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8篇

时间:2023-08-01 09:22:53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1

论思想政治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邵龙斌

( 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中学  四川省甘孜州 626102)

 

德育教育因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又是精神力量的源头,所以历来就是教育的重头戏。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树人者,以德为先”,足见德育的重要了。正因为德育的重要,因此,自然科学中都渗透着她的灵魂,随处可见她的影子。但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又岂能仅仅成为众多科学的附庸?!她自有其阵地,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性作用

      理论是学科的基石,这是常识。无论什么学科,没有理论基础的学科,无疑都是美丽的空中楼阁,都是站不住脚的,既不会长久,更不可能期待发展壮大。德育教育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科学理论作为其出发点和有力依据,又怎能当此重任?完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品德的培养。一般学科在涉及德育教育内容时,由于受学科限制,大都就事论事,仅仅谈到了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深入探究 为什么的问题。因而绝大多数都没有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去说个究竟,如果施教者处理得不够恰当,难免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甚至让人觉得那是在作秀。当然就不可能达到关于德育的最佳效果。而思想政治课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不仅从理论的角度,首先使人信服地阐明了自身合乎逻辑的科学内涵,而且还为其他各学科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其由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让人在信服之关于德育的最佳效果。而思想政治课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不仅从理论的角度,首先使人信服地阐明了自身合乎逻辑的科学内涵,而且还为其它各学科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其由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让人在信服之中接受其思想,受到教育,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正是这样,才使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合情,而且合理,使德育教育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系统性作用:

德育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思想品德,心理品质,法律意识,国情时事等等诸方面,而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由许多个侧面构成。这些单个的侧面无一不在充实和完善着这个体系,使这个体系更加丰满和更具魅力。但这些单个的侧面却不能单独完成整个体系的功能。我们的各个学科正是这样的一个一个的侧面,尽管它们从各个侧面丰富和完善着德育教育,但由于各科性质和侧重点的不同,它们没有,也不能提出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和要求。因而仅仅这些侧面出发,只能从某个侧面对人的品格加以塑造,而不可能塑造出品格完全的人。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只有思想政治课,才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求的人才标准,对人的成长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这种完整的系统性的要求是其它任何一个学科所没有也不可能达到的,只有在这种全方位成长的标准要求之下,德育教育方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三、规范性作用。

由于德育教育本身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社会不问的阶段,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不尽相同,  甚至不同的社会还会有着完全相悖的教育方向和教育要求;加之人们的认识的差异,可塑性的差异以及环境的差异都较大。而其它各学科的重点都不在德育教育上。因此极易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差异,况且现实的社会中善恶并存,真假混杂,美丑难分。此不可能对德育教育提出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这给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然而思想政治课通过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中优秀民族传统美德,优秀民族文化的肯定和继承,而对有史以来,损害我们民族利益的、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人和事的否定和批判,从而明确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区分了复杂的社会生活。把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规范到了真、善、美的旗帜下。并结合时代的要求,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这是思想政治课对德育教育重大作用,它使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规范之下,沿着预期的目标,顺利进行。

四、前瞻性作用。

德育教育自身存在着发展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教育理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唯其如此,德育教育的功用方能完善地展现,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品德良好的合格人才。但德育的发方向何去何从的问题,只能建筑在由思想政治课构建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由于思想政治课不仅对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予以肯定和继承,而且思想政治课根据自身的科学性,在科学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合乎逻辑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的预见,描绘了人类社会美好的来,  引人入胜,催人奋进,,这为德肓教育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使德育教育的发展成为可能。这便是思想政治课对德育教育的前瞻性作用,它确保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恒久地成为教育的灵魂。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2

【关键词】素质结构 素质 德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09-02

1 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内涵

1.1 普遍意义上的人才素质结构

人才素质结构,一般来说由以下五大方面构成:德、识、才、学、体。

德,就是品德。包括个性品德、伦理道德品质和政治品德三个层次。识,就是远见卓识,首先是卓识,即真知灼见,其次是远见,既高瞻远瞩;才,就是才干能力,主要包括智力、技能、方法以及三者的和谐而高度发展的创造才能;学,就是知识学问,博学未必成才,只有建立围绕创造目标的知识结构,才可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知识结构的要素:一是科学基础知识,二是实践经验知识,这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三是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定向知识三个层次,这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主体;四是哲学知识。体,就是体质、体力,体质既包括生理结构及其特点,也包括由心理结构所决定的大脑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性格,体力既包括体力强度,也包括脑力强度。

德识才学体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著名京剧导演郑亦秋认为:"从不成到小成比较容易,从小成到大成却很困难,前者主要靠才和学,而后者则要靠德与识。德识才学兼备方可成其大器。

五要素全优是理想的人才素质结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素质都有独特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素质结构的差异是人才与非人才、人才类型与层次分野的内在依据。

