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康复心理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7:40

康复心理学论文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1

【关键词】康复心理学 有效教学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河南省教育厅教师[2012]1111号);2013年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教师司[2013]13号);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ZD-04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5-02

随着特殊教育零拒绝理念的推行,特殊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大,表现为特殊儿童障碍类型增多、程度加重、多重障碍儿童数量增加等,对教育和康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双重需要,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培养单一教学型教师变为培养具有教学与康复双重知识和技能的老师。2012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的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教师、康复类专业技术人才。”康复心理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步入师范生的视野内,成为教育康复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可操作性、思想性与适用性兼容并存的特点。由于涉及大量的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的名词、概念、理论、技术等内容,凸显容量多、专业领域跨度大、学科内容新、实操性强等特征,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有一定难度。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率,提升教育康复专业的人才质量。

一、《康复心理学》教学低效的原因

1.被动的学习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或使用课件呈现)、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以教为主的师生单边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被老师“牵”着走,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讲授的进度快、内容量大、交叉知识多,学生易出现“腾云驾雾”的感觉。

2.重知识传承、轻技能指导使学生会“说”不会“做”

“知识传递型”教学观在我国高校仍然占重要地位,教师习惯于把“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只追求按时讲完授课内容,却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有“知”少“行”,知行脱节。造成学生实操性差,技术水平低,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离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灌输式教学剥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

“一言堂”的“师说”教学占据了大量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教师以学术权威自居,把教材神圣化,剥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活力,教学成为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

二、《康复心理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教学有效性所采取的教学行动或教学行为[1]。应用于《康复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有:

1.教师主动提升专业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康复心理学的施教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自觉打破学科壁垒,树立大康复观,构建宽广的学科通道,从单一学科的专家转型为具有现代康复医学观的高素养、宽视野、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康复家。由于康复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步入大学课堂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心理学理论及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还处于尝试、探索阶段,任课教师不能仅仅是传授现有教材上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领域研究大量的心理康复现象,通过科研成果的不断转化,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命力。

2.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即通过图示的方式结构化、可视化地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达到一目了然地了解知识体系的结构、层次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太多、太杂,学生记忆、理解困难[2];采用概念图来表现复杂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使用概念图可以梳理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信息、构建知识框架、呈现整体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可以改变传统的条目罗列展示教学内容的线性方式,完整呈现知识网络,有效展示师生思维过程,利于课堂互动、交流、合作,例如图1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关于应激障碍知识的概念图。在评价活动中,概念图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工具,有效地评价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对知识理解的水平、深度和知识的相互联系程度等[3]。概念图是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帮助的有效策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快会体验到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度的、精致的加工。无论是预习、复习,还是探究、讨论、汇报、展示,甚至是考试,都可以显示其独特的作用,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4]。

图1 应激障碍

3.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培养临床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正确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是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着师生比不合理现象;面对大班额学生,教师指导实验、参观、见习、实习的精力不足,往往使之流于形式。今后,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把实践教学放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教学质量。实验课可以在实验室开展心理测量,训练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通过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心理咨询技能;见习、实习中,对学生临床接触的个案进行分析,做耐心细致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在实验、见习、实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做小课题,写科研论文,促使学生逐步发展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结语

随着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只有及时把先进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呈现于教材中、课堂教学中,结合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才可以真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心理康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那么,在《康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玲,宋远航.大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2):98-99

[2]苏程,刘军.浅谈康复心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58-259

[3]孔亚峰.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7(5):41-44

[4]李晓慧,董彦莉,周平平.基于概念图策略的教学研究――以高等农业院校化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2010,38(23):12853-12854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2

记者还了解到,沈玉芹教授曾执笔起草了不久前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而且在OCC2016大会上,沈玉芹教授还以《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与病例实践》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该共识的核心内容和实施方法,并进行了拓展性讨论,发表了创新性观点:只有对慢性心衰综合管理――包括实施五大处方、正确处理五大处方关系、建立完善的随访系统,才能实现慢性心衰的真正心脏康复。

针对上述话题和OCC2016心脏康复论坛的会议议题,本刊记者对沈玉芹教授做了系统采访。

运动康复的关键取决于

患者的依从性

沈玉芹教授首先介绍说,以前,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在临床上被列为运动康复的禁忌证,到了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AHA 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ⅠA推荐,这说明,只要有可能,运动康复将成为稳定性CHF患者必须接受的治疗。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又经过多次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加以修改后公布。这份《专家共识》共包括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国内外研究现状、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及效果判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CHF患者运动康复医师培养要求、科室和医院条件要求6方面内容,其中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方法为核心内容。

