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8篇

时间:2023-08-12 08:24:10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1

【关键词】体制滞后性;内容碎片化;法规不健全;经费与宣传不足

公民生态素质是指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公民应具备的生态品德、生态知识、生态技能和生态情感等基本修养,它是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内化物。从理论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强调的是公民自身的内在生态修养;从现实层面上看,公民生态素质关系到公民个体外在行为的生态质量,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现代公民素质的必备要素,体现了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态度、情感、价值和行为。具备生态素质的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富有活力的生命体。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不竭的动力,是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与养成。

一、生态素质培育的体制滞后性制约了公民生态价值观念的养成。

近年来,我国公民生态保护意识开始增加,对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生态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完善的教育机制给于保障。学校是对公民进行生态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一个公民至少有9年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是人生主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生态素质的教育是不足的,更不要说在其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全民教育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态素质教育已经是现阶段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公民基本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态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认知在这些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保障系统机制,致使生态素质教育在某一阶段出现断档或突击,不能形成自始至终、从小到大的内化的个人品德、修养,也不能转化为个人素质能力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生态素质提出迫切的要求,自然环境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生态污染的防治、农业、工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产业和行业的生态化建设等都急需公民具备良好的生态素质从事这些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公民用生态方式进行生活和消费,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处处都能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事事都能做到生态化处理。这样的社会才是真实意义上的生态社会。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中没能形成从幼儿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完备生态素质教育机制,不能为公民教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效制度保障,不能为公民价值观形成中注入规范标准的生态认知,导致公民对生态的感觉、直觉、思维、记忆等心理特质很难在身心中形成内化的生态品质和道德修养等生态价值观。因此,生态素质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滞后性阻碍了公民生态价值观与其观念的共生与发展,导致公民素质的不完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素质培育的内容碎片化制约公民生态自主意识的养成。

新世纪以来,我国公民的生态素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自身发展条件、主客观环境与发展阶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公民对生态文明的相关认知还不成熟与完善。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形成一个自下而上和由上至下的完整的生态素质教育体系。我国公民生态素质的教育处于一种分散的、零星的、间断的过程。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宣传栏、报刊杂志、书籍图画、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等方式认识和了解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这些生态文明知识以各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往往具有集中性、临时性、任务性和局部性,但却不能全面、系统、详细地呈现出来。这种生态素质教育环境影响到公民生态素质的整体形成,公民也就不能自主自觉地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上升到大众认同的境界,也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与感觉转化为自我的生态素质,更不能将对生态文明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中,党和政府对公民生态素质培育的认识程度和重要性都已经大大提高,也开始意识到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育的重要性。这些只是刚刚起步,而其中大多是被动型和应对型的。国内对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还是流于形式、枯燥空洞,不能直接贴近公民生活,不能直接操作,不能直接运用在行为中,从而使得这种素质教育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公民在生态素质的零散、空洞的培育中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不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意识,更不能外显在日常行为中,所以公民不能养成自主的生态意识。众所周知,公民对生态的认知是一个经由心理特质转化为身心属性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有意识的接纳和吸收,期间对于生态素质的情感、意志是一个动态系统过程。如果期间一旦出现生态内容的混乱、生态信息的中断或变化都将影响个体对生态认知的内化,不利于生态素质的养成。目前,国内关于生态素质教育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知识链,还没有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从初级到高级的知识库。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公民还没有形成合理的生态素质教育内容。这些都制约着公民生态素质的最终养成。

