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8篇

时间:2023-06-07 09:01:47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1

关键词:次发展地区;产业竞争力;专业化分工;中小企业集群;集聚效应

次发展地区是指在现代工业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上,相对于超工业化地区和新兴工业地区来讲,目前尚未彻底摆脱原有的以农、矿业和初级工业为主的落后产业状态及其分布的那些地区;若用产业就业比重来区别,凡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基本上都是次发展地区。次发展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从目前我国次发展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形态上,特别是从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的角度,以及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上来看,培育和构造中小企业集群并使其迅速成长壮大是次发展地区进行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

一、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

由于中小企业相对难以获得足够的市场信息资源、生产要素以及创新的技术,因而更容易在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某一区域集中以获得共享资源,所以,通常我们所论及的企业集群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小企业集群。其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高度集中。王缉慈等(2001)认为,如果我们认真检视那些公认的成功故事,就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某种产业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往往离不开当地独特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1]事实上,这里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古老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决定论中所包含的自然环境的狭隘含义。在这里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本地企业与当地产业环境的关系如同自然界的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一样,处在不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中。这种独特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集中,形成了空间上的集聚,为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生产要素合作提供了基础。因此,在一定的独特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下集中的中小企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

2.有自己的主导产业,专业化特征显著。意大利普拉特集群是以毛纺织产业为主体,聚集了大量的生产服装和纺织产品的中小企业。在这样同业的企业集群内存在着进行产品设计、营销策划、产品销售、构筑销售渠道的众多企业,也存在着大量向终端企业提供中间制品和服务的专业化生产者。他们都是小规模的中间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分工和合作共同构成了一个产业的主体。浙江和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所形成的主导产业大多数是以“一镇一品(或数品)”的“块状经济”形式存在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广东南海西樵的纺织、大沥的铝型材、金沙的五金制品;花都狮岑的皮具;顺德伦教、龙江、乐从的家具簇群;南海南庄、石湾的陶瓷等[2]。区内也有跨镇、区、市的主导产业,如东莞、深圳、惠州电子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信息设备制造业簇群,目前正向西岸的中山、顺德和珠海延伸,其专业化特征都非常显著。

3.集群内部有自己的运行机制。企业集群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互补性机制、交易费用机制、知识外溢机制、信任机制及创新机制。通过这些机制,集群内企业参与竞争与合作,并且通过价格调节和内部信任使整个集群内企业协调运转。如通过技术知识外溢与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创新能力与技术信息迅速地扩散到集群内几乎所有的相关企业,从而促使这些企业利用较低的成本获得创新资源,以此提升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

二、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一般来说,区域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区域内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这两大主要指标上,而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和发育正是从这两个层面实现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从而最终实现次发展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全面提高。迈克尔·E·波特指出:中小企业集群“一旦开始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这个循环能促进它的发展,尤其是当地方机构采取支持态度和地方竞争富有活力时更是如此。”[3]目前的研究表明,小企业集群有助于降低小企业的交易费用、组织费用及其他一些成本支出,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聚合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程中的优势获得”[4]。这种产业的内部集聚就是指中小企业集群。一个区域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上,如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及住宅等(郝寿义,1999)。

(一)区域内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促进产业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般例证

1.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产业的扩大。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内产品数量众多,有利于促使这一地区成为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区域内灵便、快捷的产品供求资讯、价格资讯连接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使这一地区成为其他地区投资者的首善之地,反过来又促进了本地区产业的整合发展。典型的例子是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使温州成为世界打火机的主产地,也促进了该地区关联产业的成长发育,进而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又如在浙江乐清市形成了一个以柳市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市场,产品已占全国2P3以上,形成了4家国家大型乡镇企业,品种和产值均排全国第一。

2.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机构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物品。现代竞争一定程度上须依赖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和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的投资,以降低企业成本。如在专门基础设施和教育项目方面的投入,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率的增值服务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减少了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一些资源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但企业又不一定经常使用,如某些检测设备、仪器等,通过形成企业集群,在产业内的企业可以有专门的机构提供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在这些资源项目上的支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例如珠江三角洲成长起来的一批集群就与沿海的优惠政策和当地吸引外资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以及由政府及其相关机构提供的大量公共产品与服务分不开”[5]。“电子信息业走廊”就是珠三角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体,主要指珠江东岸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市所形成的以IT业为核心的簇群体,是亚洲地区电子产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这些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IT价值链的一部分。

3.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使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集群通常是围绕某一主导产业成长发育而形成的,更多的是围绕某一种产品形成的。这些众多的企业之所以围绕着某一产品进行市场分工,是因为许多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或技术有限,只能在这一产品的某一环节或某一零件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产品的分工深化同时也促进了产业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广东中山市古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镇在灯饰生产上基本上以产业链条形成了生产网络关系,从原材料、配件到组装分别由不同的企业完成。

(二)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了集群内企业运行机制的形成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一个区域内产业的成长发育需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为支撑。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可以有效促进各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与之相适应,集群内部的企业运行机制也会相伴生成;同时,集群内良好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市场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1.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了企业互补性机制的形成。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企业规模和实力有限难以赢得良好的商业信誉;企业资金和资源有限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投入,物流手段和供应链有限难以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销售渠道;高端人才和企业技术有限又难以完成高技术和高水平研发。这些“有限性”使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供应商、专业人才、市场信息以及产品销售信息。企业集群的互补性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互补性机制是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条,也就是说,集群内的企业只集中于少数几个核心生产作业项目,其他特定的专业化活动由一些更具有优势的企业来完成,专业化分工使集群内的企业更专注于创新而且相互依存,分工协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2.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了交易费用机制的形成。单个企业在市场中需将大量资金耗费在运输、收集市场信息、学习专门的技术知识等方面,那么,加入企业集群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成本节约?这是融入企业集群的厂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全球区域性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上来看,融入集群将会节省这些交易费用。集群的交易费用优势一般在于:较低的运输费用;较低的市场搜寻费用;较高的交易频率;更多的社会关系和彼此了解以减少不对称信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额外的交易费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及支付较少的设计、签订合同的律师费用和更少的监督费用等等”[6]。

