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48:59

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篇1

1.1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学习效果

现有的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多为陈旧的中文教材,这与“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要求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程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不相符。对此,我们提出在现有网络工程课程教学中,选用合适的英文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采用中文、英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国际合作能力的工程师”奠定基础。现有的网络工程教学大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化抽象难懂的概念为直观清晰的影像,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活泼生动。此外,在网络工程实验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这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与传统实物操作型实验教学体系相互融合,将原本无法开出的实验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素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确保“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设置面向“卓越计划”的教学内容

由于课程的教学以概念介绍为主,缺乏合适的工程案例教学,使现有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对此,笔者提出设置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教学内容,将案例教学法引入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案例进行解释,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介绍各种与课程中各个知识点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让学生学到国内外先进的规范化网络工程方法,掌握新工具软件的使用,为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师奠定基础。

1)案例教学。对于每种网络类型,课程中要提供数个工程案例,从不同侧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尽可能实现网络原理和网络工程两门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明显提高课堂上“教”和“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将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讨论深入分析和研究案例。例如,在学完需求分析知识点后,我们以学生都熟悉的“家庭局域网”为讨论案例,经过小组深入讨论后,将讨论的结果整理出书面化的需求说明文档。这种“大家讲”式的讨论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网络设计项目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参与工程项目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放式教学。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企业常用的网络设计工具,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我们补充工程化布线技术及相应工具PacketTracer、Visio等;在讲服务质量分析与设计时,引入Qos流量控制机制、Qos队列调度技术等;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结合相关的知识点,介绍分布式系统、IPv6、网络管理技术、云计算、网络测试技术等较新的网络技术,使学生了解当前网络设计和发展的方向。

3)面向工程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网络工程教学经验和网络工程设计经验,在课堂上介绍了大量的系统设计方法、技术参数、设计图表和工程案例分析。例如,在讲授集群技术时,以华为3Com公司推出的IRF(智能弹性架构)集群技术为例,告诉学生通过IRF技术可将多台交换设备构建为一个联合设备,这样既实现了设备的扩展性,又实现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这些新技术案例的引入使教学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而掌握了这些工程技术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4)全面教学。网络工程课程从结构设计、性能设计、安全设计、物理设计等各个侧面探讨网络设计方法,教学范围涉及局域网、园区网、接入网、传输网、广域网等,讨论的网络工程设计案例包括以太网、存储网、IP电话网、工业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固定无线网、SDH网、DWDM网等几十种网络类型。除了上述主流技术和方法,课程教学中也会涉及实用新型网络技术并介绍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例如,在讲解VPN技术时,以安徽大学教师在校外通过VPN技术访问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例,介绍远程访问VPN技术。

1.3采用面向“卓越计划”的课程考核机制

在现有网络工程传统理论考核的导向下,学生对实践经验并不看重,甚至有时会出现高分考生连基本的组网设计都不会的情况。对此,我们提出设置以能力考核为主的新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以课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卷面成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这些环节的得分以灵活的权重体现在总评成绩中。

2结语

课程论文篇2

关键词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作文批改

根据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划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教育学这个学科门类、教育学这个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二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也称研究方向。然而当今学者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存有不同看法,也正是由于对学科的定位不同他们所关注与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同时与该学科相关的著作也非常的多,通过阅读这些著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关知识与学科动态。以下就试对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对二者共同涉及的内容之一“作文批改”作深入探讨。

一、《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总体内容比较

从《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的内容设置中可以看出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者们现在已经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者进行了整合并达到统一。两本书在阐述内容时都善于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分析,同时也都很注重在教育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中寻找依据。两本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但是编排及表述方式不同,对某些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且前者更观注学科前沿。具体表现为:

