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8篇

时间:2023-08-31 09:21:12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1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

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

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

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8]。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2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8]。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总之,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它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过程。虽然学前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潜能,但是同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发挥教育合力,摆脱目前存在的误区,正确处理好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享受快乐。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3

【关键词】中职学前语文 “儿童化”语言 价值 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特定类型的阶段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适性,而有着中等人才培养专门针对性的专业要求和职业标准。学前中职语文教学,除了要满足培养一个高素养国民的基本需求外,更要对其学前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需求作一定的渗透和衔接。同时,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而言,“语文”不等同于“语言”,但是语言教学本身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儿童化”语言的施教,为学前中职人才在教学语言上的训练和完善,提供必要的实践情景、载体和指导,是有其施教的教学价值和实践空间的。

一、“儿童化”语言的研究背景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给语言下定义的:“语言首先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工具”。“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借以对社会、他人、自我进行表述与沟通的生成的符号体系。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没有味、没有香气的早熟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化”的语言,就要立足于儿童本身,以“儿童本位”为研究中心。

所以,“儿童化”语言即儿童所特有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心理倾向的,借以对社会、他人、自我进行表述与沟通的特定的符号体系。

二、中职学前“儿童化”语言教学现状

(1)学前中职生“儿童化”语言实践的无意识

在当前中职学前教学中,有开设幼儿教师口语一课。但在实际学习中,学前中职学生更多地将这门课视为单纯的“普通话”,以求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为学习目标,以顺利取得普通话“二甲”等级为学成标准。但作为未来专门的准幼儿教师,学前中职生将来要面对的职业需求,从教学语言而言,有着它特殊的标准。幼儿教师的语言有其特质,是由教育的对象――幼儿的“儿童化”特点决定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这一点认识不够,对“儿童化”语言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因此在学习中呈现了一种无意识状态。在实习实践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普通话学得很好的同学,在幼儿园实习时,却不知道怎样的说话方式才能更好地拉近与幼儿的距离;也有同学觉得,和小朋友相处,只要语气稚气亲切一点就可了,无需专门学习。

⑵学前中职生“儿童化”语言训练的无情境

对于学前中职生而言,“口语、唱歌、钢琴、美术、舞蹈”这五项幼师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幼儿教师“口语”这一项,除了考核普通话以外,还要一项重要的就是“讲故事”。在2015年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五项技能大赛口语项目比赛的点评环节中,宁波市幼教理事会副会长、宝韵幼儿园副园长点评总结:“在幼儿教师口语比赛中,很明显的一个倾向是,学前学生在“讲故事”时缺少了一种场景和情境感,对幼儿讲述的对象感和对话感的意识不强。”虽然,在高中三年里,学前中职生每学年会有1周左右的见习期,但相对而言,现场情境实践的时间仍然太短。在日常教学中,情境创设下、语言材料载体下的“儿童化”语言训练太少,学生缺乏有意识的“儿童化”语言日常训练。

三、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教学策略

让学前学生充分地了解、体验、实践“儿童化”语言,培养其在未来就职时在学前教育教学场景中所需的“儿童化”语言知识和表达素养,并养成运用“儿童化”语言顺应和调动幼儿潜力发展的能力;从思维的培养、视角的引导、实践的表达等角度,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实践探索“儿童化”语言的教学策略。

⑴“儿童化”语言要有“童心”――儿童思维培养

俄国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思维不是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在语言的使用和交流过程中,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因为言语过程,思维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学前儿童有其独特的思维,呈现了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童心”。正因为这样的“童心”,才会有“儿童化”语言的产生;所以,学前的儿童经常会有不时的“独白”出现;同时具有“泛灵论”的生命化倾向,总觉万物有灵有情,故而会有成人意想不到的生动活泼的想象细节。作为幼儿教师,面对具有“童心”的儿童,必须了解、感受甚至同化其“儿童化”语言中蕴含的“儿童化”思维。

⑵“儿童化”语言要开“童眼”――儿童视角定位

同样的事物,在儿童的眼里和在成人的眼里是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关注点和感受是有区别的,所以儿童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时,会反映出不一样的“童眼”视角。皮亚杰说“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已经被他外在化了,即似乎已经’客观化’了;而我们成人的言语和思维则有一种内向的和主观的感觉”。所以当一个女孩子的心里不仅回想到进餐时的景象,而且她会把她自己和她的洋娃娃化为一体,乃至把一些木棒和草叶都变成了食物,用来代表他们的午餐。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和问题,而要多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关注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言语活动中借助表象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四、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的教学价值

