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8篇

时间:2023-09-18 17:01:52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1

关键词 视听新闻 新闻评析 叙事结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而同时新媒体又以新闻资讯的快捷性挤占传统媒体资讯类新闻报道的空间,因此,以深度见长的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逐渐受到观众青睐。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综合各方面资料,叙述新闻事实、采访新闻事件相关者、探寻并分析事件原因、最后进行评论和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如《新闻调查》、《看见》等栏目中都有事件类的视听新闻作品。

事件类视听新闻往往以报道式、访问式或综合形式为主。如何在众多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已成为节目策划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因此,正确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对事件类新闻的策划和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因此,评析视听新闻作品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入手。

从内容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内容包括报道的选题、角度、细节等要素。

(1)选题。新闻选题是否恰当要看符不符合所在栏目的定位和价值观。比如拿拆迁来说,虽然我们也会关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如何,但最关心的还是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如果除了新闻事件的表象之外,没有内在能支撑栏目的东西就是失败的选题。

(2)角度。新闻角度可以选择构成新闻事件的各个因素和侧面。我们评价一个新闻作品角度问题时,首先要看它是否客观,其次要看它有没有新意,最重要的是要看它对现实生活是不是有影响或指导意义。

(3)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展示是新闻报道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但在细节的展示上,新闻报道必须把握一个度——即还原真实和保持客观的度,细节展示不足会导致新闻节目干瘪无趣,但细节展示过多又会有偏颇之嫌。这一点是新闻报道者必须要注意的,新闻评析必须时时警醒的。

从形式上来说,一个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报道的结构、视听符号等要素。

(1)结构。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可以根据具体的事件,选择多种结构方式——顺序、倒叙、插叙都是可以的。而在评析一个事件性视听新闻的结构时,我们更需要注重它的逻辑性,它是不是层层推进的?是不是一直让受众保持注意力的?是不是观众能接受、理解的?一个好的结构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节目想传达的事实,而一个失败的结构则会让受众摸不着头脑,重则影响观众判断和舆论。

(2)视听符号。视听符号的运用是为视听新闻添彩的重要元素,但它和细节一样,必须在丰富新闻作品的基础上坚守住客观性,避免将观众代入节目策划者预设的判断或情绪中。

二、评析《看见·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2011年8月,以“新闻记录栏目”定位的《看见·周末版》诞生,这档由知名记者柴静主持,采访的新闻专题节目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而作为一档深夜新闻节目,其不俗的收视率表现和社会反响给研究者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2011年8月11日,《看见》播出了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节目,这是药家鑫案发生以来,第一次有媒体正面采访药家鑫与张妙的父母。

1、内容方面

从新闻选题上来看,采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属于回顾性选题,选在了药家鑫执行死刑后近两个月的时候进行采访,在保持选题内容新鲜度和防止二次伤害间取得了一定的平衡,难能可贵。其次,药家鑫案是一件影响甚大的恶性杀人事件,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对其反思和回顾是必要而且有意义的。用药家鑫父亲的话来说,如果这能给其他正在做父母或者将要做父母的人一点启示,那也算是药家鑫“死得其所”了。

从报道角度上来说,这期节目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新闻传播需要的“接近性”。家庭教育是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话题,而这期节目侧重从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方面来分析药家鑫案的成因,具有普遍的社会借鉴价值。这一点虽然在当时的网络评论中有所提及,但因为没有采访当事人而缺乏实际的支撑。这期节目援引了央视曾经采访药家鑫的资料和庭审资料,并就从药家鑫同学处了解到的问题向其父母进行求证。虽然角度并不新颖,但以其采访的深入支持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导致药家鑫存在某种人格分裂”这个观点,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启示性。

从细节上来说,这期节目中的细节展示是很充分且用心的,这种细节展示体现在画面和采访剪辑的方方面面。例如药家鑫母亲保留了药家鑫房间的原样,甚至随着季节的更替还搭起了蚊帐,画面中能够看到药家鑫房间的蚊帐和凉席;药家鑫的母亲提到,药家鑫在自首前提到想吃妈妈做的一顿饭;在回溯药家鑫的成长历程时,有很多旧照片;旁白在叙述药父后悔当初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没有以父亲的责任帮助孩子共同担当,画面出现了一只大的小浣熊娃娃抱着小兔子娃娃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展示与采访的内容很好地进行了对位,这一点值得肯定,但这种对位容易激发人们的恻隐之心,也容易引起媒介批评者对报道刻意煽情且失之公正的批评和怀疑。

2、形式方面

从逻辑结构上来看,这期节目的剪辑思路是明确、清晰、层层推进和深入的。首先,由主持人出镜简介报道缘由,接着用四个部分的逻辑思路完成了这期节目。

事件回顾提出问题并探析原因现状报道综合报道和评论总结

首先是对新闻事件的回顾。这一部分首先用药家鑫的自白和生前弹琴视频穿插将观众代入该事件报道的氛围中。紧接着就回顾了整个新闻事件,这里不仅回顾了新闻事件,还回顾了近日以来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生活,用这些来为后面的原因探寻做铺垫。

第二部分是提出疑问并探析原因。原因探析是事件类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是因为从报道本身来说,分析事件成因是报道的主体部分;二是因为从传播的角度来看,问题往往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把报道继续看下去。在这期节目中,虽然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整个问题极具分量和吸引性——一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为什么会犯下杀人重罪。

在探析原因的部分,节目回溯了药家鑫的成长历程,也对案件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节点进行了对应的采访和回应——自首、“农村人”难缠言论、药家背景猜测、捐献眼角膜风波,最后以记者综合采访内容和其他新闻评论分析做出原因判断:法律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在教育中的缺失是原因之一。

