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06-26 17:36:12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1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1):

学校在假期里安排了为社区服务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正因这能够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潜质。透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体验到了生活的充实和乐趣。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同时我也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期望在以后学习生活中能对自己的不足和短处有个提升和弥补。

平时生活在学校中,长时刻和高强度的学习使我们对社会了解和体验不深,假期里,我们的时刻相对的充裕了许多,我们被允许做更多的事情。因此这种假期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取。正因它既能够帮忙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世界,又能够让我们度过一段完美的时光。,而这次新课改使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

我在活动中参与的是清扫小区和发一些健康知识的传单,在发传单时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冬天,又逢过年,因此发的时机不太适宜,有时只是默默地发到人家手里,我和几个同学在小区的的黑板上做了一期板报,这也锻炼了我们的信心和潜质。板报的主题也有关过年,使我们的社区服务活动也显得“年味”十足。清扫小区的任务是我和几个朋友一齐完成的,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忙。临近过年,地上的鞭炮皮和花炮壳很多,我们和看门房的老大爷一齐去清扫,附近还有个锅炉房,喷的地上全是灰清扫起来很是费劲,但我们还是坚持每一天打扫,院里的老人也有时夸我们干得好。在实践中我们碰过壁,吃过苦,流过汗,但我们认为是值得的。有时闲暇之余我们几个也互相交流下心得体会。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觉得我们丰富了精神涵养,提高综合素质,不再是以前一味靠父母而自己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小孩了。过了一年,我们都已成长,已是即将花季年龄的青年了。我们身上的担子又多了分职责和义务,我们也能为服务我们的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高中,是告别过去的无忧无虑,展望未来的期望辉煌的时候。面临新的抉择和挑战,我们要不懈奋斗,不为自己留下太多遗憾。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为我们走向社会,面向未来起到了桥梁作用,纽个性名

带作用。这是我宝贵的财富。

此刻我们的学习科目——数学、物理、化学、都要透过很多的实验来得出最终的结果,能够得到我们原先不知道的一些东西。只有做了实践才能得到这些道理,不是吗?1978年,中国共产党说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都证明,只有真真正正的去实践过,才能的出真道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只有实践过,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成为祖国的栋梁。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2):  

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我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联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发奋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构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潜质。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忙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正因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此刻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潜质,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完美,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完美意愿,它已经不贴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期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透过自己的发奋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就应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发奋的去做了。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坚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我们每一天都是有收获的,我们总是在进步。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3):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技术服务中心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1。28到2。3,一共七天,我每日都去技术服务中心帮忙,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透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发奋――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透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潜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技术服务中心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透过那里的阿姨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就应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一天都就应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透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范文先生网)正正因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务必付出加倍的发奋,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刻里,我透过自己的发奋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正因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此刻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刻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必须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必须要坚信自己,正因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必须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期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透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潜质,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发奋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潜质,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透过自身的不断发奋,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4):

社会接轨的黄金时期,如何从校园生活向社会现实过渡呢?这是一个摆在当今高校大学生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2011年4月21日,对xxx药高等专科学校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学校xx系与东城街办玄妙观社区“大学生党员进社区”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在社区隆重举行,开创了中国高校校地合作的创举。这对于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带给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对于社区而言,这也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社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校地合作系列服务活动,有利于创造学校、学生、社区三方共赢的局面。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对社区有着浓郁的情怀。但毕竟只是在农村,人烟稀少,感受不到那种浓浓的社区氛围。第一次真正接触社区是在2011年4月30日,那天学校医疗系团总支组织了医疗系09级预备党员、推优对象及10级部分助学金获得者前往东城街办玄妙观社区进行系列服务活动。

春晚的荆州,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那天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东城街办玄妙观社区服务基地,对社区雅园巷等地进行清洁大扫除。幽深的巷道,青葱的藤蔓,杜鹃的啼鸣,多么祥和而温馨的农家小院啊!翠绿的柳条,留下零星点缀的路面,路的两边在长满了杂草,路的中间不时见到一些生活垃圾,一切不尽然。

听说有人自发前来进行义务劳动,引来了不少居民的观看。当他们得知这是一支来自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时,他们惊讶之余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正因眼前的一幕幕令他们无法坚信这是当今大学生党员所做的——发臭的污水,蔓生的野草,琐碎的生活垃圾……这些居民平时都敬而远之的东西,这群孩子却把它们打理的井井有条,呈此刻居民面前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优雅温馨的社区环境。

“你们先休息一会儿,让我来吧!”一位老奶奶激动的说,“以前我从这儿飘过,都会为如何趟过这潭污水而发愁,此刻好了,再也不用为这事发愁了。”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破了往日的幽静,院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一个、两个……更多的居民自发的投身到这支特殊的队伍中。经过一段时刻的劳动,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居民的不舍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们的寄托!

“感谢学校,感谢医疗系领导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学生,”社区主任激动地说,“我们必须会为你们的成长带给力所能及的帮忙,让你们从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潜质。”我作为随从记者采访了部分居民,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对大学生党员进社区进行系列服务活动反映良好,他们期望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期望能与更多的大学生党员交流,学习和借鉴当代大学生党员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进而推动社区的发展。

从社区出来,我不由的坚定了一个信念:我要投身到社区的服务中去,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投身到社区的实践中,去磨练意志、去锻炼潜质、去感知社会生活的万象,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坚持大学生党员进社区进行系列服务活动,不仅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党员进社区的长期化、规范化、阵地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而且对推动社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学校、学生、社区三方共赢的局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与社区共成长,将伴随我的大学生活,我将珍惜这次难得机会,创造无悔的青春!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5):日月如梭,花开花落,转眼间我由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变成了现代的大学生,也在今年开启了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年的大学经历使我成熟了许多许多,也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大从国家社会,小从待人接物。我深深知道国家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大学生就就应有大学生的样貌。对此,我们敬爱的万江区委个性关注我们现代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就在这个火辣辣的暑假精心地为我们准备了一套预先投身社会的功课,我们万江胜利社区的大学生也用心参与其中,如今活动圆满结束了,其中的一切一切将成为我们以后创业的实用经验,在此,我带着这种完美的体会细说心语。

一只手能撑起多大的天空?一只手又能遮住几丝飘雨?这个委婉而又意味深长的问题,对于稚嫩的大学生们来讲谁都有不一样的答案。当代的大学生就应是怎样的呢?为了深化我们的就业竞争意识,激发我们的就业潜在意识,区团委、区管工委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五四户外90周年的今年开展了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服务社区经济社会双转型,服务青年学生为主线,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政主导、关工委指导、团委主抓、部门配合”领导机制,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开展体验教育、社会调查、就业实践素质拓展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我们透过这些活动走进了社会大课堂,在这次实践中不但熏陶了我们的思想感情,充实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我们的道德境界,增长了我们的知识才干,而且为我区打造“工贸万江”,建设“水岸新城”做出用心贡献。