⑴有利于学前中职生对幼儿教育启智的现实需求

在中职学前语文中开展“儿童化”语言的施教,将为学前同样的事物,在儿童的眼里和在成人的眼里是不一样。他们对事物的关注点和感受是有区别的,所以儿童在语言表达和交流时,会反映出不一样的“童眼”视角。皮亚杰说“儿童的言语和思维已经被他外在化了,即似乎已经’客观化’了;而我们成人的言语和思维则有一种内向的和主观的感觉”。所以当一个女孩子的心里不仅回想到进餐时的景象,而且她会把她自己和她的洋娃娃化为一体,乃至把一些木棒和草叶都变成了食物,用来代表他们的午餐。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用高度抽象的概念和问题,而要多用具体可感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关注具体可感的物象,在言语活动中借助表象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⑶“儿童化”语言要发“童声”――儿童用语实践

儿童的语言表达有他独特的呈现方式,从语音、语调、语气、用词、语序、句式等方面都要符合“儿童化”语言的表达方式。幼儿教育大家陈鹤琴非常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坚持必须教会儿童正确地运用语言,注意儿童语言的内容,正确的发音和正确的造句等。要特别注意“学话”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成人应“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包括成人对初学语言时期儿童所给予的引领与指导,包括随时随地矫正儿童在发音、用词、语气、仪表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要打好学生的语音基础,整合儿歌、童话和故事等课程资源,重视教学场景设计、通过早课晚课的系统训练,辅以重音、停顿、语速等言语技巧,达到感情真挚、声音亲切圆润,形象生动的儿童化语言表达效果。

四、中职学前语文“儿童化”语言的教学价值

⑴有利于学前中职生对幼儿教育启智的现实需求

在中职学前语文中开展“儿童化”语言的施教,将为学前中职生“儿童化”语言的研究学习提供场景支持和实践过程。如陈鹤琴所言,“教儿童善用言语文字以及学习种种美术……言语是思想的利器”,这将有利于学前中职生深入探求“儿童化”语言背后的思维动力机制,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及指导,更好地承担起幼儿教育启迪智慧、挖掘潜能的重要使命;也有利于学前学生缩短职场的适应期,更好地适应幼儿教学的现实需求。

⑵有利于教师多层挖掘学前中职语文教育的指向与目标

语文教学是诗意生成的言语实践活动,它最终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成长和自由发展。在这一最终指向下,要结合中职生的学生个性与专业特性,在中职学前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生命成长,更帮助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技能素养,这符合职业教育“服务于技能和人的发展”的宗旨,将有利于开发中职语文更切实际更具内涵的教学价值与魅力。

把握“儿童化”思维研究对“儿童化”语言指导的相应策略和机制,立足语文教学的学科载体层面,使学前中职生在浸润“童心”“童眼”“童声”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养成感受与实践“儿童化”思维的能力,培养“儿童化”语言的施教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淀优秀幼教所需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4

关键词:影子助手 特殊教育需要 语言训练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C-0075-01

一、问题的提出

特殊儿童指由于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身心的发展异于正常发展规律,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帮助,才能充分发展其潜力的儿童。我们如何应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生活训练等多方的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语言训练为例,正常儿童的语言是在生活情境、自然模仿、生活经验积累中自然习得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语言不仅相对正常儿童发展迟滞,还需要特殊教育教师以特殊的教育康复手段加以干预,才能发展出近于正常儿童的语言能力。这种特殊的教育康复手段包括情境教学法、影子助手、个别化教育计划、ABA行为疗法等,针对不同障碍儿童需要不同的教育康复手段。

二、影子助手

影子助手是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集体、小组、一对一语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一种附加的刺激,在特殊儿童教学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辅助、提升自发性的作用。同时帮助特殊儿童在指令和正确反应之间建立联系,更好地模仿、强化、理解、运用语言技能。

三、特殊儿童语言训练中运用影子助手的必要性

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习得语言的特点看,特殊儿童习得语言停滞在字词的单纯模仿上,影子助手的运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从普校教学教师的单一示范转化为影子助手的示范,或者是教师与影子助手的互动。因为有了影子助手的示范,特殊儿童的语言习得从观察和模仿中自然穿越了停滞于字词阶段的瓶颈,在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逐渐习得短语、句子、对话。

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习得语言的途径看,特殊儿童习得语言的视觉学习先于听觉,影子助手的运用给予特殊儿童语言训练最及时的辅助。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语言的特点不同,习得语言的方法也不同。对于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习得,需要影子助手给予足够的介入,适当给予身体、动作、手势、方位、语言、视觉的辅助,才能让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习得得到正强化。