这一部分的成功之处在于回应了案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对于药家鑫家庭背景的部分,可以说是首次真实披露药家的真实情况,对于整个新闻界在之前的舆论中,对不经证实却广为传播的药父是军队高官的不实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不仅需要新闻界反躬自省,也值得整个社会借鉴、回顾自己在之前这场几乎一边倒的舆论风暴中的表现。

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对药家鑫案的回顾和原因探析,采访报道了药家鑫案双方家庭的现状,以及他们之间后续的联系。

从逻辑上来看,这三部分环环相扣,承接顺畅,较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值得肯定。但在逻辑起点上预设了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导致药家鑫的人格问题、并最终导致药家鑫在面对撞人时的极端做法,这一预设有违新闻的客观性。

第四部分,主持人再次出镜,总结药家鑫案的成因。值得肯定的是,因为预设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架构在使得整期节目有所偏颇,在这一部分,柴静做了一些补救,表示——药家鑫极端行为的“成因必然复杂,难以从一个家庭中找到全部答案。”

在视听符号的运用上,这期节目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特别是采访药家鑫母亲时,药母一哭就起背景音乐让人印象深刻。背景音乐的运用虽然在视听上有助于表达情感和节奏,但难免有煽情之嫌。

结语

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综合各界的观点,敦促社会进行积极的改变。在这类新闻作品中,能够产生大的影响力的往往是一些角度新颖、时机恰当、结构合理、细节丰富、节奏适宜、并能够合理运用视听符号的优秀节目。这些因素既是评析事件类视听新闻的要点,也是一个事件类视听新闻节目成功的原因。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2

【关键词】新闻;评论;作用;要求;

一、概述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读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在内各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新闻评论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我们工作中接触得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作为一个广播中的新闻节目,评论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旗帜,一个新闻节目如果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比如某媒体在推出的《XX时评》专栏,时效性强,内容紧贴社会热点,观点鲜明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其形式新颖,新闻特性突出,获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好评。

二、新闻评论的作用

1.引导舆论作用。新闻评论对舆论的引导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对某一新闻事件性质、意义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解释、分析,提示人们应如何面对发生的事件,并做出怎样的反映,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缓解社会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危机环境下,帮助社会达成共识,新闻评论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2、监督舆论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更注重观点的传播形式,同样起着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新闻评论以观点见长,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它以如下两种形态来实现监督舆论的作用,从而保证新闻信息有效传达,一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在注重观点的同时,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产生了新闻评论与述评相结合的形式,并根据报纸、电视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二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媒体观点的阐释,更大的目的在于呈现主流民意,激发更深层次的舆论产生,从而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评论不仅实现了舆论监督,更能在传媒与司法中找到平衡点,将传媒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3、深化和表明舆论态度作用。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形成一定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是引发体制性解决思路的最好手段,除了上述作用之外,新闻评论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这些意见交流往往由新闻报道而促发,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个属于“新闻的”文体,而且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1.坚持“三贴近”原则,走群众路线。新闻评论是依附于新闻事实而展开的评论性文章,而新闻事实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来自于群众之中,脱离群众去评论,只是为了评论而评论,这样的评论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新闻评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说理来使人明理,所以必须明确的是,其受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此外,群众生活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对社会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经过编辑指导后也能成为佳作,而广大群众作者的时评经常在报纸上出现,将会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时评的内容,扩大影响范围。

2.注重时效,走新鲜路线。新闻评论必须及时就新闻加以评论,否则,时过境迁,评论的作用就将大打折扣,欲使新闻评论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应把握好评论的时效性和新鲜性,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热点及难点,及时加以剖析和评说是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各大报纸也纷纷意识到了这点,评论版和新闻版时有互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人们先明事,后明理,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但是,时评一定要有可评之事,如果硬要拼凑,只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3.提倡个性化,走品牌路线。D・霍夫斯特曾说过,你想要理解任何一条消息,必须先有一种消息告诉你如何理解它,新闻评论是以朴实的语言告诉受众如何去理解新闻蕴涵的意义,对一个新闻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谁能时常提出高质量、有个性的观点,谁就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从而抓住读者、吸引读者。

4.评论要有“据理力争” 。其实这个词主要的两个字“力”和“理”。就是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写新闻评论不能温良恭俭,或者似是而非,要有不吐不快的气势,除了激情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述,新闻评论说到底还是讲道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说理是评论的灵魂所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给人民时评提出的要求就是“言之成理,述之有情”。

综上所述,新闻评论要敢言、善言,强调评论的建设性,要求将稳定大局的社会效果放在第一位,观点力求科学、严谨,论证力求客观、全面,结论力求公允、准确。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发展;表现特色

一、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特征

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意见和态度的电视新闻节目。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与电视消息的不同任务在于电视消息重在报道事实、传播新闻信息,而新闻评论节目则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有多种形式,包括评论员评论、电视论谈、电视述评、编后话等。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特征有以下几项:

(1)新闻性

新闻评论类节目针对新闻事件、事态进行论述、评议,表明电视机构的立场、观点,达到及时“提供给观众多元化的信息、合理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实际工作与生活”的目的。新闻性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评论性节目的新闻性、时效性又和消息类新闻有所不同。消息类新闻的优势在于消息的新、快,要求具有很强的时新性,评论性节目更侧重于挖掘新思想、新观念,在“新”的前提下讲求时宜性。

(2)社会性

社会性即是节目的群众性。评论论述群众关心的问题,大都是“热点”、“焦点”等问题,也常常是解决起来较麻烦的“难点”问题。惟其热,惟其难,观众才关心,才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成为人们最热衷、最关注的话题。

(3)政论性

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好坏与新闻报道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具有科学性有关,只有以事实为本,评论才能有的放矢。新闻是基石,评论是旗帜。新闻的力量在于摆出事实;评论的力量在于讲出道理,而且还要讲得精到,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典型性,论证要强调科学性与准确性,要论述正反两方面的道理,论证的核心要善于具体分析,层层剖析,不能片面武断。