1.2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或网络时代,其最显著特点是:信息传递快、知识和技术更新快,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应该是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反应快,心理承受能力强,有相当的创新能力。大学生无疑在此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还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践行者,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应是这样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在自身将精神的丰富、道德的纯洁、体魄的健全和谐地结合起来的人”[1]应该具有以下具体素质:

①对自然和整个社会具有明确的认识,具有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高度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并掌握了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系统方法的人;在这个层面上讲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意识到自己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社会服务的人。③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经济掠夺日益明显,要使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的不败之林,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做为社会主义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必须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很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斗争中明辨是非、坚定立场。④复合型人才。即具有广泛的、全面的和综合技术的教育程度、并把创造性劳动看成生活第一需要和幸福源泉的人;⑤创新型人才。即能够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同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当代大学生能否成为人才,有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是一个分水岭。⑥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出色的工作能力、高度的体育素养和优良健全体魄,积极投入到发展精神文明事业的人。

2 大学生素质存在的共性缺陷及其表现

当代大学生汇聚着时代之骄子,这个群体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他们充满活力和智慧、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向往,是我们民族希望之所在。但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另一方面所暴露出的许多共性缺陷:

2.1 德育方面的缺陷

2.1.1 缺乏政治品德。一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大事漠不关心,对政治生活毫无兴趣,对国家前途命运置若罔闻,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持冷淡心理和消极态度。而政治品德主要作用于社会[1],一个人欲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就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而一个人政治品德缺乏表现在思想上是狭隘单一,不能宏观的、整体的、理性的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当遇到大事大非时往往把握不准方向,经受不住考验、迷失自我。关键时刻用不住、靠不住。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则是缺乏大智大勇,缺乏决策能力;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易随波逐流。

2.1.2 个性品质缺陷。个性品质是一个人品德的最基本层次,它主要作用于个人成长。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使人适应环境而成才,不良的个性品质则可使人自我埋没。它包括性格、气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的心态及方式等方面。然而,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修养,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不会与人交谈、交流,缺乏表达自我思想的基本能力,心理上不能适应角色的变化,或者错误地处理一些人际关系。

2.1.3 公德意识淡漠、缺乏伦理道德意识。一个社会只所以能正常运转,除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外,相当程度是靠一个民族的公德意识和沉淀的伦理道德观念来维系。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尊敬师长、遵老爱幼。伦理道德主要作用于别人和集体。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固然有其可贺的一方面,但表现在另一方面则是自私自利、金钱第一,缺乏公德意识,对集体、对别人漠不关心,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观念也在一部分学生中根深蒂固。对长者、对智者、对师者缺乏应有的尊敬,不会或不善处理自身与父母与家人与师长于同学的关系;从另一个方面讲,也不懂得怎样尊重自身,缺乏做人与处事的基本常识和礼节。导致自己身心发展不健康,且反过来又影响自己个性优良品质的形成。

2.2 自律能力低下

当代大学生由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原因,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走来,基本上是在学校和家庭两个主要环境中成长过来,未到大学前,在学校有老师管,在家里有父母管,管来管去,致使有些学生到大学后出现"断奶"现象,一下子很难适应,放松自己。表现在学习上没有自觉性,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在生活和工作中缺乏自我选择和自我决断的能力;在与人交往上缺乏辩识能力。一句话,就是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和自我修正的能力。

2.3 责任意识淡薄

青年一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但许多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强烈观念,缺乏那种为民族崛起和腾飞而发奋读书的心态和意识,祖国和民族的意识比较淡漠,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2.4 人文素养欠缺

一个民族之文化,一方面在于知识之发展,一方面则赖其品性之优良。而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水平高与低,主要取决于其对科学、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并且只有在这些方面的不断学习与陶冶、增进修养,才可使人忘记小己,超然于生死利害之外,才可使人修养出优良之品性和品行。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上述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掌握的太少,人文素养功底太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 道德和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的作用

3.1 道德和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如前所述,德,即是品德,对个人而言,要实现它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完善和层次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追求和修炼,更主要的还取决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需要[1]。社会主义经济结构要求所有社会成员尊重社会义务,热爱公共事业,加强团结合同志式的互组合作。社会主义社会每个成员的道德觉悟越高,社会主义的关系就越巩固,越发展。德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显得特别重要,还由于社会主义劳动性质的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劳动是消除了对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依附关系、建立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基础上的自由劳动。这种性质的劳动不仅使劳动者关心作为劳动结果的物质利益,而且能够唤起他们对劳动的巨大的道德动机――为造福社会而劳动。因此,人们对于劳动的道德动机就成了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劳动自觉性的不断提高,道德因素影响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对人们行为的行政管理手段将越来越多地让位于道德影响的手段。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它们的不断完善是提高人的觉悟、贯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客观基础,但是客观条件在人们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并不表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和觉悟可以自发地形成[1]。主观因素具有巨大的意义。这种主观因素就是相应的教育。道德教育是积极地、有目的地影响个人意识的过程,这种影响过程依赖客观条件,同时也自觉地把培养人的一定道德观点和品质当作自己的任务。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的增长还取决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不仅应当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且需要有更高的道德,包括:觉悟和责任感,对机器和设备、公共财物的爱护态度,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谐的互组合作精神等。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劳动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除了上述的基本素质之外,政治素质和国家意识将是一个重要的素质。

