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意识形态课材料8篇

时间:2023-02-27 11:08:50

意识形态课材料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1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

二、报送材料内容

1.××(单位全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名单

要求:组长:XX 成员:XX、XX加盖公章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格式如下:

××(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正文与标题空一行,加一个简单开头)

一、存在问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

在县委对县教体局巡察中,教育系统各单位存在意识形态工作还需加强。在抽查的 131 所学校中,存在未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未建立意识形态相关制度;安排思政课较少甚至未安排思政课程,农村学校思政课缺少专职教师等问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重视不足,未制定专门教学内容对学生从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了解到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进行引导和遏制。(各单位针对以上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分析,写出整改报告,有整改事项、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成效,整改成效包括成效照片、记录等。

整改时限:3月20日前,长期坚持

整改责任人:XX XX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整改成效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2021年3月18日(时期与正文空两行,后空四字,加盖公章)

三、支撑材料

1.××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领导组名单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报告里措施要根据问题制定,措施要具体,成效要根据措施进行说明,提供资料。

3.××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整改会议照片、记录。会议记录要有反馈问题,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等情况。会议记录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本,不能用笔记本、教案本等代替。会议记录复印件首页要盖章,但不能每页都盖。发现有的单位报材料,每页都盖章,这是不对的,盖章要盖到日期落款处,不能标题和每页都盖。

4.××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不需要太多,排版美观。提醒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研究一次,个别单位制定的制度是每学期一次,是错误的。

5.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材料: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材料、国旗下讲话、教师上思政课照片,所有照片有文字说明。思政课课程表。以上材料,有几个就行,不一定都开展。

6.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材料。提供列入教学内容的教案,宣讲材料、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照片等。

7.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研判材料。2021年第一季度开展意识形态研判会议照片、记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报告题目:××(单位全称)2021年度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

四、有党建存在问题的单项整改任务的学校,依照上面内容。提供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会议记录、照片,及必要的支撑材料。

五、排版要求

1.标题字号要求: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

2.正文,三号仿宋

3.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二级标题三号楷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三级标题三号仿宋,可加粗,用序号1.2.3.。

4.章不能盖在标题上,必须盖在落款正中,距离正文3mm

六、报送要求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2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

二、报送材料内容

1.××(单位全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名单

要求:组长:XX 成员:XX、XX加盖公章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格式如下:

××(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正文与标题空一行,加一个简单开头)

一、存在问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

在县委对县教体局巡察中,教育系统各单位存在意识形态工作还需加强。在抽查的 131 所学校中,存在未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未建立意识形态相关制度;安排思政课较少甚至未安排思政课程,农村学校思政课缺少专职教师等问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重视不足,未制定专门教学内容对学生从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了解到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进行引导和遏制。(各单位针对以上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分析,写出整改报告,有整改事项、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成效,整改成效包括成效照片、记录等。

整改时限:3月20日前,长期坚持

整改责任人:XX XX

二、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整改成效

(一)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二)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三)加强领导。(三号楷体,不加粗)×××××××××××××××××××××××××××××××××××××××××××××××××××××××××××××××××××××××××××××。

2021年3月18日(时期与正文空两行,后空四字,加盖公章)

三、支撑材料

1.××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领导组名单

2.××(单位全称)关于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报告里措施要根据问题制定,措施要具体,成效要根据措施进行说明,提供资料。

3.××单位落实巡察反馈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整改会议照片、记录。会议记录要有反馈问题,制定措施,明确责任人等情况。会议记录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本,不能用笔记本、教案本等代替。会议记录复印件首页要盖章,但不能每页都盖。发现有的单位报材料,每页都盖章,这是不对的,盖章要盖到日期落款处,不能标题和每页都盖。

4.××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不需要太多,排版美观。提醒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研究一次,个别单位制定的制度是每学期一次,是错误的。

