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8篇

时间:2023-03-14 15:06:17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1

【关键字】:饮食现状; 传统饮食文化; 运用

【中图分类号】TS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年7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媒体交流论坛在北京举行。指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所有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约为69%”,并指出饮食问题是慢性病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改变不健康的饮食现状,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

1. 中国当代饮食现状

1.1饮食养生热潮鱼目混杂,难辨真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中医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吃饱”,“吃贵”;而是“吃得卫生”、“吃得精”、“吃出健康”。也不再是“有病才医”,而是“未病先防”、“延年益寿”。于是,养生热潮接踵而至,电视里养生节目盛行,互联网上各种养生网站相继出现,许多不法分子趁机而入,不少消费者也因此受到伤害,同时出现了许多荒谬的现象,如张悟本: “绿豆包治百病”,绿豆价格瞬间在各个城市疯长。

1.2饮食多元化

饮食多元化即“食物种类丰富”、 “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融合”和“各国饮食文化融入”。 食物种类丰富是指食物、饮品多样化。随着农业发展,蔬菜大棚的出现使食物不再受季节局限,冬季仍可吃到夏季盛产的蔬菜;新兴食物丰富了食物种类;添加剂的应用使许多食物得以长期储存;速冻技术的发明和交通运输发达使许多食物得以长期保存并远程运输;新兴饮品啤酒、奶茶、果汁、咖啡、碳酸饮料等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饮生活”。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成为当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族的糌粑、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蒙古族的手抓肉、白族的乳扇等。饮品有青稞酒、藤酒、马奶酒、酥油茶等。随着经济、饮食的全球化,许多外国美食成为中国饮食的重要部分,如汉堡、炸鸡腿、炸薯条、比萨饼、可口可乐、咖啡等,目前,麦当劳在华门店数量超过1400家,而这类店正是油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来源。这些“洋快餐”以肉食为主,植物性食物极少,其饮食结构极易引发各种慢性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还有不少国家的饮食文化也融入中国,如韩国料理、意大利牛排、日本寿司等。

1.3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即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符合国家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1]近年来,许多不法分子违背食品安全法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被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隐患日趋恶化。安全卫生是饮食的前提,只有安全卫生得到保障才能追求饮食的营养、质量。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3.1食品生产过程

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食用不合格的饲料,人们食用该肉类后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危害,如“瘦肉精事件”;蔬菜水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毒物残留食物中,人们进食后引发急慢性中毒等,如青岛连发的韭菜农药超标致食用后中毒事件;水果中各种化学制剂的使用如催红素运用于西瓜、番茄等。

1.3.2食物加工过程

食品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达到防腐、抗氧化等目的,许多厂家非法滥用防腐剂、染色剂、香精,如“三聚氰胺奶粉”,此外,为了节约成本选用变质且被污染的食物导致胃肠道疾病、急慢性中毒,如 “病死禽畜肉类加工”。

2.现代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2.1饮食不洁

《金匮要略》:“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指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宜食用,食之有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饮食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有钱便能吃到各种美食,然而,许多企业为了利益违背食品安全卫生法,销售不合格产品,导致许多细菌被我们吃下去,如选用腐败、变质的食材,食用这类食品轻则腹泻,重则中毒。饮食不卫生是当代社会的一大不良现象。

2.2饮食不节(饮食无时和食量无节)

一日三餐应遵循早吃早,午吃饱,晚吃少,然而现代生活都习惯晚吃好、吃多,生意应酬、朋友聚会、团圆饭都在晚上。中医认为晚上属阴,机体处于抑制状态,功能较弱,此时肠胃消化能力和机体对营养需求较少,若大量进食,会加重肠胃负担,轻则失眠,重则导致肥胖、胃肠道和心血管疾病。食量无节即暴饮暴食,随着饮食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可以吃到各个地区、民族、朝代、国家等各种风味美食,这就是我们暴饮暴食的根源。“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导致消食积滞,损伤肠胃,引起各种慢性病。因此,这样的饮食方式有待改进。

2.3饮食偏嗜

互联网上曾盛行:“我辛辛苦苦爬到食物链顶端就是为了吃肉的。”这正体现了饮食偏嗜的现象,部分人忘记了中国传统膳食结构,主食由谷物转为油炸食品、肉食、甜食、辣食、冷食、烧烤、油炸、膨化食品、酒等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饮食偏嗜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主要诱因。

3.传统饮食文化对当代人群的指导

面对当代不健康的饮食环境,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饮食文化的优越性,坚持传统饮食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未病先防、建立正确的饮食养生观。二、坚持平衡膳食结构、补充人体所需气血精津液营养。三、健脾养胃、调理阴阳、三因制宜。四、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按时规律进食,远离不健康的食品。五、辨证进食,根据自身体质合理搭配饮食,真正实现饮食养生。

4.中医传统文化指导健康饮食运用

传统饮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去除诱因,健脾调胃”的养生观,[2]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面对当前各种不健康的饮食现状,我们应当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传承中医传统饮食文化,积极改善我们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对此我们将以两条路线指导人们健康饮食。

第一条是“社区路线”,通过社区医疗护理开展健康饮食咨询,弘扬传统中医饮食习惯,使中医饮食养生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社区护理在中国发展蓬勃,其上门进行健康教育,更是惠及社区各个家庭。我们可以先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中医传统养生知识,然后开展健康咨询,接受别人饮食咨询或主动上门服务,医护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理论及技能,熟知一些常食食物和家常菜养生功能,进而能够帮助咨询对象全面分析,介绍相应饮食食谱、指导其宜食宜忌。

