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8篇

时间:2023-08-02 09:26:30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1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2

中小银行发展转型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行的,且普遍经历了由“同质化——初步差异化——高度差异化”转型路径。从中小银行发展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阶段,银行业基本上是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以存贷业务为主;人均GDP达到3000~30000美元的阶段后,居民的金融产品需求伴随其财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加剧,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开始逐渐走向差异化以维持生存;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时,银行走向高度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竞争阶段。这是李银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曾建中(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共同提交的观点。

他俩研究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演变特点,指出,虽然各国的金融体制各不相同,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各国金融管制政策均经历了从早期的严格管制到放松管制,再到逐步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利率市场化不断发展。这说明了一国的金融体制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中小银行发展转型的背景具有相似性。

中小银行发展转型的一般规律

从美国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历程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银行监管政策的改变,中小银行经历了多次发展转型以适应经济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早期的中小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与大型银行并无太大区别;随着金融创新和跨区域经营的放开,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中小银行慢慢与大银行开展错位竞争,注重差异化的经营特色,形成了比较优势,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1994年美国《跨州银行法》的实施,不同的中小银行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中小银行通过兼并重组或跨州经营,向区域性银行发展,而一部分中小银行坚持社区银行的定位,从为社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色。1999年《现代金融服务法》实施,美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逐渐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

从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看,由于德国形成了分别代表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合作银行的利益集团,为中小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和存款保险服务。因此,其银行系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1967年以前,德国银行竞争不充分,中小银行同质化严重。1967年以后,随着银行竞争加剧,中小银行竞争激烈,德国中小银行在坚持自身定位的同时,不得不通过个性化、专业化与大型银行开展错位竞争,逐步走向差异化发展道路。1970年以后,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综合化服务、专业化融资和特色化理财服务方面积极探索专业化发展道路,显现了中小银行独特的竞争力。

从日本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看。由于地方性银行不能跨区域经营,因此,日本地方银行主要立足于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并运用“关系银行”策略来发展业务。从存贷款来看,地方性银行主要吸收储蓄性存款和向地方中小企业发放短期贷款。个人存款大约占其所有存款的70%,贷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其绝大部分贷款客户( 80%以上)是当地中小型公司和客户。随着日本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日本地方银行调整经营策略,积极从传统业务向特色业务、综合业务转型,为地域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2002年4月日本取消存款全额保护政策以后,地方性银行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向非银行新兴业务转型。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转型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规律:虽然一个国家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受到本国银行体系、经济发展状况、监管环境、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会带来银行业的监管政策和竞争程度的变化,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也必然随之进行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在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竞争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中小银行发展转型模式也各具特点,如美国的自由竞争模式、德国的合作发展模式以及日本的主银行模式。尽管各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历程各不相同,但可以发现,中小银行发展转型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进行的,且普遍经历了由“同质化——初步差异化——高度差异化”转型路径。从中小银行发展转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阶段,银行业基本上是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以存贷业务为主;人均GDP达到3000~30000美元的阶段后,居民的金融产品需求伴随其财富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持续创新,金融“脱媒”现象开始加剧,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中小银行开始逐渐走向差异化以维持生存;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以上时,银行走向高度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竞争阶段。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3