3.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了企业知识外溢与共享机制的形成。在企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各种研发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老道的客户在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的集中,能够产生较强的知识和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实现创新提供重要的来源。但是,由于知识具有形态的多样性、转移的复杂性、生产的协作性、消费的公共性等特性(王冰,2002)。集群内企业集聚的大量专门知识和信息就很难停留在企业内部,集群内的个人关系和企业之间密切的生产协作联系减少了信息的非对称性,这有助于增加信任并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使知识和信息更具有可转移性。同时,由于企业集群内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开展各种商品展览、促销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学术或商业会议,从而以极为低廉的费用,甚至免费为企业提供了商业信息。如果远离企业集群,信息不通畅,往往会坐失良机。如硅谷内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其他企业最新的研究成果,而这些知识和信息往往是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扩散出去的,因为相关企业的集中分布使得不同企业的员工能够自然融合在一起并自由地谈论技术话题,如果某人提出一种新的创意或构想,它将被其他人迅速采纳并揉入其个人想法。知识的外溢(knowledgespillover)激发了创新的思想火花,而知识的共享则推动了集群内生产技术的进步。

4.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了企业信任机制的形成。经济学家克劳瑞格曾经对印度阿克拉市的制鞋企业集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聚集着的企业,尤其是制鞋商和经销商之间,在专业上的合作程度和彼此的信任程度,对它们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的维持和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7]。信任产生于直接的人际交往,如对朋友、同道的信任;也可以产生于网络中的声誉,如对名气、品牌的信任;或我们对于调节其他人价值观念或行为方式的理解。集群内企业的信任主要来源于长期多次交易而形成的熟悉。当集群内的企业交易次数无限增加时,出于对长期利益的考虑会导致合作的出现。另外,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和文化或政府制定的一些规则也会促进信任机制的产生。集群内企业的组成要么是以家族为基础,要么就是同一地缘的企业组合,这种关系为它们之间建立信任机制提供了铺垫。集群内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但是这种竞争和一般的企业竞争是不同的,他们是一种双赢的格局。信任机制作为维护企业集群竞争秩序的内在动力,为提高和增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中小企业集群促进了创新机制的形成。在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着比较和竞争,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产品销路,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一般来说,企业集群使得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缺口,进行创新,而且所需要的设备、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够在区域内解决,同时,知识外溢与知识共享促使技术扩散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企业集群创新来源于三个方面: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研发、思想交流与企业间的生产联系、营销网络(渠道)共享与产业链之间的资源整合。在一个区域里,由于企业在空间上彼此接近,企业家在平时的商业协作和交往中,通过直接观察就可以互相掌握、了解对方企业新的生产经营思路及其创新形式。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受益于这种经营管理信息、技巧和知识外溢效应;另一方面,他们也用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它们。企业家之间这种默契式的思想交流很容易在区域内营造一个创新环境。此外,在灵活的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技术熟练且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更新产品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从而也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

三、次发展地区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方略

由于体制和区位上的相对劣势,次发展地区错过了第一次腾飞的最佳时机而陷入落后的局面。但次发展地区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因为次发展地区属于技术创新边界之后的区域,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地区较先进的技术或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追赶或超越发达地区,获得在区域分工中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提升。就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一是可以回避或绕过风险高、投资大的技术开发过程,在承接产业转移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又可相对廉价地购买和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并借鉴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走一条低成本发展的路子。二是相对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这一点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讲,更具有竞争的实际意义。三是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当然,这一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企业集群是现代中小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赢得市场优势的重要战略组织力量。相关或同一产业在某一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上的集中和生长,促进了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集聚成长起来的企业可以共享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为企业充分获取市场信息、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由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集聚效应培育竞争优势,最终促进区域发展。从近年来企业集群发展的实例来看,企业集群的成长与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条件等密切相关。因此,次发展地区要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创立具有中国特色或区域特色的企业集群模式,就必须深入研究本地区的情况,通过政府的促进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来发展。

1.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和提升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中小企业能够集聚成长起来的首要因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法律以及相应的制度规则、税收、公共安全、政府官员作风和行政效率等,这些都需要当地政府的全力打造与促进。事实证明,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发育的重要保障,而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环境优势也正是通过政策的促进得到提升的。珠江三角洲具有适宜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与政府创造良好、公平、竞争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市场供给的不足密不可分。

2.立足于地方资源禀赋,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起来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群,相反,产业结构非正常趋同现象较为突出,缺乏产业特色、产业分工和产业关联度。因此,各地在发展企业集群时应正确认识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和劣势,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地方产业定位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等方面,应因地制宜。

3.立足于本地区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基础,培育以家庭特色为基础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传统产业。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例证。我国许多地方,如浙江温州,受长期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的影响,使本地区以家庭为基础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逐渐形成了打火机、纺织等产业的中小企业集群;珠三角的五金制品、玩具、陶瓷、针织服装、制鞋等中小企业集群,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深入研究东北三省本地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条件和原有的一些优势资源,围绕传统产业构造和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样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胡钧浪.企业簇群与中小企业发展[J].特区经济,2002,(12).

[3]迈克尔·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

[4]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J].外国经济管理,2001,(10).

