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9-22 09:30:28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绩效

医疗设备是公立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物资保障,也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是评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创新管理。从目前公立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和管理的现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处置随意性等缺陷,必须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认识,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一、公立医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取得医疗设备,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营的前提。现代公立医院的业务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公立医院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买好、用好、管好医疗设备,提高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医疗设备按配置管理分为大型医用设备与一般医用设备。大型医用设备又分为甲、乙两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配置管理并核发配置许可证。公立医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与自身的功能定位、临床服务需求相适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条件、配套设施和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可见,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国家已经制定了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而对于一般医用设备的配置,公立医院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医院自身科学技术发展,与当地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医疗设备的配置需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共体推进建设过程中,医疗设备配置应进行统盘考虑,严格控制,先行规范,适度发展。

(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卫生行业,医疗设备融汇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先进,更新和换代的频率较快。而正由于技术含量高,医疗设备的购置价格也相对高昂。如何购置适用的医疗设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降低使用成本,如何做到物尽其用,成为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关键。

(三)提升公立医院服务的公益性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公益性是其基本属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趋丰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公立医院应加强精细化管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设备购置主要由财政投入,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持续改善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强化公益性。

二、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前采购论证不足公立医院内部医疗设备配置不平衡,医院内科室众多,对于医疗设备这种重要资源引入缺乏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但以科室和部门的主观要求以及院领导自身的判断作为依据,对于医疗设备的引入缺乏科学的规划,没有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撑。有些仅仅根据创建评审要求,仓促上马配置设备,忽视了单位经济的承受能力,忽视了设备的适用性,忽视了医疗设备管理者的责任。

(二)事中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价追踪不足医疗设备的投资规模较大、涉及的科室较多,专业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设备管理的难度。虽然管理模式在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但仍有部分业务科室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落后的情况。设备管理者缺乏责任意识,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不当,机器故障频发,导致设备性能下降,使用寿命降低。一方面医院的设备维修成本、新置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医院正常业务的顺利开展,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医院形象,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还普遍存在“重购置论证、轻绩效评价”的问题。前期购置申请报告阐述详细,设备可行性分析论证专业,设备购置的资金来源财政预算批复了,钱到了,设备买好,事情就算做完了。却没有在如何用好医疗设备,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上下功夫。可行性论证时年使用量,设备预期的使用绩效有没有达到,没有进一步去追踪评价,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致使部分医疗设置被闲置或使用效率不高,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事后处置管理不规范医疗设备由于其专业性强的特点,报废处置标准难以制订。仅以设备的可使用年限来简单衡量,缺乏科学性。由于报废处置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医疗设备处置的随意性。有的公立医院对不能使用但又未达到报废处置年限的废弃资产,搁置于仓库,不闻不问,等年限到后再去履行审批手续,不仅占用办公空间,而且造成资产严重不实;有的医院经批准处置后,对医疗设备长期不处理,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挂账;有的医院还存在先处置、后报批等随意处置现象,造成资产账实不符。

三、公立医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事前论证,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医疗设备购置事前论证制度,结合区域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区域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建立医疗设备购置审批机制,针对区域内公立医院、中医医院、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特点,结合区域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审核医疗设备购置申请。邀请行业内医疗设备管理专家、财务管理专家、财政项目绩效管理专家等组建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组,按年度开展医疗设备配置论证。设立定性、定量指标,根据医院学科发展特点,专业科室能力,医院管理制度等情况,科学合理审批区域内医疗设备配置。医院设备的购置关系医院的整体规划和资金预算的综合调整,医院内部应建立申购论证制度,组织院内专家进行充分论证,逐步形成谁申请、谁购置、谁负责的医疗设备购置责任制。院内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确保购置的医疗设备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设备的应有价值,提升医疗水平。

(二)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医疗设备的发展及更新情况不断改进,细化设备管理内容,不适用、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要及时修改或废除,不断进行制度的完善,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加强制度的约束作用。针对不同的业务科室、不同专业的医疗设备,制订适用性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明确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将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公立医院应细化医疗设备管理责任,明确医疗设备管理的层级,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一般可将医疗设备管理划分为四个层级:领导层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管理并协调各部门意见、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的实际管理工作、财务与审计等相关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管理的监督及指导工作、使用业务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操作及管理。各科室、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各种APP报修平台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契机。信息化作为科学的管理手段,能极大地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实现成本效益控制。通过将医疗设备的购置申请、入库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都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可随时根据管理需求进行实时监控及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发挥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内部审计,开展绩效评价建立医疗设备定期审计、绩效评价制度,构建科学的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由医院内审科室牵头,成立医疗设备内审评估小组。把医院限额以上的在用医疗设备审计纳入年度内审计划,通过对医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对设备年使用人次、年经济收入、直接耗材成本、维修成本、人力成本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对设备验收及维修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比设备购置前论证的预计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评估分析,合理设置评估指标的分值、权重,按综合评分得出评估结果,出具审计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提交医院管理决策部门,把评价结果与科室的次年设备购置预算审批及设备管理使用人员年度绩效奖金相挂钩,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四)加强处置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制定医疗设备处置鉴定管理办法。医院应根据各地财政及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梳理医院内部资产处置流程,定期盘点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对需报废的医疗设备积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及时、安全、有效的做好医疗设备处置工作。医疗设备处置的关键环节是如何鉴定医疗设备达到处置标准,满足处置条件。根据医疗设备的专业特性,报废处置的原因主要有四类。第一,设备性能下降,继续使用会引起安全事故;第二,维修成本过高;第三,设备、零部件停产,无替代品;第四,设备技术陈旧,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等。医院应积极组织设备管理、维修专家进行医疗设备处置鉴定,现场评估,出具处置意见。满足报废条件后,按流程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履行审批手续,资产处置所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处置所得全额上缴财政国库。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风险管理;医疗设备;现状;对策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医疗设备在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其也存在一定医疗风险。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作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亟待完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 首先应根据设备自身的特性和预期用途, 识别其危害及风险, 然后对其风险进行评价, 并制定措施控制风险, 完成控制后继续重复评价剩余风险并控制, 直到认为所有风险可接受为止。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风险管理, 降低其在医疗服务中的风险, 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