谈及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具体问题,沈玉芹教授说,平时,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处方往往是患者被动地由医师开具的,医师却要求患者主动地去执行。针对这种情况,沈玉芹认为:“让一个具有乏力、气短等症状的心衰患者去积极主动地执行运动处方,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有的患者根本不执行,有的患者执行不到位,有的患者虽然起初执行得很好,但是不能持续长期时间。因此,依从性差是心衰患者运动康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她进一步阐述道:“以HF-ACTION研究为例,1年随访完全依从的患者仅有38%,部分依从者14%。依从性差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效果的首要因素。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差的原因:除心衰乏力、气短症状限制之外,还有年龄大、体弱、合并症较多、文化教育程度、认知障碍、抑郁情绪――心衰患者抑郁患病率达30%、经济条件、地域交通限制、家庭成员支持等诸多因素。提高依从性的方法:加强宣教――可利用心脏康复俱乐部、心脏康复门诊及社区俱乐部实现面对面的宣教,也可以依靠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平台及报刊宣传运动效益与方法,去促进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信心、促进实现患者预期结果、改善设施条件以减少障碍、借助移动医疗设施发展远程监护以利于家庭运动康复。”

沈玉芹教授表示:“影响运动康复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从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来看,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关系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

沈玉芹教授详细解释说,对慢性心衰患者而言,在一定强度范围内,运动强度与运动效果成正比关系。高强度间歇运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据Wisloff等学者报道,心衰患者经过12周的HIIT训练(10分钟50%~60% peak VO2的热身运动,相当于60%~70% peak HR,4分钟90%~95% peak HR高强度有氧运动-3分钟70%~75% peak HR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分钟50%~70% peak HR整理运动),较中等强度连续运动(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 MCT),心衰患者(70% peak HR)显著性改善peak VO2,HIIT较MCT增加peak VO2达32%;仅HIIT可显著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及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分别达18%和25%;HIIT可增加LVEF达30%、降低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改善内皮功能及线粒体功能。HIIT还可降低E/Ea,增加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而MCT未发现此作用效果;而Tschentscher等学者研究发现,HIIT和中等强度连续运动作用效果相当,HIIT并不优于MCT,过高的强度对慢性心衰患者而言,执行起来反而更有难度及增加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注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结果。运动形式是运动处方的另一要素。有氧运动是慢性心衰运动的主要形式,抗阻运动是有效的辅助运动形式。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加运动康复效果。柔韧性运动与平衡运动有利于慢性心衰患者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及平衡能力的训练。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整体运动能力,要注意降低关节损伤、肌肉损伤及跌倒的风险。

沈玉芹教授还强调说:“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极具中国特色的运动形式,也很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如果把这些中医特色的运动形式糅合到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处方中,必然增加趣味性、提高依从性;不过,难以定量是其一大弱点,目前倾向于推荐为每次30~60分钟,每周5次以上……”

心衰康复应重视人文医学价值

在采访中沈玉芹教授还强调,在临床上,心衰及心衰运动康复的的治疗管理,还应注重人文医学,这往往是很多医生忽略的问题。

她首先阐述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始终滞后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果医生因为自身拥有的科学技术而变得盛气凌人,失去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那么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从某种意义上讲,价值观是道,人文医学是术。要想做一个好医生,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那么,人文医学在心衰患者康复中如何能得以体现?”沈玉芹教授继续阐述说,首先从心衰及心衰运动康复的发展史来看,人文医学正在不断得到体现。众所周知,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特点,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心衰可划分为前心衰、前临床心衰、临床心衰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4个阶段。在过去,治疗心衰的策略主要是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通过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使用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达到长期修复的目的。心衰的阶段划分和治疗策略的改变,更多地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这个转变得益于人们认识的提高。”

沈玉芹教授接着介绍说:“说到心衰患者的运动康复,在临床中,我们其实经常遇到患者提出疑义,因为其他医院的医生禁止他们运动,因此中断了我们给其制定的运动康复计划。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重新对该患者进行教育,打消他们的疑虑,恢复运动方案。由此可见,理念的传播和推广至关重要。当然,教育对象并非仅仅针对心衰患者,还包括心衰患者的家属和照料者以及广大医护群体。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引导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心脏康复理念的推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涉及医患理念、文化教育背景、国家政策等,必然是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我们必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努力推动心脏康复这一阳光工程的发展。”

