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2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贵州社会科学杂志

主管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1002-692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50002
  • 国内刊号:52-1005/C
  • 邮发代号:66-13
  • 全年订价:¥ 340.00
  • 发行地区:贵州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
  • 别现代主义与艺术专栏
  • 政治·哲学研究
  • 历史研究
  • 社会治理研究
  • 教育研究
  • 经济研究
  • 乡村振兴研究
  • 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牢固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我们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本质,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度文明形态,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胜利的制度成果,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吸收资本主义制度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型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中国家制度建设的成功典型...

  • 社会之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视角辨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学界就开始从社会存在、理论构成、社会意识等角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十八大最终得以明确。其中社会层面的概括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角。新视角在理论上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互补、一般性与特殊性...

  •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对贵州地方文化的影响

    王阳明针对明朝中期道德滑坡的实际,针对“知先行后”说的弊端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合一”说的核心是反对道德空谈,强调践行。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极大地影响了贵州地方文化,黔中王门的学者、旅黔阳明后学以及清朝乃至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都努力践行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推动了贵州地方文化的发展。今天,贵阳市提出“知行合一,协力争...

  • 论中国审美意识史中的生命意识

    中国审美意识中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中国古人通过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思维方式对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及其贯通的礼赞,包含了主体对生命情调的体认。这是主体长期受自然万物生机感发的结果。同时,受到主体生命姿势的影响,这种生命意识的特征包括着审美主体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并且作为一种创造意识,是主体超越现实、追求理想...

  • 贵州少数民族生态诗歌论

    贵州少数民族诗人的生态意识觉醒较早,具有超前性。他们创作的生态诗歌体现了生态整体观的建构、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对工业与城市文明的批判、回归自然的向往。在诗学策略上,将自然的审美维度鲜明地凸显出来,营造出灵动的审美意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尽管贵州少数民族生态诗歌还存在一些艺术瓶颈,整体上却预示了贵州文学发展的方向。但贵...

  • 陶渊明诗歌中的疾病书写

    陶渊明的诗集里隐存着大量的疾病书写是一个鲜有人关注的角度,作为具有很高哲学禀赋的诗人,陶渊明有着很深的哲学运思,其中一个对社会人生的思考维度就是疾病。诗人不仅认真思考过社会疾病、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而且还给各类疾病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从中可知,陶渊明是一个用世很深的诗人,田园诗人是他的一个社会身份,但同时,他还是一个...

  • 生死之间:史铁生作品深层意蕴

    一个作家的生命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他的作品。史铁生就是一个靠作品说话的作家,尽管他已经走完了自己坎坷的六十年人生苦旅,但他的作品仍旧长存于世,每次阅读他不同主题的作品,总是带给人强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尽管他一生中有近四十年的时间是在轮椅中度过,但他作品中对人生的解读、对生死的叩问、对生命的敬畏、对苦难的救赎等一系列主...

  • 论《红楼梦》英文版翻译第三空间建构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内蕴情感纠葛、家族兴衰和中华文明,问世以来不断有英文译本出现。在此,借用霍米·巴巴第三空间概念,通过英文文本比较,探讨《红楼梦》英文翻译过程中第三空间的建构原理和评估原则。

  •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对象的比较研究:基于金融包容的视角

    金融中介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服务对象的覆盖面。基于金融包容视角,运用中国银监会数据对比分析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三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对象,同时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类机构的客户对象均有上移倾向,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客户弱势特征明显,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相对高端。在提高三类...

  • 耕地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利用228个样本村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个年度的面板数据,在分析样本村的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动特征基础上,构建出衡量耕地数量可持续、耕地利用可持续和粮食生产可持续的指标,进而将可持续性指标作为因变量,采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论是:(1)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给人以深...

  •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治理与合作社经营绩效关系研究——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依据组织发展资源依赖理论,组织的发展除了依赖于必要的物质资源和组织资源,更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能人作为资本、技术和社会资源等关键要素的所有者,是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的领军人物,对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此,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1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专业合...

  •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农民发展理路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的“场域”,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理论,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其对农民发展的“动能”难以估量,为农民发展提供政治域、文化域、社会域、经济域的广阔舞台和载体支持。新农村建设视城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发展...

  • 走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江苏兴化缸顾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江苏兴化缸顾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入手,以特色乡村旅游和特色种养殖业为载体,发展当地乡村经济,其结合乡情的新农村建设实践,风景独好。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有赖于当地政府制度创新的勇气、生态资源保护的决心,以及科学智慧的中长期规划和坚定不移的战略路径选择;独辟蹊径,...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库移民安置政策研究

    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下,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研究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仍需要注意库区、安置区生态保护、小康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移民个体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并在未来的政策发展中重视移民安置方式创新、...

  • 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产业结构研究

    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它的发展对实现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且产业结构呈“三二一”分布,工业投资比重相对较低。贵州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结构可用发展龙头企业、完善体制机制等方式采进行调整。

  • 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及评估与改革

    加大力度实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关系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制度建设。而今我国有条件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作出针对性安排,围绕扶贫和低保对象的需要和感受做好工作,通过两项制度的服务到位,形成整体政策合力,发挥整体扶助效应。调查表明,目前两项制度尚未真正实现有效衔接,要害在于农...

