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7-02 08:23:38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1

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to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Disciple Rules"

ZHOU Kaiyan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 Zhaoqing, Guangdong 5260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disciple rules"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curriculum,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of integrating the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students' rules. Th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nd finally,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disciple rule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s discussed, which is worthy of attention.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cient literature; "disciple rules"

医学院校是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培训医务工作者的最主要场所与阵地,是医疗卫生行业领域源源不断获取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可以说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与趋势。医学专业学生在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与操作经验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对德育的教育与学习,全面提高德育水平,争做符合岗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换言之,在新时期高等院校对医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专业医学生为在自我人格上实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就必须以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为前提。故而,有关医学专业学生德育内涵的培养必须摆在医学类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中心位置上,以完善以学生道德品质素养为根本目标。本文即针对我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典型范例《弟子规》,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与思考。

1 《弟子规》的德育意蕴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详细记录了弟子在学习、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应当恪守的规范与准则。《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订与改编,改名为《弟子规》。我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明确指出:新时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重体现和谐、友善、诚信、以及敬业的理念,这些理念与《弟子规》中优秀的精神内涵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将对医学专业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与《弟子规》中所宣扬的精神内涵相融合,在完善医学生人格品质,和谐人与自然关系,乃至深化生命价值教育理念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医学生道德教育现状

2.1 道德教育意识薄弱

在当前医学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筛选与偏向中,多对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技能操作以及知识构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人才筛选上具有偏向技能的特点,导致医学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多关注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来“铸造”人才,以技术训练以及理论知识教学为侧重点。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而言,医学生面临着学习内容多,课程难度大,以及课程密度高的特点。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无论是对于医学院校,教师,还是医学生而言,都对道德教育比较轻视,大部分医学生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多停留在较浅层面上,或是仅仅因需要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未能够形成对道德教育的深层感悟。

2.2 目标定位模糊

现阶段医学院校面向学生所展开的德育教育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且这些课程多集中在一~二年级。课程讲授中,思政可教师多侧重于体现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以及逻辑层面的特点,但较少涉及到引导学生以时下热门话题为依托探讨主流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难以避免地存在“虚晃一招”的问题。同时,思政课程的教育在内容与方式上并没有体现医学专业的特色与特点,一些医学院校甚至没有充分考虑医学生德育教育的专业问题,或虽然开展有医学伦理学、卫生心理学以及卫生法律学等相关课程,但多为选修课形成开展,且教学要求不严,教学效果不佳。

3 《弟子规》在医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3.1 体现医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地位,实现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往针对医学专业学生所展开的道德教育课程多具有满堂灌的特点,知识灌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受的部分少之又少,且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未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相较于此,真正有效的医学生道德教育模式应当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结合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内在需求,采用与医学生自身特点,岗位发展需求,以及道德教育要求相融合的教学路径。在《弟子规》中对相关道德教育内容与素材的选择中,必须同时考虑医学生感兴趣且愿意主动关注的问题,并将《弟子规》中所宣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力行学文,明理成人”、“以孝为先,道德为本”、“博爱众生,天下为公”以及“诚信为本,慎独自律”等融入其中。在道德教育的方式手段上,应当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为基本原则,应用多媒体媒介下的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引导讲解,观看录像,角色扮演,唱歌,以及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医学专业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而从教育评估的角度上来讲,可以为医学专业学生引入专门应用于记录学生在校期间道德情况的档案模式,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诚信表现,日常行为,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档案所记录内容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将学生的考评结果与《弟子规》中对道德品质的要求进行综合对比,从而了解医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积极应对,通过调整德育教育手段或内容的方式优化德育教育效果。

3.2 将《弟子规》与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

医学院校党团组织所发挥的第二课堂职能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例如,可以要求本地区大型医院知名医师以及专业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以讲座的方式组织进行《弟子规》传统文化文化系列主题报告,将《弟子规》作为医学生课外阅读书籍进行推荐,也可利用早读或其他时间安排医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在院校所开展的各种阅读、文化活动中(如读书报告会,经典作品阅读会,知识竞赛,辩论竞赛等诸多形式的活动),以《弟子规》为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在这些活动中促进医学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并熟记《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同时,院校还可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为医学生提供有关赏析《弟子规》或《弟子规》评价相关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对《弟子规》内容的感悟,并举办以此为主题的感悟活动。除此以外,在医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应用课堂部分时间向医学生宣传《弟子规》,配合校园广播、宣传海报、电子显示屏以及横幅等多种途径的宣传方式,让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在这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与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弟子规》对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无形之中接受并认同《弟子规》对自身的影响。

