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5-03 09:50:34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1

1功利诉求成为中小学书法美术教育的主导动力

(1)学校将书法美术教育作为打造“特色”、提高升学率的工具。对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将分数和升学率作为主要标准。近年来,随着学校间竞争加剧,办学出“特色”成为许多学校吸引生源的思路之一,不少学校着力强化书法美术教育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保证常规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打造书法美术教育这一差异性的竞争亮点。随着艺术高校招生数量逐步扩大,许多高中学校将其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捷径。众多文化课不佳的高中生专攻美术,他们的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校的总体升学率。从客观角度而言,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从高中到高等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总体发展和提高,但是从动机的本质而言,这种发展和提高却与提高升学率这一功利性的办学理念直接相关,这又违背了书法美术教育的最初宗旨。(2)家长将书法美术教育作为培养“特长”的途径。相当多的家长支持孩子学习书法美术,目的主要是发现并培养孩子的特长,以便升学时能够享受到加分的政策。加分政策主要侧重于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特长项目,对于书法美术的加分尚不明确。即便如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书法美术方面的特长仍可增加升学的“砝码”。事实上,某些中学也确实正在执行针对艺术特长生的优惠“土政策”,在文化课程成绩相同的基础上优先录取艺术特长生。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家长们培养孩子书法美术特长的热情。这必然使得家长对孩子书法美术教育的投入停留于盲目和跟风状态,也难以发挥家庭在审美教育方面的有效作用。(3)社会培训机构将书法美术教育作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为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书法美术教育需求也成为社会培训机构的利益增长点。培训机构一次性投入成本是固定的,招生数量越多,授课时间越长,边际成本越低,经济收益越高。因此,培训机构往往随意扩大班的容量,延长授课时间。书法美术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气质特征以及理解能力等诸多个体因素,采用一对一式的单独充分交流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障。但是在社会培训机构,“小班授课”只是招生噱头,实际班内学生人数少则20人,多则40~50人,教学效果最小化而经济收益最大化。导致以上种种功利目的主导书法美术教育的深层原因,正是实用主义的教育观。许多学者将审美教育视为促进智力发展的途径,为学生成才服务的简单工具,其自身没有独立价值。而所谓的“成才”其实就是智商水平的提高和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深入习得。在这种观念中,书法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协调平衡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关系,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智力、提高智商,进而提高学业成绩。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向青少年提供书法美术教育的环境和机会,其目的是在紧张枯燥的文化课程学习之中舒缓情绪、调节身心,从而以更加饱满、轻松的精神状态迎接更加紧张枯燥的学习和考试。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书法美术审美教育超越现实功利性的精神内核被抽空了,不仅丧失了自身独立的价值,而且已经沦为智力发展和成绩提高的奴仆。以书法美术教育为代表的审美教育,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弥补现代社会造成的各种人性危机和心灵问题。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把审美教育视为人性完善的途径。审美能够弥合人性的分裂,使人成为完整和自由的人。席勒的美育理论是批判应试教育的思想武器,在思想实质上与素质教育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相一致。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形成符合审美本性的美育共识,就成为矫正实用主义书法美术教育的关键之一。

2开展书法美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粗鄙单一在书法美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将“艺术”和“文化”割裂的现象,重艺术技能而轻文化价值。艺术和审美都属于广义文化范畴,是观念性和物质性、思想性和技艺性、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其中渗透了密集的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情感判断。但是在中小学的书法美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抽空思想性和价值性的倾向,文化基因进行过滤,而将技法与意境割裂,其结果是片面强调书法美术的技能,而忽视了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书法美术教育实施中,也存在着注重灌输,轻视启发与体验的现象。由于对艺术技能的片面强调,教师往往较多地使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对于需要记忆和练习的技能型知识强调较多,而缺乏耐心的启发和引导。体验是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途径,甚至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忽视对学生形成审美体验的引导,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涵、意蕴的挖掘不够深入,普遍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审美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甚至比所讲授的内容更为重要。学生对书法和美术的兴趣是天然自发的,如果能够采用既适合审美规律与目的,又契合孩子天性特点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以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且还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发掘并培育他们身上的天赋。但是,如果教育方式出现偏差,甚至采用简单、粗鄙、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会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兴趣,扭曲他们对书法和美术的基本观念。

3对流行文化缺乏有力的回应

流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格局中的重要构成力量,借助于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它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现行的书法美术教育中,教育者们普遍忽视流行文化的挑战。流行的日本漫画、影视动漫作品、恶搞美术、街头涂鸦等艺术产品会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流行文化对文化艺术经典的颠覆和恶搞成为一种常态技法,消减了经典艺术品的意义深度、价值标准,能够给文化接受者带来新鲜刺激的消费感受。中小学生在系统扎实的艺术训练尚未具备的情况下,往往会被种种新奇浮躁的技法所吸引;他们在缺乏丰富的审美体验的情况下,很容易对扁平化的消费型审美产品产生依赖和偏好。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青少年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在成形之初就遭到了扭曲。流行文化以平面化、娱乐性为主要特征,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传播目的,其思想性、严肃性被大幅消减。中小学的书法美术教育应当用于正确面对其中负面因素的挑战并做出有力回应,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的辨别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4城乡地区书法美术教育水平差距扩大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2