[5]吕景春.珠三角产业集聚:发展路向与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6(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2

[关键词] 内部达尔文主义 技术领先战略 技术创新竞争 本质及特征

一、案例的启示

案例1:微软OpenGL开发小组坚持认为世界上没有比OpenGL更适合Windows系统的图形引擎,于是激发了内部的战争,“动物男孩三人组”秘密开发DirectX引擎。战争最终以更多的内部的部门采用更快更简单的DirectX而不是OpenGL,并使OpenGL组最终转变成为DirectX组而告终。案例2:微软组建了上千人的NetDoc队伍,目的是要击败自己的Office,结果历经三年,Office如期了OfficeXP,而NetDoc还没来得及就被解散。建立在NetDoc上的其他的各项应用,也随之被解散或合并。案例1说明:技术创新竞争有内部与外部之分,而且DirectX组的技术开发过程的特点就是一个内部小组独立创新、内部竞争、内部选择的过程。案例2告诉我们:企业可以自主实施技术创新内部竞争策略。

上述案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微软、因特尔、苹果、3M等公司均存在着大量的类似的内部技术创新竞争现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确定性使得许多精心设计的商业计划变得毫无意义,为了规避风险,许多企业在R&D部门中同时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开发,鼓励部门间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工作等方法,为企业提供由于市场、技术迅猛变化所需要的柔性。英特尔公司双小组制项目攻关,在进行项目攻关时同时成立两个小组分别来攻克同一个项目,比如摩尔在探索处理器存储技术最佳方案时,决定使用MOS和双极两种途径实现,于是成立了MOS技术和双极技术两个技术开发组分头攻关。

国外有学者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这种内部激烈的技术创新竞争现象,提出了“内部达尔主义”概念,如迈克尔・德拉蒙德在《微软帝国叛逆》中指称的“微软帝国的达尔文主义”;王建硕在《微软的过去和Google的宿命》一文中指出:“微软内部的达尔文主义,从Windows95时代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是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尤其指技术领先型企业)在基于市场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技术预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倾向于独立创新、并根据内部有计划或无意识的竞争和选择、从诸多同功能效用的研发项目中确定目标技术的过程和现象。微软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同步+固化,就很好地诠释了内部达尔文主义的要义:同步意味着内部竞争,固化意味着内部选择。本文仅仅基于高技术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竞争的案例,力图在理论上回答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有助于优秀企业在激烈外部技术创新竞争条件下从内部采取更有效的竞争行动。

二、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本质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必然结果,更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领先战略竞争的必然结果,其本质就是外部技术创新竞争与选择的企业内部化。

熊彼特早就预言了技术创新内部进化:“如果竞争性的经济被巨大的联合组织的增长所打破……,那么……新组合的实现必然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变成同一经济实体的内部事情”。企业技术创新竞争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核心思想,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即提出了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竞争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中,熊彼特进一步揭示技术创新竞争的性质和特征。他精辟地指出,技术创新竞争与其他类型的竞争相比,“犹如炮击和徒手攻门间的竞争”。实业家时刻感受到竞争的严峻,这种紧迫感来源于他们对外部创新竞争的高度动态性的本质特征的把握,创新竞争无时不在,企业就一刻不能停止对外部创新竞争的应战。然后,从“应战”逐渐升级为“迎战”、“挑战、“卫冕战”,内部达尔文主义顺应着这种高层次高基准的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不断升级而逐渐从外部走向内部,由低级走向高级的。

技术创新战略的竞争是技术创新竞争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指企业在正确地分析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以及为实现创新目标而作出的谋划和根本对策。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类型有三:领先型、尾随型、模仿型。一般情况下,企业都倾向于把追随技术领先者作为低成本的途径,而把技术领先看作是实现差别优势的一个车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B・Roberts教授在1999年末对全球技术战略管理标杆进行研究,在北美、西欧、日本等所有研发投入超过$1亿的公司中,日本有74%、欧洲有84%、北美有79%的企业采用了技术领先战略。俗话说:三类企业卖产品、二类企业卖技术、一类企业卖标准;同样地,三类企业比产品技术、二类企业比技术创新、一类企业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的竞争之所以是技术创新竞争的关键,是因为技术创新竞争已经难以在技术创新活动本身比高低,关键在于比谁更具有洞察力,谁更理解技术和市场走势,谁的技术创新战略更合适。

Intel就是实施技术创新领先战略并且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典范。在“RISC和CISC构架之争” 的较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RISC即精简指令系统计算,CISC指复杂指令系统计算,这是两种计算机和处理器的设计方式。Intel的芯片是以CISC为基础的,故RISC新技术会威胁其核心业务,Intel怎么办?进退维谷之间公司只能“两面下注”,建立了两支相互竞争的队伍:486组和i860组,两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进行,他们既相互较劲又相互学习。i860于1989年2月正式推出,它成了回击SUN公司攻势的秘密武器;486于1989年4月在全球同步,它迎接了Motorola公司的挑战且卫冕成功。其战略竞争的高妙之处有二:一是486 架构的原始构想高妙,它的微处理器的整数单元采用RISC核心以加速处理单一指令,其他部分保留CISC原样以处理复杂指令并保持与过去兼容,可以说是一念之间改变了思维模式和竞争模式,获得科技创新;二是冲刺i860排除RISC的威胁,为将公司内部资源和市场注意力集中到X86架构上排除了障碍,让X86形成更高产量、更好性能、更快速度,这样才能以逸待劳不必担心竞争者的挑战。

三、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特征

1.技术创新主体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1)技术创新主体往往是技术领先型企业。实施“内部达尔文主义”需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技术为后盾,卓越的人才、创新冒险的精神为驱动,这些只有领先型企业才具备。领先型企业沿着研究――开发――工程管理的轨迹前进,力求采用最新技术以领先于市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2)内部技术创新主体多采用项目攻关的“双(多)小组制”,这些小组可以是正式组织,也可以是非正式组织。英特尔公司双小组制项目攻关的做法属于前者,两小组的友谊竞赛取得辉煌战果;前文案例中的“动物男孩组”属于后者,成功的背后伴随着部门间矛盾的冲突、随意决策导致重复投资和低效益、精英人才的流失,为技术创新管理提出了棘手的管理课题。(3)小组核心成员多为内企业家型。美国学者吉福德・平肖第三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提出了“内企业家”一词,指那些在现行公司体制内,富有想象力,有胆识,敢冒个人风险来促成新事物出现的管理者。内企业家是现代大公司的产物,处于公司最高管理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是连接上面与下面的过渡层,因而在企业创新中居于关键部位。