3.2 道德和道德教育在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高素质的劳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的生力军,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未来;担负者为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的历史责任,这两个重大课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从小的方面说,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从大的方面讲,则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兴衰。要解决好这两个重大课题,关键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2.1 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民族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优良的个性品德、伦理道德品质和政治品德三个层面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后的外在综合表现。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上是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和认识世界,体现在个人的人生观上是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态度”,[1]体现在个人的价值观上是以自身对社会和集体的贡献大小和奉献多少来衡量;单从“积极的生活态度”来讲,如果作为大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表明的是一个人在社会责任面前自觉的思想和行动的各方面的总和,“生活态度”从道德方面来看,是由信念、思想和良心决定的个人行为系统,[1]因此,大学教育和培养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和实践环节以及校园文化的第二课堂,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2];“不了解、不懂得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自觉、牢固地树立起来的”。[3]所有这些实质上是在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品德的基础上很自然和很自觉的前提下形成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自觉意识,从而“高度自觉地对待社会义务”。进而强烈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又反过来激励其自身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修养自己的品性,达到更加高标准的品德层次和道德水准。

3.2.2 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其他良好的素质

有人将人的整个知识领域比喻成一栋房子,那麽哲学就是盖房子的钢筋,其他知识则是混凝土,借此用以强调哲学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我想,如果将一个人的素质总合看成是一座大楼,那麽品德在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整座大楼的基石一样,而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在一个人的品德素质中又是最关键的部分,“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一生的轨迹[2],这是大量事实已充分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的社会经验和人生经验[3]”,良好品德是形成其他良好素质的基础,也是有利条件。有了这个基础和条件,大学生就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利于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矛盾;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灵和谐。

3.2.3 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如果具有良好品德,说明他有远大志向,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能把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严于律己,这是一个人学习和前进的原动力,也是激发其克服困难敢于拼搏的原动力,而这些又恰恰是一个人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所在。否则,不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不利于其脚踏实地的耕耘、也不利于其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将无从形成;创新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决不是一时一式、一朝一夕之事,德育在大学生整个素质中的决定性和重要性是与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需要教育者们不断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景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外国青年问题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国际青年研究室.1983,3:147~157.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3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道德,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尤其是与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次,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要达到的目的来看,道德教育是通过提供模范人物或道德榜样,使学生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模仿先贤、英雄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品质,使之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塑造高尚的心灵与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它力图使学生自知、自信、自立,善于选择适合于自我发展的最佳目标,并具有保持情绪稳定、承受挫折失败等优良品质。二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来看,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健康成长问题。道德教育力图使学生接受和认可社会的某种特定价值观或道德实践,并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生活的一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选择;三是从开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看,道德教育是一个教导过程,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示范与社会学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它不试图扮演师者的角色,是在与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尊重、理解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推动当事人进行积极思考与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妥善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

可见,尽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方法、手段上有所区别,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德育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落实德育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的判断能力,单独依赖传统思想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对于“如何增进人际交往”、“学习怎样克服焦虑”、“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怎样面对遇到的困难”等问题每天都在影响或困惑着学生,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和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要多一些关爱。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年龄特点,多给予孩子关爱,多给孩子创造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赞扬和鼓励;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多给予鼓励,多启发诱导,少冷言冷语,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健康向上的氛围。

二要相信孩子。无论在校在家,都要引导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又能使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三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英雄的事迹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缅怀前辈的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完美人格。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学身边人、做身边事。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4

关键词:德育;管理;原则;德育为先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01-02

一、准确理解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含义

1.德育为先的内涵。强调德育为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在1978年进一步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2001年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多次要求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德育为先的理解应把握三点:德育为先是指德育在各育中最为重要,最重要不是说德育可以大于一切、冲击一切和代替一切,而是与其他各育相辅相成。德育为先是指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是保证,在各种素质中是最重要的素质,育人必须首先重视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德育为先是指学校在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和安排工作时,必须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在兼顾各育的同时优先保证德育需要,提高德育质量,争取最佳德育效果,为实施德育在人、财、物和时间上创造优先条件。