1 我国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相应的管理模式已逐步建立,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①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导致监管缺位。生产企业忽视风险分析和生产后信息回馈, 研发机构、使用单位的风险管理缺乏法律依据, 风险管理的延续性得不到保障。②资金投入少, 管理意识薄弱, 多重监管影响管理效力, 造成医疗设备管理的某些领域职能交叉, 缺乏对其有效监督, 医疗设备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开展难度大。③医疗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使用中的操作风险、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设备老化、故障, 医疗设备在采购、验收、使用、术后跟踪及日常监督各环节监管不到位。④风险管理人员缺乏, 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不能满足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潜在需求[1]。

2 完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的对策

2. 1 加强风险管理监管,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我国医疗设备监督管理相关法律规定缺失, 因此应加快立法进程, 完善医疗设备使用监管法规, 明确监管方式和责任主体, 加强管理监督。同时医疗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执行流程, 明确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另外建立在用医疗设备检验、检测认证制度, 授权一些中介机构对其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控制。

2. 2 增加资金投入,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管理人员对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应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提高各方风险管理意识,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提高风险管理认知能力和管理技能, 全面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应增加风险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设备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意识和水平。

2. 3 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对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定期监测和建档, 是有效健全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风险评估分析应根据不同设备、不同条件下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 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实现对医疗设备使用风险的全程控制。加强对医务人员风险管理培训, 培养其风险评估的主动意识, 细化每个环节的设备管理, 责任到人。设备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正确指导和督促临床科室正确使用设备, 并与临床科室密切协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测评, 及早发现、排除设备安全隐患, 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

2. 4 建设完善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 建立涵盖医疗设备采购、验收、评价、检测、考核、维护等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控制, 定期进行安全监测和建档, 建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保证体系。为完善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 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以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辅助手段,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②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 注重风险分析, 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设备使用前风险分析防范、不同条件下的设备使用风险分析评估、电气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的评估管理、放射防护。③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 制定并认真落实操作规程, 开展预防性维修, 加强巡检和程序性维护, 重视质量检测、计量检测和维修质量管理。如呼吸机、监护仪、各类光学内窥镜等根据反馈情况, 及时整改。④根据医疗设备使用状况, 实施专项重点管理, 如设备材料管理制度、高风险植入性材料使用管理、一次性材料用后管理, 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管理效率。⑤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设备科应协助医院主管部门, 对使用医疗设备的不良事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工作, 加强不良事件教育, 提高其安全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适用于医疗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 即设计开发、制造、流通、使用的各个过程。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 采用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 预防和降低风险, 从而保障患者的医疗用械安全,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3

一、发展医联体意义十分重大

医联体是在一区域内,以一个实力强的医院为核心,纵向联合多个下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分工协作关系而形成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医联体意义十分重大。

推进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医联体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规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使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更加适应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发展医联体有利于在医联体内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医联体有利于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更加注重预防为主,更加注重防治结合,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更加注重群体健康,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服务。

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发展医联体有利于建设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经济性,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效益,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

落实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发展医联体有利于“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总之,发展医联体有利于改变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条块分割、布局失衡、基层薄弱、上下割裂、重医轻防、效率不高现状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助推健康江苏建设的有力抓手。

二、发展医联体政策措施明确

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江苏综合医改方案、“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以及江苏综合医改相关配套文件等对发展医联体在政策措施上都有明确要求。

统筹规划医联体建设。发挥政府规划引领作用,以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以建立区域协同或分片包干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为基本思路,着力推进医疗资源纵向联合。根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任务、服务范围以及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县域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市区以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市域以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龙头、省域以省属大型三级医疗机构为龙头,逐级、分片组建纵向医疗体。紧密型医联体要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从发挥医联体内部各类服务因素最大效能出发,实现人力、技术、设备、管理、服务、信息等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力发展基于医联体核心医疗机构的影像、检验、心电、病理、后勤服务、消毒供应、药械联采等中心,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约化。

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建立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机制,在医联体内部医师执业不受多点执业限制,推动上级医院管理和医疗专家在医联体内下级医疗机构担任单位或科室负责人、首席专家等,推动上级医院医务人员下沉、下级医疗机构人员上带。推动医联体内部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协作、开设联合病房等。建立统一的人员培训、轮训、进修等机制,实现医联体内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规范化培训一体化。建立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实现急慢分治和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医联体的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表彰奖励或整改。

积极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发挥医保引导调控作用。要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

三、江苏医联体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医联体建设与综合医改同步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纵向医联体覆盖城乡医疗机构。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推进医疗资源纵向联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形成了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各地根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任务、服务范围以及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按县域、市区、市域、省域逐级、分片组建纵向医联体。医联体建设基本覆盖12个地级市,建有医联体187个,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都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徐州、常州等地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广江苏省人民医院与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开展“院府合作”的经验,实现群众、政府、医院“三满意”的目标。