【关键词】资历框架;学习成果;学分银行;战略定位;服务布局

一、学分银行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我国的学分银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长足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分银行的发展。(一)资历框架的建设进程制约学分银行的发展。资历框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定义,将公民个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规范的任何方式获得的知识、技能按层级分类描述并依法确定的一整套标准和措施。[1]资历框架也称为学习成果框架,它是联结各级各类教育的枢纽,是学习成果认证的基层制度。[2]欧盟资历框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趋成熟。我国的学分银行对资历框架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率先了7个等级的《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是全国首个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3]国家开放大学研究制订了10个等级的《学习成果框架》。[4]我国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建设起步较晚,201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资历框架”。当前缺乏国家层面的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以及基于该等级标准的行业、专业、课程及认证单元标准。而这些标准的建设进程,亦即资历框架体系的建设进程,直接制约着学习成果的认定,也制约着学分银行的发展进程。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对学分银行功能的描述:“构建分级认证服务网络,对学习者不同形式学习成果及学分进行认定、记录和存储。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对学习成果进行原始记录并长期保存,为学分认定和转换提供服务。”学分银行功能定位并没有包含资历框架建设内容。也就是说,从当前学分银行的功能定位看,学分银行没有建设资历框架的职责与义务,学分银行也就没有“身份”加快推进资历框架体系的建设进程。(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制约学分银行的发展学分银行。长期以来存在着学习成果累积能力不济、学习成果转换需求不足,[5]教育机构参与动力不足,[6]学习者主动参与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分银行的真实活力难以激发出来,直接影响到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利益相关方参与度不高,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学分银行没能给利益相关方带来足够的利好。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存储与转换功能并不能带来太多实质性利好,学习者转换自身学校的学分难以带来出入和声誉的提升,可能更多是一种麻烦。而教育机构最关注的招生、教学、质量、就业等方面,学分银行又使不上力气。为此,教育机构参加学分银行易变成可有可无之事。即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策文件强行要求教育机构参加,其效果也可想而知。对于学习者来说,学分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认定、存储、转换学习成果与学分。目前的学习成果转换只能就低不能攀高,只能转换较低层次机构的课程学分,[7]对学习者吸引力不大。对于学习成果认定,主要是减轻学习者的学习负担,在当前课程学习难度普遍不高(特别是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其吸引力有限。学分银行对于学习者最关注的就业与学习问题,则使不上劲。为此,学习者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加入学分银行也可想而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目前还没入学分银行的“法眼”,用人单位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实用人单位的参与对于学分银行运行非常重要。薛皛洁提出的将学分银行向工作领域延伸,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很有道理。[8]用人单位的参与,能够促进学分银行中学习者的就业,对学习者加入学分银行能够产生很大吸引力。为此,突破学分银行单纯服务学习者的应然职责,研究促进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学分银行机制的建立显得十分重要。(三)学习成果认定缺乏权威性,制约学分银行的发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离不开学习成果标准。在当前资历框架体系尚未建设起来,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级学分银行分别制定了自身的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标准,如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与20多个行业制定了上千个学习成果的认证标准,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定了423个非学历证书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指导标准。[9]另外,还有一些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采取课程内容或课程级别的比对方式,属于“物物交换”方式。这些地域性的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只能在自身管辖范畴内实施,缺乏全国范围内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基于这些标准所进行的学习成果认定结果,也就难以获得质量上的共识。学习成果认定缺乏权威性,不利于学分银行的业务推广,也直接影响学分银行品牌与声誉的提升,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定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四)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制约学分银行更好地发展当前,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是通过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各类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学分银行是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的枢纽,也是人才培养的中间环节。然而,学分银行“建桥”只是手段,其更应关注立交桥上的“人流量”如何、立交桥的使用效果如何。立交桥上的“人流量”取决于人才培养渠道与环节的畅通。为此,学分银行不仅要“建桥”,更要以立交桥为核心,向立交桥的上下游延伸,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以保障立交桥的“人流量”,促进沟通衔接的实质性发生。同时,学分银行集结了覆盖各种类型教育的广大学习者、海量的学习成果、大量的教育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学分银行有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通过学习成果测评提供人才评价服务,通过向企事业单位推荐人才提供服务,通过向教育机构提供用人取向与人才去向服务人才培养等。基于当前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资历框架视角重新思考学分银行的定位问题,明确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建设中的地位,发挥学分银行在学习成果标准建设中的作用,增强学分银行对教育机构、学习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以促进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历框架视域下学分银行的战略定位

(一)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体系中的地位。资历框架体系包括资历框架的建设、推广与应用三个方面。学分银行应在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资历框架体系的服务平台,为资历框架的建设、推广与应用提供服务。1.学分银行是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根据国务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资历框架建设内容的解读,资历框架建设内容包括组建国家资历框架管理机构,国家资历框架,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建立国家资历框架认证平台,建设国家学习成果转化管理网,建设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建立学习者终身学习成果档案,推进学习成果互认等。[10]这些内容中,除了组建国家资历框架管理机构、国家资历框架、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三项职能外,其他都是学分银行的应然职责。而在国家资历框架、制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方面,广东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率先研制并了全国首个地方性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则已制定了上千个学习成果认证标准。2.资历框架体系建设是学分银行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通过资历框架体系建设,形成资历框架等级与标准体系,才能使得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认定有章可循,才能使得学习成果的认定具有公信力。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与学分银行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将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纳入学分银行职能,可以实现学习成果标准应用与学习成果认定的一体化。为此,李江将学分银行建设内容概括为组织架构建设、学习成果框架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六个方面。[11]学习成果资历框架建设是学分银行建设内容的一部分。3.资历框架体系的推广与应用离不开学分银行建设资历框架体系不是目的。资源框架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广与应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与标准化。资历框架体系的推广与应用,需要面向各级各类学习者、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学分银行作为联结各级各类学习者、教育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枢纽和桥梁,其最有资格和能力承担资历框架体系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二)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体系中的作用。作为资历框架体系的服务平台,学分银行应是资历框架体系建设的主导者、资历框架体系应用推广的宣传者、资历框架体系应用的服务者。在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上,学分银行可以主导资历框架等级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引领行业企业与专家学者开展各级各类行业、课程、认证单元的标准建设工作等。可以主导成立由教育部联合人社部、民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领导组成“国家资历框架建设领导小组”。[12]在资历框架体系应用推广上,学分银行可以基于资历框架标准体系,面向学习者、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推广,使得资历框架体系能够深入人心,深度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在资历框架体系应用上,学分银行可以作为服务者,基于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构服务学习者、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平台,促进资历框架体系的应用。一是面向学习者,基于学习成果标准,指引学习者的学习,并为学习成果的认定、存储、转换与应用提供全面服务;二是面向教育机构,基于学习成果标准,促进教育机构的标准应用与学习成果转换;三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基于学习者在企事业单位的学习成果应用,获取学习成果的应用效果,检验学习成果标准的质量;四是面向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学习成果及其标准体系的应用,反馈学习成果的应用效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服务。(三)资历框架视域下的学分银行战略定位。基于学分银行在资历框架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结合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学分银行应有这样的战略定位:学分银行作为资历框架体系的服务平台,旨在通过服务资历框架体系,将自身打造成为学习者成才就业的根据地、教育机构人才质量的检测地、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首选地、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依据的来源地,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体来说,在服务对象上,学分银行面向学习者、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与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全方面服务,通过多方获益,促进学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在服务内容上,学分银行为学习成果的标准建设、生产、认定、存储、转换与应用提供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决策提供服务;在服务目标上,学分银行为人才培养、人才库建设、人才评价、人才推介、人才使用等提供服务。