第二条是“餐饮路线”,是通过饮食养生餐饮店直接传播中国饮食养生食疗和药膳文化。培训相应的厨师,制定养生菜谱;培训点菜员,使之能够对客人的养生目的和身体现状进行分析,介绍相应的食补菜谱供顾客选择,同时向顾客介绍平常饮食生活宜食宜忌。

通过以上两条路线,科学的指导人们健康饮食,从而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并且推广中医文化的目的,使老百姓真正了解中医文化。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9-0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转变。在日益多元化的物质环境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因食品安全所引发的恶劣事件屡见不鲜,从苏丹红事件再到三聚氰胺毒奶粉,都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仍需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对此,笔者立足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就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展开了系统论述,以强化我国食品安全的监控与管理。

1 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重泰山”。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此,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狠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但何为食品安全呢?即食品提供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不产生任何的伤害。从这一定义而言,食品具有两面性,在安全与营养并存的属性之下,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所以,食品一旦缺乏安全性,那其所具备的营养性也会随之丧失。对此,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图1。

图1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对于食品的安全性,笔者认为,应注重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食品自身固有的安全性;二是消费真在心理上对食品存在的安全性认识。

2 食品安全影响人体健康的途径及原因分析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途径是多样化的,这也就决定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发达国家每年约有28%的人因食品安全受到影响,主要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为主。而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近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食源性疾病,尤其在一些非洲或欠发展的国家中,由食品安全而爆发的食源性疾病屡见不鲜。由此可见,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视,但每年因食品安全而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仍非常大。就拿腹泻病而言,全球每年有16亿人患有腹泻病,其中,近七成的患者是由食品安全引起。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由微生物污染所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一次次为我们敲响警钟。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频发。例如,2005年的轰动全国的苏丹红事件;江西赣西的毒猪油事件,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所以,食品安全问题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最大威胁之源,抓好食品安全是人类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3 食品污染

每年因食品污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不仅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人员上的伤亡。对于食品污染,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生物性污染;二是化学性污染;三是物理性污染。

图2 食品污染类型

3.1 食品污染的类型。(1)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指由于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对食品造成污染,进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2)化学性污染。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化学性污染比较严重,且相对比较复杂。其中:来自生产生活的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添加剂(如有毒甲醇)等为主要化学性污染源;(3)物理性污染。当前,物理性质污染主要是指放射性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慢性疾病。例如,2012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就是严重的物理性污染,这种因辐射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3.2 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植物性食品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是动物性食品激素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是农产品中有害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图3。

4 强化食品污染控制的策略

食品安全关乎千万家的幸福、关乎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强化食品污染控制应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狠抓落实各方工作,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只有民众吃的放心、吃的健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在笔者看来,强化食品污染控制,应认真务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强化宣传力度,落实有关培训工作。当前,人们对于食品污染的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一定的认识盲区。所以,应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污染的正确认识,在思想上规范自我行为,以构建更加安全的食品市场。例如,通过电视台制作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专题栏目,扩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与广度。此外,对于相关的药物从业人员,也应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于药物的基本知识、安全保障等相关事宜进行培训,进而确保从源头上消除食品污染问题,让社会公众放心吃、吃出健康。

4.2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落实食品污染控制工作。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首先,强化市场管理,严把安全质量关,严格控制不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其次,多部门联合行动,强化对食品的全过程检测。例如,联合质检、环保等部门,成立综合检测中心,对食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此外,借鉴国外成功的制度模式,如HACCP制度,提高食品检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4.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效率。首先,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法律法规存在漏洞,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强化食品安全控制的有力保障。例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动植物检疫法等,为食品污染控制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此外,明确执法主体,并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结束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推进民生建设、夯实国家发展根基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强调进一步强化食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或避免因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琦.食品添加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2)

[2] 李莎,陈怡.强化责任 全面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J].中国科技产业,2011(05)

[3] 褚建志.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3

一、宣传周主场活动

7月17日上午(暂定),在北京举行“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各界代表参会。(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国家林草局、民航局、中国科协、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办,经济日报社支持,中国经济网、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承办)

二、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

举办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系列活动。围绕深化监管体制改革、推动乳制品等重点行业发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创新食品安全相关技术等问题,邀请社会各界代表研讨交流、建言献策。(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承办)

三、食品安全“进万家”

举办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深入社区平台、网络订餐平台等食品消费重点场所场景,集中开展贴近消费、贴近生活的科普服务,提升食品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科学知识走进百姓生活。(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中国科协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

四、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举办全国儿童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食品安全教育,举办儿童食品安全互动体验营活动,开发教育课程及主题绘本,发放科普知识资源包,通过适合少年儿童的宣教方式,提升“带动家庭、影响社会”的良好效果。(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主办)

五、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交流会

举办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交流会。落实提出的“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的重要指示要求,邀请餐饮服务行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研讨交流,解读行业政策,介绍经验做法,共商行业长期发展战略,宣传展示餐饮业示范企业、示范街区、示范区域样本,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餐饮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中国烹饪协会主办)

六、食品行业组织公约活动

举办“无欺诈虚假宣传,行业企业在行动”行业组织公约活动。组织20余家部级食品行业组织共同发起食品行业组织公约,倡导食品行业自律规范发展,共同抵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净化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主办)

七、中小学校长食品安全研讨班

举办中小学校长食品安全研讨班。依托权威专家团队,邀请全国部分中小学校长参与食品安全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探讨校园食品安全重点话题,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