3.3 实现知行合一,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弟子规》的感悟

大量研究中均表明,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得出真知,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因此,在医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需要通过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类型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弟子规》中所弘扬的“爱众者,得众爱”精神能够在医学专业学生心中形成全新的感悟。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可以以各种节日为契机,以本地区主要社区,中学小学,乃至是普通市民大力宣传与《弟子规》相关的思想理念,如“首孝悌,次谨信”等。道德教育同时要求医学院校应用周末或寒暑假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面向社区积极展开与医学专业技能相关的帮扶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使医学专业学生能够对《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学而行则明理”思想有更加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以及榜样作用,让医学生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的方式,体会到《弟子规》中传统文化精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可贵之处。

3.4 对德育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促进《弟子规》的传播

现阶段高校学生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互联网载体下的各种媒介平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换言之,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以及网络平台面向医学专业学生展开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向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医学专业学生道德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与《弟子规》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人人网、校友网、博客、BBS论坛以及QQ群平台等进行展示,让学生利用这些新媒介平台所提供的交流版块相互之间交流对《弟子规》相关内容的感悟,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展开微感悟大赛,海报设计,以及微电影等主题大赛活动,让医学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弟子规》内容提高道德素质水平,进而使《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内涵;必要性;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38-02

一、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自发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菲利浦.W.杰克逊1968年在其著作《课程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所谓隐性课程,就是潜藏在正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课程之后或之外的课程,特别是教育环境中的体制性和气氛性课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显性课程而言的,它并不是习惯意义上的课程,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其自在说明学校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也在对学生的成长发生影响作用,这些影响有时甚至超过有意安排的课程活动。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隐性的、非公开的方式,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其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独立性强的优点,同时又处在怀疑、否定、敏感、批判的特殊年龄段,往往呈现出逆反心理强、表现欲强和苛求个性的特点,这使得传统的显性德育课程因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变化和需要而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尴尬境地。因此,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有必要搞好隐性德育课程建设,以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①

2.高校德育课程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根据社会主义学校性质和基本要求,构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社会主义德育课程模式,即显性德育课程模式。这种高校德育模式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模式的优势。但是,于受传统分科课程观念、传统德育课程观念的影响,学生在理论上对德育课程理解存有偏差,以及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中存在从理念到实践把德育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显性德育课程上,而忽视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关注的现象,有的高校甚至把高校德育课程完全等同于显性德育课程。②正如有些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高校存在“德育教学化、智育化的情况,存在大量以背记政治概念、定义、常识等条条框框为特征”的情况。②因此,必须加深对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加大对其实践探索,从而推动高校德育课程的发展,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适应现代大德育课程观念的需要

目前,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和当代大学生呈现的新特点、新面貌,现代大德育观念的字眼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并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刺激了人们的神经。作为德育主阵地的高校德育课程建设则首当其冲,随之就产生了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现代大德育课程观是一种包含教学论的大课程观,也是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总和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观念,也就是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使得受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现代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类。②因此,我国高校应从其德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和改革趋势着眼,主动接受现代大德育课程观的洗礼,整合高校教育中一切有道德影响的、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使德育真正实现“全员育德、全程施教和全过程育德”的要求。②

三、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里孕育、产生、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无疑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催化剂。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对高校隐性德育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保证,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而媒体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媒体文化就像校园文化的四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在四肢协调运作的基础上,校园文化才能和谐地发展。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催化剂作用,必须从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健康的校园媒体文化四方面着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从而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再上新台阶。

2.加强德育主体建设,发挥德育主体在高校隐性德育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由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者的活动、决策者的活动和管理者的活动共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是德育的主体。其中,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应发挥其主导性,受教育者在的德育中应展现其主动性。③开展隐性德育课程建设,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育者、决策者、管理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性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教育者的教育育人的功能,即教育者不仅仅要重言传,更要重身教;教育者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要有科学性,更要有艺术性。另一方面,管理者和决策者作为“幕后者”,不仅要掌握好“指挥棒”,还要发挥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其次,要激发大学生自教自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自主负责。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向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因为,源于社会生活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他们的道德理念,进而形成他们应有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建构大学生团体,发展大学生团体的自我学习功能,通过团体成员的相互感应、理解与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团体精神和道德责任,即形成团体的精神文化。团体精神文化作为团体成员共同生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推动团体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是大学生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平台”。

3.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

长期以来,显性德育课程承担着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并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显性德育课程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挖掘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弥补显性德育课程的缺陷,实现高校德育的目标。第一,要改变传统德育课程观念,在显性德育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在把握好德育课堂教学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等,向学生传递显性德育课程以外的更多德育信息,实现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有机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相互补充。第二,破除传统分科课程观念,在其它学科课程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开发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德育信息与资源,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学的理论、先进的资源和正确的观念。第三,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在课外活动中渗透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将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或研究生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课外活动中。这样,活动目的背后的组织者的理念、活动组织方式背后的组织者的策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自身的体悟,都可以通过活动体现出来,并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由于课外活动形式的开放性、多样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活动参与的自主性、民主性,其隐含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为学生所接受。②

参考文献:

[1]秦永芳.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初探[J].德育论坛,2005,(12).

