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民生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9-16 11:05:10

民生工作要点

民生工作要点篇1

1、部署落实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前谋划,尽早印发民生工程资金筹集方案和各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市政府与各镇(街)政府和市直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项目早部署、早开工、早实施、早见效。

2、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民生财政导向,积极创新民生投入机制,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民生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障,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加快民生工程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完善各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严厉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冒领等行为。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鼓励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

3、抓紧项目实施。协调各责任单位加强与市直主管部门对接,落实工程类项目计划,提前做好工程类项目的规划选址、征地、设计、招标等环节前期准备工作,确保3月底全面开工、10月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11月底完成竣工验收。统筹安排,超前谋划,确保培训类项目10底前培训结束、补助补贴类10月底全部发到到位。

4、完善会商机制。加强与市直主管部门、局机关业务股室会商,加强内外、左右沟通联系,注重统筹兼顾、点面结合,强化责任落实,协调解决问题,形成民生工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5、强化监督检查。围绕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适时提请市人大、市政协开展民生工程巡视。会同市效能办,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进一步加强民生工程财政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审计“尖兵”和“利剑”作用,确保民生工程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6、建立通报制度。聚焦重点,精准调度,按月梳理汇总分析民生工程进展。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督促、通报等制度,对资金拨付、工程进度、政策执行等环节发现重大问题的,定期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到位。

7、推进建后管养。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管护细则,明确管护职责,深入推进“建、管、用”并举的管养模式。坚持政府主导,拓宽管护资金筹措渠道,逐步建立财政、社会、集体、个人“四个一点”筹资机制。巩固、完善农村清洁工程、公路村村通等项目建后管养政府购买服务成功经验,逐步拓展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不断创新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模式。

8、完善考核机制。制定出台全市民生工程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指标,以考核为抓手,引导市直各有关责任单位和各镇(街)“同担当、共进退”,打牢精诚合作、主动作为的民生一盘棋,真正使考核成为反映民生状况的“晴雨表”,确保民生工程实施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就能落得实、考得准。

9、推行信息公开。按照“依法公开、规范统一、责任明晰、积极稳妥”的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全面推进民生工程信息全程网上公示。强化动态管理,根据民生工程政策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更新,确保公示信息真实、完整、有效。创新公开方式,充实公示内容,着力搭建多方位一体化的民生工程信息公示平台,主动接受社会全方位、长期化监督,努力让民生工程在阳光下运行。

民生工作要点篇2

 

2021年,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推动民政领域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持续推进民政领域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以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为重点,全力保护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民政领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我市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

1.深入推进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宣贯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纳入民政领域宣传工作重点,开展经常性、系统性宣讲活动,进一步强化全市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和保障对象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使安全生产真正入脑入心,见诸行动。

二、健全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2.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持续推动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充实安全管理工作力量,落实安全监管的行业职责、属地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指导、组织全市民政系统落实市安委会有关决策部署。

3.强化监管职能。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按业务职责和工作流程,加强对所属行业监管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对照市民政局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经常性开展对各类民政服务机构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和整治,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和损害服务对象人身财产安全事件发生。

4.加大责任追究。综合运用挂牌督办、问责制度等管理手段,督促民政服务机构建立完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督促民政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三、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5.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民政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在开展服务和保障工作的同时要确保监护到位,责任到人,防止由于监护不到位而导致的服务对象走失和其它责任事故。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人,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及时处置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发性事件,确保紧急情况能迅速有效处置。

6.常态开展检查督导。针对汛期、高温、岁末年初、法定节假日以及全国“两会”及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节、重大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等,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进行细致安全排查。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服务机构应结合实际制订隐患重点检查整改表,市局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以安全生产暗查暗访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影响民政系统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确保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稳定。

7.开展常态学习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大力宣扬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做法;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强对民政服务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教育。各级民政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引导全体员工和服务对象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全社会营造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安全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

四、全力提升安全监管实效

8.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各级民政系统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压紧压实民政服务机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和工作要求,确保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稳妥推进民政服务机构服务秩序恢复工作。

9.重点抓好消防安全。贯彻落实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围绕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到位、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完备等关键问题,突出社会(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救助站、福利销售大厅、民政基建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场所,组织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持续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总结推广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督促养老服务机构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辖区内养老院安全隐患检查整治工作的动态监管。持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检查与维修配备,及时更换老化的用电线路设备,加强燃气安全使用管理等。持续整治打通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生命通道”。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和消防“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及时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消除火灾隐患。