(4)指导性

电视台是社会舆论机关,肩负着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它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发表有见解的、旗帜鲜明的评论来实现的。评论通过自己鲜明的观点和透辟的分析帮助群众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也是舆论宣传的目的所在。

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概述

电视新闻评论以电视这一媒介形式为基础,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产生到发展一个漫长的过程。过去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也曾经深深依赖于报刊评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内容主要以报刊评论为主,甚至在形势下几乎都原样照搬。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电视新闻评论的新路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我国电视新闻起步时,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都是由播音员口播,缺乏电视特色,也缺乏评论的深度。长期以来,评论一直是电视新闻的薄弱环节。从50年代起步发展到现在,我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大致经过3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电视短评、编后语为主的阶段,电视评论基本上沿袭报纸广播评论的模式由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播读;第二阶段是画面配短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阶段,评论语言多是报刊风格,在播音员播报的同时配合一些画面;第三阶段则是探索有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时期。近几年,电视屏幕涌现了一批有电视特色、有深度的评论,扭转了电视言论缺乏水平的局面。《焦点访谈》等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成功,解决了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困惑,走出电视评论缺少形象特点的困惑,得到了新闻界与社会公众的认可。

概括来说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末到结束。我国的电视发展以及整个新闻界在过程中遭受了重创,电视也未曾幸免。在当时,电视一方面受到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社会上极左思潮的泛滥,有言论思想诸如“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这样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就导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就是报刊、新华社评论稿的翻版,即以口播形式重复上级的指示以及纲领,其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报纸上,而其形式则是以广播电视的播发方式为主,即形式上是以电视播音员的口播形式传播报纸上的内容,其强调的主要是“听”这一功能,与广播大同小异,忽略了电视本体上“看”这一功用,极大地削减了其内在价值。

(二)1980年7月央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一直到90年代初。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电视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评论也发展到了“自己走路”,“大干快上”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观察与思考》之后,各个地方台陆续开播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及视角更丰富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社会之窗》、福建电视台《记者观察》、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BTV夜话》等等。这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优势突出,声画视听功能齐备,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也大大增强了新闻评论的效果。然而客观来看,这些节目主要以新闻述评为主,述是主体,评只是起到提纲挈领的点睛之笔的作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把握不够透彻,另外,在电视同期声、印象、屏幕文字以及解说词的运用上仍显得混乱,没有有效的突出其优势与功能,利用率不够。

(三)以1993年5月和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陆续开播为标志到现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进入全面发展的成熟时期。特别是1994年4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使电视评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效应“震动”与带动了电视新闻界。自此电视新闻评论这种栏目形式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个地方台层出不穷,展现了勃勃生机。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以后,电视评论节目的制作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核心就是追寻电视语言的本体。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逐步摆脱报纸、广播评论的阴影,充分发挥电视立体信息传播优势,走电视自己的路,即逐步实现评论节目电视化的过程。加强评论性节目是加强电视新闻舆论导向的需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是体现电视导向的重要方面。评论性节目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注重对崇高思想的升华、提炼,进而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加强评论性节目对提高电视机构的社会影响有重要作用。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机构要想成为舆论中心,产生社会影响,必须要有自己的言论。

三、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表现特色

1、让过程说话,论证过程事件性、调查性

无论是《焦点访谈》还是《新闻观察》,都是以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深入的采访、调查、取证、追踪,把即时的现场观感和理性的分析点评结合在一起,最终得出结论,并把论证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观众,从而将观点的静态阐述转化为“正在进行时”动态展示,在动态中开展采访和评论,边展示、调查、讲述事件过程,边进行分析和评论,也就是说将评论的过程巧妙地融入采访报道的过程之中。这种调查性新闻评论,强调记者的主动参与和介入,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挖掘,实录调查过程,让过程说话。它是发挥电视传媒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重要表现。

2、论据的形象性

与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相比,在提供论据、展示论据并使之为说理服务的环节上,电视具有很大的优势。拥有现代电子采录设备和卫星同步传播的电视,能发挥现场采访报道、纪实拍摄和形声一体的独特优势,以真实可信的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再现事物原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辨相结合

电视多种传播符号的立体化信息传播,赋予电视新闻评论论据与论证的多样化表现形态。传播者在评论节目的构思与制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些传播符号的整体作用,重视对各种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和综合运用,并使它们与理性思辨相结合,从而增强评论的立体感和纵深感,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功效。

4、新闻述评的创新性

电视新闻述评是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最主要的类型,它采用叙述新闻事件与发表议论相结合的评论形式。述评性电视评论节目既报道事实的真实情况,又对事实进行分析与评论;既可夹叙夹议,又可在展示记者对问题进行的调查的基础上以事实作为评论的基础集中议论。新闻述评从《观察与思考》开始探索到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述评融合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创新,经过几代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努力,已摆脱了早期新闻评论的模式,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对这种新闻评论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以及传播效果。

结语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是我国电视从业者“电视意识”不断觉醒和加强,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挖掘,即电视语言自然回归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成功,一方面它符合了电视传播的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适应了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好评和认可。电视新闻评论要重新对内容以及架构做一些新的规划,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内容构架建立在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解释的基础之上,评论的主体是论证,评论成功与否取决于论点是否清晰准确,论据是否充分,关键取决于论证是否条理清晰。优秀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因该做到分析深入透彻,逻辑脉络清晰,记者的现场采访和评述要与主持人的评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总之,要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质量,加强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高薇华. 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现实动因[J]. 现代传播, 2004, (01) .

[2] 唐建军.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表现特色[J]. 新闻界, 2003, (01) .

