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学生德育8篇

时间:2023-10-05 10:28:52

中小学生德育

中小学生德育篇1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每个相关教育工作中的核心教学任务,而学校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场所,更应该把德育教学放在首位。因此,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积极构建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但是,目前我国的思想道德教学效果一直不明显,从而导致该学科失去了本身的作用。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地认为只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师对于主课与辅助性课程持有不一样态度,一直都认为只要提高语文、数学以及英语教学质量即可,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得不到教师的重视与支持,进而导致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在新课标中明确地指出: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相应的文化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主科与辅助性课程放在同一位置上,同时教师一定要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纲要求实现思想道德教学目的,以此来增强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使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前思想教育发展的要求

 

由于在传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会让学生对所讲内容以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毫无章法可言,同时还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思想道德这门学科的兴趣越来越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逐渐降低,进而让我国思想道德道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小学思想道德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采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等等。

 

(三)重理论轻实践

 

众所周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应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一个合适有效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经常忽略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进而影响了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没有把该课程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追根究底都是因为教师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只会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仅仅会削弱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性,也会阻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向前发展的脚步。

 

(四)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教学评价机制

 

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教学评价机不仅仅可以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地方,予以改善,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但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主课上,忽略了辅助性课程的功能,从而导致我国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至今都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机制,致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只单单依靠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或者是个人主观印象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

 

措施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要认识到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在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摸索之下,终于发现以下几点可以提高我国小学思想道德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思想品德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为了更好地保证品德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思想品德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因此,在讲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过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情境,让学生自由讨论,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此来强化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来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知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必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身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

 

(二)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与道德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设置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一教学目的跟道德教育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与道德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其更好地为我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譬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一个辩论赛,就用时下最为火热的话题,老人跌倒应不应该扶?分别设一个正方与反方进行辩论,让学生根据自身想法来选择正方还是反方,通过开展一个辩论赛,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楚学生的自身想法,以便于全面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与人生观。由此可看,把思想品德与道德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可以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科技化,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譬如说:在当今社会中出现了很多让人们反思的事例,最多的莫过于老人碰瓷的现象,现在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人们也在想到底要不要帮,经过一番纠结之后最后选择用手机录下视频作为证据再帮,这些现象把我国的道德素质拉低了。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关于老人碰瓷或者其他关于道德素质的视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看完视频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时是不是应该伸出援手?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等等。通过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原本枯燥无味且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将思想品德教学课程和德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千万不能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关于道德方面的视频,以此来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进而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中小学生德育篇2

综上所述,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地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全社会应着力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切实加强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学校开设的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

首先,开齐开足德育课程,严禁随意调整德育课程和减少课时。通过国家德育课程这一主要载体,系统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就是国家开设的德育课时也还是少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一周2-3节,还基本上以传授社会知识为主,能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吗?应该增加德育课时,专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和关爱他人等品质。日本的民族精神培养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更新德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道德教育是一种心灵的交往.不能简单地让学生直接接受所谓的思想道德标尺,伦理道德、价值规范不是简单的知识,不能被视为简单的教学科目,更不能简单地依靠接受性的学习来获得。

知道做人的道理,了解做人的原则,掌握做人的标准做人的方法,并不一定能真正内化为每个人自身的人格要素,它需要一个在广泛的人际交往和真实的社会背景中不断获得体验、反复协调、主动修正、逐渐完善的过程。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创设真实的社会情景,引导他们去体验、去活动,并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中获得道德的发展。

点不乱写乱画,保护文物是爱国,有的说不破坏城市公共设施,不破坏卫生环境是爱国,有的说节约粮食、节约水电是爱国,还有的说,不迷信、不信谣言、不说影响国家形象的话也是爱国。这样一来,爱国行为便不再是高不可攀或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二、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的教育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狠抓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我们要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监督岗等,以践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清明节、教师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我校团队组织每年都利用清明节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主题活动,采用讲故事、诗歌朗诵、演唱等形式悼念先烈,使全体师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而难忘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还可以结合社会上一些弄虚作假和欺诈现象开展“诚信”教育,召开“诚信在我心中”、“当社会失去诚信的时候”等为主题的班会,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

总的来说,学校团队组织通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体验中成长。切实帮助中小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学生心理不健康状况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犯罪等现象日渐增多,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一个趋势。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灵信箱”,开通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等,加强不良心理的预防和疏导,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树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和道德的和谐发展。