2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含义。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德育管理者从事德育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和检验德育管理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概括地说,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指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德育管理者必须体现德育为先,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德育首位,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是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落实德育为先原则是德育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第三,要把坚持德育为先原则贯穿到德育管理的全过程,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处理好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进而提高德育质量,争取最佳德育效果。

二、充分认识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的必要性

1.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全面贯彻党的德育工作方针的需要。德育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德育管理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政党的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特殊过程。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首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从、邓小平、到都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在德育管理实际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贯彻党的德育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也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重要保证。在建国五十多年的历程中,重视德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可见,在德育管理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保持优良传统、发挥政治优势、培育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2.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提高德育管理有效性的需要。德育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协调德育与学校其他工作关系、合理配置德育资源、增强德育的有效性。学校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多向的,德育是其中的需求之一。如何处理德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如何分配教育资源,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有利于增强德育管理者的责任感,增强德育工作者的自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合理配置德育资源,保证德育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倾向十分严重的今天,突出强调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对于保证德育对人财物和时间的需要,进而对提高德育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树立正确的德育地位观的需要。德育的地位观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地位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有什么样的德育地位观就有什么样的德育态度,进而有相应的德育决策和德育行为。教育工作者的德育地位观问题是关系一所学校办学方向、学校形象、育人质量的大问题。要端正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必须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德育地位观。目前,人们对德育地位的认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抓考试分数一手硬,抓德育工作一手软,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在德育管理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既是一种导向,也是一项有力措施,可以强化教育工作者的德育为先意识,健全落实德育为先的各项制度,形成德育为先的文化环境,从而增强教育工作者德育首位的思想,使德育为先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4.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是提高学校整体素质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素质是现代学校发展的综合目标。学校德育素质既是学校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又在学校素质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学校的其他素质具有导向、制约、激励和保证作用。可见,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与学校的发展后劲或发展前景有密切关系。领导重视德育,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就能带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好、善于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就能真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向;就能形成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武汉市崇仁路小学曾经是一所地处小巷深处的名不见经传的典型薄弱学校,但是老校长李文衡在1982年就确立了“以德立校”的办学宗旨,努力拓展德育新途径,带领学校走出困境。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改革发展,该校现已成为武汉市一所高质量的现代化的窗口学校,其办学经验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受到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三、切实践行德育为先原则

1.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保证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德国哲学家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就是要在办学指导思想上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高度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把学生学会做人放在成长进步的首位。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一切方面的光源。”在学生成人成才的人生目标中,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坚持德育为先,必然要求学校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等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实现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智育及其他各育的健康发展。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5

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手段,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以及相处的关系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是由个人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来区分的,不分年龄、性别甚至职业。而决定个人在教育活动中地位的自身因素又是他的相对发展水平。一般说来,在身心发展各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甚至某一方面水平相对较高的一方,就可能成为教育者,另一方则成为受教育者。①由此可见,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学的责任及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而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通常处于领导的地位,受教育者属于被领导的地位。但这种地位并不是教育效果的可靠保障,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社会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社会及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可见,德育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观念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施加影响的人。道德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学;二是来自学校外的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来自学校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并且还有一部分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复杂性很难估计。而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通常是性格以及价值观养成的阶段,所以,重点加强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思想道德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校德育教学是根据学校本身的培养目标、任务,对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教育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德育过程的优劣。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决定着德育效果的大小。②

2 教育者角色的历史转化

2.1 传统的权威角色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过程被认为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进行社会强制的过程。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有绝对的影响力。③在这种权威的角色中,学生被看成是消极的、具有潜在反教育倾向的教育对象。这就使教育者从防范、限制的角度出发,控制学生的主动性,要学生被动接受一切教育者教导的思想品德内容,不允许学生有反对意见。同时教师往往被看作是掌握了某种文化知识,甚至是真理的人,是有完美的道德的人,是智慧的化身,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这种传统的权威角色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妨碍了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这样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道德需求的发展。同时,教育者也是人,也有错误和缺点,过于夸大教育者的地位,往往会给教育者施加过大的压力,也会使德育过于依赖教育者的自身水平,导致因教育者水平不足而影响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2.2 中立角色

这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对教育者扮演的角色的看法。他们认为,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个人思考方式等方面强加给受教育者,更不能影响他的教育活动。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价值与权利,根据设定的价值澄清标准,引入澄清活动,加速澄清过程,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不介入,做澄清过程的引入者和促进者,学生自己选择价值观点,毋须尊敬任何权威。教育者工作的重点是建立一个接纳的气氛,关注教育对象的反映,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看法。教育者以中立的态度来组织设计活动,通过传授分析方法和技巧来改进教育对象的道德发展。

在这里,教育者不再被认为是道德典范,在个人生活和个体行为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学习过程变得更人性化。但中立的价值假设是虚拟的,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完全中立,否则容易导致学生道德观出现混乱,德育的效果不佳,不能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取向。