一锤可定音,一针可见血。一个细节,能够定格人生永恒。一个细节,可道人生沧桑。我们万江社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又何止一个细节呢?因此,我们能够透过不一样的细节定格自己的世界和人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暨青年职业规划对话论坛带给了我们不一般的人生思考,成功人士的精彩生动论坛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学生大讲坛之学生站、知识竞赛让我们漫游在知识的海洋,沉浸于充满友谊氛围的大学生交流阁;观看“先进群众”品比之展示,群众荣誉感油然而生,对于团队精神我们有了新的认识;社区动员大会、宣传活动提高了我的服务意识,搭起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耐人寻味的义教活动和精彩绝伦的社区篮球友谊比赛为我们的青春年华点缀上完美的音符,谱奏出动人活泼的旋律。风华正茂的我们愿意在自己妙龄上挥洒热情与汗水,服务于我们的国家,服务与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中华,爱我们的家。

宇宙纵是无限,星球却是个个可数,太阳纵是光芒万丈,但我们能分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睹一蕊而晓春将至,于细微处可见精神。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它蕴含的美德与精神如含苞的花蕾愈发清香,使我们回味无穷。我们坚信这有好处的活动将接力下去,传承我们奉献与服务精神,发扬我们爱国爱家的美德,直至永远永远。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6):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把自己在一段时刻内做的事总结一下,内化成自己的经验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很重要的事情,出国留学网为您带给很多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用心参加劳动。xx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就应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发奋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透过自己的发奋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一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就应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必须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就应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用心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7):

20XX年10月26日,我们高二级部的学生在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曙光社区进行社区服务活动。给我安排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录入曙光小区内参与民主投票的业主选票单。在工作前我熟悉了录入文本所用的格式,认为这是一份十分简单的工作,但是工作开始后,问题接踵而至,和我同一屋子的同学发现选票单上的字迹十分潦草,很多名字无法确认,为此我们只能不断向社区工作站的服务人员请教,在服务人员的帮忙下,我们才得以继续进行选票录入。在处理文件格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EXCEL表格资料直接转化为WORD文档中文字无法完成的困难,我们向团委老师求助后才得以解决。之后由于同屋同学所拿表格分配不均,我们又发挥团队精神重新分配了所有表格,使得每个人的工作量能够相同。我们累计工作了5个小时候才离开曙光小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悦。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微薄,体会到整个社会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潜质,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学习,充实了自我,增强了与人交流的潜质,真正地走出课堂。去义务地帮忙别人,让别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好处地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地发现自己变

开朗了,虽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一些东西,但如果再多一些人,整个社会共同发奋,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没有立足之地,此刻的社会不仅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潜质,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此刻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潜质。我们以后也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不断参加类似的活动,有目的的深入实践,之后还要`进行分析与体会,才能紧跟社会步伐,在以后的生活中站稳脚跟,做一个强人,才能够自己宝贵的实践阅历打开成功之门。

曙光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透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潜质,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发奋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潜质,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我在切身体验劳动时,我才更进一步地融会了这句话的精髓。劳动确实很辛苦,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这种感受是作为一名劳动者内心深处最平凡而又殊于一般的感受。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8):

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我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联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发奋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构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潜质。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职责感和社会适应潜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这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这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此刻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忙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正因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务必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用心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此刻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潜质,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完美,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只是古代读书人的完美意愿,它已经不贴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期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2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本活动是一个致力于创造美好明天的行动,是有个着眼于开拓未来的事业,是青年创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事业。**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团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组织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年以来,虽然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挑战和考验,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热情和信念始终不变。我队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开展文明劝导、交通路口卫生督导和文明宣传等活动,既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热情,也展示了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下面是我们参加志愿活动的部分感受。

第一,我们感到,无限幸福,无尚荣光。在志愿活动中我们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服务群众的热情、奉献社会的理念,热忱的投身于青年志愿者的活动中,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以"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暖家心"为活动标准,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为己任,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群众维权、计生、家政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在社区的服务岗位上,闪现着我们默默奉献、无私拼搏的身影,挥洒着我们辛勤耕耘、兢兢业业的汗水,彰显着我们严谨有序、高效优质的工作业绩。对于我们而言,能让使社区居民实现小事不出门、方便在社区,真正实现社区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的服务宗旨,构建"顺心、舒心、安心、贴心、欢心"的和谐社区是我们每个青年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我们感到,谨始虑终,任重道远。通过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任何一项工作的胜利完**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提供社会救助、民事调解、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这些服务非常考验人,考验着人的细心和耐心程度。作为志愿者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服务意识,要时刻把居民心里所急、所想的事放在首位,及时与居民做好沟通工作,做到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真正将"急居民之所急,需居民之所需,解居民之所难,排居民之所忧"的服务目标实现。在志愿活动中我们认识到,当好服务者并不是佩戴好着装就完事的,只有把自己真正融入服务者的角色当中去,才能实实在在把工作干好、干细。同时,我们积极招收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的团队,通过志愿者服务站的平台,让大家不断积累社会和技能方面的经验,在为民服务的同时,提高大家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得到锻炼之后更能规划好自己以后的发展之路。在接下来的志愿活动中,我们还要继续总结经验,克服缺陷,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给居民留下更好的印象,让自己的工作成绩更上一个台阶。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3

当初接到老师通知,安排我负责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社区服务,我相当担心从未有过此类活动经验的自己能否组织好此次活动。后来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具体安排活动的内容,

我的主要任务只是组织同学参加活动。这样我就放心多了,认为这样就会很简单了,不过,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具体操作起来我才发现这远没有我所想象中那样简单。由于召集同学们参加的阶段正是期末迎考的时候,考试和抽时间组压力织的双重使工作进展很不顺利,很多同学也不太愿意在这个时候分心,所以很难找到愿意参加的同学。最终历尽辛苦才抓住一次开会的机会召集到足够的同学。不仅如此,在和主管具体活动的方老师联系工作安排时,我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

。比如,由于没有参加过社区服务的活动,不清楚是活动的具体流程,同学问起来我也说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安排、往返社区是否有车接送等细节问题大家都不清楚,都还需要我一项一项地去了解,清楚以后才能给同学们解释,才能让同学们真正了解这次活动,让他们愿意参加此次活动并报名。也许,用方老师的一句话可以准确地概括我当时的感受“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许是我参加此次活动所得到的第一个深刻感受。

当然,参加社区服务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学会并练习了测量血压的方法,而且还提前接触并亲身体会了社区医疗和全科医疗,还让我们对下学期即将学习的问诊的一些相关知识获得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些体会,可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快人一步,可以更真实的感受并充分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实际上和问诊是有所重叠的,这使得我们可以