四、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要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支持。应建立一整套学校、社会、家庭相匹配的德育体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知识,要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认同,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体验,进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素养。

家长在家庭中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社区及有关方面要大力支持和配合。社会的道德风气,成人的道德素养,对青少年的道德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生德育篇3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爱心教育;实施策略

小学德育工作是学生人生启蒙和成长的关键教育,对于形成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小学教师形成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奉献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工作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学生在今后的道路上,朝着积极进取、昂扬向上,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的道路前进,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措施。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界在对小学课程改革中,倾注了大量心力,但是在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影响下,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实现德育工作的圆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对小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的常规课程教学中,德育和智育的天平严重失衡。一手硬一手软的育人方针,与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总工作背道而驰。德育教学的开展,往往采用旧有的方针,手段和方法都相对滞后,且缺乏必要的目标和实效性。在社会全员领域,德育工作仅仅是作为一种模糊的形式存在,失去了其最初的使用价值。教育课程研发部门并没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做强制性的要求,相应的机制和教学之风与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由于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父母大多出外打工,作为留守孩子,需要社会和学校予以关爱。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对后进生,缺乏必要的关怀和奖励机制,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阴影。在环境的浸染下,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德育工作环节,都是在枯燥的书本中体现,在理论实践上,都只是满足其内在的需求,缺乏必要的、良性的生存土壤。

二、爱心教育的必要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始终要体现浓烈的人文关怀。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爱心”教育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爱心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礼仪之邦”的公民身份,更与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相适应。古往今来,成功的教育家们,尽管教育思想各有千秋,但是共通的一点就是“爱心教育”,以爱的力量引导、教育学生,给予他们关怀、鼓励,让他们学会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学会自爱,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磨难。爱心教育是将小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礼貌的高素质学生的同时,以“心灵的召唤”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开开心心地受教、健健康康地成长。

三、小学生德育教学中爱心教育的实施策略

1.用爱引导学生,用心浇灌

教师以爱引导学生,用心浇灌,才会同古人一样,形成“桃李满天下”的盛景。教师通过爱心教育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这样无论是品德还是智慧,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自由发展。“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在现实面前,切实承担起教育的重任。不仅是教育界以及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价值和彼此尊重的有效武器。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通过心灵感应,爱心教育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将“爱”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在班级中,自由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对他们的人格予以尊重,耐心教导,不厌其烦。要以孩童的心理跟小学生交流谈心,接触他们的心里世界,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在实施爱心教育时,对学生的情感要充分了解,以人文理念治班,以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去关爱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缺点及时引导改正。

2.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小学生培育成健康优秀的好少年起着直接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增强服务学生意识。在日常的智育过程中,融合渗透德育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有益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各项校园活动,加强对小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德育工作的建设之上,来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界培养合乎德育工作建设的优质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将德育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德育工作要发挥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小学校长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改善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参与,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在社会上通过新闻媒介等平台,宣传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消除影响小学生正常成长的文化垃圾。

3.家长、学校、教师三方紧密合作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十分有限,离开学校的时候,尤其是各种节假日和周末等时间段,学校和教师便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时,就需要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培养工作。教师在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后,可以及时通过召开班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把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以书面的形式传达给家长。并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争取家长们的认可和配合。家长要注意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首先,家长也应该全面认识什么是爱心教育以及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地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学习榜样,在工作之余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其次,家长不能一味溺爱孩子,而是适当地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节假日,可以适当地指导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和家庭责任感;在路上遇到有人出现困难的时候,家长也要积极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见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家长也可以及时向孩子讲解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并告诫孩子要引以为戒。

小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综合教育,是教育环节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重技轻德”,忽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如果不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很可能会使教育失败。爱心教育是温暖学生心灵的汤汁,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验,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将爱心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中小学生德育篇4

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传统中医里也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法,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思想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做到这些,也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寓德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教学《的扁担》,读到“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

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贵的教科书》时,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情景剧等形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指导员的那种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充满感人的氛围中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在经历情感体验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过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起来

所谓的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理解的内容出发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实际中让学生实践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学生都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实际来谈感受,再在课后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和时间赛跑”的行动,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通过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统一起来,都会懂得在以后做事中珍惜时间得道理。