[2]曹有光.对高校隐性德育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0,(2).

[3]符红川.对隐形德育课程在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的探索及其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校;德育;隐性教育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人才的标准之一是德才兼备,因此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高校德育课程应该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隐性课程是一种价值型影响,隐性课程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反映着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弥补了显性课程的不足。隐性课程是高校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阵地、立足点和创新点。

一、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综述

1.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隐性课程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在20世纪60~70年代成为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国内将隐性课程纳入教育研究的视角始于20世纪80年代。关于隐性课程的研究包括了隐性课程的内涵研究、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关系的研究、隐性课程的特性研究、隐性课程的形式研究、隐性课程的功能研究和隐性课程的开发建设研究。

笔者认为,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在各种教育环境中,通过非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的一种间接教育的课程。

2.对隐性课程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隐性课程和德育之间的关系是手段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外研究认为,隐性课程可以作为道德成长的手段,隐性课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我国学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包括认知上的导向功能、情感上的陶冶功能、意志上的磨炼功能、行为上的指导功能。

3.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现有研究对隐性课程的必要性、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基本共识。但是,现阶段对大学隐性课程与学生德育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对于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宽泛的研究层面上,主要是方向性研究;②对于通过隐性课程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明细性和前瞻性,缺乏从德育的目的出发对隐性课程进行细致设计、开发的研究;③虽然对隐形课程的德育功能达成共识,但是缺乏对隐性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机制研究。

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隐性课程并非是随性的,而是可以进行预先设计的。而且隐性课程只有事先得到科学的设计、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监控、事后得到科学的考核评价,方能更好发挥其德育作用。

1.德育隐性课程的载体构建

德育隐性课程的途径构建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学校体制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有清晰的导向作用。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既锻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可以通过举办《学生手册》学习讨论会等方式,让学生基于理解而遵守学校的制度,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2)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德育隐性课程。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包括了校风、学风、校训、学校传统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

(3)物质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的各种物质形态可以表达学校的文化气息、学术氛围、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可以寄托学生的理想、表达学生的志趣,成为进行传承学校精神的良好载体。学校运用的现代传媒,如校报等各种校内报纸、学校各级机构的网站、学校论坛、学生组织的博客、QQ群等都是隐性课程的物质形态阵地。

(4)行为形态的德育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师应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既要通过显性课程传递专业知识,又要通过行为形态的隐性课程,教会学生做人。

2.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建设

建立以检验、考核隐性课程以德育效果为目的的评价机制以检测隐性课程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效果。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改进基础,有助于隐性德育课程的不断调整、改进和创新。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4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主张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建立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德育模块化课程(以下简称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是指为了增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大德育的课程宏观内容着手,以模块化的课程表现形式,从高职的特殊层次着眼,以护理专业的特色为切入点,构建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就是要对德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1],使其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系统教学文件,为全国护理高等职业德育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一、德育模块化课程瓶颈

近十年来,职教同仁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

1、理念陈旧,内容滞后

德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没有全面突破,没有形成大德育的机制和氛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按学期/学年序列讲授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缺乏生活气息,抽象枯燥;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现象尤为严重,难以彰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职德育教材基本沿用中职的教材,四门必修,一门选修,另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德育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的行为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德育成绩高,道德素质低”,严重地弱化了德育课的功能。对学生德育全面表现的客观科学的评价环节尚须完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改革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德育课的超强的政治,让德育课程附着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德育课程改革的依赖性和受限性尤为明显。中职德育课程及其内容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的规定性,而高职德育课程只有参照性;没有权威的行政部门文件的明令指示,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

所有这些严重背离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宗旨。因此,努力建立科学、全面、综合、开放的并能适应21世纪的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二、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要素

1、“大德育”的界定,“大德育”是一个时空范畴

从时间上,“大德育”贯穿学生高职学习的始终,可谓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大德育”涵盖了校内外的所有场合,可谓无处不在;从教育主体讲,“大德育”涉及所有教职员工,可谓全员有责;从德育环节来看,“大德育”渗透到一切活动之中,可谓事事相关。

2、对课程的解读,“课程”一词有众多表述

本课题研究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课程的表述:“课程是按照教育内容确定的,是完成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含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的含义更广。基于这样的课程理解,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既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既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理论体系,也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规范性定义。

3、“大德育”课程的构成

“大德育”课程是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确立德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打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4、对模块的理解

