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企业信息化8篇

时间:2022-04-09 09:43:16

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1

关键词:电子政务;中小型企业;企业信息化

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是在西方发起的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的旨改革政府的一项运动。根据电子政务的实施对象和应用范畴的角度,可以将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划分为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和政府对公民(G2C)三种模式。在G2B模式中,政府主要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旨在打破各政府部门的界限,实现业务相关部门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迅速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精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的生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可见,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尽管电子政务一词在我国悄然出现才不过几年,但实际上,中国电子政务已经经历了“办公自动化”、“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和现在的“三网一库”四个阶段。无论是那个发展阶段,都与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有极大的关联。在办公自动化阶段,企业也建设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且比政府更见成效,有效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建设;“三金工程”的实施,让更多的企业强制性地参与到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将企业纳入到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政府上网工程的开展,触动了政府传统的办公理念,改善了其服务态度,在全社会内引起了思想上的革命;以“三网一库”为框架的电子政务,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体制改革,并为新一轮的政府信息化带来契机,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感受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所带来的便利,极大激起企业在电子政务的大好环境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2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期,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政府、企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电子化:即把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用凭证、采购凭证都以一定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到计算机里,以数字的形式保存起来,可以随时查询。因此,它也可被称作为“数字化”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电子化:把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流程以软件程序的方式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三个层面:通过对那些电子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运用一定的计算模型,从而起到对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

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中小企业而言,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观念落后,管理水平差。

中小企业目前观念中的信息化程度只能称之为办公自动化,在许多中小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互联网,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中小企业的上网率还不到20%。这是许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另外,许多中小企业领导信息意识淡薄,眼光不够长远,认为信息化资金投人大,而收益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得到的,不愿拿出资金搞信息化建设。而且企业原有的管理机制、生产机制、销售渠道已运行了多年,管理、设计、生产、销售人员都已有多年的传统工作经验,一时很难转过弯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2)资金不足、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生存率低、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信贷风险大,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而一套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即使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它的应用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暴露出来的新问题而需要调整,后续资金会要求越来越多,因此信息化所需的资金投入是中小企业的又一大难题。同时,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人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另外,为保证信息化体系的有效运转,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又是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瓶颈。3电子政务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是国家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化,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为企业信息化优化外部环境,引导企业信息化积极健康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搭建一个平台。让企业在这个优秀的平台上“唱戏”,来完成自己的信息化任务。电子政务的建设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产生如下影响。

第一,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利用网络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其中就包含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国家将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社会公民提供全面的培训任务。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各级政府的领导人积极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各级政府领导人可以为企业的领导人提供一个榜样,促进它们积极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且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将会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电子政务、了解电子政务,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受到良好信息素养教育的领导和员工。

第二,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电子政务的建设加速了网络的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让中小企业方便快捷地接入到网络;中国的《中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个法律保证;中国第一份电子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开始向一个更深的层次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为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等提供安全的保证,让企业不再担心交易的安全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业务上。

4结束语

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要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立足,迫切需要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以便对包括市场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而目前在中国积极建设的电子政务,为中国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抓住新世纪的发展机遇,走上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是摆在中小型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借助于电子政务的“东风”,可以降低对建设资金和技术的依赖程度,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保证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取得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2

既然可以悉数信息化的种种好处,可众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却暗自揣摩:没有信息化我的企业不是也发展起来了吗?现在不是也挺滋润吗?何况还存在很多家喻户晓的“信息化先烈”,何必没事找事呢?等到没有信息化企业就不发展的时候再考虑吧(或者受到足够的刺激)!中小企业的老板有这些想法既合理也不合理,其没有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是合理的,但用这种观点把握企业的未来是不合理的,如果将这种思路变成行为就更不合理了。

中小企业的发展造就了无数企业家和老板成长的神话,一方面中国近十年的发展环境让无数创业者成为了企业家和富翁,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给予了这些企业家足够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些成名者的智慧和努力不可磨灭,毕竟侥幸很难孵化出成功的企业。但据可靠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四年,这也印证了笔者的观点: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存在脆弱感,老板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机会、关系、经验等因素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而对于很多企业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企业不能深刻的意识到,而将思维定格在昔日的成功和习惯,那么企业的发展势必陷入困境,到那时再“亡羊补牢”可就来不及了.

