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8篇

时间:2023-05-24 08:52: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组成;小组管理;小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069

高效课堂是保证课堂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学习合作小组”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在自主生活中生活,让学生真正发展。因此,建设好高效的学习小组就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学习小组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成员对学习小组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是提高学习小组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学习小组建设包括学习小组组成、学习小组管理、学习小组评价三大的方面,因而学习小组建设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怎样构建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的原则进行分组。

1. 学习小组人数的确定。每个小组4-6人为宜 实践均表明,最佳的学习小组合作人数应在4-6人之间,其中又以两两成对的“四人学习小组”最为适宜。因为成两人一对,可以最大范围内的实施“一帮一”,努力实现“对对红”。四人学习小组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四人学习小组可以避免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所以,不论对于学习还是管理来说,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应以“四人合作”为最佳方式。

2. 学习小组发划分。学习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3. 学习小组的座次安排。为了更有效的协同合作,座次的安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学生之间必须坐的足够靠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更方便的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一般采用S型或方阵式座次,四人学习小组的S型座次是1号学生坐前排2号左后,以此类推。S型座次有利于组内和组间进行交流。方阵式座次式同组四人面对面这样,座位的安排就促进了合作。所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样重要。

4. 学习小组的稳定性和重新优化。构建的学习小组是否高效,关系着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始终将其放在学习小组建设的首要位置。稳定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们也喜欢在已经熟悉的学习学习小组中工作和学习。但是,有规律的学习小组重新优化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首先应交流弱势组成员,使其具有组间竞争性。其二,根据学科成绩对组内成员的排列顺序进行调整,使其具有组内竞争性。第三,根据各组的特点进行定期交流,使其感受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风格。同时,重新优化还可以预防“小集团”的形成。让学生们能够与更多拥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同伴搭档。当然,学习小组重组之前,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引导学生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例如离开之前,让学生给自己的学习小组成员写下感谢的话语等等。

5. 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每一个小组根据成员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起名为1-4号。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在4人以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一名收交小组长,一名卫生小组长,一名纪律小组长. 小组长主要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收交小组长负责作业的收交及和各课代表联络。卫生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卫生值周。纪律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及和班委会、团支部、各小组的联络。另外,根据小组成员学科特点选出各科课堂主持人。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组内分工落实后,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所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定期作适当的调整或轮换,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小组的规范和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级规则和规范建设,同样,一个优秀的学习学习小组也必须要有优秀的学习小组规则和规范建设相扶持。在学习小组组建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单独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教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还可以深入小组内,了解组员对组长的评价和建议。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规范和管理:及时了解小组动态;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建立小组间的竞争机制;管理组员时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小组团结、友谊和学习为重要原则,避免产生不愉快,构成矛盾;选出榜样,及时在小组评价栏内进行表扬,发现不足,及时将建议写在小组的评价栏内;(下转第71页)(上接第69页)制定小组的奋斗目标;建立小组内的互相合作、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

三、学习小组评价

课堂改革同时进行,实施效果却可能大相径庭,其中的关键措施就在于是否建立并真正落实了良好的学习小组评价机制。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政策,并严格的加以贯彻执行,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才会充满动力与活力。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我们将自主课堂的学习小组评价分为“智育评价”、“德育评价”和“特殊评价”三个方面。

1. 智育评价: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及考试成绩评价

(1)作业情况评价:包括各科自学提纲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各学科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等。每天由各组学科组长交换负责评价相邻学习小组各成员的自学情况,学习委员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2)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学习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每天由学习委员如实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3)考试成绩评价:结合平日检测及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的成绩,对各学习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纠正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予以奖励。

2. 德育评价:纪律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检查内容。

(1)纪律评价:包括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等。

(2)卫生评价:包括个人卫生、桌椅卫生、桌面整洁、学习小组环境、值日卫生及“绿地”卫生等。

(3)“和谐班级”建设评价:包括人际关系、班风建设、行为规范、管理民主、学习小组活动、学习小组及成员特色发展。

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周轮换的执勤学习小组认真记录,得分每天一公布,每周一汇总,结果上墙,并以此作为评价学习小组的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学习小组”的原则。这样考核对象就变成了整个学习小组,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学习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学习小组的失败。例如,从前某个学生不完成作业,我们可以扣他个人一分以示警戒,但现在我们要扣整个学习小组两分,因为整个学习小组没有达到作业按时按量全部上交的要求。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当某个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当某个孩子违犯了课堂纪律,着急的不再是老师,围在他身边频频督促、循循诱导的一定是他的组长与组员,学习与进步也不再是学生个人的私事,而切实关乎整个学习小组的集体利益,这样就更好地促进了整个学习小组的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篇2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教学活动。首先,我根据班里人数分成六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由8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使每组可以通过性别差异,而相互补充,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分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学习了,要使学习小组合作具有成效,则需要做好小组建设。

