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德育的社会功能8篇

时间:2023-07-04 09:27:46

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1

一、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影响,部分中学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到知识的传授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第二,德育工作过度重视大口号,大理想,忽略了学生交流能力、行为习惯等细节培养。第三,德育教学大多以教师照本宣科为主,形式老化,内容单调,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第四,忽略学生的亲身实践,导致中学生德育行为相对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毅力和刻苦精神,阻碍了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中学生深刻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状。第二,有利于端正中学生学习态度,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第三,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获得真知识、真本领。第四,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第五,有利于中学生克服自身心理弱点,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三、社会实践是实现中学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是中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又名社会实践教育,是中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能开阔中学生眼界,让中学生真切的了解社会和我国基本国情,增强学生的能力与才干,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从而,坚定学生跟着党走的信念和决心,并愿意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社会实践是中学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在普通教学活动之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称为中学教育的“第二课堂”。它对中学课堂教育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拓宽中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第二,有助于拓展中学生的学习空间,同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其对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的认识与理解;第三,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团结合作、服务群众的精神。

四、如何实现中学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

(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党的信念

通过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认识到改革开放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领略到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中生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增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此同时,也会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坚定了中学生爱党、敬当、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二)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社会实践,人们对中学生有了足够的了解与认识,被中学生的积极态度和热情服务所感动,往往会发自内心的予以赞美和表扬。这就让学生在赞美中获得了幸福和喜悦,从而明白学校培养人才的良苦用心。因此,他们会对学校表示由衷感谢并努力维护学校和班集体荣誉,提高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培养学生认知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学生最终都会毕业进入社会。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具备亲近、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与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亲自体会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现实意义,培养其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扮演一个社会人。

(四)劳动价值观念的体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

目前,我国中学生劳动观念十分淡薄,对日常洗漱、打扫之外的劳动知之甚少。因此,他们大多不能体会劳动过程的快乐与艰辛。种树、公司实习、志愿者服务等中学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劳动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明白了劳动的意义,深刻意识到只有依靠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和收获的幸福。

(五)学生纪律观念的加强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大多个性极强,团队意识较弱,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阻碍了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种树、文艺下乡、关爱残疾儿童、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都属于团体活动,需要参与者互相配合与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这些活动能够增强中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当他们团队合作的成果获得赞美和肯定时,其成就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不断激励他们愉悦的投入其他合作项目。

(六)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

实习、企业做工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中学生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清醒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而促使他们尽早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具备社会需要的相关能力。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2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社会化;教育功能;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我国小学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这门课程除了对学生的品德方面进行良好的教育之外,还承担起了对学生社会化教育目标进行实现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校实际对这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得这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过分被强调,而社会化功能却被弱化的现象出现。基于此,本论文将着重讨厌如何能够使本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有效的强化。

2.小学品德和生活课程中社会化教育功能的弱化表现

2.1品德与生活课程体系中,社会化教育功能被窄化

从现行的课程教材中来说,其在设计以及对学生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就对其中的社会化功能造成了弱化。在我国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但是,在不同的课程教材中,却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而往往使得虽然课程中的这两部门内容同时存在,但是在其两者之间却并没有存在过多的整合。这种两个知识体系不相关理念中编写出的教材,则对其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了明显的弱化。

2.2学校教学管理中,品德与生活课程被边缘化,社会化教育功能被漠视

从目前我国学校中对此课程进行开展情况来看,这门课程有种被边缘化的趋势,其无论是在教师配备、课程开设还是相关的教学评价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往往存在课时安排不足、临时被其他课程教师挪用的现象。而在对其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这门课程也经常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在学校的相关管理体系中也更为注重德育而轻视社会化教育功能,开展这门课程的目标往往着眼于其德育功能,而其本身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却在这个过程被漠视。

2.3课堂教学以品德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和社会联系的意识和途径

在实际品生课授课中,鉴于课程时间有限、支持手段单一等客观条件,教师通常采用简单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起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该课程同社会之间应有的联系,这使得这门课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课程效果上都同社会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不能够同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

3.品德和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弱化的原因

3.1受我国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

对于学校来说,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更重视知识性教育而忽视品生课程的社会化教育功能,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认识形成偏差,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及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造成较大的无形障碍。

3.2我国小学德育实行以科学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道德教育

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对于道德规范以及相关的德育知识都以单纯的知识形态来进行体现,仅仅对意义内涵以及价值取向方面进行追求。在学生德育课程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起到足够的认识。而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仅仅以原来的哲学为基础进行教学,不能够对学生同现实之间的沟通了解进行保证。课改之后,由于品生课的主体受众年龄偏小,自我认知能力差,不能够成为有效的学习主体,其能力的获得仍亟需外界的引导。

3.3学界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理解的偏差

对于该课程的教材编写来说,其应当是一个对课程要求、课程目标进行二次认识的过程。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过程中,其在编写的过程中就更加倾向于品德教育,而仅仅将社会部分内容看做为品德的一种辅证与完善。同时,其对于社会学方面也没有起到足够的认识,对于哪些社会学成果应当纳入教材之中也没有一个计划目标,从而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了偏差。

3.4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

在我国,对于课程开发所实行的往往是较为集中的统一化管理方式,其主要目标往往在教学方法和教材之中,而对于授课过程所需要的材料、器材等往往达不到授课的要求。同时,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的培训跟不上、兼课现象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兼职品生教师仍然存在等现象都是对这门课程人力投入不足的表现。

3.5学校管理中缺乏对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的管理意识和经验

在我国以往的教学理念中,都是将德育放在教学的首位,所以在很多学校中都对学生德育教育有着一定的经验。而由于我国的社会化教育发展时间较短,作为学校而言对于这方面无论是管理的经验还是管理的意识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也对社会化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4.强化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的方法