三、资历框架视域下学分银行的服务布局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4

关键词:Hadoop技术;历史数据;银行

1银行历史数据线上化的必要性

1.1大数据特点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对银行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其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各大银行的竞争焦点都是基于大数据下的分析和运用创新,从当前大数据的运行上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数据类型多样性,数据类型被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相对于以往较为单一的结构化数据而言,出现了网络日志、音频、图像等为主的非机构化数据,加大了数据处理的难度,由此需要借助建立历史数据系统来提高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

二是数据数量庞大,对数据处理要求不断加大,例如,当前,个人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为TB量级,企业的数据容量接近EB量级,而历史上全人类所说过的话若按照数据量来计算的话大约也只是5EB,可见现今数据的体量的庞大性,由此很有必要建立历史数据库,保障对数据的有效存储和处理。

三是数据处理的速度快,这是大数据的一个显著优势,面对海量的数据,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将会是各行业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历史数据库在处理数据信息时的高效和快捷将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

1.2历史数据线上化的必要性

银行传统的历史数据存储方式是将其存放在磁盘库和光盘中,查询时的难度较大,工作效率低,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联机服务系统在存储历史数据方面,提高了其数据查询的效率,有利于提升银行的服务意识,提高顾客的满足感。现阶段银行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对历史数据线上化的需求,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从业务需求角度来看,银行业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历史交易数据,而历史数据线上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历史数据导人和查询的工作效率,对单一的数据处理来说,满足对数据进行一次写人多次读写的要求,减轻了银行人员的工作负担;其次,从系统功能上来看,银行业务对历史明细交易数据的存储要求较高,而历史数据线上化不仅可以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在另一方面借助历史积累的大数据,方便跨时间跨地域的数据查询,满足线下数据线上化的概念;最后,从系统运营角度来看,历史数据线上化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对于增量交易数据和数据规模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便于银行的长远发展。虽然较多银行已经开始运用大数据系统,但是在很多业务上都还需要完善,正是由于历史数据线上化的优势存在,使得现阶段开发和完善历史数据线上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2Hadoop技术

2.1Hadoop技术特点

Hadoop技术产生于大数据时代,主要是依靠分布式架构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计算分析,具有成本低、功能广、性能高等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数据存储效率低下以及数据处理难度大等问题。Hadoop实际上是由HDFS、MapReduce、Hbase、Pig、Hive等成员组成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具有可用性高、扩展性强、集群式的特点。

1)可用性高

Hadoop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多冗余复本机制,在数据的某一节点出现故障时,最大化的降低数据出错的可能性;并且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复制,提高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2)扩展性强

采用Hadoop技术作为系统架构,可以有效地增加系统空间,实现动态扩容。可以使得平台在增加新节点后,自动地完成对数据的均衡任务,减少相关的工作量,提高数据的存储的合理性。

3)集群式

Hadoop技g的设计理念是依靠集群力量进行工作,具有良好的工作逻辑,满足了对于系统灾备的要求,有利于维护银行信息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突况,保障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2.2Hadoop技术实现银行历史数据线上化的应用优势

当前,银行业务的基本逻辑结构为系统、前置业务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组成。Hadoop是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将其运用在数据库核心系统层中,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历史数据的备份,方便其数据查询、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功能的运用实现对核心数据的保护,提高数据的运用效率和效果;对于前置业务系统来说,引用Hadoop技术后,可根据不同的业务代码,将系统所需要查询的某些业务通过Hadoop技术平台处理后直接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到系统;Hadoop平台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系统、前置业务系统以及核心系统对于数据的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Hadoop技术满足历史数据线上化的要求,是大数据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典范,在数据加载、数据压缩以及数据分析计算上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对数据的一次写入和多次运用大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处理能力,对于银行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Hadoop技术可以对银行的离线数据进行存储和相应的开发,提高银行对于历史数据的利用率。当前,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将Hadoop技术运用在数据库系统构建中,Hadoop技术作为基础的存储和计算框架,通过统一的数据控制和管理平面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相比,Hadoop技术具有良好的横向扩展的能力,对于存储和计算大量的数据更加具有优势,对数据的存储采用的是分片存储方式,提高了数据一致性的概率;Hadoop内置的Ma―pReduee计算框架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在作为数据存储和计算的平台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数据分析人员在使用其高度支持的SQL时也具备明显的优势。

3Hadoop技术实现银行历史数据线上化的应用策略

3.1构建历史数据库系统

历史数据库平台对银行基础数据存储平台提供了数据支撑服务和降低了数据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提高了银行在精准营销、风险管控以及绩效管理方面的业务能力。现阶段大多数银行已经采取了这种模式。历史数据库由数据层、平台层、业务层和展示层四部分组成。

1)数据层

数据层就是系统的数据接口,其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本地化数据,包括报表数据、文档数据、外部采购数据等,一般以省内为主;第二,由银行总行下发的拆分平台数据,这是由总行按期下发的增量数据文件;第三,总行下发的下载平台数据,有存量数据和增量数据之分。