(一)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美术画面的静态劣势,通过动态化演示,进而更加生动、清晰地呈现出艺术作品,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小学生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最终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小学生艺术欣赏水平

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促使学生认识并理解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美,进而提升他们的欣赏水平。美术欣赏课能够通过网络手段找到丰富多彩的内容,并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欣赏到高质量的艺术图片,同时也可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呈现在学生的眼前,通过反复对比,促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三)拓展了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视野

小学美术课堂所欣赏的内容具有一定广泛性,主要包含了世界各国以及古今中外的各种美术作品。这样庞大的信息量,通过应用多媒体资源能够使学生欣赏到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所无法看到的图片以及视频,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美术视野。利用提供出的大量教学内容及课外知识,扩大了美术教学内容,也使学生们得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接触到无限的艺术作品,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深层的激发了他们的潜能,提高了实际教学质量。

(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手段,将其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心态的改善,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从小学美术教师的角度来看,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在备课阶段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更加准确的展现出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教师得以从繁重的课堂板书中解脱出来,从而将更多时间利用在学生的实际训练当中。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本极为抽象的美术理论知识,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理解和记忆。

二、小学美术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确保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正确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多媒体技术手段拥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以及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要科学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并以此实现美术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进而优化整个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完善实际教学过程。禁止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形式化,而是要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切实改善传统美术教学方式中严重缺少教学情境的弊端,通过图像、视频、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使得美术教材更加生动、有趣味,将更多的艺术美展现在学生眼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能够深刻体会到教材深层包含的意境,进而使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被充分激发出来,与此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审美主体的心态功能,使之变得更乐于学习,更热爱美术。

(二)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打破了传统授课方式,使小组教学以及网络讨论等多种方式逐渐代替了原来的大班授课形式,从而使授课范围得到扩大,其授课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所以,小学美术教师更应该针对学生不同个性较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不同数量、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把更多学习机会以及练习机会交由学生,最终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各自完成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应当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使每一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培养。另外,美术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作业模式,使学生们有效利用计算机适时完成课堂作业,这将在切实提升学生美术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同时,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应时刻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意见。

(三)进一步强化师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美术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时,很多情况下都没有实物教具,这时教师只能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讲解雕塑作品、建筑欣赏等原本具体化、形象化的知识,这样便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而这时学生往往还很难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便还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凭借自身连续性、动态化的特点使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去思考深层次的美术教学问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空间将会变得更大,逐渐由传统被动式接受知识转化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将机械学习有效转化成了意义学习,促进师生关系向着更加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值得提到的是,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可将其替代为教师来履行职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仍旧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在和学生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真正从课件当中摆脱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进而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人文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再次掀起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通过改革向学校、教师、学生并通过他们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倡导一种人本、民主、平等、创新、对话、合作、多元、开放的文化,这是新课程文化的内涵。充分利用丰富系统的地方课程文化资源,对促进课程文化建设,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1.注重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教育是通过课程进行的,课程的性质决定教育过程的目的、机制与方法,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运行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基于学校教育资源的课程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课题,就是为了还原课程的文化本体地位,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且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课程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占核心地位。因此,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学校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理念、教育设施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学校独特的课程文化建设,基于一草一木,一事一人,每一项活动的教育资源。实际教学中所理解的课程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文化传承。课程文化以教材与活动为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产物,是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经历一切,获得一切经验的过程,指的是学校领导对课程设置的决策力,学校教师对课程的创造力,通过教师的传递与引领,在学生身上所能体现和彰显的课程价值的影响力,服务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素养。

2.将学校校本资源与剪纸艺术整合创新,在提升人文情怀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我将剪纸艺术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进行融合,进而建立基于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校本课程体系,将为学生创造亲身实践的环境与条件,为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获得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其价值有以下方面:剪纸教学有利于创设育人情境,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剪纸教学有利于对濒临绝迹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剪纸特色教学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将学校校本资源与剪纸艺术整合创新,走以文化发展为主,艺术教育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调查小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操作实践。研究剪纸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及对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陶冶学生性情,教给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研究剪纸在创作环节中的运用方法及对学生理解,在剪纸指导过程中,采用“一看、二设计、三画、四剪刻、五修改”的五步教学法,逐步培养学生剪纸能力:了解全国各大流派,掌握各种剪刻纸的风格,热爱祖国优秀文化,总结剪纸在小学校本课程中的作用。为了构建以传承民间剪纸艺术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除了把美术课作为传承剪纸途径之一外,还尝试在晨会、班队活动课、语文(说写训练课)、校本、综合实践等课中渗透剪纸教学。此外,我们重点研究以剪纸为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热爱民族文化,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我开设剪纸艺术课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就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开发。