三、生态素质培育的法制不健全制约了公民生态法制意识的培育。

公民生态素质的养成与培育不仅是公民自身的行为与要求,还需要国家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民素质培育的规制。公民在生态素质的培育过程中要经历心理认知和社会环境影响。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已经开始纳入法制轨道,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生态素质培育的完善的法律规章。从目前的情况看,鼓励和支持公民参与生态实践活动的相关法律制度较为缺失。在认知制度方面,公民在很多情况下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治理等的知情权仍得不到保证。在评价制度方面,国家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前的听证会制度还不能发挥实质,多数政策评估机制和制度取向仍然摆脱不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和对GDP崇拜,忽略甚至无视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单靠自身的养成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国家建立系统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为公民生态素质的培育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不健全的,公民在生态方面的法律责任与义务也是不全面、不明确和不具体的。这样难免造成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一个可以遵守的健全的法律规章,缺乏一个予以保障的有效力的法律规章,对公民的生态行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导致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局部效果,不能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A治理B损坏,C付出D享有”的反差现象。当公民良好的生态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生态治理的成果得不到法律的有力保障,公民的正能量得不到应有弘扬时,公民的生态潜意识就会被抹杀,公民的生态良知就会被埋藏,公民的生态心理特质就不能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构成部分,公民的生态素质也就不能养成。

四、生态素质培育的经费和宣传的不足制约了公民生态行为的养成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2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弘扬美国传统的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培养青少年的诚实、正直、自尊等传统美德和青少年对国家的忠诚。重视公民法律教育。早在工业革命初期,美国公立学校对人数相对较少的中等教育者开设了专门以宪法条文为主的课程。在美国的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为维护美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美国公立学校加强中学公民教育的力度,开设了包含法律及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科目在内的“社会科”。在最近几十年,法制教育成为美国中小学校的一项正式工作。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制教育体系。美国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非法律专业者的法律知识和运用法律的技能,掌握这些方面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观。美国法制教育的特征在于:各种社会主体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公民事务,要求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和社区事务中实践运用法律的能力。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传授包括法律、权力、公正、自由等知识性内容。2、培养技能。法制教育要培养如下技能。(1)获取或组织法律信息的能力。(2)理解与评价法律问题及冲突的能力和实践性运用法律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3)交流与社会参与的能力。要求公民清楚表达有关法律问题的思想、信念与意见。3、培养态度、信念、价值观。法律教育的形式:(1)学校教育。有的学校为开展公民法律教育,开设了“法律研究”、“法律概念”、“刑法”和“商业管理与法律”等课程。(2)家庭教育。美国教育界认为,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孩子根据价值观进行选择,而不是灌输既定的规范。(3)网络教育。美国各州都有法律教育网站和许多由国家政府部门支持的法制教育计划。

我国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公民教育”属性分析

从上可知,美国公民法律教育是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应属于“公民教育”范畴。这为理性审视中职法律基础教育的性质提供了新视界。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法律基础教育被划归为“德育”范畴。《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与《哲学与人生》等中职公共课统称为“德育课”。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呈现“德育”属性。然而,这种属性归属缺陷明显:1、容易导致概念混乱。“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内涵不同,外延也不存在重合,将“法律教育”归属“道德教育”范畴,令人费解。2、容易导致教学目标混乱。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尊重和遵守法律的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格高尚、对社会负责的公民。两者目标不同。将“法律教育”归属于“道德教育”,容易让施教者教学目标混乱。3、不利于“因课施教”。法律与道德分属不同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应该不同,对任课教师的专业要求不同。然而,中职法律基础归属“德育”范畴,教学管理人员习惯安排“德育教师”来任课。但非法律专业的德育教师对法律知识掌握有限,难以按照法律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教学。

那我国中职法律基础教育能否像美国公民法律教育一样归属于“公民教育”呢?这取决于中职法律基础教育是否具备公民教育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认为,公民教育指国家或社会培养其成员忠诚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的教育。在他看来,公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必需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合作能力,具体包括: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获得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品格和能力;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兴趣,并具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承担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1]实现这些目标前提之一的是对公民权利义务的掌握。而公民权利义务主要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法律教育就成为实现公民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将中职生培养成我国合格公民,需要对他们进行公民法律教育。然而,我国多数中职生在中职以前没有接受过较为全面的法律教育。毕业后,他们直接参加工作。中职法律基础教育成为对中职生进行公民法律教育的关键阶段。因此,中职法律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