基层首诊制度全面实施。以提高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率为重点,省政府召开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会,推广淮阴区先进经验;将城市大医院一般专家、特殊专家各不低于20%的号源留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签约家庭医生,引导患者基层首诊;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适应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的需要,畅通上下转诊渠道和信息共享。

慢性病、重大疾病分级诊疗全面启动。以慢性病为切入点,完善一体化分级诊疗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性医疗服务。以五大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推广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启动胸痛、创伤、卒中省、区域、市三级救治中心建设工作,构建融合预防、筛查、救治、康复为一体的分级防治网络。

推进基层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以医联体建设为重要载体,从政府层面加大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力度。2016年7月,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会”,截至2016年底,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覆盖到90%以上街道、乡镇,签约服务覆盖城乡890万户、2524万人,人群签约率32.14%,重点人群签约率44.8%,个性化签约率9.13%。江苏连续两年设立专项补助鼓励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建设,2016年重点支持了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经验。淮安市物价、卫生计生等部门联合印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分担;镇江市通过组成医联体、推行上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全―专联合门诊”、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苏州通过“531工程”、“互联网+”、“残疾人群打包”、“私人订制”等方式服务签约人群,成效显著。

四、破解制约医联体健康l展的重大难题

尽管江苏医联体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制约医联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逐步显现,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组织无序,缺乏统筹规划,有城市大医院“跑马圈地”的嫌疑;二是动力不足,主要是激励参与各方的利益机制没有形成;三是体制障碍,参与各方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办医体制机制不同;四是政策短板,医保支付、价格等政策制度不配套。要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各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凝聚共识,合力攻关,尽快取得突破,使江苏医联体真正成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助力健康江苏建设。

必须实行统筹规划。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统领,以人民健康服务需求为中心,充分考虑本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地域分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交通和时间成本等因素,加强对各类医联体建设的规划指导,防止出现无序状态,避免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促进医联体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意把社会资本办医纳入医联体建设统筹规划。

必须实现“三医”联动。在医联体建设中,医疗是核心,关键在于优化资源结构、促进优化资源下沉;医保是引领,关键在于发挥好医保支付方式对就诊行为和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作用;医药是保障,关键在于提高用药的可及性。在医疗方面,要大力发挥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接续性医疗卫生服务,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在医保方面,要完善各项医保政策,尤其是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采取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按总额预付等多种复合式支付方式,引领人民群众在基层首诊。安徽省天长市在医共体内部实行按人头付费方式效果很好,值得学习借鉴。在医药方面,要根据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

必须加强信息支撑。要基于省、地市、县级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在医联体内部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发挥远程医疗作用,建立影像、检验等多个远程诊断、会诊中心,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研究开发多种面向公众的APP,实现就诊预约、健康监测、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功能,提升人民群众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必须建立利益纽带。这也是调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的动力机制。要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明确并落实各级政府对医联体内各所属机构的投入责任。要完善医联体内价格政策体系,在收费政策上向基层服务倾斜。要完善医保基金分配和支付政策,合理分配医保基金,探索以医联体为单元进行结算,实施资金结合留用政策,调动各类机构的积极性。要完善医联体内利益分配机制,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劳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卫生改革,基本医疗保险,保险覆盖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核心是基本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应运而生,而且它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系密切。总体来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为两大阶段,1998年以前是医疗体制改革为主的第一阶段,医院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扩张和探索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是改革的主线。 1998年国务院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0年“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2002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标志真正进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时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系统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和整体设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成为此时体制改革的主线。纵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目前已进入整体制度设计、政策实施和模式选择的关键时刻,设计选择何种医疗保险、健康照顾、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模式,至关重要,其中尤以医疗保险制度最为重要,因为医疗保险是医药卫生体制和福利制度运作的主要产出,直接关系亿万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关系国民素质与社会质量。因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是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议题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实施医疗保障制度创新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工厂卫生状况、家庭卫生、个人卫生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政府承担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在如何利用商业保险原理和社会互助原则,将人们组织起来,预防疾病和抵御疾病风险,确保有竞争性劳动者的社会需要推动下,英国工会组织首创医疗保险制度,其后德国俾斯麦政府率先将社会保险制度化,建立完备的工伤、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医疗保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成为绝大多数人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例如,非洲医疗保健体系改革创新方向是广泛实施法定保险计划;美洲大陆医疗保险改革动向是扩大医疗保险体系覆盖范围,提高效率;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医疗保险改革方向是扩大保险覆盖率,多元化筹集保险资金;欧洲医疗保险改革趋势是调整医疗待遇,将社会市场型竞争机制引入健康照顾领域。显而易见,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最主要形态,这意味医疗保险既是人们享受健康照顾的基本途径,又是医疗保障制度安排的“国际惯例”。