4.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设计

首先,应当对这门课程进行准确的解读以及设计,并在这门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对于社会化教育意识进行加强、对社会化教育的载体以及目标进行明确,而这也正是对学生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加强的基础。同时应当对品德与生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应当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强调,即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部分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进行加强,从而使课程能够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4.2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人员,授课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学校为课程配备拥有良好素质的授课人员,从而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保证。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门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也正是这门课程学校影响力高低的体现。同时,在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也应当要求教师从以往的单一、局部知识转变为拥有跨学科知识的处理能力,从而真正的对这门综合课程的作用以及价值进行发挥。而作为学校也应当以多种措施对学生的教学水平进行提高,从而真正的为课程质量进行保证。

4.3在课程管理中提升社会化教育功能的地位

以往在教育部门对品生课程管理上的缺失,不仅对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造成了影响,也对我国社会化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阻碍。在部分学校的管理中,社会化教育功能这门学科的教学地位甚至比以往公认的薄弱学科还要弱。这就需要学校应当通过对教学、学生以培训、监管的方式使其对课程中社会化教育功能的地位起到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的课程管理中对其进行加强,从而为社会化教育的良好实行做出保障。

5.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小学目前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对于学生的今后升学发展以及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及时的改变以往观念,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起到足够的认识,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以教育功能与社会化功能并重的方式进行,从而有效的对其中的社会化教育功能进行强化,实现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民.桃李如何遍天下芬芳应该满校园――例谈十年课改对小学德育带来的新变化[J].中小学德育.2011(02):20-23.

[2]王玉娟.情境教育学派的本土建构与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12(04):125-126.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3

关键词:传统武德;现代教育功能;社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2-0040-04

武术界绝大多数人认为武德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武术需要有自己的行规。但也有极少数人认为武德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遗风,并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没必要继承。从现实的种种表现来看,如师傅收徒弟、武术学校、考评段位制等依然有武德方面的要求。关键是要做好对传统武德的批判、继承、创新与发展,否则它的存在并没有意义。简单地说,要在摒弃封建宗派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与传统道德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是想从武德的现代教育作用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讨。

1 武德的内涵

对于习武者的品德要求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如在先秦的文献《国语•晋语九》中记“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尉缭子•兵教》中亦云:“开封疆,守社稷,除隐患,成武德”由上可见,最早的武德是指军功而言;《尉缭子•兵教》中的武德是指军队开疆拓土、稳定江山的政治功能而言。而真正体现对习武者行为规范的“武德”要求,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中,《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接着又写道:习武练剑,“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矣”。这一观念正式提出了关于武德的要求,并将“德”放于“道”的位置上[1]。这一观念对后来的武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1)。

根据上述资料,对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自汉代就开始了,这种行为约束发展到今天仍然保存着历史的传统其显著特征就是实践性,武德的过程不是理性言语说教的结果,而是习武者通过从事武术实践过程中,通过以身体习练为媒介,通过师徒间言传身教传授武艺的过程,自身长期磨练中的“体悟”与在社会生活中“用武”的过程来感知并强化对武德的理解[2]。武德的实践特征体现了“知行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既包括道德理念也包括道德戒律。

本文认为武德是指习武之人在社会活动(包括武术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武术道德。

2 传统武德的现代教育功能诠释

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教育着一代又一代武林精英。这种教育是通过武德良知、实施礼仪、武德信义、施展武艺等来实现的。古今大凡武艺高超之人,首在目标明确,动机纯良,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不畏而舍己救人,其功勋悲壮伟烈。平时为人虚怀若谷,讲礼守信;学艺踏实有恒,精益求精。可谓“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损人利己”“大师自谦自得,小丑自大自傲”者便是。可见,武德礼仪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1 更好的继承民族传统美德,服务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历来“尚礼崇德”,武德中无不渗透着这种理念。尽管武德形成、发展于封建社会,但其主流思想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武德是武术教育贯穿始终的主线。只要跨入武术门槛,就意味着武德教育的开始。习武是讲究规矩的,这个规矩就是不同门派所说的门规、戒律等要求。由于我国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门派众多,其门规、戒律也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对众多门规和戒律的综合研究,较为一致的内容包括择徒标准、尊师重道、习武要求和持技规范四个方面[3]。在这四个方面都能或多或少地体现民族传统美德。如在择徒标准方面,主要选择于“忠诚义士”“贤良之人”,匪鄙之徒决不可传;在尊师重道方面,主要倡导于“尊敬师长”“虚心求教”,欺师灭祖者拒之;在习武要求方面,主要强调“勤学苦练”“自强不息”,反对骄矜浮艺;在持技规范方面,主要倾向于“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反对好勇斗狠。这些优良品德一旦融入社会,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实践看,武德教育的对象为两类人:一是教育自己,也就是说,崇尚武德以培养自己“厚德载物”的气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二是教育他人,也就是说,武德高尚的人其行为处处影响着同道,成为武术界尊重和效仿的对象。

今天,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稳步发展时期,物质文明不断提高,其精神文明也要同步提高。所谓精神文明,既包括教育、科学和文化,也包括道德、理想和社会风气等内容,特别是道德和道德风气,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4]。对于武术界来说,继承和发扬崇尚武德的光荣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武术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功能不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且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学习、钻研武术还能了解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功能的特殊性,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的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相应的作用。例如运用武术的技击功能,既可以保护自己,又可以见义勇为,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相反,如果缺乏武德修养的人,也可能恃强凌弱,危害四方,败坏社会风气。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出现过武德失范的现象,如坑蒙讹骗、参与犯罪、灰色竞技、恃武争霸、乱舌耸听、宗派之争等。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究其根源有四个方面:①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产生的负面影响;②社会价值导向上的偏差产生的负面影响;③武德教育乏力产生的负面影响;④传统武德中落后观念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此示范现象虽然为个案,但足以警示后人。