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组织在一起的结构。其中,主题就是依据德育总的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归纳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对德育课程起码应该掌握的问题。模块划分的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模块可大可小。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德育具体课程内容之间的模块,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校本教材(德育教程1~7)。

三、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

模块化就是依据德育主题为经线,以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内容为纬线,搭建中职与高职的德育课程通道。

1、横不断点,纵不断线模块化课程的建构,要求对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做到横不断点(基本知识)、纵不断线(基本原理)

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中职德育国家所规定的必修课和高职的必修课)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主题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精心设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使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适应性、先导性,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符合职业岗位需要,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精神[1]。

2、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形式多样

模块化课程的建构,就是对现有德育教材的内容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补充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心理特点,结合本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德育教程;在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德育选修课程: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创新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德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制作优良的德育课件,构建“绿色网站”。

四、德育模块化课程的理论基础

1、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原理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德育论原理融合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是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2、系统论原理作为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构建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1]等几个方面。

(1)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建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处理高等职业与护理专业的辩证关系,既强调高等职业的层次性,又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高等护理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作为配置德育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德育素养和能力真正满足高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此,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就是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更新教学内容,促进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2)系统论的方法。德育课程的整体性,指的是将构成德育课程体系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要素作为整体,科学系统优化整合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探索创新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整合德育队伍体系、建立德育动态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德育课程的动态性,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所构建的课程内容与所处的时代特征、地区特色、层次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以及对学生德育成绩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的实施。德育课程的可操作,是指把理论形态的德育课程体系转化为实践形态的、适合本校实践运用的德育体系。

3、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

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创设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2]。

五、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运行

1、科学建构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

把高职德育内容的基本要素和知识层次结构划分出来,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各要素和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各学段(学期/学年)课程目标,与之相应地构建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加强各学段德育的具体化、精细化、操作化、生活化、趣味化研究,分别构建各学段的德育系统内容。

2、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

为适应规范化的课程模式转向以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新课程模式,对现行的高职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和课时安排做系统地筹划,打破“学科型”的一门课在一学期/一学年教授完毕的一贯制度,使某一学科的课程伴随学生高职学习的全过程。

3、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制5年=3.5年(在校学习:中职德育规定的必修课教材+校本德育教程)+1年(岗位实习:护理人文修养)+0.5(返校学习:邓小平理论概论)。每门课程学时总数=各学期之和。课程模块表现为订单式、拼盘式的模块。课程内容=(理论+实践)+(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学习和日常学校生活渗透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活动体验相结合、外部规范和自我省察相结合。(动态)学分=课内表现+课外行为。

2007年9月在学校8个班级开展模块化课程的校本德育教程(1~3)试点,德育教程的授课效果得到试点班级学生的普遍认同,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德育成效初见端倪。发表的相关系列论文产生积极的影响,开展的课题也获得了省市级有关部门的科研立项。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5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德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主张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建立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德育模块化课程(以下简称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是指为了增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大德育的课程宏观内容着手,以模块化的课程表现形式,从高职的特殊层次着眼,以护理专业的特色为切入点,构建整体性、动态性、可操作的德育课程教学实施系统。

构建德育模块化课程就是要对德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1],使其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大德育”的内容、“模块化”的形式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系统教学文件,为全国护理高等职业德育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一、德育模块化课程瓶颈

近十年来,职教同仁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和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

1、理念陈旧,内容滞后

德育课程设置的理念没有全面突破,没有形成大德育的机制和氛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仍然没有根本改变,按学期/学年序列讲授一门课程。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缺乏生活气息,抽象枯燥;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现象尤为严重,难以彰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2、缺乏针对性教材和科学的评价机制

高职德育教材基本沿用中职的教材,四门必修,一门选修,另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德育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的行为实践严重脱离,学生“德育成绩高,道德素质低”,严重地弱化了德育课的功能。对学生德育全面表现的客观科学的评价环节尚须完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改革的政策依据

长期以来,德育课的超强的政治,让德育课程附着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德育课程改革的依赖性和受限性尤为明显。中职德育课程及其内容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明确的规定性,而高职德育课程只有参照性;没有权威的行政部门文件的明令指示,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是不可越雷池一步的。

所有这些严重背离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的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宗旨。因此,努力建立科学、全面、综合、开放的并能适应21世纪的高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的全面改革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二、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要素

1、“大德育”的界定,“大德育”是一个时空范畴

从时间上,“大德育”贯穿学生高职学习的始终,可谓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大德育”涵盖了校内外的所有场合,可谓无处不在;从教育主体讲,“大德育”涉及所有教职员工,可谓全员有责;从德育环节来看,“大德育”渗透到一切活动之中,可谓事事相关。