(一)、语文课程性质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三章“课程性质”共两节。对新课标中的定位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了分析,并表示认同。同时也提出课标中的这一定位,虽然符合当前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这唯一正确的形态,而是课程与教学具体形态在课标这一大前提下,呈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并对这一定位提出两点特别关照,一是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二是对“工具”要有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设第三章中的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在该节中结合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的历史追溯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几个阶段的不同定位进行阐述。最终对新课标的课程性质定位也是表示肯定的,与此同时还特别提出“不要泛化人文性”,否则将出现两种难堪的景象。一种是“语文包打天下”,另一种是把语文课搞“四不像”。这里提出的值得注意的观点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提出的一点关照“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语文课程目标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四章“课程目标”共三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在第三章的二至四节涉相关内容。两本好书都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作了深入解读。《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在解读时将两本课标进行对比整合,并提炼出课程目标体现的三维建构、系统性与阶段性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将两本课标作以分述,并分条归类的进行了细致解读。究其具体的解读内容来看,两本书所体现的观点是大同小异的,但《新课程语文教学论》的表述更加凝炼,可以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解读正是前者提炼出的“三维建构、系统性与阶段性统一、基础性与多样性统一”的具体体现。

(三)、阅读教学比较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设第十章主要介绍了课改后,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出现的向真实性回归和多维化发展的新变化。阐述了“自失于对象之中”的阅读现象以及优秀读物吸引读者的“秘妙”。还介绍了学生应掌握的文体、手法、修辞知识;常见的指导鉴赏活动的批评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对文学作品提出“多元有界”的解读观;阐明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及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新模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设第七章主要介绍了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习惯和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引导过程、研读过程和运用过程的一般教学过程,例举了常见的几种阅读教学方法,如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并指出阅读教学中最大失误,是用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结果代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过程,用教师语文能力形成的结果代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

另外两本书还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如《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单列第一章教师素养,第十三章选修课教学,第十五章课程评价,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列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第六章识字与写字教学,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关于课程的评价在这本书中穿插在其它章节中。

二、作文批改比较与反思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作文进行修改并加评语,目的是为了提高作文的质量。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同时作文批改的效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写作教学的效度。在潘新和所作的《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与王文彦、蔡明所作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的写作教学部分都谈到了作文批改的问题。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作者介绍了几种适宜的写作批改方法――巡视评改、朗读评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填写“班级作文批改统计表”、教师的课堂总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介绍了几种作文批改的常见方式――由教师批改如精批细改、全文略改、全文轮改、当面批改;由学生批改如两人互改和小组批改;由师生共同批改如全班集体批改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从两本书介绍的作文批改方法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作文批改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这之于传统的作文批改主体只有教师而言是大有进步的,让学生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体无疑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也是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绑架下的人们是否认可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方式?要怎样确保学生批改作文的效度?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

《小学高年级多元化作文评价策略实践研究》这篇硕士论过一项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教师认为作文批改主体是教师,学生没有能力进行作文批改。62%的学生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事,自己只是旁观者或无关者。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能盲目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方式,而应首先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

1、激发学生从事作文批改的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教师传授一些作文批改方法并做示范,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做起,从对作文片段的批改开始,并对其批改予以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成就动机进而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从事作文批改的习惯

当学生对作文批改产生兴趣后再将其逐渐培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建立一个持久的作文批改动力机制。每次作文批改都有至少一种学生批改的形式,久而久之便成习惯。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作文批改是要经常性运用并持之以恒的,否则一次两次随性而发只能是流于形式,没有效度可言。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除第一学段没有说明外,其余三个学段中的写作部分都有关于“修改”的说明。如第二学段习作第7条写到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写作第6条写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第四学段作文第8条写到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对这部分内容也作了几乎一致的表述。从各个学段的不同说明可以看出,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批改作文进行训练并选择恰当的方式。如针对第二学段的学生可以先采用巡视评改或朗读评改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进行自我批改。在第三学段时,就应积极采用学生互改的形式,以培养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修改的习惯与合作精神,如小组批改或二人交换批改的方式。

(三)、以教师的批改促进学生的批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批改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面批来影响学生对作文的批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师独守办公室批改作文,而没有学生在场,没有和学生的互动,那么学生最终见的无非只有教师批改作文的结果,并不知教师的批改过程以及批改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批改只有在与学生互动的情况下才能起到促进学生的批改的作用。

(四)、作文批改方式举隅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的写作第3条中写到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另外还在第4条中写到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结果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也可以用等第,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例举以下几种作文批改方式。

1、读后感批改法

读后感批改法就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不改动学生的作文,只是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教师在写读后感时可以评析作文的得失,也可根据该篇作文谈开去,如写作素材,创作或者介绍一些与学生的习作相近的名家作品等。这样的批改既尊重了学生的原作,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写作的观注,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因此学生也愿意在根据教师读后感中提出的指导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应用。沈从文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就常用此法。