感受到问诊的一些有效的沟通方法,也可以发现一些不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来说是可以起到相当重要作用的。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涉及到询问居民的个人史、过去史、家

族史等方面,这些都和诊断学的内容是一致的,而且要求也是相同的,所以我们有了提前学习、提前实践的机会。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家都很尽力,以期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说到沟通,我还对医患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上一学期,在临床医学导论论文中我写了关于医患关系的一些感想,其中有一点就说到,要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医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注意培养良好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经历了这两周的社区服务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而且还体会到要做好这点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第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就反复的强调了这方面问题,我们下社区是直接和居民接触,在他们看来,我们就是华西医院,我们的形象就是华西医院的形象,我们必须要注意与社区居

民沟通的方法,一定要礼貌待人,切不可与他们发生矛盾。从此便可以看出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在真正到了社区,真正的与社区居民打起交道来以后,我才发现良好沟通真正不是嘴巴上说的那样简单。到我们这里来建档的居民是什么样的都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文化素质高的到完全不识字的。对老年人,尤其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老年人,可以突出我们为他们建档是免费的;对文化素质高的人则可以突出我们为他们建档能给他们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好

处、便利;我们还可以从关心他们身体状况开始……沟通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并不是说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居民,他们就一定会理解我们这种做法。有时,他们会不停地重复与我们建档没有多大关系的问题,这往往会使我们觉得不耐烦。甚至,他们还有可能不支持我们的工作,这也会使我们心情不愉快,但是,我们是绝对不能与他们过不去的,还是要耐下心来的与他们深入沟通。不过,试想一下,倘若我们现在不是学生,而是长期经历着这些工作的门诊医生,门外还有好多病人在等候,自己的工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你还有多大的耐心等他“唠叨”,要是控制不好,说不定就提高嗓门和对方闹起来了,这样又何来良好的沟通,怎么会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所以说,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只要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但是,无论是从医生的角度还是患者的角度来说,这都不是说说这样简单,这是一件长期的,互动的工作,它需要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这也是我在此次社区服务中所得到的一点体会。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4

一、大局意识的培养

大局或曰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或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大局意识一般说来,由三部分构成的:对现实的宏观把握意识、历史意识和预见意识。这三种意识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大局意识既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成果。大局意识对于志愿服务队长对就是把握志愿服务队本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成长性,这种成长性既是建立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联动社区其他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对本队未来规划的一种良好预期,也是整合本志愿服务队的人力资源,围绕志愿服务站中心服务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拓展本队服务领域和服务质量的预见意识。大局意识的培养就是要求志愿服务队队长在本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站服务的过程中,利用志愿服务工作为契机,加强学习,冷静思考,不断在志愿服务工作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锤炼,从被动的“领任务式”志愿服务意识上转变过来;从单纯的“加强自我锻炼”意识上转变过来。

二、决策能力的培养

处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作为了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的领军人物,每天要下无数决策。无论你必须独立判断,还是经众人讨论之后决定,培养决策能力已经是团队领军人物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为了帮助团队领军人物培养决策能力,IBM内部发展出一套“最佳决策第五步骤”,这里让我们共勉:

1、建立需求和目标

在制定任何决策者,可以先想想制定决策原先的目标和需求究竟为何?在做了决策之后,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唯有找出促成决策后最原始的需求,才能拥有清楚的决策方向。

2、判断是否寻求员工选择及想法

制定决策可以由团队领军人物独立完成,亦可邀请团队成员脑力激荡,得到更多样的选择及想法。不过,在此想强调的是“如何适时地让团队成员参与决策”。一般可以依照下列五项标准,判断让员工参与决策的必要性:

你是否有充足的信息制定决策?

团队成员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必备的知识参与制定决策?

团队成员是否有意愿参与决策过程?

让团队成员参与是否会增加决策的接受度?

速度是否很重要?

3、比较各项选择方案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容易受限于过去的经验,以至于无法思考更多的选择。因此,当决策不易判断时,我们会建议团队领军任务再回头思考基本需求,以刺激自己更多的想法,进而拟定最佳的决策。

究竟什么是基本的需求?如何创造更多的想法,以拟定最佳决策?举例来说,半夜一点,突然发现自己“肚子饿”。于是,你想到晚餐时剩下的三文治。打开冰箱一看,这些三文治竟然不见了,只剩下苹果!此时的你,该如何做决策?

如果回到基本需求,你的需求是”肚子饿”而非”三文治”。因此,在面对基本需求时,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应只有“三文治”,还应有其它的食物。所以,“苹果”就成了新的解决方案。此时,你就可以考虑“苹果”是否为最佳决策?如果回到需求面来看,其实“苹果批”不失为一个好的决策,你当然可以采取行动。

4、评估负面情境

就算是符合需求的最佳决策,也会因为一些因素而产生非预期的麻烦。因此,你必须随时思考负面情境发生的可能性,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在对团队主要负责人提案时,团队主要负责人通常会询问:若过程不如预期的进行,该如何应变?决策执行过程会有哪些不利的影响因素?是否有其它的可行备案?因此,最好能先针对可能的负面情境,设想应对措施。

针对可能的负面情境,团队领军任务可以就下列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思考:

你所拥有的讯息正确吗?讯息来源是什么?无论从短期或是长期观点,你都会下这个决策吗?

此一决策结果对于其它正在进行的事项有何影响?这个决策对于组织其它部门是否会造成麻烦,或产生不良反应?

哪些因素可能改变?这些改变有何影响?目前或未来组织高层、管理、技术的改变,对决策者有何冲击?

5、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在审慎进行前面的四个步骤,而且经理人已能清楚掌握需求、目标、必须做的事、想要做的事,并确定评估负面情境后,此时通常已不难选出最佳的决策。不过,我们仍须提醒团队领军人物要小心别落入“分析的瘫痪”(ParalysisofAnalysis)陷阱,因为犹豫不决,或认为所想的方案都不符合理想中的最佳方案,结果到最后一个决策也没下!

我们以IBM前任董事长华特生(ThomasJ.Watson,Jr.)的话,与团队领军人物共勉之:无论决策是正确或是错误,我们期望团队领军人物快速做决策!倘若你的决策错误,问题会再度浮现,强迫你继续面对,直到做了正确决策为止!因此,与其什么都不做,还不如勇往前行!