“公民法律素质”指引下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创新

我国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应归属于“公民教育”范畴。这有利于准确界定中职法律基础教育目标,为中职法律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方向指引。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属于公民教育范畴,其根本目标是提高中职生的公民法律素质,培养尊重和遵守法律的公民。那中职生应具备哪些公民法律素质呢?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因此,合格公民的最重要的法律素质就是具备享有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而公民法律素质是指公民在法律知识、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状态。[2](p9)它包含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遵守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三个方面。因此,中职生公民法律素质应包括:1、对公民法定权利义务的理解与掌握。2、具备依法维护公民法定权利和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积极意识。3、具备依法享有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同时,中职生也应具备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解决常见纠纷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中职生法律素质范围的确定,为中职法律基础教育确立努力方向,引导中职法律基础教育的内容的确定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方面,从中职生应具备的公民法律素质入手,确定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短、中职生学习能力较低,而我国法律体系庞杂、法律知识繁多,确定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并非易事。而教学内容是中职生法律教学开展的前提。那如何确定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呢?这要遵循两个原则:1、目标原则。根据中职法律基础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2、对象原则。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他们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理论知识能力低、容易接受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因此,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应该做到三点:易懂、实用、有趣。根据上述两个原则,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应该包括以下知识范围:1、法律知识:(1)有关公民法定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包括: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根本权利与义务(这方面,现有教材略显不足),民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刑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行政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2)与中职生学习生活和将来工作紧密联系的常用法律知识,包括婚姻家庭制度、继承法律制度、合同订立及履行、劳动就业制度及劳动维权、创业及公司的设立、产品质量及消费维权、交通安全遵守及维权等。(3)必要、适量的法律理论知识介绍。比如宪法及其地位、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2、法律意识,包括:宪法理念、法治理念、民法理念、(私权意识、权利为本、平等意识)、行政执法为民理念、合法维权理念等。3、遵守与应用法律的能力包括两方面:(1)在日常生活中,能将日常法律规范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依法行为。(2)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依法维权、适度维权,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法律责任。#p#分页标题#e#

另一方面,从中职生应该具备的公民法律素质入手,研究中职生法律素质形成的内在规律,引导中职法律基础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实效。目前中职法律基础与职业道德合为同一教材,内容只有100页左右,上课时间只有30个学时左右。在此条件下,如何提高中职生公民法律素质呢?这需要研究中职生法律素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如前所述,公民法律素质是公民所具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法律知识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等知识。法律意识由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法律信仰构成。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素质;显示度

一、背景及意义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Delta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2.0。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0.852,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统计,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从年龄上划分,5~6岁占2.6%,7~17岁占32.2%,18~24岁占13.8%,25~34岁占15.7%,35~44岁占16.2%,45~59岁占14.9%,60岁以上占4.6%;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学前占3.7%,小学占11.1%,初中占36.5%,高中占32.4%,大学占14.5%,研究生占1.8%;从职业划分上,学生占34.8%,工人占12.7%,农民占11.0%,干部占8.1%,教师占8.8%,医务工作者占7.5%,商业人员占8.0%,个体户经营者占6.1%,其他占3.0%。

因此,从总体上说,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诸多方面的代表性,过程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重庆市公民的基本状况。

五、数据的分析及研究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数据处理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第一、二部分内容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前提与逻辑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推演与深化。(一)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分析及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对公民素质与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学校、社会、遗传及其他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38、0.316、0.114、0.090,且它们与公民素质均成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学校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最大,由此说明影响公民素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亦即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分析及结论

1.不同学历的公民素质得分总体描述

由表2可以看出,公民的综合素质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学前到小学,综合素质均值增长率为92.47%,从小学到初中增长率为17.68%,从初中到高中增长率为10.19%,从高中到大学增长率为2.53%,从大学到研究生增长率为1.14%。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对象为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贡献率58.93%,这充分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看出,学校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公民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公民素质基本上都呈现较稳步增长的态势。

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

2.不同学历公民总体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检验不同学历公民素质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表明,各个层次学历之间的综合素质得分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729,P=0.015)。

为了明确哪些层次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进一步作了组间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3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公民综合素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学前与其他学历层次的公民之间在综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公民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但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虽也有帮助,但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可得到基础教育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

(三)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初步模型的构建及结论

前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有显著作用,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为了进一步定量刻画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构建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初步数学模型,在(一)(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作了较深入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1.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线性关系分析

为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我们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以“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公民综合素质得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9.543+0.835x,其中y为公民综合素质得分,x为教育年限(各种学历对应的教育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研究生19年)。