八、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系统梳理近年来较为典型的食品安全谣言,邀请监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科普专家和媒体记者共同探讨食品安全谣言生成机制、治理措施,共同倡导传递权威科学知识,抵制谣言传播,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科学素质和媒介素养。(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九、“新食局”公开课

举办“新食局”媒体传播技能公开课。邀请食品安全领域基层监管人员、主流媒体记者、科技专家参加,解读近年来食品安全热点话题和认知误区,培训大数据挖掘和新闻可视化技能,提升食品安全新闻报道与科普宣传的传播效果。(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南方周末报社主办)

十、食品安全媒体训练营

举办“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媒体训练营。邀请重点媒体主创人员参与集中培训,交流观点认识,探讨传播规律,解析典型案例,提高参与食品安全新闻监督的专业水平。组织参训记者同时参加宣传周活动报道。(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

十一、“互联网+食品安全”交流会

举办第三届“互联网+食品安全”论坛。围绕食品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探讨互联网平台食品安全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措施,以及如何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推动食品行业创新发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办)

十二、食品安全创意科普工作坊

举办食品安全创意科普传播工作坊。邀请食品安全科普专家、基层科普宣传工作者等,通过课程分享、实战演练等方式,共同研究食品安全科普传播新规律新特点,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工作技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

十三、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

举办第四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围绕食品安全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广泛收集和传播优秀科普作品,发现和培育科普创作力量。(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指导,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

十四、部委主题日

(一)农业农村部(7月18日)

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新闻会,就2018上半年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农业质量年”工作进展、质量兴农万里行活动等内容向媒体作介绍。

(二)海关总署(7月19日)

1.开展“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活动,进一步宣传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及口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普及进口食品安全常识,增强消费者信任,引导安全理性消费。

2.开展“食品安全口岸行”活动,针对口岸食品生产经营方面的食品安全,在全国口岸开展宣传活动。

(三)中国科协(7月20日)

1.组织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开幕式暨食品安全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

2.邀请科普专家对日常生活保健食品的误区进行科普,并与现场观众互动问答。

3.搭建科普教育基地展区,组织相关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现场展示,播放科普视频,发送科普资料。

4.针对食品安全谣言集中进行解疑释惑,通过科普动画、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在PC端和移动端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

(四)教育部(7月21日)

1.深入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宣传栏、微信、微博等阵地和载体,采取师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活动。

2.利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宣传各地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典型经验与做法,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

3.组织专家深入中小学,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相关知识。

(五)公安部(7月22日)

1.结合全国社区民警“五进”送平安主题宣传活动总体安排,组织开展“守护食药安全、民警在您身边”主题活动,宣传公安机关打击战果,提升人民群众识假防骗能力。

2.集中报道2018年食品打假“利剑”行动成效,公布一批典型案件,有力震慑违法犯罪。

3.会同有关互联网企业、协会组织举办食品打假研讨会,突出假酒等品类重点,建立完善警企协作打假机制,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法治完善,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六)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23日)

1.举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培训班,宣贯标准文书,交流现场评价经验,总结规范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

2.召开部分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座谈会,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七)中国银保监会(7月24日)

1.举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宣传日”活动,鼓励主要保险公司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宣传。

2.组织保险公司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保险在推动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3.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实践探索,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

(八)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5日)

1.结合近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食品安全标准与解读”专题活动,由标准起草专家重点解读新标准,与媒体、公众互动,回答媒体公众关注的问题。

2.组织《国民营养计划》相关科普宣教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宣传相关营养健康科普知识,组织开展营养健康扶贫活动,着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九)中国铁路总公司(7月26日)

1.开展“铁路健康食堂建设展示”主题日活动,介绍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健康食堂”“标准伙食团”工作,宣传推广示范建设经验,确保食品安全。

2.利用视频、展板、网络平台等形式,展示铁路系统各示范单位创建成果,展示食品安全新技术和监管特点,全面推进铁路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作。

(十)商务部(7月27日)

1.举办电商平台产品追溯签约活动。通过与部分国内电子商务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强化电子商务企业建设追溯体系的责任意识。

2.举办追溯体系建设成效展。展示可追溯特色产品、追溯技术设备和利用追溯确保食品安全等建设成效,交流经验模式,增强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3.组织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同期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海报,投放公益宣传片,以及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追溯门户网站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市场环境。

(十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7月28日)

1.继续组织各地粮食部门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活动。在公共场所举办现场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组织专家咨询,开展问答互动,向消费者讲解常用粮食质量安全辨别小知识,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服务等。多种渠道宣传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呼吁社会各界共同维护主食安全、口粮安全。

2.开展“中国好粮油”宣传,组织相关企业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引导消费者建立绿色优质粮油产品理念,满足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采取进社区、进学校、进超市、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进家庭等方式,让消费者感到粮食质量安全就在身边。

3.开展“粮食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向公众介绍粮油食品安全保障技术,邀请公众参与互动交流,提升消费者对粮油食品安全信心。

(十二)市场监管总局(7月29日)

1.指导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食品安全知多少 品质消费我参与”消费体验活动,邀请消费维权志愿者代表、消费者代表、行业人士、媒体代表等参与食品安全体验,组织专家开办食品安全消费辟谣讲座,讲解保健食品消费知识,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

2.指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举办“大型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解读法律法规,传授知识技能,提升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

3.指导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举办 “关注饮食健康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实验演示与现场操作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媒体记者、中小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科学知识。

4.指导主要电商平台举办“互联网+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借助“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利用“360度质控体系+区块链技术”,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构建智能化、数据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

5.指导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开展“食品安全进市场”活动,邀请媒体考察食品安全工作突出的市场典型,宣传报道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保障食品安全的经验做法。