三、团队意识的培养

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团队则必须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

1.自主性

如果一个组织的负责人不在组织,也没带手机,队员能自主做事,正常运作,用不着逢事都向负责人打手机 请示,这就是一个团队。可以这样说,队员找负责人的次数越多,就是组织里的自主性越不强。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想想,组织的成员提出过什么方法,讲过什么想法,成员参与决策越多,组织的自主性就越强。

2.思考性

一个组织如果经常是负责人在下达意见,负责人在给主张,负责人在动脑筋,属下成员都是听负责人的指挥做事,这样没有思考性。负责人长期决策,容易抹煞成员的思考性,成员缺乏归属感,主动性就会下降。

3.合作性

团队成员不但要愿意动脑筋,愿意>:请记住我站域名/

四、“伯乐”意识的培养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讲出了一个道理:人才重要,识别与珍惜人才同样重要且难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参与志愿服务一方面是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希望通过参与组织性的活动锻炼个人素质。志愿服务队队长要善于从队员中挖掘出队员的才干,给予其展示的舞台,做到“因才施台”。

五、沟通意识的培养

沟通已成为当今社会成员的基本能力,志愿服务是一项与人沟通的活动,它贯穿整个志愿服务活动始终。作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沟通涉及到与队员的沟通;与志愿服务站站长的沟通;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与其他志愿服务队的沟通等。因此,志愿服务队队长通过沟通要实现上级组织意图的传达、志愿者意见建议的上报、与其他志愿服务队的合作与联系等,就必须拥有较好的沟通能力,需要志愿服务队队长在平时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沟通意识。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5

寒假过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在继续。我也通过当地社区,积极报名参加小区防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

2月7日至16日,我被安排到****小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小区为保护我们志愿者,为我们配备了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面对小区居民多、人员构成复杂、家庭个人需求面广等不利因素,我们合理调整部署人员,严格把控,钉在现场。

首先抓住大门进出关口,对进出的人员、车辆开展全面管控。印发宣传材料、张贴防控公告、设置广播喇叭开展宣传、请求防疫宣传车在小区内开展巡回宣传。二是针对小区居民工作单位点多面广特点,分类施策,采取制发工作证件、索要单位开工证明等方式,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凭证对复工人员予以快速检查放行;对居家住户采取制发出入证,严格落实“一户两天出入一人次”要求;对无理由出入居民采取耐心劝阻、宣传防疫知识的方式,要求其居家休息、不得外出。三是做好公共区域防疫消杀工作,对楼宇走廊、人员出入必经道路卡扣等进行消毒。对物业人员,保障口罩、酒精等物资,确保其健康安全,提高工作积极性。四是对小区内外地返乡人员开展再排查,严格落实居家隔离14天措施。

这一段时间的社区服务活动,让我看到很多默默无闻的逆行者,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早出晚归,让我见到很多敬业奉献的物业人员,他们为了做好防控工作日夜坚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将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6

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运动深化展开,连系实践,施行三项工程,积极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运动平台,出力处理好居民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实际的好处问题,走出了一条新方式下拓展社区效劳内容、提拔社区效劳功用、立异社会治理系统的新路子。

施行育民工程,让居民本质“提”起来。一方面,连系展开“阳光文明进社区”、“司法讲座进社区”等运动,在社区居民中鼎力倡议科学、文明、安康的生涯方法,极大地丰厚了群众文明生涯。镇内各社区普遍展开《公民品德建立施行大纲》专题教育运动,经过展开以公民品德建立黑板报展评,举行社区品德常识竞赛等方法,分批次举行社区公民品德建立培训班。两年来,各社区累计举行培训班96期,培训人数达2950余人次。另一方面,接纳树立党课指点员、进修小分队等社区助学步队,布置专人与举动不方便的党员结成“教育帮学对子”的方式,展开“送材料上门、精力传达上门、交流评论上门”的“三上门”运动,对上级文件摘要、进修布置、目的要乞降进修要点等内容进行“一帮一、多帮一”助学指点,确保社区老党员进修进度不落伍,进修质量不降低。

施行帮民工程,让社区效劳“动”起来。积极展开以“亮身份、树形象、做奉献”和“走进社区、效劳群众”为主题的“党员效劳在社区”运动,经过设立“社区在职党员效劳岗”,积极指导和组织社区无职党员展开“进百家门、摸百家情、解百家难”运动,实在使广阔社区党员盲目做社区精力文明建立示范员、扶贫帮困效劳员、邻里胶葛调停员。还,积极展开“帮困济贫”效劳,组织指导社区党员和意愿者展开“喜欢心五助举动”和“五包”等帮扶运动,并经过设立“喜欢心超市”、发放喜欢心救助卡等方法展开救助效劳。

施行惠民工程,让社区居民“富”起来。将开展社区经济与进步社区居民收入有机连系,镇社区成立了剪纸、布贴、编织、易拉罐成品等十几种艺术类别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协会”,由社区协助推介发卖,有用添加了社区居民收入。协会成立以来,已累计开拓出旅行留念品、民间艺术品2600余件,为社区居民增收达20余万元。还,全旗各社区自动延聘劳动、科技、职业中专等部分营业主干对从业人员进行厨师面点、物业治理、家政效劳等致富项目培训,实在加强了社区居民的致富才能。截止当前,全旗各社区共举行培训班68期,培训社区居民3700余人。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7

6月22日,《南京晨报》报道,日前,南京七旬独居老人地下室去世数日后被“闻到”。无独有偶,同一天,民警在南京江宁区泉水新村发现两名饿死家中,尸体已风干。我们唏嘘于老人和的悲惨命运,感慨人情冷暖。但此刻仅是情感援助显得单薄了些,悲剧发生的根源值得思考。社会缺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我们每天居住和生活的社区服务缺位。

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社区服务

民政部近日出炉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共有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20万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9.7万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3万个。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构成了现今我国社区服务的主体,实质上就是政府主导的社区服务体系。然而,这类社区服务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现有社区居委会虽在法律上为群众自治组织,实则为最末端的行政组织,为各项行政职能的最终落实者。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往往都是几个牌子,一套人马,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疲于完成上级职能部门下达的各项命令。可想而知,能真正用在居民服务的时间少之又少。社区服务机构没有承担起应负的社区服务责任。

再者,当前社区服务仍然是集中于少数弱势群体的救助型服务,尚未形成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普惠型、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我国的社会服务正面临触底挑战。比较显著的表现是,银潮已经到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数量攀升至老年人口的32%,老年人照料、护理、精神需求随之倍增。此外,儿童课后托管、青少年才能培养、教育辅导、心理咨询、文化艺术等也成为社区居民的普遍需求。但像南京这位无亲无故的独居老人一样,社区给予的支持也就是发放低保金,掏钱帮其租住地下室。被饿死的两位,其父因吸毒在狱,其母也有吸毒史,在夜店工作,长期对孩子疏于照顾。社区对此类特殊家庭的服务应该要更多,如对未成年子女理应重点照护,为其母提供矫治服务。但社区在孩子父亲入狱后仅提供每月800元救助,片警每10天左右探访一次。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社区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组织的广阔天地