2)平台层

平台层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构成,主要为平台的稳定性提供支持。

3)业务层

业务层即ETL工具,主要的功能是将内外部数据导人HDSF中,主要有以下四个工具所组成:第一,存量迁移工具,主要功能是将下载平台的存量数据通过Sqoop实现同步导人;第二,增量迁移工具,主要功能对相应的数据文件进行解密转码处理,并使其归集在相关的表中;第三,生命周期管理工具,主要功能是导人新表和旧表的数据功能的处理;第四,元数据管理工具,主要通过对加载过程中的元信息进行后台处理,提高表加载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4)展现层

展现层主要是对外提高数据服务,包括服务于数据分析人员的数据查询,使其完成好日常的数据处理任务;服务于外部系统的交互式报表,提高报表处理的质量;服务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指标统计分析。

3.2建设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

历史数据库集中管理平台具有线性横向扩展的特点,提高了大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的能力,使其可以具有更长的保存时间。为此平台还需要包含操作性的数据存储ODS、数据仓库、数据集合,为数据分析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服务。对于银行的各地区分支行,要利用数据存储系统进行数据拆分和整合的功能,提高区域性数据的服务能力。

3.3构建基础数据分析和推荐平台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效益也越来越大,金融行业也越来越关注数据的价值。银行作为服务行业,应该重视客户的体验评价,不断的改善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以便更好的维持其市场份额;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针对市场的变化及时提供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扩大市场份额;数据时代更加强调对数据的运用,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以匹配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金融行业要合理的规避风险,银行在进行贷款业务时,就需要利用数据库系统对用户信息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价,建立起良好的监控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3.4大数据能力的推进过程

历史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是一个支持海量存储和联机查询的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提取、分析和运用的能力。现阶段已经对经营统计分析系统进行了完善,使其在数据分类、过滤以及关联分析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建立起了初步营销的基础。针对市场的发展动向,可以在根据业务人员的预测之上对一些外部数据源,包括商家营销数据、网页历史浏览记录以及社交媒介的使用情况等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的制定营销任务和业务内容。利用现有的历史数据库的使用经验,完善相应的数据分析技术,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包括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定价、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实施预警等。

4案例分析:光大y行对Hadoop技术的运用

银行业已经意识到大数据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各大银行通过建设企业级的数据仓库的方式对大数据进行开发,帮助提高银行的查询、产品拓展以及决策分析能力。光大银行作为首个将Hadoop技术运用于银行数据系统建设的商业银行,在数据跟踪业务、技术发展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成为了中国银行业运用Hadoop技术的先驱。

光大银行对大数据Hadoop技术运用较早,其历史数据查询系统可以实现对银行近10年来其阳光卡系统、Minster系统等数十亿的交易明细数据进行查询,它充分利用了Hadoop技术在节约成本、提高利用率上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的存储问题和突破了其计算能力的局限,促进了银行的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历史数据查询系统,柜台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有效地缩短,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同时还会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少数据流转环节,大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对其历史数据查询系统而言,实时查询交易平台的反应时间在200毫秒左右,而异步查询则控制在1分钟之内,对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提高顾客满意度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了光大银行业务的发展;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还为数据的记载和查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5

2006年秋,记者参加全国银行系统档案工作会,被中国银行代表发言中的一段内容所吸引:“中国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截止到2000年,我行仅保存着1979年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以来的20余年的档案。这与我行90多年的历史和国际化大银行的形象极不相称。行领导明确要求我们,要把抢救和发掘中国银行历史档案的工作作为实行垂直领导后优先考虑的事情来安排。”

连接历史,找回档案。不知此项工作开展了没有?如今又进展得如何?于是记者会下作了进一步了解。原来在2002年年初中国银行举办建行90年庆典之际,档案部门已经将缺失的70余年的档案全宗补齐了。这也太令人惊叹了,要知道,增补的可是半个多世纪的档案啊,而且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单凭想法和热情,甚至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这项工作也未必就能完成。这到底是怎样的过程?期间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毕竟距离此项工作结束已经过去了四年.或许当年的媒体曾经披露过其中的细节?上网查询,在人民网上果然看到了一条2001年12月3日的消息,报道的正是有关中国银行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合作整理、开发民国时期银行档案的工作。但仅仅只是一条消息,读后不能让人过瘾,于是记者决定走进四年前的往事,探询这条旧闻背后的故事。

连接中断的历史

中国银行总部大楼,位于北京最繁华的西单大街十字路口,迈入这座设计独特的恢弘建筑,走进国际化大银行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是贝聿明的作品。当年中国银行请贝聿明担任设计,或者说贝聿明接受了此项任务,不仅仅因为一方是中国最大的银行,一方是世界顶尖级华人建筑设计师。其中还有另外一层感情因素。贝聿明的父亲贝祖诒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担任过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经理。贝聿明显然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对父亲的怀念。这个信息是随后记者在行史馆里了解到的。展览中展示的贝祖诒先生的照片和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一月份的工资单,恰恰是档案处征集到的历史档案。

漫步在行史馆里,中国银行,也可以说是中国银行业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徐徐展现在眼前。大清户部银行总换卷印刷雕版、1914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成立时悬挂于门楣的“中国银行”镀金标识、从英国运回来的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张嘉傲使用过的距今已有八十年历史的办公桌、从云南运过来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使用的重达380公斤的保险柜、南洋商业银行副总经理陈宏1950年参加全国第一届劳模表彰大会获得的印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白色毛巾奖品、20世纪60年代银行办公使用的文件传送桶、中国银行珠海分行1987年启用的中国大陆第一台自动取款机……