3.注重学生情感抒发的培育,在校本教研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校本教研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种对话的本质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校本教研有利于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校园文化,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发展。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再现。随着物质生活的进步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小学美术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勾画出心中那份情感,增进对自然的热爱。

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通过线条、色彩、空间、明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从而品味生活,增强人文情怀。

4.利用民间文化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学生对自己的地方民间文化还是比较熟悉的,接触得也比较多,美术教育要把这个优势和特色发挥出来,积极开发利用好地方人文资源,设计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美术,感受民间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5.通过工艺制作去体验与创造生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4

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影响和制约了中小学美术教育有序和健康的发展。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教学大纲新旧交替之际,中小学美术教师中多数人除美术旧课本外,几乎没有教学参考资料,缺乏教学法理论指导。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凭经验、凭直觉、凭兴趣组织教学,普遍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要求,这是一种非审美性趋向。另一方面,各地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而新编美术教材已处于实验阶段,尽管中小学美术教材的问题可望近期解决。但是,与之相适应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建设基本上仍然是空白。原先供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使用的教学法教材,由于出版时间较早,其中不少美术教育观念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系列文献的精神不符,与此后一系列改进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精神相悖。

急用先学,随着学习、思考的深入,笔者仅就教学法中诸如美术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美术技能、技法与美术学知识、审美文化的选择,美术教学原则的重新认识和调整,美术教学中心的偏移等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摆脱美术教育的“三个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论构成

在把握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关系时,若依照传统的教学法理论观念,则一般都是站在教者立场和授方本位上阐述和思考问题。美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美术课的教材与内容、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美术课的授课与考核、美术课的评价与标准体系等,无不是着眼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教学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学方法论几乎成为教法经验谈。在这样的教学法思想作用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一般都停留在对传统教材的分析理解、对传统教法的拼装套用、对教学构成的分解组合、对技法因素的熟练运用等层面,也就是说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直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来展开;相应的美术教学法也是以此为本位,为理论诉求对象,形成了传统的经验型美术教学方法论框架。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无视学生的存在,势必造成教育价值取向的偏颇,这是美术教育的非审美性趋向,是教学法理论导向的误区。当今人们常说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认为教学其实是一种文化、知识、技能的“转化”,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促进这种转化的理论技巧就是“教学法”。而设计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学生,正视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在美术教学法理论阐述中,学生是主角、是决定性因素。如何调度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重心,这应该是教学法研究的任务。这种“学生主体”观与经验型美术教学思想有根本性的差异。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教学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主体意识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①,教学中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独立性、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等诸多层面。研究教学主体,我们还必须看到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特点。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学要照顾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美术教学中我们还须看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表现在感知、思维、想象、创造、兴趣、情感、美术表现力诸方面的显著差别。

关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在美术教学矛盾组合中应该以谁为中心的问题,根据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得出自己的判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世界各国美术教育中风行的“儿童中心论”认为:美术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个性、智力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材料供应者和鼓励者。甚至还认为:“教”会伤害儿童创造力或将成人标准强加于儿童,认为绝不可以“品评”和“等第”或以成人之见去评价儿童的表现结果……不难看出,这样的认识过分强调了少年儿童的创造性和学生的自我表现,压制和瓦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果是从总体上削弱和否定了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显然,完全的儿童中心论的教学定位和教学法思考是难以操作的,是不符合时代需求的。70年代,国外教育者们开始正视这一理论偏颇,逐渐接纳优秀教育理论,看重课程结构,肯定和重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他们将强调创造性和自我表现的“儿童中心论”美术教育思想与“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DBAE)(注:DBAE是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缩写,国际美术教育界的代表人物w.迪文·古力(w.Dwaine.Greer)和E.w.艾斯纳(Elliot.W.eisnev)提出“以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趋于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逻辑与学科知识逻辑已被视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②

总之,应该明确:美术教学就是以美术课程为中介的教师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教”与“学”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彼此依存、相辅相成,“中心”的偏移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将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应该体现审美教育特征

现有的美术教学原则含糊不清,指向不明,没有体现学科的特征。国家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的手段,途径主要是艺术教育”。③有不少学者已经充分论证,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德育、智育或者其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育能不能保持其审美教育本质特征,这不仅要处理好美术学和审美文化与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是否把握艺术审美规律。“因此,中小学美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特别需要有具体的教学原则作指导。”④