由于武术具有特殊功能,武德礼仪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示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的挖掘和利用它的精华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2 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最积极的文化观念,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武术除了具有特殊的功能外,武德教育中寓予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如《少林重订十戒约》有“肄习少林寺技击者,必须以恢复中国为志意,朝夕勤修,无或稍懈。……如演习时以退后三步,再前进三步,名为踏中宫,以示不忘中国之意。”其中的“恢复中国为志意”和“不忘中国之意”,集中体现了少林僧同国家、人民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之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利用身怀的武功保家卫国。据不完全统计:自“十三武僧助秦王”以后,从嘉靖到成化的百年间,少林寺僧曾先后30多次应诏抗倭戎边;明朝的小山和尚曾3次征边有功,皇室为他在的寺院前修建了旗杆和石狮;明朝正德年间,少林寺三奇和尚受武宗之命镇守山、陕两地,被御封为提督之职;民国时期,恒林大师主持少林时,土匪猖獗,他率领僧兵削平匪乱;许世友、钱钧二位将军都曾在少林寺习武,后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以上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都充分体现了少林武术“保邦靖世、护国克敌”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过去如此,现在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别指出:“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光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向是我国人民的高尚美德。2004年和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途径”。《纲要》还明确要求“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5]。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6]。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和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国家把青少年的思想建设工作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原因在于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将是明天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者。因此,仅就武术教育而言,应当将武术教育的过程视为培养习武者民族精神的、健身健心的教育过程,这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召唤。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规定:“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7]。”就体育课而言,最具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莫过于武术。我国现有大中小学生近3亿,他们的武术教育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占主体地位的非对抗性矛盾一般不采取对抗和冲突的形势,能够达到矛盾个方面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志主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元关系,最关键是人的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思想素质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武术的传授一直把武德教育作为整个武术教育的中心,强调武艺传授的道德化,使武艺传授与武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8]。通过习武修德,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从而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避免矛盾激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更好地培养新型武术人才,推动武术的国际化

什么是新型武术人才?简单地说就是文武兼备、德技双修的武术人。历史上看,古时具有文韬武略、或尚武崇文的武术名家不胜枚举,典型的有曹丕、岳飞、戚继光、俞大猷、文天祥、秋瑾等。以史为鉴,来客观地看待今天的新型武术人才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武术人才方面主要有4个渠道:①以培养高、新、尖为主体的竞技武术人才,实际表现是武艺精湛,但武德修养略显薄弱;②以体育院校培养的德才兼备的专业高级武术人才,并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博士生为辅;③各级各类武术馆校培养的青少年武术人才,有的馆校忽视文化课以及武德的教育;④民间拳师培养的传统武术人才,其人数较少、修养不齐。但无论哪种渠道,都应信守“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的真理,而且要坚持不解[9]。

武术向世界的推广,需要有一支力量雄厚、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组织已达到120个国家,与柔道、跆拳道组织基本持平,武术组织遍布五大洲的主要城市,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应该承认有些非洲组织还不能行之有效的开展工作,只是一个排位。亟需我们的帮助与指导。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将是参加人数最多、国际影响最大的盛事,将进一步推动武术的国际化。在武术国际化的背景下,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许许多多的外国习武者认为,他们习练武术既是为了健身、防身,也是为了从中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的人提出通过习武健身懂得‘做人的真谛’和‘完善人生的价值’。”这里的“做人”与“完善人生”都是从武德的高度来认识的,相比之下,众多的中国习武者究竟有多少人会有这种认识呢?需要反思。

武术的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新型的武术人才,我们将信守承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武术走向世界的今天,武德礼仪的教育和培养也必须同步进行。

3 武德的现代社会影响力辨析

武德是一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即正义、公平、尊严、忠诚、节操、信义等。它是通过大众舆论、自我良心等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使习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改之”,来调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也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和武德的约束下,历代都有英雄辈出,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1 以史为鉴昭示后人

在历史上大凡有影响的人物或事件,都离不开武德与武艺的双重修练,并具有极强的社会动因,在不同朝代都曾涌现出了一些既精通武技又具有武德的武林志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拯救国难。如春秋时期鲁庄公好武术,曹沫也精于剑术,武技超群,为鲁国大将,齐恒公大兵入侵鲁国,占了鲁国大片领土。当两位国君会面时,曹沫大步上前拔剑直抵齐恒公,义正词严地遣责齐国入侵罪行,威逼齐王归还土地。齐王无奈,只好应允。曹沫的这种武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影响至深。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光辉业迹为世人所熟知。在史料中还有一桩大义灭亲的动人事例。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青年时听百姓诉说其舅父姚某干了许多欺压百姓的坏事,民愤极大,便决心为民除害,当其舅父得知后,骑马潜逃。岳飞夺马而追。舅父引弓回射,射中岳飞马鞍,岳飞跃马追上,轻舒猿臂,将其拿下马来,剖腹处死,令人震惊。可见,岳飞的嫉恶如仇,除暴安民的品格对社会是很有影响的。

近代史上的名师巨手更是层出不穷,如霍元甲、张占奎、韩慕侠、王子平、刘百川、孙禄堂等等,不但武艺卓绝,而且有爱国图强的大无畏精神,他们一举击败了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洋人或洗刷“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或给挑衅者以重挫,从而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狠煞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有民族气节的爱国主义武术家,毅然投身于抗战的潮流之中。大家所熟知的“二十九军大刀队”,在长城战役、罗文峪战役、台儿庄战役、守护卢沟桥等战斗中,砍下了日军无数头颅,战果辉煌,中外震惊,给气焰嚣张的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惊呼乃“明治建国以来之奇耻”。大刀队如此威风,与武术家的熟心指教是分不开的。二十九军曾聘请两位著名的武术拳师任教。一位是“单刀李存义”的得意弟子尚云祥,在军中传授五行刀;另一位是李尧臣精通三皇炮捶拳械,曾当过慈禧的保镖,在军中传授无极刀法。二十九军将士在两位武林高手的教导下,“大刀劈杀”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来,在张之江的主持下,由马凤图、马英图、昆仲编成了《白刃战术教程》和《破锋八刀》教材[10]。这些刀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人物和事件,件件感人至深,社会影响久远。