2.独立创新倾向性。技术领先型企业往往具备独立创新的潜能和现实基础,他们拥有较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较强的智力资本、快速经济的创新源――领先用户,重视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动态调整,掌握了独立开发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可完全控制研发过程及回报。 A-U模型表明企业“过渡创新”依赖于在常规创新阶段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领先型企业很少依赖广泛的创新互动网络,为从创新中获取更大的回报,公司都充分激发内部能力,促进内部知识流动,力求把新一代产品推向规范化市场。独立创新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领先型企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领先型企业具有自发的独立创新的动力源。个体原动力是内部达尔文主义产生的微观基础;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竞争协同力是技术自主发展的前进驱动器和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内在源泉,当系统趋近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往往就意味着内部达尔文主义的阶段性胜利;创新组织保障,如微软创新人员15%、Google20%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内部达尔文主义强有力的支持。

3.创新的内部“”选择性。竞争产生的多样性是其技术进化的内在根据,选择是技术进化的外在条件,人们根据技术的功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选择是英国技术哲学家约翰?齐曼在1993年的《技术创新进化论》中最先提出的。内部“”选择与共相选择的不同点在于:(1)选择模式不同。内部选择主要不是依赖社会需求拉力模式,而依赖于技术推力的作用模式。技术内部矛盾运动是技术进化的直接动力,是内因,社会需求是外因,社会需求只有通过技术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发挥作用。(2)选择判据不同。共相选择认为技术选择的判据有三种:技术自身的判据、社会选择的判据、现有环境资源的物向判据。埃吕尔(JEllul)指出:现代技术具有自我增长和自我选择的特征,内部选择则更侧重于技术自身判据。(3)选择所处环节不同。内部选择所处环节尚处于构思实验设计试制阶段,尚不涉及到社会市场经济选择,即使有,往往也是企业想象地模拟外部选择,由企业内部专家模拟或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供应商、消费者、不同社会职责的政府官员等;即使真有顾客的参与,那也不过是极少数领先用户,这种社会市场经济选择也是片面的不完全的。(4)选择环境不同。环境选择包括经济市场的客观选择,也包括系统各成员的价值判断、喜好倾向等主观选择。内部选择的环境往往仅仅指企业内部环境,它是单一的主观的环境。

4.内部技术创新的强竞争性。内部竞争之必要性体现在: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外部竞争的加强机制,它也是高端技术企业在全球持续领先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内部竞争促进了多样性的涌现并提高了对环境的普适性。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中“混沌规律”也指向这种随机多样性,强调计划制定的随机性,强调时间差和快速反应。另一方面,技术与技术之间的竞争是技术生态系进化的内部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的作用是通过技术本身的功能、效益、效率、方法上的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实现内部达尔文主义的。它首先以企业技术预见确定技术创新的大方向,然后以不同技术范式或技术轨道之间的竞技优选具体的目标技术。企业技术预见是企业技术预测与自身运营状况以及战略发展规划的融合,它更加强调需求导向,强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强调预见结果的决策支持作用,强调对预见结果的跟踪和监控。其目标是确定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企业可从战略的高度有效预测行业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降低企业新技术开发风险,提高新产品市场成功率。目标技术的最终确定则依赖于不同技术范式或技术轨道之间的竞技。

参考文献:

[1]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0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7

[4]约瑟夫・熊彼特绛枫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方法;理论;模型

0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1.1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陈劲等(1999)通过比较归纳管理审计、高标准定位、技术创新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审计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来源进行推理,作者认为技术创新审计包含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模型、关联问题和应用过程。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1.2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多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方式,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在使用以上具体分析方法时较多学者使用了技术创新审计工具。但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不易操作、部分内容过于繁琐等问题。因而我国学术界、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创新相关审计工具的研究,以期在实践中对其借鉴使用时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劲,耿雪松,李飞宇.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1999(6):42-45.

[2]卢宁文,顾晓敏,任爱莲.创新审计的基本内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5):113-115.

[3]张炜.基于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J].科学学研究,2007,S2:465-469.

[4]廖雅,樊一阳,陈亚锋.基于审计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5:522-526.

[5]黄益,侯建明.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框架浅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06-210.

[6]马宁.官建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内容及审计基准[J].(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78页)中国软科学,2000

(5):80-8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4

1、经济环境一:金融与商务

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靠风险投资;而考察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等4个方面。

金融支持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是否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从征信、担保、贷款到风险防范和分担的"一条龙式"综合金融支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信贷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应成为创业者考察创业金融支持环境的依据。 而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如员工生活消费水平、房租、水电煤气费用和交通通讯费用等)等4个方面。

案例说明:

深圳新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股份制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与深圳交大紧密合作,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节电产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开发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九大系列节电产品,基本可涵盖所有用电领域,可针对各种复杂用电单位提供整体节电改造方案。

案例分析:

深圳新生科技发展公司的节电产品在市场上很有销路,由于缺乏资金,而一直无法实施企业扩张计划。但深圳新生认为深圳的金融支持环境相对于其他城市是比较好的,他们坚信只要产品销路好、市场前景好,总会有风险投资为深圳新生注入活力。命运只偏爱有远大目光的人。去年底,国内一家科研投资机构看好"深圳新生"的发展前景,注资600万元人民币,双方以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合作。虽然与海外风险投资商的"出手"相比,这个数字有些"小儿科",但对"深圳新生"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据"深圳新生"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公司的销售额有望翻一番。

案例启示:

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建北认为创业环境的几个方面中,获得金融支持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环节。很多时候,资金是创业的瓶颈。清华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建的建议是:促进创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仍然是改善创业政策的重点。政府部门应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权益融资机构,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债务融资机构和工具;开发促进创业的政府项目,需要从重视高新技术创业向兼顾高新技术产业和一般产业中的创业活动转变。