要分析这个悖论的成因并不复杂,先回顾中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中国的政策虽然让中小企业经历了从疑惑到坚信不移的变迁,但给中小企业提供了多方位的保障和支持,甚至可以称为偏爱,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或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和垄断地位的退化,各个领域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家对多种经营体制的鼓励使创业者的眼光和行为都获得了肯定,不可否认这是“时势造英雄”;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蔓延,加上中国的投资环境相对稳定和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很多需求转移到中国实现,在国际巨头的带动下,一系列配套企业和其他国家不愿生产的企业在中国诞生,强劲的需求造就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否认这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中小企业在被推向市场的过程中,“第一桶金”的获取相对容易,创业者的成功变为企业的经典和“定律”,那就是个人的魄力(亦被标榜成为魅力)、胆略演变成为企业的“唯我不败”之情结,对于管理和变革、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俨然不屑一顾,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支撑的力度不够时,才弄明白为什么五千万的销售额可以盈利好几百万而销售额到两亿时发现赔了几百万,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这时才悟出“治理江山”的道理,这并非个别现象,而且十分普遍,竞争越激烈,中小企业越容易发现问题,而真正出类拔萃的毕竟是少数,如果按照现有的竞争态势很多不注重管理的企业仍然可以生存和发展,只能评价竞争还不够激烈,只能说明市场不对称还残留的少许空间,不可否认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如果说信息化管理不能很快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但忽视信息化却一定产生负作用,与已经实施信息化的企业或竞争对手相比就已经落后了很多,没有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不可能具备长期竞争力,更无从谈及“优秀”和“卓越”。企业规模大小并非人们仰视的标准,因为市场本身有大有小,但长久的生命力和随需应变的能力才是老板追求的目标,相信再过两到三年,企业发展与信息化管理将无法割舍,一旦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变慢或者竞争环境更加激烈,通过信息化快速反应和决策的企业将获得突围的先机。

价值悖论:

中小企业老板的价值观直接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老板希望企业保持良好的赢利能力,却不知道如何及时控制成本;老板自己不断充电和加强学习,甚至不惜代价获取荣耀的名头,却难以理解信息化管理的价值;老板希望企业长盛不衰,却因为落后的管理将企业变成快速折旧的奔驰或宝马;老板希望管理创造价值,却在骨子里播种“空手套白狼”的思路;老板希望规范管理,却担心信息化管理削弱其尊严;老板期盼企业达到行业标杆的水平,却等着有了“闲钱”才解决管理和信息化的事情;老板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申报获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将可贵的资金资源挪做他用,冠冕堂皇的“实现了”管理信息化;老板希望加强管理减少管理漏洞,但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堵漏需要付出成本为由继续存在漏洞的管理,等等。不客气的说,这些价值观实质上就是自欺欺人。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少得可怜,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不到企业销售额的千分之三,这个投入水平很难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达到预期的成效。其实并非中小企业的人都不重视信息化,管理人员或IT人员都清楚信息化的必要,但老板不同意谁也没办法,只能等待,所以价值悖论主要体现出老板的意识。在老板的眼中,企业需要花钱的事很多,很少有老板将信息化作为重点提上日程,或许本身很排斥信息化。

并非信息化解决企业的所有管理问题,但有些关键问题通过信息化可以很好解决已经成为事实。中小企业的老板都希望企业快速发展和扩张,这个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或方法必然存在问题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期望发展”和“制约发展”的搏弈往往导致事与愿违,尽管中小企业有足够的理由为其信息化的价值观辩解,但有几个难以取舍的问题将打破价值悖论。

首先是集中与分散的矛盾。中小企业从几个人起家发展到一定规模,老板不可能继续事必躬亲,那么就引发了管理悖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老板花很大精力在“集权与分权”的度量方面摇摆不定。归根结底老板没有突破思维定式,靠“人管人”的管理思路和手段来左右权衡和制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管理人员毕竟是按照职能和业务分配权利和责任,不按照信息化实现流程管理模式,要准确把握“度”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人治”本身充满变数,即便中小企业靠起家的亲信来掌控局面,但这种平衡还是显得乏力。信息化本身还有促使企业规范管理的效能,关键就是促使企业在“责、权、利”的匹配上趋于合理与平衡,这种手段打造的平衡才是坚实的,而且是连续和良性的。其次,传统“人管人”的方式必然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那么按照这种幅度设置管理岗位一方面增加了管理层次,另一方面增加了管理职位的数量,这势必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导致整个企业的反应速度降低,中小企业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公司起初阶段能够很快决策许多事情,但发展之后,往往一个并不复杂的事情反复开会讨论没有结果。因为每个人掌握的信息或数据不完整,难以达成一致,而且大家还心安理得说为公司考虑和担忧,结果是沟通成本和没有价值的内耗消耗了企业的财富,可是很多企业的老板习惯了这种低效率的“充实”,习惯了效率降低导致的成本耗费,再优秀的管理者和老板,完全按照传统管理指导企业实践都将无法规避这个矛盾。第三,企业存在服务与成本的矛盾。理论上任何一个客户都需要企业提供完善的产品或服务,但提高服务水平将增加成本,可能导致企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特别是个性化需求逐渐成为主导的年代,企业如何决策服务水平与合理成本之间的定位,仅凭人的经验是不足够的,需要准确的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或执行依据,并且能够准确计算每个定单的成本,这样满足个性化需求才能在符合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对于中小企业几乎存在一个共同的事实:管理费用及综合成本的增长幅度比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大,所以到一个临界点就出现亏损,而企业好象发展得不错,规模见长,“产品卖得越多越不挣钱”,老板们百思不得其解。