一、选两名称职的组长和副组长

组长是教师的小助手,是学生的小老师,由他们来负责全组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从全班精挑细选出12名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他们学习成绩优秀、责任心强,并且具有服务于同学的三心:信心、爱心和耐心。

二、培训组长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更要培养他们领导整个小组的能力。因此,我和科任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他们,以至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积极向上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共讨组名

组名代表着小组每个成员的心声,因此,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集思广益、共同商讨,最终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创意、响亮的组名,这样有利于凝聚人心,从而形成小组的奋斗目标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制作组牌

组牌内容:组名、组内成员、组规、组歌,还可以自己设计组旗和组徽,并且制订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才有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当然,奋斗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一年,短的可以是每一天,甚至于是每一节课。

五、编排序号

我们学校是将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编好学号,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为小组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促使小组成员都能互教互助,共同进步,为小组争得荣誉。

篇3

关键词:数学学习;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73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个性、有差异的群体,在学习中难免存在学习跟不上的学生。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如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合作学习真正变成学生人人参与的事情,从而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呢?自主互助高效学习型课堂模式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全方位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搭配组员,明确分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让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要求各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员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笔者以所教班级6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8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8个合作小组。首先,师生共同从全班选举出8名学习成绩好,具有号召力、决断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担任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组员(7人),并从组长到组员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编号,使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号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号码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予以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当然,要特别注意为那些后进生、性格特殊生寻找适当的位置。

一般课堂合作小组学习成员分工应包括:组长――负责组织合作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人员的观点;发言人讨论结束后,代表本组成员负责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介绍;时控员――负责掌握小组活动的时间和每个成员发言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安排噪音控制员等。至于人员的安排,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是小组成员自我推荐或内部认定。由于分工不同,每个角色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也都有适合自己的表现空间,这就促进了每个人的学习自主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刚刚开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尤为重要。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教师要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可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之前,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同时要给成绩不好的学生,提出更明确的要求: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小组合作效率。

2.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听从别人的意见。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较好地融洽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了合作精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习倾听,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所有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树立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全面提高学习质量。

3. 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现象。这就是没有很好地把实践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

第三,要培养学生合作实践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更要体现合作意识,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指导操作时,要有意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抓住时机开展小组竞赛

笔者认为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适用,即小组竞赛,可以使小组加足马力,铆着劲儿去争、去夺。因为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所以笔者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新鲜、有趣、具有挑战性,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积极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加精彩。

四、在合作学习中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主题问题,又有因人而异的个性问题。让学习好的学生感到有难度、有意思;让学习差的学生也感到动脑子也能解决,增强他们的信心。因此,教学时要把问题设计的有梯度和层次、数量适宜、难易适度,让学生根据问题提纲充分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质疑,学会倾听;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如教学概率时有一个开放性问题《游戏公平吗》,你还能设计另外一个对双方公平的游戏吗?在教学时,采用小组合作来设计这个具体的方案。学生在明确题意和任务的基础上,各自构思设计思路,先组内充分交流后,各组再选出一至两种最佳方案,由组长向全班汇报各组的方案。在学生合作期间,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活动,适时“点拨”。在学生设计方案中,有的学生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有的设计很精美,有的设计特别有创意……当然有的也不尽如意,设计很复杂。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给予适当鼓励,并让他们在分析中对方案进行取舍。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五、创造多种激励形式,增强学生进取的信心

创设多种奖项,除了奖励积分最高的前两名小组外,还根据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另设其他的奖项。如:对小组有:互助合作奖,反思进取奖;对个人有:解题能手奖,优秀小老师奖,锲而不舍奖等。这种形式不但改善了某些小组因努力后成绩不显著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重要学习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通过恰当地设计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有利条件,让组员人人有机会表现自己,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所教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篇4

    一、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

    学习小组是学生展开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阵地,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旨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在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的环境中,生发思维的火花。教师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评比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使他们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获得心智的发展,绽放生命的活力。

    二、有利于学生合作是小组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建设、培训好一个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无论是老师编排还是学生自编都要遵循一个原则,要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同组异质”优于“同组同质”。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性别、来历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要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开始学生不熟悉,可由教师指编,熟悉后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整体控制。