6.指导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编发消费提示和科普材料,交流典型案例,解读法规政策,提升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理念。

7.组织编发食品相关产品科普宣传材料,向公众普及食品相关产品的使用常识。

8.组织编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及风险解析,投放消费提示动漫、视频,引导社会公众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9.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举办“大战略、大监管、大格局”食品安全战略青年智库论坛,邀请青年学者共同探讨大市场监管格局下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方法路径。

10.指导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举办“乳业十年 砥砺奋进”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发展论坛,组织知名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企业,总结交流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共同探讨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11.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网售餐饮与网售食品产业链安全论坛”,探讨运用可追溯体系、区块链技术、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等手段,为新形势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12.指导第一财经举办“食品健康”专家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和消费者代表,交流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密切联系,引导企业做安全健康食品。

13.指导央广网举办“食安迹”系列活动,开展“行走的食品安全”主题报道,并通过H5互动、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进校园、小记者征文等多种活动方式,倡导社会共同参与,促进食品安全理念的传播。

14.指导新华网举办“2018中国食品辟谣论坛”,邀请相关部门人员以及食品行业协会和专家代表,交流大市场监管格局下食品安全谣言的防控与治理。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4

刚性需求增长 营销手段创新 政策法规利好

2015年10月1日起即将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处罚和最严肃问责”的要求对食品行业进行监管。新法的实施,既是对市场的规范,也是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在日前于上海召开的中国保健(营养)食品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由于刚性需求持续增长,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以及随着新法实施带来的市场新变化,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国民健康巨大刚需正在被释放和激发

“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将有3种需求被释放,旅游需求、房车需求和健康需求。社会整体的消费模式将从注重衣食无忧转变为讲求生活质量,从而大大加速营养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推广。而2014年中国GDP为63.6万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同比增长10.1%。”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主任张中朋指出,我国对健康行业的巨大需求正在被释放和激发。 “当前,中国是全球营养健康产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将是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张大超介绍,2010-2014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2010年的2600亿元到2014年的约4000亿元,年均增幅10%-15%。他认为,激发保健食品市场持续不断发展的是我国健康需求的巨大刚需。

张大超指出,巨大的社会需求催生了政策扶持。2011年12月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营养与保健品制造业首次被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并提出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此外;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2014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均对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形成利好。

新法触动保健产业 完善体系需要过程

新,《食品安全法》涉及“保健食品”内容共13项条款,对入市前的许可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监督、广告管理、违法处罚都给予了规定。在本次论坛上,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黄健生对新《食品安全法》有关保健食品的规定进行了逐条分析。他指出,新《食品安全法》主要有5点新内容:包括保健食品入市前产品管理从由中央管理改为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保健食品入市前产品管理从单纯的注册制改变为注册制和备案制并行;为实行备案制,要建立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明确与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更严格的监督管理。黄健生认为,新《食品安全法》将终结近几年保健食品发展的无序状态,对国家、行业、消费者都是有利的。

新《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积极工作,使保健食品管理体系尽早达到“良好运转”状态。新《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空前,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生产经营要符合法律的要求。

黄健生表示,为了实施新《食品安全法》,国务院正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制定《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政府部门将向全社会征求对法规草案的意见。这些法规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因此,企业应主动参与法规的制修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新规定的完善需要过程,所有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法实施引行业变革 企业应努力抢占先机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41-02

今2013年3月,国务院第七次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决定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以及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有关生产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局组建后,明确提出了“社会协同共治”(亦称“社会共治”)的理念和思路,即: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共同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法律、文化、科技和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只有形成社会各方面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和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才能不断巩固食品安全的微观主体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社会协同共治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着力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者形成主体责任和道德诚信意识,强化道德观念教育,倡导诚信从业风气,普及信用文化知识;推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之间建立更为有力的协同联动治理机制,形成坚实的外部约束和道德底线[1]。“社会共治”的确立,表明国家食品安全机制将从原有的单纯依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向全社会多方主体主动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综合治理转变。

回顾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纵观中外食品安全监管及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对食品安全实行社会协同共治是实现中国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科学途径和长效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协同共治的基础是普遍增强公众的健康素质,从而强化行政执法者依法监管、严格监管的责任感,食品生产经营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监督的参与意识。

1 健康素质和健康素养

健康建立在应有的健康素质及健康素养的基础之上,健康素质及健康素养的需求来源于对于健康的目标和预期。健康素质是健康素养的内在综合表现,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认知、

能力的基础。提高健康素养是提高公众健康素质的前提条件,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 是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2]。

1.1 健康素质

健康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具备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感。健康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基础上,通过后天习得和健康的长期积淀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较稳定的个体或人群的积极品质[3 ]。江苏省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韩丹博士认为:“健康素质是指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而要具备的趋利避害基本调控智能的效果、水平或势态” [4]。即健康素质就是一种调控智能的效果、水平或势态。

1.2 健康素养

WHO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 “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5]。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 于2000 年提出的健康素养概念为: “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

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的决策的能力”[6]。公众接受教育的水平、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等因素都影响着公众健康素养的高低。高健康素养表示个体掌握了较高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面对健康问题时能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使个体达到最好的健康状态。

2 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健康素养工作。2008年1月,原卫生部第3号公告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 》。这个公告为中国公民界定了66种基本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34条及基本技能7条。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念4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15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基本技能1条。2009年12月,原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明显。对71 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6 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正确认识”(3.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7.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3.95%)、“骨折伤员的处置”(17.28%)、“认识药品说明书”(18.70%)和“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8.79%)[7],而其中5项指标正是与居民食品药品的健康素养测评有关。