沈玉芹教授还强调说:“慢性心衰心脏康复需要积极探索新模式,这是另一个挑战。其宗旨是改善临床终点、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开支。中西医结合模式是心衰心脏康复新模式,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可以恰到好处地把中医的整体、全局观与西医的微观、局部结合起来,做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比如在药物治疗中加入中医药元素,运动康复中引入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饮食可辅以药膳等,针灸也是有效的改善情绪及睡眠的方式等;同时必须重视人文医学在心衰康复中的作用,坚持以患者为核心的人文思想,实现正确的价值观与人文思想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

她归结说:“总而言之,只有对心衰患者给予多学科的共同管理,在包括药物、营养、运动、心理、危险因素的协同干预下,正确处理五大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心脏康复。”

国内外专家

多角度解析心脏康复问题

谈到刚闭幕的OCC2016心脏康复论坛的背景,沈玉芹教授介绍说,这个论坛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承办,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蒋金法教授出任坛主。论坛的宗旨是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传播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我国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病防控事业的发展。

沈玉芹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本次论坛的亮点是将心脏康复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理论和实践,二是指南共识和实践,三是心脏康复技术和实践;旨在加强心脏康复基础理论的培训和实践技能的指导,使广大心血管医生对心脏康复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心脏康复技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沈玉芹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在这次论坛上交流了各自的临床研究成果。其中,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王乐民教授做了《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现状》的精彩报告。他介绍了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现状及面临的严峻形势,阐明了中国医疗的根本出路在于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三联动。论坛坛主蒋金法教授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心脏康复现状与未来》。其主要观点是,当前心脏康复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实现全程关爱的综合性康复方式。心脏康复是一个多赢的体系,除了为患者带来诸多获益外,还可以促进医患和谐,有利于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因此需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参考数据及临床研究证据,最终将使心脏康复从辅助治疗上升到整个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第一医院周明成教授带来了《移动医疗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的报告,他提到,智能手机、APP等技术结合健康管理助手平台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热情,必将促进社会对心脏康复事业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助力心脏康复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此外还有来自美国的Matthew N.Bartels教授带来了《美国心脏康复现状与进展》的讲题;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刘遂心教授带来了《心脏康复前临床综合评价及策略制定》,并与现场专家分享临床是如何操作的;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孟晓萍教授作了有关《冠心病合并CKD患者康复策略》的精彩发言。在本次论坛上,还有邹云增、郭新贵、孙兴国、郭兰、孔永梅、范志清、王磊等众多著名专家作了心脏康复基础理论与实践、指南与实践、心脏康复技术与实践等的专题讲座。

沈玉芹教授着重介绍说,这次论坛的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脏器康复中心在王乐民教授的带领下,曾于2005年引进日本心脏康复技术,开始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下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有氧运动康复,2007年开始心肺运动试验评估下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氧运动康复;此后,又相继开展了稳定性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肺栓塞及肺高压、2型糖尿病、CKD等相关疾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效果喜人。目前开展的心脏康复技术齐全,包括优化药物治疗,运动前评估(心肺运动试验进行有氧运动能力的评估),运动治疗(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平衡运动),心理评估及心理治疗,营养评估及营养处方制定,危险因素干预,睡眠管理等;此外,还有中医元素方法(针灸、中药、太极拳)及体外反搏等。目前,该中心获批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脏康复培训基地及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教育培训基地,并为国内培训了大量的心脏康复人才。经过10年的探索研究,这一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的支持,目前初步形成从基础-临床-开发-转化的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体系。在未来,他们将积极探索心脏康复新模式、新方法、新理论。

身为秘书长的沈玉芹教授欣慰地说:“本次论坛名家云集,内容精彩纷呈,充分探讨了大家所关心的心脏康复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中国心脏康复领域的特色品牌。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所展示的最前沿讯息,最专业知识使学者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3

自古以来,孝在我国的家庭成分中均居于首位。儒家文化《礼记•大学》提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通常要求子女对其父母做到“养体”、“养志”,即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伴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龄,现如今家庭结构特点小型化为主,空巢老人养老难的问题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要求在逐渐增大。为迎合这一硬性要求,本文就养老产业康复环境的康复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