二、城乡医疗保险现状与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乡居民享受健康照顾服务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居民无任何医疗保障,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根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缓慢,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只有少数群体享有“不尽人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平等问题格外尖锐。更为重要的是,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还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高出5.4%);年龄差异,例如,城市享有各种医疗保险人口的比例随年龄降低呈递减的趋势,5岁以下儿童无医疗保险比例高达70%;文化程度差异,例如,城市地区无医疗保险人口中低文化程度比例较高,占26.5%,而高学历人口所占比例较低,只占8.8%;职业层次差异,例如,管理人员中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高,其中64.4%的人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民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最低,86.8%的人无任何医疗保险,现有医疗保障体系中制度性、结构性、体制性不平等、不公正状况可见一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现行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与医药文化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其发挥积极作用,防病治病和改善健康状况,而且成为制度化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影响社会正义。首先,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理念与价值判断等问题颇多,直接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健康照顾政策模式选择,影响医疗保险服务效果与效率。健康照顾服务、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无法回避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福利制度精髓是其价值基础。总体来说,目前主流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是,疾病是个人不幸与个人麻烦,是个人倒霉,甚至是上天对某些人行为不检、道德沦丧的惩罚,是“罪有应得”和“活该倒霉”,而非典型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议题。对待疾病的这种“谴责牺牲者”取向的社会观念和态度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工业化革命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中。令人鼓舞的是,2002年sars疫情用血的代价使国人普遍理解了为什么说,公共卫生是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观点,政府加大公共卫生的投资力度,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然而,在医疗服务市场化和医院费用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基本医疗服务不是福利服务,不是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没有义务和责任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买单”,病人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和医院靠吃病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公民缺乏健康权利,公民无权从国家与社会那里获得应该享有的基本健康照顾服务。这种观念牵涉的深层次理论假设和价值争论是,健康照顾是否是所有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政府是否应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基本健康照顾服务的责任?社会发展最高目标是什么?欧美国家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基本问题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并为其国家健康服务制度(英国等),国家保险制度(加拿大),社会保险制度(德国、日本),医疗储蓄体系(新加坡),私人保险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美国)提供了相应的社会价值基础。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缺乏相应价值目标和文化基础,社会各界人士对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目标缺乏社会共识,严重影响了制度设计质量。

其次,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目的含糊不清,医学目的和医疗服务目标背离医学的神圣使命,健康照顾不是维护社会平等与社会公正,而是加剧健康不平等和不公正,健康照顾与医疗保障领域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根源。综观卫生改革实践,长期以来,改革目标含糊不清和充满歧义是卫生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综观《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看不见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平等,维护健康公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等社会政策目标,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本身成为医疗保险的目的,颠倒了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医学、健康照顾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都是治病救人、预防疾病、阻止死亡、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的最高目标,而非加剧健康领域不平等。毫无疑问,目前只有极少数人享有的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肯定无助于健康保险的目标。

第三,卫生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的设计原则和实际运作状况相去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1997年《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务院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基本医疗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核心原则和精神实质是“广覆盖、低水平”。目前,医疗保障状况确实是低水平的,但是,离广覆盖的基本要求相去甚远,全国70%人无任何保险是典型例证。从医疗保险覆盖率角度看,目前健康不平等、不公平主要表现形式是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太小,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和提高健康平等程度的关键问题。

第四,目前医疗保险范围过窄,许多疾病、药品没有纳入医疗保险诊疗和药品目录范围,医疗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基本医疗保险沉淀资金过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难以有效发挥预防疾病、抵御医疗风险和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难以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要。目前,全国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均印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帐户,基本构建起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框架和医疗服务体系。但是,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各地制度框架设计与保险待遇存在显著不同,人为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基本医疗保险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成为影响企业竞争的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医疗保险主要关注大病医疗互助基金和住院治疗,轻视门诊和常见病诊治,许多地方基本医疗保险设置了起报线,对未达到起报线的门诊费用不予报销,不利疾病预防,不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且不利于医学模式转变。如何处理大病与小病关系的同时,如何处理预防与治疗的关系同样直接影响服务范围内容。目前,各地医疗保险范围与保险服务内容主要局限于医院门诊、住院和大病治疗服务范围,对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非基本医疗服务范围内容的关注不多见,缺乏相应优惠鼓励政策,医疗保险服务工作重点不是如何预防疾病和防止保险对象不得病,而是侧重于疾病治疗特别是晚期的无效治疗,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加剧卫生资源紧张状况。不难想象,前述价值观念与制度安排必然结果是,企业和保险对象缴纳相当保险金,但医疗保险门槛过高、保险待遇和报销比例偏低,导致大量保险资金沉淀。如广东1999-2003年医疗保险基金结余高达128.73亿元,占全国的 19.2%,引发人们思考举办医疗保险目的何在,致使相当数量医保对象抱怨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医疗保险难以发挥应有保障作用。

第五,医疗保险筹资融资和基金增值渠道单一,保险基金分散和统筹层次较低导致基金难以发挥大数法则,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有待提高,个人费用负担的比例过高,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筹资公平问题突出,难以充分体现社会保险性质和国家社会福利责任。基本医疗保险是典型的社会保险,基本特征是其强制性、非营利性和国家的社会保护责任。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两部分,每部分又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两块。总体来说,目前医疗保险筹资融资,特别是基金增值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银行的存款利息,难以有效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由于全国各地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统筹层次多是地市范围,参保人数有限,基金相对比较分散,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因各种各样原因,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封闭运行和科学规范管理有待提高。最为重要的是,城乡 70%的居民没有任何形式医疗保障,全靠家庭和个人力量抵御疾病风险,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快的背景下,个人负担比例过高,卫生筹资公平性位居世界末尾。在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过高的背景下,居民基本反应方式有三,一是应就诊未就诊,应住院未住院。二是减少治疗和降低治疗标准。三是患病后等待拖延,或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或拖成大病,形成恶性循环,既造成医疗资源闲置、浪费和误用,又引发严峻的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议题。如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发现:城乡患者中未就诊比例为 48.9%,其中城市为57.0%,农村为45.8%,与前两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患者未就诊比例出现明显增高趋势。未就诊原因中,38.2%的患者是因为经济困难。城乡居民未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70%)。如何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发挥社会保险互助互济作用成为完善医疗保险政策的当务之急。