调查结果说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偏低,居民的食品安全健康素养更低。中国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普遍存在错误认识,尤其是提示在今后推广和普及食品药品健康素养工作中,应着重提高居民上述基本知识和技能。

3 食品安全健康素养

著名健康教育学者努特毕姆博士(Nutbeam D)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次:基本/技能素养、交流/沟通素养和批判素养[8]。公众食品安全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将公众食品安全健康素养表述为: 公众在生活中或从事与食品相关的工作时,具备良好的阅读和书写技能,能够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积极寻求获得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改善自身状况,同时,能够采用批判思维理性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的各种信息,从自身角度出发,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公众应具备的食品安全健康素养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有健康素养的人及其应该具有的应对能力。有健康素养的人主要表现在: 可以通过思考作出正确的决定来解决问题,有责任感能作出对自身和他人均有利的决策,正确运用已掌握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可以与他人对现况进行简洁而准确的交流。应该具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 个体能够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概念,通过判断,有选择地接受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护措施,理性分析文化、媒体、技术等相关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通过人际交流技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并将影响范围由个人扩大到家庭和社区,能够以实践行动减少危害因素和促进健康。

3.1 公民食品安全健康素养的构建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的“知信行”模式阐述了知识、信念和行为在公众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其中知是基础,信是态度和动力,行是消除危害健康因素的行为[9]。公众健康行为的改变主要受到其健康知识、价值观和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增强公众健康的“知信行”,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公众食品安全健康素养应从知识性、行为性和信念性三个维度构建。

3.1.1 知识性素养: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性素养是指消费者判断食品品质的能力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时对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及应对措施知识所具备的认知和掌握程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知识性素养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食品卫生常识以及掌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操作常规的能力和水平。食品安全执法监管知识性素养是指熟悉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化学、动物学领域的大量知识,掌握必要的食品检测工具和技能,能够开展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3.1.2 行为性素养:食品安全行为性素养是公众为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持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包括改变危险生活或工作方式,减少或消除健康危险行为。消费者行为性素养是保持合理的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不采购、不使用“三无”食品,不食用霉变食品、拒绝垃圾食品,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期间有有效的防范措施。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为性素质是自觉地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卫生的技术要求生产经营合格食品、放心食品,不制假、不掺假和不售假。食品安全执法监管素养是忠实履职,严肃执法,尽可能完善监管措施,进行有效监管,严厉打击不顾他人死活、利欲熏心和道德沦丧的食品故意造假违法行为。

3.1.3 信念性素养:食品安全信念性素养是指公民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对食品安全本质与价值的认知水平及以此为基础的行为态度。消费者的信念性素养是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关注食品安全,能够正确选择安全食品信息渠道,能够分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迷信和伪科学思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念性素养是自觉承担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把食品安全当作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道德底线。作为企业而言,利润肯定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要讲安全,更要讲良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种信仰,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做好食品安全的内在动力,有了食品企业自律的道德基础。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信念性素养就是从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的角度,把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到维护政治大局、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的高度,严肃对待食品安全每一个环节的行政执法,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把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食品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和执法监管者因为在食品安全层面上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所以对食品安全健康素养的知识性、行为性和信念性的内涵要求也不同,三个维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三者和谐统一。食品安全知识性健康素养是改变行为的基础,食品安全信念是转变行为的动力,食品安全行为改变是知识、信念共同作用的结果。试想当今中国,如果实现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养成生产经营安全食品的习惯,消费者养成健康消费的行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认真执法监管,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问题食品终将销声匿迹,食品安全风险必将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张勇局长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N].2013.

[2] 李素华.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J] . 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5): 385-388.

[3] 鄢建江. 关注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思考[J].江西教育,2005(2):56-57.

[4] 韩丹.健康素质、体育和健康[ J ].体育与科学,2003,24(4):11-14.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R]. Geneva: WHO,1998.

[6] U.S.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Currentbibliographies in medicine Bethesda[EB /OL]. http: / / nlm. nih. gov /pubs /cbm/hliteracy. html.2003.

[7]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首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D]. 2009.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对于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食品的安全,进而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食品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完善,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已经认识到,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才是保证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故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效用。此外,健康教育的受众人群不仅要包括食品消费者,也要包括相关食品从业人员,其既要保证消费者具备食品安全的意识,也要让食品从业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下从事食品的加工、生产、销售。进而能够有效的完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1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开展方式

1.1加强法治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要紧抓法治教育,进而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从业人员产生威慑力,也能够让食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维权意识。依照目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情况来分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食品加工、生产从业人员缺乏必备的法律、法规常识,没有认识到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由于相关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偏低,经常会受到非法阻挠。而且,对于食品消费者来说,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受到食品危害时,除食品安全严重事故外,人们很少选择追究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对于食品经营者以及食品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事实食品卫生监督的重要举措。健康教育工作,应结合实际,注重学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让者具备一定的食品健康维权意识。也可以将身边典型违规事例和违法案例制作成宣传材料,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

1.2以加强道德素养为核心对于食品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教育,能够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但是,并不能真正的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导致很多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为躲避食品安全监督,从而建立较为隐蔽的食品加工黑作坊。可见,单一的法律约束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食品健康问题。因而,在健康教育中应该以加强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为核心,使他们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并且能够让他们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人们身体的危害,使他们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道德感化教育为主,提高食品安全从业者的道德素质。促使其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