环境;养老社区;康复景观;人文

何为养老康复性景观?利用景观设计中的相关理论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为实现健康养老而专门设计的环境即为养老康复性环境。养老社区的特色应该是为老年人提供家政、餐饮、娱乐、休闲、社交、康复、医疗等一条龙服务,而不是仅仅提供老年人居住的场所。何为康复环境?简单的说,康复这个词意味着具有恢复或者保持健康的能力,与环境这个词结合起来就得出“能够恢复或者保持健康的环境”的概念。正是由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了保持健康和机能的作用。

一、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大国。我国老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正不断地积累经验,比如借鉴外国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国情找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养老产业的发展也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各界人士关注,在实际的开发建设中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但大多是高档社区或是高收费的养老机构,没有办法实现养老的公共性。依据我国目前的养老产业发展背景,并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来看,我国的养老产业市场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重点发展养老地产及老年住宅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各开发商可以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情况的特殊性开发专门的老年住宅。例如老年公寓、亲子套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

2、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养老是现如今最主要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可以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社区敬老院、社区托老所、社区老年学校、社区老年服务中心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老年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运动保健、休闲娱乐要求的逐渐提高,将会出现一批适合老年人的体育保健用品、老年文化课程、老年旅游产品的出现,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二、老年公寓环境设计中的康复理论

1、景观偏好理论

所谓偏好是一种态度,一种表示洗好程度的态度,即“比较喜欢”。偏好的态度常反应在选择行为上,故环境偏好是个人对一个环境装袋的喜欢程度。基于人类精神上对美的需求,大多数人偏好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的环境。人类偏好较高的环境应该具备一致性、复杂性、易读性、神秘性等特征。康复环境中的偏好理论也如此,首先应具备的是达到人类的“偏好”,让个体可以主动的认识到它的客观存在,才可能达到康复景观的第二重作用,即康复治疗。

2、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是通过植物栽培和园艺设计从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多方面进行调整的一种治疗手法。主要包括无感刺激、本能技法、心理恢复、集体锻炼这四个部分。

3、康复性环境理论

康复性环境的概念最早由没货密歇根大学的kaplan和talbot提出,定义为能使人们更好地从心里疲劳以及和压力相伴随的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的环境。研究发现,自然环境对于多数人都是恢复性环境。恢复性环境也是近几年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主要包括两个理论要点,心理进化理论和注意力恢复理论

三、养老产业中康复环境的设计方法

1、模仿自然

模仿自然的最好方法是利用自然、向自然学习。建筑和景观设计中的模仿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根据人的需要对大自然的理解和重塑。从高迪的圣家族教堂到赖特的落水别墅都是建筑向自然学习的杰作,它们展示给后人的是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升华自然。

2、景观设计与建筑的互动空间设计

老年社区的设计中,不应忽视室外设计的重要性。老年人的康复训练绝大多数是在这里完成的,它是社区内人员康复、休息、活动和交往的庭院空间。传统的康复庭院是通过接触自然景观来达到康复治疗效果,有疗效的温泉、鲜花、树木很早便出现在康复建筑中。对于患者的病体和抑郁的心情,康复环境可以帮助患者精神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并提供室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场地。康复环境、建筑间隙空间与建筑设计应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环境康复设计思想的完整实现。

作者:王琦 弓太生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4

关键词: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四模块五方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55-02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医学并称为20世纪“四大医学”,其治疗对象为残疾人、慢性病人、老年人等。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1]。因此,有必要对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索。

一、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符合康复五大核心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2]

在康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长株潭康复市场调研,明确核心岗位能力要求,依据国际PT、OT执业标准、国内康复治疗师(士)执照考试大纲,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康复治疗整个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出基于“四模块五方向”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图1):“四模块”即公共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模块;“五方向”即PT、OT、ST、中医康复及康复护理方向。

二、紧贴行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3]

将职业人文素质与知识、能力进行一体化设计,按照医院康复治疗师的规范要求,与医院共同研究制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临床实践紧密衔接,探索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课程化,开设学生职业道德活动课程《职业指导》[3]。紧贴行业岗位职业道德标准,设立职业道德阶段性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化教育活动,服务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有效解决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医院不能紧密结合的难题。

三、参照康复治疗师(士)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4]