其实在2002年以前,这些珍贵的文物,特别是各个时期的档案资料并没有集中在一起,个中原由只要翻开中国银行特殊的发展历史便可明了。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设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更名为大清银行。1912年1月,孙中山临时大总统批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并于同年2月5日在上海开业。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中央人民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并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外业务局联合办公。1979年3月,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后来又曾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合署办公。

这样的发展历程,就造成了中国银行历史档案“四分五裂”的局面。其中解放前的档案大部分保存在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建国后至1979年以前的档案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档案全宗,在人民银行档案处保存:1979年3月中国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以后的档案为中国银行档案全宗,保存在中国银行。此外还有部分大清银行的档案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如此分散,保存部门又分属不同的系统,要补齐前70多年的历史档案,这对于当时还只是中国银行办公室文书处下设的档案科的工作人员来讲,谈何容易。

机会终于来了,1991年为了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将档案科升格为档案处。到1999年.已经进行了5年的银行体制改革也基本完成,而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显然又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领导专门召集会议,明确提出要使中国银行的档案工作随着银行体制的改革而进行转变和创新,其中还特别提出,作为拥有近90年历史的老银行,却只保存着20多年的档案,这与中国银行的身份极不相称。这种现状必须改变。但工作又该从何人手呢?

合作就是要双赢

中国银行将处级单位称为管理团队,档案管理团队的主管叫李新。这显然是位精明敬业的人,两个小时的采访,他不翻任何资料,具体的工作过程、有关数据、资料名称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娓娓道来。

谈到两个档案全宗的回归,李主管显然很自豪,这也的确是值得让人得意的事。他告诉记者,前期的调研工作完成以后,真正着手进入实施阶段是在2000年年底。

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时期中国银行档案,起于1912年,止于1949年,内容丰富翔实。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1949年以前中国银行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它与大清银行、北京民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些档案形成年代久远,几经搬迁.部分档案纸张老化,字迹模糊,破损严重。许多卷宗未经整理,还是建国初期接收过来时的保存状态,蕴藏在档案中的重要信息更是无法得到利用。

通过国家档案局协调,中国银行与第二历史档案馆经过谈判签订了“合作开发、整理中国银行民国时期历史档案的协议”,达成合作共识:由中行出资、二史馆承办,整理这一部分大约20000卷档案。其目的,一是将中国银行断代的档案连接起来,保持中国银行档案的完整性;二是改善、整理这批档案的保管条件和状况,为国家和后人存留历史。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00余卷档案按照标准进行了整理立卷,破损档案也得到了修复。并且建立了完整的目录系统。其中反映中国银行重要职能活动的档案,还对其进行了逐卷逐页的扫描,刻录成700余盘光盘。根据这批档案,两家又共同编纂完成了《中国银行历史名人传》、《中国银行行史图片集》、《中国银行股本变化史料》、《中国银行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办法及具体实施情况史料》、《中国银行董监事会行务会及股东会议史料》、《中国银行组织机构变化史料》、《中国银行发行公债钞票档案史料选编》、《中国银行行员手册》等8个专题项目,共计230余万字。史料汇编的题目由中国银行划定,主要采取史料汇编的形式,尽量保持档案的原貌。2002年,为配合中国银行成立90周年庆典活动举办行史资料展览,二史馆按照协议规定,向中国银行提供了200余张历史照片和部

分实物复制件,并临时出借给中国银行民国时期该行所发行的纸币一套,以及少量的重份文件。

这项工作中国银行投入了近百万元,二史馆的整理队伍大约有20余人,中国银行档案处主要负责督办,那一年,李新跑了四趟南京。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还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力量将中行在人民银行国外局产生的5000余卷历史档案全部进行了扫描备份。他们还到一史馆对部分大清银行的珍贵档案有选择地制作了复制件和仿真件。这样到2002年举办建行90周年庆典时,缺失的档案可以说是基本补齐了。

谈到这种合作挖掘档案资源的方式,李新深有感触,他说,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合作的目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希望做到什么程度。其次要本着双赢的原则,双方出力,双方也都要获利。第三要量力而行,根据资金、人力、时间的实际,做出切实可行又能获得理想成果的开发计划。第四对已获得的成果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还要持续地做好保护和继续开发的工作。

广开渠道促征集

在这次抢救历史档案的工作中,中国银行一直采取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的方式,几项工作齐头并进,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抢救档案的同时,征集文物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

中国银行有一批熟悉行史。为中行发展做过贡献的老同志,他们中许多人手里都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1999年,借助跨世纪的契机,档案处与老干部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世纪回首――中国银行老照片”有奖征集活动。通知发出后,共有16家分支行及港澳管理处提供了照片、目录或复印件。老同志的积极性更高.回家翻箱倒柜,把压箱子底的宝贝都翻了出来。总行田祖培同志将收藏多年的大清银行信笺、洪宪元年中国银行汇票等捐赠出来。已过世的原中国银行董事长h明的老伴,听到这个消息,把自己留作纪念的卜明生前不离身的四件遗物――放大镜、眼镜、手表、钢笔,也无偿地捐了出来。那一次抢救性地征集到480张(件)有价值的历史照片和文物。

为了规范珍贵档案史料的征集工作,使这项工作持久化,总行还在全辖内建立了征集重要档案荣誉证制度,向捐赠者颁发具有统一编号的“中国银行重要档案史料征集荣誉证书”。对分行档案工作的考评也将其列入进去,对于征集到有价值的珍贵档案或行史文物的分行给予奖励加分。