曾有教育工作者为中小学美术教学制订过一些教学原则。如:《普通中小学美术课教材教法》的作者认为: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遵循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和以点带面的原则;《中学美术教学法》的作者也提出: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眼脑手协调并用的原则、创造性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等。“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制定,也是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⑤我理解:教学原则反映教学规律,用来指导某一学科教学实际工作的教学原则,首先必须符合该学科既定的教学目的,其次它必须反映该学科教学过程规律。那些既不符合学科具体的教学目的,又不能充分反映具体教学过程规律的提法,是不宜被称为该学科的教学原则的。

前面所列举的教学原则摘自当前我们用于培养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材,比照以上观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提法并没有突出学科特点,不能反映教学要求,不能体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其中虽然有指向美术教学的,但基本上没有抓住学科本质特点和体现内在的教学需求。而大多数美术教学原则,实际上只是各个学科教学都必需遵循的教学基本原则。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基本原则直接地当成了美术教学原则,实际上是抹煞了以审美教育为根本追求的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事实上,统率各学科的教学基本原则是不能取代或等同于某一学科特有的教学原则的。

那么,怎样的教学原则才能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呢?学术界有人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学者郭声健博士提出了“艺术融合原则、艺术参与原则和艺术愉悦原则”,并对相关的启动程序和规则展开了较为详实的论述,颇有说服力。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中小学美术教材将会陆续出台,面对新的教学局面,到底应该如何论证和建树中小学美术教学原则,我想这应是美术教学法今后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美术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混淆,造成教学指导思想的混乱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法阐述中时常混淆“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定义,二者转换混用。如:“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德、智、体、美、劳五方虽有各自的特定的任务,……它们从各个方面共同保证着教育目标的实现。”⑥不难看出,这是同样性质的阐述,上述“教育目标”的意思等同于“教育目的”,如果说这种转换也许有修辞方面的原因或者是由于疏忽所致的话,那么,在传统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教学目的、单元教学目的、课时教学目的”安排,不能不说是理论认识上的欠缺。目的、目标不分,暴露了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研究的滞后。又譬如:有学者一方面认为“中学学校美术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但同时又认为“教学目的,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目的……”⑦在这里“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成为同义或近义词,产生了混用的效果。

在教育学理论中曾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过界定,“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总的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总的目的或共同质量标准,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⑧

为避免因概念混淆而导致教育、教学的偏差,目前国外教育界也有人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努力将“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区分。在英语中,教育目的(Educational Aims)含有“方向”的意味,表现普遍的、总体的和终极的价值,具有相对宏观的指导意义;教育目标(EducationalGoals)或(Educational Objectives)含有“里程”的意义,表现个别的、阶段的、具体的价值,只指导具体的、特定的教学活动,前者规定了后者的性质和任务,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化。。因此,学术界认为: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时展的要求,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是相对稳定的时代要求;而教学目标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设置的教学策略,是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动的。在教学设计时,教育目的的表述,必须具体化为教学目标──一个系统的、可操作的、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应包含要求达成的具体内容的明确规格;能用规范的术语描述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

在传统教学法中,编写教案采用的是“目的”教学,“目的”教学侧重于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表达的是教师与教育学愿望相统一的、作用于学生心理变化的授课要求。在这里教学目的只是对复杂的教学活动作出笼统的、模糊的、原则性的规定,这显然是非常不充分的,同时,教学结果也是不易测量和评价的。课堂效果因没有具体的目标规格作界定标准,使得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机智。

总之,“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实践中的随意混淆只能说明美术教学法研究的不足,其结果导致的是教学目的的背离和教学评价系统的模糊和软弱。明确美术教育目的,建立新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美术教学目标系统,以及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是我们迫切的任务。

四、“异化倾向”是对审美教育要求的背离

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法技能训练的倾向,而其中绘画的技能技巧训练又首当其冲。美术课几乎等同于“图画课”、“手工课”,与之相应被利用的是精讲多练的教学法原则,教学中重视技术轻视理论、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情况是有代表性的。有不少中小学美术教师反映:“长期以来,我们把美术课学习的‘双基’要求作为主要任务,对学生要求以技能学习掌握,画得像不像、做得像不像为标准”,“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美术教学蜕变为技能教学,教材变成了技法书”。还有教师指出:“历来把美术与绘画等同,于是形成了以绘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绘画技能训练,而把美术的众多门类排斥在外”,“美术课常常被绘画临摹教学所取代”,“学生们机械地临摹大师们的名作,‘依样画葫芦’,画虾必学齐白石,画竹必像郑板桥,连下笔顺序都安排好了”。⑨上述种种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美术知识技能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片面地受到重视、有的甚至把美术课等同于美术技能训练,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成为了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2.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没有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主要采用简单模仿、重复操练、注重形似、强调准确的方式。3.绘画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成人化的绘画要求扼杀了儿童的审美兴趣。