10.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市养老福利、救助管理机构食品安全,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按照“专人负责、健全制度、及时整改”的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促进养老福利和救助管理机构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管理。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确保各项食品安全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着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采购、环境卫生、餐具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情况;原辅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等,严防民政服务机构发生食物中毒等群体性事件。

11.开展设施安全排查。在全市民政服务机构中开展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存在遭受自然灾害侵蚀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对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作出结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围墙、危旧房屋设施,及时采取修缮或停止使用等处理措施。

12.有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问题。重点防范养老服务机构中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问题,要加强宣传引导,向老年人说明非法集资行为的危害性,介绍典型案例,提升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重点突出社会力量运营的养老机构,要逐人进行相关问题线索的摸排和汇总,发现相关线索,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入住对象的的合法权益。

13.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事故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值班值守、信息报告、处置决策、协调联动、现场指挥等应急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管理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专项应急预案救援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民生工作要点篇3

一、强化责任落实

(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全区安全生产相关会议要求和工作部署,深刻领会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重要性的认识,研究部署、监督落实全区民政机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问题整改措施。

(二)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及“三个必须”的要求,全面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不留盲区和死角。进一步压实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救助管理站、福利院、殡仪馆、万福公墓等民政服务机构负责人主体负责、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加强民政服务机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民政服务机构中服务对象的请销假、安全出行等制度。完善民政服务机构特殊情况相关应急预案,推动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殡仪馆、社会福利机构建立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安全巡查和日常考评制度,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二)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局机关、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用电管理安全,消防通道、消防安全出口、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管理,安全制度不落实等行为,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元旦、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针对民政服务机构开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等专项检查,深化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三)深入推进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治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考核办法,深入开展民政服务机构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查。重点整治开设食堂的民政机构食品采购质量、储存方式、索要票据、留样制度等问题;指导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建立卫生制度、流行性疾病预防控制制度等。

(四)做好春节、清明节等特殊节日期间殡葬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殡葬服务安全管理责任制、节日值班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预警机制和限流分流机制。组织人员对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用品做到“三个必查”,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整改完成限时。组织人员宣传鲜花、丝带、寄语卡片等安全环保祭祀方式,做好群众解释、劝导工作,着力营造文明、有序的祭祀环境。

(五)指导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汛期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专项工作方案、汛期应急预案,隐患排查、落实防汛度汛工作制度及措施。加强灾害应对演练,健全避让转移、抢险救援工作措施,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常态化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按照民政职责,切实做好民政服务机构、民政服务对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民政服务机构安全,努力实现民政服务机构、服务对象“零感染”的目标。

三、加强宣传、培训教育与信息报送

(一)抓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在局机关、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内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生产宣传专栏,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安全生产系列挂图。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警示提示。每年至少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定期组织安全反思活动。积极参加“6?16”等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二)落实民政机构安全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各业务股室要适时组织行业安全生产知识、消防安全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等专题培训,指导区内各民政服务机构对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应急演练。

(三)加强民政服务机构信息报送工作。完善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机制,按业务职责和工作流程督促农村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殡仪馆等民政服务机构及时上报事故信息,指导做好事故应对处置工作。全区民政系统常态化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并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四、工作要求

(一)抓好工作结合。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本业务职责范围领域内的日常安全工作。在开展业务工作督促指导的同时,要履行安全工作的相关法定监管职责,做到业务工作和安全生产两结合两促进。

民生工作要点篇4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设备设施升级改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原则,强化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每月1次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继续在3月份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月”活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安全生产季度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制约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继续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安全检查档案、干部职工安全学习档案、岗位设备档案、安全隐患整改档案。

二、纵深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一是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采取“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措施,围绕预防事故,针对不同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开展“两会、两节”、“夏季汛期”、“十一”、“冬季安全”等重要时段集中行动。当前要着重做好第一季度特别是全国、全省“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针对本单位、本行业特点和重点,完善隐患治理责任、排查、报告、治理、挂牌督办和整改等制度,强化“会诊式”检查,按照等级登记建档,分工负责监控治理,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不断巩固、扩大专项整治成果,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状况。

二是集中开展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按照省安委会关于开展全省消防安全“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全体民政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进一步加强“清剿火患”战役工作,建立完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网格化”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确保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并建立明晰台账;对已排查的区域定期组织回头看,不断巩固排查整治效果。

三是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继续从单位班组、岗位入手,从深化提高方面着力,以班组和岗位安全责任全员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现场管理精细化、教育培训常规化为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基石工程深化提高年”活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推进班组规范化建设,真正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三、强化应急管理和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