5.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材料: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材料、国旗下讲话、教师上思政课照片,所有照片有文字说明。思政课课程表。以上材料,有几个就行,不一定都开展。

6.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材料。提供列入教学内容的教案,宣讲材料、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照片等。

7.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研判材料。2021年第一季度开展意识形态研判会议照片、记录,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报告题目:××(单位全称)2021年度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报告

四、有党建存在问题的单项整改任务的学校,依照上面内容。提供整改方案、整改报告、整改会议记录、照片,及必要的支撑材料。

五、排版要求

1.标题字号要求: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排,

2.正文,三号仿宋

3.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二级标题三号楷体,不加粗,序号用(一)(二)(三);三级标题三号仿宋,可加粗,用序号1.2.3.。

4.章不能盖在标题上,必须盖在落款正中,距离正文3mm

六、报送要求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在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学习材料的准备是否精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讨上,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还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学习材料的精心准备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一)从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联结。数学材料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进课堂教学中,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学会数学地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地选择生活化材料,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二)把教材提供的静态的转换成动态的、变明的为暗的学习材料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依靠,我们既没有完全不用教材的时间、精力及能力,也不应将教材当作金科玉律。那如何面对教材、如何处理其提供的学习材料呢?

1.变“静”为“动”

材料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往往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态的材料往往比静态的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挖掘静态教材中所包含的动态因素,变“静”为“动”。以“动”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数学知识的和谐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变“明”为“暗”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的结论性知识,教材则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通过材料明确反映出来。。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想当然的思想”:这种明明白白是学习材料老师一看就懂,学生一学就会;但实际并非如其所愿,于是埋怨学生笨、不听话。变“明”为“暗”就是把教材中有些比较明确的学习材料转变为具有探索性、探索中理解、掌握。把原有材料变“明”为“暗”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

二、提问策略探讨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课堂提问是指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那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一)要精心设计对预习的提问

科学地组织课前预习,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能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感知积极性。

1.精心设计预习问题

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好的预习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提出预习问题时,要有可操作性、要体现量力性、要体现启发性、要因课而宜把握好预习的适当性。

2.合理确定预习形式

“读”、“想”、“试”、“问”是小学数学预习的基本形式,但预习作业绝不能落入依葫芦画瓢的窠臼,一味重视模仿性做题。结合具体的预习内容,可以或以“读”为主,或以“想”为主,或以“试”为重点,或侧重于“问”。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性,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确实使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二)有效引导合作技能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4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在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学习材料的准备是否精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讨上,一方面教师要思考如何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实践,深刻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还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学习材料的精心准备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1.1 从生活中提取学习材料。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与联结。数学材料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进课堂教学中,但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应学会数学地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就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地选择生活化材料,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1.2 把教材提供的静态的转换成动态的、变明的为暗的学习材料。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依靠,我们既没有完全不用教材的时间、精力及能力,也不应将教材当作金科玉律。那如何面对教材、如何处理其提供的学习材料呢?

1.2.1 变“静”为“动”。

材料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往往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态的材料往往比静态的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挖掘静态教材中所包含的动态因素,变“静”为“动”。以“动”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与数学知识的和谐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1.2.2 变“明”为“暗”。

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后的结论性知识,教材则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通过材料明确反映出来。。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一种“想当然的思想”:这种明明白白是学习材料老师一看就懂,学生一学就会;但实际并非如其所愿,于是埋怨学生笨、不听话。变“明”为“暗”就是把教材中有些比较明确的学习材料转变为具有探索性、探索中理解、掌握。把原有材料变“明”为“暗”的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

2 提问策略探讨 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

课堂提问是指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那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2.1 要精心设计对预习的提问。

科学地组织课前预习,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能充分调动起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感知积极性。

2.1.1 精心设计预习问题。

预习问题是学生预习自学时的基本“凭借”,预习问题设计得当是取得良好预习效果的关键。好的预习问题具有引导学生自学、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提出预习问题时,要有可操作性、要体现量力性、要体现启发性、要因课而宜把握好预习的适当性。