对创业者而言,考察一个地区的金融支持环境就是看高建教授的建议在地方的实施情况。比如,北京市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已经启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关村担保公司、首创信保公司、中投信保公司、北京市信用管理公司等9家机构正式签订了北京市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协议;参加金融支持工程的有关银行、担保机构还与首批已入围的优质中小企业签订了担保协议和贷款协议,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获得了急需的信贷资金。

此外,在商务环境考察方面,我们主要考察一个城市的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如员工生活消费水平、房租、水电煤气费用和交通通讯费用等)等4个方面。

税费包括税收和行政性收费。由于各类行政收费中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很多不合理部分,我们以所得税为重点分析深圳、上海、北京3个城市的税收优惠力度。深圳税率为15%,且生产型企业是2免3减半(意思是前两年全部免征后,连续3年减半征收),服务型企业是1免2减半;上海税率为24%(浦东为15%),2免5减半;北京则要在经营期10年以上,减按24%征收,2免3减半,高新技术企业才为15%,3免3减半。如果出口产值比重超过70%,深圳税率降到10%,上海和北京都是减半征收。地方政府由于参与所得税分成,占到40%的比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优惠力度。对于地方所得税部分,深圳是全部免征;上海为3%,获利后2年免征,出口产值比重超过70%全免,高新技术产业5减3免;北京则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跨国公司全部免征,对生产型企业经营期达到10年的,5免5减半。

2、经济环境二:市场与采购

市场

与采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市场扩展度、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与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值得创业者关注。

市场与采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市场扩展度、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与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值得创业者关注。

市场风云变换,特别是科技行业,市场经常要对企业提出技术更新的要求。创业初期对市场环境的判断,以及创业过程中的不断调整。至于采购环境,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低,创业者基本上对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基本满意,因而对采购环境所作的考虑相对较少。

案例说明:

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座落于安徽芜湖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楼首层,投资方为香港安联企业有限公司。科技创业楼是拥有一流的科研办公、培训、演示综合楼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生产场地为1000平方米。

案例分析:

东方公司是香港投资创办的企业,作为一位来芜湖的外来创业者,香港安联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龙对芜湖有比较深的感触:“与深圳以及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芜湖的创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但总的来说,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得多。芜湖创业中心在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均居安徽省一流水平,运行和发展态势良好。”

他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进而奋发图强争先进位更为可贵。芜湖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能源、交通、市尝物业等等都有待建设,其中最为欠缺的是市场与采购两方面的建设。芜湖没有一个成熟的市场,连采购原材料都成问题,这直接牵涉到创业者的创业成本甚至于创业的成败。而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则有利于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比如浙江义乌、永康、海宁等;如今的海宁形成了成熟的皮革市场,而皮革原产于北方。 案例启示:

从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个案以及总经理胡龙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知市场环境与采购环境对企业的重要。市场风云变换,特别是科技行业,市场经常要对企业提出技术更新的要求。创业初期对市场环境的判断,以及创业过程中的不断调整。

考察市场环境主要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市场扩展度、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深圳市场环境的综合评价稍弱于深圳,与广州相近,但强于北京,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得到了创业者较好的评价。

至于采购环境,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低,创业者基本上对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基本满意,因而对采购环境所作的考虑相对较少。

物流业、商业和制造业构建成采购环境,我们仅以深圳为例,从物流业、商业和制造业3个方面来分析深圳的采购环境。

深圳有着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越条件,80分钟车程内有三大港口群:深圳、香港、广州;80分钟车程内可达五个机场:深圳、香港、广州、澳门、珠海。深圳与香港通关口岸有7个,自身拥有排名世界第5位的集装箱港口,排名国内第4位的深圳机常。

依托如此优越的条件,深圳已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六大物流园区: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前海湾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及龙华物流园区。

3、人才环境:人才资源与人才服务平台

人才是创新之源,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许多企业正处在发展变革的重要关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

人才的质量、人才资源的丰富性、人才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人力成本和人才结构合理性以及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这些都是创业者考量一个地方人才环境需要考虑参照的指标。

案例说明:

1993年凯迪电力的前身凯迪科技开发公司以10万元的注册资金成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入孵企业。以陈义龙为首的创业团队来自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专家、学者、老师。创业10余年来,凯迪电力的发展可谓激动人心。1999年9月23日,凯迪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02年,凯迪公司利税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

案例分析:

br>

凯迪董事长陈义龙,对人才的重视近乎偏执。对他来说,能否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成为他能否顺利创业“开百年老店”的关键。"只有拥有勇于创新的人,才有永远创新的事业。"凭着这种信念,陈义龙孜孜地寻求拥有丰富人才资源的创业热土、创业环境,为此,他来到了武汉,来到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凯迪的人才战略也因而呈现出别样的景观。

凯迪现有员工350余名,平均年龄32岁,其中有130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150人有中级技术职称,4人享受部级政府专项特殊津贴,1人享有"中国青年技术专家"称号,有博士生及博士后5人。

在凯迪,最为显眼的是7名外国专家,他们均来自国外顶级环保公司。对他们的价值,副董事长黄汉光算了一笔账:没有他们时,凯迪一年只能展开3到4个工程,现在,凯迪可以同时实施20个工程。把人才的拥有通过工程数量的数字化换算,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到人才资源的价值,这样有利于我们以市场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对待人才。