从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习得语言的功用看,特殊儿童习得语言的功能性差,存在理解非字面意义的困难,影子助手的运用将特殊儿童语言训练置于情境教学中,刺激了学习语言的兴趣,起到了提升儿童学习自发性的作用,因而在教学中影子助手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四、影子助手在特殊儿童语言训练中的运用策略

在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集体、小组、一对一语言训练课中,运用影子助手,促使特殊儿童从单纯模仿的认知方式向理解认知加工模式转变,从而最大限度改善特殊儿童在语意、语用上的异常,提高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和效率。影子助手的运用需要明确角色,了解特殊儿童在语言、认知、沟通等方面的现有能力,掌握一定的运用策略,才能发挥作用。

(一)影子助手出现的时间、摆位及前期准备

影子助手通常情形下需全程参与课堂教学和训练,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设定在特定时间内出现;影子助手需与训练对象处在同一个水平位置;影子助手在课前需要了解教学与训练的内容、需要参与的要点以及学生的现在能力。

(二)影子助手协助的基本过程和程度

每一个回合的影子协助,必须有“指令――反应――结果――停顿”这四步。“指令”要短,但不可一成不变,如:苹果――找一找苹果――哪个是苹果――苹果在哪里?指令要在前一指令40%以上处理无碍下变换;“反应”包括语言反应、肢体反应、表情反应、眼神反应、情绪反应。影子助手要读懂“反应”,也就是“结果”,做出应对。“停顿”,就是要给予足够的等待。

影子助手参与的程度要不断变化,从完全参与到部分参与,最后实现不参与。要充分运用身体、动作、手势、方位、语言、视觉等参与方式。使用影子助手的目的是撤销影子助手,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影子助手运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参与及时。在确定学生无反应的指令必须要零秒参与,减少学生错误反应的出现。其次,参与可以有反差。改变刺激物与其他物品的反差程度,以诱导学生作出正确反应。再次,避免出现无意识辅助。在完成指令的过程中,避免学生寻找与指令内容无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林宝贵.身心障碍学生特殊教育语言治疗评估[M].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

[2]奇宝香.儿童语言沟通与发展[M].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5

近年来,我国的相关学者也就小学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外语课程进行了讨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例如桂诗春教授认为,小学阶段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开设外语课程,并且要注意解决教材和教法等有关问题,同时还应该通过科学的实验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具体而言,针对一些小学开设英语课而一些没有开设的实际,实地调研儿童外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对于学习外语同年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探讨。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具有可行性,但是其又不存在必然性。

二、开展学前英语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针对学前儿童开展英语教学,那么教师就必须要针对儿童的特点与学习外语的优势,遵循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必须遵循生理阶段性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对儿童学习的生理特征有正确的把握,才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确保他们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LanguageDevelopmentofChildren(儿童的言语发展)的过程经历获得言语和基本完善两个阶段,也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连续的,又能够被划为若干的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是3岁前,这是言语获得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是儿童获得理解母语能力的时期;第二阶段是3~6岁,这是发展完整口头言语的关键阶段,也可以说这一阶段儿童发展出不断复杂化的口头言语,对于言语交际能力有了初步的掌握;第三阶段是7~18岁,这是完善和提高言语的阶段,儿童在这一阶段不断地丰富言语的形式和内容,而且逐步地产生着质的变化,且日臻完善。理解词语、掌握语法结构形式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且逐渐形成了语法结构意识。由此可见,在人的记忆能力发展过程中,4~5岁是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对儿童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为他们以后发展各种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必须遵循心理适应性原则

儿童进行英语学习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很少存在心理障碍,勇于开口说英语,不害羞、不害怕出错,在众人面前敢于开展语言实践。他们具有比较强的感知语言的能力,能够很快地接受新鲜事物。儿童年龄越小,越敢于大胆地用语言来表情达意。但是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具有心理防御性,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外语习得者往往在度过青春期以后,就会瞻前顾后,既害怕犯错,又害怕别人耻笑,因此轻易不敢应用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感受和观点,因而其习得语言创造性与灵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综上所述,遵循心理适应性原则进行学前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地开发习得者的潜力和智力。