    三、小组内部,要细化分工,职责具体

    首先,要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所以组长一定要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要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组长固然有任务、有责任,其他成员也不能闲着,各人应分担具体的任务。比如每个小组除一个组长外,还可以设立各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每科板书、展示时轮流主持,检查预习、质疑点评时每个环节限定个人发言的次数。这样不仅能避免每次都是那几个人,还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四、小组评价要公平、公正、多元化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以往课堂评价教师是权威,而且多是评价单一,负面评价较多,多数学生难以找到自信。高效课堂中,学生是“太阳”,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课堂上主要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内的评价和小组间的评价。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学生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看重能得到同龄人的评价。这种多元评价正在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催化剂。高效课堂上,既有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三言两语即可,亦可专题评论,针对某一点点评,长短不拘,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展示质量、对抗质疑、学习检测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还可对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篇5

        一、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命脉

        学习小组是学生展开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的阵地,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旨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在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的环境中,生发思维的火花。教师可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评比活动,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使他们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激励中感受集体智慧,获得心智的发展,绽放生命的活力。

        二、有利于学生合作是小组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建设、培训好一个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无论是老师编排还是学生自编都要遵循一个原则,要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同组异质”优于“同组同质”。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性别、来历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要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间的竞争。开始学生不熟悉,可由教师指编,熟悉后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整体控制。

    

        三、小组内部,要细化分工,职责具体

        首先,要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所以组长一定要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要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组长固然有任务、有责任,其他成员也不能闲着,各人应分担具体的任务。比如每个小组除一个组长外,还可以设立各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每科板书、展示时轮流主持,检查预习、质疑点评时每个环节限定个人发言的次数。这样不仅能避免每次都是那几个人,还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四、小组评价要公平、公正、多元化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以往课堂评价教师是权威,而且多是评价单一,负面评价较多,多数学生难以找到自信。高效课堂中,学生是“太阳”,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课堂上主要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内的评价和小组间的评价。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学生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看重能得到同龄人的评价。这种多元评价正在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催化剂。高效课堂上,既有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三言两语即可,亦可专题评论,针对某一点点评,长短不拘,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展示质量、对抗质疑、学习检测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还可对日常行为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篇6

关键字: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55-01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形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一般通过学习小组来组织完成。有效落实小组建设,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而且高效课堂双边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也是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的,所以小组建设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实施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确定人数。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以36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6个合作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6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2.组内编号。每班以6个小组为宜,每组6人,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二、如何进行小组的建设

1.组长的指导与培训。对于组长应该着力从组织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

2.组内科代表的使用与培养。根据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分配不同学生担任组内课代表,既能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减轻组长的压力。

3.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

4.适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

5.鼓励各小组自主管理,民主制定组纪组规。

6.倾力打造动车小组(即每人都是发动机,推动小组前进),避免传统列车小组(即一个组长带动整个小组)。

7.建设小组文化。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

三、建立时时有效的评价机制

1.教师、班长、科代表、组员评价组长。每课一评,每天一评,统计公布,每周小结。(教师时时进入班级观察各个小组的各种情况尤其是课堂,观察小组的学习状态,出现问题及时找负责人弄清原因,采用相关措施。

2.组长评价组员。评价要做到时时评,事事评,从大到小,事无巨细(主要是调动组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严禁学生嘲笑展示出错的同学,对组员的表现如展示次数、板书次数、点评次数、特殊贡献等,违纪情况,对于表现的好的同学要展开特殊表彰会,及时大肆表扬个人)。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评价后,教师要及时找组长谈心,找出优缺点,制定措施,组长要评价组员也要与组员及时反馈沟通。

3.教师每节课都要对各小组的学习状态、展示亮点及质疑、对抗的精彩程度进行即时评价。

4.评价结果的运用可采用适当的奖惩措施如发奖状、罚值日等,以激励表扬为主,评价要长期坚持,结果的运用要大张旗鼓,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四、建立组内、组间的竞争机制

组内小组长可以采用一点手段,比如设立进步奖,下挑战书等,也可以推选组内标兵,实行标兵晋级制(每组选出两名模范标兵,他们必须起到了榜样作用,然后用他们带动组内其它成员,发展模范个人,扩大标兵队伍,标兵排的成员要时时比成绩比作风,下降可随时换掉。级别分为A、B、C、D四等)。组间也要充满竞争,教师上课一定要敢于调动组与组之间的对抗,并做好即时性评价。

篇7

【关键词】小组建设;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教学中教师按座位将学生就近编成学习小组或者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建设来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也拓宽了学习历史的途径,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的设置

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即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个人就无法实现任务目标。小组成员在任务目标上是共同的、明确的,同时资源上又是相互依赖的,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活动的参与。