3.2 与时俱进引导后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和谐社会,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理顺上上下下的秩序,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在新形势下,武术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武德教育将如何开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体育人口中,武术人口所占比例最大,而在习武人群中,青少年又占绝大多数。据了解,我国从1992年开始评选全国“武术之乡”,到目前为止已有91个地区、县获得此项殊荣,各级武术馆校在上世纪80年代急剧增长之后,现在正处在稳步回落的势头,目前,河南省登封地区有各类少林武术学校83所,学生为40000余人。仅著名的塔沟武校的学生就高达13000多人。累计常年在全国武术馆校习武的人数达数十万,若再加上全国“武术之乡”的习武人群,总数可达几百万。所以不误时机的开展武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尚武崇德,发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今天我们所倡导武德礼仪的基本原则。武德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最初维护民族利益的道德观,到现在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早已冲破了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使尚武与尚德紧密的结合起来,并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武德需要与时俱进。邓小平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社会是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社会,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必然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进一步提高国人的思想境界、升华民族素质势在必行。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方针,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赛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三代国家领导人都有相近的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以德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这也是武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由于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我们的社会风气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正在影响着青少年。一些不良风气在武术界也有反映。具体表现为:①是传授武术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据中国武术研究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武术传授过程中的一些欺骗行为时有发生。如大肆制作虚假广告,欺骗武术爱好者入门,更有甚者以办武术馆校为名,纠集势力横行一方,沦为社会的消极因素。②是武术技术成为不安定因素。社会中利用武术技术的优势,逞强好胜的反面势力在武术发展的过去、现在都发生过。个别武术散手冠军的堕落,以致与人民为敌。③是武打影视带来的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个时期内,青少年的犯罪率有所升高,其原因除来自社会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来自武打影视片的误导。以致走向社会发展的反面,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与之对应的是另一种情况。曾有人对天津各区、县武术馆少儿学武情况与遵守纪律的相关调查,结果发现,习武与思想品德提高呈正相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更明显。另对北京市业余体校武术班106位学生家长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有86%的学生参加业余武术训练后比以前更听话,更有礼貌,愿意助人。这充分说明武德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思想品德和纪律性的提高,又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个链锁反应,所产生的效果是积极的。武德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记得有一位中国著名的艺人,说过一段赋予哲理的话:“多一个老师,少一个警察;多一所学校,少一所监狱;多一份爱心,少一个败类。”如果各类的武术馆校、老师都能将武德礼仪修养作为自觉的行动,对学生加强教育,社会风气将会大大改善。如果习武者都能自觉地严格修炼自己的“德与技”,遇事就能严于律己,以理服人,整个社会风尚也必将大有改观,社会发展就会更加和谐。

4 结 语

武术在国际化发展的大潮中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和爱戴,同时武术也成为世界人民认识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一个窗口。武德作为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武德作为尚武的规矩,之所以能逐渐形成一种世代相传的、被世人推崇和武术各门派所共有或认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代表了我国武术界共同的价值观。今朝提及传统武德这个话题,是想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更好的继承,与时俱进,使武德的功能日益扩大。

参考文献:

[1] 周伟良. 中国武术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9-30.

[2] 李印东. 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32-150.

[3] 郑旭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论集[C].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0.

[4] 韩雪. 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86.

[5] 、教育部制定.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J]. 人民教育,2004,(9)1-3.

[6] 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中国教育报,2004-1-12.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 新华网,2006,(9、15).

[8] 徐才. 徐才武术文集[C].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308.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4

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德育的政治功能越发倾向于经济性,通过经济职能实现政治目的,德育的生产日渐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在保持稳定、明确的政治方向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经济性功能。德育的政治功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性功能,随着社会政治活动重点的转移,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必将有所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工作中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工作,也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最大政治任务,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特点极为鲜明。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德育工作要突出这个核心,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密切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德育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

德育活动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德育的生产性必须通过劳动力的中介作用并同一定的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价值。近年来现代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类自身素质发展的步伐,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此产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与过去相比较主要表现在: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创造欲望、心理素质、精神力量等方面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意义,人的内在素质和精神价值成为现代生产不可忽视的生产潜能,它是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构成要素,德育正是通过启迪、塑造、挖掘人的这些潜在因素,有效地作用于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使之转换成经济价值,社会越进步德育的经济价值越突出。

那么,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智育和体育有何关系呢?一般来说,智育和体育是德育经济价值的基础,没有智育和体育良好、完美、和谐的发展,德育则难以很好实现经济功能。另一方面,德育在智育、体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它制约二者能力形成的状况和经济功能实现的程度。人们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始于体育和智育,通过人这个劳动力同社会生产力发生联系,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劳动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的认识上,认为智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脑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是训练和发展人的体质的重要手段,以此论证教育与劳动力关系容易使人们接受。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分析,人们对劳动力价值因素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劣的情况下,人的劳动能力主要通过体力实现的,即人的肌体素质决定劳动能力的大小;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条件下,判断劳动力的能量主要通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越好,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就越高;现代大生产条件对劳动力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由智育和体育形成的人的劳动能力是有工具性特点,这种能力的使用和发挥程度,受德育过程所形成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影响。

由此看来,对德育经济功能的剖析属于深层次的认识。智育、体育具备一定的生产职能,但作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并非机器,随时可以启动且不停地机械运转。