[3] 肖枞. 对“电视新闻评论”的评论[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10) .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特点;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等,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开始的,可以说对我国的新闻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电视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媒体也开始进行改革与创新,一些电视评论节目开始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将针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及写作技巧作相关分析。

一、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

1、选题要针对热点问题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来源是多渠道、多领域的,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新闻评论节目区别于普通电视节目的特点是要对社会上产生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询其本质,不单单是向观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信息。电视评论节目大都是选取当天或是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热议的话题进行评论,尤其是关注一些突发性事件、危机事件和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节目,就十分重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所评论的内容都是当天或是近期内的一些热议新闻,同时挖掘其深度,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论点。像主席出访、国庆期间景区票价暴涨等问题,都是民众所关心与关注的话题,容易激起观众的热情,引起共鸣。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般都立足于社会热点问题,它的切入口很小,大都选择一些微观方面的问题来评论,由小及大,由微观到宏观进行挖掘。比如《新闻1+1》中2013年3月30日播发的《这个错判,今天是否还会发生》,4月12日播发的《活禽市场,关?还是管!》等,都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也都是切入点很小的话题。

2、新闻评论有声有色

主持人是评论节目的核心人物,是整个节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整个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评论节目十分重视新闻主持人的选拔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选择有实际报道经验的优秀记者作为主持人。主持人不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进行有益的平衡和补充,把选题的思考空间留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②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而全面的解读,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保证舆论的正确走向。以《新闻1+1》为例,该栏目最初的模式是两个主持人白岩松加董倩,现在改为单一评论员,由董倩和白岩松轮流主持。这两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用深刻、理性、犀利的语言对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积极有效地掌握节目调度,把握节目的整体风格、评论的倾向和节奏,协调可能在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当事方和第三方评论的关系。

在近些年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出现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大量的画外音评论的使用,现场记者不再出现在镜头当中或者并没有栏目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已有的音视频素材。这样的评论形式,既可以弥补现场感的不足,做得声画对位使得画面富有真实感,也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介入过多的嫌疑,给切实的画面添加文本解读和观点评述,在不知不觉中将栏目的意图和观点传递给受众。如《新闻1+1》、《新闻周刊》中的视点栏目、人物栏目都大量的使用了画外音评论。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如《焦点访谈》等节目都极少使用第三方评论,但在这些新式的评论节目中第三方评论被大量使用。第三方评论一般都会请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专家,他们具有着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方事实上与新闻事件相关方没有直接关系,新闻评论栏目可以借用第三方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这样可以避免预设立场之嫌;多种声音的加入,也可以拓展节目的层次和深度以及节目的丰富性,对于整个节目的节奏也有影响,第三方也可以很好地同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双方合力制造舆论场。

3、事件与评论交织并进

电视画面在展示评论中的事实时,比文字有着更加直观的优势,那些记录新闻现场的图像更是对事实的一种再现。除了镜头语言外,电视媒介重视视觉和听觉的特征,也使其拥有了采用解说、同期声、背景资料、字幕特技、图表、多媒体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对于抽象观点的表达,或是评论中论据的呈现,都增进了说服效果。③在电视新闻评论的节目编排中,我们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建构节目:两个场(事件发生地、演播室)以及三方人士(事件当事方、独立第三方、主持人)。这些因素在节目的结构中是交错的,事件信息挖掘展示和多方评论交织并进,不是按照线性的讲故事的模式,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往前推进。

二、在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时要注意技巧的运用

1、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时效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信息的第一者,所以目前存在着传统媒体由事实的者逐渐向观点的者转向的趋势。早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往往都是摆事实,给出明确的意见和观点,存在着重事实轻评论的现象。当下的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对新闻事件或者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事件发生的机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将事件放入整个社会的全局进行考虑,新闻评论节目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模式。

我们试比较央视的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和《新闻1+1》。两个节目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焦点访谈》更类似于一种新闻监督报道,通过记者深入现场挖掘事实,最后由主持人来评价事件,营造社会热点话题,着重对于事件本身的展现,如在1997年播出的《罚要依法》的节目流程是:问题的举报——新闻记者调查揭示事实——节目主持人评述,这是一种线性的模式。《新闻1+1》是关注当下已经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机制和事件的影响,它采用的模式是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追踪调查,配合演播室的评论解析,穿行,是一种非线性的模式。它是一种事实与评论并重或者是评论分析重于事件本身的结构。例如《新闻1+1》在4月17日的《修路不能靠暴力开路!》,它并没有单纯地指责施工单位的野蛮行径,而是针对这种暴力打斗行为延伸到了中国目前存在的征地问题,归纳其中的原因,延展出转型期中国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交织的现状,再依靠评论员和第三方评论对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2、要充分将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形态。如央视的《新闻1+1》、《新闻周刊》等栏目都在新浪微博中设置了自己的公共账号作为与网友和电视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网民各抒己见,留下了许多宝贵而又真实的记录,且在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来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友的评论等,百度“新闻1+1”贴吧可以找到上千个帖子,光主题就有几百个,帖子多达几千篇。比如有网友这样说:《新闻1+1》节目办得挺好,为我们说出了一些真实问题。在2010年“中国电视榜”中,《新闻1+1》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白岩松则轻松获得了“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奖。这些奖项不仅是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大众对《新闻1+1》的认可和拥护。

三、结语

在中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央视的《新闻1+1》栏目是极具代表性的,体现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诸多特色和变化。它注重时效性,大胆采用多样的电视语言表现形式,在维护社会利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从它身上也反映出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5

关键词:话语分析;新闻话语;批评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97-02

一、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历来对话语分析的定义可谓是见仁见智,总体来说,认为话语分析不仅要了解话语的表达层,还要深入到意义的动作层,考察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译码过程,注意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的作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学科都对话语进行研究,而各自学科的不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侧重无疑会扩大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新闻话语分析这种对媒介的新闻报道的研究,已成为语言学最具影响的领域之一。