日常生活的价值悖论同样被中小企业的老板所遵循:小病不及时就医,导致大病出现和治疗费用的急剧增加,何苦呢?信息化帮助企业尽快解决企业的很多问题,目的就是避免“积重难返”,如果企业真的病入膏肓,信息化也就无效了。所以,老板们不走出信息化的价值悖论和管理怪圈,要长期健康成长是不现实的,只是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企业已经需要治疗(治病与保健共存)。

结局悖论:

同样有许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投入,也具备信息化的管理思路,但效果不甚理想,这也是时下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有这样几个问题理当引起关注。

第一,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老板们尽管签批了信息化预算,但认为这是信息部门的事情,而信息部门只能硬着头皮应付,确实了信息化的真实目的而要求,信息化也就形式化了。笔者参与了很多省市组织的企业信息化论坛,来者95%以上是企业信息部门人员,只有不到5%的参会人员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决策者,其实信息化一定围绕管理而论,IT本身的内容更多在实施中体现,既然中小企业老板的影响力很大,参与也很关键,但老板不真正重视怎能有良好的效果呢,信息化的结果就是“用了某某软件”。第二,动机不纯。很多中小企业习惯在政府的关怀中成长,申请政府的信息化资金支持再合理不过了,加上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支持,形成了信息化是做给政府看的不利局面。很多中小企业想着法子向政府要支持,但如果动机不合理,结果就不可能合理了。第三,信息化是为了撑面子。一些中小企业老板希望信息化给自己的企业长脸,但不在实质和内涵上下工夫,那么结局也给这些企业开了许多玩笑,“花钱不讨好”反而成为了企业的心病:废掉可惜,继续使用又难以满足管理要求。觉悟的企业倒是有魄力重头再来,但毕竟浪费了资源、感情和信心,比起没有感觉的企業而言,这些企业反而成熟。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3

2007 年11月17 日,由东莞市中小企业局、东莞市企业联合会信息咨询工作委员会主办,东莞市经贸局信息产业科、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市华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东莞市东企企业服务中心、广州思想力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东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交流研讨会”在东莞市隆重举行。东莞市工商业、制造业等140 余家中小型企业的信息主管与经贸系统政府领导,以及支持企业新文溯科技、锐捷网络、趋势科技、广东蓝盾、深信服科技等180 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东莞市经贸局信息产业科科长张劲帆主持,东莞市经贸局副局长、中小企业局局长刘炯贤到会,并作了精彩的发言。他从一批信息化先进企业的实践来高度评价东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取得的成绩,并指明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和推动东莞市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他还强调,政府将从推进企业内部信息化、促进行业信息化和优化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三方面进一步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东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将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随后,东莞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启明在讲话中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他谈道:“东企企业服务中心已成为全市首批三家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之一,以后将在这个新的平台上,为东莞的企业信息化发展出谋划策,更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而努力。”

作为会议协办方,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胡志强以“优化企业信息化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围绕“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展望”、“微软基础架构优化解决方案、如何应用企业IT 架构优化模型”等,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微软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同。