  • 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及扶贫开发对策分析

    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集民族问题、生态问题于一体,其扶贫开发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贵州的连片特困区具有连片特困区与国内扶贫重点县高度重合,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条件恶劣并存,深度贫困分布与少数民族聚居相互交织,地处省际交接且远离区域中心等特点。结合这些特点,贵州扶贫工作...

  • 宋庆龄研究中的阙失

    宋庆龄研究经过三十多年来众多学者的努力,目前已出版和发表了为数颇多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就。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不少研究文章和著作局限于表层的叙述,缺乏深入分析,而且重复不少,错讹颇多,致使整个研究工作向前推进步履维艰。为着有利于推陈出新,向上提升的继续深入,有必要对以往走过的这一段历程作一初步的探...

  • 论陈寅恪的政治史研究——以《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角度

    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其所秉承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更是为后人奉为治学治史之圭臬。学界对于陈寅恪的关注多集中在他的历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成果,而对其在政治史研究中的巨大贡献却有所忽略。笔者以《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切入点,通过对此作的概括,以期对陈寅恪政治史研究的思想脉络与主旨大意有所阐发...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贵州国民教育运动研究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其主要推动力是实施国民教育。作为抗战大后方的贵州省积极响应,在对全省行政区域、学校、人员、经费作初步调查之后,分年分期分县制定了详细规划,国民教育运动随之在全省各县乡镇全力推广开来。在抗战背景下,贵州省教育经费和人才极缺,省教育厅通过行政改革、扩大师资来源、保障教育经费筹集等各项措施,保...

  • 抗战时期贵州的新闻传播特点及意义

    抗战时期贵州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国民党严格的新闻管理背景和宣传框架中展开,在报刊业短暂的繁荣时期,国民党机关报是贵州新闻事业的主导力量;共产党报刊在夹缝中传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民营报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州多元化报业结构的形成。这三种报刊都为抗日宣传作出了贡献,是大后方抗日救亡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 论西班牙帝国衰落与大英帝国崛起的关系

    研究大国崛起与衰落原因的问题,应该说是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此类问题有许多专家、学者曾探讨过,却少有学者探讨分析西班牙帝国衰落与大英帝国崛起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全球化视野下,探寻西班牙帝国衰落为大英帝国崛起所创造的外部条件应该是分析西班牙帝国衰落与大英帝国崛起关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 16、17世纪英国中下层民众的诉讼心态考察

    在历史上,英国的诉讼制度往往因高昂的费用支出和时间投入而被视为民众诉讼的障碍。然而,16、17世纪英国出现的诉讼大爆炸揭示了另一种可能,私人起诉制度赋予了中下层民众相当大的自由和灵活,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起诉、不起诉、终止上诉或调解等手段来寻求公平正义,同时这些手段还可用来获取金钱赔偿和心理满足等。讼与非讼的选...

  • 1956—1976年英国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演变

    1956—1976年间,英国公立中等教育发生了大变革,战后人口出生率猛增时期出生的大批婴儿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陆续开始接受中等教育,且经济重建始见成效带来了教育需求的提高、公立申等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变化、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等使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终确立了综合中学制,并延续至今,这二十年间英国公立中等教育的演变过程与动因...

  • 贵州的中亚史研究

    无可讳言,在中国史学界,相比于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有待加强,这在那些史学研究得到不错发展的地区亦是如此。而在学术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的贵州,情况也大致如此。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贵州也并非世界史研究的荒漠。虽然贵州学者涉及世界史研究的领域不算广泛,但是其中的一些研究方向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亚史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贵州...

  • 混杂与融合: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图景研究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是后移民时期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亟需关注的理论问题。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的未来图景提供一种另类的理论视角和方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构想,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重建的图号会是一种巴巴所说的“杂糅空闯”,各族群文化在其中混杂融合,移民社区可以...

  • 90后汉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形态比较研究——基于16个城市汉族与少数民族90后大学生的调查

    以中国90后各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16个城市的17个民族40多所大学近3000名大学生进行量化问卷调查,对120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包括51名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对90后汉少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比对研究,我们发现了90后大学生的众多共性,他们的核心价值现、家庭观和娱乐观基本相同,但在各个细节指标上都有差异,这些基...

  • 公安院校文化教育与警察思维行为素养的相关性——以贵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系统梳理文化对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效果、方式以及公安院校文化的要素、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安院校文化教育与警察思维行为素养间的关系开展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如下建议:公安院校对学员日常行为规范应更加细致严格;各个文化要素的建设均需选好抓手;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效用和影响。

  • 论民族刑法的流变与传承

    以习惯法为主体构成的民族刑法,无论在早期还是当今郝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民族刑法从萌芽样态到当下相对成熟形态的考察,会在其变迁过程中得出一个启示性的结论,即唯有摆脱过多的习俗成分和〉-7惯法形式,披上法律的神圣外衣,民族刑法才能完成自我救赎。构建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刑法是人类文明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少数民族真正融入社会...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