二、新闻话语

话语绝对不是中立的,新闻话语尤为如此。在对媒介话语进行分析的时候,人们关注新闻话语是如何借助于某种话语类型的特殊表达而得到建构的,又是如何借助于这些特殊的话语类型传播其话语和形成相应的话语权力的。在具体分析媒介话语时,除了要理解不同的媒介技术带来的不同媒介不同的话语要求外,还应理解不同的媒介话语类型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认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由于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新闻写作的特定模式:只有对事实的陈述,而不许有表现传者价值判断的词句。正是这些具体的要求,使得新闻话语具有了特殊的力量,使人们笃信它是真实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被报道出来的事件正像它被描述的一样。但事实上,新闻是依托于一定框架的话语,而这种框架是被人为建构的,不同的框架足以建构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评价与态度。新闻写作的原型框架则来自它们的社会话语,记者在写作时会有意无意地用他们所熟知的话语为事件编码,运用他们所习以为常的框架,将事件‘框’入其中,成为这种事件的报道惯例,记者利用这种惯例来生产报道,这种惯例也是读者所接受并能与之产生共鸣的。“新闻并不是反映真实,而是框限真实。在某类框架的引导下新闻从业人员经意不经意地选择和组织真实片段,经排列而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新闻报道。”

三、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是主观和客观的一种结合。作者可能在以大量事实进行客观的同时,也将他的主观意识形态以多种隐蔽方式渗透到话语之中,从而达到控制读者的目的。当今话语分析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荷兰学者梵・迪克认为,意识形态弥漫在文本的各个层次,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无处不体现着文本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意识形态通过新闻话语表现出来,新闻话语同时也有助于建构现存的意识形态。新闻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可从内容分析、批评语篇分析、结构分析,以及传统的体裁分析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就是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批评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批评语言学就是“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程相联系,然后,分析者可以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或许表达了某种意识形态意义。”

四、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新闻话语

在汶川地震中,我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中国人民被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中国各种媒体每天公布官方统计的灾情信息最大的满足了公众的知,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以及相应的报道策略都对整个事件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次地震。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中心话题。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一中性概念,指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生活的方式。话语是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它为权力和意识形态所建构。新闻话语既是记者的意识形态,也是当权者、机构和社会为记者建构的意识形态,反映出不同社会实体为维护自身权力和宣扬其意识形态而对记者角色做出的定义和期待。建国后,党的新闻业控制了中国新闻传媒,记者被赋予的身份是,因此就有了相应的权力,他们应当是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宣传员,应当忠于党性。80年代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新闻业的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市场的介入和国家财政控制的日渐减弱。媒体和当权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权力从媒体场域开始了某种程度上的撤离,中国的新闻话语在悄悄改变。受众对灾难性事件享有知情权,现在的媒体也深刻理解到这一点,尤其是在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下,媒体对汶川地震所采用的新闻话语,并不是我国历来对待灾难的态度,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都对其进行了及时、公开的。这使得国际上对中国媒体的进行重新审视,也使得那些外国媒体想从中挖出一些不利与中国的都不可能了。这与3.14事件所采取的态度截然相反,所以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对外“失语”是谣言、传言一度盛行的重要原因,致使一些境外媒体失实炒作所引发的传言和谣言在国际间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也就是说我们说话的内容和方式都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有关,话语依赖于世界但反过来又创造了作为现象的、我们所认识的那个世界。尽管如此,从我国对这次地震的新闻话语中仍然可以看出,媒介还是受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但是话语不一定要说出来,话语是背景,沉默也是背景,换一种说法、方式、场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即使媒体保持沉默,受众也可以从中读出写东西。《作为话语的新闻》的作者梵・迪克,他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给我们揭示了新闻的构成。其一,报纸给我们建构了我们的认知世界。其二,新闻话语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背后隐藏着各种意思形态。“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当然,大众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也同样具有议题建构的效果。灾难事件会对大众关于某一项社会议题的想法产生急剧的再框架作用,平常被认为是边缘化或不重要的立场与价值观可能在一夕之间变成核心价值。地震发生之后,各种媒体及时、准确、全方位的、大量的使该事件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件,使具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不同立场的人或团体形成一个集体,凸显了合作机制。灾 情时,新闻话语有有意的将受众导向到政府是如何积极救助、官兵救援的英勇事迹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而不去过多的渲染地震的惨烈,以免给受众造成二次伤害,使被地震影响的所有人都感到“天灾无情人有情”。我国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也是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和传统价值观有很大关联的。这次灾难事件的新闻话语的使用者也并不局限于传统媒体,“因特网使每一个带有怨恨的人都变成专家;使每一个有上网能力的人都变成记者。”个人或小团体利用网络发贴、上传视频、更新博客,传播着最新的抗震救灾信息,成为大众媒体新闻话语的有力补充。网络时代话语媒介有增添了电子文本这种形式,灵活性和互动性较印刷文本就更强了。话语和话语使用者相互作用,扮演某种角色是要通过具体的话语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话人都要有一个立足点,而立足点的转变通常是由语言手段来标识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媒体和网民们的角色不同,在对待灾难报道时,所采用的新闻话语也会有所差别。媒体的新闻话语虽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但立足点是报道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政府;个人或小团体则会更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来组织新闻话语。例如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大众媒体在及时、公开、全面、真实的报道信息的同时,新闻话语的切入点还是更加强调国家救助、政府指挥和人民团结一心等等。也可以说话语行为就是在很复杂的个人因素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结果。所有的话语都具有目的性,所有说话者的意图会影响到话语结果。说话者要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必须依靠语言手段。

五、结语

新闻报道是将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本身置于一定的框架中,很难逃脱文化和话语的影响,我国在对待灾难性报道时则更是如此。新闻媒介是传递信息、舆论形成、舆论监督的中心,对受众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报道话语和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媒介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不能生产自己的社会话语。由此看来,新闻的客观是建立在各种权力话语之上的。

参考文献:

[1]李东晓.大众媒介对“女性犯罪”事件的话语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杨希.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简述――以英国水兵事件的新闻为例[J].双语学习.2007(03).