第六,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行政管理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各种医疗保障形态之间缺乏应有的、紧密的制度联系,政出多门、部门交叉、城乡差别和制度分隔的状况比较明显,医疗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整体作用,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系统性、制度化整合。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形态多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负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管理工作,卫生部负责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民政部负责城乡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中组部和全国总工会负责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事业,各类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商业保险,医疗保障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每种医疗保障体系均有一套独立运行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体系,行政管理成本巨大。更为重要的是,除行政管理成本之外,目前各种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相互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人为造成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分隔、城乡差别、身份歧视和健康不平等,既不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政出多门,交叉重叠、多头分隔管理医疗保障制度的格局,又不利于统一、协调、整合管理医疗保障制度,最大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的积极保护作用,最大化改善全体国民身心健康状况,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社会福利水平。

第七,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改善国民身心健康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尚不理想,难以充分发挥正面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社会投资与社会预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设计和政策模式选择任重道远。众所周知,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归属于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范畴。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预防疾病,治病救人,维持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主要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安排的分散、城乡分隔和制度化健康不平等等原因,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不仅难以发挥社会稳定、社会投资、社会预防和社会整合等积极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度化健康不平等、不公正的制度性根源,加剧社会不平等与不公。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的积极社会影响、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率同样尚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社会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是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有意或无意制造更多的社会问题。

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与全民医疗保险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尽快建立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如前所述,虽然目前的医疗保障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和系统性问题,但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和医疗保险政策模式选择过程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完全否定现有的制度安排,而是根据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参照国际经验和世界医疗保障改革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所谓“一个制度”是指重新整合、重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将其统一为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种标准”是指根据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设计多种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标准,以便将所有国民都纳入一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当中,从而形成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实现健康平等和健康公平目标。“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和改革思路,来自卫生改革困境,来自医疗保障制度现状,来自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存问题和基层工作者的探索创新,来自建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并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众所周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药卫生改革的效果越来越差,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国民处于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之外,完全背离了医疗保障的国际惯例,全民性医疗保险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框架,而且拥有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经验,只不过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相互分隔,没有形成一种统一、整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保人数有限,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太低,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缴费标准是按照城市就业者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确定的,没有考虑到低收人群体、城市农民工群体、城乡结合部或农转居群体、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人为的将许多群体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为解决覆盖率过低的问题,全国各地的一线工作者已经按照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思路在探索创新,例如,广东东莞特别为农民工设置了一种缴费标准,上海市特别为农民工设计了城镇综合医疗保险制度,还有不少地方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为农转居群体提供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改革原则和改革思路的优点众多,可以有效消除或降低现有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诸多结构性、体制性弊端,有助于重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首先,“一个制度、多种标准”改革原则的精髓、实质与革命之处是旨在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彻底改变以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依托的选择性原则、城乡差别对待和身份歧视等价值理念,充分体现普及性、全民性、平等性、公民权利、基本需要、健康优先等现代福利价值观念。其次,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充分体现国家福利责任、健康平等与健康公平等社会政策目标,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障体系制度目标,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第三,“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真正解决了如何实现广覆盖、低水平的问题,是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首要原则,既考虑中国社会状况,又考虑医疗保障发展趋势。第四,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显著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改善、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标准,为参保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改善生活质量。第五,“一个制度、多种标准”的原则彻底改变医疗保险现有的筹资机制,真正建立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作的筹资机制,特别是彻底消灭个人承担疾病风险,抵御健康风险的自费医疗。第六,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彻底改变目前城乡分隔、分散和四分五裂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系统整合和平等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框架。最后,根据“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设计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发挥积极的健康保障作用与影响。

四、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基础,首要条件是无形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是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健康保障议题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某种程度说,全民医疗保险并非创新之举,而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真实写照。1949年以来,在东西方冷战和政府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逐步建立起以公费医疗、劳动保险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障,实现低水平、广覆盖全民医疗保障。这种广覆盖、低水平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人所共知,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时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性地位显著提高。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医疗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纵使是从经济因素考虑,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都能基本实现全民性医疗保障与医疗保险制度,那么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肯定能够负担“广覆盖、低水平”的全民性医疗保险制度。换言之,经济因素和国家财力是全民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的条件。能否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取决政府首脑的政治意愿,取决于社会各界人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态度,取决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社会制度性基础。这意味只有当全社会普遍充分认识到身心健康状况与健康保障在社会生活,在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个人福利水平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之时,只有社会各界人士对全民医疗保障与全民医疗保险形成广泛社会共识之时,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才具备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