因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受高层次意识活动的支配,即人的道德价值、思想意识和政治观念的约束,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中枢,是指挥、协调和控制人的活动的核心,人的各种行为都摆脱不了这种控制模式,这正是德育功能作用之所在。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五个方面实现的。一是加工、塑造劳动能力。人的教育过程是劳动力的造就过程,对尚未成年的劳动者施以德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我约束力,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品质,养成认真扎实、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作风,训练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思想素质,这些方面从外在分析表现的是一种学习态度,从内在分析则表现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性,德育过程直接影响上述问题的效果,表现了德育功能的潜在经济性。二是积极调动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受一定劳动目的和劳动需要的影响,当个体的劳动需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时,劳动者将会付出较高的劳动热情,发挥现有的劳动力积极创造劳动成果。由于人总是受社会阶层、地位和价值观的制约,个体的劳动意愿决定了劳动的时间强度、数量和质量。当一个人因个人意愿和价值目标的冲突,拒绝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即使本人劳动能力很强,其劳动价值依然为零,甚至产生极大的负效应。这种情况下的德育工作可以发挥出巨大作用,思想上的沟通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现有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是德育工作的一般要求,德育经济功能的高层次体现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产能动性,把每个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全部调动起来,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明到生产应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活动,经济的腾飞需要以人的开拓性为基点,德育目标要立足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内在需要。四是协调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分工就越细。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趋向社会集约化,协调自我行为、协调个人与他人利益以及同集休利益的关系十分重要,德育作用于价值目标的内化影响,取得个人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将会大大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五是更新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玫革,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成的范畴,陈旧的观念意识限制人的开拓思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我国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冲突,固有意识往往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习惯势力。德育内容要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不断注入适应时代精神要求的新鲜血液,促进观念体系的更新。当前经济领域逐步强化了民主观念、科技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联合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市场观念、信誉观念、效益观念、主体意识、开拓精神等,这些观念意识是在道德价值判断的交锋中完善的,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经济效益。

其实,德育的经济性不是今天才提出的热门课题,德育内容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生产范围的扩大和进步,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透过德育内容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渗透着显著生产要求和合作特征,溶政治思想与生产性于一体。传统德育一方面突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阶级观念等鲜明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又强调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纪律观念等与生产接近的观念意识,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今天德育内容在继承传统内容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增加了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科学观念、参与观念等现代意识,使德育的内容更贴近生产和实际需要,代表未来生产发展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可见,德育的经济功能不是不存在,而是人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和领悟,被一 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性所淡漠。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透过德育政治功能的表现形式,解剖其经济功能结构的实质。德育的经济功能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反映的是对劳动力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决定劳动价值量;间接性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经济效果的大校德育功能的多元化不仅能调节自我价值,还能自觉调节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在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和认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价值目标。

德育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的大小一般限制于德育内化的程度,不是所有社会个体实施相同的德育内容都能产生等同效果,这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前期教育、个性特征、思想品质等状况密切相联。认识德育的经济功能有利于转变现代人的意识,把德育从独立的政治范畴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研究德育经济功能的特点,则有助于人们澄清是非观念,明确任务和方向,科学运用德育功能,为完善市场经济服务。德育经济功能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德育的经济功能并不产生于德育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使之内化为人的心理需要,这种观念意识附着于人脑之中,不能从外观显现,呈隐性状态。因而人们不易直观考察。当劳动力一旦与物质生产过程连结,德育的生产阶值便会呈现出来,主观意识依照个体价值的需求,协调大脑积极思维,利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难题,产生经济效益,现代企业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祟质的提高,实质上是在进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价值、道德规范是潜在的经济价值,与生产结合随即变成现实生产力。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差别较大,决定了人的生产目的和劳动态度,任何一个人不可进行脱离现实的劳动,劳动行为必然从属于一定的价值需要,外在强迫的劳动与内在需要的劳动,其劳动性质不同,创造的经济价值绝然不同。生长于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必须明确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行为必须同国家需要结合。这样才能使个人需要与国家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德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将来全身心地投入经济建设之中。

德育的经济价值十分特殊,它不能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

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控制个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关系实现的。德育是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个体而言,它必须依靠活的劳动力肌体和一定脑力的中介作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来;另一方面,它是通过培养人的观念意识,训练人的行为道德习惯,自觉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第三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协调社会关系,加强社会经济管理,建立社会新秩序,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提高经济效果的目的。这些特点都反映了德育经济价值的间接作用。

人的品德形成后,会长期控制人的行为,甚至终生产生走向作用。道德品质一般比较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少,能够持续保持已有的人格特性,良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财富,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培养青少年较高的道德规范,是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德育经济功能具有多层次的表现,首先是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较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其次是有利于集体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国家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发展之基础上。最后德育经济功能的个体体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为社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社会同样会给予个体劳动者以较高的经济报酬享受等价的劳动待遇。因此,德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也能不同程度地具体表现出来,这正是德育经济功能的多元性。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5

关键词:中西方德育;德育建设;德育功能;德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14―02

德育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及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之中的中外德育,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德育内涵、功能及定位是德育的基本理论基础,对此所作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外德育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作出更明晰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我国德育的基本目标和立场。

一、中西方德育的内涵比较

“道德”一词本身丰富的内涵使得德育的内涵一直难以简单界定,而它与政治、法律、宗教、个体心理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又进一步扩大了其内涵的范围。因此,讨论德育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人手,本文主要从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起。中西方古代德育主要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近现代西方的道德教育则从笼统的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但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西方的德育理论研究中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严格区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却又将它们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贯通。我国虽然在德育史上曾出现“政治泛化”的现象,但总体说来,实行的是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大德育”。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大德育”在传统意义上侧重的是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从形式到理论的研究都是较少的。西方德育较之我国的德育更注重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但是它们却能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相互补充,使得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为活泼,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西方德育中的社区文化、心理咨询、宗教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德育工作者所肯定,它们实质体现的是西方的“大德育”传统,当然这主要也是得益于其浓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以及它们在教育学中的运用。