2.1.2 合理确定预习形式。

“读”、“想”、“试”、“问”是小学数学预习的基本形式,但预习作业绝不能落入依葫芦画瓢的窠臼,一味重视模仿性做题。结合具体的预习内容,可以或以“读”为主,或以“想”为主,或以“试”为重点,或侧重于“问”。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性,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瞄准学生的兴趣点,确实使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2.2 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提问技术

2.2.1 提高设问技能。

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要把握问题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

2.2.2 提高发问技能。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1)发问时机的把握。要把握发问时机和课堂教学进展及变化的结合。一般情况下,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状态;二是教师的教学视角。

(2)发问句式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发问选用的句式有较大关系。恰当的发问句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能建立师生之间情感认同的桥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答问对象的确定。教师在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遵循普遍性原则,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之后,在指明回答。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遵循量力性原则,分别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激发其学习自信心。

(4)候答过程的调控。候答本质是一种教学等待。要求注意两点:一是时间适宜。不要过于急促,也不要过于漫长。二是控制重复。教师在候答时,不要多次重述问题。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

2.3 提高理答技能。

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

3 有效引导合作技能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5

【关键词】晶体学;材料化学;课程模块

现代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各种材料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按照基本粒子排列的有序程度,固态物质可以分为晶态、非晶态和准晶态。鉴于大多数材料只存在于晶态之中且晶态材料具有特殊的规则性,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中,通过晶态获得微观立体结构信息已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渠道。因此,晶体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1-2]。在材料化学的课程学习中,对于材料结构的认识尤为重要[3]。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实践,分析了《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晶体学为主线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

1 《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化学》是材料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多,涵盖了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从所涉及的材料来看,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这就要求《材料化学》授课教师的知识面广,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能体现不同材料各自的特点,还要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

其次,不同于《无机化学》等课程,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和课程,《材料化学》不具备经典、权威教材。目前,各大出版社的《材料化学》教材内容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差别较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传统材料的升级一直是研究热点。因此,材料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日新月异。如何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材料化学》课程中,做到知识与时俱进,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以晶体学为主线的《材料化学》课程教学

2.1 课程内容模块化

按照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材料化学课程选用李奇教授编写的《材料化学》作为教材。根据对本课程的理解,以晶体学基本原理为主线,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分为背景模块、晶体学原理模块、金属材料模块、无机非金属材料模块、高分子材料模块和学科前景模块。

2.2 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

背景模块主要介绍材料化学课程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材料化学课程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结合实际例子(如摔不碎的纳米陶瓷刀,“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晶体学原理模块中以晶体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为教学重点,结合宏观实例解释微观的概念和原理。鉴于晶体学原理模块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与模型(主要是球棍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比教学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从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入手引出晶体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从晶棱、晶面和晶胞三个层次分析晶体的特点,结合X射线衍射完整讲解晶体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晶体学理论框架。