案例启示: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5

论文摘要:不论遇到了多好的环境,我们都应该告诉自己:这只是追求创业成功的外因。而外因始终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但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尽可能地营造和追求适宜于我们的最佳环境。作为创业者,我们内心都充满着必胜的欲望,尽管创业失败的比例居高不下。于是,环境和创业,创业同创业者,成功与失败,就永远在这种博奕中相持着前进,输赢永远都有。提供一个这样的关于环境的专题,提供那么多在对环境的整合选择中成了赢家的案例,期望给读者一些启迪,如此而已。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 行政环境 国家政策对于每一个地方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执行的力度不一。创业者需要衡量的是你所中意地方的不同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外贸等政策。 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效率,创业者也应该把行政管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创业考察因素。 案例1:企业离不开政策扶持的大环境 案例说明 温州科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是中国温州第一家留学生企业,公司主要致力于通信网络测试系统的研发和销售。目前,科赛技术已通过“双软认证”,主要产品 “Connsis-DTS xDSL自动测试系统” 已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立项。 案例分析 2001年9月13日,4位年轻创业者在温州向位于开发区内的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介绍他们的“X―DSL自动测试系统”项目。当天下午,他们就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公司名称预登记手续,成为创业园首家入驻的留学生创业企业。 科赛公司的成长得到了温州市、开发区、创业园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除了给予200平方米的免费创业用房外,创业园孵化器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科赛公司50万元,用于“X-DSL自动测试系统”项目的后期研发。 案例启示 政策法规环境,主要是指与创业者创业及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安排,包括对创业者及其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法规制度两个方面。政府的创业政策是指激励创业的政策,包括对创业活动和成长企业的规定、就业的规定、环境和安全的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的规定、税收的规定等。各地政府所支持的行业都会根据地方情况有所侧重,或者会对某些行业实施优惠政策。 政府的支持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水平、税收和租金的水平、创业扶持措施限制大企业的垄断,以及对行业准入、市场准入的管理等。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市政府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十八条”)、《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决定》、《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等。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类优惠政策,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创业事业的发展。 为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对民营经济实体经营范围的限制:申办私营企业,股东为自然人的,不再要求提交暂住证,申办个体工商户,不再因户籍原因核发临时营业执照,一律核发正式营业执照;允许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分期缴付;进一步放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名称登记...... 案例2:行政管理环境包含着效率与公平 案例说明 天津市普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6

1、经济环境一:金融与商务

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靠风险投资;而考察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等4个方面。

金融支持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是否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从征信、担保、贷款到风险防范和分担的"一条龙式"综合金融支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信贷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应成为创业者考察创业金融支持环境的依据。 而商务环境主要考察的是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如员工生活消费水平、房租、水电煤气费用和交通通讯费用等)等4个方面。

案例说明:

深圳新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股份制民营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与深圳交大紧密合作,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节电产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开发出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九大系列节电产品,基本可涵盖所有用电领域,可针对各种复杂用电单位提供整体节电改造方案。

案例分析:

深圳新生科技发展公司的节电产品在市场上很有销路,由于缺乏资金,而一直无法实施企业扩张计划。但深圳新生认为深圳的金融支持环境相对于其他城市是比较好的,他们坚信只要产品销路好、市场前景好,总会有风险投资为深圳新生注入活力。命运只偏爱有远大目光的人。去年底,国内一家科研投资机构看好"深圳新生"的发展前景,注资600万元人民币,双方以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合作。虽然与海外风险投资商的"出手"相比,这个数字有些"小儿科",但对"深圳新生"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据"深圳新生"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公司的销售额有望翻一番。

案例启示:

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建北认为创业环境的几个方面中,获得金融支持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环节。很多时候,资金是创业的瓶颈。清华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建的建议是:促进创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仍然是改善创业政策的重点。政府部门应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权益融资机构,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债务融资机构和工具;开发促进创业的政府项目,需要从重视高新技术创业向兼顾高新技术产业和一般产业中的创业活动转变。

对创业者而言,考察一个地区的金融支持环境就是看高建教授的建议在地方的实施情况。比如,北京市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已经启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关村担保公司、首创信保公司、中投信保公司、北京市信用管理公司等9家机构正式签订了北京市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协议;参加金融支持工程的有关银行、担保机构还与首批已入围的优质中小企业签订了担保协议和贷款协议,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获得了急需的信贷资金。

此外,在商务环境考察方面,我们主要考察一个城市的税费水平、用地价格、工资水平、生产服务成本(如员工生活消费水平、房租、水电煤气费用和交通通讯费用等)等4个方面。

税费包括税收和行政性收费。由于各类行政收费中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很多不合理部分,我们以所得税为重点分析深圳、上海、北京3个城市的税收优惠力度。深圳税率为15%,且生产型企业是2免3减半(意思是前两年全部免征后,连续3年减半征收),服务型企业是1免2减半;上海税率为24%(浦东为15%),2免5减半;北京则要在经营期10年以上,减按24%征收,2免3减半,高新技术企业才为15%,3免3减半。如果出口产值比重超过70%,深圳税率降到10%,上海和北京都是减半征收。地方政府由于参与所得税分成,占到40%的比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优惠力度。对于地方所得税部分,深圳是全部免征;上海为3%,获利后2年免征,出口产值比重超过70%全免,高新技术产业5减3免;北京则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跨国公司全部免征,对生产型企业经营期达到10年的,5免5减半。

2、经济环境二:市场与采购

市场与采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市场扩展度、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与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值得创业者关注。

市场与采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市场扩展度、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与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值得创业者关注。

市场风云变换,特别是科技行业,市场经常要对企业提出技术更新的要求。创业初期对市场环境的判断,以及创业过程中的不断调整。至于采购环境,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低,创业者基本上对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基本满意,因而对采购环境所作的考虑相对较少。

案例说明:

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座落于安徽芜湖经济开发区科技创业楼首层,投资方为香港安联企业有限公司。科技创业楼是拥有一流的科研办公、培训、演示综合楼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生产场地为1000平方米。

案例分析:

东方公司是香港投资创办的企业,作为一位来芜湖的外来创业者,香港安联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龙对芜湖有比较深的感触:“与深圳以及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芜湖的创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但总的来说,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得多。芜湖创业中心在规模、功能、环境等方面均居安徽省一流水平,运行和发展态势良好。”