显然,美术教学的“重技轻理”倾向,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不符,与审美教育的要求相违背。那么,在教学实践中,为什么还会产生这种普遍现象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涉及到学科教育的历史原因,催发和滋长这一问题的教育大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值得深入探究。

我认为,在探究引发重技轻理的原因时,目前存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异化倾向”值得关注。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美术教育的非美术化”和“普通教育的专业化”。

其一,主要表现在中小学美术学科没有审美教育特点,而被等同为德育或智育的教学,使得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没有多大区别,学科教学评价也套用其他学科标准,将“技”与“能”这类智育上的传统追求来取代和掩盖教学上的审美的把握。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本应是普通和普及的艺术教育,而不是专业和职业的艺术教育。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育却往往有意无意地向专业艺术教育看齐,老师有时甚至将高校技能要求的那一套几乎全部照搬。我认为,由于有借用现成的教学套路,诱使美术教师陈陈相因,处于一种被动的惰性选择状态。而要突出审美特性的教学,是鼓励教师的参与融合,教与学成为一种双边的艺术创造活动,要求教师本身不但要具有美术技能基本功,还要具有美术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相关学科方面的广博知识和修养……二者相比较,不难看出:突出审美教育的美术教学比纯粹的知识技能教学要难得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高得多,这恐怕就是产生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重“技”轻“理”倾向的一方面原因吧。

其二,是普通教育的专业化,还表现在美术高等师范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有学者为21世纪称职的艺术教师提出了几条标准:1.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艺术教育工作者;2.不是简单的裁判员,而是热情的欣赏者;3.不是单项型,而是全能型。我认为,这也是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而我们现在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诸多方面,并没有与培养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专业美术教育拉开距离,不能体现出师范教育的专业特点。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们的专业思想不明确,知识构成也显得单薄,他们尤其不喜欢美术学理论,重“技”而轻“理”……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理”,是指美术学内涵、审美文化修养和人文学科知识基础。然而,从多年高等师范艺术教育的实践来看,大量的师范生不会上美术欣赏和常识课,上课时只有技法的搬弄,而无思想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开展创造性的审美教育。高等师范的专业美术教育存在着的不足和定位偏颇,应引起教学法研究的密切关注。

必须看到的是,在国家新颁发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已扬弃了旧教学方法论和重技轻理的非审美趋向,建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学习领域和实施建议,并提示了新的教学法思路,我们应该充分学习与领会。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发展思维、情感、创造性和培养全球意识的人才的重要学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美术教育一直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较薄弱环节,这一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也几乎还是空白。本文对教学法非审美性趋向的几点追问与建议,作为学习心得,希望能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的建设有点帮助。

注释:

①②《美术教学论》,王大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哲学大辞典·美学卷》,蒋孔阳,上海辞书出版社。

④《艺术教育论》,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

⑤《教育学(修订版)》,邵宗杰、裴文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吴东梁、樊学川,高等教育出版社。

⑦《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蒋荪生,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是以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目标,并为整个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服务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高师美术教育受到极大挑战,其水平和现实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师美术教育

德国于19世纪最先出现“美术教育”一词,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美术学科基于教育学理论而衍生出的一门专业教育。在我国,美术教育分为三类:一是以培养纯美术家为目标的专业院校美术教育;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非专业美术教育,即普通美术教育;三是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的师资培养类美术教育师范类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目前我国语文、数学等学科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而美术教育却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高师美术教育不受重视,专业教学体系与实际脱节,表现在:把美术教育当作一种技能训练,以美术基础技能课程的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师范性”;通识课程设置较少,长期以“老三门”为主,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而对于其他如人文、艺术类课程开课量比重不足,缺乏多元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造成了阻碍;教师技能培训不足,如仅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4~8周的时间上教师技能培训的教材教法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仍不熟悉中小学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和学生素质,长期处于茫然和不适应状态,不能迅速就业或适应岗位,在教学中深感无力。

2高师美术教育《课标》改革与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决定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体现在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功能。教育是一种途经,而这种传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改革自1999年起,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使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课改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人文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2.1强调“专业性”与“师范性”并存

以往的美术教育由于生源、就业等需要,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中过于偏重美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其“师范性”,即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较为轻视。例如: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师范类)的美术史、艺术概论、技法理论、素描、色彩、油画、国画等专业类课程占总学时的55.5%,政治理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占36.1%,而美术教材教法、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类课程只占8.4%,明显偏少。这种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被边缘化,学生对自身师范类的学科性质认识不足,所以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较快适应岗位需求。

2.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存在很大不足,其中之一就是高校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学习内容无法适应实际需要。新课改则主要对此有所调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为五个内容系列,即“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可见,综合能力培养在新的课程设计中有了明确要求,这就需要高效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美术教师。现阶段,速写、简笔画、水彩、基础图案、美术字、美术欣赏、计算机美术等由于容易上手和操作,具有由浅入深、手法便捷、理论贯通等特点,因而往往受到中小学的欢迎;相比而言,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等备受学校重视的课程则实用性不大。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强化美术基础课程,增强学生的基本功,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

