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8篇

时间:2023-10-09 10:47:54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1

北京宇信网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公共卫生及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社区卫生及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开发面向公共卫生和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各级公共卫生和医疗行业用户提供包括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运营维护在内的IT服务,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企业之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是助推新医改,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促进区域医药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手段。

宇信网景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一系列产品,以卫生部“3521工程”为指导,依据《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方案》等文件要求,为省市级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的全面的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信息管理,患者主索引管理,数据交换服务、医疗协同服务等基础支撑服务,医疗服务点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基于整合数据的分析展现等功能。

宇信网景区域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完整覆盖了从卫生管理部门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各级部门的核心业务需求,涵盖健康档案管理、电子病历信息、区域卫生信息基础平台、居民健康卡管理、区域转诊、检验、影像等医疗协同服务、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信息管理、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信息管理以及卫生综合信息管理等各业务环节,在全面满足区域卫生管理部门对卫生业务的各项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能够更充分地实现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间数据资源和业务资源地整合。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2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 医疗人才 管理 思考 对策

中图分类号:R - 1 文献标识码:A

新医疗改革政策是一种面向整个社会的大面积卫生体系运作制度变革策略,依托新型医疗改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就近方便看病、优惠看病的需求,且在相当水平上升级医院本身的医疗资源设置,选取一条健康型前进的路径。新型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被细致划分成五个步骤,其中有关医疗人才管控模式的推进项目是其中一项。本文针对人才管控的价值性、人才管控的社会效能、人才管控的导入模式等,分别进行了论述。

一、实施医疗人才管控的价值性

在当今社会的持续进步中,医院自身亦逐步对本单位的运营管控及体系构建实施了相应幅度的创新,一整套的医疗人才管控机制陆续推出。构建医疗人才管控体系的重点目标是着眼于人才元素的竞争,对医疗人才的功能发挥实施放大过程。新型医疗改革政策出台之后,尽管国家对国营医院都实施了相当程度的特殊帮扶,但对新式医疗改革政策中所关联的指标型要求依然不能满足。所以,医疗单位激发本单位人才的工作自觉性,革新陈旧的人才管控机制,是顺应新医疗改革要求的基本途径。新型医疗改革形势下的医学人才管控体系,是重视医疗人才对本身专业价值的展示,在增强业务技能及优化科研功能的前提下,真正让患者领略到更加完善、周到、稳定的医疗业务服务。新型医疗改革形势下的医疗人才管控模式构建,具备相当的意义。

二、医疗人才管控的社会效能

医疗人才管控工作的深入其基本宗旨是遵循着追求“效益”的目的来开展,经营效益不但是各类医疗企业经营效果的主要评判基准,也在相当范围内对百姓的物质及文化生活有着影响。医疗人才管控中重点是促使医疗行业人才对其本身业务价值的高水平展现,在维护医疗人才个人潜质的基础上,对医院单位的经营效益做出贡献。新型医疗改革背景下的医学人才管控工作是对高技能医学人才的一种优选过程,依托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关注医学人才的具体业务水平,由此可在一定幅度上摆脱维学历论的限制。医疗人才管控的价值性还重点展现在对医疗工作者职业自觉性的诱导,能够凭借医学人才的工作业绩,施予充分的物质嘉奖。医疗人才的管控过程须对医学工作者的个性潜能给予维护和激发,完善医疗岗位的配置,调优医学人才的功能展示机制。

三、医疗人才管控的导入模式

人才是我们国家实现发展和兴旺的推进者,我国医疗人才管控机制改革的重点是实施在对外界医疗人才的招贤纳士上。伴随着当代医疗科技的持续深入和完善,对高端型医学科技人才的需要量亦大幅度增加。所以,医疗人才的招聘录用体系应当进一步创新。在当今新型医疗改革的大趋势下,需要畅通对优秀医疗人才的招聘通道,对于医疗机构中的高端型科技人才需赋予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优厚他们的工作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深切关心他们的具体生活。医疗人才的招聘录用须摆脱陈旧的招聘机制和录用模式,依托具备时代特色的网络讯息传播平台大搞舆论宣传活动,对招纳人才的年龄结构、性别状况及家庭居住地域等相关情况放宽限制。

医疗人才的招聘录用还要给予其事业进展的机遇及人生发展空间,对医疗科技人才的个人潜能进行深度挖掘,推进医疗单位和科技人才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四、医疗卫生人才管控的区域性规划

医疗卫生系统科技人才管控过程所牵扯到的区域型医疗事业发展规划,重点是把医学人才的利用和疾病防疫功能密切地联合到一起,设置以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状况为工作目标,对社会中各地区的各类卫生设施配备总规模、调配余量、提质增量。依照公正、高效的准则完整实现配置,让有限的卫生服务设施获取圆满的运用,对医疗系统的科技人才实施科学恰当的人力资源匹配。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管控的区域匹配,其主要内容是实现城乡业务结合,面对于相异地区以及各类不同档次的卫生医疗保健工作,把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实施完整的区域型匹配,配备专人负责,分清各层次医疗单位的卫生业务职责,达到医疗工作者对卫生资源的有效共享,且实施由城市区域促进乡镇卫生事业进步的运作机制,在满足疾病患者求医问药的基础上,推进各个医疗单位之间医疗卫生业务的合作开展。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管控的区域设置应当依托网络的讯息平台,依托构建对应的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管控IT讯息网络,服务于医疗科技工作者实现讯息合作共享,完整构建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运作体系。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管控的区域设置尚可强化城乡区域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卫生讯息沟通与合作,摆脱以前的陈旧医疗服务体系约束。