2.3 多变的角色

在现代德育教育中,教育者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调整自己的角色地位。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与人格的独立性。教育者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递给受教育者,并在过程中细心指导,使学生拥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现代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育者的认知和道德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和充实。而受教育者在受到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影响的同时,在很多价值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得到新的信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平等对话,相互尊重。

3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主导性主体

首先,教育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各个环节的调节者。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的,而学校的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根本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途径和步骤是由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主客观条件以及受教育者的情况来设计并施行的。由此可见,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其次,教育者自身需要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④他的思想水平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高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主导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方向。可见,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德育过程的全部内容及最后的成效。

再次,教育者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德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定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积极性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者的引导和激发,使受教育者接受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避免盲从。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德育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教育者首先要接受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并加以消化、理解,然后把这种社会要求教授给受教育者,在这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这要求学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政治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立场。在理论知识方面,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充分指导实践。在文化素质方面,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沟通技巧。

4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指受教育者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虽然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受教育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活动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德育的效果也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作为认识的主题,他对来自教育者以及外界的信息是有能力选择的,同时也会对教育者的活动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意识会反作用于教育者,制约教育者对教育手段的使用以及教育环境的塑造。

从哲学的内外因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者的传递是外因,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产生最终结果的。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可以能动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提高,最终要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完成。综上所述,受教育者作为认识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5 总结

正确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发挥。教育者并不是处于权威角色或完全盲从于受教育者的需求,而是要在德育过程中以一个平等的、有创造性的角色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创造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道德问题,既是主导的领导者,又是平等的对话者。教育者要着力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和参与合作的积极主动性。

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德育教育的过程朝着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其次,教育者自身需要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④他的思想水平制约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高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主导着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方向。可见,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德育过程的全部内容及最后的成效。

再次,教育者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德育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定的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积极性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者的引导和激发,使受教育者接受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避免盲从。

最后,在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它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德育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过程。教育者首先要接受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并加以消化、理解,然后把这种社会要求教授给受教育者,在这整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这要求学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在政治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以及方针政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立场。在理论知识方面,教育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的科学理论,并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充分指导实践。在文化素质方面,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沟通技巧。

4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指受教育者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虽然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受教育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活动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德育的效果也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作为认识的主题,他对来自教育者以及外界的信息是有能力选择的,同时也会对教育者的活动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教育者的意识会反作用于教育者,制约教育者对教育手段的使用以及教育环境的塑造。

从哲学的内外因角度来看,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者的传递是外因,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产生最终结果的。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可以能动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提高,最终要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完成。综上所述,受教育者作为认识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5 总结

正确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发挥。教育者并不是处于权威角色或完全盲从于受教育者的需求,而是要在德育过程中以一个平等的、有创造性的角色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创造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道德问题,既是主导的领导者,又是平等的对话者。教育者要着力与受教育者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激发受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和参与合作的积极主动性。

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也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引导德育教育的过程朝着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 申广庆.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

② 左凯旋.高校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6

一、 班级德育工作“三位一体”,可以保证教育内容的有机统一,加强针对性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班级工作、少先队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们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都必须切合学生实际。班主任对学生最熟悉,是学生的知心人,三项工作由班主任一人担任,教育的针对性是一目了然的。学生德育要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三位一体”可以使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班级工作、少先队教育围绕某一教育重点开展前后一贯、相互配合、融成一体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特别是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方面,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德育资源,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利用班级学生中闪现的道德事件加以开发,运用到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之中,组织到班队活动之中,教育效果格外明显。如开展“过集体生日”活动,进行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班级小课题的研究;组织开展节假日文化活动等等。

二、班级德育工作“三位一体”,可以实现教育方法的协调互补,增强教育整体效应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单靠每周两节的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是难以奏效的。作为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班级活动、少先队教育阵地,突出教育中心,协调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巩固强化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成果。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苏教版)《我要安全地成长》单元后,结合举行主题班会“安全连着你和我”,对学生进行了有关遵守道路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与此同时,组织以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7、18、19条为中心内容的系列晨会,一天讲一点,点点滴滴,滋润渗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三、班级德育工作“三位一体”,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潜移黟化的熏陶和影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三位一体”进一步增强了班主任育人的责任感,让班主任更加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从教室布置、图书角、生物角、队角、卫生角的管理,到班报、队报的出刊更换,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都会抓得更及时、有效。班主任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会同样关注少先队文化建设,积极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提升少先队中队建设的水平。

四、班级德育工作“三位一体”,也有利于促进各科教学的渗透教育,保持教育内容与要求的一致性

班主任一般都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所教学科中他们更便于结合结实际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班主任又是联系科任老师的纽带,通过班主任和科任之间的联系,主动配合各科任老师的教育工作,推动科任老师注意在所教学科中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把教师集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五、班级德育工作“三位一体”,也有利于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7