在学习晶体学知识的基础上,金属材料模块、无机非金属材料模块和高分子材料模块分别从三大类材料各自的结构出发结合制备方法引出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在金属材料模块的教学中,结合前期《无机化学》中有关金属晶体的知识,引出“等径圆球密堆积”的模型,从而分析金属单质一维、二维和三维密堆积的基本形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二维密堆积中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的产生,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乒乓球(代表金属单质原子),请学生动手排出密堆积的形式。另外,准备已组合好的模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二维密堆积,查找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的位置。通过二维密堆积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动手组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密堆积,为后续金属单质的三维密堆积和合金结构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金属材料中除了金属晶体之外,还涉及到准晶这一特殊的结构。与晶体的长程有序不同,准晶具有长程准周期性平移序和非晶体学旋转对称性。这部分的教学中着重强调准晶与晶体在结构上的不同,并由此引出其制备和性能的特殊性。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模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比较离子晶体与金属晶体的结构区别入手,结合球棍模型的组装,使学生掌握离子晶体结构的解析方法。着重强调离子晶体结构分析中以往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例如氯化铯(CsCl)晶体的解析,学生在根据晶体结构示意图(图1)进行分析时往往得出其为体心立方结构,但实际上CsCl晶体应该是简单立方结构。该错误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并未掌握离子晶体结构分析要点。在离子晶体的结构解析中,应首先分析负离子(或正离子)的排列方式,然后查找正离子(或负离子)的位置及其占据的空隙类型,最后分析正负离子的配位数以及每个晶胞中所含正负离子个数。只有按照这样的分析方式才能正确得出晶体结构。在学生熟悉无机材料典型的晶体结构后,引出无机材料的经典制备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间的差异,由此得出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在晶态无机材料的教学中,穿插近代科研中比较热门的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和分子筛材料,分析这些材料的特殊结构及由此衍生出的特殊性质和应用。例如,分子筛材料特殊的孔道结构使其具有择形催化性能并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图1 氯化铯(CsCl)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另一方面,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还涉及到非晶态材料。教学过程中通过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引出非晶态材料(如玻璃等)的结构特点,注重新兴非晶态材料(如金属玻璃)的合成及性能。

在高分子材料模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高分子与小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引出高分子的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和取向态。结合偏光显微镜对球晶的观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晶态高分子与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等的区别。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晶态没有小分子完善,而其非晶态的有序性却高于非晶态小分子,引出高分子材料具有小分子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和应用。

在前景展望模块,主要从化学的角度针对材料的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特殊魅力。结合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沿,提高学生对材料学科今后发展趋势的认识,为学生成为材料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在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以晶体学为主线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串联在一起。采用比较式教学、多媒体和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材料结构、制备、性能和应用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米晓云,张希艳,柏朝晖,等.科研对材料化学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12-114.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6

[关键词] 材料 创意造型训练 学生

在现代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寻找到适切学生学习的形式,即利用周围喜闻乐见的材料进行创作的教学模式。新材料如何组合、如何造型,如何通过此种材料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以及新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线绳材料”等综合开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其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纯绘画教学内容,动手动脑,强调创意的体现。由此,新美术课程(以下简称新课程)《线绳纤维构成》就这样诞生了。

一、新课程的材料使用和构想

(一)对新材料――线绳的思考

1.对材料的思考会引发一些新的想法。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探索的空间,尝试通过材料的研究,培养学生通过新材料的重新组合,提高对造型的认识。而这些材料要满足的要求是:熟悉亲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制作难度低。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自己寻找美、发现美。如不穿了的毛衣、丢弃的各种绳子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再创造的第一手材料。材料的色泽、肌理和形状是已然存在着的,它就可以帮助我们省却了绘画的技能操作环节的过程,直接进入创意阶段,生活中司空见怪的东西是我们创造的资源,爱护环境、美化环境,继而创造了美,变废为宝。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抽象物等新造型。正是由于材料运用的创新,引发了对造型再创造的认识,强调了创意能力的培养。

2.利用材料的色泽、肌理、形状进行物体间的重组和再创造。我们对线绳材料课程进行了分类。

(1)从表现形态上分:有线绳构成的平面性装饰作品;有设计制作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性作品。

(2)从表现形式上分:有具体的内容或形态的线绳构成具象性作品;有注重形式不考虑主题内容抽象性作品。

(二)对拓展型课程内容的思考

拓展型课程的内容空间很大,范围很广。之前,我们也考虑过好多项目,但没有特色。线绳构成这个项目比较标新立异,是我们有选择的研发,具有新特色的艺术课程内容。

拓展型课程内容的开展需要简便易行、容易操作。易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对课程的兴趣。纤维艺术制作形式单一,无非是编织或刺绣,且制作过程漫长,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我们的方法是粘贴,主要表现如何运用材料来凸显个人创意,简便易行、容易操作,容易出效果。

