设、网络、软件开发等,根据实验室与管理部门相关实际需要设计管理软件,将以往人为被动管理改为信息化主动管理,协助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也进一步规范实验室使用者的日常行为。从而做到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繁琐工作,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增强实验室操作人员安全意识。

4.4有利于创建具有“微素养”的实验室队伍

微文化生态下,要注重同时从不同方面培养实验室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微素养”,增强新媒介的运用能力,提高实验室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水平。针对实验室管理者,一方面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主动了解和掌握“微文化”特点,积极营造一种“微文化”生态的和谐实验室;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全面掌握运用新媒介进行“微文化”传播的技能,掌握新媒介进入实验室管理的途径与方法。针对实验室使用者,一方面要通过开设相关网络公共课程,让实验室使用者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开拓各种“微文化”宣传渠道,积极宣传实验室管理文化,整合“微动力”,培养“微素养”,促进实验室使用者积极融入实验室文化。

4.5有利于培育具有实验室特色的微文化

实验室文化建设也是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兼具人本思想的教育方式。在微文化生态背景下,要积极促进“微实验室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结合,将“以人为本”的“微”元素纳入实验室建设管理总体规划,积极利用“微文化”的特点与传统实验室管理方式相结合,加强官方微信小程序、APP应用等“微实验室文化建设”,树立全面细致的“微实验室文化”形象;提升宣传技巧,巧妙运用微信、微视频等形式宣传实验室安全等为主题的“微”内容,将柔性文化建设纳入到刚性制度之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实验室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而微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引入科学化、便利化、高效化的微文化管理手段,以文化柔性接入制度刚性,多渠道了解实验室发展的动态与走向,在实验室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及管理团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探索,使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朝着规范、科学的方向迈进。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实验室使用人员的心理认同,营造和谐的科研工作氛围,这无疑是实验室管理者应该积极探索的管理方式[9-10]。

作者:王雪 马宁 方海侠 陈一星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