【关键词】学校 德育 研究

当前,高校德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德育实效的实质性低迷。德育实效低迷之原因,并不像一些学者表述的可简单地归结于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德育方法单一化等德育实践的失误。根本上讲,乃是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针对性等众多局限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只有重新深入、客观地思考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严重缺陷,对德育现状作出科学评估,才能做到扬长弃短,积极应对;才能做到有继承重创新,走出一条科学性强、创新性强、实效性强的高校德育自主创新之路。

一、德育地位认识模糊

邓小平1978年就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然而,德育首要、核心、保证的地位正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1、认识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人为地割裂德育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片面强调学校在经济发展、知识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德育是“副业”,在学校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将德育看作是预防手段和应急措施,德育经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个别领导干部缺乏党性原则,政治思想观念淡漠,极大地破坏了德育工作者的形象,降低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个别领导干部组织纪律性差,作风不正,精神状态不佳,干群关系紧张,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很难落实。

2、“重智轻德”思潮的冲击。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彰显,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利益分配机制市场化,使知识的重要性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同,“读书无用论”思潮不攻自灭。但是,取代“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是另一股更为强劲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知识工具主义,实质上是封建时代“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实用论”的沉渣泛起,人们更加重视学校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功能,淡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学生也更加片面地重视应用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提高,忽视了自身德性境养和完善。

3、学校行动策略的失误。高校面临更加激烈的声誉和生源竞争。为了最大限度地取悦学生,有些学校显得急功近利和缺乏远见,对学生的知识工具主义思潮并未给予真正有效的反击和引导,而是简单地迎合和满足。在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的同时,却对人文精神类的课程淡漠。德育地位在这些高校显得更加模糊、弱化。

二、德育目标定位缺陷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讲,当前德育方面的很多问题皆因长期以来在德育目标定位上存在的缺陷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无根性。人们在反思以往德育目标“高大全”给德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往往也走向了片面的对“大道理”的简单修正。这种反思和修正往往以“德育适应性”的口号出现,强调德育回归现实的德育环境和德育水平的现实。它并不建立在对“大道理”的理性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其结果导致对德育本身存在的和要求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即德育丧失了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根”。打着“适应”旗号的德育并不能适应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强烈需求,从根本上讲,不利于培养高尚的德性人格。

2、教育目标泛化。我们在确定德育目标时,往往仅注意其高尚性和统一性,而对其确定性,可操作性和行为导向性不够,以致于德育目标泛化,缺乏时代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个体适应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德性培养和人格完善缺乏应有的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等功能,教育认同度较低。

3、德育目标世俗化。有一批人打着“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幌子,反对在德育目标设定上的必要超前,热衷于德育目标世俗化的研究,着力于“德育量化考核”,将“公约”、“手册”、“守则”、“规范”、“忌语”等异化为德育的目标。实际上,“规范”式的教育完全不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道德完善的激动和冲动,高尚人文精神的关照却经常使我们在感受心灵颤动的同时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德育目标应当超越实用,超越对物质利益的盲从,超越利害关系上的简单对比,超越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尊崇,超越人们现实已经达到的德性水平。否则,“现存即是追求”、“德育目标即是德育现存”,德育目标的导向功能将不复存在。

4、德育目标功利化。各校普遍制定和施行学生综合考评评价机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在考核标准科学性欠缺和正面引导效益缺乏的情况下,一些学生为了考核加分而学习、工作和做好事。虽然功利,但如果能得到有效引导和良性转化,也能成为追求进步的动力。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这一良性转化,则量化考核的德育除了培养斤斤计较、惟利是图、善于钻营的小人,不可能有任何正面的育人效应。

5、德育目标同一化。我们在德育目标设定上搞“齐步走”、“一刀切”,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模式去塑造所有的教育对象。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

三、德育内容体系存在混乱

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由受教育者的基础道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应由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来甄择。德育内容体系混乱将给德育工作造成严重的、带根本性的消极影响。

1、从时间维度看。德育内容简单重复,陈旧单一,几十年不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严重滞后于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经济文化、学生思想观念等的发展变化进程。

2、从纵向衔接看。德育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一成不变,重复较多,不同受教育主体间的德育内容缺乏应有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不能很好地做到整体衔接和层次渐进。

3、从横向构建看。德育内容体系一直未能予以科学建构。同志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即是我们所指的“德育”,对于新时期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德育机制僵化封闭