他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进而奋发图强争先进位更为可贵。芜湖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能源、交通、市尝物业等等都有待建设,其中最为欠缺的是市场与采购两方面的建设。芜湖没有一个成熟的市场,连采购原材料都成问题,这直接牵涉到创业者的创业成本甚至于创业的成败。而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则有利于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比如浙江义乌、永康、海宁等;如今的海宁形成了成熟的皮革市场,而皮革原产于北方。

案例启示:

从东方电子(芜湖)有限公司个案以及总经理胡龙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知市场环境与采购环境对企业的重要。市场风云变换,特别是科技行业,市场经常要对企业提出技术更新的要求。创业初期对市场环境的判断,以及创业过程中的不断调整。

考察市场环境主要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市场扩展度、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深圳市场环境的综合评价稍弱于深圳,与广州相近,但强于北京,远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商品供应的充分性及购物便利性得到了创业者较好的评价。

至于采购环境,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低,创业者基本上对各地的原材料供应及工业配套能力基本满意,因而对采购环境所作的考虑相对较少。

物流业、商业和制造业构建成采购环境,我们仅以深圳为例,从物流业、商业和制造业3个方面来分析深圳的采购环境。

深圳有着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越条件,80分钟车程内有三大港口群:深圳、香港、广州;80分钟车程内可达五个机场:深圳、香港、广州、澳门、珠海。深圳与香港通关口岸有7个,自身拥有排名世界第5位的集装箱港口,排名国内第4位的深圳机常。

依托如此优越的条件,深圳已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六大物流园区: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前海湾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及龙华物流园区。

3、人才环境:人才资源与人才服务平台

人才是创新之源,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许多企业正处在发展变革的重要关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

人才的质量、人才资源的丰富性、人才的研发与创新能力、人力成本和人才结构合理性以及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这些都是创业者考量一个地方人才环境需要考虑参照的指标。

案例说明:

1993年凯迪电力的前身凯迪科技开发公司以10万元的注册资金成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的入孵企业。以陈义龙为首的创业团队来自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专家、学者、老师。创业10余年来,凯迪电力的发展可谓激动人心。1999年9月23日,凯迪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02年,凯迪公司利税总额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

案例分析:

凯迪董事长陈义龙,对人才的重视近乎偏执。对他来说,能否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成为他能否顺利创业“开百年老店”的关键。"只有拥有勇于创新的人,才有永远创新的事业。"凭着这种信念,陈义龙孜孜地寻求拥有丰富人才资源的创业热土、创业环境,为此,他来到了武汉,来到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凯迪的人才战略也因而呈现出别样的景观。

凯迪现有员工350余名,平均年龄32岁,其中有130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150人有中级技术职称,4人享受部级政府专项特殊津贴,1人享有"中国青年技术专家"称号,有博士生及博士后5人。

在凯迪,最为显眼的是7名外国专家,他们均来自国外顶级环保公司。对他们的价值,副董事长黄汉光算了一笔账:没有他们时,凯迪一年只能展开3到4个工程,现在,凯迪可以同时实施20个工程。把人才的拥有通过工程数量的数字化换算,可以十分直观地看到人才资源的价值,这样有利于我们以市场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对待人才。

案例启示: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7

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效率,创业者也应该把行政管理环境作为重要的创业考察因素。

案例1:企业离不开政策扶持的大环境

案例说明

温州科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是中国温州第一家留学生企业,公司主要致力于通信网络测试系统的研发和销售。目前,科赛技术已通过“双软认证”,主要产品“Connsis-DTSxDSL自动测试系统”已获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立项。

案例分析

2001年9月13日,4位年轻创业者在温州向位于开发区内的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介绍他们的“X―DSL自动测试系统”项目。当天下午,他们就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公司名称预登记手续,成为创业园首家入驻的留学生创业企业。

科赛公司的成长得到了温州市、开发区、创业园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除了给予200平方米的免费创业用房外,创业园孵化器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科赛公司50万元,用于“X-DSL自动测试系统”项目的后期研发。

案例启示

政策法规环境,主要是指与创业者创业及企业发展相关的政策规定与制度安排,包括对创业者及其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法规制度两个方面。政府的创业政策是指激励创业的政策,包括对创业活动和成长企业的规定、就业的规定、环境和安全的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的规定、税收的规定等。各地政府所支持的行业都会根据地方情况有所侧重,或者会对某些行业实施优惠政策。

政府的支持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水平、税收和租金的水平、创业扶持措施限制大企业的垄断,以及对行业准入、市场准入的管理等。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市政府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简称“十八条”)、《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决定》、《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等。

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类优惠政策,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创业事业的发展。

为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出台了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对民营经济实体经营范围的限制:申办私营企业,股东为自然人的,不再要求提交暂住证,申办个体工商户,不再因户籍原因核发临时营业执照,一律核发正式营业执照;允许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分期缴付;进一步放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名称登记......

案例2:行政管理环境包含着效率与公平

案例说明

天津市普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自1988年成立以来,公司承接了一系列大、中型自动化成套项目的设计、制造、维修、服务工作,已成为自动化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并逐渐在计算机、电子、机械、销售等领域中展露拳脚。

案例分析

张敬民刚开始创业时,公司入孵在天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毕业后在高新区政策区的科研基地购买了几千平方米厂房,开始进入了发展轨道。1998年又在华苑产业区购地建厂,结束了普辰公司四处漂泊的历史,步入了稳步快速发展阶段。

民营企业的成长比较艰难,受环境左右的因素似乎更大一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天津高新区经过多年艰苦创业所营造出的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政府机构的高效率办事方式,使企业可以一心一意地做自己的业务。张敬民认为创业的外在行政管理环境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的廉洁高效,也蕴含着行政管理之下的公平与公正,这些也是必须深入考察分析的环节。

案例启示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篇8

关键词:产学合作项目式 案例教学 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

教育作为一个循环系统,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次。处于这个系统宏观层次的是培养目标,中观层次的是课程与教材,微观层次的是教学方法。

所谓基于产学合作的项目式案例教学模式,就是以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教师与学生以案例、项目、任务、活动或者情景和模拟为中心,在各类教学场所,以各种形式和方法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以期强化师生间(教与学)的交流、沟通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相应教学目标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范式。这种教学范式是职业教育动态教学模式中的一种。笔者认为,实行这种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为什么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模式对中职学生更加有益?案例(即问题)从哪里来?有了问题要怎么解决?