[4]顾晓波.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2).

[5]李小进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J].科技信息,2008(02).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6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追求强烈的时效性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的力量,在于它的思想穿透力,理性的力量最终要靠深刻独到的观点取胜。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上的新闻解读之争,进入新世纪的报刊体育新闻评论更追求对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的、前沿性的体育新闻事件作深度解读,为公众提供“独家”观点、“独家”角度。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7

【关键词】新闻评论 人民网评 评论特色

新闻评论体现了媒体对新闻的态度,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关于新闻评论,赵振宇先生将其定义为“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近年来,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蓬勃发展,成为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以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为例,试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并就其不足提出建议。

一、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成为大众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梦玉教授在其《网络新闻实务》中将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②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网络媒体的,就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析或提出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网络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漫、视频等。

2、网络新闻评论类型

网络新闻评论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就新闻评论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媒介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传统新闻媒介的网络版和网络媒介新闻评论;专家网络新闻评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该领域话题发表见解,以促进受众对事件的理解;网民新闻评论,网民就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其中,网络媒介新闻评论是由网站编辑人员或网络新闻评论员就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代表网站或个人对该事件的态度。

二、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分析

1、人民网与“人民网评”

人民网于1997年1月1日正式上线,借助《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人民网逐渐发展成为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被誉为“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是人民网于2001年3月21日推出的网络时事评论,一直以来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共享的栏目。2011年5月起,人民网进行新一轮改版,在人民网观点频道推出专属的网络评论专栏“人民网评”。

2、分析评论文本界定

由于评论文章较多,信息量较大,本文以2013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人民网“人民网评”所刊登的183篇评论文章作为分析对象,文中所有资料均来自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栏目。

3、评论选择题材分析

笔者就“人民网评”网络评论选择的题材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可以看出,“人民网评”评论选题的范围较广,在内容上以政治题材为主,体现了人民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其次为社会民生题材,体现了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

4、“人民网评”受众分析

“人民网评”受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地域范围上遍布海内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评论文章下设留言栏,网民可以发表对评论及所涉话题的意见或评价。为了反映受众对评论的活跃度,本文对所选择的评论后受众的留言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受众对评论的留言较少,活跃度不高。受众的意见或疑惑未受到相关人员答复。

三、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的特色分析

1、评论的时效性强、准确及时

网络新闻的特点是迅速及时,力求与新闻事件同步。网络新闻评论也应有时效性,做到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赵振宇认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事实与新闻评论写作之间的时间最短;二是新闻评论写作与传播之间的距离最短”。③借助网络优势,网络新闻评论时效性加强,不仅能够及时的报道新闻,也能及时就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人民网评”注重第一时间发表新闻评论,积极引导舆论。

2、选题趋向多元化,时事政策和社会民生是主题

新闻评论的评论对象是新闻事实。 “人民网评”在选题上趋向多元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其中以政治和社会民生题材为主。在政治方面,选题倾向于反腐、政策的制定与解读、法律文件的出台等。如《“打老虎”在勇气,“拍苍蝇”在毅力》(2013年8月21日)涉及我国的反腐问题,表明中央从严治党、严惩贪腐的坚定决心。在社会民生方面,如《食品安全呼吁社会共同治理》(2013年6月19日)呼吁社会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等。

3、文章原创性强、转载率高

本文所分析的评论文章均由人民网评论员或特约评论员所撰写,保持了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原创成为“人民网评”新闻评论的重要来源。由于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各大网站纷纷转摘或摘发,转载率高。如评论文章《国庆旅游,请带上“文明”导游》(2013年9月30日),新华网、网易、凤凰网、新浪网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进行转载。

4、言论写作平民化,标题制作有艺术感

“人民网评”的文章短小精悍,以平民化的角度解读社会问题,找到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相关点,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文章少了说教式的评论方式,体现了平民化。如2013年5月7日的《“道德血液”也是食品安全的防护堤》就“神农丹姜”“假羊肉”等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评论,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其提出批评和质疑,并从法律、监管、制度方面进行反思。呼吁商家应守住道德底线,以道德良心筑牢食品安全的防线。同时,文章在标题制作上求新,有较强的艺术感和可读性。如《给“口罩实名制”戴上法治笼头》(2013年5月28日)、《拆“最牛违建”,打“特权横行”》(2013年8月20日)等。

5、评论呈现形式多样化

“人民网评”评论后设“我要留言”栏,受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感言或评价。也可以将评论分享到各大微博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以及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等各大社交平台,还可以通过邮件进行分享,呈现形式趋向多样化。“人民网评”评论后有延伸阅读或相关链接,受众可以在阅读评论同时,了解其他网站的评论文章,加深对事件的了解。如《教授的“顶层别墅”折射公共意识缺失》(2013年8月13日)一文,评论后链接了《长江日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等的评论文章,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事件。

四、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的不足

1、对受众留言的反馈及双向互动不足

网络平台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改变了以往新闻评论的单向模式,然而对于受众的跟贴或留言,网站的反馈很少。受众的意见、疑惑虽然表达了出来,但却没有引起重视,容易引起受众的抱怨和不满,非理性的情绪也可能促使恶意谣言的产生。同时,对受众的言论表达重视度不高,使受众对评论的互动积极性降低,跟贴率降低。