当然,出现上述问题,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片警等在基层社区工作的人员。当前的社区服务模式下,居民参与不足,社区自治程度低。突出表现在参与人群单一,以老人和学生为主,上班族参与少;参与层次低,参与活动不够丰富,参与活动多为治安维持、社区文娱节目;参与方式被动,动员型参与多自主参与少,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自我组织、自我决议程度较低。

政府主导的社区服务不足在当下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急需补位。2012年十报告首次明确了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并确定了社会体制改革的结构体系。其中将公共服务作为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视为社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公共服务的承载体。

近年来,应政府职能转型的需要,多地政府开展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原来政府所承担的社区服务分包给社会组织。2000年,上海在卢湾等六个区的124-街道开始依托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试点,率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会组织服务引进社区。十几年问,南京、无锡、天津等省市陆续开展类似的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拓展到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环境保护、残疾人康复、外来人口服务等领域。

其实,在香港,公益组织提供了绝大部分的社区服务。2009年,香港共有381家公益组织,下属的2358家分支服务机构扎根全港不同的社区,提供了香港九成的社区服务,覆盖社区居民生活方方面面,深入每一个细节。以老年人服务为例,香港有七类、共221家长者社区支援服务组织。老人可以申请暂托服务或日间护理,进行日间暂托或住宿暂托,为家庭减轻照顾老人的压力;独居老人可以由家居照顾服务队提供上门照顾与志愿服务,由长者地区中心及长者邻舍中心提供关怀探访、膳食供给与辅导服务。老人还可以去长者中心做义工,去长者活动中心参加社交与康乐活动。可以想象,如果能获得居家日间护理或入住养老院,哪怕是安装一个可以随时呼救的平安铃,南京独居老人的惨剧也能得以避免。

在美国,社区中甚至还有专门的基金会,开展对社区居民的服务,改善社区生活与环境。2010年,美国有734家社区基金会,资产总额达到556亿美元。他们广泛关注社区多方面的议题,如居民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社区发展等方面,受到社区中团体、公司及个人的支持。此外,美国还有其他大量的社区公益组织,他们产生于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服务立足于本社区居民。这种社区服务模式激励着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到社区事务讨论与志愿服务中去。2011年,27%的美国公民表示参与过一次以上的志愿服务,平均服务51小时,这些志愿服务加起来可以创造出2962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内地已有49.9万个社会组织,但大部分不是基于社区而建立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也没有完全在社区中普及,涉足服务内容有所侧重,覆盖的对象仍以少数弱势群体为主,直接针对社区开展的服务很不够。

转变探索二十年

面对我国当前社区服务供给不足、公益组织参与规模偏小的局面,迫切需要通过积极的摸索与尝试,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撬动全局的转变。

事实上,一些地方的公益组织与企业在过去20年间一直不断地探索,试图突破这种低效能的现状。其中,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受托运营的罗山市民会馆和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创办的桃源居地产社区,开辟了社区服务的两条新道路。

上海浦东新区罗山市民会馆,是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在罗山街道1995年建立初期,委托非营利组织上海基督教青年会(YMCA)托管的社区服务机构,以民办非企业单位身份单独注册。

罗山市民会馆算得上是“政府规划、社团运作、公众参与”的新社区服务模式的探路者。政府为罗山市民会馆的服务规划者,并对会馆公共设施的更新、添置负责。在服务项目上,政府对999市民求助中心进行全额拨款,每年提供40万元支付人力与运作成本。从而将政府从具体的社区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YMCA实施罗山市民会馆的项目运作和财务收支,与传统社区服务模式在财务管理、项目选择、人员聘用、运营机制、和政府关系等诸方面截然不同。由于70%的运营资金需自行筹措,机构自负盈亏,罗山市民会馆在目标与项目设置上,都贴近于社区居民的真实需要,以服务赢得口碑,以口碑赢得市场。十几年里,罗山市民会馆经过不断开发、调整,开发出生活服务、文化教育、求助咨询和体育娱乐等4大类近50个服务项目,项目本身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在决策上,罗山市民会馆采取管理委员会下的馆长负责制。管委会由基层政府、街道、居委会、青年会、市民代表组成。居民代表的决策参与,及时将居民的需求反映至会馆的服务中去,并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意愿与能动性。参与会馆活动的市民每年有20多万人次。

桃源居社区是指由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宝安区开发的社区项目。它不同于一般房地产开发“卖房子走人”的独到之处在于开创了商业地产开发与社会服务无缝融合的地产社区模式,把社区房子变成百姓幸福的家。

如今的桃源居模式实际上是20年不断摸索的结晶。1992年政府在出让土地时,将土地之匕居民的公共服务福利打包给了开发商,这是桃源居立意的最初由来。时任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爱君带领开发团队学习40个联合国人居社区的经验,并邀请香港理工大学完成了桃源居社区国际发展规划,确定了开展社区服务的社区建设方向。

为解决社区服务的场地、资金持续性、服务供给等几方面的问题,桃源居成立了十个公益组织。他们是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管理资产。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承担社区公益事业“输血者”角色,负责培育社区公益组织,这也是我国第一家社区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后,桃源居通过转让股权把私有的物管公司改制为社会型企业,使社区服务获得持续的资金链。下设七个民非社团组织:老年协会、妇女邻里中心、桃源人家志愿者服务中心、体育俱乐部、儿童教育中心、社区—级图书馆、邮政代办中心,为桃园居社区的居民提供服务。桃源居社区采取“我参与,我享受”的方式,将居民获得社区服务建立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共建中。目前,桃源居社区模式已从深圳扩展至重庆和天津。

为慈善承担社区服务创造条件

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公益组织主动承接社区服务、地产企业结合住所开发与社区建设的这些创新模式中,均可以看到公益组织在其中扮演的是服务的主体角色。如何将这些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推动整个社区服务的转型,需要改革现有的宏观制度框架,创造公益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良好制度环境。

首先是摆正政府位置,将行政力量从社区服务中收缩,实现从直接操作到支持、监管角色的转变,包括完善法律框架与政策体系,为公益组织走进社区提供广泛的财政资金、场地等资源支持。二是解决公益组织的身份问题,放开公益组织的注册登记,降低基金会注册资金标准,使大量的公益组织能走进社区,形成以社区基金会为资源整合平台,公益社区服务组织执行服务的网络,这也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前提所在。第三,要形成对参与社区服务的不同性质主体实施统一、公正的评估与考核原则,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社会转型;城市社区;社区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200450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快速转型,传统城市社会中大量“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中的“社区人”,社区日益为社会成员的集聚点、社会需求的交汇点、政府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已成为加强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2012年3月,国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做出了全面部署。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后位,社会转型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又为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社会现象复杂多样,多种社会矛盾交织,这也使得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国相比有着更大的难度和特殊性。本研究主要对甘肃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一般城市社区、城市企业社区、宗教―城市社区)进行简要分析,找出创新性与不足,总结西北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需把握的核心原则及发展前景。