德育机制健全、科学、有活力,是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学校德育机制中,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1、德育全员意识淡薄。德育工作经常只是由固定的所谓“德育工作者”承担,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的德育大环境。为此,要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理顺学校各组成机构间的关系,组成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体,政工队伍为骨干,教师队伍为关键,职工队伍为辅助的德育工作结构,要深入研究,拓宽和实践“三育人”的德育理念,形成对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大德育意识淡薄。学校德育未能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德性培养的大德育体系。同志曾经深刻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3、德育载体单一,方法简单。学校德育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当薄弱,载体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阵地功能明显弱化。学校德育工作往往滞后于社会变革,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尚未完全落实、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进生活的工作也做得生硬、肤浅、德育方法简单,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都显得不够,传统方法继承有余,新兴方法创新不足,德育美感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感召力较弱,德育工作明显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国家育人需要,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和学生思想需要等新情况。

五、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偏低

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德育工作队伍。然而,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问题仍然是德育工作的“瓶颈”问题。

1、德育队伍政治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在德育队伍和德育思想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杂音、噪音,发生了一些德育工作者宣扬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现象,来自于德育工作队伍自身的问题,有时更有破坏力,更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冲击和破坏,更容易对人们产生误导。因此,提高德育队伍的政治素质,坚定德育的阶级性本质,是尤其紧迫和重要的。

2、德育队伍的学历水平偏低。一些学校将德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严格区分,在深造学习的机会上不同等对待。一些从事德育工作的同志自己也缺乏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愿望,不主动争取机会,也不努力把握机会。除了校方转变观念,为德育工作者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外,德育工作者加强业务进修学习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看作是事务性的工作,在工作时间之外怠于学习提高,即使解决了学历问题,也解决不了水平问题。

3、德育学科观念较为淡漠。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不是严谨的科学,德育不是一门学科,德育工作不能作为专业。因此,一些学校总是将一些所谓“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安排在德育工作岗位上,一些自认为在专业上发展有困难的同志也喜欢将转向从事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合理的安排或者相对美好的“逃避”。如果德育工作者心存自卑,德育工作就硬杆不硬。转变观念,正视德育地位,科学认识德育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将德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学科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4、德育研究观念较为淡漠。在一些德育工作者的观念中,德育仅仅是一项实践性工作,不需要搞科研。我们认为,德育科研不仅仅是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而是促进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端正德育科研的观念,培养研究型的德育干部,提高德育科研的能力,促进德育科研的成果转化,以科研促创新,既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5、德育创新意识较为淡漠。一些德育工作者将德育看成是党和政府政策简单的宣传工具,看作是日常事务性工作,德育工作中的继承意识过强,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和对学生的适应能力都显得较弱。创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不竭动力。学校德育工作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总之,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实效低速的原因,理解学校德育缺陷之真正所在,在实践中改革发展,在继承中创新进步,推进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06-16.

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篇8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育并重教学模式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让学生具备优良的品德。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此时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容易受外界干扰,因此,应将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现阶段的部分班主任虽然已经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未能在德育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致使德育工作存在重管轻育的问题,整体质量不佳。

一、管育并重模式教育原理

管育并重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要求班主任以先进、积极的教育思想理念引导、规范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德育工作来看,管育并重教学包含了“管”和“育”两个环节,其中“管”指的是管理,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手段。在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应在考虑德育教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育”是对“管”这一教育手段的补充,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一些学生存在较为明显的叛逆心理。在班主任管教过程中,有的学生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此时发挥“育”的作用,深入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结合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能有效地提升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可见在管育并重模式下,“管”和“育”均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运用管育并重模式的价值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指导。基于该教育理念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时,管育并重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突出作用。一方面,管育并重本身是一种全新化的教育模式,其将“培育引导”放在了与“管理教育”相同的地位,这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创新,而且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更加灵活,有效地提升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另一方面,在传统德育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动机考虑不周,易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这使得德育管理中经常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班主任仅是按照学校量化指标评价学生、管理学生,学生不能理解老师管理行为的用意,容易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而在管育并重模式下,班主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层次地创新教学方式和德育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实现了班主任与学生的深层次对话和心理交流,减少了学生的叛逆心理,提升了德育教育质量。此外,从长远来看,管育并重创建了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有效提升了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推动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