2、网络评论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有待开发

互联网的多媒体性质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新闻评论在使用文字表达的同时也可以借助图片、漫画、音频、视频、flas等多种形式。“人民网评”评论文章大多以文字为主,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本文所选取的评论中仅有5篇加入视频,其他评论也没有图片、漫画、音频、动画等元素,且视频只是新闻报道的内容,网络的多媒体表现形式有待开发。

3、选择题材分布不均,涉及国际、经济、少数民族地区方面的评论较少

“人民网评”评论以政治题材为主,关注国际、经济的评论所占比重较少,这与人民网的权威网站地位以及我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是不相称的。此外,对于少数民族、西部地区的关注度也有待加强。

五、关于“人民网评”发展的建议

1、畅通反馈渠道,实现受众和评论作者的双向互动

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最典型和最频繁的传播模式是一种长时段的双向关系”④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有建立完善的反馈渠道,才能促进传播过程的良性循环。因此,评论专栏不仅要为受众提供反馈的有效途径,还应创造条件促进受众与评论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促进评论专栏的发展。

2、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评论形式的多样化

网络新闻评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通过视频、漫画、动画、声音等形式,使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促进网络新闻评论多元化发展。网络新闻评论可以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或音频的形式进行解说,使受众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有些评论也可以结合漫画、动画或插入链接,以幽默风趣的形式呈现给受众,使评论告别文字的单一模式,具有立体感、鲜活性。

3、题材选择上应更加均衡,加强国际和经济评论、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网络评论应加强涉及国际话题和经济类的评论,帮助受众更好的了解国际形势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积极展现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传播模式上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和创新。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网络新闻评论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们应积极应对、扬长避短,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传统新闻评论的优点,为网络新闻评论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①③赵振宇:《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J].《新闻大学》,2006(1)

②金梦玉:《网络新闻实务》[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④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 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篇8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信息;《新闻周刊》;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57—02



一、《新闻周刊》在形态及编排方面的创新

(一)《新闻周刊》五个子栏目相互衔接,思维延续性强

“新闻回顾”、“人物回顾”、“视点”、“人物”、“特写”这五个子栏目以独特的慢间隔、快节奏、张弛有度地共同组成了《新闻周刊》。从板块的时间来看,“视点”、“人物”、“特写”分别大约占了15分钟,8分钟和7分钟,加起来约占总时长的三分之二。“新闻回顾”和“人物回顾”各占了4分钟,二者仅占了总时长的三分之一。从整体上看,栏目版块交替出现,内容也不同,风格更是从严肃逐渐转变为轻松,这一张弛有度的组合能够有效积聚受众的注意力经济,增强节目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在结构上,《新闻周刊》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根据栏目定位,利用电视传播的优势结评论的方式,把不同内容和样式的新闻栏目板块连接,从而塑造一个完整的节目。这样的编排形式有很强的针对性,节目从头到尾都用杂志的模式衔接各个环节,正是这种“杂志型”的结构,给予了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完整紧凑的优点,给观众带来很强的思维延续性和视觉冲击力。

(二)综合多种媒介特色,包容性强

《新闻周刊》在有限的时间内,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最大限度地运用视觉符号把观众在过去一周里所见过的新闻进行重新编排处理,以达到在众多节目中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为避免给观众造成重复的感觉,在画面解说方式上,注入一定的感情倾向性,较之传统新闻配音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画面剪辑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来自广播新闻节目,网络和报纸的新闻内容进行搭配编排,或重新编排整合,或搭配符合画面的特技和音乐,避免了单一解说带来的听觉疲劳。这些手段使《新闻周刊》在画面剪辑技术上独具风格,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

(三)新闻加评论,节目风格独特

《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有大量评论,他以记者兼主持人的身份,透过新闻事件的表面揭露背后的本质和真相,用他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去判断并分析,形成独具风格的表达方式。例如2012年2月25日的节目中,《新闻周刊》“本周视点”为“生病的诊所”,关注丙肝阴影下的基层医疗现状,通过三个短片和电话采访展现事件始末,白岩松也作出简单却深刻的评论:“十年前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普惠型的制度,但也只是低水平的普惠”。作为节目策划组和主持人综合意见的这些评论,也往往能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长期下来,《新闻周刊》在央视塑造了一个权威的值得信赖的节目形象,白岩松的主导能力和辨析能力也在节目中得到充分体现。解读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新闻周刊》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客观分析事件的全过程和动态发展,并深入剖析矛盾,用独到的视角给予观众最权威的观点。

二、《新闻周刊》的内容创新

(一)二次利用信息,提升信息的有效性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与普通新闻报道节目相比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以及话题的针对性。这一类节目善于挖掘事物本质,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性问题。《新闻周刊》正是如此,总是在表现事或人的情节中注意让更深层次的东西逐渐显现,有效地完成节目对受众的引导。如2012年5月12日的《打点氨基酸》。站在“视点”的角度,公共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被重视,尤其是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生产生活这些方面。《新闻周刊》主要由两部分的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对本周新闻的回顾,一部分是对焦点新闻的评说。其中节目主要分为“人物”、“视点”、“特写”三个大板块,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节目的开场白,主持人都会口述一段特别的事件与评论,作为这一期节目的开端。而这个议论的话题在选择方面也会有一些独到用意。因此,对本周新闻回顾的部分也将包括开场白中所陈述的议题。

《新闻周刊》作为周播的新闻节目,它所面对的往往是别人已经报道过的题材,在这种情况下它选择借鉴杂志,对这些新闻信息进行再次利用,站在综合的角度筛选,择出最重要的最令人关注的部分。最大限度地获取其他媒体信息的精华,迎合了过剩的信息浪潮之下受众渴望获得优质有效信息的心理。