西方德育在方式上经历了一个从强化灌输到价值中立再到回归传统并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道德认知的过程,体现在德育内容上就是:西方传统德育内容也是一些较为固定的道德规范、准则和单一的价值观。近代的西方德育随着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反对传统的规范、规则的强化灌输,而以似是而非的德育内容激发和发展个体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这种德育模式最终导致了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于是现代西方德育又一次向传统德育内容回归,但在实践方法上仍然反对传统的教条灌输方式,提倡对个体认知、判断思维能力的培养。我国德育内容上一直延续传统德育“德性”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到了近代又有了浓郁的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与我们党在近现代历史上创造的重大贡献和其优良作风使社会成员对其产生的信任感有关。西方将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观察和理解社会状况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训练其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因此,其内容也是集中于最基本的个人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展现个体的一切社会关系,使个体理性地认识并能恰当地维护这些关系。这些都是西方理性主义精神在道德教育中的体现,也渗透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因此,西方通常并不设立单独的德育课程,而是通过整个课程来发现美德的实际意义,通过环境、隐性课程、宗教活动等发现有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容。这也使得西方德育成为最终导致价值观多元化的因素之一,而其一般层次的德育内容也可能会导致个体价值观的虚无主义。现代的道德教育,已逐渐地从抽象化、空洞化、圣人化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开始注重面向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为要求。

尽管中西方在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上存在许多差异,但大致上都将道德教育作为德育范畴的基本内涵,把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是有关联的部分,只是各国依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而有所侧重,导致其实施途径的差异。现阶段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以及宗教式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并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中西方德育功能及定位的不同

中西方在对于德育功能概念的界定上存在众多不同见解,但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其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是一切德育功能问题所涉及的最基本的维度。对比中外的德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到近代德育侧重于德育的社会,强调德育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涉及个体性发展的方面,主要也是改造人性、引导人性向善进而到维护社会统治稳定这一政治目的。我国现代德育理论则已经逐步认识到德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功能不仅只在改造、引导、完善人性的这一层面,最终还要促进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德育的个体是促进这种本体价值的实现,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国外德育在功能方面从古代至近现代一以贯之的是同时注重德育社会性和个体性两方面功能,在强调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功能时,也注重其促进人性发展完善方面的功能。但是西方德育的个体强调的是其促进个体品德发展的功能,所依托的是道德的工具功能,最终是为其社会服务,脱离不了其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根源,脱离不了其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德育研究者认为,只有当德育在个人关系领域内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德育才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德育才赋予它原应有的本质的意义。功能反映的是一种价值关系,它决定于人们或社会对德育的需求状况。德育功能本质上具有客观性,但它总是会与我们主观期望和价值设定联系在一起,即与德育的目标相联系,中外各国对德育功能的不同阐释体现了各国德育目标的差异,最根本体现的是体制、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德育功能的不问理解,会直接导致其对德育在社会生活中定位的不同。中国传统儒家教育和欧洲古代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多将德育作为唯一的教育。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曾一度将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科学技术,直接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社会德育问题。近现代时期各国大都认识和肯定了德育并将其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发展变化中我们强化德育的社会适应,将其作为德育功能的基点。西方国家通常注重发挥德育的社会适应,根据社会现实发展,培养个体的自主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能更好地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我国传统德育在社会功能上侧重其规范、规则方面的限制和目标较高的、具有政治性的发展,只强调这两方面会造成个体在多元社会中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困惑和矛盾,不利于其个体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构成论和不同的社会发展论会产生不同的德育社会论,不同的品德构成论以及人性构成、发展论,又会形成不同的个体观。德育功能要向个体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最终价值实现是落实在个体的实现程度上,因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德育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认识和维系各种社会关系,还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各种“合道德性关系”的美好,并能从这些道德关系中享受到幸福感和满足感。由约束、服从发展为自我满足和幸福,由道德规范、政治思想的传递到个体“德性”的激发和引导,这是对德育个体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国都在试图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强化德育的功能。德育应该成为满足个体道德精神需求的过程,德育既具有工具功能,也有一种目标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38.

[3]孙英浩.试论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2008(1):109.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5][7]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6

(一)从德育过程中分析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教育方法,作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们之所以对现代学校德育功能有着无限的企盼,是认为学校德育与学生优秀品行的培养具有必然联系,只要开展德育活动,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特定的效果。然而,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即便采取了有效地措施,也未必能够达到预定的效果。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一方面与德育活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自我建构有关。由于学生具有人性复杂性以及生活多样性的特点,这也造成了德育功能的不确定性。在同样的德育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仅仅产生了对道德规范的感悟,而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这些都是学校德育不确定性的体现,这种不确定性,恰恰反映出了学校德育的有限性。

(二)从效果中分析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德育功能的有限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某一阶段中,针对某一问题的德育教育效果是有效的,而且效果的显现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性。德育功能延时性主要体现为学生在某一阶段接受德育教育后,并不能立刻培养出良好的品格、产生道德的行为,学校德育教育只是让学生对道德规范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实践道德行为。让学生认知道德规范并不难,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实现,但是要让学生形成道德行为,却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磨砺才能逐渐形成[2]。理性来讲,这三个结果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道德认知是其他两种结果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经历长期的磨砺与积淀才能形成,最终的结果可能在学生毕业后产生,也可能在学生步入社会多年后才会形成。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还表现可能产生负效果上。由于学校德育内容有限,条件不足,会限制学生德性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在校园中潜藏着许多不道德的因素,比如以功利性的心态去追求荣誉、考试作弊、恶性竞争等,这些不良因素都会限制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对学校德育造成负面影响。

二、忽视现代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的主要原因与后果

(一)“教育万能论”是忽视现代学校德育工能有限性的主要原因

“教育万能论”从古代开始就有,对“教育万能论”的理解主要包括了两个不同层面:从深度上看,教育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有时这种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从广度上看,教育具有多样性的功能,不仅能促进个体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帮助。柏拉图将社会分成了三个阶层,分别是哲学家、军人以及劳动者,他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对这些进行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出社会统治者。教育在柏拉图眼中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后来,法国著名教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了“教育万能论”,[3]他认为,人之所以存在才能与智力上的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育对个人发展、民族性格形成、法律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代,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董仲舒认为,教育让人拥有了“善”性。通过分析各种“教育万能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思想都是从工具化角度对教育进行分析,他们将教育当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理想的最重要工具,甚至作为唯一工具看待,将教育的社会作用夸大[4]。然而,学校教育的功能并非无限性的,不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它都只是发挥出了有限的功能。而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也仅仅只是其中一方面,也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就更加有限。由于受到了“教育万能论”的影响,人们无限夸大了教育的功能,对学校道德教育寄予了无限期望,进而忽视了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