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

和西北地区的现状(一)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社区服务体系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社区全体居民、驻社区单位为对象,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1](二)西北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从2007年开始,在民政部、发改委《“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指导下,西北各省区陆续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十一五”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十一五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民政专项建设规划。目前,西北各地社区服务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面向社区弱势群体及优抚对象,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为社区中的孤老、残疾人、生活困难居民等特殊群体,提供各种无偿和低偿的生活服务。第二类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如托儿所、孩子上学放学接送,代办、修配、理发及家政服务等。第三类是面向社区机构和组织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如卫生清洁等。目前,西北地区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省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兰州市城关区“社区虚拟养老院”

服务模式(一)兰州市城关区“社区虚拟养老院”兰州市城关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156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16%,并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增长,但全区养老院目前仅能提供2 000张床位。①随着“4+2+1”家庭的增加以及老龄社会提前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2009年12月,兰州市城关区首家“虚拟养老院”投入运行,虚拟养老院是一种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并管理的新型社会性养老机构。

虚拟养老院从“大养老服务观”的理念出发,坚持养老服务的社会公益性原则,以政府搭建的虚拟网络通信平台为支撑,将分散居住的老年人纳入“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由加盟企业服务人员主动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并发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人员服务与志愿者、义工服务相结合的优势,实现对老年人各类需求的快速响应、专业服务和过程监督,以政府财政补贴的形式,为全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陪护、家政便民、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娱乐学习、卫生医疗、餐饮服务、临终关怀等九大类近22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区已有7万余名老人加盟,1.7万名老人长期享受服务。老年人需要帮助时,只要拿起电话拨打服务热线965885,虚拟养老院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人员到家提供服务。 (二)对“社区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的分析虚拟养老院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电子网络为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协同服务、居民互助服务相结合,其优点是高效、便捷、保障。一方面节省了有限的社区服务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保障了服务质量,社区服务人员除了有固定的社区工作者之外,还吸纳社会志愿者、义工提供服务,社区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扩大,基本上涉及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需求,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些显著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区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补贴,社会组织、企业提供的援助很有限,社区居民更是很少自己主动投资社区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造成政府财政压力过大,难以保证长期服务,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服务的范围、内容以及服务的质量。2.缺乏有效监督该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和执行,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空间比较小,同时社区居委会的自主度受到很大限制,造成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缺乏有效监督,资金利用不透明、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低质量服务等现象时有出现。作为被服务对象,老年人是严格意义上的弱势群体,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充分保障老年人有尊严有保障地接受服务。3.特殊情况下的服务空白虚拟养老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居家老人以及有电话联系的老人,也就是虚拟网络可以覆盖到的老人,但是该模式无法有效地覆盖到社区内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老年人。如单独居住的老年人,假使遇到突发疾病就很难及时通过电话服务热线得到服务;又如老年人外出活动时遇到突况又未带电话,也很难及时得到救援。总之,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养老模式在便捷化、人性化的同时,也必须将服务细致化,尽量考虑到各种情况下的老年人和应对多种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4.缺少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人才据笔者了解,城关区在构建虚拟养老院的过程中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入社区服务体系。目前社区已有许多志愿者、义工、服务组织加入这一行列。但是总体上来说,社区一线服务人员(如街道办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工作者)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服务教育,且多数只有专科、高中文凭,年龄基本都在30到50岁。他们所拥有的仅是十几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工作内容也仅是简单的政策执行。面对近两万的服务对象和严峻的养老形势,虚拟养老院亟需大量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介入长期服务。

三、金昌市金川区“企业员工社区”

服务模式(一)金昌市金川区“企业员工社区”概况金昌市是一座新兴的矿产资源城市,被形象地称为中国“镍都”,近年来金昌市的城市社区建设引领着河西走廊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被评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

金昌市金川区宝林里社区成立于2002年,面积1.89平方公里,共有居民住宅楼90栋,居民4 038户,常住人口10 087人(60岁以上老人234人),社区干部职工32人。辖区内有市公路总段、区农牧局、区法院等行政事业单位5家,个体营业网点160家,小学1所,幼儿园3所,社区居民中近60%为金川公司职工。②宝林里社区的社区服务组织体系由社区党工委、社区工作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三大职能机构组成,其中社区党工委和社区工作委员会受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自治组织,在社区党工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社区工作委员会下设“一室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中心、社区综治维稳中心),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对外设立6―8个服务窗口,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二)对金昌市金川区“企业员工社区” 服务模式的分析宝林里社区在社区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企业资源,取得了极大成效。与金川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引进金川公司的资源,争取了金川公司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基本解决了社区服务所需要的“硬件”问题,同时社区积极与外界建立联系,主动学习其他社区先进经验,制定了多种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和服务居民的能力,社区服务体系的“软件”也逐步完善。总的来说,宝林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是“政府主导,企业负责,多方协同”,一方面社区建设所需的资金、人力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也赢得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对企业的高度归属感,但是从长远来看,以下三个方面还有待完善。1.过度依赖公司,缺乏其他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协助宝林里社区居民60%为金川公司员工,社区资源与基本服务主要由公司提供,因此,金川公司对于宝林里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影响极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社区建设的各方面都严重依赖于公司的支持,而另一方面社区并未引入其他社会力量协助社区建设与服务。这就给社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一旦公司效益大幅度下降或者公司的政策产生动摇,都会从根本上影响到社区的正常发展。2.社区文化建设不足,缺少社区核心文化宝林里社区成立于2002年,是一个典型的新型社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社区服务体系的“硬件”与“软件”都已基本确立,但是从社区建设现状的深层次看,社区的建设与服务缺乏一个“内核”,即社区文化。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社区必定是一个拥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社区,在现阶段来说,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挖掘社区内部文化要素,构建一个文化多样的和谐社区。3.容易造成政府与公司的权责不清金川公司对于社区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扮演着主体服务的角色,而政府是社区建设和服务中的主导者,扮演着引导和协调的角色。在社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二者之间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但是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与公司之间往往会产生意见上的相悖或者方向上的不一致,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互动交流,确立一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划清政府与公司之间的权利和职责。

四、甘南州拉卜楞寺“宗教―城市社区”

服务模式(一)甘南州拉卜楞寺“宗教―城市社区”概况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西北地区南部,藏、汉、回、东乡、土、裕固等24个民族交错居住,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及合作七县一市,总人口6643万人,其中藏族3393万人,占总人口的49.7%;甘南州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全州仅有1个县级市、15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不到40%,比全省低近25个百分点。[2]全州经济大多以农牧业为主,基础设施落后,城市规模偏小,城镇综合发展能力弱,经济聚集程度低,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合作市及各个县城附近。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它与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为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其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有280年的历史,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占地面积866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僧舍1万多间及六大扎仓(学院),拥有诸类佛殿、众多活佛宫邸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嘉木样大师别墅等宏伟建筑群。鼎盛时期有僧侣4 000余人,所属寺庙有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赢得了第二之称。