2、指导――修正批改法

指导――修正法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采用符号与眉批指出应该修改之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这一指导自行修改或者和同学交换互改。这样的方式既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源于朱自清对作文批改的观点,他认为改虽不改,但仍要看,看后用眉批与符号指出应行修正之处,令学生自己修正,或相互订正。

3、利用录音批改法

利用录音批改法就是学生交作文时附带交上一盘空白录音磁带或者光碟,然后教师将自己的口述批改录下,之后发给学生,让他们可以反复的听老师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批改。这种方法在国外又叫录放机评价,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何万贯先生首创,经香港及内地五个大城市的中学实验证明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达到个别指导的效果,并且也除去了学生因为与老师当面批改时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从而可以轻松自由的聆听教师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反复听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时间作充分的思考。

4、利用网络进行的多元主体批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给学生搭建一个上传作文的网络平台,可以是建立博客,可以是制作或选择网站,将学生的作文上传,供教师,学生,家长或网友共同批改。这样的既可以集多方面智慧,更显公平性,也便于学生与多方的交流,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与修改写作的水平。同时这一方式也为学生的作文批改与学习提供了自由平等的空间,给他们带来了作者、读者和评者的多重身份的体验。

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些作文批改的方式,在教学中也是很值得借鉴的,在此就不作重复列举。通过对这两本书的比较研究,我们既看到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该专业领域的研究的一些共性,无论是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研究内容上。另外我们也看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方向的不同,观注点的不同,对同一内容的理解的不同。这些对一个初入该专业的学习者而言是大有裨益的。由此也启示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中既要深厚的理论知识背景,又要了解各家之言,把握学术前沿,从而才可能有科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周纪焕.现代作家语文教育思想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 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周庆元,曹明海,潘新和,等. 理论建构、治学之道与实践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导笔谈(上)[J].语文建设,2009(2):4-8.

课程论文篇3

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展的主要课程设计有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屏蔽计算课程设计、核电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等。从社会需求以及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的目标来看,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1)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跟工程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学生没有兴趣完成课程设计,亟待更新。(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以往课程设计都是教师先讲解基本原理与方法,然后学生开展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讨论、互动、引导、激发和案例驱动,学生在面对具体实际问题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课程设计的任务。(3)考核方式单一。以往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决定,不可避免地存在照搬、照抄他人的现象,成绩评价缺乏标准和透明度,使得课程设计效果不理想。因此,围绕“卓越计划”的要求,合理构建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课程设计的内容,改进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课程设计过程监控和改变考核方式都极为必要。