三、重视小组建设和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要建立有利于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各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性别等因素分成由各层次学生组成的组,各组间实力尽可能平衡,且制定有利于组间竞争的制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比如为了激发基础较差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欲望,采取加分倾斜的制度等。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特别要抓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合作热情。

四、重视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提升知识要点,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更为全面

要重视问题设置和作业设计。教师的课堂设问和作业设计不仅要体现教学的重点,还要体现引导、点拨的作用。科学的设问和精选的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对学生学习无声的引领,有效的点拨。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提升归纳概括能力。

五、教给学生必要的有效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

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让他们明白分工合作,尽可能发挥出各自的优点,形成好的组合。比如分成小组长(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与裁决)、记录员(记录好同学的发言要点),展示员等,使各成员紧密合作。当然,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变换,使每个学生能担任不同的角色,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合作水平。同时要逐步养成学生善于倾听、善于发表自己意见、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习惯。具体的方式我们称为:我说你记、我讲你听、我学你查、我演示你配合、我展示你点评的六种方式。

六、重视对学习小组的评价

1.小组集体评价和个人表现相结合

对小组评价时,实施评价应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然后兼顾个人表现,获得个人成绩。如在小组合作编小报时,我是这样评价的,先对小组合作的小报进行评价,小组获得一个总体评价,小组获优的组员才有可能得优。而后在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合作中个人的表现,结合每个人的能力,给出最后成绩。在合作编小报之前即公布这样的评价方式,非常有效地调动了每一位同学参与编报的积极性,那种只依赖他人,自己不努力的现象没有了。

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 学习小组建设 团队共进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那么如何在高效课堂模式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协调发展呢?加强班级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也是推进高效课堂教育模式的有力抓手。

一、学习小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效课堂教育模式中,学习小组建设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教育效益的高低,对教学成绩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影响。一个高效学习小组的组建,班主任除了考虑学生性别和成绩因素之外,还有考虑组员性格的相似度,对组员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都要做出综合考虑。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融洽度、团队成员的向心性、团队荣誉感等,都是一个团队获得集体成长的重要内涵。由此可见,高效学习小组建设是高效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提高团队建设效益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学习小组建设的实践思考

(一)注重模式创建,用制度和习惯为班级团队建设提供良好土壤

创建模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和照搬,而是为了搭建高效学习的模式。无数实践证明,行动改变了,思想也会逐渐发生转变。在高效学习模式构建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从不能全部接受到运用熟练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首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全面落实,在全面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和师生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制度,用制度指导高效学习模式的落实,在运行过程中,习惯会逐渐形成。合作学习习惯的形成就为班级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土壤,为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运行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班级管理团队建设,良好的团队运行离不开精良的领头羊队伍

班级团队的有效有序运行,离不开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引导与监督,在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之下,还要注重发挥团队负责人即小组长的作用。高效课堂学习模式的初衷是每一个学习小组作为一节火车车厢,而小组长就作为这节火车车厢的助推器和前进力。由此可见,小组长的能力有多高,这一节火车车厢就能跑多快,小组成员就能获得多大的进步。小组长的选任是十分重要的事。班主任教师要对小组成员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小组特性来选择适合本小组特点的学生来充任小组长。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从小组管理和课程管理两个方面对小组长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辅导,防止因为小组长的个人原因而导致小组团队的运行效率低下甚至运行不畅。

(三)营造丰富多彩的班级团队文化,用文化引导团队共进

团队的良好运行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重视团队文化的作用。所谓团队文化,就是小组成员的共同意志、共同认识、共同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共同的目标和理想等组成的有机文化体制。每一位组员能够被自觉被这种文化体制所约束,从而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和思想,最终达成共同的目标。班级团队建设中,同样要加强文化建设,首先教师在组建团队时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背景,进行合理搭配,使团队文化具备一定升华基础;其次要在日常的小组管理中加强文化渗透,教师引导小组长用充满文化气息的方式管理组员,同时将班级文化打造成具有人性的、安全的和有归属感的;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自我文化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文化氛围都只能从外部发生作用,而良好的自我素养则可以让外部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教师在平时的作业布置、班团会、中队会等场合要积极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而让团队文化更加繁荣。

(四)教师对班级团队的准确把握和引导至关重要

事情的成败关键不仅在于付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前进的方向,班级团队建设更是如此。学生作为心智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在对未来的分析和对现在的掌握上都不够完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干预,引导学生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及时更正不良苗头,杜绝反面事物的出现。教师要认真观察团队表现,对每一位组员都有一个恒动的评价,对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长期的跟踪评估和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保证团队健康发展。

(五)科学的团队评价机制能够激励团队共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