2.3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理念是新课改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也是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缺乏的。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所以高师美术教育要突破传统观念,将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人文课程和文化建设,丰富哲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并将之与美术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4促进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众多领域的发展区域。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学科,更应当广纳博引,兼收并蓄,不断丰富自身内容。首先,高师美术教育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区域性、地域性特点,设计教学课程,注重理论课程和技能训练;其次,要借鉴和吸收外国经验和模式,扩大信息流通和经验交流,增加多学科,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社会需要的美术师范型人才应当是时代的、赋有传承、保护和创新能力的,具备着多元的知识、人文性的教育及管教学的创新意识及承担起课改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3结语

高师美术教育是国家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促进艺术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高师美术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便会直接地影响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成长”,所以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进行改革,调整培养目标要求、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实践,使高师美术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要求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剑珊.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针对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 姜珊.谈当代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D].云南艺术学院,2010.

[3] 化铉.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衔接应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新课改

自国家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美术理论教学就日渐突显出其重要的一面。新课改强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在加强技法训练的同时,更要求提高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和核心思想,而美术理论教学作为美术教师的必修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把美术理论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与教育实习相结合,旨在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但长久以来,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方法陈旧,美术理论教学只偏重于纯粹的理论教学,与当下推行的基础美术新课程改革及美术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滞后,甚至阻碍了新课改的的进行和发展,美术基础教育学科应当从学位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教育学科的基本前提下,建立正确的美术教育课程观,并将教学关注与基础美术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高师美术理论教学对于每一个师范类美术学科学生都是必要且重要的。首先,美术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美术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美术实践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延续、整合和提升。它要求学生在科学的教学理论及方法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应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引进、优化新思想、新观念,能够独立完成撰写教案等基本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掌握了系统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成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目前,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程在内容上仍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经验,大量空泛的基础教学理论对于美术师范生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仅仅能让他们对美术教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一旦面对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又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因此,高师的美术理论教学要将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此,高师的理论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美术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同时,也将新的教学理论带到中小学,使得在职的中小学美术老师也能享受美术教学论的最新成果,并实践运用于教学实践工作中。

其次,美术理论教学能有效地推动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美术理论教学是高师培养美术师资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师范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讲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基础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基础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要提高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而美术理论教学在一点程度上加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①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其任务首先是应当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什么事美术,了解世界美术的现状,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美术遗产,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其知识结构中的美术史论知识和美学应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加强理论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

在新课改的推进之后,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与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相比,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在加强实践课程的同时,更大幅度地加强了理论课程的内容,扩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地推动了新课改的发展。

总而言之,高师美术理论教学课程对新课改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但审视当前的美术教育现状,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例如:(1)盲目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内容过于体现技法为主,而弱化了理论课内容,这样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过于单一,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不能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语言表述显得空泛没有内容,从而不能适应教学实践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2)缺乏完善的、科学的高师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理论方面,缺失必要的补充。(3)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化,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还有待提高和改良。(4)在高师美术理论教学上,缺乏与中小学美术实践课程的相互连接,许多高师美术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基本了解,他们所有的知识只限于书本,因为没有实地的去考察,所以在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缺失,导致高师美术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也缺乏基本的认识。甚至缺乏基本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素质。从而影响了高师美术专业学生在其后的实践环节出现失误,难以胜任课堂教学工作。②另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都出现了教学吃力、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而形式主义严重、教学实践活动目的不清楚、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提高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质量,也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高师美术理论教学的缺失。针对以上问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首先要从自身抓起,在认识上有所提高,重视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并结合新课改,根据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例如:(1)在教学内容上加以延伸和扩充,及时补充最新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特点,增加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同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尽量改进教学方法,给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以更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宽其学科视野。(2)可以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建立一定的协作方式与机制,双方经常进行交流,更新思想观念,组成相互支持的学校网络和形成教育改革的群体力量。还可以经常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完善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相互之间的协作机制。(3)优化教学协作计划的运作,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能,对一些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建立共生关系与协作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师美术专业的教育工作也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因此,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为以后的美术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使高师的美术教育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艺考热 美术鉴赏 错位 生源 师资

近年来,“艺考热”已经成为有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80%以上都增设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从最初的“小三门”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大规模的热门学科。艺术专业的迅猛扩招,导致考生逐年增加,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以山东近年的艺术高考人数统计为例:2002年艺术类考生3.2万人,2003年为5.6万人,2004年为9.3万人,2005年突增到14.3万多人,2006年增至16万人,2007年继续增到16.9万多人。[1]2006年全国艺术考生超百万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面对如火如荼的“艺考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的火爆现象与教育体制的变化有关。扩招,在客观上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提高了大众的审美修养,也提高了艺术院校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学生总体质量下降,师资总体水平下降,也是值得注意的。”[2]