五、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管控的业务开放

新型医疗改革形势下医疗卫生科技人才管控业务的深化,尚牵扯到医疗工作者大范围营业的整体业务开放。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医疗卫生科技人才业务管控的营业开放模式是仅对医疗工作者的营业区域的拓展,也就是说大部分医疗工作者能够被允许或者说有资格在本省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医疗服务业务。拥有中级或以上职称的医务工作者能够同时在省内三个医疗单位从事医疗业务活动。医疗科技工作者开展医疗服务业务的多个医疗单位,允许是附属型医院、护理型医院、疾病应急门诊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推进现职医疗科技工作者在经过医疗专属管理单位领导认可之后同时在多个地点开展医疗服务业务,已经退休的医疗科技工作者仅需通报前沿营业区域的医疗单位,办理批复手续就能够被允许实施多个地域进行营业。医疗科技工作者大面积开展医疗服务业务的整体政策放开,是对广大医疗科技工作者自身专业价值及社会服务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完整展现,不但可增加医疗科技工作者自身的经济收益,也体现了“人尽其才”的思维理念,让广大医疗科技工作者完整地、不遗余力地实现其自身最大的人生价值,为社会提供出最大的医疗服务功能,同时也给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做出自己的贡献。医疗科技工作者大范围开展医疗服务业务的整体开放,可减轻城市内各大型医院的医疗业务负担,可大力促进医疗服找滴竦暮献骱吞嵘,改善各个基层医疗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是科学匹配医疗设施的有效途径。

六、医疗质量管理

毫无疑问,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没有良好的医疗质量,便没有了发展和生存。可以说,医疗质量是医院能够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根本。

因此,医院应当制定完善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标准,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此外,医院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病种医疗控制标准、部门医疗控制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最终在根本上保证医疗的质量安全。

七、利润管理

医院管理者在管理中,应当对于自身的服务和盈利模式进行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大环境和新医改大背景的改革与完善,有针对性地对于医疗服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可以说,具体点位上竞争已经不是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的主要方式,而全面的医疗环节竞争才是最为根本的竞争方式。因此,医院的管理者要对于服务理念加以不断地更新完善,实现对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

八、结束语

卫生人才管理的推进是对患者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保证,在新医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卫生人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医改的要求,因此人才管理的创新具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医院应加大对卫生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对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引导,对人才的潜能进行激发,在提升医务人员自身价值的同时,对医院的效益也进行提升。另外,卫生人才管理的推进需打破传统的地域限制以及医务人员的执业限制,发挥新型的多媒体力量,发挥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传播载体的作用,提升各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简而言之,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推进卫生人才管理,是对医院效益、人力的有效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还能进一步对医院的医疗服账平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英.新医改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4(24):148.

[2] 潘湛,张琪,杜友爱.新医改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 2013, 26(1):64- 66.

[3] 孟润堂,朱国军.新医改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12, 26(2):97- 100.

[4] 睢党臣,郭敏,曹文杰.新医改视角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3):134-136.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3

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联合主办,以“新常态大健康”——互联网+时代的健康中国为主题,分别从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交流两个维度,共同梳理“互联网+”带给医疗健康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分享各自的宝贵经验与成败得失的感悟,探索“互联网+”对于医疗健康这一传统行业的转型前景与实践。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全面剖析,旨在推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

今年7月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转型寄予了更高期待。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及国家工信部等机构,密集出台多部互联网产业的相关文件,推动并规范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健康发展。

近两年“互联网+”就像一股强劲的飓风,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指出,有些是瞬息万变,有些是因势而变,有时以不变应万变,在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如何把握好变与不变的方向、分寸与节奏,利用“互联网+”发展医疗服务行业,让医疗卫生行业真正飞起来?她希望,全体与会者和所有关注医疗健康信息的组织都能够从技术、经济运行、标准、政策、人才、安全等方面为互联网+医疗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互联网+健康”利于疾病早期预防

崔丽称,当前我国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双重负担。健康促进应该是应对这些疾病的优先策略,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预防,把少得病、不得病、早发现、早治疗作为我们健康中国建设的首选。可以通过“互联网+”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互联网+”在公共卫生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案例,互联网本身将关注的重点和区域用大数据的方式形成公共卫生方面的需求,这些无论从过去做的直报信息到未来医院形成的医疗信息和社会的公共信息,都会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及早防控非常重要。每年将近有80亿诊疗量的医疗数据大背景下,互联网+健康医疗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