民生工作要点篇5

1.1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认为,模仿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模仿学习,主体建立习惯化的行为反应模式。班杜拉提出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认为替代强化包含了个体在观察他人时所看到的积极结果或消极结果。因此,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当某个个体看到他人由于恶作剧行为而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嘉奖或瞻仰的时候,就会有表现出恶作剧行为的可能性。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从环境因素、个体认知因素和个体的行为因素的交互决定关系来研究人的行为因果模式,认为人的个体因素和人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人的个体因素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决定,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对其行为具有主动影响;个体的行为不仅是个体内部因素的驱动所致,也是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班杜拉的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并非绝对地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认为个体通过自己选择环境和选择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从而主动去掌控自己的未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解释个体的行为动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所强调的榜样的作用应用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少数民族“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社会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做好正面的引导、疏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培养未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为和谐稳定的边疆作出贡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左右,我国国土面积的64%都是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囿于地理条件、经济水平、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社会文化有着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族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

“在我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9万公里都是在民族地区,居住在边境的边民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群众。”随着高考扩招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在众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再加上国家通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优惠政策,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走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一次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该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但是,由于各种敌对势力的诱导,有极少数少数民族群众被利用。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如果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上是成功的,那么,这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会起到为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就能够用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来影响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极易可能任其发展为一种消极的力量,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2 切入点:以情感教育理论为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德育工作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独白式”的方式开展,这种方式很难应用到具有各自文化背景和具有较强少数民族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去。例如,“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很难对具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1 情感教育理论

在心理学上,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在哲学上,情感是人主观地对其所感受对象的体验,反映了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情感具有生物自然本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受社会生活制约、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认知观点将情感建构为认知的结果。通过不同的信息处理加工方式,情感对认知有着驱动作用和组织作用。在情感刺激中,认知评价情感发生与否、发生何种情感和发生的情感的强度。情感对认知具有动力作用、选择作用、诱导作用和生理准备作用。

首先,在动力作用方面,由于情感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使得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欲望、愿望,成为人心理活动或外部行为的动机,从而确认认知目的。如果认知主体在情感的作用下能够持续发展其主观能动性,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认知不断发展、促进认知目标的实现。其次,在选择作用方面,一切认知活动均为认知主体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认知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恰恰依赖于其情感需要。再次,在诱导作用方面,强烈的情感对认知主体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当认知主体对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在情感上作出调整,积极地接受情感的指引,全身心地完成某项活动。最后,在生理准备方面,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患者发作的原因就在于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由此可见情感在主体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情感贯穿于认知活动的全程,对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认知。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和安排、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民族政策从认同、拥护到情感依赖,就会对社会主义社会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2.2 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以自上而下的灌输为主,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也很难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很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来迎接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给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行动。

2.2.1 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特点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可能做。”这句话点明,包括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任何个人的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如果人自身的需要被忽视,导致其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应得到的关怀,人就不可能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一旦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错误的需要得不到转换,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面临主体接受上的内部障碍。故此,把握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要,也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般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如果又受到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在思想上和文化观念上同其他大学生有着相对的特殊性。在非民族院校的大学校园里,这些特殊性一般主要表现在性格孤僻、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少数民族意识强烈、学业基础差、竞争意识差、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综合文化素质相对较弱等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去满足他们的需要。

2.2.2 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一般而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以及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一些差别,但是他们有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任何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可能在教育工作者的关爱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态度与之交流、沟通。一般来说,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促进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和谐交往的催化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必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事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从而避免在施教过程中的盲目性、机械性、缺乏针对性。同时,也只有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体现出教育工作者的人性化和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精神,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民生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习理论;情感教育理论

1 从社会学习理论看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认为,模仿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模仿学习,主体建立习惯化的行为反应模式。班杜拉提出了“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认为替代强化包含了个体在观察他人时所看到的积极结果或消极结果。因此,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当某个个体看到他人由于恶作剧行为而受到社会群体的认同、嘉奖或瞻仰的时候,就会有表现出恶作剧行为的可能性。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从环境因素、个体认知因素和个体的行为因素的交互决定关系来研究人的行为因果模式,认为人的个体因素和人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人的个体因素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决定,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认知因素对其行为具有主动影响;个体的行为不仅是个体内部因素的驱动所致,也是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班杜拉的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并非绝对地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认为个体通过自己选择环境和选择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从而主动去掌控自己的未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解释个体的行为动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所强调的榜样的作用应用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少数民族“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社会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做好正面的引导、疏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培养未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为和谐稳定的边疆作出贡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左右,我国国土面积的64%都是民族自治地方,边疆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居住区。”囿于地理条件、经济水平、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社会文化有着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族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