1.3注重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健康教育策略多样化对于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应该本着实用化、多样化为核心,如可以组织食品安全卫生的学习活动、开展相关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知识竞赛等等,教育手段也要体现出现代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健康教育的相关课件以及视频,进而能够让教育内容体现出生动性的特点。此外,也要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可以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地方开展一系列的健康知识讲座。同时,也要依赖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食品健康教育平台,进而能够提升健康教育的广度。作为居民社区管理中心,也要在社区内部利用各种传媒渠道进行食品健康知识宣传。

2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价值性作用

2.1健康教育有力促进了监督环境的形成食品卫生健康教育是保证《食品卫生法》得以落实的基础,也是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以及食品卫生素养的根本措施。政府所推出的相关的食品卫生监管措施对食品从业者仅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管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但是真正监督效力的产生应给依靠与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对于《食品卫生法》的实施,既要加强相关人员监督执法的能力,也要完善的落实健康教育。进而塑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教育力度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健康意识有所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展开,2008年——2012年间,食品卫生安全举报案件逐年上升,食品安全的举报内容也趋于全面,其中包括无照经营、伪劣食品的加工生产、食品掺假、食品污染等等。

2.2健康教育能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产生一定的约束力相关的健康教育能够让食品从业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够让食品生产经营者能够在从事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通过对食品违规生产、销售案例的讲解,也能够搞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觉性。总的来说,健康教育能够激发出相关食品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2.3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食品卫生质量的提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安全性,并且也是对食品质量、卫生教育的重要补充。食品卫生质量的好坏与食品从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是否掌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基本知识有着密切关系。

3总结

综上,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价值作用,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包含法治建设,也要包含道德素质建设,而且为了增强健康教育的质量,开展健康教育的手段也要体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进而才能够保证健康教育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生最大的效用。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且加强监管作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文霞.试论卫生知识培训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56-157.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7

【关键词】清水塘街;食品安全;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食品的卫生与安全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前提。尽管如此,中学生通常都会选择在学校旁边的各种美味小吃的摊贩或快餐店就餐,而这些食品或多或少存在卫生与安全隐患。

本文就此问题,以长沙市清水塘街为研究对象,通过向长沙市一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经询问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意识到长期食用这些食品对健康带来的影响,从而学会理智的对待这些不一定安全的美味食品,正确的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并呼吁食品监督部门和学校机构针对学校周边的店面摊主进行专项整顿。现就调查情况做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中所指的清水塘街是指长沙市一中东校门口,从八一路到营盘路之间的街道。通过对清水塘街的实地走访调查,我们总结出校外摊点的类型、特点以及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校外摊贩的类型

从商贩的经营环境看,可以将校外周边的摊贩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定点型:即学校周边以店铺经营的小餐馆,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拥有营业执照,但卫生条件较差,没有专门的餐具消毒设备。

流动型:即没有门面的流动经营摊点。这些摊贩都是无证经营,加工设施简单,流动性强,加工环境相当恶劣几乎完全露天操作。

其具体的情况请见我们小组拍摄的图片:

(二)校外摊贩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在对清水塘街的走访中,我们发现学校周边的商店里常卖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个别的是三无产品和过期食品,这些食品严重影响我们学生的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色素严重超标,藕片、海带、热狗等原材料、包装不合格。水煮的锅底几个月都不清理一次,炸油条的油常年不换……校外流动摊贩卫生状况堪忧。流动摊贩存在诸多不卫生行为,他们多位于路边上,道路上车流量大、汽车尾气以及灰尘附着在食物上,更有摊贩用收完钱的手去拨弄售卖的食品。没有专门的消毒设施或卫生餐具。这就为细菌的传播提供了途径,成为传染病的发源地。更担忧的是很多流动摊贩使用的是一次性碗筷,有的生产商为了使这些碗筷看起来白、干净,都经过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人食用后可能导致哮喘。并且一些小作坊使用廉价的有毒的工业粘合剂粘纸碗,在有些纸碗上印字的油墨不是“食品级”油墨,而是工业油墨,这种油墨极易渗透到餐具内壁,危害健康,最后厂家为了使其外观漂亮,加入了大量荧光增白剂,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可使细胞产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我们在走访交流中发现,该街道周边的部分学生在食用这些小吃食品后出现过身体不适的情况。并且发现学生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平衡,胖子多,这和他们的饮食结构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很多学生在家这不吃那不吃,真正有营养的食品提不起他们的食欲,却在校园周围的摊贩制作的不卫生食物大吃特吃。很显然,中学生吃到的“美味”存在着很严重的安全问题。

二、调查方案设计及结论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真实的,全面的了解校外周边商贩销售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组员就此问题以清水塘街就餐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制作了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调查的对象都是在清水塘街就过餐买过食品的长沙市一中的同学。因此,该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长沙市一中学生对清水塘街食品安全态度的调查问卷

1. 您去“清水塘街”用餐的频率是?

A 每天都去

B 隔几天就会去

C 几乎不在此用餐

2. 您是否了解“清水塘街”食品安全状况?

A 了解,虽然不是很卫生,但我依然会去

B 了解,尽管味道价格等比学校食堂好,但我坚决去学校食堂用卫生餐

C 不太了解

3. 健康与美味相比,您更倾向于哪个?