为了验证该方程式是否具备统计意义,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5、表6为方差分析与模型综述结果。我们知道,当回归系数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时。回归式具有统计意义。在本次检验中,表5中的F=60.696.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6的模型综述表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8,说明二者(综合素质和教育年限)关系密切;R2=0.771,说明变量x可以解释变量y的77.1%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综合素质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y=9.543+0.835x。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

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

2.公民综合素质与五种素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五种素质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

以五种素质得分均值为自变量,以综合素质总分均值为因变量,应用全回归法,结果见表7、表8。

首先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由表7得知F=147.275,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随后得出回归方程为:y=1.740x1+1.747x2+1236x3+1.017x4+1.097x5+1.718(系数的大小表明对总分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总分为v,法律素质为x1,文化素质为x2,劳技素质x3,健康素质为x4,思品素质为x5,可见,对综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两项,比较低的是健康素质、思品素质两项。

从多元回归方程式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技素质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同时,各种素质对综合素质的影响系数大小不同但是都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基础教育对公民各项素质形成的影响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对法律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弱。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4

作为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程的设置和构建,应以“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为核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为主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一、明确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程目标

在制定公共美术欣赏课程目标时必须与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衔接,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相一致,具体目标为:掌握基本美术基本常识,鉴赏美术作品,能够评判美术现象和流派,了解基本的美术创作过程及媒介工具,尊重多元文化,理解美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价值以及与人文的关系。

二、多方面多角度完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多方面多角度完善公共美术课程内容对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和综合化

我国普通民办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大多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美术学科本身的分类来安排课程内容,没有主动寻求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性。课程内容的单一性严重影响着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普通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也要顺应时代,转变观念,走学科综合化的道路,以打破学生单一、片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实现美术欣赏课程的综合化。以主题讨论或主线贯穿的方式向不同学科发散,牵引出更广泛的内容,从而使不同的学科内容建立整合关系。

(二)做到教学内容统一和广泛的适用性

公共美术欣赏课程不同于专业美术课,课程内容必须适合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既要使非专业的学生掌握美术最基本的知识,又要使他们领会超越专业内容的通识性道理和研究方法。

(三)将人文主义精神融汇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美术教育的最终意义和特殊功能,就在于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民办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内容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考虑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基础比较薄弱,在公共美术教学内容安排上,充分挖掘美术作品中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个性观念、时代观念和哲学观念等人文因素,找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使课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人文价值取向,实现课程人文化,而在课程内容的难度上又能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探索公共美术欣赏教育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形式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除了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体外, 还必须创建内容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课外、校外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社团活动为契机,结合重大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美术类社团的作用为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活动舞台,并利用专题类讲座、网络、报刊、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吸引大学生对公共美术活动的关注,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最活跃、最受喜爱与欢迎、最有普遍参与性、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形式。

四、建立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美术欣赏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杜绝目前有的民办高校在艺术教育中仍旧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倾向,美术欣赏课程评价体系应以能否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创造能力,能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促进素质教育总体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手段,来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支撑和核心指标,规范对公共美术欣赏课程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等级。从学生参与公共美术教育活动的态度、所获得体验的情况、学习方法及技能掌握的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方面考虑,以此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5

一、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强化全民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方面

国防军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责任意识。国防军事教育对于普及和加强国防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巩固和加强国防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看,从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主体看,内容特点看,与全民国防军事教育密切相关。

(二)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应对我国消防安全形势的迫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火灾造成许多人被烧死烧伤。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火灾损失成倍上升,损失非常严重,死伤人员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认识不到火灾的危害性、不懂得基本的消防常识、缺乏避难逃生意识以及消防法制观念淡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消防工作的基础在于预防,预防的根本在于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素质。

(三)加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无疑是社会管理的内容之一,研究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创新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属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畴。通过这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益于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人民防灾减灾的能力和素质,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必须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不断完善。

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与公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日益紧密相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公民消防安全素质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000份,使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统计结果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公民社会消防安全素质呈现出以下几项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消防安全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应该重点关注低学历人群;

二是消防安全素质与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学生和其他工作群体;