在企业代表的演讲中,新文溯科技总经理李野以“基于SOA 的第三代无纸化传真解决方案”为题,详细介绍了WaveFax 作为第三代无纸化解决方案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产品架构与功能特点及系统整合等,并重点讲解了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如安联保险中国总部(德)、沃尔玛(中国)总部(美)、惠普(中国)、中国建设银行等,进一步说明WaveFax 已成为被世界500强在华企业选择最多的方案;锐捷网络资深工程师李淑军结合东莞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从“企业网建设分析”、“企业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企业网整体解决方案”出发,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尽在掌握―锐捷网络企业网GSN 解决方案”;趋势科技资深安全顾问刘亮则以别开生面的演讲开场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兴趣,以一个小故事开头,把我们引进了如何从源头处阻断病毒,以及如何面对网络威胁的现状,并逐步深入地介绍了“趋势科技革新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4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4-a,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与信息化环境的组合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理论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看,信息社会的到来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都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息化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己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与信息化环境的组合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理论领域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相关方面研究,可以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理论方面上实现对信息化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开辟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从实践上看,信息社会的到来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这是一个有利的宏观现象,在这种宏观形势带动下,中小企业信息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然而,它给当前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思想、模式、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同时,如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把握不好,对中小企业的打击也是极具破坏性的。

就目前现状而言,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却不少。另外,实施信息化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在面临着各种外部风险的考验。因此,研究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策略和信息化环境将直接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风险,提高中小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的成功率。到现在为止,关于信息化环境和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的研究仍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的高度。即使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多见。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都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l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分析

1.1外部环境分析

1.1.1全球性挑战

我国企业级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的使用率只在3.8左右,而欧洲的使用率则在68,某些发达国家应用普及面达8O一90%;有关资料表明,美国60的小企业、8O的中型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上述统计资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中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其差距,我国企业应加快应用信息化软件的步伐,努力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1.2政策及法律因素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注重考虑下列政策及法律因素。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 信息化环境 管理理念 信息系统

论文摘要:信息化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4-a,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与信息化环境的组合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理论领域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看,信息社会的到来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都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信息化是推动中小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己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也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理论上讲,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与信息化环境的组合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理论领域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相关方面研究,可以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理论方面上实现对信息化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开辟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从实践上看,信息社会的到来给我国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这是一个有利的宏观现象,在这种宏观形势带动下,中小企业信息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然而,它给当前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管理思想、模式、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同时,如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把握不好,对中小企业的打击也是极具破坏性的。

就目前现状而言,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却不少。另外,实施信息化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在面临着各种外部风险的考验。因此,研究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策略和信息化环境将直接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风险,提高中小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的成功率。到现在为止,关于信息化环境和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的研究仍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的高度。即使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多见。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都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l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环境分析

1.1外部环境分析

1.1.1全球性挑战

我国企业级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的使用率只在3.8左右,而欧洲的使用率则在68,某些发达国家应用普及面达8O一90%;有关资料表明,美国60的小企业、8O的中型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上述统计资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中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其差距,我国企业应加快应用信息化软件的步伐,努力促使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1.2政策及法律因素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应注重考虑下列政策及法律因素。

1.2.2缺乏专门人才

在我国从事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部分是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对于管理方面的知识较欠缺,甚至有些员工对计算机的应用仍停留在较低层面。就整体而言。当前网络人才的整体结构,存在着两个不合理:其~,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二,人才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信息商品化、效益增量化的要求,只会造成人才成本的加大,人力资本的沉淀。根据浙江省对全省506家企业信息化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4.67%的企业认为内部缺少专业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信息机构的专职人员大多只有一、两人,同时,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同样很严重。企业购买的不是终身受用的完整产品,而是需要有人来不断地维护和管理,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1.2.3管理水平落后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的创新,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僵化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企业信息系统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还有可能挫伤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人才,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思想落后,个别还停留在家庭式管理状态,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管理基础薄弱,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即使实施了信息化,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部分企业领导缺乏现代化管理观念,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作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2.1缺乏成熟的规范化管理

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的关键是用各种软件提供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去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目前中国企业最缺乏成熟的规范化管理。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共同的管理问题,有着共同的管理重点,如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或建设过程中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管理变革,那么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就难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因此,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全面推进管理变革,确保企业有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基础。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不可逾越的,特别是对于我国大多数长期处于管理粗放的中小企业来说。

2.2来自观念的阻力和人的阻力

在企业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妨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是信息化管理体制下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原有模式的冲突,包括观念阻力和人的阻力。

2.2.1领导层的阻力

信息化的结果是使企业管理环节更透明,营销、采购等过程中一些“暗箱操作”将不复存在,这必然要触及利益分配和一些既得利益者。

2.2.2中层干部阻力

信息化为企业打造一个个新的管理体制,重建企业生产系统和组织结构,一些企业中层干部的利益将遭受损失。此外,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自身素质不足更充分显现;