除此之外,他们还多方查找征集线索,又从海

内外分行征集到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物。2001年,中行拍摄反映中国银行发展历史的专题片,档案处派人参加拍摄小组,随同到伦敦、香港等地去征集,上文提到的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行长张嘉使用过的距今已有八十年历史的办公桌就是那次征集到的成果之一。还有当年民国政府在欧洲发行的债券样本。抗战期间海外华侨汇给宋美龄的抗日捐款的汇票。征集过程中还有一个颇为巧合的故事: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征集到一份1941年中国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当时的股票名称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而2005年中国银行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时的股票,用的也是同样的名称。这一巧合很让中行人骄傲,如此,足以证明中行的宣传口号“历史悠久信誉卓著”名不虚传。于是中行别具匠心地将当年的股票原件制作成仿真复制品,作为一份宣传品牌的独特礼物馈赠给机构投资者与合作伙伴。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6

在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其所指的对象是明确的,即计划经济时代下,隶属中央某一业务部门,而后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被划转由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建设和管理的一批高校[1]。这些院校具有显著的行业办学特色,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也包括一批与文化、艺术、体育、财经、政法等社会事业紧密相关的高校[2],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为行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行业特色型高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高校,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1.与行业紧密相关。这些高校虽然办学历史较短,但隶属于某行业主管部门,因此与行业企业有着密切的互动,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条件、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点。2.学术特色鲜明。经过历史沉淀与积累,这些高校在某一行业领域建立了一批专业性和应用性很强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和人才队伍,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能够及时地跟踪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战略和技术问题,并凭借与行业企业、行业科研院所与生俱来的行业属性,创造了产学研的优越环境。3.人才培养服务于行业。行业特色型高校凭借着突出的专业品牌,着力于为行业企业培养服务于行业前沿发展的高级研究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它区别于职业技术学院,后者以突出职业技能为主,培养单纯的操作型人才。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问题

继续教育是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和多学科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一般分为两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行业特色型高校在继续教育领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调整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类高校也面临着新的生存挑战。例如:(1)学科优势减弱影响生源。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涌入使得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某个行业领域突出的学科优势正在慢慢削弱,固有的行业壁垒已被打破。面对行业新技术新动向的迅速更新,行业特色高校单纯以“专业对口”作为吸引生源的口号,已远远不能保持永久的市场竞争优势。(2)培养模式陈旧。高校开展的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基本套用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没有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应用能力并无多大长进。(3)管理负担沉重。随着社会认可度逐渐发生变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形式之间的差异已不大,对于高校来说,承办不同的办学类型反而会由于招生制度的不同、培养方式的不同,导致管理效率、办学成本上负担过重。(4)重学历轻培训。目前高校内提供的继续教育仍然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只是一种补充,而且仅仅面向低端市场提供一些服务型或基础知识普及型的培训。我们知道,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每个行业都需要专业化、高端化、多元化的人才,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把握机遇,明确教育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力度拓展继续教育市场,积极探索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

三、什么是“学分银行”制度

“学分银行”制度(CreditBankSystem,CBS)的概念最初是韩国于1997年提出的。它模拟和借鉴商业银行对货币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当学分累计达到一定的规定要求时,可以通过“零存整取”的方式兑换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的功能分为:学分认定和转换、学分积累、学分兑换。所谓学分认定及转换,就是基于一定标准对学习者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学习成果进行鉴定并判断其“含金量”有多少,并且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标准学分的过程;所谓学分积累,是指对经过认定而确认的标准学分予以记录与积累;所谓学分兑换,是指当积累的学分满足规定的兑换条件时,可兑换不同的内容,如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或其他精神或物质奖励[4]。目前,国内外很多国家对于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及研究已经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内广泛展开。如韩国面向成人学习者建立的“学分银行”,通过认可他们获得的不同学习成果,提供获取学位的教育机会。欧盟委员会启动的“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也是“学分银行”制度的一种应用,它以“学分”为载体实现欧盟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经历的互认,从而推动欧盟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上海学分银行则是一种以继续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与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四、“学分银行”制度与继续教育的关联性

“学分银行”制度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之上提出的,而继续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继续教育也是“学分银行”制度重要的应用范畴。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5]这项政策为我国继续教育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殊性来看,它具有公平性、灵活性、开放性、终身性等特点,而这些独特性都可以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得到更全面的体现。首先,“学分银行”制度为每一个想要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入学无门槛”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其次,“学分银行”制度对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给予极大的便利,开放式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对成人学习来说赋予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再次,“学分银行”制度以“学分”为载体,记录学习者的任何学习成果,这些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规则可以相互渗透、融通,从而搭建起成人学习者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因此,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来说,“学分银行”制度为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各高校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继续教育特点,充分利用“学分银行”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本校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开创新的思路。

五、行业特色型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思路

(一)制定面向行业的学历课程标准体系

标准课程的制定是落实“学分银行”制度的核心,学分认定与转换必须以标准课程为依据,学习者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获得的学习成果都要与标准课程进行比较,以此转换为“学分银行”认可的学分。行业特色型高校目前开展的学历继续教育体系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根据教育入口和学习形式的不同,又分为网络教育、函授教育和业余教育,虽然学历教育形式多样,但社会认可度却差异不大。因此,行业特色型高校需要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通用的、面向行业的学历课程标准体系,包括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考核要求等,使不同学习成果和教育质量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保证学分认定与转换的有效操作。