3.必须遵循兴趣原则

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要动力。通常情况下,儿童的兴趣都关联着一些肯定的、积极的情绪,而且兴趣能够激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引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儿童对某一事物一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钻研,并在这一过程中的精力是专注的,而且保持着忘我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所选择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图片、直观教具、游戏、活动等,对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从而增强儿童的语言认识、理解和想象的能力,帮助他们强化记忆语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适宜的梯度和难度。哪怕儿童仅仅得到了些许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此会更加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鉴于儿童具有好动的天性,虽然学前英语教学一般只是进行生活常用的简单句的练习,但是他们反反复复地说、讲、练,最终难免会觉得乏味枯燥。因此,应该在游戏中融入英语知识,使他们在游戏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游戏。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掌握了英语知识,而且又能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同学间彼此还能进一步增进友谊。

三、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多方面的特殊性,主要包括:

1.不要盲目地跟风

当下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兴趣班、特长班等,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授课,可谓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面对此种情形,很多家长不能做到立足于自己孩子的实际,而是盲目地跟风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学,我家的孩子也必须学,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毫无目的地送孩子进各种班,以期培养孩子具有多方面的特长。英语班就是其中的典型。殊不知,很多英语班往往就迎合了家长盲目跟风攀比的心理,开办英语班就是单纯地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因而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但是实际上其教师素质往往不是很高,实际的教学经验欠缺,对于学前儿童的英语学习帮助不大。

2.不能无视孩子自身学习的感受

有道是童言无忌,学前儿童天性纯真,他们常常是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好恶。为此,英语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们的兴奋点和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那么就能够使他们坚持进行英语学习,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较多地进行英语朗读、听英语对话录音、模仿英语对话,同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反之,课堂的信息量如果超越了儿童接受能力的范围,或者教学内容使他们觉得枯燥无味,那么就要立即进行调整完善,以免精力和时间的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持续保持儿童学习的热情。

3.应做到生活英语化

现在的儿童家长大多数都比较年轻,他们一般都在学生时代打下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家长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时要尽量使用英语,语言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逐渐渗透。语言不是课堂中教师教出来的,而应该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因此,应立足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选取合适的语言环境。儿童初学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夯实基础,特别是要掌握流畅标准的发音,否则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儿童如果对英语的学习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那就没有必要勉强他们学习,在小学阶段进行的正规课堂英语教学也会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6

关键词: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关键期 第二语言;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3-0304-02

现代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中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中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

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融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地认知环境。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7

【关键词】儿童文学 语体特点 教学意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3-01

一、前言

在探讨儿童文学作品的语体特点和教学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加以明确。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儿童文学(亦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我们这里探讨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的是童年文学。

二、儿童文学创作特点和语体特征

在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针对儿童时期的孩子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渐进性提高,开始运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求知欲增强等等一些心理特点,童年文学的要求是:创作主题要具体、明朗、简单、浅显、有教育意义,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则;情节要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故事性;语言要生动有趣;主人公形象应该是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追求、勇于开拓进取、甘于奉献的同龄人形象或名人形象,可以设置一些反面形象,人物事件塑造时,可以少量穿插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主要使用外貌刻画和动作描写;内容上要以表现光明面为主,力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在语体方面,儿童文学具有单纯、生动、趣味、优美等艺术特点。又由于儿童文学具有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情感和愿望,关注儿童心灵世界,有助提升儿童理解力的特点,所以它的语体必须浅显明白、具体形象、准确规范。儿童文学,因为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对语言有着特别的要求,它的语言不仅要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国内儿童文学教育缺陷

目前在我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第一,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新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不足。目前教材上选用的除了老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国外安徒生、格林等的经典作品外,有时代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多。

第二,长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大多以教育性为主,忽视了儿童纯真好动的天性。这既和我们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上尤其是家长对于学生成绩急功近利的风气有关,也暴露了我们的作者常常以成人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内心世界,致使优秀和真正受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缺失。

第三,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思想性,总脱不了说教色彩,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空洞乏味,不能紧跟时代脚步,脱离了现代孩子的生活。比如家长教师偏好于《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但并不真正能够为儿童喜闻乐见,像国外的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童真童趣的刊物在国内儿童文学市场销量很好。

第四,由于教师对儿童文学不了解,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语言形体表达,或教学思想太过于成人化,或者过于注重课文的教育、测试功能而忽视其生活情趣与审视世界的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部分教师没有阅读习惯,或文学素养不足,抑或是无法融入儿童天真烂漫的世界,不能带领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感受愉悦,受到启迪,获得生活上的领悟。