2.2.3职工方面的阻力

现有的企业职工由于自身素质问题,面临对于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操作方式的不适应,甚至面临残酷的淘汰过程。

2.3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主要原因是,知识需要借助于信息得以传递,企业中的员工不断地把知识改造成各种形式的信息以传递知识,并从别人那里获取信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知识管理有赖于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因为知识管理是企业价值观、战略、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及信息化等各方面的有效协调,另外,知识管理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也是明显的。信息技术为知识传递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平台,也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所以信息化建设必需从现在做起,逐步完善,并且应将知识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去。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将目光锁定在拓展市场、削减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忽视了知识财富的重要性,这将使企业的发展缺乏动力。推动企业的知识管理,一方面要通过行政命令、利益诱导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企业文化的配合,通过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改进,最终使全体员工形成自愿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观念与能力。

2.4缺乏实施中的技术标准体系

2003年6月4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一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简称《ERP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理性的发展阶段,有利于解决ERP缺乏标准的问题。规范企业信息化技术和产品供应商的行为标准,针对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应用企业的具体需要,拟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最佳解决方案,是标准出台的背景。一方面对ERP产品的研发、服务和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为ERP厂商的研发提供了量化标准,对产品生产和实施标准进行了一定约束,一定程度上规范了ERP市场;另一方面,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了细分,为应用企业的ERP选型提供了需求指标体系,应用企业通过规范,不但能了解ERP应具备哪些功能,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ERP系统进行量化的评估。正如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所指出的:在该规范的制定过程中,中国生产力促进中12"协会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从市场应用与需求出发制定标准,成功地开创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新的标准制定模式。因此,建立实施中的技术标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3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政府主管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政府主要是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的方式,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包括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我国政府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购置的设备提供信贷担保,并给予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政策扶持,同时也可对信息化程度高、实施效果好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奖励性支持。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将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中小企业培训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支持体系,引导现有教育、科研机构和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咨询、诊断、指导等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领导提高对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

政府应充分利用各行业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构造公共信息网络。这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国际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及地方网站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3.2行业协会组织研发。并推广信息系统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既需要通用的信息化软硬件产品,也需要适合本行业特点的产品。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可组织研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自主产权和行业业务特点的信息系统,集中开发一批特色的软件产品,通过试点不断完善,成熟后加以推广;编制本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做好各信息系统的整合工作;建立行业系统信息化技术支持中心;利用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IT企业以及专家等共同组成的,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中介服务体系。培训一批高水平、符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为本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3.3信息系统供应商应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首先要细分市场,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只考虑选用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是否是最先进的,而应将信息化建设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用户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具体业务需求自主使用。其次,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营销渠道应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提供包括产品、系统、应用及客户支持的集成方案,切实以客户为导向,全面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再次,降低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难度。一方面信息化供应商应努力降低成本。开发费用较低的信息化系统,突破中小企业的成本约束;另一方面,把从咨询到方案设计和实施服务全过程进行简化。使集成化的、繁杂的信息化实施变得简单易用,便于操作。

3.4中小企业应着重培养信息化人才

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整个重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发达国家整体的信息化水平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而在国内,资金、技术和人才都相对不足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程度更令人堪忧。作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现状,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有其自身的特点,信息化实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3.4.1企业信息化咨询

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并且大部分企业认为这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障碍。尽管近年来我国在IT人才的培养方面进展很大,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企业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具有相当经验的IT人才还分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专业化服务商来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显得重要。

中国企业在咨询方面的投入与国际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在信息化咨询方面同样如此。企业能够理解这方面的费用.但是无法接受这种费用,这显然是观念上的差距,许多企业能够为信息化的软硬件付费,却不愿意为信息化方案咨询付费。事实上,在咨询上的微小投入,也许能够带来软硬件投资的极大节约。

3.4.2信息化培训

抓好培训是信息化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信息化项目实施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要抓好培训教材工作。

1)实行全员培训。信息化项目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投入较高,并与传统的管理意识形态有着较大的冲突,通常会引起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而中小企业职工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不甚了解,所以建设初期难免会有一些错误观念或抵触情绪。因此企业在信息化培训方面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可以右业内部发行宣传材料、开展专题系列讲座,对员工进行教育,或者聘请IT企业及专家做现场操作演示,使职工体会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高效性。总之要让每一个员工自觉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2)企业领导层的培训。对企业中高层领导的培训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培训让企业领导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有充分而准确的理解,以便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控制好信息化的实施方向,同时要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将推动企业管理观念的更新,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也将促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