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针对目前课程设计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精心选取课程设计题目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必须及时更新课程设计题目。根据以下几个原则选取课程设计题目:(1)按照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符合教学要求;(2)根据学院教学条件选题,需要具备合适的设计工具完成课程设计;(3)题目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关,通过课程设计更好地巩固专业理论知识;(4)选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背景,能在以后的毕业设计或是以后的工作中用到。根据选题原则以及结合学生所学知识我们选用了一些多样化、实用性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比如,对于反应堆物理的课程设计,我们精心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进行栅元、组件的临界计算并设计了一个小堆芯的题目;对于核辐射探测方向,设计了采用MCNP程序计算不同探测器探测效率的题目;对于核电厂运行仿真,设计了采用MATLAB程序或者FORTRAN程序来实现核电仿真等。这些多样化和实用性的课程设计题目,加强了核专业特色,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转变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抓好课程设计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前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指导教师先讲解课程设计的原理和过程,然后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教师不能把握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指导教师采用了图书指导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4]。在课程设计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采用启发性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对于不同题目,教师介绍基本原理、设计要求、设计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去完成一个类似的题目,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程设计过程,同时也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同一个题目。指导教师注重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指出在设计过程中容易出错误的地方,以便学生吸取经验,尽量减少设计错误。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注重在大思路上进行引导,不干预具体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细节,把关和解决疑难问题。例如: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采用MCNP程序对组件进行临界计算,指导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典型的组件类型、不同类型组件结构上的差别和组件组成等基本知识;然后指导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怎样利用MCNP程序实现核电站15×15燃料组件临界计算的例题。课堂中教师重点讲解MCNP程序输入inp文件每一个部分的作用,然后让同学们当场运行MCNP程序,掌握作图及其生成输出out文件等基本运行操作。同学们运行完后,指导教师再讲解out文件的每一个部分,告诉同学们怎样看输出结果。讲解完例题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当场实现大亚湾核电站17×17燃料组件的临界计算,同时设计不同可燃毒物的布置方式,掌握不同可燃毒物布置方式下结果的变化趋势。每个做课程设计的同学都拥有一台电脑,可以单独完成作业,如果有什么问题和想法可以与同学或教师交流。指导教师全场监控每个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作为课程设计考核内容的一部分。做得好的同学,老师当场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碰到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及时解决的同学也会获得表扬,同样会获得较好的成绩。指导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比如设计一个小堆芯可能有多种方案,输入文件的代码量不同,同学们可以分成小团队讨论后确定一个方案,团队每一个人完成方案的一个部分,最终实现小堆芯的临界计算。总结几年的课程设计教学经验,采用图书指导法、课堂讲授法、问题驱动和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三)转变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以前课程设计的成绩主要由课程设计报告和平时成绩决定,课程设计报告占了大部分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程设计报告可能存在抄袭的情况,指导教师无法判断,成绩评定很有可能不公平,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只注重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不注重课程设计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成绩评价的公平性,课程设计成绩改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30%、实践操作40%和课程设计报告30%。(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成绩、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考勤采取签到的形式,上课前签到一次和下课前签到一次,保证学生在上课时间能全程到课学习;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上课回答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情况;课堂纪律是指指导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严禁玩游戏和玩手机等,只能做与课程相关的事情,保证学生充分利用好上课时间。(2)实践操作40%,指导教师注重对课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考核,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查找资料的能力、编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程设计报告30%,成绩包括书写格式、完成情况和创新性等。课程设计最后一般会有附加题,因此设计报告成绩也包括附加题完成情况。成绩评定的方法在课程设计上课前就告知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认真开展课程设计工作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课程论文篇4

学校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培养矿业类一流人才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用”即为应用,为工程实践,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知识、实践和素养的有机结合。“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方法和手段。“以用促学”是通过校内培养、情景模拟训练与校外实践应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精神素养。“以用导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应用中能正确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此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以“以用促学、以用导学”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和手段,着力改变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与企业、社会脱节的现象,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不断加强培养人才向“卓越”的转变。

二、以“用”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基础

改革采矿工程专业“井巷工程”课程向业务专长、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拓展,在学校大矿业背景和“以用促学、以用导学”理念下,培养具备“工程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用”为基础,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个体不同,自身综合素质存在差异,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一刀切,教学方法面向学生全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所引起的负面影响。而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针对学生个体制定教学方案,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点对点沟通,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课程理论学习,强调素质培养。

2.构建课程教师团队,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

在“井巷工程”课程教师中组成教师团队。每名教师基本情况通过公示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同时,教师也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可根据每名教师研究方向与工程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和制定的教学方案选择教师。在课程理论讲授过程中,教师团队作为整体,共同组成承担教学任务;为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团队中每名教师又分时、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授课,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3.重点突出“用”,强调工程意识。

我国现有的相关人才培养规模与模式远远满足不了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与需求。由于培养方式不同而造成个体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虽然基础理论较扎实,但缺乏企业所需的工程实践经验,毕业生分到企业后还需要进行岗前的培训,较长时间的见习期,这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要求间的矛盾,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故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强调学生工程意识。

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丰富的教学手段

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任务及指导书

一、“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意义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对道路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道路工程课程的核心知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受力情况、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有更深的认识。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要求学生每天到设计教室,一天点名2次。具体要求如下:1)安排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过程中,老师会时刻在教师里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根据设计指导书及老师的现场答疑指导进行各部分的设计计算。2)根据设计题目,学生可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专业资料,如设计规范、手册和教材等;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合理拟定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和验算。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绘制相关图纸。3)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内容上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符合我国现阶段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外观上要求字体工整,纸张和封面统一。

二、“道路工程”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不能单独完成设计

在道路工程的课堂教学上,作为代课教师,我发现部分学生听课不认真,知识掌握的肤浅,在课程设计中,若每个人的设计题目相同,自然会出现这些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习风气,从根本上解决课程设计中的抄袭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选题存在局限性