按照康复治疗师(士)职位资格标准,与康复临床专家、康复职教专家一道,制订《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临床康复》、《言语治疗》5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研制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法[4]。

四、优质核心课程建设[5]

成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实行课程建设责任制,每门课程由骨干教师牵头,确立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标准,重组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开发实训项目,探索实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活动和考核方法,分期分批进行优质核心课程开发[5]。将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康复评定》、《作业疗法》、《运动疗法》3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优质核心课程;将《人体发育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康复学》、《言语治疗》、《理疗》5门课程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五、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教材[6]

结合职业标准,分析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开发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具有现代康复理念的特色教材《康复评定》、《运动疗法技术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工程学》、《中医康复学》等9本,同时配套开发校本辅导教材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教材。

六、构建全程性课程考核评价方式[7]

从现场认知、仿真操作、岗位协助到岗位实践,在学生学习、见习到实习阶段引入全程评价方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学习中培养职业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职业素质,采用理论考试、课程考核、见习报告、实习鉴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对学生的培养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8]。

七、小结

基于四模块五方向的康复治疗学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国家康复行业发展规律,课程设置科学,教学计划严谨,教学实践合理,结构合理,理论联系实际,是康复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的一种重要探索途径。

参考文献:

[1]夏青,张健,阎丽娟,等.高等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中医教育,2014,33(6):14-16.

[2]薛晶晶,肖灵君,燕铁斌,等.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53-956.

[3]胡鸿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10,12(36).

[4]周立峰,付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医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60):72-73.

[5]吴小平.对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Z1):98-99.

[6]尹宪明,吕俊峰,蔡小红等.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5

【关键词】

康复医学;康复心理学;临床科学思维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医学的目的是促进人体伤、残、疾病后的康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后遗功能障碍,其内在要求与新医学模式是一致,因为现代康复医学的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器官、肢体功能康复转变为心身整体功能的康复,康复医疗技术也从单一的生理功能康复向跨学科综合康复协作发展。这就使得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培训计划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目前的康复心理学课程,基本满足了专业培训的要求,提升了学生对现代康复和健康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巧,拓展了临床思维,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临床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由于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和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造成部分学生对心理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心理学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为了提高康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尝试对康复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根据康复心理学特点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安排

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主要目的是解决康复对象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接受并逐渐适应残疾现实,挖掘他们的潜力,重新回归社会,同时,康复心理学还探索残疾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心理与躯体在残疾时的相互影响[1]。我院现在康复心理学使用的教材是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也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康复心理方面的本科教材,这本教材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康复治疗学的集大成者,由于是包含多个学科,所以突出的特点是学科领域范围广,难点重点分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而内容较多造成教师无法就难点、重点问题深入讲授和探讨。

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有些课程内容上有一定交叉和重复,比如同时安排有精神病学和康复心理学,据笔者初步调查,不少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也存在类似状况。从教材内容的重叠到教学安排的重复,导致不同教研室之间经常需要调整、协调,不能很好的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对几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课时太少,内容太多、太杂,存在重复教学,造成学生记忆、理解困难。理论教学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教材的编写需要周期和时间,解决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教材,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或者自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同时可以在教学安排上多做工作,由于康复心理学其中的心理学部分是基础,以往相当多的学时被心理学占用的,而疾病、伤残后以及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变化和治疗特点,这些与临床工作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所剩学时少而无法深入讲授,有些内容只能进行压缩和删除,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特点,除了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外,还应适当增加学时,同时增加学生的见习、实习课次数,必要时可调整教学内容,将康复心理学中涉及的医学心理学单独开设课程进行教学,并剔除康复心理学中有关精神病学的内容,从而释放教学时间给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心理学史教学,培养学科历史观,增强学科认同感