2、对课程的解读,“课程”一词有众多表述

本课题研究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O)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对课程的表述:“课程是按照教育内容确定的,是完成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含义比一门课或一组课的含义更广。基于这样的课程理解,大德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既包括编入课程的各门课,而且也包括各门课以外的科目及课外活动;既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理论体系,也不必过分注重学科的规范性定义。

3、“大德育”课程的构成

“大德育”课程是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确立德育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打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

4、对模块的理解

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组织在一起的结构。其中,主题就是依据德育总的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归纳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对德育课程起码应该掌握的问题。模块划分的最大特点是非学科性。模块可大可小。我们这里说的模块,是介于德育具体课程内容之间的模块,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校本教材(德育教程1~7)。

三、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建构

模块化就是依据德育主题为经线,以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内容为纬线,搭建中职与高职的德育课程通道。

1、横不断点,纵不断线模块化课程的建构,要求对国家规定的德育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做到横不断点(基本知识)、纵不断线(基本原理)

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中职德育国家所规定的必修课和高职的必修课)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主题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精心设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使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适应性、先导性,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符合职业岗位需要,满足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超前意识和创造精神[1]。

2、删繁就简,与时俱进,形式多样

模块化课程的建构,就是对现有德育教材的内容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补充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心理特点,结合本校实际,组织编写校本德育教程;在不同年级开设相应的德育选修课程: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创新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德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科技文体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行动等德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制作优良的德育课件,构建“绿色网站”。

四、德育模块化课程的理论基础

1、遵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原理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德育论原理融合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是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2、系统论原理作为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

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构建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1]等几个方面。

(1)系统论的思想原则。建构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处理高等职业与护理专业的辩证关系,既强调高等职业的层次性,又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高等护理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作为配置德育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德育素养和能力真正满足高等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此,构建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就是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更新教学内容,促进高职护理德育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2)系统论的方法。德育课程的整体性,指的是将构成德育课程体系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要素作为整体,科学系统优化整合高职护理德育课程体系、探索创新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整合德育队伍体系、建立德育动态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德育课程的动态性,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所构建的课程内容与所处的时代特征、地区特色、层次特色、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辩证统一,以及对学生德育成绩的多元化动态评价体系的实施。德育课程的可操作,是指把理论形态的德育课程体系转化为实践形态的、适合本校实践运用的德育体系。

3、凸显“多元整合”的课程观

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创设以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立新的教学目标:作为模块化教学结构的目标,不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是以学与做的结合为中心[2]。

五、德育模块化课程的运行

1、科学建构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

把高职德育内容的基本要素和知识层次结构划分出来,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各要素和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各学段(学期/学年)课程目标,与之相应地构建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加强各学段德育的具体化、精细化、操作化、生活化、趣味化研究,分别构建各学段的德育系统内容。

2、注重德育课程内容的全程化

为适应规范化的课程模式转向以活动为主要途径的新课程模式,对现行的高职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比例和课时安排做系统地筹划,打破“学科型”的一门课在一学期/一学年教授完毕的一贯制度,使某一学科的课程伴随学生高职学习的全过程。

3、德育模块化课程的实施框架

学制5年=3.5年(在校学习:中职德育规定的必修课教材+校本德育教程)+1年(岗位实习:护理人文修养)+0.5(返校学习:邓小平理论概论)。每门课程学时总数=各学期之和。课程模块表现为订单式、拼盘式的模块。课程内容=(理论+实践)+(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课程学习和日常学校生活渗透学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活动体验相结合、外部规范和自我省察相结合。(动态)学分=课内表现+课外行为。

2007年9月在学校8个班级开展模块化课程的校本德育教程(1~3)试点,德育教程的授课效果得到试点班级学生的普遍认同,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德育成效初见端倪。发表的相关系列论文产生积极的影响,开展的课题也获得了省市级有关部门的科研立项。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6

一、专设德育课程建设

专设德育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专设德育课程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下决心摒弃“应试教育”的旧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而且,由于素质的整体性,所以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人的发展的整体水平,其着重点是学会做人、如何明理、如何学习和如何发展。因此,德育课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就应该坚持“全面性”原则,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

此外,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应不断完善教育内容。构成受教育者成才的素质是一个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基本框架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有机整体。而就思想道德素质系统讲,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通过德育课程实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切莫忽视“整体性”观念,应在把握“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但是就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言,却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残缺其中的某一因素(如一定的理想、道德、意志、情感或法纪观念等),都会形成思想道德素质的“木桶效应”。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实行弹性化课程体系,设置乡土教材、选修课等方式来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使学生开拓眼界,全面发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做到突出“主体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有益于学生发展来进行,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来组织教学,做好由“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单一式教学”向“多样式教学”转变。总之,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要想真正实现德育课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专设德育课程建设还必须考虑改革德育课程的考试方法,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反映学生学习成绩又能反映学生思想实际的评分标准的新思路,应始终做到体现出“综合性”原则。