三是消防安全素质与公民的生活经验、经历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低龄人群;

四是消防安全素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应重点关注低学历人群、学生群体、低龄人群,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上应重点提高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走访座谈

为了深入了解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现状,课题组先后到多个省份进行了走访、座谈。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念陈旧、机制不完善、内容缺少针对性、方法与手段创新不足、教育队伍薄弱等

(三)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工作的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我国公民整体消防安全状况和素质有待提高,影响社会消防安全素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工作因素、教育因素、认识因素、领导因素、物质因素等。

三、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的对策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树立科学观念为先导、完善内容为载体、手段方法探索为突破、机制建设为重点、队伍建设为根本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思路,以此形成消防安全教育人人有责、人人需要的良好氛围,营造和建立起全社会和谐安全文化气氛。

(一)以树立科学观念为先导,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灵魂。强化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必须首先从思想观念入手,理清思路,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要树立全民观念、树立法制观念、树立效益观念、树立市场观念等

(二)以完善教育内容为载体,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是每个公民,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所需要和所能接受的消防安全知识也不同,因此社会消防安全教育也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教育对象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按照消防安全知识的重点、学历层次和职业特点完善教育内容体系,分阶段、分层次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三)方法手段探索为突破,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近年来,社会消防安全教育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与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公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所面向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开展宣传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同,开展宣传教育的场所不同,宣传教育的目的不同,宣传教育的内容不同,另外,消防部门自身的条件(资金来源、专业实力、人员配备、制度、体制等等)也不同,等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要根据具体宣传教育任务和活动采用不同的、灵活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取得最佳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提高宣传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消防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包括:运用媒体、运用移动电话、运用固定媒介、发放宣传单、宣传画、宣传手册、各种实物等、采用教育、培训、讲座、授课等形式;开放消防队(站)、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消防安全示范单位;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教育等

(四)以机制建设为重点,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教育的效果,必须探究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追根溯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治本办法。课题组认为,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一套能够充分调动有关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宣传教育机制。机制是社会组织以及其中个体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方式方法,机制科学有效,系统就能高效运转,得到理想的系统输出;相反,如果机制不科学,系统运转的效率就会降低,系统输出也就不会理想。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切实提高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应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系统协调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

(五)以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教育水平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6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最佳时期,具有奠基性作用。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在实践中总体呈现出认识不到位、课程缺乏系统性、方式单一、评价指标模糊、实效性不高等问题。提高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公民教育途径及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是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公民教育 教学方法

公民教育是对所有社会成员进行的全纳性教育,应根植于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公民的成长中具有奠基性作用。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已明确界定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基本归属于德育的范畴,以品德课和政治课为载体。在实践过程中总体呈现出缺乏系统性、方式单一、评价指标模糊、流于形式等问题,整体来看实效性不高。公民教育是一个知行合一的统一过程,既需要有统一、科学的课程标准,更应与其他课程整合起怼V厥硬⑸笫踊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必要也是必需的。

一、公民教育的含义及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特征

“公民”的概念源于古代西方。公民教育包括一切有助于培养公民知识、感情态度及能力的活动,是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明达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和手段的综合体。学校公民教育,指专门培养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具备未来良好公民的潜质的教育活动。其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公民知识、树立公民意识、形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公民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公民教育应该由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现状所决定。2014年总理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创新、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公民的必备素质。因此,我国现阶段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除了爱国主义教育、权利与义务意识教育、民主平等意识教育、道德信念教育外,还应该包括环境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

基于基础教育的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基础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是学校为提高公民素质和进一步培养人才而实施的初步教育,基础性是小学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根本特征。二是全面性。在这一阶段,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会从自然、社会、科学、人文等各个方面进行,而不是偏重于某一门学科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三是全体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并且国家针对他们提供基本的教育设施和条件,提供制度保障。四是养成性。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最初阶段,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养成中,对学生的影响比以后的阶段更深,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对学生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并且此阶段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对知识抱有好奇心,更有可塑性,从而更好地掌握公民教育的知识,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二、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现状调查情况及分析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公民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五个维度对唐山地区小学初中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5份,回收率为97.5%,有效问卷为189份,有效率为94.5%。