实现“一个制度、多种标准”原则和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首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价值理念、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统一、系统整合、科学管理、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等角度设计制度,从公民权利、身份平等和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差别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角度设计制度。其次,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特别是医疗价格、医疗收费政策和医疗机构激励机制的改革,彻底改变医疗收费与医护人员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以药养医,为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良性健康运作奠定社会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谋求多方共赢的发展。第三,明确规定卫生服务的社会福利性质,确定健康照顾服务在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框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国策性地位,将健康需要满足作为社会政策议程的头等大事,确定国民健康状况与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多种承诺。第四,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侧重于防止大病、重病和住院手术的流行观点,将大病、重病的医疗互助和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积极防治有机结合起来,改善健康状况。同时,改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侧重疾病治疗、大病治疗、住院手术和慢性病治疗的流行看法,将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前移,更加注重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事业,实现治病到防病,疾病治疗到预防疾病,末端治疗到早期干预,医疗保险到健康维护的转变。第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框架,确保国家对健康、教育、福利、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就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支持,解决医疗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融资、监管和保值增值问题,合理测算缴费标准,充分考虑不同缴费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和整体安排问题,确保保险基金安全封闭增值运行。第五,打破城乡壁垒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取消户籍制度和身份歧视,确保劳动力自由流动,做好不同地区、不同缴费标准和不同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过渡,实现保险制度的异地使用,发展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移动性”特征,使其成为劳动市场运作的社会基础设施。最后,在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础上,整合、重构各种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统分结合、系统整合、运转灵活和健康平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五、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和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传统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管理机制,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框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重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和谐社会等多种社会发展主题高度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如何整体推进,确定优先次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制度框架建设与政策模式选择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宏观社会背景下,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都是事关全局的战略议题,理所当然处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心位置,处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地位,其重要性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因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直接关系所有公民的健康状况。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国民的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已经满足,身心健康已成中国人最重要的基本需要,如何回应社会需要,满足健康需要成为政府首要任务。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福利。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就什么都没有,就谈不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谈不到幸福美好生活,谈不到建构和谐社会。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信息化建设 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作为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不仅能够有效地防范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疾病风险,避免农村地区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不良现象,有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活负担,还能够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力量。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得到普及性应用的背景下,为了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合作医疗服务,十分有必要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化建设,促使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思路不够明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建设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业务部门往往缺乏与信息建设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导致信息部门缺乏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理解,建设思路明确性不足。同时也有部分地区的业务部门由于没有及时向信息部门了解实际建设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业务部门对软硬件设施开发的资金投入不够合理,造成一些地区将工作重点放置到硬件或者软件设施的开发方面,严重限制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此外,一些地区在进行合作医疗信息化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聘请高素质的专业开发人员,导致信息化开发的效率和效果都受到严重影响,整体规范性较差,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

(二)信息系统各项功能的开发缺乏全面性

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将开发工作的重点放置到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办公自动化功能的开发上,但是对当前我国社会成员整体疾病情况、参合农民的就医流向等数据挖掘工作则相对忽视,也不重视对参合后农民就医情况的改善进行全面了解,信息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缺乏规范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的发挥,也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难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现阶段,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信息系统的维护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即省级卫生信息中心代为管理、当地电信部门代为管理以及开发商进行开发和管理等。相对来说,这三种管理模式的安全性都不够理想,无法完全保证合作医疗工作中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也不利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长远发展。

(四)信息化建设缺乏高素质人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医疗机构都存着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多数员工都是兼职或者是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暂时调任。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不仅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度认同,不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对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应该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以高素质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新型农村医疗信息各级网络服务平台,为新型合作医疗服务的开展提供相对全面的支持

在建设信息平台的过程中,应该以省级和县级平台为主,并且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能够实现多级业务网络的并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优化开展创造条件。在完成平台建设后,相关部门就能够充分利用省级平台在本辖区内构建相应的虚拟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信息化服务。同时,信息平台的构建作为各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省级信息平台必须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注意将数据交换、共享、备份、存储等功能与辖区内各地区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并且适当地加强各级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建设具有统一性的数据库信息存储系统,整合多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中心,实现对各级数据中心的层次化管理

对于一个省级地区来说,全省的数据库系统必须在上级平台上构建完成,保证能够及时通过平台将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单位,促使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得以优化开展。

(三)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应该重视对信息平台安全性的维护

只有保证信息安全,才能够促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取得最终的成功。因此在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的过程中,在完成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在保证平台和数据库得以良好运行的同时,增强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稳定发展。同时,相关部门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也应该注意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维护系统,进一步加强对系统的管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

三、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必须具备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同时由于这一工作的开展必然会涉及较多的部门,因此需要各级医疗合作部门统筹协调,经过共同的努力来完成。下面本文就对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优化开展。

(一)落实基础,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保证领导人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是推进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点。因此,基于信息化建设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应该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让各级领导人员形成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进而从思想层面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在领导层的支持下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同时,落实信息化建设基础,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对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认识,还能够为后期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保证后期信息化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推进,逐步增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进一步加强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

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是具备高素质的复合型信息化建设人才,即只有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队伍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兼具合作医疗服务工作能力和信息化建设能力,才能够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还应该加强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职业素养,并且让工作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在工作中积极配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三)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是提升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秉持精简和高效的原则对当前新农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落实各级部门的工作责任,保证合作医疗管理机制能够规范有序地运行,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唯有如此,才能够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得以优化开展,为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合作医疗服务。

(四)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

要想进一步提升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水平,还需要对现有的合作医疗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并结合配置情况对各项医疗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保证新工作流程能够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相适应,为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对当前我国合作医疗发展现状的改善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够促使合作医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农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型合作医疗信息化服务建设工作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新型合作医疗服务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海芳.曲阜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 贲驰,高晗.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及完善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3] 张新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有效性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4] 梅琨,余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云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14):39- 40.