从2001年开始,我国将康复治疗学纳入国家全日制高等教育以来,康复医学教育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康复医学观念的不断深入,社会心理因素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对非心理专业学生来说,特别是医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理性思维培训容易造成重实证轻推理与逻辑的思维模式。心理学是逐渐脱胎于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人的心理过程又较为复杂,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是尚未验证的假设,加之心理学专业概念、术语相对比较抽象,在讲授过程中同学不仅难于理解,而且对许多学生而言,缺少实证的心理学还很难同“科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存在轻视本课程学习,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少部分同学对心理学热情很大,但又难于把握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有时片面夸大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医学的严谨与客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以及历史的角度介绍心理学,注意培养学生客观的学科历史观,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使得“康复”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康复心理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与心理等方面,教师讲授的多是心理理论、治疗技巧、实践操作等较微观较具体的问题,教学大纲也没有心理学发展史方面的要求。这种教学不可能使学生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其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心理学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无法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心理学有个总体和宏观的把握,没有了历史性思维,学生对学科就缺乏认同,也就容易造成偏见和排斥。具体到临床应用中就会形成同学只会教条的理解理论,只知道心理学的各个流派,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加强心理学史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科历史观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3 加强临床实验以及实习、见习学习,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培养临床技能和科学思维

康复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治疗师的基本素质。思维是人们对实践对象的能动反映、主体构建和自主反思的心理性操作过程[2],思维或思维方式的品质,决定着我们认识实践对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临床科学思维能力是在医学认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追寻客观真理,掌握规律,解决疾病和健康之间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加强引导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重点与难点,还能够尽可能地培养学生面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时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调动和启发他们的能动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也成为康复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由于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心理现象与过程的复杂性,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客观介绍心理学目前面临的困境,注意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学生既认识到心理对人的作用,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要看到目前神经心理学的飞速发展对心理学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各种社会心理测试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理康复的疗效变化进行有效的量化,为康复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课以及实习、见习课学习。在实验课中,重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训练徒手心理测量技巧以及测量结果评估;分组练习心理治疗与咨询技巧;模仿残障患者的特点,开展角色扮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加深对伤残患者心理状况的理解。在临床见习、实习期间,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敢于接触患者,敢于实践,走出教材,最后再对各个病案进行分析讨论,分析每一个病案的经验得失,以疾病为中心,分析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从“病”到“患者”,从生物学到社会心理,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康复医学中,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康复医学的内容;同时,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认知理论、心理生理学、人本理论的发展也使得康复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不断渗透,推动着康复心理学的发展,而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统筹兼顾好教材和相关内容的安排,重视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康复心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贺丹军.康复心理学.华夏出版社,2005,10.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6

1.1理论框架

《社区康复护理》课程设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191个成员国一致签署协议认可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提出从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参与等3个部分评价残障人员的功能状况,并且强调社区环境对残障人员健康的重要影响。ICF认为,在考虑个体健康状况时需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与个体活动及参与。个体自身功能是指机体生理心理功能,而个体结构是指机体的器官肢体等组成。这个层面的具体功能包括意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肌力等。个体活动及参与是指个体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具体能力包括学习及应用知识、完成基本任务和指令、沟通、移动、自我照顾、日常生活、与外界沟通互动、社区社会生活。第二个层面是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的情境,包括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对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起着重要作用,涉及从家庭成员到社区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个层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以在ICF具体分类中不作考虑。ICF认为,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状况和背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强调使正在经历或可能经历残疾的人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获得参与家庭及社会的能力。ICF摈弃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对康复的认识,而将残疾视为一种社会问题,指出在实施康复活动时需要考虑一系列描述个体生活背景的环境因素,适合作为指导康复工作的理论框架。社区康复强调医学、社会及权利的综合体现,是以残障人士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社区内卫生、教育等资源,为残障人士健康、教育、谋生、社会及赋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比较ICF理论及社区康复内涵,不难看出,两者都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及其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力求达到残障人士参与功能的最大化。因此,运用ICF作为理论框架指导高等社区康复护理课程的构建可以保障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及专业性。

1.2教学目标

在ICF理论指导下,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该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方面: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在认知领域能阐述社区康复护理的核心概念,识别常见残障类型并提供早期康复干预指导,应用康复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护理对象身体功能状况,应用社区康复理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包括适宜的家庭训练及护理要点);在动作技能领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康复技能(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并适宜应用于残障人士,创造促进护理对象康复的情境;在情意领域具备对社区残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1.3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该阶段学生已经完成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知识及康复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考虑《社区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同一时间段开课,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社区护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对社区康复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4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4.1内容设置依据ICF认为,对个体健康状态的评定,应考虑到个体自身的功能及结构,个体自身活动及社会参与情况,而这些受到个体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社区康复护理》课程中强调突出在对个体自身功能及结构了解(康复功能评定)的基础上,考虑提供适宜的外界环境(社区康复环境构建),开展适合于促进个体自身功能改善的活动及社会参与(社区家庭康复护理)。