A 健康,健康是本钱,无论味道再好,只要不健康,我坚决抵制

B 美味,尽管有些美味食品可能不健康,但我依然会选择“美味”

C 看情况,健康很重要,但美味也不能少,我知道有些“美味”可能不太健康,但我有时会抵挡不住诱惑。

4. 相比学校食堂,吸引你去“清水塘街用餐”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A “清水塘街”价格比食堂便宜

B “清水塘街”味道比食堂好,种类比食堂好

C “清水塘街”除餐馆外还有各种百货,方便购买其它物品

D “清水塘街”用餐比学校食堂更有效率,可节约时间

5. 您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

A 坚决抵制不卫生食品

B 不会特别抵制不太卫生的“美味”

C 无所谓,只要不吃出病就行

(二)数据统计

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

答案

问题 A B C D

1 11.11% 51.85% 37.04%

2 70.37% 14.81% 14.81%

3 18.52% 18.52% 62.96%

4 12.20% 48.78% 34.15% 4.88%

5 14.81% 81.48% 3.7%

(三)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结果图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学生在校外摊贩就餐的频率偏高。通过上图表问题一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调查对象超过一半的学生每隔几天就会去校外周边的摊点就餐,超过一成的学生每天都会去,而几乎不去的仅占三成,从这个明显的比例差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去摊点就餐的频率是偏高的。这种趋势下,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受威胁,同时也更加促使摊贩的“蓬勃发展”。

2. 中学生对校外食品安全状况的比较了解,但是抵制不住诱惑。通过上图表问题二可以知道,有70.37%的学生知道“清水塘街”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不卫生,但依然抵制不住所谓的美味,还是会选择食用。而只有14.81%的学生知道食品不安全,选择在食堂就餐。但还有14.81%的学生却不知道校外周边的食品不安全。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虽有,但却不能理性的抵制这些不安全的食品。

3. 中学生在健康与美味的选择中倾向于美味。通过上图表问题三可以了解,只有18.52%会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18.52%觉得美味比健康更加重要。而大部分的学生虽然知道健康很重要,但最后还是在美味面前妥协了,选择后者。从比例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同学为了能吃到美味的食物,而没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 中学生选择校外摊贩就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方便。通过上图表问题四的调查数据可以知道,中学生选择校外摊贩就餐的原因主要是味道比食堂好,种类比食堂好,除餐馆以外还有各种百货方便购买;其次就是价格便宜。

5. 中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思想上麻痹行动上不抵制。通过上图表问题五的调查数据可以知道,超过八成的学生重视食品安全,但却抵制不了不卫生的美味食品。而只有14%的学生能够做到既重视又坚决抵制。

三、校外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当的突出,他们基本上没有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然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还有其他影响因素。经过进一步讨论分析,受到中学生如此青睐的校外摊点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根源主要来自学生自身、学校、相关监督部门、摊贩经营者四个方面。

(一)就学生自身而言,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首先,中学生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中学生在购买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中学生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肠胃炎事件的发生。

(二)就监管部门而言,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

首先当前各级财政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投入的人、财、物还很有限,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对象庞大的生产、流通、经营队伍和产品的巨大数量来比较,力量对比悬殊。尤其是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对小商小贩遍地经营的情况难以监管。其次,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这些小摊点小餐馆的巡视只是做表面功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已,没有对他们的食品的安全性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由此看出相关部门对此打击力度并不是很大,持续力也不是很强。再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的单位部门很多,有食品安监、工商部门等、直至出了事你说是我的责任,我说是他的责任,好像谁都在管,但谁都不管。再次,缺乏必要的科技手段和检测设备。一些商家为了赚更多的黑心钱,使用一些地沟油,潲水油,同时向食品里添加各种不同的三无产品的添加剂,而这些是无法凭嗅觉味就能够检测出来的,缺乏科技设备的检测无疑使得执行人员力不从心。

(三)就学校而言,学校食堂满足不了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学校虽然重视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但是由于学校后勤人手不够、国家拨款太少,导致食堂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其次,学校没有就学校周边泛滥的摊贩进行有效的劝导,致使摊贩肆无忌惮。

(四)就经营业主而言,责任不明,行业诚信道德缺失

首先,流动商贩基本上都是无证经营的,且个人没有卫生健康合格证。其次,行业诚信道德缺失,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循环使用食用油或者使用廉价的劣质油,殊不知这种油炸出来的食品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更让人担忧的是某些商贩使用过期或者三无产品的食材,不注重食品质量,毫无诚信可言。再次,摊贩流动性强,责任不明,当发现食品存在问题时,无法找到责任人,无法追究其责任。

四、解决校外摊贩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

基于对学校周边的临时摊点以及小餐馆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和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解决校外摊点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建议,这些需要学生自身,社会监管部门,学校,经营者的相互努力共同协作,从而改善中学生不健康饮食的现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应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厌食。当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饮食规律,就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会理性的选择学校周边摊贩提供的食品。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的了解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辨别食品。再次,应听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劝导,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抵制香喷喷但却不安全的食品的诱惑。

(二)社会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要加大推进社会保障和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政府要积极的拓宽就业渠道,解决部分流动摊贩的生活问题。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就不会再摆摊。毕竟摆摊没有固定的门面,做生意很不稳定,要随时防止城管部门的整治。其次,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工商管理人员应对校园门口出售的食品要经常突击检查,对不合格产品要封缴销毁,对从业者可以罚款;防疫部门应加强检查校园门口摊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食品食物,对从业者身体不合格的,取消卫生许可证,停止其营业;质检部门对自制食品要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要会同防疫部门对其进行打击。再次,规范流动摊贩市场。一是在学校周边建设集中服务区,不仅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对摊点进行了市场规范。二是要适时建设临时市场。针对学生需求的发展、变化,可划出一定区域让流动摊贩定时定点经营。

(三)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改善学校食堂伙食,做到食品既卫生又口味好且价格合理,这样大部分学生会愿意在食堂就餐。学校还可以通过透明的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优质的承办方,真正做到服务学生,让学生可以吃到健康又美味的食品。其次,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学校能增设食品安全讲座,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食品的认知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让学生们意识到流动摊贩存在的各种隐患,并作出理性的选择;还可以把食品安全的知识或者是关于此问题的实际案例放入宣传栏,供同学们阅读。

(四)经营者应该做到以下几各方面

首先,讲诚信,重道德。作为经营者,不能只注重自己的经济效益,还应该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提供健康的食物。其次,合法经营。不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不使用禁用的添加剂,劣质油等食材。再次,讲究个人卫生,每天都对店面或小推车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 陈杰人.给小摊贩生路是城管的理性转身[N].中国青年报,2007,2.