1958年前,拉卜楞寺就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教合一的组织机构和教务、政务的统属关系,它既是安多地区最高学府,也是最高行政首脑机构之一。拉卜楞寺的最高权力集中于嘉木样活佛,他是当地政教领袖,享有很高的威望,目前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堪布和四大赛赤。寺内现有僧人1 000人,随着自由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贯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拉卜楞寺已接待了十多万国内游人和僧侣前来参观和拜佛,有近两万名外国游客前来观光。在甘南夏河,拉卜楞寺影响着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夏河县的城市社区建设当中,逐渐形成了以拉卜楞寺为核心,以僧侣和当地居民(基本都是信教群众)为主体的“寺院―僧侣―居民”独特社区。(二)对甘南州拉卜楞寺“宗教―城市社区”服务模式的分析1.拉卜楞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特征第一,社区设有街道办和居委会,但是街道办和居委会的作用不大。在夏河县的城市社区中,街道办和居委会基本扮演象征性的角色,而社区居民有困难一般情况都会直接去找寺院里的活佛寻求帮助。

第二,社区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和寺院的收入。社区居民日常的活动主要是到寺院里“煨桑”③或者是到佛塔下面“转经”,年轻一点的则聚集到广场里面跳锅庄,而大部分人不会在社区里面活动。因此,社区服务的建设主要也集中在寺院内部,除了政府财政补贴外,社区居民大多会很甘心将自己的钱捐给寺院,然后寺院又会将这些钱反过来大量地投入到寺院的建设以及社区居民的服务当中。

第三,社区居民的日常服务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寺院的僧侣共同提供。社区有独立的藏医院,为僧侣和社区居民提供日常治疗(几乎是免费)。藏族老年人一般会依附于寺院生活,儿童则免费被送到社区内的民族学校就读。寺院的活佛与僧侣经常会到居民家中慰问祈福,寺院僧侣也被纳入国家最低生活保障之中。

第四,活佛在当地居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社区居民大都是非常虔诚的信教群众,活佛在他们心目中是神圣的,被活佛祈福和受到活佛的接见将是最大的荣耀,因此,在社区服体系当中,活佛作为一种角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缺陷与不足第一,寺院影响极大,社区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了解到社区中的主要组织除了寺院还有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机构,但是寺院影响力远远大过了其他部门组织,甚至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街道办和居委会的部分职能,这不利于社区服务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第二,社区公共服务的服务主体单一且非专业化。严格来说,以拉卜楞寺为核心的这样一个社区还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应该是由传统“农牧―宗教”社区向现代的“宗教―城市”社区的过渡或者转型。目前该社区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主要是寺院的僧人与社区内部的工作人员,尚未获得其他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的长期帮助,社区服务也基本没有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等专业人员的介入,服务主体具有单一性和非专业性。

第三,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层次总体低下。首先从“硬件”上来说,同全省其他地区相比,社区居民活动的主体场所和设施较少,并且基本集中于寺院的周围,居民闲暇活动的内容也有待丰富。从“软件”上来说,社区公共服务中尚未建立一套能够协调“寺院―僧人―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和规章制度,因此,目前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总体层次比较低下。

五、对三种不同社区服务体系类型的反思(一)政府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有待转变社区服务体系的研究是在我国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型过程中,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过渡的背景下展开的,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职能也在转变。对于社区服务而言,服务体系内的分化发展和社区结构的调整重构,是政府基层管理职能转变的基本需要和根本动因,而政府职能转变则是社区结构调整重构及社区服务体系互动发展的重要方面和自然结果。在西北,地区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体支持力量毋庸置疑,但是这种主导力量具体怎么发挥作用,尚未理清思路。兰州“虚拟养老院”的服务方式仍然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政府扮演的角色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而不是社区服务能力的促进者,政府职能没能有效转变,发展的趋势只能是政府机构愈发臃肿,效率低下。(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民间组织有待培育西北地区社区社会组织和义工队伍发展较慢,有待培育,尤其是在民族内部,都有一些依托亲缘、友缘关系而形成的民间自助方式。这些方式大量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在社区公共服务无法全部顾及的情况下,对于解决百姓日常生活困难的现实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在社区服务的研究和实践中,发展培育民间组织,发展义工队伍已成共识。从理论上说,西北未来社区服务体系中,政府主要起指导管理作用,大量的包括公共服务在内的社区服务应由民间组织来承担。但是由于西北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社区服务一开始就是在政府强力推行的脉络里发展起来的,如果过分强调等待民间组织条件成熟才能开展社区服务,并不符合西北地区的情况。

社会工作及机构介入社区服务体系并成为其最主要的力量,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印证了这一点,西北社会工作进入社区也即将成为现实。但问题是以何种方式进入社区,社会工作从其传统定位是属于社会组织,随着西北社区社会工作的快速推进,社会工作是体制内发展还是体制外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从新疆的实践看,社会工作以居委会为依托,基本上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嵌入”街、居政府体制内发展的路径成为趋势,这种尝试就是将社会工作的发展“嵌入”④到社会管理的组织权力结构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支持。依托社区居委会建立社工站,这种政府主导强力推进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工作由民间自发成长,发展到政府购买的路径不同,所表现出的工作策略和工作效能也不同,尤其是这种社会工作政府行政职能化,过度嵌入政府行政体系带来的张力,将会令人担忧社会工作被行政化而重蹈居委会的覆辙,从而失去其专业使命并被权力所绑架。(三)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资源有待有效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的重点。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民间组织及家庭之间形成协作意识,形成合作关系,通过这一网络体系,使得社区服务的目标得以实现。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社区服务如果无视宗教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西北地区现代社会组织发育不良, 而宗教组织却十分普遍而强大,尽管有众多的民族成分,但基本上信奉两大宗教,即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寺院、宗教职业人士以及其他与宗教有关的机构和人员承担面向信徒为主、兼及公众的社会服务职能,包括社会救助、精神和心理调适、老年人服务、家庭服务等等。因此,社区服务体系不应将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排除在外,应在尊重宗教的前提下发挥其作用,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