1.4.2课程内容《社区康复护理》的课程内容分为理论授课及实践两大部分。基于对ICF的理解,理论授课着重于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及理论,包括ICF理论概念,社区康复核心概念,及社区康复护理发展等。第二部分为康复功能评定,具体授课内容包括常见残障种类、康复评估、早期康复干预等。该部分内容与传统康复专业课程类似。第三部分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参考ICF中的活动与参与,即进食、入厕、穿衣、沟通、行走等,具体内容包括常见疾病康复要点、康复技术(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及家庭训练。该课程在讲授康复专业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突出社区康复护理的特色,如营养问题、排泄问题、膀胱功能训练、皮肤完整性、心理问题等以专题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第四部分社区康复环境构建,ICF中强调充分考虑社区环境中家庭、健康工作者、康复政策等对残障人员的影响。授课内容上通过分析讨论现有国内外康复政策及服务,分享国内外社区康复的成功案例,在与残障人士及家庭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家庭访视及居住环境的改造,并为残障人士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涉及讲座、专题讨论、模拟教学、学生汇报、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社区康复实践是《社区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康复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实践,以解决残障人士的实际康复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校内实验及社区生产实习两部分。校内实验用于促进学生功能评定能力及康复技能的掌握。生产实习在教学社区完成,6~8人为1个实习小组。由于残障人士的康复需求及家庭社区环境各有不同,因此,采用以患者功能障碍为中心的实习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特点及需求制定并实施具体康复计划,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对残障人士功能障碍进行评定及干预,并通过对社区环境、健康服务及健康政策的了解,促进残障人士回归社会。

1.5教学评价

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社区康复护理》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不仅评价学生康复护理理论及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强调在实际社区情境中知识应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在教师评价基础上,融入学生的自评及他评,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公正。评价方式上包括理论考核、课堂讨论、小组汇报、康复问题的综述文章、实验室模拟康复技能考试、社区康复计划撰写及实施、社区实习反思日记等。

2小结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7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则把它列为第四类医学[2]。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它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3,4]。

1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

1.1现代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学既重整体的协调,又重个体的纠偏,这是中医康复学最根本的特色与优势,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9]。

1.3走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医康复学应引进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规范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量化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

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但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如对于两个同是中风偏瘫,中医辨证同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很难用气虚血瘀这一证候反映偏瘫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仅用气虚血瘀的变化来评定(衡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因此,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在中医古籍中,对功能障碍的评价尚无明确记载,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观点是中医康复学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心脏康复方面,也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心电图(12导联、24h动态)、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进而根据患者心功能、心脏能承受的负荷及心理应激制定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持续的时间等,并选择患者感兴趣且易于坚持的运动,量力而行,以身心舒适为度。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的特点;它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身心交融和高度统一,增强人体潜在机能,达到自我身心锻炼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冠心病人施行运动疗法的同时,再配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更佳的效果[10]。提示中药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解决心脏病后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2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6000万残疾人,1.77亿老年人以及大量慢性病人[9]。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不少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和防治,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就是养生学的热点问题。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它是身心性疾病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综合反映,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有更为广阔的天地[10]。

中医康复专业在国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医学一样,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和服务网络。然而,全世界6亿残疾人中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20%,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服务;另一方面,当前在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保健和健康消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疗法的合法性,并在医疗保险方面给与支持[11]。

总之,康复医学在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促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促进全民保健,促进残疾预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随枝.发展中的现代康复医学[J].宁夏医学杂志,1995,17(1):60-61.

2陈耀华.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18(2):30-32.

3岳旭东.略论中医康复学[J].国医论坛,2003,18(2):14-15.

4卓大宏.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渠道和发展前景[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146-148.

5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5):412.

6卓大宏.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1-103.

7关骅.康复医学与治疗学关系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2-554.

8张雅萍.略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6):48-49.

9袁嘉丽,李庆生.中西医结合养生学及康复医学在21世纪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思考[J].中医药学报,2003,31(2):1-2.