4.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品德教育

中小学生德育篇5

教育担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而德育教育担负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基的重任,德育不仅促进了个体品德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当今的德育教育中,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虽然都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加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的养成。但由于诸多原因,学生的素质不但没有得到提高你,反而呈下滑趋势,当今学生中“失学”、“失管”、“失控”、“失教”的“四失”青少年越来越多,“四失”青少年中犯罪比例居高不下。 “光靠警方监管是肯定不够的,家庭、学校等部门都应联起手来,将'四失'青少年犯罪率降低。 ”

1. 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 国家虽然三令五申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但由于多年来形成以分数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错误理念,使得许多学校比的不忽视素质教育而着力抓学生的成绩,因而也就淡化了素质教育。

2. 新的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的就业率越来越差,即使大学生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因而也就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学生自律性差,家长又不愿意严格管束,使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又加之教育法中的诸多条款,学生在家在校为所欲为,严重的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是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实施。

3. 网吧的普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是由于管理的不到位 ,网络为某些唯利是图的老板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他们根本不管什么年龄限制,都可以进去,只要你上瘾,就不怕没钱赚,这样中学生的上网率高得令人吃惊,好多集沉溺于网吧而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和前程。若不加以制止,势必危害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要想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校要把德育教育落实在实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素质教育,但由于衡量的标尺没有变化,素质教育流于形式,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以学校为统帅,将各种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其他任课教师的作用,从孩子的教育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著作,多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了解一些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多参观一些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国家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违法乱纪的网吧老板。 网络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发展。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严重的威胁到孩子的健康

成长,对此,国家应严惩非法经营的网吧老板,加大打击力度,同时,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非法的网吧老板如同过街老鼠。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

中小学生德育篇6

1. 注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 国家虽然三令五申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但由于多年来形成以分数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错误理念,使得许多学校比的不忽视素质教育而着力抓学生的成绩,因而也就淡化了素质教育。

2. 新的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的就业率越来越差,即使大学生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因而也就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学生自律性差,家长又不愿意严格管束,使学生越来越难以管理,又加之教育法中的诸多条款,学生在家在校为所欲为,严重的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是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实施。

3. 网吧的普及,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是由于管理的不到位,网络为某些唯利是图的老板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他们根本不管什么年龄限制,都可以进去,只要你上瘾,就不怕没钱赚,这样中学生的上网率高得令人吃惊,好多集沉溺于网吧而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和前程。若不加以制止,势必危害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要想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校要把德育教育落实在实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素质教育,但由于衡量的标尺没有变化,素质教育流于形式,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以学校为统帅,将各种力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其他任课教师的作用,从孩子的教育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著作,多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了解一些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多参观一些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国家应加大打击力度,严惩违法乱纪的网吧老板。 网络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发展。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严重的威胁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国家应严惩非法经营的网吧老板,加大打击力度,同时,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非法的网吧老板如同过街老鼠。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

中小学生德育篇7

小学教育音乐课德育教育德育中的“德”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履行的道德标准、责任义务;“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人们懂得是非,明辨善恶,不仅按照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更能将此转化成品德品质传承下去,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小学是人生之初第一正规课堂,无论学生在此之前自控能力如何,道德观念怎样,都将在小学课堂得到矫正或强化。小学音乐课是一门很受欢迎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进行,小学音乐课深化对学生的爱国情操与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音乐作品中表现的爱国爱家、文化历史、民族融合等思想内涵极具感召力,在教育教学中多角度帮助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

一、小学音乐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美与艺术的结合,在音乐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出发:

首先,从生活角度出发,人教版的小学音乐教材指出,音乐回归生活,音乐歌词更贴近身边的生活,如讴歌劳动光荣、助人为乐、幸福生活、和谐社会等题材,音乐术语更易理解,使学生们在学习中联想现实生活,结合自身的体会,潜移默化影响自己,提升感恩之心,扩散爱的力量。

其次,从科学角度出发,音乐是艺术的更是科学的,音乐的节奏是各种情绪的体现,在欣赏课中,经常会用节奏旋律让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励志情怀、榜样情怀等,在音乐课堂上,朗诵歌词环节,歌词配合节奏完成一首完整的科学的艺术作品的展现,更大的提升作品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对思想的影响。