在内容上面,由于教师参与的实际工程较少,理论性较强,因此工程资料有限,所以在给学生选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题目的相似程度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达不到理想的课程设计效果。因此,从教师角度出发,应当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多方向的设计选题,尤其是选题要结合工程实际。

(三)学生设计思路不清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偏重于理论教学,尤其是对于“道路工程”这门课程来说,实践性较强。但是我们在学习这门学科时,并没有真正的去参与到实际工程中,对于实际工程了解不到位,而且理论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多且课程时限等因素,使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也未能很好的消化,最终致使学生的设计思路不清晰。

(四)成绩评定不科学

在成绩评定方面,我们虽说是要根据平时的表现和最终的分数等综合情况进行打分,但是我们大部分教师存在的通病就是通过设计图纸质量、计算及说明书等书面材料来进行判断。往往忽略了平时的表现。这样会出现最终成绩不公平或不合理现象,所以应该考虑由提交的成果情况和平时表现共同构成最终的成绩。

三、“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制与应用

(一)任务书及指导书的编制目的

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让学生迅速进入设计状态,完成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路面设计两部分内容,熟悉路面设计流程,掌握路面设计方法,较准确地、完整地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及相关图纸的绘制。

(二)任务书及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本任务及指导书分三章,第一章是课程设计任务,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第三章为课程设计实例。1)在课程设计任务中,给出设计题目,每人要求完成两个设计题目,即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为了避免抄袭现象发生,尽量做到每人一题,在设计资料中将道路交通量数据根据情况进行一定的改动,不允许雷同。2)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本章将沥青路面设计中轴载换算方法、沥青路面结构及厚度组合、各层材料的相关参数,体系换算图及所用到的换算公式等均进行了总结归纳,目的是减少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和麻烦,提高设计的效率。3)课程设计实例一章中,列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工程资料、不同路面结构初拟、各层材料参数拟定、验算弯沉和各结构层底拉应力等详细过程,学生可以从中掌握两种路面设计的步骤。

(三)任务书及指导书的应用情况

目前为止,此任务及指导书已使用3年,从这3年来学生的使用过程看,效果理想。在这几年中,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以前,在没有课程设计指导书时,学生在给出课程设计任务后,不知道从何下手,一两天进入不了设计状态,大大的浪费时间,导致进度缓慢,时间安排不合理。有了指导书之后,学生免去了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时间,很快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成绩的评定主要根据提交的路面设计说明书和路面结构图纸,以参考这一周的课程设计中表现情况给出最终成绩。评定标准也比较明确,我们一般会在任务书中清楚的列出来,同时,带课程设计的老师也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疑难解答。

作者:赵桂娟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课程论文篇6

特色课程,顾名思义,要有特色。在内容上,一般课程来自共性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特色课程则是具有设计者个性特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停留在一般教学理论的泛泛议论上,而要有专题的深入研究。

这是笔者在着手酝酿特色课程建立时的两个基本认识。同时,笔者又认为:特色课程的建立,要考虑建设者主讲教师的基础条件。笔者作为“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特色课程的建设者,该考虑自身的条件,即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与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

笔者正在进行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化”指“作文内容生活化,技能指导结构化,教学序列网络化”。这个体系是笔者数十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积累,结合了1985--1986年的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时,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吸收全国各小学流派长处的基础上,在几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导下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专题,先后写成有关论文与经验文章发表在教育杂志上,并编写出版了十多册作文教学丛书,曾应邀在本市各区县,全国20多个省市交流讲学,反映较为强烈,认为:“三化”教学体系的观点,理论上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某些观点;优化的教学过程富有实用性,可操作,普遍推广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三化”教学体系的实践基础来自本区,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经验积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此,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

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主体内容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课程“个性倾斜”的作用在于让接受培训的学员能学有所用。这种性质的班,这种性质的课程不能采用讲座式或一般性教学研究式。前者是听了很有道理,但缺乏系统,内容交叉重复,听了往往不知如何用之于实践;后者是目标太低,只是一个局部教法,缺乏与实践联系的理论体系。“个性倾斜”的特色课程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接触众多的流派个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倾向)专注于一个体系(流派)的研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个性体系教学观点支配下的具体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教学研究。当然,这个个性体系应该有坚实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支撑的。“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的作文过程”具备了这个条件。