六、西北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需要把握的核心原则通过对以上三个典型社区的分析和反思,本文认为在西北地区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当中,以下三个原则必须重点把握。(一)三方协同原则三方协同主要是指“国家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这三大宏观组织之间的互动协作。现阶段,中国宏观组织架构的主要特点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市场经济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共同构成的三原结构格局初步形成,但其中社会组织处于最弱势地位,其发展受到种种制约。[3]在现代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构建社区服务体系必须注重三大组织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同时应该更加注重社会组织与社会力量的介入,以实现社区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保障社区居民的根本福利。三个案例中,或多或少会发现三大主体各自的影子,但总体上基本是其中的一方独大(如城关区为政府主导,甘南为寺院主导,金昌为企业主导),没有真正实现国家、经济、社会三大主体之间的力量平衡与密切协作,这在未来的城市社区建设中将是一段很长的路。一方独大与甘肃乃至西北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从长远看改变此现状只能是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即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才能影响、重构社区服务的结构格局。在西北,正在展开的社区实践证明,社会工作即将在社区服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11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与爱德基金会携手在新疆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并得到中央财政支持,迄止目前,乌鲁木齐市已有金胡杨、幸福阳光、金雪莲等社工站挂牌,阿勒泰、喀什、吐鲁番等地社区也已建立起了社工站,2012年10月19日民政部在新疆召开民政工作会议,藉此新疆社区社工站模式将起示范、引领、孵化、辐射的作用,带动整个西北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这种推进的速度和发展远景令人浮想联翩,虽然比发达地区晚若干年,但仍足以鼓舞人心。2012年8月甘肃首家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甘肃惠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并进驻社区。这些发展给西北的社区服务展示了一个蓝图,即专业的服务交给社工站来做,社会工作在社区服务体系中发挥中枢纽带的作用,联接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并起到平衡和协调的作用。区委、街道办退出直接的服务工作转换职能而充当指导、监督、评估的管理角色,形成“能促型的政府模式”⑤,以多元化的方式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而西北星罗棋布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新疆石油及建设兵团、甘肃河西走廊酒钢、金川公司、西固石油化工等则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以企业文化影响所在地的社区服务建设,从而发挥企业责任;西北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通过寺院组织承担面向信徒为主、兼及公众的社区福利服务功能。应正视并积极引导使其成为我国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与宗教有非常接近之处且关系密切,应将寺管会作为社会工作的特殊机构纳入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培养、服务管理机制之中,使其成为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公民参与原则社区建设的最终归宿是为社区居民谋福祉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有广泛的公民参与。谢尔・阿斯汀认为,“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4]社会学视野中的公民参与往往比较微观,主要指向社区与居民这一层面。西北社会组织发育缓慢,数量少,因此在一个不短的时间内政府将发挥主导作用并居于主体地位,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往往是公民参与的重要场所和渠道。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以制度和法律保障为基础,积极发动和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决策、服务、资源提供、智力支持等各个领域,不仅能有效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也能最大限度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凝聚力与社区归属感。

当我国社区主要组织呈现行政化倾向时⑥,“公民参与”在实际操作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是完全自治自主的社团组织,从法律上有制度性的保障,能够发挥权力,具有广泛基础的群众性的服务娱乐团体,当它发展足够强大时,就能激发出能量从而与政府对话,最终维护居民的权益。从长远发展看,这一社区发展目标须得依靠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社区发展目标模式来完成。西北社区公民参与的切入点应主要是社区互助互惠服务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参与,社区能力建设将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长远目标,如在汉族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藏族的藏历新年、酥油灯节,穆斯林的开斋节、宰牲节时,通过广泛组织开展社区传统民俗文化和互助活动、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激发、增强居民的社区意识,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福利性与经营性的统一原则目前国内对于社区服务的定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区的服务应该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的福利性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服务,主要是体现国家的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另一种观点认为社区服务应该走产业化、经营性的道路,引入市场竞争,以服务养服务,以经营养福利,不断扩大社区服务的规模,提高社区服务质量。[5]本文认为应将两种观点统一整合,打破非此即彼的观点,根据社区建设的实际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由社区自身决定哪方面服务可以是公益性的――社会工作,哪方面服务可以是经营性的――家政公司。根据不同的划分,确定不同的发展方针与原则,逐步实现福利性与经营性的统一,以完善社区的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从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说,福利性与经营性统一发展,无疑是一条充满前景的发展之路。

在“福利性与经营性的统一”原则基础上,西北未来的社区服务体系将形成三个层次:第一,政府购买为主的公共服务,主要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各级财政配套,以社区的孤老、残疾人、生活困难居民等特殊群体及优抚对象为重点,面向全体居民开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第二,志愿公益服务,由民间社团和宗教组织及人士提供的志愿服务、公益服务,家庭、邻里之间的互助互惠服务组成;第三,市场机制引导下便民利民的营利(家政公司等),这三个层次形成一个有效运转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2012年6月,中央财政支持开展西部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拉开了序幕,至此,西北城市社区将形成以政府购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支柱,志愿服务、公益服务,家庭、邻里之间的服务为补充,便民利民的营利为基础,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最终形成政府主导支持、社会多元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及运行机制。

七、结语

在社会转型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西北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一方面经济欠发达,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居于全国的后位,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另一方面西北地区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混合杂居的省份,社会要素复杂多样,省内不同地区的城市社区异质性较强,各地在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也就是说一方面问题突出、形势严峻,一方面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陷入一种矛盾境地。落后的现实逼迫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的发展。本文以实证材料归纳出理论层面的构思,试图克服目前有关社区研究中对相关理论及政策讨论较多,微观方面研究较少,实证性的研究更少的现象;也试图克服局限于一些表面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而缺乏理论深度分析的缺陷,提出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当中,一方面必须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实践活动,一方面要积极积累自身正负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三方协同、公民参与、福利性与经营性的统一三大原则体现的是西北地区城市社区发展中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应贯彻到西北地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的始终。

①该组数据来源于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宣传资料。

②该组数据由金昌市金川区宝林里社区居委会提供。

③煨桑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在藏族地区,每家每户都备有桑炉,每逢藏历新年,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煨桑祭神,后来的人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糍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添嘛呢箭杆。据说在煨桑的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祈福的一种形式,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

④波兰尼提出“嵌入”概念,认为经济本来是“嵌入”在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中的,市场交换的行为受到各种社会习俗和价值规范的约束。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商品化(commodify)土地、劳动力和金钱,使得经济活动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国家要介入市场经济,修正这些问题,使得市场能够重新被嵌入到社会生活中;王思斌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国专业社会工作要开展,至少存在三种“嵌入”,即制度体系层次的嵌入、项目层次的嵌入和服务行动层次的嵌入。

⑤由美国学者内尔・吉尔伯特(Neil Gilbert)在20世纪80 年代后期提出,代表西方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思潮,核心思想为公共服务市场化,主张多元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政府职能从政府提供向民间提供转型,从政府直接拨款支持向政府间接支出转型,赋予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和选择公共服务的权利(能促作用)。

⑥向德平在《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2007)提出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我国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倾向。表现为组织设置功能行政化,自治章程、工作制度及人事决定行政化,经费收支行政化,运行方式、考核机制行政化。

[1]国务院办公厅.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EB/OL].[2011-12-29].http:∥.

[2]马仲荣.转型期藏区社会矛盾及其治理研究――以西北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30―31.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