再次,从情感角度出发,小学课堂在融合的德育教育方面,从情感出发往往更有效,小学生的情感波动频繁,极易被感染,音乐作品中彰显的激励、呼唤、鼓舞等均能牵引学生情绪,使之跟随教学方向,深刻感受德育教育。

二、小学音乐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美好情操与高尚品格

新课标指出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教学目标的重要部分,通过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对祖国、人民、民族、文化的赞美与颂扬,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并在多样的教学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宽容、合作、感恩等爱的伟大的力量。

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对音乐作品做适当的解读。例如,小学教材中的《国歌》,教师首先应还原作品背景,告诉学生,《国歌》又称《义勇军进行曲》,表现民族救亡,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主题,最初用于一部电影的主题曲,在学习之前先放电影片段,让学生还原场景,生动感受抗日英雄在保卫祖国人民的战场上展现的高尚情操,也可截取部分升旗仪式的片段,国歌响起的瞬间,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用熟悉的节奏打动学生的心灵,在学习《国歌》的过程中,告诉学生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要奋斗,更要向革命先烈致敬,做到忠诚祖国热爱人民。

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刻理解感恩。随着社会的发展,些许不良现象称作为负面新闻不断在社会传播,为纠正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选取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品,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如《真善美的小世界》《小乌鸦爱妈妈》等,通过浅显易懂的歌词,展现积极向上的一面,鼓励学生描绘心中的小世界,教育学生学习小乌鸦感恩父母,定期组织学生收集类似音乐作品并在课堂上展示、演唱,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表现欲望的同时,将感恩的种子植入其内心深处。

三、小学音乐课培养是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

优秀的道德品质是全面发展的基础,音乐课堂的多重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拉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音乐实践活动,诸多音乐课堂上都有合唱汇报,学生们自行组织,教师选曲,提前介绍作品的内涵并提出要求,学生们组织排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唱要求合作,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团结的含义,当站在台上做汇报演出时,学生们的目标一致,集体主义精神强烈。可见,小学音乐课不仅传授美与艺术,在融合德育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小学音乐课关联整合各个学科,使德育教育贯穿小学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可以同其他学科关联,如歌曲《我的家乡》,在语文教材中也有体现,在教学中可关联两个学科,语文课上可齐唱歌曲,音乐课上可以直接谈谈乐曲的中心思想,在地理课上可以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找到家乡在地图上的位置,结合自然课上学习的动植物常识,总结家乡的特色特点,通过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家乡的热爱。除内容关联外,教学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如语文学科的作业可以是对《国歌》感悟的作文,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歌曲改编成英文,让学生既学会音乐又记住单词。总之,尝试探索一切有利于课堂与德育教育想融合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是起点,教师通过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道德思想,成为全面发展的好苗子。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音乐课与教育的有效结合,让我们看到,融合后的德育教育不再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向学生硬性灌输思想教育,音乐通过一种温柔绵软的手段,“润物细无声”地将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格传输到学生心灵深处。艺术与教育的巧妙结合是一种突破,是教育的创新,利用音乐课的特殊教育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美,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美好品格、拥有宽阔胸襟和健康情趣,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析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郑雪.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8,(11):26-27

\[4\]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小学生德育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态道德教育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当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道德。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的效果更佳,所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一、概述生态道德和生态道德教育 

其实到目前为止,生态道德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来。但是实际上,“道德”一词在我国历史悠远,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出现了“道德”一词。近代生态道德概念的提出,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人们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才在原有的道德基础上衍生出了生态道德的概念。而生态道德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它是在原有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型的教育。人只有控制从自然中索取的量,才能够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 

1.加强教师的认识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首先教师要提高对生态道德教育的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点拨者,所以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功地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教师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安排教师学习,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素养和知识胜任新的角色,满足新的任务要求。此外,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分批次进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知识量。 

2.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其中。简单来说,教师可以把生态道德的相关内容作为识字教育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教师可以把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描绘自然美景的内容当作识字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感,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背歌词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教会学生唱一些描绘自然美好风景的歌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念。 

3.鼓励学生多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量,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有很多,在选择阅读题材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与生态道德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和大自然相关的文章。如《海上日出》《观潮》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起着积极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真正认识和了解到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4.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还在注意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还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如河水的颜色、树林的面积等。 

生态道德的意识要从小开始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有生态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