1.德育工作民主性不强。德育工作在初中班主任所有工作中占重要地位,不仅关系着班主任工作开展质量,而且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具有深刻影响。从开展过程来看,德育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但现阶段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明显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够的问题。深层次分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可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够民主,权力下放不到位,这影响了最终的德育工作开展质量。具体表现为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德育理论教育、实践活动多是由班主任决定,学生服从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参与班级德育建设的热情,致使德育工作质量不高。另外,受德育工作民主性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初中生会与班主任产生隔阂,这让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校有必要创建平等、民主的德育工作环境,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德育工作中“一刀切”现象明显。初中生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较快。学生受自我认知、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品德、素养的表现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这要求班主任系统考虑学生的差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德育工作。但现实情况是部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一刀切”现象。如在班级德育工作制度设计阶段,有的班主任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德育管理制度漏洞百出,难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德育水平评价是检验德育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对于德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积极作用。但仍有较多老师按照学校制定的德育考核标准对学生行为进行量化评价,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评价方式未能凸显差异化的评价原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体评价得分还有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新时期,有必要积极创新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法,消除德育工作中“一刀切”现象。3.“重管轻育”问题较为突出。管育并重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指引,其要求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系统协调“管”和“育”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初中生充分理解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初衷,按照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重管轻育”问题。一方面,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结合自身的言行,有意识地熏陶、引导学生,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但在落实德育工作过程中,有的班主任未能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标准,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引导。另一方面,有的初中生犯错时,班主任一味地批评指责,忽略了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以及心理活动,致使学生逆反心理强烈,严重阻碍了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4.班主任未能实现德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班主任德育教育效果具有深刻影响。部分年纪较小的中学生纪律性较差,不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容易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在初中生德育管理中,班主任会将学生行为与德育教育的成绩挂钩,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班主任会扣除学生的德育分数。从管理效果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在短期内虽然能整顿班级的纪律,但却容易造成学生情绪波动,甚至有的学生因此产生抵触心理,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德育教育模式下,一些初中班主任还将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理论教育层面,忽视了学生德育实践教育,学生不能以德育理念规范、纠正自身的言行,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此外,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信息化水平低下的问题,如有的班主任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创新德育教育素质和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效率性和广泛性。

四、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应用要点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德育工作民主性。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班主任权力下放不到位、德育工作民主性不强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质量。管育并重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应认识到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主动下放权力,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德育工作,以此凸显德育工作的民主性。首先,初中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系统协调学生管理与学生参与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平衡状态。其次,为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班主任应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初中生端正思想,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开展环境。此外,当学生参与德育工作时,班主任还应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德育工作目标的指引下,自主性地设计德育教育的活动主题和形式,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确保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最后,在整个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即便学生有违反纪律的现象,也应积极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引导,这样才能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真正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2.坚持差异化的德育评估和教育原则。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评估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使班主任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还能为下一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传统德育教育模式下,部分初中班主任忽视了对班级学生德育水平的准确评估,在德育教育和教学评估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降低了德育工作的开展质量。在管育并重教育模式下,要想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开展质量,班主任就必须注重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评估。在学生德育评估与教育中,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层次地分析学生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等,以此为下一阶段的德育教育设计和方法实施提供参考,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差异化原则评估学生德育水平时,班主任不仅要准确评价学生道德程度和素养水平,而且还要与学生深入交流,分析学生道德现状,满足后期教育引导需要。在班级德育管理制度阶段,班主任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学生行为准则和德育管理制度,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另外,不论是在学生德育水平摸底还是德育教育效果评价中,班主任应摒弃传统以固定标准量化评价得分的方式,结合学生个性特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在差异化评价中彰显学生的个性,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德育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德育评价中,班主任应明白学生个体差异是正常现象,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3.正确处理“管”与“育”关系。针对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初中班主任在协调智育与德育关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管”和“育”关系的协调。一是管理是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基本手段,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下,大部分初中生能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和德育制度,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行,锻炼并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养。因此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开展管理,以此让学生主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在实际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掌握好“管”的力度,即所有的管理措施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二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如只是一味地管理学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班主任还应注重“育”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先平等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地与学生交流,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深层次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需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实施个性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以理育人、以情动人的目的。三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针对“管”“育”两种手段的应用,应努力实现以“管”促“育”,以“育”代“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育并重教学模式的作用,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四是班主任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具有积极作用。在规范使用管育并重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初中班主任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标准,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熏陶和引导,达到优化管理,深化教育的目的。五是基于管育并重教育模式开展学生德育教育时,还应注重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的更新,如尽可能地将教材中的德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健康成长。4.创新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应用方法。为进一步提升管育并重教学模式应用水平,保证德育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还应注重管育并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依托管育并重模式开展德育教学时,班主任应注重创建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如可组织学生积极阅读思政相关的课外读物,主动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在班级内营造讲责任、重荣誉、重品行的氛围。其次,班主任还应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德育教育的网络阵地,减少网络负面信息对学生影响,提升德育教育的效率与效果。最后,实践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校内班主任应在班级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由学生自己评选品德高尚的同学组成班委会,实施班级管理,以此增强学生的带动作用。在校外,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五、结语管育并重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深化其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开展质量。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只有深刻认识到管育并重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理清“德”与“育”的关系,并在分析当前德育工作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德育教学方法,深化德育并重理念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兴.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1,18(15):250.

[2]沈登云.应用“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创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24):165-166.

[3]杨文秀.浅析隐形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J].学周刊,2022,5(5):173-17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