(二)忽视学校德育教育功能有限性的后果

1.加重了学校德育教育负担。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在学生的品德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逐渐不明显。然而,我国社会风气逐渐恶化,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社会德育功能不但没有发挥出正面作用,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增加了德育教育的工作量。学生德育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的责任,随着家庭教育功能的逐渐微弱以及社会教育功能的退化,学校德育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一旦出现道德滑坡,所有的矛头就全都指向学校德育工作。同时,由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寄托了厚望,这也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2.造成德育教育者的思想错误。当人们忽视了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后,就会认为学校德育能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到全部作用。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必定被寄予了厚望,肩负着历史使命。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这句口号“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种思想夸大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被寄予厚望后,教师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把自己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将自己看作是道德标准的传递者,而学生是道德教育的接受者,必须对教师绝对服从。教师错误判断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错误定位自己的角色,不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反而限制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德育教育的功能必定是有限的,不论教师如何努力,通过何种方法施加个人影响,都不可能让学生完全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当教师看到自己百般努力的结果后,就会十分失望,甚至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德育职责,做一名“本分”的知识传授者[5]。3.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影响。当前,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面临着升学压力等,德育教育不可能被置于核心地位。但是,面临着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无限期望,学校也只能想尽一切方法来缩小与特定目标之间的距离,实施社会以及家庭给予的德育任务。虽然效果不容乐观,但是学校德育工作表面上看来已是尽心尽力。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最常用方法就是开设相关课程,而为了更好把控德育教育的进程,学校必定会采取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的控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而学校德育教育将再次回到知识灌输的模式下,因为这样教师可以系统讲解知识,在短期内见效。然而这种暴力灌输知识的做法也必定会忽视学生道德的平衡发展问题,甚至会培养出具有双重道德人格的学生。

三、现代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与“无限”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同样如此,它的功能既体现出有限性的一面,同时还具有无限性的特点,这也是学校德育的本性。在学校德育功能的有限性当中,包含着无限性,而这种无限性,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校德育的理想当中,是一种不断追求的目标。对于学校德育功能无限性的理解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人性具有无限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这是学校德育无限性的根源。学校德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个体的复杂性等,表现出有限性,但是反过来讲,在提升学生道德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只发挥出了有限性的功能,其作用还具有无限发挥的可能性。在德育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素质,进而不断追求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此时,德育对道德发展以及人性提升表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其次,现代学校教育的延迟特性也为其功能的无限性奠定了基础。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不断实践,经过长期的发展,受到身边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的。虽然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期间很多德育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但是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学习期间,学生好比一颗种子,学校德育对这颗种子进行悉心栽培,让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许这颗种子在校期间仅仅是一颗小树苗,但是当他到了社会之后,会成为参天大树,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获得无限的成长可能。

四、实现学校德育功能有限性向无限性转变

(一)要弱化结果意识,注重德育过程

虽然学校德育功能具有有限性特点,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放弃了德育实践,必须在认识有限性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向功能无限性靠近。要弱化结果意识,关注德育“过程”实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不能过分强调教育的“实效性”,因为学生的品德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对象,而德育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延时性特点,对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后的实际效果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如果盲目评价,则会失去评价的意义,对道德实践反而起到了抑制作用[6]。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化的工程,短期内不可能看到效果,系统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实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就必须充分重视德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一方面要将德育过程看作是学生真实的生活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看作是学生自身道德学习、发展以及生长的过程。虽然在实施前必须明确德育的目标以及具体任务,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遗忘这些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需求和道德期望为落脚点,将德育目标分解在各个阶段的教育行动中。

(二)要淡化知识灌输,注重生活实践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经过社会生活的时间,人的道德意志、情感以及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教育也必须立足于生活实践,让伦理实践回归社会生活。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学校德育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必须在社会中进行最终的检验。学校德育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它存在的形式是抽象的、假设的、虚拟的,而这些内容的必须到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检验。另外,关注自我构建。从本质上讲,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提升属于一种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尝试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的能力,让学生突破有限性。虽然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出学生的自我构建能力,以这种能力影响学生生命的整体,发挥出无限的作用。

五、结语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7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对策

德育,即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其本身即为教育母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思想支柱。所谓“德、智、体、美”,所谓“以德育为先”,意即在此。

一、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功能,也即德育的作用或功效,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所能达到的一种社会效果。仅就德育本身而言,其功能可分为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等几种类型。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的特殊性,笔者在这里将德育的功能从层次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功能。这是德育首先必须具备的功能,也是德育最低层次的功能。就德育这个层面的功能来讲,德育就是育德,它向学生传输一种有关道德的基本思想,传授有关的道德常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其道德意识,从而使他们养成一定的道德习惯,同时也使他们树立一定的道德信仰。

这是德育功能的起点,比起人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他律”,也就是说德育的这种功能不是从一开始就培养那些看来在思想品德上已经完善的人,而是一个使人在道德上逐渐变得完善。

2.评价与衡量功能。与德育的教育功能相比,德育的评价、衡量功能又向前进了一个层次。前面我们提到德育的教育功能是“他律”,而德育的评价、衡量功能是“自律”。正是基于“自律”,人们才会形成自我的内心约束,并根据所接受的道德常识对行为及事务选择;同时,这种“自律”功能也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尺度。如果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自律”必然推理的话,那么对高尚目标的向往就成了“自律”更高的追求。