(一)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表1反映出的现状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教师都了解过公民教育的相关知识,占72%,但是只有30%的教师通过学校教研活动或者相关培训进行了系统学习。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公民教育的系统内容不甚了解,或者从未听过,这是很严峻的情况。学校是公民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理念的不到位势必影响学校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和意义。

由表2可知,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25%的教师认为公民教育没有被足够重视,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学校重视但没有落到实处,这应该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普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反思。令人鼓舞的是,已有部分学校公民教育实施效果良好,说明学校公民教育已经起步,亟待发展。

(三)公民教育的课程形式。

表3显示的是一道多项选择题目“您所在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思想品德课程,超过一半的教师选项中包含了这一内容,其他则依次是各种德育活动、学科教学和公民教育校本课程。这一结果说明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公民教育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与德育融为一体。德育与公民教育确有重合之处,但各有侧重,不能等同。

(四)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

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调查结果如表5显示。全部被调查者选择了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说明在教师心目中,爱国主义精神是公民必备素质,另一方面反映出部分教师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认识模糊,约四成的教师并不认为科学素养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内容,说明教师对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认识不够全面明确,基本等同于德育内容。

(五)公民教育的实施方式。

表5显示,学校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专门的公民课程,则主要由德育课承担。课堂教学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则力不从心。公民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理应发挥各种途径的优势,切实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活动日益受到重视,这是令人欣慰的现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公民教育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对于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等问题的理解不明确、不到位;缺乏相对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等同于德育,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实效,阻碍公民教育的进程,亟待解决。

三、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对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公民素养的提升比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更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提高对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公民教育,切实为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学校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阵地,要真正认识到公民教育的意义价值,领导要对此给予实质性的关注和支持,制定切实有操作意义的制度,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合力,形成公民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研发课程,编制本土化的公民教育教材。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使命必须由课程承担并实现。加快公民教育课程的开发,是实施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积极关注公民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编定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公民教育系列教材,将公民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必修课时,真正确保中小学公民教育落到实处。

公民教育涉及的目标领域广、内容丰富,对于编制课程的人员素质要求高,短期内编制系统的公民教育教材难度较大。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应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体现因地制宜,切实发挥公民教育课程的适切性。

(三)构建多元立体化的公民教育实施方式。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公民教育应从两个层面实施:一是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教学,二是间接渗透方式进行的公民教育。在公民教育课程教学中,要转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和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如运用鲜活的案例,启发学生探究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感知中,形成公民意识,锻炼公民技能,提升公民素养。另外,应该拓宽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渠道,“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以“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空间延伸到校园、校外、社区,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经历、自我感悟,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己的责任和权利,将公民意识内化提升。另外,其他学科教学是间接实施公民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学科渗透时教师应用自身良好的公民修养和学科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影响。公民教育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各个学科每一位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义务。

(四)改进公民教育课程评价。

要使公民教育常态持续开展,有效的评价将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目前,对公民教育的评价没有及时跟进,直接影响了公民教育的实施效果。逐步构建以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可操作的、发展性的公民教育评价体系,是公民教育实践的必然要求。通过教育评价的开展,找到现行公民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了公民教育课程的更加科学、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要重视公民教育评价建设。

参考文献:

[1]刘作建,蒋文学.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

[2]张宜海.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J].人民教育,2010(05).

[3]易喜平.浅论现代公民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2).

[4]黄甫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及Σ哐芯[J].学术研究,1997(04):35.

本文系

1.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的调查与思考――基于课程的视角”(编号201601853)

2.唐山师范学院科研课题“唐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C19)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7

关键词: 思想教育 核心素养 素养教育

一国公民的核心素养状况是本国民主化进程和民族文明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公民的核心素养教育问题在各国的教育界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被纳入国家大政方针。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公民核心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实现进程的快慢。

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始终都有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学习,这无疑彰显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最佳途径。中学政治课程建设必须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问题,思品老师更要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实现公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含义和现状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公共性。

公民素养指的是以平等为核心的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包括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规范、行为习惯等,公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形成并完善提高的。