3)加强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加强对业务技术骨干的培训是信息化项目顺利实施的技术保证。在系统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都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系统软硬件操作培训。实施过程中要让他们直接参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熟悉各种业务的程序和范围,以便在以后的系统运行维护以及二次开发中发挥作用。技术骨干对软硬件系统的掌握、操作、维护与创新,直接关系着信息化项目实施运行正常与否。

4)加强业务管理层人员的培训。有计划地针对财务、物价、业务、采购、仓储、物流、生产、经营计划等业务管理人员,进行贯穿于信息化系统实施全过程的培训。尤其是在数据录入前的示范培训、试运行操作培训,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5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中小企业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中小企业作为研究主体,探讨它们在信息化之路上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存问题。原因如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至2012年,我国共有中小企业4千多万家,超过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GDP的60%,也为就业率贡献了很多。可以说,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功臣。但是,其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信息化建设上,都落后于大型企业,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是商业发展,科技发展的时代的必经阶段,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已经走向信息化。但是,通过对一些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情况分析,发现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只停留在表面,即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未将信息化推广到更高层次的决策分析,辅助管理等。还有一部分企业购买的设备和软件只是一种摆设,并未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要想充分实现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软件购买,还需要一定的实施条件:企业要有实施信息化的内在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在技术上,企业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具备适应信息化的创新能力;在管理上,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信息部门,并且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加以扶持等。即,信息化虽然是带动中小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但并非一蹴而就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信息化技术的供给方:软件开发的途径很多,可自行发开,也可以购买,甚至协作完成等。但是,目前的中小企业实力有限,大部分信息化的软件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供应商,即向专门的软件开发商购买。然而,不像大中型企业,有IBM,Microsoft等实力雄厚的信息技术服务商给予供给,中小企业受资金,规模等限制,很少有专门的IT服务商提供符合自身发展的软件。并且,国内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整体呈现出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水平落后的特征,许多软件必须依赖于国外昂贵的进口。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彻底实现信息化变得更加艰难。

(2)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方:21世纪已经是信息时代,虽然中小企业悉知信息化趋势无法逆转,也相继实施信息化,但是其主动性不足,观念也不正确。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并且无形的技术,但是许多企业被所谓的“技术高手”所影响,只重视硬件的使用,而忽略了软件服务,将无形的电子技术看成没有价值的东西。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许多企业购置软件产品却没有应用,是一种极其可惜的浪费。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这方面人才的缺失,且创新意识不足,就缺乏信息化的主动性,对信息化的资金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信息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化也应不断更新。但许多企业由于积极性不足,资金不足等,只在前期投入,无法后续更进,势必造成信息化的失败。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加强企业信息化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和需求方——中小企业。

(1)软件开发商: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他们是大部分中小企业顺利实现信息化的“衣食父母”。各大软件开发商应该关注到中小企业这个强有力的市场,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设置符合其生产经营的软件服务,积极与各个中小企业进行协作。而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给大型企业提供适应于大企业的个性化产品服务。同时,各大软件供应商也应该积极向国外引入先进技术,拓展自身产品的实力,以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赢得国内中小企业的信赖。

(2)中小企业:首先,中小企业要强化企业信息化的观念,自上而下,形成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管理层是企业的行动指南,只有管理层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在企业内部推广,进行宣传,员工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信息化的觉悟。其次,中小企业要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投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人才。在资金上,信息化的金额挺大的,但是只要用对了信息化技术,回报永远比付出要多,关键是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当然,这不是要中小企业盲目投入,而是合理规划,积极寻找优秀可靠的合作伙伴,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人才上,中小企业要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意识,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使员工能够适应信息化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最后,中小企业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争取掌握软件开发技术,设计属于自己的网站,拥有独立设计产品的能力。毕竟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还是要依靠自己研发。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各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度已经今非昔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甚至有些企业尚未开展会计信息化。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上不如大型企业,企业整体信息化的程度也较大型企业低,其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难度大于大型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在推进会计信息化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条件评估不足。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还不成熟,组织管理还未完善,对自身评估的系统不够全面。然而,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可观条件,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许多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时候,对自身的基础和管理条件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也缺乏对外界环境的了解,对如何开展信息化,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并没有一个规划。这样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实现会计信息化就是使用财务软件处理财务问题。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时候,将计算机人才和财会人才混为使用,造成公司管理的混乱。