一、研究背景

在本研究中主要的实践团队是浙江省职业学校中唯一的“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主要以象山县技工学校3位首席工人为主导,抱团组合专业骨干教师,带领学生团队,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目的,跟踪先进技术,开展专业技术传授、技术交流和技术攻关活动,解决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产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并以此逐步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教师往往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将正确的结论从头至尾灌输给学生就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新课程理论认为:“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然而,不难发现的是,技工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不高、技校毕业生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教改行动迟缓等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一旦离开了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任何教师的主观注入或灌输都是徒劳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近年来,教师们都在尝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探讨适应技校生特点,符合技校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基于产学合作项目式案例教学模式”是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的收集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案例的选择要强调真实性、生动性以及针对性。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途径收集到贴近生产一线实际的案例。

1.企业“送进来”

学校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组建“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引导师生就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升级中碰到的产品技术问题对症下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工作室通过热线接受企业的求助,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推广、项目研发等服务,意在进一步发挥首席工人工作室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将广大专业教师吸引和动员到各项技术的创新攻关活动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中来,并以帮助企业进行“小发明”“小创新”“小课题”为起点,促进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如象山新港汽配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夹具在圆锥体基座材料上遇到打孔误差大、效率低的问题,请求工作室帮助企业进行夹具的工艺改进。在此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何改进工艺以消除误差又确保质量”的问题。

2.教师“沉下去”

在接受小微企业上门求诊的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带领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的生产一线,为企业“把脉”。学校坚持贯彻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常态化、制度化。

一方面,严格要求专业教师在平常时间下企业的频率达到每个月3次以上,暑假期间至少10次以上。另一方面,学校修订了《象山县技工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草案)》,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具体专业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采取顶岗作业、工作实习、合作研发等形式,并结合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及实际应用情况,充分了解相应的业务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积极参与项目实践与研发,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素质。

如专业教师在下某企业锻炼期间,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参与XK箱式开关站这一实践项目,发现由于其箱体尺寸是设定好的,无法装入两个PT,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果断路器多,PT的功率就无法满足电路需求的现象。这就产生了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不会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届时又该如何解决?

3.学生“想出来”

实践为重、需求为主的办学理念,让学校形成了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这使许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鱼得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支援投入到创新实践中去。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方式更加让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能有心地从企业中征集或在实习中发现困惑难题,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学生在象山奥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实习时,发现维修师傅在安装变速器输入轴密封圈时一次成功率很低,返修率高,费时、费力、费资源,因此提出了“是否可以设计一项创新作品保证在安装密封圈的时候省力、省时、安装质量又好”的问题。

实际课堂中,教师只要抛出以上这些案例(问题),就会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学生会主动开始思考并讨论。用案例辅助理解运用,摆脱单纯的理论讲解,结合已知拓展知识应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的状况。

三、解决问题的实践探索

产学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求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结合专业、对接企业,采用小团体、小课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细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提出问题结合课堂协作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大胆参与的能力,实现教师身份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学生身份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索者转变。

以XK箱式开关站为例,由于开关站的箱体容量既定,如果断路器多,PT的功率就无法满足电路的需求。在实际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首席工人创新工作室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生团队以此作为小课题分团队进行探究式讨论,师生团队最终得出以下“三步法”解决了企业XK箱式开关站在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大大提升了项目的品质。

第一步考虑采用太阳能电板供电,只要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板,其功率可以达到比PT高得多。以此产生了第一个新的问题:由于太阳能电板产生的是24V的直流电,如何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第二步要解决的是增加一个逆变器(把24V直流电转变成220V的交流电)。考虑到太阳能电板只有在晴天才能正常工作,一旦出现阴天就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第三步工作就是再加入一个UPS即为不间断电源,可以在太阳能供电停止时,采用蓄电池供电。

再如,在安装变速箱拨叉轴的过程中,自锁装置中的钢球在压簧的作用下,有很大一部分高出深孔上面,导致拨叉轴很难装入。我们对“既然安装拨叉轴那么困难,可不可以用一些专业的辅助工具来进行安装”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第一,在安装拨叉轴时是不是只要克服压簧的弹力将钢球压入深孔中就可以了?

第二,钢球是圆的,在形状规则的轨道中具有自行导向作用,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安装辅助装置?

第三,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安装时不那么费力,钢珠不容易弹出来,特别在左右方向上能够对钢珠起着导向作用?

第四,怎样让钢珠的定位能够准确和稳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笔者没想到的是,当老师抛出案例再提出思考后,学生立刻讨论得很激烈,最后达成几点共识,设计出了变速器轴导航器并申请了国家新型实用性专利。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案例教学与探究、讨论相结合,完成了教学目标,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学有所用。

四、思考

在案例教学中,及时、恰当地进行学习评价是非常必要的。现行的学习评价把评价价值定位在甄别功能上,是以“选拔”为目的的“筛子”式的评价。这对中职学生是不合适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利的。笔者认为,学校追求的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实际以及发展的不同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为此,在案例教学模式中,笔者注重案例教学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下阶段,我们将着重研究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方式,完善案例教学模式,提升学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

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玉兵,赵在民.自主学习特点及其教育环境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陈艳莲.对现代职教教学方法理论基础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罗文广,蓝红莉,马兆敏,陈文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有效性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

[4]王炳章.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

[5]陈毓惠.技工学校“产教结合”模式的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08(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