概括地可以说,以此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一是内容有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迎合于青年语文骨干教师高一层次能力培训与创造教学特色的需要;三是主讲教师是个性内容的创建者,执教起来得心应手,富有情感地充分发挥专长。

三、特色课程的教学

1、从“入格”到“不拘一格”

特色课程置于青年骨干教师班,参加对象富有追求,渴望教学上有一定建树。但是,就作文教学来说,一般青年教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结构,作文教学过程和优化等方面,都还未予深入探索与研究,对教学过程的操作,更不能驾驭自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特色课程教学,先得进行“入格”的培训。所谓“入格”,即是掌握基本的作文教学能力,从学科教学规律与儿童认识规律上探究,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在认识和理解作文教学基本理论,小学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转化的。这个转化过程的速度与质量,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要具有厚实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谈到教育目标时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倾向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知识是指具体事物与普遍原理,对方法和过程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角概念的知识,以及理智技能。我认为,给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学性,规律性的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就是给于掌握作文教学能力的一个借鉴。根据的模式或结构框架,以及辅导其有效地迅速地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人格”教学的思路,就是前面所述的,在认识与理解作文教学研究共性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个性倾斜,使“入格”具有实践性与“个性化”。在基础上鼓励学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条件,发挥创造才能,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当然,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几十学时的培训所能形成的,培训,只是为其“不拘一格”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探索“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教学思路

培训过程中的“入格”教学是手段,目的是“不拘一格”。这要反映在学员的教学实践上,即培训过程乃至培训结束后,学员是否运用“入格”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培训学到的内容,从而达到“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

为了实施“个性倾斜”,学者先“入格”再行“不拘一格”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两期的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培调、教(科)研、教改”三结合的思路,这思路的具体做法是:在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面”上,系统讲授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为主体内容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纲要控制下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型:区直属小学,镇中心小学,完小的不同的年级(低、中、高),选择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验班,论证性地实施培训的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积累该课程理论实施于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手学资料。在这双相反馈过程中,促进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并完善与发展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性与针对性。参加培训的学员感到学有所得,学而能用,学而相长。两期研究班特色课教学实践与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证实了这条思路具有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效果。

四、建立特色课程的思考

笔者在为期3年的两期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1、特色课程与教育科研

笔者认为,骨干培训班的特色课程内容应是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富有个性的,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就是笔者自身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学操作时运用自如,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时也胸有成竹。

同时,特色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实施,又是教育科研的发展。笔者在两期研究班的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了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与“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课题在l993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就在这“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中得到突破性的发展,3年中,根据特色课程的需要,笔者编拟了若干可以操作的实验课题,分到各个教学实验班进行专题探究。如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文的认识事物能力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优化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几类教学手段,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作后评改指导课的组织与设计;低年级起步读写训练的内容与形式;童话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等课题,笔者通过指导教学实验班青年教师备课,听课和评课,自己上研究课,自己上示范作文指导课,亲自批阅学生作文,举行各个专题的小型研讨等课题研究手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研究讨论,完善了好几个专题的研究,如逐步形成了“优化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框架结构,完善了这个优化过程中的三个教学过程的三个控制:“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选材控制,“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构思控制,“作后课改指导”过程中的语文运用控制;完善发展了“作前准备指导”的教学手段;创造了“作文指导”的两轮构思教学模式的“先行指导教学法”;提出了“发挥个别教学优势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观点;探究了命题作文训练和童话教学的内容与思路……这些积累经过分析提炼,撰写成专题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教学杂志上发表,?最终在1995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论》(22万字)。应该说,这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有系统理论,实践操作手段的论著,是“师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特色教学的成果。

2、建立特色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师职务培训包括青年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特色课程的建立,应是教学改革的借鉴,也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的内容因为来自实践,又在教学实验班中实践后充实,因而,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均可直接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中,而且富有实效。

两个班80多名学员,都在教学中运用了特色的教学内容。作为借鉴,切实改进作文教学,全区各中小学都有研究班的学员,因而,特色课的教学,促进了全区的作文教学改革。三皇桥小学几位学员,在学校行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成立了研究小组,确定了发展小学作文“三化”教学的新研究课题:“小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训练研究”,既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又促进了教育科研活动。不少学员在教学实践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究、研究班结束后,拟定了教科研专题,继续深入进行作文教学研究。