3.感召、净化功能。这是德育前两种功能的必然延伸,从“他律”走向“自律”,在推而广之,德育就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召与净化的作用,在这里,道德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也已经内化为人自身的一种素养,成为人们自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所起的作用是与一些世俗的、反面的东西进行反抗、斗争,是内在的觉醒,是对现实生活的制衡。当然,也正是这种功能使社会走向最终的和谐与文明。

二、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前面,我们分析了德育的一些具体的功能,从这些功能上我们不难看出德育至于个人、集体乃至于全社会的重要性。

在第六次全国中小德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指出:“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理想信仰、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工程”。这番话不仅阐明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其实,就近一点的情况来讲,抓好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也同样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我们都知道,新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科技的发展程度,科技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良好的道德素养又是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

三、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放小学教学领域,我们德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德育目标定的太高,超越现实,不切实际。目标太高容易使学生产生落差,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德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德育决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

2.与学生的心里发展、年龄等特点相脱节。如前所述,小学德育在目标的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而就小学生本身而言,他们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不成熟的,对于理想与信念也只能肤浅的去理解,得不到他们内心的认同;而且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具有现实的引导作用。

3.方法与手段上的滞后。当前,学校德育在手段上着重说教与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相脱节。

四、抓好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针对当前德育工作并为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以为以下几点对策可以考虑: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学校、老师应该从思想、战略上重视德育工作,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有紧迫感。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刻领会与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要理解德育所具备的功能,在思想上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教学方向,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道德教育与技能、知识教育要协调,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2.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人师者,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作为教师,言行举止上的表率与示范作用必不可少。但“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能是一味的说教,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有针对性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3.制定的德育目标切实可行。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我们学校德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目标太高、太远,脱离了小学生的道德水平。针对这一状况,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结合小学生德育的受众与主体――小学生自身特点,也就是要考虑到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等因素,再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合适目标。就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而言,笔者以为,小学德育的目标不应该定位于、更不应该局限于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品德如何高尚的人,不应该追求将每一位学生都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而是应该正视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与特殊性,求同存异,允许多元化,允许多样化。

德育的社会功能篇8

【关键词】功利主义;大学德育;影响

功利主义代表边沁认为,衡量行为的最高道德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或免除痛苦的需要的行为就是应当去做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青年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但随着功利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愈发明显,使其正逐渐脱离学生理想和个人信念,变成单纯服务国家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管理的工具和手段,急功近利的表现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教育的形象,也使其失去原本思想引导的价值和意义。

一、功利化导致德育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延续性

大学德育工作受功利主义影响,偏离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的初衷,成为了引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的道德教育。与此同时,课堂上的道德教育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传授,习惯“正面引导”,刻意回避现实存在的道德问题和社会乱象,将理想化的社会呈现给学生,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进行道德学习的热情,更让学生对这种脱离实际、简单枯燥的道德教育存在质疑和不满;此外,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为处理各类学生问题和危机,教会学生社会生存技能,具有更加明显的功利性,教育缺乏连续性、延续性,不能引起学生的道德共鸣,难以达到培养人的教育效果。

二、功利主义导致德育手段单一、缺乏灵活性

人的德性形成是在道德学习后自我促进、不断体验后的结果。大学德育工作往往注重教师课堂传授的单向性教育,忽视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缺乏师生互动交流。学校期望教师通过课堂直接将正确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灌输给学生,教育手段缺乏灵活创新,急功近利,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学习兴趣。此外,大学德育长期忽视道德和社会生活的血肉联系,较少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学生难以将道德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缺乏道德体验,难以内化为自身道德规范。

三、功利主义造成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模糊不清

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和独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但他们也因缺乏社会阅历、思想单纯对西方思潮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抵御能力。功利主义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其追求实用、效益的功利原则也迎合了充满竞争的校园生活,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新的道德价值取向。他们认为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利己的行为都是能被理解的,甚至对一也些社会乱象能表示包容和谅解,这样模糊不清的道德标准容易造成大学生行为的道德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功利化的德育工作偏离了全面培养人的教育初衷,不仅影响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要积极纠正德育工作认识,完善和丰富教育内容和手段,不断增强大学德育工作对大学生的积极引领作用。

四、正确认识大学德育工作功利化倾向

要纠正功利主义对德育工作的影响,正确认识是第一步。虽然功利主义对德育工作造成了严重冲击,但并不代表我们完全反对大学德育本身的功利性。首先,道德的功利性是不可避免。道德作为一种规范,它本身就是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利益的一种要求而存在的,这种要求本身就是功利的。正因为如此,德育工作也需要从它的功利性价值出发,围绕社会生活而开展,这亦是适当的。但是,如果大学教育仅仅是为了迎合政治经济需要,就会丧失大学教育的灵魂,削弱教育培养人的使命和价值。因此,在承认德育工作本身具有功利性的同时,依然要坚持德育工作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出发,要让德育工作为人本身服务,而非其他。

五、丰富德育内容,贴近现实生活

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和生活分开则注定失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有强烈的批判和实践精神,空洞、脱离实际的德育内容不能获得他们的关注。因此,我们要从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通过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道德学习热情,进而内化为自身道德准则。此外,德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对象决定具体的德育内容,保证德育的针对性。同时,德育内容要积极多样,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实践,如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等,利用生活课堂增加学生的德育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学习,通过实践强化德育效果。

六、创新德育手段,灵活德育方法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取得预期效果,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更需要德育工作者灵活、丰富的教育手段。课堂上,教师不能以强灌式的方法将生涩、抽象的名词解释、道德准则传授给学生,而应该将难懂的课本知识用生活、易懂的语言进行再演绎。不要刻意回避社会中的道德问题,要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课堂教学主动联系生活中各种道德现实,引发学生道德思考,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课堂外,网络作为德育工作的创新手段应得到充分运用。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网络文化环境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因为其方便、互动性强,能迅速拉近学生距离,同时因为网络也能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大学德育工作的阵地必须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大学德育还应充分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将道德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 钱华.试论功利主义思潮与青年思想道德教育[J].前沿,2008(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