“在我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9万公里都是在民族地区,居住在边境的边民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群众。”随着高考扩招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在众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再加上国家通过“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优惠政策,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走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一次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该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但是,由于各种敌对势力的诱导,有极少数少数民族群众被利用。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如果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上是成功的,那么,这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回到少数民族地区、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会起到为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就能够用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来影响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反之,如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就极易可能任其发展为一种消极的力量,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2 切入点:以情感教育理论为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德育工作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独白式”的方式开展,这种方式很难应用到具有各自文化背景和具有较强少数民族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去。例如,“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很难对具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1 情感教育理论

在心理学上,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在哲学上,情感是人主观地对其所感受对象的体验,反映了人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情感具有生物自然本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受社会生活制约、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认知观点将情感建构为认知的结果。通过不同的信息处理加工方式,情感对认知有着驱动作用和组织作用。在情感刺激中,认知评价情感发生与否、发生何种情感和发生的情感的强度。情感对认知具有动力作用、选择作用、诱导作用和生理准备作用。

首先,在动力作用方面,由于情感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使得人在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欲望、愿望,成为人心理活动或外部行为的动机,从而确认认知目的。如果认知主体在情感的作用下能够持续发展其主观能动性,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认知不断发展、促进认知目标的实现。其次,在选择作用方面,一切认知活动均为认知主体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认知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恰恰依赖于其情感需要。再次,在诱导作用方面,强烈的情感对认知主体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当认知主体对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在情感上作出调整,积极地接受情感的指引,全身心地完成某项活动。最后,在生理准备方面,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患者发作的原因就在于其认知功能的损害。由此可见情感在主体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

总之,情感贯穿于认知活动的全程,对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认知。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符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和安排、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当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旦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民族政策从认同、拥护到情感依赖,就会对社会主义社会多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2.2 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以自上而下的灌输为主,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也很难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很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来迎接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给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思考、行动。

2.2.1 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特点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可能做。”这句话点明,包括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任何个人的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如果人自身的需要被忽视,导致其在生理、心理上没有得到应得到的关怀,人就不可能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一旦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错误的需要得不到转换,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面临主体接受上的内部障碍。故此,把握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满足其需要,也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般而言,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如果又受到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会在思想上和文化观念上同其他大学生有着相对的特殊性。在非民族院校的大学校园里,这些特殊性一般主要表现在性格孤僻、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少数民族意识强烈、学业基础差、竞争意识差、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综合文化素质相对较弱等特点。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去满足他们的需要。

2.2.2 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一般而论,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以及与汉族大学生之间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一些差别,但是他们有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任何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有可能在教育工作者的关爱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态度与之交流、沟通。一般来说,情感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促进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和谐交往的催化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必将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事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从而避免在施教过程中的盲目性、机械性、缺乏针对性。同时,也只有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体现出教育工作者的人性化和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精神,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结束语

综上,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把握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规律性和针对性,以社会学习理论和情感教育为方法,培育政治观念强、道德水平高、文化技能优的合格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为社会主义民族大团结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广州.杨晓龙,指导.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2:1.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4.

民生工作要点篇7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民生领域档案工作

民生档案形成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等特点.给民生档案的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建好、用好民生档案,必须开拓思路、讲究方法,找到建设民生档案的好方法、好途径。一要调查研究。民生档案种类多、分布情况复杂、管理水平不一,要想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必须全面了解民生档案的形成过程、形成规律及特点,了解民生档案保管利用的基本情况,了解民生档案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二要抓住重点。要切实抓好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失业人员档案、工资福利档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婚姻档案、房地产档案、城市拆迁档案、环境监测档案、学籍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重点专业档案的建设,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三要通过档案工作普查、重点抽查和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民生档案工作全面开展。四是加强监督,强化服务。要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实现健康发展,档案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加强行业监管,主动提供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对应收集的民生档案要做到建档对象一个不漏,建档资料齐全完整。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规范管好、用好民生档案,并确保这些重要信息的长期安全、永久可靠。各基层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谋划方案,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指导、帮助,促使本地、本单位民生档案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建档用档氛围