课程论文篇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让许多教师感觉压力不小——它的涵盖面扩大、灵活性增强。整个教材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让人觉得无从下手。一堂语文课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教材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使用新内容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今天,我就董珂和徐景两位老师上的《钓鱼的启示》和《宇宙生命之谜》两课来谈一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这也是新课标提出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资源就是物力、动力的来源,它是一个来源问题。语文课程资源就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它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教学用具等;二是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各种标牌广告、各种风土人情、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以及教者与学者平时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等等。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1、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没有语文资源作为基础的教学可以说是空洞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钓鱼的启示》中,董珂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快速读全文找出重点段;选择最喜爱读的形式找出重点句;教师充满感情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最有特色的引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明理。这就从书本中充分挖掘了课内教学资源。另外调查表的使用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这“鱼”是什么?让学生交流资料,讨论现实生活中的诱惑是什么?这些都来自课外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使用,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课文中的难点“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理解得既轻松又深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宇宙生命之谜》中,徐景最大的亮点就是成功地组织了辩论会。她利用从网上找来的短片向学生介绍了浩瀚的宇宙,精美的图片和扣人心弦的音乐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样的铺垫,无论正反方都能从书上找出有利于自己的论据。现在我就以正方为例:正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从课内资源中找出火星与存在生命的地球的相似之处,即:自转基本相同、都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一样等,又从课外资源中找出有关“外星人”、“飞碟”等的图片、书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有了这些充分的语文资源,学生在辩论时越说越好,越辩越精彩。2、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实践的必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大语文观,整体把握语文能力,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调语文实践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在《钓鱼的启示》中学习了道德是与非的问题,那么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在社会上作调查,印证一下书上的道理,了解现实中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如:人们爱护草坪的情况;走人行横道的情况;保护环境的情况等。学生在调查中、在用语文的基础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得到了深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如何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处处留心,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资源等着我们去发掘。资源的开发有多种形式:1、阅读报刊、杂志。2、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资料。3、网上下载。4、询问他人。(家长、老师、同学等)5、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采访报告等。6、观察体会。语文资源开发形式很多,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1、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设施,让教师最大程度上挖掘课内资源。2、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①、创设良好的语文资源环境。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协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收集语文资源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去做,不要因为学生的资料不着边际而横加指责。③、创设学语文用语文的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给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④、重视社会、家庭所蕴藏的语文资源,让社区支持,家长重视。⑤、开展诸如: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教育活动。四、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几个困惑。1、学生和地区的差异性。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多少,学习能力的大小,都影响着收集语文资源的多少和质量问题。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来收集处理信息,发挥最大的潜力?城市和农村的地区差异性导致语文资源使用和交流的不同。相对于城市,农村语文资源溃乏,收集方式单一,怎样能够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语文资源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2、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孰主孰次?3、课程资源是否恰当?课程资源是不是都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学生收集的课程资源能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课程资源每次出现和使用是不是都恰如其分?如:《钓鱼的启示》中,调查表是否有助于学生对道理的认识?这些表能不能印证道德是与非的问题?《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收集的资料能不能充分证实自己的观点?我们该怎样有目的地收集课程资源?怎样讲求资源收集的效率性?4、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教学中将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希望我们一起在教学实践中共同来发现、探讨、解决这些困惑,从而完成新教材对于我们的挑战,让我们真正走在时代的前列。

课程论文篇8

《会计学原理》是财经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启蒙性、指导性与纽带作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专业基础的坚实程度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接受能力。因此,《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不容忽视。一直以来,该课程教学沿袭“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教师以口授加板书和课件的手段,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样课堂教学在中国大的教育背景下自有其生存之道。

1.1基础教育模式的继承,学生乐于接受

根据该课程的基础地位,《会计学原理》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讲授。我国高校学生在接受了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后继而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长期以来,前期教育模式深入人心,很难变革。倘若在学生未经课堂模式变革的渐进过渡下突变传统教学模式,很可能引致学生的负面情绪、不适、厌学或者惧学,继而丧失对本专业甚至整个大学学习的信心。因此,对于基础性专业课程教学而言,不能被某一新型教学手段瞬间取代。