(二)选题上软硬搭配

在选题上,《新闻周刊》采取软硬搭配的措施。软新闻主要是反映基层人民生活及贴近百姓的,而硬新闻则反映国计民生。在五个子栏目中,都有各自不同的选题,“新闻回顾”“人物回顾”和“特写”主要侧重于贴近百姓的软新闻,例如2012年2月18日的《“超载”的公交》;作为最重的“视点”板块在选材上偏重以政治经济社会专题居多的硬新闻,例如2012年3月24日的《又见强拆》;重要板块之一的“人物”,它透过人物内心真实的情感来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类型的题材,例如2012年4月21日的《沈荣华:买房故事》,和“视点”板块在选材原则上十分接近。“软硬搭配”这一方法,很好的帮助了受众在国家宏观政策和个人微观心理方面获得较为真切的感受。

(三)关联性整合挖掘新闻内涵

任何事物都与客观世界存在着普遍的必然的联系,新闻事件也不例外。当一个事件发生后,通常会产生许多与之相关联的后续新闻事件,形成一个新闻网络。《新闻周刊》所做的就是利用已掌握的资料素材,将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因素以恰当的方式联系起来,经过整合梳理,之后再综合性地进行评论和分析,使受众可以了解到新闻事件背后的各层信息和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在版块中,“人物回顾”是关联性最为突出的。主持人以一个掌控者的角度,将不同事件、不同个性、不同背景的各新闻人物,以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准则规范作为桥梁加以联系,寻找其中的共同点,使观众加深对本周新闻事件的理解,并对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响产生共鸣。例如在《新闻周刊》2012年2月11日的节目中回顾了一周内的三个人物:平安回家的29名获救工人、贪腐“能人”汤成奇、“鹰”式育儿的何烈胜。主持人在其中找出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一共性,通过这一关联性回顾了人物新闻事件,同时还以此引出下一个“人物”:谢幕的钱学森夫人蒋英。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节目播出后能够利用关联性帮助观众回忆起新闻事件。

三、《新闻周刊》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

(一)筛选焦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

作为盘点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周刊》采取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坚持信息重组的强大力量。其中筛选焦点议题,提取关键有效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周刊》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的同时也要能表现关系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但不只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连同新闻事件的内在与外界各方的联系影响一同表现出来。例如2012年4月28日的《中国“智”造》,“中国的GDP已经成了世界第二,世界500强当中也有不少中国的大国企,但一到了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排行榜上,我们就很难再找到中国的品牌了,人不能自主就不能创新,而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真正的自主,就是这么个理儿”等等。

(二)串联衔接有关议题,挖掘后续报道

《新闻周刊》的深度报道不会局限于某一新闻事件,而是通常与周边多个相关新闻事件和线索交错连接,使其选择的议题具有代表性和分析解读的深刻意义。节目始终坚持挖掘新闻事件后续报道,我们经常能在其他的报道中看到以前报道过的相关事件,或者是看到前几期播出过的新闻的后续报道。例如:2012年4月14日播出《黄岩岛对峙南海纷争再起》,接着在2012年5月12日便播出了《黄岩岛,行动》注重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

四、《新闻周刊》的创新对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重构信息框架,观察视角和思考维度的“差异化”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由于“周播”的时间限制,无法第一时间地报道重要新闻,也就是无法顾及新闻事件的及时性。但是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众多新闻资源整合编排,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弥补了及时性不足的缺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新闻周刊》才有了每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深度报道和独具风格的解析。新闻节目在面临题材主题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报道角度就显得尤为关键。新闻内容的差异性正体现在观察新闻事件不同的方面和视点上。因此,除了做出深度,还应该重视如何创新视角的选择。力求在每一新闻报道中,准确定位事件独特的视角,将视角和节目整体的报道紧密联系。在这一方面,《新闻周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做到了其他节目无法达到的新闻报道深度和力度,可见它筛选了最佳的材料,找对了最佳的切入点。当然,通过对新闻素材的巧妙构思和安排,在整体的表现角度方面也为节目的成功增添不少亮点。

(二)与其他媒体平台相结合,扩大节目的影响范围

网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提供了广阔便捷的良好平台,《新闻周刊》也充分利用这一服务,摆脱了传统电视节目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在央视网站设有自己的专区,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任何一期节目收看,也会有即将播出的节目预告。总之,在节目与网络融合的平台下,节目成为广泛共享的资源,有利于形成稳定良好的受众群体。

(三)提升节目主持人专业新闻素养,力求“主持与记者”兼备

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只是播报员,更是一名熟悉新闻报道的记者。《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就具有极强的策划能力和策划意识,深度介入每期节目的制作,在直播主持时便可以做到真正的了然于心。白岩松在节目中对新闻事件的犀利评论,细致独到的分析,这就需要大量充分的专业素养积累,使观众对主持人提供的事实,以及对主持人的采访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除了更容易接受之外,也有一种欣赏和佩服的成分。因此主持人只有亲身参与节目策划,操纵节目的议题设置,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把握节目,真正贴近受众,进而拥有栏目主人意识,节目的成功才会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伟.用传媒的责任记录时代的体温——以《新闻周刊》为个案分析[J].新闻传播,2010,(7).

[2]林秀梅.电视新闻人际传播的表现特色——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J].新闻知识,2009,(6).

[3]陈汉辞.“白岩松:报道真实的新闻并不只会带来副作用”[N].第一财经日报,2009—12—31.

[4]李红军.固化对一周新闻的记忆——央视《新闻周刊》创作探析[J].新闻爱好者,2009,(5).

[5]周云倩.“一周新闻回顾”栏目的传播策略[J].新闻窗,2007—01—24.

[6]刘琼.央视《中国周刊》的编排特色解析[J].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5—01—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