(二)构建面向行业的学习成果认证框架

“学分银行”制度能够促进不同学习成果相互融合和衔接,是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有力“推手”。行业特色型高校实践“学分银行”制度的初期必然是尝试实现校内不同学历教育成果的相互融通,包括不同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成果之间、学历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随之会实现校内学历教育成果与非学历教育成果之间的互认,最后必然会扩展至对外校、教育机构以及行业企业各种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这就需要建立起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共同参照系作为可比较和可转换的依据,即学习成果认证框架,它的要素主要包括学习成果层级、层级描述、类别与领域。可以说,行业特色型高校以自身学科优势率先建立起与行业专业相关的学习成果认证框架,开启了整个行业知识体系融合的试点。

(三)共建行业继续教育资源库

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落实“学分银行”制度的前提条件。行业特色型高校必须加强内外合作,既要利用本校内部普通高等教育已成熟的教育资源,将本校出色的师资队伍、领先的科研技术引入继续教育领域,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同发展;更要引进行业企业优秀的教育资源,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的专家,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资源引入进来,只有这样多渠道地探寻合作的空间,才能依靠高校扎实的学科理论,建设更贴近行业需求的课程资源。

(四)搭建行业型“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 网络SBM模型 非期望产出

一、前言

我国正面临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阶段,商业银行效率问题是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早期文献大多采用DEA及其分解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开始发现传统的DEA方法在估计相对效率过程中只是考虑决策单元对于投入资源和产出的数量,忽略了决策单元本身的生产过程,因此,网络DEA方法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中[2-4]。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分为两个基本步骤,首先利用自身资产和人力资源获得存款等资产;然后利用这些存款进行放贷或投资而获得利润,当然这个过程也可能产生不良贷款。因此,本文拟采用两过程网络SBM方法来评价商业银行的效率,以期解决目前商业银行效率评价中的上述缺陷。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文的商业银行非期望网络SBM模型将商业银行的运营分为两个子过程,分别是:子过程1。商业银行通过自身人力资源、权益资本和营业支出等资本资源来吸收存款,即变为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子过程2。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身吸收的存款,通过放贷、金融投资等方式最终获得收益。因此,在指标选择上,子过程1选择劳动力、净资产以及营业支出作为投入变量,吸收的存款作为中间产品。子过程2选取营业收入、净利润作为期望产出变量,不良贷款为非期望产出变量。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对比性,本文选择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各大商业银行公布的历年财务报表数据。最后,研究方法采用的是网络SBM模型。

三、评价结果与分析

(1)14家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效率仅有交通银行2007年的整体效率、华夏银行2007年整体效率以及深圳发展银行2012年的整体效率为1,即有效。从14家商业银行历年效率的均值来看,其每年的整体效率值均位于0.60-0.75之间,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仍然偏低,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历年效率提升的空间为25%-40%。

(2)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处于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自2005年的0.6488上升至2012年的0.6863,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正在缓慢的提升。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提升主要受子过程2效率提升的影响,即商业银行贷款、投资业务的效率得到提升。总体来看,商业银行整体效率以及两个子过程的效率都在2007-2008年出现较大的波动,可能的原因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到我国的金融行业,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明显的回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的深化,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金融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金融行业的波动可能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新的风险。

(3)股份制商业银行历年的整体效率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为0.50-0.65,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原有产出的基础上减少35%-50%的资源投入;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为65%-75%,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原有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增加25%-35%的产出或利润。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子过程2的效率差异不大,并且在2009年之后趋于一致,表明两类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差距主要来源于其各自子过程1的效率差距,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投入、人力资源的调度方面需要努力。

(4)排名前三的3家商业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而排名最后的3家商业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排名前30%均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前50%的商业银行中也只有1家国有商业银行,而排名后30%的商业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比75%,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前文的结论,即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四、结论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仍然偏低,14家商业银行历年的整体效率值均位于0.60-0.75之间,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历年效率提升的空间为25%-40%。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处于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自2005年的0.6488上升至2012年的0.6863;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提升主要受子过程2效率提升的影响,即商业银行贷款、投资业务的效率得到提升。股份制商业银行历年的整体效率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且两类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差距主要来源于其各自子过程1的效率差距,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投入、人力资源的调度方面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Sexton T R, Lewis H F. Two stage DEA: An Application to Major League Baseball[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3.

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篇8

关键词:国外银行;国际化;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34-02

一、国际先进银行国际化发展特点分析

尽管受制于各国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自身的战略、经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发达国家银行业在国际化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但银行国际化毕竟是大势所趋,各国银行国际化发展中更存在大量共性特点,其具体包括:

(一)银行国际化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的成功无一例外都得益于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法律政策,推动了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对银行经营的管理导向上,美国政府采取 “限内促外”的策略,即限制银行的跨州经营,而鼓励其跨境发展,限制银行国内分支机构的扩张,而鼓励银行去海外扩张。此外美国政府在战后推出的一系列限制资本外流的政策法规,如“利息平衡税”、“自愿对外信贷限制计划”、“Q字条例”以及政府对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实施强制性管制等政策,这些政策的推出使大量美国银行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建立机构,规避监管,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二)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公司扩张相结合