1.2教师言传身教,有利于师生交流

传统课堂的面对面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面对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人性化交流,教师的一举一动,眼神抑或手势,都能起到暗示、启发学生的作用。在讲台上,教师可以就某一知识点的半讲半问,诱导学生紧跟教师思路,从思考中品味,比如针对某一交易的会计分录,教师提示借方账户,学生回答贷方账户。教师在讲授时会经常有意地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解决思路讲解出来,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1.3结合课堂反馈,相应调整教学进度

《会计学原理》课程主要学习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概念为基本组件,原理是在会计概念基础上衍生的规律性的专业知识单元,将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到会计实务中需要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因此,初学《会计学原理》不能从方法入学,而应该建立在概念与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传统课堂上,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课堂接受知识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并且,教师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班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便于因材施教。同时,教师的文化修养、学识品味、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影响。

2微课程引入《会计学原理》的切入点

2.1形式“微”、内容“精”、效果“妙”———盘活课堂气氛

教师如何教好学生?学生如何学好课程?这些都成为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话题。通常,该课程的标准课时为64节,包含的内容涉及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会计账户与科目、复试记账、账户与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成本计算、账户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核算形式、会计报表、会计规范与工作组织等。其课时长,内容多,教学效果循序渐进。所以,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微课程”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而始终应该以传统的课堂为依托,做“嵌入式”的补充和调剂。因此,在时间上,《会计学原理》的“微课程”应该控制在一般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以内,即每次课程时间为10~15分钟比较合适,因为时间“微”,因而,在内容设计上要精准控制,把握重点和难点,使微课程的主体鲜明、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微课程还要形式多样、结构紧凑、主体鲜明,巧妙的构成某一章节的“主体单位资源包”,能用课堂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恰到好处的激发起来,做活课堂。

2.2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活学生思维

“微课程”是“知识脉冲”,通过一节短小的音频、视频呈现某个单一的学习主题,可以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通过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学习,可以实时课堂或课外在线,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讲到借贷记账法时,可通过“会计科目扑克”设计相关的游戏情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复试记账类型创设“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游戏情形,在“游戏”规则的驱动下,学生将思考、提问与娱乐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学习、强化学习的效果,学习兴趣高、且事半功倍,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3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做活教学手段

教师从对微课程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过程中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几分钟内将某一问题讲解清楚无疑是一大挑战,这里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根据“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的评价标准,好的微课程应具备以下标准:①主题突出,简明合理;②内容科学,逻辑清楚;③结构完整、技术规范④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目标达成。因此,老师要掌握微课程的制作技术规范,深刻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形成不断拓展教学资源的意识,加强对知识讲解和总结的逻辑性程度。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师完全突破了传统课堂形式,可借助于多元化的形式活化教学手段,采用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分组讨论、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补充课堂执行模式。

3《会计学原理》二元教学模式的落实要点

3.1二元模式是结合,不是替代

二元模式是指将《会计学原理》的传统课程与微课程的优势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尽管微课程有助于增强课堂讨论效果,然而老师使用时必须能够灵活适应新情况,因为微课程以短为特色,导致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微课程不能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微课程是传统课堂的延生和补充,将传统课堂定位在“传道授业”,微课程则定位在“解惑”。微课程的功能是经验的交流及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学生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通常在《会计学原理》中,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是一个重难点,可将此部分内容细分成几次微课,配合图文并茂的音视频,设置任务单和评价方案,让学生在课后学习和反馈,任务时分数挂钩,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这样可以控制学生的随意性,且节省了教师的批改作业工作量。教师在线跟踪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设计下次课堂教学。

3.2培养教师开放教学的技能

微课程所要求的开放式授课方式,显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习惯的:在摄像机前面如往常一样挥洒自如地讲课,或者按照提前编好的脚本在电脑屏蔽上边讲边录音,这些都要求授课教师具有相当的表演才能方可胜任。尽管单播式微课的制作并不需要很多准备,也不需要很复杂的设备,通常教师自己基本就能应付。然而,对于交互式微课来说,其中所涉及的复杂的视觉效果或动画可能需要准备时间长,或者需要额外的技术资源。这些都构成对广大教师的挑战,因而,教学主管单位应加大教师培训,帮助转变观念,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观,可在教师主体结构上设计“二元”模式,让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内容,而青年教师富有创新和挑战能力,承担微课程任务,并且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相互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3.3搭建平台,形成微课程资源联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