现如今,中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有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目前中国缺少的是一个完整的公民素养教育体系,需要在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的教育机构与教育进程。为此我国的教育学者及教育界正在努力朝着这个目标探索前进。

中国公民核心素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公民素养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良风气盛行、群体性冲突增多等现象。要使公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比较可取的途径之一。公民核心素养提高了,各种社会问题也会随之减少。

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时期的热点。针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来说,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是势在必行的,因为只有这样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就在于公民的核心素养是否够高。应时代之需,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就如何提高公民核心素养进行诸多研究,使之成为一时的热点。

其次,新课改要求提高公民核心素养。社会在进步,从前的教育模式、内容渐渐地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课改就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创新后的教育内容是符合当展趋势的,公民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并且成了新课改十分重视的专题。不论是思想教育学科还是其他学科都希望找到本学科与公民素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作为一名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公民。

三、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思想教育为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提供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如今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我国有很多专门从事思想教育和研究的人才,他们推动着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成果就是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二)思想教育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相互促进

思想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被培育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公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思想教育程度必然影响核心素养,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有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同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水平。

四、思想教育视域下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途径

在思想教育视域下进行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教育方式,但是现代社会要求创新,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往往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针对公民核心素养教育,要学会将二者结合起来。

(一)课堂教育

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知识,还可以实现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课程要注重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其他学科也要重视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互动。

(二)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成效有直接影响,高素质的教育者拥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很好地将受教育者根据特点分类并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核心素养。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方面的老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采用得较多的是正面的灌输教育,但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多组织一些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新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味地灌输教育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强化。

(四)环境熏陶法

环境主要指的就是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家庭环境熏陶在公民核心素养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生活中家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相比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来说,社会环境所涉及的面更广、更复杂,社会环境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想要营造适合公民核心素养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五)专业课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

公民核心素养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业的课程,这样更有针对性,教学成果也会更显著。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切实体会公民核心素养的本质,实现知行合一。

我国的公民核心素养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公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中学思品老师更应当致力于培育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同时完成公民核心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

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篇8

[关键词]图书馆;全民素质教育;服务职能;服务模式

1、图书馆与全民素质教育的关系

全民素质教育始于50-60年代。早在50年代,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全民素质教育的思想也逐渐深化,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大力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笔者始终认为全民素质教育是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培养和提高广大民众的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信息素质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文献信息中心,是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全民进行终身教育的大学校[1]。图书馆对民众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提供良好文化氛围和物质环境,影响和熏陶民众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美好人格的完善;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有着丰富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馆藏文献涉及宗教、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系统性强,能够满足读者多层面、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修养、职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辅导[2]。

综上所述,图书馆在提供文化环境的同时,也提供知识,也提供各式教育服务。

2、咸宁市全民素质教育的结构和内容

2.1咸宁市全民素质教育的结构

咸宁市从2007年开始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意见,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指出要普及教育信息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阶段正处在全民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咸宁市全民素质教育可分为四个层次,如图1所示:

这四个层次从基础性素质教育到研究性素质教育呈现阶梯状分层,可采取不同的方法逐层递进,其中基础素质教育针对中小学生,由学校老师为主导;通用性素质教育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咸宁本地市民,由高校教师和咸宁市教育局,文化机构主导;专业性素质教育主要针对咸宁本地招聘的专业技术人才,外来务工人员,由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继续教育学院主导;研究性素质教育主要针对湖北科技学院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教师,咸宁各类科学研究所等,由市委市政府主导。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基本已经全面普及,专业性素质教育和研究性素质教育的对象相对较少,通用性素质教育的受众对象广泛,活动方便开展,实施办法易于制定。因此,咸宁市本地因结合自身特色,以开展通用性素质教育为主。

2.2咸宁市全民素质教育的内容

咸宁市全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意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如图2所示:

全民素质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与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法律与道德意识、文明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等。全民素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知识、法律与道德知识、文化知识、安全知识教育等。全民素质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创新能力教育等[3]。全民素质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