二、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德育活动课程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它们对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就素质教育背景下来看应更加注意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这对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从目前课程设置的要求来看,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和要求仍然不明确,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方面也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因此,对如何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目标设置及活动内容的构架等进行研究,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新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也在各科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体现。由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活动为基础,并且也只能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因而活动课程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上的这一转变。德育活动课程应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的能力为目标。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而且也符合德育的要求,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说,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

而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应是过去一些零散的德育活动,也不应是德育学科课程的实践补充,而应当依据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来构架。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的目的,也可以使德育活动课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课程体系,并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德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确定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以及各种道德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也就是说,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学生年级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系列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抽象出各种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这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一般来说,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等这几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当然,上述能力本身并不构成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它们只是设计德育活动的线索。在具体的活动中,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常常需要各种能力的结合。

此外,德育活动课程在形式上要注意创新,注重学生自主参与,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具体角色的扮演,逐步体验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德育活动目标有效达成,还应建立一系列运行机制,规范活动管理,以推动、维持、保障德育工作系统发展,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活动评价,促进全面发展。总之,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反映了当今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涉及到对群众传统德育课程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进行一系列的变革,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三、德育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等。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将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通过教育环境要素,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非制度文化的互动与过滤有意或无意传递给学生的教育性经验。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作用方式的潜在性与间接性;作用途径的广泛性与开放性;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根据隐性德育课程的这些特点,我们也能发现隐性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的道德氛围和集体舆论等隐性因素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巩固。

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德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注重个体觉悟,德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德育实效。

其次,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顺便提及,没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同意的一些守则规范本身就无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因此,学校要在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系统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给予学生自主设计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检查、自主监督、自主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态度,促进学生对学校制度的认同,处理好学校制度的科学性与制度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

再次,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它包括学校建筑布局、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校舍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安排、校训标语以及教职员工的服饰、办公室的布置等等。整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富有生机的校园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学生的精神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在优化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时候,要协调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与文化传统三者的矛盾,从而营造出时尚中见质朴、现代中见宁静、宏伟中见历史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美丽校园。

最后,培养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来源于对非制度精神文化的提升,它是指每一个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内特定的风气和氛围,也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因素。它以校训、校歌、校旗、校服、校史等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通过学校领导民主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班风、集体舆论等体现出来,它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与个性的反映,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明、进步、健康、蓬勃、富有特色、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其所形成的弥漫于整个校园并体现了学校风范正气的精神氛围,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具有两重性,要使隐性课程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就要自觉地利用其积极因素,控制或消除其消极因素。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将为学校德育工作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雅杰.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建立德育工作的新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

[2]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2006(1).

[3]李觐.对德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着力点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1).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泰勒原理;德育课程;有效组织;建议

新课改的核心和重点、难点是德育课程,自教育部2001年10月正式颁发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后,2005年6月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因此如何构建与实施德育课程是当前学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新课题。

一、泰勒原理

(一)泰勒原理的涵义

美国教育学家拉尔夫·泰勒被视为“现代课程之父”,他于1949年在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将课程理解为一个从“目标选定”到“课程选择”,再到“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过程。

泰勒原理是用于观察、分析、诠释教育机构的课程及教学计划的基本原理,将从定义四个基本问题开始,它们是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1],即:

1.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2. 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

3. 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这些教育经验?

4. 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二)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原理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这为考察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其中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论述,为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 确立组织的共同要素

学校在构建和实施德育课程时,必须确定哪些类型的要素作为课程组织中的线索最有效,以便为课程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提供基础。

2. 明确有效组织的标准

在制定有效组织的学习经验时,应明确三大标准,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这些学习经验是适用于学习者的经验,连续性涉及在学习者的经验中反复强调特定的要素;顺序性是指提高学习者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整合性是指提高学习者的行为和涉及的相关要素的统一性。

3. 遵循组织的原则和结构

在组织小学德育课程中要遵循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的原则,同时也要遵循逻辑结构和心理结构设置德育课程。

二、我国小学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的事项的中介,它既是一定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传递与创生、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学习、把握道德价值与规范,追求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道德教育的课程问题是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德育课程的涵义及内容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2]

德育课程内容从范畴上可分为个人私德和社会公德,从层次上又可分为道德规则、道德原则、道德理想。从课程形态上可分显在课程和隐性课程。

(二)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我国的小学德育课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经历了四次变革:由建国初期的开设政治课到1951一1957年不设政治课;再到1957一1980年重设政治课;再到1981一1997年改为思想品德课;最后是1997年至今,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3]