美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是市场和企业引导的银行国际化,企业需求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大企业在美国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自己的势力,产业资本国际化直接带动了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银行齐头并进,紧密联系,成为当代美国金融资本的两大支柱。

而在日本同样如此,经过持续的发展和多年贸易顺差,日本国内积累的巨额过剩资金开始在全球范围寻找出路。日本的公司企业在银行的支持下,积极将过剩资金投向世界各地,进行国际化扩展,其制造企业在中国、巴西等新兴国家广建生产能力,综合性财团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频繁出手,并购房地产、影视、制造等企业,这些都得到了日本银行的融资或担保支持。

(三)银行国际化发展与跨国并购相结合

建立国际化的银行是许多银行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银行的跨国并购则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以美国的花旗银行为例,该行在1812年创立之初,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美元,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但该行自成立起,就具有明显国际化经营的色彩,其海外业务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购成为其外延式增长的主要方式,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1 490余个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客户总数超过2亿,其中海外业务占了其业务的主体,2/3的员工和3/4的机构分布于美国本土以外,海外机构的收润贡献占花旗全部利润的60%以上。

(四)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业务渗透相结合

在国际化扩张和经营过程中,发达国家银行大都比较注重业务输出,往往会将自身的优势业务、产品及技术扩展应用到东道国,并在当地推广利用,以实现占领市场,获取收益的目标。如荷兰银行原来在国际范围内扩展自己的经营时,大都以其卓越的个人理财服务作为宣传的进入点和市场突破口,在通过个人理财服务站稳脚跟后再逐步拓展公司类的业务,扩大业务和市场范围;渣打银行在进入某个市场之初,也往往是运用自己在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传统优势,来建立客户关系,理解当地市场,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的综合业务优势发挥出来,通过业务实现真正的占领市场;瑞士银行集团则始终将其在私人财富管理方面的优势作为其国际化扩张的利器,私人银行业务作为瑞银集团的核心业务,是瑞银国际化的重要方面,瑞银通过收购渣打和大通等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资产组合来扩张其全球化的私人银行业务,使得其业务范围迅速渗透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二、银行国际化先进经验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启示

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起步较晚,为了在国际化扩张和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就必须注意把握好银行国际化的特点和相关规律,注意从其他国家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实施适合的国际化战略。

(一)服从于自身的发展战略是银行国际化的前提

首先,国际化就是充分发挥银行自身各种优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汇丰、星展之所以能够进行国际扩张,开展国际化经营,都是由于其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它们充分地认识和发掘了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加以利用,甚至通过国际化扩张以及相关战略安排,巩固和发展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受到冲击大都较小,连年的利润高增长,使得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国家银行来讲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

其次,在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初期,往往会选择新设分支机构的方式,而当银行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并购则可能会成为有效进入东道国市场并迅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途径。当然,这样的扩张方式选择并不绝对,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决策。虽然并购的扩张效果使其在近年来的银行国际化发展中显得引人注目,但是不能因此完全否认新设方式在银行国际扩张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关键还是要看银行的自身实力以及市场机会,在银行具备相当的资金实力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区域性或东道国发生经济危机等情况,出现有利的市场并购机会时,可以果断出击,迅速完成对市场的抢占,而当银行自身资金实力较弱,或东道国市场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时,比较适合采用新设的方式,稳步进行国际化扩张。

第三,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拓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了国际化战略,也遇到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但就是没有人能去利用市场机会,有效地实施国际化战略。因此,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今后自身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一方面通过全球招聘等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合适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对银行自身人才的培养,通过交流培训、海内外轮岗等方式,在银行内部训练和发掘具有国际化经营才能的人才。此外,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应注意人员本地化策略的运用,注重发掘当地人才,吸收当地人才,利用当地人才,真正实现国际化人才来源的多样化、多渠道化。

(二)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条件

要想尽快缩短这种差距,中国政府就切实应加大扶持力度,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范畴,统筹协调,积极鼓励,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按照公平、对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双边合作中,对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和政治、经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国家层面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就允许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开始分支机构的相关事宜展开磋商,施加影响,力争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既然国际化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符合长远利益的观点已经得到公认,那么国家完全可以考虑在鼓励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海外经营的政策上实行正负激励的办法,从客观上迫使那些对国际化进程推进不力的银行必须加快发展,如相关政策可规定积极主动参与海外发展的银行在营业税、所得税上国家分阶段降低税率,反之适当提高税率;三是由于中央汇金、财政部是代表国家作为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出资人和第一大股东,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在董事会、股东大会层面要求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层制定其清晰的海外战略和业务发展计划,督促经营层负责认真组织和实施相关计划,保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国际化相关工作的健康、快速推进。

(三)渐进式的发展是银行国际化必然经历的过程

从跨国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银行的国际化往往呈现的是一个稳步推进的渐进发展过程。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银行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的核心,而银行国际化恰恰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实践活动。各银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都要经历从熟悉的国内经营向陌生的国际化经营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过去的经营中可能是从未遇见的,需要各家银行不断的摸索总结,特别是在教训中汲取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经营水平。

总之,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发达国家银行相比,不管是经营历史还是国际化经验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制都相继完成(其中农行还在进行中),但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毕竟还比较短,经验比较少,各种管理监督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进行国际化扩张时更需要认清自己所处的阶段,稳步推进跨国经营的进程,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追求所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超.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路[J].江苏商论,2007,(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