(三)形式美的追求――表现方法

平纹法。平纹粘贴法的特点表现为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掌握。画面效果变化细腻,色彩间穿插较为生动、自然,形体的表达可利用不同的色线进行多层次的变化,富于动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起绒法。起绒继承了传统的挂毯工艺并加以发扬。这种技法着力于用裁剪或抽丝出的丰富的线头效果来组织出优美的画面,剪切或抽丝出的线头长短又可塑造出形态各异的空间层次,显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有时人们称之为挂在墙上的软浮雕。

混贴法。由于各种不同的技法有其不同的肌理欣赏效果,富有多层次的变化,利用此种混贴方法设计的作品更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二、新课程实施的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平面拼贴画

线绳构成课程的初步阶段是简单的平面拼贴画。知道简单的造型原理,了解形式美的法则,点、线、面的构成关系等;通过触摸毛绒绒的质地和充满了张力的线条,体验朴素的材质语言所表现出的视觉美。

2.第二阶段:立体制作

让学生寻找不同形态的废弃物进行自主的探索和艺术表现。学生经历的创作过程:第一步,观察与收集(材质不同的线绳和形状各异的瓶子等);第二步,想象与发现(发现想象中物体的材料);第三步,搭配与制作(材料之间的组合、粘贴、成品)

3.第三阶段:服饰设计

有了一定的立体造型能力,课程研究在形式上有个飞跃,即以线条和环保为主题的服饰设计作品登上了课程的舞台,掀起了又一场线绳艺术创造的运动。除以前的材料外,可以海阔天空地采用一些新型材料,如铁丝、电线等线形构成物质。

三、新课程的学习项目与过程

1.艺术欣赏

当我们初次进行课程活动引导时,最常见的视觉刺激大多是图片或录像等,除了这些以外,还可以利用艺术品作为引导,作为媒介。进行引导时,可观摩美术馆、博物馆与课题相关的艺术品,或者利用现代科技上网搜索需要资料,由此引申出与教学相关的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其视觉美感。

2.线绳材料、综合素材的运用

线绳纤维艺术现代人称“软雕塑”。让学生不满足于平面创作,而走向创作立体性作品。三维立体性作品的选材分两步。第一步选材:选定废旧物作内胆或支撑物,由此发挥想象力而具体构思。之后要进行第二步选材:构思成熟再选材,最后确定要做的小稿并设计配色。材料形式多变的艺术活动,益于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三维空间和动手能力。

3.了解造型、构成原理

了解造型和构成原理是学与教的核心。通过了欣赏、选材,要围绕造型原理进行想象、制定创作的框架。新课程加入了美术造型的原理原则,可让学生重新认识事物,有秩序地统合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具象”为“抽象”,以构成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同时体会归纳“简单”产生的美。

4.绘画创作与个人想象

学生先构思所要创作图案的小稿,发挥想象力,结合所要用的材料进行设计。服饰设计还要考虑材料特征和工艺手段;然后根据设计的初稿及需要去选择材质形态。可以借物体的形态进行想象。边想象边制作,边摸索边创作,最后完成作品。

5.集体创作与动手实践

我们可以发展以美术为引导的社会性活动――集体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扬每个学生个体的长处,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共同协作。这样,既让学生明白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又能学习如何彼此包容和相互尊重。

四、新课程《线绳纤维构成》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价值评价

1.知识目标达成。通过自己动手选材制作,学生拓宽了艺术视野,在探索艺术表现的个性和共性知识的同时,拓展美术学科和艺术、社会发展的知识面,提高美术育人的成效。

2.技能目标达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遇到事件有自行解决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生存能力。线绳构成强调动手,在制作过程中,可提高动手能力,体现审美个性,培养出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达成。自信心和毅力是做任何事情成功与否的关键,尤其在线绳构成艺术中更需要这种精神。只有坚持到底,才能使“创新”变成现实。课程提供了发现生活美、创造生活美的一个空间,培养了学生自觉美化生活的情感,提高了其想象、交流、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壁饰环境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12.