四、儿童文学教学意见与策略

首先,教师要经常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将优秀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作品,译成生动有趣的白话文,不能让孩子直接面对空洞无聊的大道理。同时把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切实地落实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上。在教学中,要注重儿童的生活情趣和习惯培养,以课文为导向,让孩子把眼睛、行动、思想都集中到作品中,集中到身边的人和事上 。

其次,要把学文本内容转变为学语言欣赏。1.变被动读课文为主动学语言;2.变讲课文为讲故事、说生活;3.变悟课文为领悟生活、提升道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欣赏语言,进而发现儿童文字运用的奥秘,引领儿童把学到的语言和道理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日常言行中。

最后,站在儿童的兴趣和视角教出儿童情趣来。儿童作品的面向的对象是孩子,但创作和教儿童文学的是成人。我们知道孩子的世界是与我们不同的,如果我们以成人的功利心和对应试的目的性来讲课,那么孩子得到的只能是乏味与反感,这样的教学,我们不进入孩子的心灵,孩子也不会得到文学本身的魅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就必须细心琢磨,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用儿童的心理去思索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儿童作品教出儿童情趣来,让儿童真正喜欢上文学,真正地从源头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和良好习惯。

总之,儿童文学文本接受有其特殊性,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存在着年龄上的隔阂状况,在阅读和创作都介入了很大程度的成年人因素,致使成人观念难免会与儿童的审美发对立与冲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教育和指导作用,还要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个性和接受方式,并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价值观引导和兴趣培养,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琴.儿童文学教学方法初探[J].群文天地,2011(23)

[2]何德珍.儿童文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9)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篇8

[关键词]合作装扮游戏;儿童语言发展:元交际:社会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84-04

装扮游戏最早出现在儿童的独自游戏中。大约在1岁左右,儿童就会独自或与玩偶、与作为游戏消极参与者的成人进行装扮活动。到3岁左右时,儿童开始与积极参与游戏的同伴合作进行装扮游戏。这种合作装扮游戏(collaborative pretendplay)在儿童3~6岁期间持续发展,成为幼儿园自由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游戏形式。在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合作装扮游戏还有其他类似的名称,如社会装扮游戏(social pretend play)、社会戏剧性游戏(sociodramatic play)、角色游戏(role play)以及假扮游戏(make-believe play)、想象游戏(Imaginativeplay)和幻想游戏(fantasy play)等。具有这类名称的游戏拥有共同的要素:活动的框架均为装扮游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儿童参加,相互间有积极的互动,活动的过程随主题及情节而展开。

人们普遍认为合作装扮游戏的进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者的口头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商议角色的分配和行动计划,对游戏情节进行沟通,等等。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而在这段时间里儿童的合作装扮游戏也在发展,因此,人们便推测装扮游戏中的互动是一种可以反映出儿童的语言能力的活动情境。也有人发现,一旦出现了合作装扮游戏,儿童在口语交流中表现出来的装扮游戏的要素,如构思、转换、更多样的角色类型和更复杂的行动计划以及元交际信息的使用等,也开始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许多研究者对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合作装扮游戏的出现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并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回顾这一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研究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使用的特定语言形式,而后期的研究则转变了视角,从语言学及社会互动这两个角度探讨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沟通方式,探索儿童语言运用的社会化过程,以期获得一些有益于教学实践的启示。

一、研究视角的发展变化

Carvey和Kramer(1989)曾对早期有关合作装扮游戏中的语言研究作了概括,他们发现,早期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1、描述儿童在装扮游戏的互动中以及在装扮与非装扮之间进行转换时所使用的语言的功能差异。2、提供不同功能语句的相关语言学信息。3、比较一种或几种语言学特征(如过去时态和情态动词)在装扮和非装扮活动中的使用情况。这类研究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儿童在装扮游戏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研究装扮游戏中不同语句的功能、与这些功能相联系的语言学特征以及这些语言学特征在各种活动中的分布情况等,以期揭示儿童在装扮游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某些规律。

然而,近年来研究者的视角发生了转变。新的研究更关注语言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以往将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分离开来进行研究的状况。这些研究强调语言的互动性,从语言学及社会互动这两个角度分析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沟通方式。

二、与合作装扮游戏相关的特定语言学特征及其发展

与合作装扮游戏相关的特定语言学特征包括动词时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称呼(假装的或真实的)、特定角色的语域或常用语以及语句的复杂性。