民生档案因其产生于不同的主体,因而涉及众多部门,如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水、卫生、教育、城建、房地产管理等部门都会产生大量的民生档案,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各部门对所涉民生档案的重视度不等,造成管理不平衡。有的单位对所涉民生档案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也有的单位对各部门产生的一些民生档案认识不够,管理混乱,甚至无序管理或失管。档案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为抓手,集中协调各部门力量,大力加强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营造出良好的建档用档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及信息简报等形式,定期通报民生档案工作建设情况,全面、系统、多角度地介绍各类民生档案内容、利用程序和方法,宣传利用民生档案工作的典型事例,增进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规范化建档活动,对民生档案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切实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协调有序、运转有效的民生档案监管机制

民生档案是在涉及人民生计各项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历史记录,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原始凭征,是众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管理和内部管理活动的产物。国家档案局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档案部门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来抓,自觉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民生档案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如何做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真正将民生档案收齐、管好、有效利用,是摆在各级档案部门面前的一项新任务。笔者认为,在建设民生档案工作中,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作用。民生档案的形成领域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较重要的有房产档案、村建档案、档案、就业档案、公证档案、新型合作医疗档案、社会保险与养老保险档案、劳动仲裁档案、残疾人档案、婚姻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出生档案、学籍档案、移民档案、地籍档案、重大项目建设档案、药品食品监督档案、企业登记档案等,可以说涉及社会管理方方面面和诸多行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民生档案形成主体如此之多,如果没有很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配合,就难以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民生档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起到组织、协调、牵头的作用,以使民生档案工作快速健康、平衡协调发展。

在组织协调工作中,要实行依法监管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一是法规政策监管,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近年来,各地档案部门在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社区和家庭档案工作、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移民档案工作、信用档案工作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民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业务监督,加强民生档案的源头管理。各级档案部门对民政、劳动、社保、卫生、教育、土地、房管等涉民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业务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规范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民生档案齐全完整。

民生工作要点篇8

为扎实推动2010年全市35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大力营造关注民生、支持民生、服务民生的社会氛围,有力促进和谐黄山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为先、民生至上理念。紧紧围绕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支持度为重点,立足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百姓,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载体、活跃宣传方式,加大民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确保各项民生宣传工作持久深入、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宣传效果扎实有效。

二、宣传重点

1、精心开展实施过程宣传。一是大力宣传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多角度多层次,生动展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逐年加大民生投入,百姓持续得实惠的惠民之举。二是大力宣传民生工程实施成效。聚焦民生建设一线,关注民生建设快速推进步伐,再现各级干部职工开拓创新,齐心协力促实施的民生建设生动场面,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民生工程带来的惠民之果。三是大力宣传民生督查落实。深度报道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民生实施工作的浓厚氛围,凸显各级党委、政府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民生工作作风。四是大力宣传民生组织领导。集中反映各级领导狠抓民生落实,统筹谋划民生工作全局,组织保障有力的民生工作格局。

2、深入开展民生政策宣传。35项民生工程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重。既要扎实推进35项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工作,更要全面系统,具体翔实,逐项宣传报道好35项民生工程政策内容。要突出宣传民生工程在项目内容上的调整充实,深度解读民生工程在惠民举措上的精心谋划,高度关注民生工程在政策标准上的创新突破,大力宣传民生政策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广泛开展受益对象宣传。受益对象既是民生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民生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善于发现和寻找典型,特别是民生工程受益群体中的典型,把每一位受益者的切身感受,贯穿宣传活动全过程。通过个性鲜明、对比强烈的鲜活事例,全面展示民生工程实施成效,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民生建设积极性,让民生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宣传方式

以提升黄山民生工程形象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扎实开展好各类民生工程宣传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铺天盖地的民生工程宣传新氛围。

1、新闻宣传。新闻宣传是民生宣传的主体,要切实发挥好新闻媒体受益面广、传播迅速、信息量大的突出优势,充分依托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开展民生新闻系列报道,及时传递民生工程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通过新闻媒体广泛、持久、深入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浓厚氛围。

2、文艺宣传。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广场文艺汇演、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集中精力组织创作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民生精品节目,在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同时,大力宣传民生政策,提高民生工程知晓率。

3、社会宣传。有针对性选择运用各类贴近百姓的宣传手段,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坚持把乡镇、街道做为宣传主阵地,发挥好基层宣传贴近百姓的优势。在丰富社区宣传栏、乡镇公示栏、政策宣传册、公益宣传海报、入户明白纸、农村大喇叭基础上,根据不同宣传对象类型,广泛开展包保责任宣传、民生一堂课等活动,增强宣传有效性。

4、网络宣传。活跃民生宣传形式,增强民生宣传互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交流互动平台,探索开展互联网民生交流与互动活动。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鼓励开展征文评选、现场咨询、民生演讲等多形式的现场交流与互动。