德育课程的变迁在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学科化现象日益凸显,造成学科式教学平常化,学科式的德育评价模式泛滥,对德育课程的有效组织与实施造成很大的阻碍。

众所周知当代我国德育现状:课本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目标太高:德育内容编排欠灵活;知与行严重脱节。[4]而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意识不明、课程所涉及的活动安排上随意性很大、课时的保障上随机性较多、师资队伍的安排上偏心普遍、相关的研究指导资料较少……对隐性课程落实的弱视,凸显了其德育显在课程的“形式重要”,导致小学德育实效性较差。

小学德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成人主导灌输型的色彩明显,教育失真色彩明显,学生长期熏染于不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德育专题活动多是结合时势、社会当下的热点,开展作秀式的、主题式的教育,其工作沦为“迎检”“抽查”等虚假的“作秀”教育。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建议

根据泰勒原理中“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现状,同时参考当代西方德育课程模式,为我国小学的与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确立德育课程的组织共同要素

《小学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儿童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这个心理特征包括道德认识(知) 、道德情感(情) 、道德意志(意) 、道德行为(行) 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组成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5]知、情、意、行做为德育课程的共同要素,可以被用作贯穿整个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组织线索,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维度进行德育课程的组织与构建,逐步深入,相互贯通。

(二)优化德育课程内容,调整德育课程结构

小学德育课程应注意不同层次德育内容的比重,调整好它们的结构,以更好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内容上小学德育就应大力进行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教育,打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基础。层次上在大、中、小学不同的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层次应有侧重,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小学阶段是打基础阶段,道德教育应着重发挥约束功能和导向功能,即主要进行道德规则与道德原则的教育。

(三)转变德育课程观,促进“全人”发展。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实行生活德育观

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理念,为了生活而道德,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改变传统的知识德育观为生活德育观,摒弃以往知识灌输式的培养,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提倡以生活事件为素材组织教材,体现生活的逻辑。

2.提倡人本主义,实行人本德育观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关注生命教育,实行生态德育观

要教育学生遵循生态“规范”,懂得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出发,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体验活动,提高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能力;优美的教育环境、具有教育意义和美感的事物,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要积极引导师生创造绿色校园、绿色社区,让学生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体验生态之美,生发“绿色情怀”,提升生态觉悟。

4.从狭窄的知识德育观向大德育观转变

加强学科之间综合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及生活之间的联系。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建学校德育大格局。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合教育,让德育成为生命教育中最美的风景。

(四)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

德育资源的缺失同时也是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德育资源缺失的原因:一是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二是对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开发还不够[5]。因此德育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社区实践资源与社会实践资源的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外先进文化和德育课程模式的有效汲取,专职德育教师的配置与培训,德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都将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在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成长回归生活的同时,也需要诸多方面的完善和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小学德育新课程的改革必能使我国的德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美)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15-117.

[3]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仁[J].课程·教材·教法,2006,(2):53-61.

[4]安瑞霞.老师视野中的小学德育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2005(3).

[5]刘小兰,邬海明,陈行龙.整合知情意行提高德育实效[J].南昌大学学报,2003(11).

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篇8

教师;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1]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影响德育工作的各个要素中,课程资源为德育实施提供了直接素材和来源。德育课程资源,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2]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教师作为德育影响的主要施加者,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课程反映的价值观等因素对于德育课程资源做出不同的挖掘与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育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很多学者对于教师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已经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然而这些论证对于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开发德育课程资源的实践引领作用还不够凸显。而且教师对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薄弱、能力不强、实效性不高的现状也着实令人担忧,需要各方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德育课程资源的特性,作为基本指导并提出关于教师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支撑。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特征

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遵循道德教育规律以及为德育目标服务的限制性,所以德育课程资源需要具备一定的特性才能够被纳入德育过程中,成为德育课程资源。这些特性为教师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一个内在的规定性,是教师开发德育课程资源的方向指导,进而使德育课程资源的功能在德育实践中能够更好的发挥。随着社会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德育课程资源除了具有育人性这一基本特性,还应具备体验性和适应性。

首先,德育课程资源具有体验性。“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价值。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要诉诸认知因素,更要通过情感、行动的经验进而实现德育目标,具有体验性的德育课程资源可以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真实的道德体验,与学生产生实际的情感关联,在此基础上生成道德智慧、达成道德境界,而不是更多地通过记忆道德规范知识方式,机械地使学生内化品德。具有体验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亲验”性资源,指可以使学生亲自置身于一定的关系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经历或受过感动,对自身及其他存在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有所体验。比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亲验”性实物资源相比较图书、报纸、地图等文本资源更具体验性。第二种类型为“想验”性资源,指学生通过自己的亲历、感受和观察,在积淀了一定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借助于别人的表达和自己的想法去领悟表达者的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比如,通过一定的案例背景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其中某一角色,使学生从自己所承担或扮演角色的角度体验周围的关系世界及自己在其中所应有的道德义务,反思自己以往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感悟该角色实际承担者所能达到和实际达到的道德境界。