康复心理学论文篇8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1]。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则把它列为第四类医学[2]。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康复方法及其它有用的措施,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和使之重返社会[3,4]。

1 中西医康复医学的特点

1.1 现代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以残疾者为中心着眼于功能和能力的恢复,致力于残疾者生活素质的提高,并以促成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作为其最终目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各种有效的功能训练,以及应用康复工程进行代偿和重建等方法,辅以药物、手术、饮食疗法及其它。所以它的治疗目的不只是疾病的痊愈,而是最大限度的使其身心功能,从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1]。其特点如下:①以躯体残疾者以及伴有功能障碍的慢性病人与老年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②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三项重要原则指导康复工作;③重视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组织作业-职业-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重返社会;④重视以专业协作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协调的康复治疗;⑤重视康复治疗与康复工程相结合,以工程技术辅助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以提高诊疗质量[4~6];⑥重视功能评估和分析是现代康复医学的特点,它为康复治疗提供客观的准确的评估依据。目前国际康复医学界使用的功能评估方法正向专业化、规范化、定向化方向发展,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

1.2 中医康复学 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调适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食疗、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针对病残、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及热病瘥后诸证等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的综合应用学科[7]。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在强调整体康复的同时,主张辨证康复,创造出中药、针灸、按摩、熏洗、气功、导引、食疗等行之有效的方法[8],中医康复学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特点,一方面来自中医、中药的优势,同时也与中国的社会传统文化有关,这些特点也是中医康复学的优势[4]:①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相结合,强调个体化的综合治疗;②预防康复与临床康复相结合;③形体康复与精神康复相结合;④自然康复与药物康复相结合;⑤食疗康复与药疗康复相结合;⑥内治康复与外治康复相结合。中医康复学既重整体的协调,又重个体的纠偏,这是中医康复学最根本的特色与优势,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9]。

1.3 走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之路 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学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中医康复学应引进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规范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量化标准——客观的评价标准。

中医康复评价首先是中医诊断领域内的辨证,但康复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如对于两个同是中风偏瘫,中医辨证同为气虚血瘀的患者,很难用气虚血瘀这一证候反映偏瘫功能障碍的程度,以及仅用气虚血瘀的变化来评定(衡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因此,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在中医古籍中,对功能障碍的评价尚无明确记载,因此建立中医康复学障碍评定观点是中医康复学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心脏康复方面,也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心电图(12导联、24h动态)、心脏超声波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情况,进而根据患者心功能、心脏能承受的负荷及心理应激制定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持续的时间等,并选择患者感兴趣且易于坚持的运动,量力而行,以身心舒适为度。中医康复学的运动形式具有动作和缓、形神和谐的特点;它通过精神意识驾驭形体运动,身心交融和高度统一,增强人体潜在机能,达到自我身心锻炼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康复锻炼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中,对冠心病人施行运动疗法的同时,再配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更佳的效果[10]。提示中药配合康复运动锻炼是解决心脏病后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2 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在增强,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6000万残疾人,1.77亿老年人以及大量慢性病人[9]。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的临界状态——“亚健康”,不少人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对于亚健康的研究和防治,从今天的学科领域来讲,就是养生学的热点问题。以慢性疲劳综合征为例,它是身心性疾病变化的心理、生理、病理的综合反映,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在这方面,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有更为广阔的天地[10]。

中医康复专业在国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康复医学已经与临床医学一样,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诊疗制度和服务网络。然而,全世界6亿残疾人中能够得到康复治疗的仅为20%,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很好的康复服务;另一方面,当前在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保健和健康消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投入巨资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国家甚至已经立法承认中医、针灸疗法的合法性,并在医疗保险方面给与支持[11]。

总之,康复医学在促进残疾者的全面康复,促进中老年人延年益寿,促进全民保健,促进残疾预防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随枝. 发展中的现代康复医学[J].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1): 60-61.

2 陈耀华. 康复医学的兴起和发展[J]. 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 18(2): 30-32.

3 岳旭东. 略论中医康复学[J]. 国医论坛, 2003, 18(2): 14-15.

4 卓大宏. 康复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渠道和发展前景[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 146-148.

5 母晓明,郭洪科,许学杰. 康复医学在市级综合医院的发展与思考[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11(5): 412.

6 卓大宏. 中西医结合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1-103.

7 关骅. 康复医学与治疗学关系的探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2-554.

8 张雅萍. 略论中医康复学的优势[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 25(6): 48-49.

9 袁嘉丽,李庆生. 中西医结合养生学及康复医学在21世纪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思考[J]. 中医药学报,2003,31(2):1-2.

10 张东坡. 心脏康复中运动计划配中药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探微[J]. 现代康复,2001,5(8): 12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