四、宣传安排

1、市一报两台继续办好“关注民生、和谐发展”专栏,充分发挥自身媒体优势,从党和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及市内民生工程实施的工作动态等方面,宣传好我市实施各项民生工程的工作目标、资金安排和工作进度。要加大民生工程宣传力度,保证专栏上稿密度和频率。同时,按照民生工程自身的特点,循序渐进,凸现民生工程政策解读、进展动态、督促检查、民众反映等各阶段宣传重点,不断掀起宣传高潮。

2、市一报两台要进一步密切与民生办及其他民生工程责任单位的联系,相互协调,经常通气,把民生工程宣传列入全年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宣传计划、部署宣传任务时,统一安排。市委宣传部将协同市民生办及其他民生责任单位,适时召开新闻会、新闻通气会,及时传递民生工程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通过新闻媒介定期地向社会新闻。

3、继续策划民生工程和民生工作外宣选题,如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背景下,我市通过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将新增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继续组织驻黄新闻媒体关注我市民生工程选题,对我市今年35项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进行跟踪报道。选取有代表性的重大的民生工程项目,根据项目进展,形成图文并茂的宣传文章,向《欧洲时报》、《美国侨报》和《意大利华商报》等与我市有合作关系的境外媒体供稿。

4、组织新华社、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安晚报、安徽市场报、安徽经济报、江淮晨报、皖江晚报等驻黄媒体重点推出我市今年的35项民生工程系列报道。对各驻黄媒体记者提出量化发稿指标,确保我市民生工作全年都有宣传、重要工作都有新闻报道。

5、各区县要充分发挥区县新闻媒体的作用,针对性地运用各种贴近百姓的宣传工具及方式如黑板报、公示宣传栏、图片巡展,乡镇(村)广播站及宣传册、电影、公开信、标语、公益广告等,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明确具体量化指标,确保宣传实效。特别是利用对群众身边事、村中事的鲜活事例的宣传报道,让民生的政策宣传和工作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进入到每一个家庭。同时,市文化委及市民生办要紧紧围绕民生工程主题,精心策划、组织相关文艺演出活动,用生动活泼、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扩大民生工程知晓率。

6、民生工程协调领导组各责任单位,特别是市直单位要结合民生工程实施的工作进展和工作重点,策划好年度宣传方案,同时结合对区县责任部门的宣传指导,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工作对接和信息沟通,及时宣传报道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满意和肯定的人和事,进一步广泛利用行之有效的社会宣传方式,贴近群众,努力营造民生工程中群众参与、监督互动的良好氛围,提高民生工程的实效。

根据上述宣传安排,明确各主流媒体及相关单位的宣传工作重点,以扎实有效地开展全年民生宣传工作。

五、宣传要求

1、切实提高对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加强民生工程宣传,对深入学习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促进民生工程深入扎实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民生工程宣传工作要始终服务并有利于民生工程工作开展,在宣传民生工程的过程中突出民生工程工作的针对性,体现民生工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各级各部门要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下协调,积极配合,共同担当起民生工程宣传工作重要责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始终牢牢掌握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2、切实加强对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

(1)全市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民生宣传的指导与督促工作,增强宣传的主动意识、服务意识,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宣传总体活动方案。高度重视民生新闻宣传策划,巩固建立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方联动的新闻宣传平台,引导相关单位创作出有深度、效果好、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新闻精品。

(2)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牵头实施部门,在民生宣传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从全市民生工作大局出发,增强民生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强化民生宣传效果。要把民生政策知识学习,作为本部门、本行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学与集中学习活动。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班子成员要在民生宣传工作中,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民生宣传员,做好民生宣传服务工作。

(3)各县区、开发区要按照全市宣传工作总体要求,精心制订本地区民生宣传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好本地区民生宣传工作。把民生宣传工作落实作为开展民生宣传的关键点,认真做好民生宣传进农户、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活动,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攻势。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在民生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到宣传不留死角、工作开展到户、群众满意在心。新晨

(4)各级行政机关是开展岗位宣传的重点,强化公务员队伍民生相关政策宣传为主导,逐步向企事业、学校、医院、工厂等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人群推开,努力形成人人知晓民生、人人参与民生、人人宣传民生的良好氛围,着力构建民生宣传立体网络。

(5)全市各级民生办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宣传部门及媒体的工作联系与协调,确定专人,具体衔接,协调相关的宣传事宜,进一步增强民生宣传工作的合力,使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