(2)会计信息化设备更新缓慢。产品更新换代快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随着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业务事项不断丰富,财务软件也随着经济的进步在更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早些年前购买的软硬件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业务的需要。然而,由于企业本身就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业务拓展等压力,在资金上比较欠缺。而信息系统的重新购置或者更新投入较大,而回收期比较长,中小企业对此往往顾虑较多。再加上高级的专业人才参与的积极性较低,也影响了企业推进会计信息化的进程,限制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实现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任。笔者针对中小企业在推进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点浅薄的建议。

(1)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一个必须条件。在会计信息化时代,企业的账务处理一般在计算机上完成,原先必须由会计人员完成的工作可能由其他人完成;原先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可能现在仅需一个人就能够完成。因此,工作的浓缩需要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的监督。如果内部控制出现漏洞,那么职权混乱的现象在计算机操作下就会被扩大,严重危机中小企业的发展。

(2)提高管理层的重视度和财务人员的素质。优秀的财会人员是会计信息化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使其知识与能力与时俱进。同时,会计信息化并不只是会计人员的工作,而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改革。它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管理层应积极开展,制定适宜的工作计划和指导方针,推进企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 姜岳新.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

[2] 胡磊.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思考与探索[J].企业经济,2011.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6

杨副部长在讲话中说,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对于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缩短工业化进程,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先导和拉动作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需求,使信息技术成为改造传统产业、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竞争力、改善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对信息化提出的迫切要求。

推动两化融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点任务。两化融合工作主要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进行推进。一是企业层面。包括推动研发、设计等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企业管

理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展。二是行业层面。包括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行业内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开展工业信息化运行监测工作等。三是区域层面。在8个两化融合试验区,把促进两化融合纳入本地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做强主导和优势产业,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内容进行经验总结和探索实践。

中小企业是两化融合的基本载体,对信息化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推动两化融合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年,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信息办和信息产业部遵循“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共同启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目前这项工作已划转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实施以来,在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的出台,对加强政府公共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化服务,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信息化对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困难为重点,围绕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将开展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促进两化融合试验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组织开展信息化推进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的资金扶持、加强典型案例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开展了研究开发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质量控制和创新方法、电子商务应用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7

关键词:云会计;云计算;会计信息化;中小企业

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谋求长远发展,实现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性,资金实力薄弱,专业人才稀缺,信息技术水平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故此,如何能够推动会计信息化成为当前中小企业的首要发展方向。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主要是在互联网硬件、软件和服务基础上,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可以说,云计算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加强对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云会计概述

(一)含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现,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会计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用更多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云会计主要是在互联网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就云会计本质内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从软件服务商角度来看,软件服务提供商只关心互联网上是否能够为企业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组件,系统构建的各方面成本和效益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否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服务[1]。对于企业而言,在云计算基础上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借助先进技术来辅助会计各项活动开展,对于这种服务是由谁提供的并不关心,只需要关心云会计是否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效益即可。

(二)云会计的基本体系机构

云会计中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到网络存储基础设施、计算服务器、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数据资源和应用软件等。云会计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贡献。结合企业会计信息特点,云会计体系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硬件虚拟化层和基础设施层,并且每一层均有相配套的服务组成,为企业云会计提供相配套的服务[2]。

二、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构建中小企业云会计体系结构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云会计的“云”优势,为中小企业会计核心、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构建云会计系统结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硬件虚拟化层和技术设施层,每层均有相配套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SaaS软件服务优势,构建云会计核心、管理以及决策系统,为中小企业日常会计工作提供配套的服务支持;运用PaaS平台来构建云会计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利用Daas构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数据资源,促使中小企业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云会计系统。

(二)云会计业务外包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云会计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处于云环境下,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实际功能需要建立虚拟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此来满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等需求。财务外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较弱,将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委托给第三方会计核算机构,这种会计服务外包的形式配合配合云会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借助互联网传输和存储会计信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云会计技术,更好的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质量,提供更大的便利。基于此,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定制服务,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55-60.

[2]谢芳.“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品牌,2015,22(11):158-158.