靳尚谊在发言中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扩招后的学生总体质量下降,二是扩招后的师资总体水平下降了,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观点中却关系到今天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于是,本文的论述也必然围绕着大中小学的生源质量和师资培养两个关键问题展开。

一、中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艺术教育更加重视,教育部先后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了相关的课程标准,并编写了多种版本的教科书。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并颁布实施。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方案也从2004年起,在山东、广东等四个省试点后并于2007年全国普及推广。但在近几年的新课改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隐藏在深层次的问题。

从客观上讲,现行的教育体制急需调整,中高考的升学指挥棒让中小学教育扭曲已久;各学校的教学设备也有待配套和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配置较新的美术教具和图书画册是必要的。还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室,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推广实施需要几年时间,各地基层中学对新课改的接收和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

从主观上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育或教学的主体。那么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的高中生是否真的都达到了《课程标准》在“鉴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北京育英中学的赵晓平老师在《浅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几种教学方法应用的问题》一文中对该校高中二年级一班、八班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原始情况做个比较。原始班级学生情况调查表:

从以上表格[3]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表示担忧,教学实际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试想,这种教学现状下毕业的中学生考进大学会是什么样的艺术素质!

那么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实际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山西省教委的张明远老师在《在困窘中生存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一文中对参加“山西省第二届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课评比”的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高中美术欣赏课本应由专职的具有本科生学历的教师担任,“但就目前统计,我省达到此项要求的教师不到15%。请看暑期省教委举办的美术教师培训班的几个统计数字:现有的360所正式高中学校,来参加培训者为179人,占应配教的49.72%;缺额教师为50.28%。其中,本科生18人,占所来人员总数的10.06%;大专生148人,占所来人员的82.68%;中专生13人,占所来人员的7.6%。以上数字,反映了我省高中美术师资的一般面貌,从中可见我们离标准要求的差距。”[4]山西省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师,大多来自本省高等美术院校和高等美术师范院校。然而,他们能否上好这门课呢?张明远在文章中举了四个典型的教学实例,并总结分析如下:“相比来看,第1例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要好得多,但由于来自普通美术院校,欠缺教育理论的系统知识和美术基础理论概念的准确归位;第3例虽然是专修本达到本科学历了,但欠缺美术史论和教育理论的准确把握;第2、4例是美术师范大专生,他们虽然接触过美术实践和教育理论,但若想胜任这门课,仍须对以上各门理论课做认真学习,系统掌握才行。”

二、高等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评分析

通过对以上四个代表性例课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些具有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是很合理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美术鉴赏教学如此困窘的现状呢?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美术教育,因为90%以上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都毕业于高师院校和美术学院,其中大部分毕业于高等师范大学(学院)美术系,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

接下来的探讨似乎又回到了本文的起点,分析高等美术教育现状,焦点不外乎两个:一是艺术高考扩招下学生的素质;二是进入大学后执行的教学质量。

仍以近年山东省的“艺术热”为例,2007年有艺术类考生16.9万之多,这么多人中难道都是因为酷爱艺术而选择“艺考”?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喜欢艺术?不喜欢的人为什么也选择这条升学之路?

原因有很多,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关键有一条――较低的文化录取分数线。近年各大美术院校的招生标准大同小异,只要专业考试过了关,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是所有录取中最低标准,一般都在三四百分),就可以被美术院校录取了。三百多分的录取分数线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使得“报考普通大学无望,只好改学艺术专业”的学生抓到了一根救命草,纷纷加盟到艺术考生的队伍中,家长望子成龙,自然是全力支持。一时间,昔日门口罗雀的美术学院变得门庭若市,全国上百万人的“艺考热”使得艺术高考由昔日的“冷门”变成了又一道风光亮丽的“独木桥”。

遗憾的是,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就是从这批“艺考热”大军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中的部分考进了高师院校的美术系。试想,靠三百多分的文化成绩考进大学的莘莘学子们真的都喜欢美术吗?真的喜欢《美术鉴赏》课吗?真的都达到了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运用美术鉴赏方法熟练分析美术作品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大学的美术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一种求饭碗的技术培训场所,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教育的悲哀。

在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中,最受冷落仍未摆脱尴尬境地的可能要算美术史论与美术鉴赏的教学了。在大部分高校中,美术史论与美术鉴赏教学一直处于陪衬的地位,从张明远调查统计的山西省高等美术学院、美术师范本科和师范专科(三年)院校的一份课程设置统计对照表,从中可以窥探出它们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实施情况:

从上述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史论的课时比重不足12%,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师范院校的艺术史论的课时比重仅占46%~53%,不少新专业根本没有开设这类课,即使在开课的学校里,不少学生对这类课缺乏起码的兴趣与热情,他们关注的仅仅是考试是否过关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高等美术院校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目的,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已经是一个不争事实。从以上美术高校的课程安排中可以看出,它对于将来从事高中教学的教师来说是不够的。因为美术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他们应对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方能符合教学的要求。

再看那些专为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的教学,虽然他们在公共课中有教育理论及心理学课程的安排,但美术史论课还没有普通高校多。原因何在?该校的师资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在教学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师范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误认作也是专业技能的提高。他们教学的目的,没有立足在培养具备全面文化素养基础上的具有美术实践能力的师资目标上,而是步高等美术院校的路子,将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准的美术专业人才放在了首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缺憾甚多就不足为怪了。

值得庆幸的是,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两会”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高校也纷纷对各自的美术教育专业进行调整。中央美术学院近年新增设的美术教育学专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成功案例。潘公凯院长说:“成立美术教育学的目的就是想改变中国现有师范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师范美术教育的老师都是美术学院用培养职业艺术家的那套方法教的,到了师范学院后,他们沿用这套方法教中小学老师,于是把中小学老师教成了最差的艺术家。”[6]2006年随着中央美院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术教育学全套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引进(哥大定位很明确:不是把中小学老师培养成艺术家,而是培养成全民美育的教育者,使他们懂得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史知识以及鉴赏艺术品,明白如何设置绘画、泥塑、剪纸等课程来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增加动手能力),我们殷切地盼望着,各艺术主管领导和老师,能改变观念敞开胸怀,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尽快从失误和错位中走出,把艺术教育调整到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使得艺术教育能真正发挥其美育的功能,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艺术设计教育笔谈.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杨修鸿.热潮下的冷思考.美术观察,2005年7期.

[3]赵晓平.浅谈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几种教学方法应用的问题.

[4]张明远.在困窘中生存的高中美术欣赏课.

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美术教育 价值取向 策略研究 

凡事物存在都有其原因,美术教育也不例外。追溯到美术教育价值的起源,我们不得不谈谈美术的起源。目前对于美术教育的起源众说纷纭,比如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等等,笔者倾向于多元论的起源说。美术最初起源无论是什么原因、什么时间,它必须要建立在工具和技艺的基础之上。随着美术的发展,为了传承的需要,美术教育应运而生。 

一、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与演进。它的存在受到历史的制约,在当时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对于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 

1.美术技法论。美术教育的起源决定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美术技艺催生了美术教育。所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最初应该归于美术这门技艺的继承,过多于强调美术的技法,而忽视了教育的功能。但是今天的美术技艺,已经不能单单地理解为是美术技艺法、美术技巧或者说是美术技术,它所指代的范围远比这丰富。 

2.社会本位论。在班级授课制产生以后,美术教学得以在学校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美术教育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相联系。这无疑是美术教育发展的进步,但是这一时期过分强调了美术教育的社会目标,而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 

3.工具论。20世纪,工具论广为流传。美术教育被当作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价值取向是对社会本位论的反驳,强调个体的发展。这一时期,是以里德、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 

4.本质论。受到以学科基本结构为框架来进行教育的影响,本质论代替工具论,成为美术教育新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强调学科本身的价值,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经历了数次的演变,但可惜的是,都没有全面地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本质论同样也遭到了质疑。 

二、审视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 

在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部分和途径,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在现当代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在美术教育中感受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审美价值取向。世间万物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价值,生活中本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美非常重要。小草经过冬日的严寒,冲破土壤,冒出新芽的时候,这呈现给我们的是生命的力量,是一种美。当我们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作品来呈现出这种美,是一种创造之美,是一种艺术之美。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于自然中的事物、社会上的人以及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万物的美的发现,是提高个人审美水平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小学生提高审美水平,以及对于美的发现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美与乐趣。 

2.教育价值取向。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是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途径。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其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美术教育,实际上是通过美术技艺之一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从而实现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体现为美术作为一种教育的工具来实现教育目的。 

3.创新价值取向。创新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还是对于个人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本身是一种发现新异性和创造新异性的事物。艺术是人们感觉和经验的呈现,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小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世界,逐渐建立对于事物的新经验,将模糊性的概念逐渐清晰和明确。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每个人创造出来的美都是不一样的。因此,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发现新的美、创造新的美的能力。 

通过对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探讨,希望为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美术教育的起源探讨,从美术与教育的结合探讨。上述三种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孤立的,三者之间有着扯不断的联系,不能单纯地区分,追求单一的某一种价值取向;“多元并存”是现今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路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110-112. 

[2]徐卉.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J].江苏教育,2002,(2),29-30. 

[3]邓德祥.我国美术教育“西方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得与失[J].美术观察,2010,(11),11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