[5] 周海莲,张园园,袁媛等.利用互联网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J].财经界,2013(24):243- 244.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管理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Abstract】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hospital, hospit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work to promote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current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n propose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requiremen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26-01

1、 引言

医院医疗设备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一个医院文化的重要标志[1]。医院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非常大,因为医疗设备对于医院医疗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的先进与否关系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的形象及声誉,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医疗设备作用的发挥依赖良好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也应该要赶上现代化步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管理中,从而进一步优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流程、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为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当前医疗设备具有种类多、技术含量高、性能复杂等特点,而医疗设备管理工程不断的多层次和细致化,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创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以优化医院的设备资源,对医疗设备进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最大限度的提高医疗效率和医疗水平。

2、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仍不容乐观。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处在一个边缘位置,他们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也只停留在对设备资产的管理层面,而对于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等方面没有涉及,对于设备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很有限,无法满足细致化的管理要求。此外,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没有明确的理念、原则和详尽的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医院既是盈利性机构又是社会福利性机构的性质;一味地注重诊断、诊疗,而没有重视实验和探索性医疗研究,这就影响了设备管理把握度的复杂,缺乏灵活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没有建立较好的专业医疗设备管理维修机构,维修工具、监测手段等陈旧,现有的维修人员专业素养低,缺乏先进的医学工程技能。

3、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院医疗设备的具体要求

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院医疗设备是现代化的趋势,它将有利于优化医疗设备管理,合理分配医疗设备资源,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说明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的一些基本要求,以期促进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进程。

3.1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应坚持的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领导:医院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全面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医疗设备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高度重视,下大力抓好管理工作。对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医院要坚持统一领导,各个科室、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明确各自的管理自控职责。此外,为了加强统一领导,统筹掌握,医院还应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设备引进、设备使用、设备维修等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充分发挥设备管理委员会、医学工程科等机关、职能科室的作用,尽量做到有计划、有讲评、有检查督导,进而确保医疗设备管理的科学规范。

(2)统筹规划,合理运用:统筹规划对于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即医院医学工程的职能定位与功能要求,来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实现业务流程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的有机结合,以促进信息化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发挥良好作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时,既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充实信息系统内容,又要注重实效。在加强信息系统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软件系统建设,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证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此外,加强信息系统的技术建设,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用先进技术,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促进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作。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应将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满足当前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又适应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提升综合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技术应用水平。

3.2准确定位用于管理医疗设备的信息系统的功能:要建立一套适合、高效的信息化系统,首先就要对需要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即要明确建立该信息系统的目的,和该信息系统将要发挥的作用。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首先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建设、设计应该要符合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要求,以便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能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的互通和共享,实现医院管理的信息化,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其次,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还应能够满足医院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设备管理的要求,符合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

最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还应该能够满足医院各单位对设备相关数据收集的要求。医疗设备管理应该包括设备的采购和使用管理、设备档案管理、设备的维护等,所以,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好相关数据的管理,以供医院其他在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设备相关数据的收集。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管理模块上,信息系统应该能够对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跟踪。信息系统要针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同时建立各种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查询对应关系,进而开发系统的数据统计功能和报表生成功能,以便相关数据的查询和生成。在设备档案管理模块上,信息系统应该能对各种医疗设备所对应的技术文档和参数说明进行相应的分类和编号,方便相关人员对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管理。在医疗设备维护模块上,信息系统应该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更新,同时进行监督管理。

对用于管理医疗设备的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将有利于做到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全面、使用准确便捷,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上的重要作用。

3.3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的基本要求: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医疗设备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所建的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先进性、实用性、共享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特点[2]。

建立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使该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必须满足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操作简单、高效;必须能与其它系统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必须能尽量降低系统的故障率,保证系统能连续、稳定、正常地工作,保证信息的安全;必须具备一定的可升级的能力,在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数据环境等方面有较强的可扩充性。

4、结语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深入、全面对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助推作用。所以,加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上的运用,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将是医院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也是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合理、巧妙运用有利于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大量、准确的信息,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减少医疗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医疗效率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杰.浅析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中国医学装备,2012,(03).

[2]傅坚.浅析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中国医疗设备,2012(02).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7

    1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1.1有利于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但农村地区面积广阔,农村居民较多。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否真正解决全体人民的吃饭问题,能否真正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对于我国能否独立自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至关重要。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整体身体素质给与保障,更保证了稳定、劳动能力突出的农业人口的供应,对我国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粮食供应能力的稳定与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1.2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家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与政策支持对象都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制定及实践,更体现了国家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与信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消除农民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而且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1.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和世情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是重点,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也是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稳定,并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最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达94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269亿元,地方财政471亿元,农民个人缴费194亿元。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为113元/人,比上一年提高17元/人。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很好的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人数不断增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

    2.1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高新医改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互助共济的精神,其作用大小与农民的参保数量成正比,但目前农民的参保比例不是很高,这与宣传工作不到位有着一定的关系,但同时农民自身的参保意识也不可忽视[2]。农民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体和需求方,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农民参保热情与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保农民都是老年人等健康情况比较差的人群,而青年人等健康状况较好的人群参保热情较低,参保功利性的存在也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2.2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发展程度,关系到农民是否能接受到质量水平较高的医疗服务。与城市相比,现阶段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状况不容乐观,多数地区存在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仪器缺乏与质量低下等,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卫生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较好医疗卫生服务的又一障碍。卫生人才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也是较为薄弱的领域。由表1可知,2008年我国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数量分别为3.81、1.58和1.25人,虽然较2003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效果不明显,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村医疗服务需求,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2.3报销制度不合理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医疗报销制度较为苛刻,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予以报销,当农民到大医院治疗时,部分医院的用药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规定范围内,因此导致能够报销的费用较少。