中小企业信息化篇8

扩大“产业集群信息化”优势

伴随新经济的信息化浪潮,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全省中小企业超过5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占就业人口75%以上;50%的中小企业处于信息化普及阶段;80%的中小企业希望获得实用、有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此,在2006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作出“针对产业集群,以‘园区、乡镇’为龙头,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工作,共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精品示范点64个,各示范点累计销售集团标准产品17800项。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方面,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5+N”模式。“5”是指适合所有中小企业使用的标准化产品,即集团彩铃、移动总机、短号集群网、集体短信、企业邮箱等5种标准化产品,“N”则指为各行各业量身打造的专业级产品和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自推出“5+N”模式以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全省各地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形成众多个性化行业信息化应用,如惠州“鞋业通”、阳江“五金刀剪网”等,加快了信息化应用进程。

增创“产业簇群信息化”新优势

“产业簇群”是指围绕着某一特定的行业,形成合作配套生产的专业镇或产业集群。目前“产业簇群”是广东最有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力量:专业镇GDP占全省GDP的21.5%;以城市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如以深圳、东莞、惠州和广州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

为深度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在2006年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制订了2007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策略。该策略针对广东省中小企业“产业簇群”特点,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拓展“四大体系”(产品、支撑、合作、推广)建设,点面结合,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产业簇群”的信息化覆盖及应用水平。最终实现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整体信息化推广的快速实施、推进,开创移动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完善产品体系满足企业需求

2007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作为推广策略的实施方式,拓展“四大体系”建设体现在完善产品体系上,即针对信息化普及阶段中小企业的语音沟通与信息需求,整合集团标准产品(“5”)、成熟信息化应用(“1”)及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N”),设计并提供符合当地“产业簇群”特点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5+1+N”)。

与2006年推广策略相比,这次增加的“1”是指为满足中小企业信息的升级需求――“双网”建站(移动+互联),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计划在近期推出“企业建站”产品。而“N”指的是各市分公司根据当地的“产业簇群”特点,基于信息化产品及技术,或者联合当地行业协会、合作伙伴等,设计并提供适合向“产业簇群”推广的个性化或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如“鞋业通”、“陶展通”等,以满足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第二、第三阶段的基础管理以电子商务等需求。

健全支撑体系提供优质服务

信息化营销服务是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健全运营支撑体系则是拓展营销服务的有力保证。在加强业务拓展与营销服务渠道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重点关注客户服务的便利性,以“信息化专家就在身边”为主题,集团热线、电话客户经理、集团客户网站专区三管齐下,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拓展渠道覆盖。同时,为了优化服务支撑体系,中国移动广东公司采取“4层次8系统”方式来强化支撑系统建设,打造信息化快车道。

“4层次”包括接入层、平台层、管理层和服务支撑层等四大层次。据了解,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将通过行业网关三期建设,提升集团短信、彩信、USSD接入能力;拟通过省级和各地市平台的集团信息化统一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全省集团信息化硬件,软件,开发和管理规范的三个统一,提升业务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将以行业五类终端管理平台的改造契机,实现终端的可运营可管理;此外,完善动力100门户网站销售、服务、业务宣传模块功能,实现对集团业务融合的系统支撑也将是重要攻关课题。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还将不断完善集团客户业务管理体系,规范化运营集团业务,持续优化集团业务支撑流程,确保流程的快速顺畅。

以合作体系拓展扁平化渠道

推进广东省广大企业及行业集群的信息化应用进程,离不开政企合作和企业互助。而建立合作体系将有效促进产业链合作,形成资源合力,提升信息化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能力。

在推广策略上,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一方面继续开展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专注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整合这些行业解决方案和案例,打造行业内的信息化标杆,并在全省推广,共同推进行业的移动信息化。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发展优秀合作伙伴,建立SI的管理工作体系,实现对SI的有效管理,目标是建设一个规范的集团业务生态环境,建立优质的价值聚焦体系。

在建立合作体系上,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信息化需求,选择或发展专注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伙伴,如金蝶软件、中企动力及各行业协会,丰富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共同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探索,信息化合作模式的成果包括建设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以及开展“集团信息化营销伙伴招募行动”等,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用推广体系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普及一直是广东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数字广东”的策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制订本年度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策略时,根据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采取媒体传播与推广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立体式营销推广并形成体系。

在2006年成功举办“百镇信息化巡回讲座”的基础上,2007年又进一步深化,继续与省信息产业厅、省中小企业局合作,举办了“百镇信息化提升工程”。活动于7月正式启动,先后在全省举办110场,其中一、二、三类公司各举办8、6、4场。活动针对各地的“产业簇群”特点,选定专业镇、产业集群开展活动,通过信息化体验、交流、标杆企业参观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集团产品推广、使用,提升“产业簇群”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覆盖及应用水平,受到好评。

“企业信息化”工程助力推广策略

据悉,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今年实施的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策略,源于其推广“八项工程”中的“企业信息化”工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