有关英语、德语、法语及意大利语儿童的一些研究表明,在装扮游戏中,英语儿童所使用的动词过去时态,德语儿童所使用的第二虚拟语气,法语儿童所使用的条件语气的未完成时态以及意大利语儿童所使用的未完成时态都用于表示一种“非现实的”状态,从语言学的角度上标志出儿童在游戏中对“装扮世界”和“真实世界”在认知上的区分。另外一些对英语儿童之间互动对话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使用了许多情态和准情态(如wanna,haffa,gotta,better)动词,显示出他们对游戏的虚拟情境的认知。还有一些研究一致发现,儿童在游戏中为了表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常常使用假装的称呼(如称呼对方为爸爸或宝宝等)以及适合于该角色的常用语言和语气等。

Carvey和Kramer(1989)的研究发现,与非装扮活动相比,儿童在装扮活动中使用更多的将来时助动词、情态动词、非简单句和时间表达;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语言表达中非简单句、情态动词、时间表达和过去时态动词都有所增加。Carvey和Kramer认为,儿童以特定的语言形式来区别“装扮”与“非装扮”,因而装扮游戏的活动情境为儿童提供了发展这类特定语言能力的机会。

这些早期的研究其关注点多局限于静态的语言学特征,忽视了语言的互动本质,因此无法说明儿童如何在合作装扮游戏的过程中动态地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本质是互动的,语言的运用起源于互动中的对话。对语言和社会互动的研究可以与许多其他领域的问题相关联,并得到广泛的启示,例如制定有效的语言教学策略以及干预儿童早期的语言障碍,等等。一些研究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之后的研究中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儿童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互动交谈,即元交际的发展方面。

三、合作装扮游戏中儿童元交际的发展

元交际(metacommunlcanion)是一种抽象的“交际”,是处于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双方对对方真正的交际意图或所传递的信息的“意义”的辨识与理解。Bateson使用“元交际”(metacommunication)或“关于交际的交际”(commtlnlcatlon aboutcommunication)来强调在交流互动时意义呈现的多种层次。元交际调节着社会互动,它说明了一条信息应该放在怎样的情境或框架下进行解释。在合作装扮游戏中,儿童的元交际是对装扮游戏中角色、材料、行为和情境的转换,是对游戏情节计划和规则的讨论。元交际调节着儿童正在进行的装扮活动。

儿童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在功能与形式上有着不同的划分。从功能上看,元交际可分为表达式元交际(expressive metacommunication)和调整式元交际(adaptive metacommunlcation);从形式上看,元交际可分为明确性元交际(explicit

metacommunlcation)和隐含性元交际(implicitmetacommumcation)。儿童通过表达式元交际对装扮游戏中的角色、操作对象、行为、情境和情节计划等进行转换;儿童对装扮的转换产生意见分歧时,他们则使用调整式元交际进行协商。明确性元交际使得儿童在装扮游戏的框架之外对装扮的意义进行转换,这类元交际常伴有特定的语言标志,如“假如”“假装”等;而隐含性元交际则让儿童在装扮游戏的框架之内对装扮的意义进行转换,交际双方通过游戏中的表演或对话表明装扮的意义,使得沟通保持在游戏的框架之内。隐含性元交际比明确性元交际难很多,它要求交际双方能区分所扮角色的观点、自身真实的观点以及合作者的观点、准备状态和需要等。这种方式使得儿童在不破坏装扮中的幻想的情况下与同伴进行商议。隐含性元交际的出现表明儿童对装扮游戏已能轻松把握。

Boyd Brenda-Joyce考察了33名3~5岁儿童在同性别玩伴及同年龄玩伴两种情形下使用元交际的情况,同时测查了这些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及IQ,结果表明,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及观点采择能力的提高,儿童对游戏情节进行明确定义的需要逐渐减少,因而明确性元交际出现概率逐渐降低。Andresen Helga(2005)研究了48名3-6岁儿童的角色游戏,同样证明了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儿童在3岁左右,装扮游戏中明确性元交际的比例相当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一比例不断增加,直到6岁左右又开始减少:而年长的儿童则产生更多的隐含性元交际。因而Andresen Helga指出,在学前阶段,儿童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逐渐由明确转向隐含。这些研究结论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及观点采择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运用也更为成熟。这也反映出儿童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

Pellegrini和Galda(1990)提出,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与儿童未来的学业成就相关:一是儿童元交际的过程伴随着对于语言本身及读写技能的讨论;二是对合作装扮游戏中元交际技能的掌握增强了儿童理解故事和复述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强调合作学习,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也有可能为儿童将来进入社会之后的成功打下一定的基础。

以上的研究结论表明,儿童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且与未来的学业成绩及社会成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并且有可能为幼儿园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

四、总结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