在构建咸宁本地的全民素质教育体系的时候要以提高本地市民全民素质教育意识为先导,以全民素质教育的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全民素质的能力为核心,以贯彻全民素质教育的道德为准则。因此,笔者认为,咸宁市应该构建以基础性素质教育、通用性素质教育、专业性素质教育、研究性素质教育四个方面为结构,以素质意识、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全面并分层次的推进全民素质教育。

3、图书馆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服务职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由传统的借阅服务职能向全面开放的服务职能转变。笔者认为,图书馆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服务职能主要有四个方面:文献资源配置职能、知识导航职能、教育辅导职能、素质教育信息服务职能。

文献资源配置是指基于读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图书馆根据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目标等来配置文献信息资源,保证其利用率最大化,构成合理化,充分发挥其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4]。其中高校图书馆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公共图书馆主要针对公众市民。我市现有两种类型的图书馆,一是学校图书馆;二是各类公共图书馆,包含市公共馆、社区图书馆、事业单位图书馆;其中学校图书馆在现有资源配置基础上,应根据师生的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当重新配置相关纸质和电子资源,可在各学科书籍中适当增加素质教育书籍,也可单设素质教育书库。咸宁市的各公共以及事业单位图书馆应该根据全民素质教育的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重新合理配置纸质和电子资源,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本地资源特点和文化特色,增加学科体系中的连续性,让素质教育的书籍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的标准化,实用化,满足本市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

知识导航职能建立在文献资源配置职能的基础之上,是指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扮演知识组织、知识提供、知识教员、知识传递着这四个角色,为素质教育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5]。知识导航建立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需要图书管理员成为知识导航员,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图书馆可以在各自的门户网站上,增加知识导航这个版块,把素质教育的内容分门别类,建立数据库和建立素质教育导航库,根据素质教育的四个方面设置四个知识导航员,一方面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将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电子邮件、MSN、QQ等形式发送给用户,并得到用户的反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推送的服务的模式,定期将最新的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电子邮件、MSN、QQ等形式推送给用户,或在门户网站用视频或专栏定期播放素质教育的内容,形成素质教育的“知识喷泉”,逐渐渗透于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达到素质教育普及化的效果。

教育辅导职能就是指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通过其丰富的馆藏资源,独特的人文教育氛围,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全面的知识,完善的培训,从而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使图书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图书馆既可以成为远程素质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和保障者,也可以成为素质教育培训的场所,通过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知识和信息需求[6],开展素质教育知识讲座和相关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市民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信息检索课,拓展传统课程领域,培养大学生和老师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共图书馆应根据时展的需要,开展各种适应社会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培训,深化终身教育的理念,不断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和服务的期望等发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服务职能是指探索出面向素质教育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方法[8],让馆藏文献资源提高利用率,真正的发挥图书馆是知识源泉的作用,主要包括公共信息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一方面要整合素质教育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及时素质教育的最新政策法规信息、咸宁市地方特色素质教育的信息,开展素质教育信息咨询服务,及时素质教育培训,知识讲座,展览等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不仅要为市民提供信息,还要通过信息服务或培训提升市民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信息的交流能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信息交流中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

4.咸宁图书馆全民素质教育服务模式构建――以图书馆为中心

鉴于图书馆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构造以政府为主导,以图书馆为中心,社区协作的全民素质教育模式,如图3所示:

图中,由政府主导全民素质教育,制定全民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成立相关素质教育部门,由专职部门对全市的素质教育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全民素质教育实施细则,联同图书馆和各个社区共同推进咸宁市全民素质教育。图书馆成为整个素质教育的中心,除了与政府和社区合作,帮助制定推进素质教育的模式外,还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整个运行过程,图书馆按照素质教育的四个服务职能:文献资源配置职能、知识导航职能、教育辅导职能、信息服务职能,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实施全民素质教育计划,开展全民素质教育活动,为社会群众提供素质意识教育、素质知识教育、素质能力教育、素质道德教育,帮助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晖.发挥图书馆终身教育职能,提高全民素质[J]继续教育,2010(4):48-50.

[2]李正华.论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7(4):210-211.

[3]刘屏极.高校图书馆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黄宪.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配置效用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5):51-54.

[5]秦波.数字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与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12(6):81-86.

[6]罗小波.试论终身教育与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图书馆论坛,2005(3):225-2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