[2] 韩英.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凸显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市场论坛,2011年第11期.

[3] 王格.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J].现代畜牧畜医,2011年第11期.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篇8

关键词:中医学理论;保健食品;搭配与研发

一、基于中医学理论的保健食品的搭配原则

(一)结合中医文献,科学搭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也愈发重视,而保健食品也愈发被人们重视。保健食品是指在说明处标明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的服用并不适应所有人群,保健食品有其特有的使用人群。并且保健食品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服用保健食品对机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对身体健康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医知识的重视,中医理论知识也被应用到保健食品的开发中。中医学理论首先被应用到保健食品的搭配之中,形成具有中医学理论特色的保健食品搭配原则。在保健食品搭配中首次通过翻阅相关的中医学文学,了解中医学习的内涵,再制定其中的搭配内容。在我國饮食保健历史悠久许多中医学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如在《吕氏春秋·尽数》、《伤寒杂病论》、《五十二病方》等中都明确的记载了我国饮食保健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保健食品搭配的过程中,首先应结合中医学进行参考,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搭配内容。同时在结合中医学理论知识调整保健食品的搭配过程中,应做到中西结合,科学搭配。即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可以利用病理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等西医学,从而使保健食品以中医学理论为搭配原则,以西医学知识进行检验与探究,从而促进保健食品的研发。

(二)原料功能健康,食品来源明确

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通过中医学文献了解到中医饮食保健食品的功能性较强,且其保健功能种类全。经过科学探究发现中医中的饮食保健食品其保健功能可以满足各种保健需求。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不同,调整其原料。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应确保其食品来源明确,形成绿色搭配原则,即做到搭配过程透明化,健康化。并且让搭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的展现出来,进而做到绿色化搭配。同时在把中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保健食品搭配的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食品监督,做到科学化生产,并把所需的每一样原料都用科学化的手段检查其毒理与药理,进而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三)符合配伍禁忌,食疗为主

在保健食品搭配中应用中医学理论知识时,应重视其配方中的药物配伍禁忌,虽然用于保健食品中的中医药物与中医食品大多数的性质都比较平和,但仍有少数具有温热寒凉的特性,通过调整原料中的配伍方法和用量,进而抵消了其温热寒凉的特性,从而让保健食品更好的搭配。如对于一些滋腻、壅滞气机的原料可以用以山楂、莱菔子、砂仁、陈皮等进行调整。同时在进行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应以食疗为主,充分发挥中医学理论中饮食保健的基础,进而减少配伍禁忌的产生。从而提升了保健食品搭配的安全性。

二、基于中医学理论产生的保健食品研发理论

(一)整体与辩证相结合

基于中医学理论研发保健食品研发,应结合中医理论基础探索保健食品的构成。首先在保健食品研发中可以应用中医学中的整体观。整体观是中医学中特有的理论知识,即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肺腑之间互根互用,气血之间互相循环。并且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循环机体。因此保健食品的研发也应遵循整体观这一原则。以中医中的整体观分析病症,再用整体观研发保健食品。同时还应用中医学中的辩证理论对保健食品进行研发。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可以通过中医食品与中医药品的不同特性,发挥其特有的保健功效。即在研发过程中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保健食品的研发,让保健食品在研发过程中具有相应的针对性,细化其保健功能,进而让保健食品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保健食品在某一方面的功效。

(二)“扶正”与“却邪”共同应用

在保健食品研发中应用中医学理论中的“扶正”思想。中医“扶正”思想是指调补脏腑的气血阴阳,从而增强体质、抵御外邪。应用“扶正”思想指导保健食品的研发即是帮助保健食品对病症的外因进行研发,通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进而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同时中医学中的“却邪”思想也被应用到对保健食品的研发之中。中医“却邪”思想是指通过利水、化瘀、祛痰、泻火等方法去除身体中的病邪,从而促进人的健康。应用“却邪”思想指导保健食品的研发即是帮助保健食品对病症的内因进行治疗。即让保健食品具有减肥、降脂等功能,进而达到对认同“却邪”的目的。

(三)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中医学中治未病分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种思想。未病先防是指在病症未出现之前,就对病症进行预防,应用未病先防的思想指导保健食品的研发,即是通过对病症的相通性的研究,把因相同病因引发的病症整合在一起,研究具有针对性的保健品,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思想目的。同时在保健食品研发中还应用已病防变的中医学思想,其保健食品的研发方向是针对已有病症,利用中医学保健食品,防止病情继续恶化或加重,进而促进了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保健食品搭配与研发中应用中医学理论知识,已愈发普遍。保健食品在搭配过程中合理利用中医医学文献,形成科学化的搭配方法,并在制作过程中确保其原料来源明确,功效强的特性。同时利用中医学习理论知识推动自身研发,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保健食品,让保健食品具有健康性与绿色性的特征,从而促进保健食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徐方旭,冯叙桥,王月华.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发:从食品科学角度的思考与建议[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4):1350-135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