    2.4相关法律不健全目前,中央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还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保证,各级地方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法规条文。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更多依靠部分领导个人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以维系,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地方政府领导班子的认识水平、成员的更替变化等都会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4]。专业的法律制度建设落后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完善。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进对策

    3.1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推广与发展了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有部分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不高,多数农民没有享受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因此调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性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和乡镇政府的相关宣传部门要大力向农民进行宣传,重点介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益处,可以采用“新农合知识讲座”、“新农合有奖问答”等形式调动农民的热情;其次,对基层干部采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责任考核制,把参合率作为考核基层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提高基层干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责任感与积极性。最后,及时纠正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偏见与错误观点,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此过程中不能以简单的行政命令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3.2改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引进与培养专业卫生人才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大目标是实现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应通过提高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完善率与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实现。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医疗基础设施,改善现有卫生院医疗设备落后的状况,建立农村医疗基础设施正常增长机制,规定不能低于每年地区GDP增长水平;其次,改革现有公共财政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资金来源的现状,适时引进民间资本进入,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公益机构加入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给与其相应的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拓宽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加大各类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可以通过与城市高校,特别是专业的医学院、卫校的合作,加大对毕业生的宣传动员力度,并力争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福利待遇,吸引毕业生服务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医疗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和谐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4(a)―214―02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之一。实现这个任务,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重要的一环,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

1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1.1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主旋律,医疗环境作为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必须树立科学、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观,及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医患之间构建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创造健康的医疗环境和氛围,实现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1.2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因此,和谐医疗环境建设不仅成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而且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3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

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增加、医院暴力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医疗卫生发展中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疗环境的和谐发展。“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出现个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甚至直接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医疗行为因素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医学原因是医疗行为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医学是所有科学门类中公认最深、最难、最复杂的学科。21世纪分子医学、基因医学研究已获得重大突破,但现阶段医学未攻克的难题还很多,如艾滋病的治疗、SARS病毒病原学的研究与免疫学治疗等,充分说明医学领域技术的复杂性。其次,医疗过程具有高风险性。每一种临床药物除了治疗作用外,均有毒副作用,不同毒副作用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人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就是对医师职业高风险的真实写照。再者,医疗效果具有未知性。医疗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也是一个非常有限的过程,医疗过程存在许多人类尚未认识的因素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不同的人患同样的病,用同样的方法治疗,并不一定取得同样疗效。医疗效果的未知性、多变性决定了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

2.2 医院管理因素

在医院管理方面,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力度不够,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违反诊疗操作规范的事故屡见不鲜;其次,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过分依赖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忽视“视、触、叩、听”等临床基本操作实践,医疗行为不规范,缺乏与患者的沟通和理解等,告知制度执行不力。医院内防卫性的医疗行为逐渐增加,许多没有必要的检查项目被加上,风险大的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大打折扣,医疗费用也逐渐攀升。再者,忽视医德医风的教育。医疗行为对“病”不对“人”,“以医为尊”导致“求医”,“以疾病为中心”导致医生将疾病与患者分离。关爱、同情患者缺乏内在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在行医中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忽视患者社会心理需求,服务态度生硬,缺乏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缺乏医患交流和充分沟通。

2.3 患方因素

在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大部分患者都是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预期效果有较高的期望,许多患者没能意识到医疗技术的两面性、有限性和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我花钱、你看好病”的思想。另外注重就医感受,现在患者更注重就医感受,即希望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境下治疗并痊愈。这就要求医院除了要满足技术性医疗服务需求之外,还要对人文性医疗服务建立更高的服务标准。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据报道,全国5省市30所医院随机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满意度为51.3%,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56.92%,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为44.76%。可见,有一半左右的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情绪。

2.4 社会因素

首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医疗需求的总量在增加,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期望值在提高。其次,当前我国卫生资源由于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导致卫生资源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特别是优质卫生资源不足,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再次,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社会保障失衡。医疗体制改革滞后,现行的医疗保障系统尚不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的承受能力较低。经济体制和劳动体制的改革导致社会下岗人员的增多、部分贫困地区人们收入低下,医疗无保障。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3.1 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共建理解和信任,在这三

方关系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起主导作用。医护人员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转变传统的医患模式,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神圣的责任使命感,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给患者以真诚、信心和爱心。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的观念。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医务工作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地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于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时刻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安危冷暖记在心间,把求真、求实的医学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医学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善待生命,维护健康,恪守天职,保全神圣。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提供用较低廉的费用获得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医疗环境。

3.2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观,首先强调医疗卫生工作要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强调合理配置资源。发挥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最大效益,将竞争手段引导好、利用好,满足不同层次社会群体的医疗需求。其次,在服务功能上要全面发展。要区分不同规模、需求、价格和区域层次,使各型各类医院各司其职,承担不同的诊治任务,构建和谐的市场关系。克服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定位不严格、不合理、不规范、不准确,“大医院看小病,小医院不看病,小诊所乱看病”的现状。第三,严格医疗质量管理,狠抓医疗制度的落实。医院主管部门应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费用意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逐步建立严格的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的监管制度,向患者明示治疗检查费用,把医院质量考评与科室、个人的环节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工作业绩、医德医风、学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医疗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第四,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正确认识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