其次,德育课程资源具有适应性。道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生成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周围关系的规范或原则。而与现实生活世界脱节的德育课程资源的现实适应性较低,会因为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而导致其无法融入社会生活。因此,德育课程资源需要具备适应性,而适应性主要是指德育课程资源具有适应学生现实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特性。

传统德育大都是以高居个体之上的宏大德育主题、系统思想品德知识为中心,因此在这种德育课程资源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缺少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不能科学合理地解释学生关注的现实生活问题,不能赢得学生的认同感。适应生活的课程德育资源能够显现生活中复杂的伦理牵涉,显现生活本身的目的,满足学生解决价值冲突的需求,实现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完满。另外,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是冲突与融合并存的文化境遇:理性科学精神与后现代主义的冲突与融合;世界性文化与民族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环境,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而面对多元文化又要秉承一种理解与尊重。因此,德育课程资源应该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为主体,同时兼顾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借鉴。如果我们忽视了传统道德资源,使得现代道德教育失去传统的内源性基础,会致使人们在多元价值混乱的今天无法找到“精神家园”。[3]

当然,要求所有的德育课程资源都具备多种特性是不客观也是不现实的,重点在于教师对德育课程资源的性质具有一定认识之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从已有资源进行选择最有利于德育目标实现的最优德育课程资源,以保证其实效性。

二、关于教师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课程资源的特征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资源作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依据,那么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去开发课程资源呢,根据德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一)用开放的视野,捕捉德育课程资源

美国哲学家赫舍尔在解释存在的意义时说:“最高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关切”。“对存在的关切超越存在”,“一切存在都是被阐释的存在”。[4]德育资源具有价值潜在性,没有人的意识活动的分析和判断,德育资源隐藏的价值就难以被认识。德育课程资源是一种外在的、对象性的客观存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及自然环境都可以通过人的主体意识活动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来。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具有德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就会流失,无法服务于德育实践以提高德育实效。

为了从理论上认识和厘清德育课程资源,有学者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比如,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德育课程资源往往按其载体的不同分为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5]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各种分类提供了认识和寻找德育课程资源的多种角度,也体现了德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由于课程设计受设计者对材料依据的选择或设计者选择作为重点材料的影响,课程资源便成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6]因此,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材并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应该用开放的视野和心态去捕捉更为丰富的德育课程资源,并且结合德育课程资源的体验性和适应性,从中取优,进而有效利用。

(二)用时代的眼光,挖掘德育课程资源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道德的标准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在过去看来是道德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现代看来却是一种道德有限或者不道德的现象。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而影响着人们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21世纪人们将面对一个复杂多变、更具挑战性的世界,道德教育要反映时代性特征,提高学生作为社会人对于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程度,使学生在其生活的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获得完美的人生,这同时与德育课程资源的适应性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举例来说,当代世界是和平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时代,但是随着人类在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理性主义思维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激化。当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难题。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探讨的是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而今,人与自然以及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以崭新的气质和特殊的使命进入了道德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德育新的使命,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同样担负着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责任。

(三)用差异的视角,洞悉德育课程资源

随着教育公平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学生的差异发展和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异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认可和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却很难能够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差异教学,道德教育也不例外。差异德育资源开发是实施差异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对于差异道德教育能够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对于差异道德资源开发的前提是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兴趣、意志、性格、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所受的社会影响,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学生思想意识的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有的放矢,为差异道德教育提供第一手真实的资料。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对于德育需求的差异性,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开放、多元的德育课程资源。比如,针对同一主题的德育目标,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资源挖掘,提供给学生多个案例,或者针对同一案例进行多种角度的提问。学生结合自身以往的道德经验,选择最能产生道德情感共鸣的案例或问题进行分析,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差异,适时将学生分成异质或者同质学习小组,在异质小组中充分发挥同辈群体互帮互助、互相合作的优势,或者为同质小组选择针对性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德育目标进行教学。

作为进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需要抓住德育课程资源的特征,用开放的视野、时代的眼光和差异的视角去开发德育课程资源。但是,对于实践中德育资源开发所面临各种问题的解决也(下转94页)(上接75页)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协作。同时,笔者对于相关问题的探讨仅仅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因此还需要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继续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易连云,杨洋.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学校德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张艳红.教师是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J].兰州学刊,2009(2):223-22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