[2]吕品田.现代构形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7,12.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7

关键词:阅读材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

《数学选修1-1》课本43页,有这样一段“信息技术应用”材料: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对这节阅读材料的处理,我已经在2012年津河中学的对外开放日的教学展示中上过了观摩课,在这里,我把教学过程摘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小时候下河捉过鱼吗?鱼好捉吗?为什么不好捉?

这节课我们一起用“几何画板”这个工具来捉一次会动的“点”,“点”飞入画面,导入课题: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

二、感知几何画板展现的动态美(快速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1.学生回顾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有关知识。

2.用几何画板展现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形成过程。

三、展现几何画板的动态美(交流探究,了解几何画板)

1.P42习题2.1A组第7题探究

圆O的半径为定长r,A是圆O内一个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2.P54习题2.2A组第5题探究

圆O的半径为定长r,A是圆O外一个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直线O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为什么?

四、品味几何画板展现的动态美(揣摩品味,总结归纳)

通过观察离心率e的变化,运用几何画板展现曲线从抛物线逐渐变成椭圆、双曲线,体会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五、追求几何画板展现的动态美(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P35例3探究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

既给出了生成椭圆的另一种方法: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是一个负常数,又能使学生体会椭圆几何特征的各种表现形式。

2.P48正文探究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由点M的轨迹方程判断轨迹的形状。与上例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这是双曲线的另一种产生方法: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连线的斜率之积是一个正常数。

3.P34例2探究

在圆x2+y2=4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x轴的垂线段PD,D为垂足,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线段PD的中点M的轨迹是什么?

(1)引导学生体会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的方法;(2)一个圆按某一个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验了几何画板画图的动态美和通过几何画板体现用数形结合来研究图形的性质的数学思想。结合自己的学习,说说你最大的收获。

七、作业

P36练习:4,P64习题2.3B组1

意识形态课材料篇8

[关键词]环艺设计专业装饰材料教学

[作者简介]赵俊学(1969-),男,黑龙江伊春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室内与家具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室内与家具设计;牛晓霆(1981-),男,河北无极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室内与家具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室内与家具设计。(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校内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156-02

装饰材料或建筑装饰材料以及装饰材料构造课程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展示设计专业等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开设。室内外建筑装饰材料是实现建筑装饰活动的物质基础。设计师了解材料犹如画家了解颜料及画布性能一样。功能各异、色彩多样的建筑装饰材料将为设计师的设计活动提供无穷的想象与实施空间。任何实践设计构想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将设计者头脑中的虚拟构想通过物质手段变成客观现实。在室内外装饰设计教学体系中,装饰材料课程的认识与学习是设计师的必备基本知识,它将贯穿于今后设计师的一切设 计活动,设计师对于材料的了解与应用犹如文学家对于词句及修辞手法的熟知,更不同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还要随时更换词汇,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纳米等高分子装饰材料的不断出现,材料应用层面的多元化,要求设计师不但要对现有及传统材料熟知,还要时刻关注新型材料的发展。装饰材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的教学活动。

一、课堂理论教学阶段

1.材料商品状态认识教学。在进行设计与应用层面上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装饰材料商品外观状态。在装饰材料教学活动中,第一阶段首先体现在多媒体课堂教学图片演示播放中,材料展示应尽量保证某一种材料在同一工程的实际施工前后状态的对比,在实践项目中去讲解将更易于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材料商品原状态即未经使用的材料市场上的销售状态,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讲很重要,学生对装饰材料完成后的状态描述凭借生活记忆等印象比较好理解,但对材料使用前的状态却不是很熟悉,这一环节如不加强认识,在下一步装饰材料市场实践参观教学环节活动中,学生进入材料市场将会一筹莫展,很多材料将不知道使用后具体是哪一种状态。所以,不加强材料原状态的认识不利于全面了解材料,影响实际设计应用。加强材料原状态认识对于学生了解材料原状态、原规格及怎样进行更有创意的使用也很有实际意义,因为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时可以突破常规用法。通过形象也可以加深对材料规格的了解,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材料,避免耗材与浪费。

2.施工状态认知教学。材料施工状态相当于施工构造认识,对于今后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图绘制打下认识基础,认识材料在施工中状态图片,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材料性能,如强度、弯曲能力、吃钉力、粘接力等加工性能,也能形象地了解到哪些材料经常在什么状态下应用,或能够实现什么样式,哪些材料不能够在什么样式应用或不适于应用。通过材料施工过程状态图片认识,为下一步材料构造与施工工艺学习打下基础。

3.优秀案例应用教学。通过多媒体课堂优秀案例分析教学,使学生最初对于优秀案例的设计只是从形式外观上感兴趣发展为对于优秀案例材质应用的关注,切实感受到材质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材料应随着设计目的的功能性而转换。这一阶段,从材料认识、认知,从市场销售原始状态到实际完成有了完整的过程认识,案例介绍及材料施工完成状态图片有助于学生对材料与设计应用的对应感受,加强在设计应用中的合理控制,避免不切实际的材料应用,也避免了“唯美第一”的样式理念,做到合理应用材料与设计样式有机结合。

二、实践和实验的教学阶段

完成课堂理论教学任务只是使学生暂时掌握了一般材料的理论与外观认识学习,要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还要在实践中继续深化学习,继续在材料具体应用中体会。

1.材料样本。理论教学课堂应尽量在带有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装饰材料样板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将常见各种装饰材料制成小块样本或材料商提供的产品样本进行陈列,在课堂供学生观摩。如将常见板材制成小块样本,各类装饰系统可以制成小块剖面单元等,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每次课程学生将对本次课程学习的材料通过教师理论讲解、图片播放和实际样品的亲自触摸、观摩,对材料做到视觉、触觉、听觉上的全方位认识,进一步加强了对材料外观状态与性能的直接了解,增强了实际感受。

2.装饰工程样板实验间教学。装饰工程样板实验间汇集了各类小块典型施工样式,按施工的时间状态分段建设,分段陈列,使学生对于装饰构造的具体应用,对于施工方式也有了潜意识的认知,对于下一段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学习打下材料认识基础。这段教学对于理论课堂上没有完全解决的材料认识疑问将在工程样板实验间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市场上的装饰材料有着多样性的特点,面对上千种之多的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的教学活动时尽可能地将室内装饰工程中常见的材料进行介绍与学习,对基本系统作重点介绍,明确面层材料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及材料科学的发展都是可替换应用的。通过基本材料与基本系统的应用学习,可以通过举一反三来接受新材料或替代品。

三、社会课堂教学

1.装饰材料市场观摩。任何理论与实践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存在局限性,永远代替不了社会大课堂的学习,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分组参观,使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进行了再认识、再确认的学习,也对课堂上没有重点介绍的产品有了感性上的认识,更对一些新材料的出现充满好奇,急于想了解它的应用与性能。另外,也加强了学生对装饰材料价格的认识,增强了设计的经济观念。学习根据市场条件可通过简单记录,或经商家允许采用摄影、摄像等方式进行,最后形成市场观摩报告。对于市场的参观学习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不间断地进行下去,因为材料是不断推陈出新的,对于设计师来说要不断地了解材料与市场的发展,对于设计活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施工工程现场的观摩教学。通过对施工工程现场的观摩教学,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应安排一定学时的参观教学,加强材料学习的空间实际感受,也提前了解今后要从事的行业,实践经验显得越来越重要,毕竟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理论研究型专业,专业的应用技能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