“互联网+”可实现各界协同发展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kiujh”为你整理了这篇结对帮扶医务人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对扶贫攻坚战略的总体部署,根据《广州市增城区卫计系统2017至2020年度对口帮扶工作计划》文件精神,去年,增城区连续不间断、密集地派出一批批医务人员到贵州毕节金海湖新区、百里杜鹃管理区开展医疗机构结对帮扶。

帮扶期间,增城区赴毕节挂职医务人员不遗余力地帮助毕节市医疗机构加强院容院貌、医院管理、业务水平、服务模式、职工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当地医疗机构同行和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2020年12月31日,增城区第十批帮扶的8名医务人员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增城。

全力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建立5个特色专科+1个急救中心及1个重症监护室(下称“5+2”任务)是增城区卫健系统2020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年8月,该局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遴选出首批6名专家,以“组团”的方式,对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6个月的帮扶,全力完成“5+2”任务。增城区中医医院曾健球身兼两个重任:一是进行特色专科中医科建设;二是对接沟通帮扶方和受帮扶方。

当曾健球一行翻山越岭,来到1100多公里外的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亲眼所见的现状让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百里杜鹃人民医院虽说为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但是却面临严重的窘境:缺场地——租用酒店作业务用房;缺设备——医疗器械配置不全,检验检查配套不全;缺人才——诊疗技术相对落后。

困难重重,如何着手?在与增城区卫健局沟通对接后,增城区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医疗工作组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确定曾健球为临时党支部书记。随即,曾健球主持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对策,决定帮扶专家团要在党建引领下,逐步形成制度化、流程化、个性化的科学管理制度及先进技术,并定期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技下乡义诊及巡回培训活动,进行深度医疗帮扶。

在“5+2”帮扶过程中,抓紧配备必要的器械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曾健球在认真对照“5+2”模式专科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详细了解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急需、必备的医疗设备需求,并反馈回增城区卫健局。如今,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电动吸引器(吸痰机)、新生儿抢救台、阴道镜等先进医疗设备已陆续送达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为全面提升特色专科技术水平提供重要支撑。

医疗技术帮扶方面,曾健球找准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中医科问题,具体包括标识不清晰、工作流程和制度不完善、没有协定处方、医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方面。帮扶期间,他主要通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培训的方式进行技术帮扶。如针对科室医务人员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科医疗安全培训;针对科室收治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基础培训。

在曾健球看来,国家东西部对口帮扶政策功德无量,既让受援地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恩惠,让受援医院的医务人员学到技术,同时也磨炼了帮扶人员的意志,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生活环境。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亚雷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刘亚雷开展院前急救培训

“时间短、任务重、保完成。”这简短的9个字,是刘亚雷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时立下的决心。

百里杜鹃管理区地处黔西北,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及大片美丽的野生杜鹃花海,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域医疗往往会带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贵州酒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人们尤其喜欢喝高度酒,而且百里杜鹃地处山区,山路蜿蜒崎岖,道路狭窄,摩托车、货车的车祸时有发生,外伤病人较多,准确快速的检伤和明确诊断往往影响着下一步的治疗方向,甚至影响着患者的命运。

可是,现状给了刘亚雷当头一棒:当地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刚刚成立,急诊急救设备设施不完善,制度流程不健全,医护人员急诊急救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帮扶医疗机构急救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医疗救援的核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次院前急救能力培训坚定了刘亚雷的帮扶信心。当时增城医疗帮扶专家组组织百里杜鹃区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学习院前急救知识,由于参与人员对医疗知识及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渴望,原本预计3小时的培训,最终历时5个多小时才完成。

随即,刘亚雷面对百里杜鹃管理人民医院急诊科建科时间短、科室相关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不完善等问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定各项科室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学习并在工作中落实,发现不足并及时完善,逐步形成适合急诊科科室管理的完善的规章制度。

同时,结合当地急危重症发病特点及规律,初步制定了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急性创伤等常见危急重症诊治流程及治疗规范,在临床诊疗中实施,使临床诊疗活动能够规范开展,达到了对胸痛、创伤、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诊断、治疗及转诊,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通过开展急诊知识及技能培训、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实践能力。

通过3个月的帮扶,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已初步完成急救中心的建设,成为区域医疗救援的核心,具备承担所在区域特点的院前急救能力,实现对急危重伤病患者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慢性病急性发作时的急诊处理;并且具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和重大事件的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再穷不能穷医疗 再苦不能苦人才

区中医医院许迎景挂职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副院长

许迎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

“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一座宜居的城市。”这是许迎景踏进百里杜鹃的初印象。山多人稀、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现实的诸多困境让他清醒不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技术人员都少,更不要说人才了。7个月的时间,许迎景不仅挂职百里杜鹃人民医院副院长一职,还要帮扶医院打造重症医学科,谈何容易?

特别是场地的限制,资金的匮乏,根本无法开展重症监护中心的建设。在增城区政府、卫健系统的人员统筹兼顾下,捐赠了建设资金和一批医疗设备,让事情的进展有了转机。

百里杜鹃管理区辖区600平方公里,人口11万,为地处两县交界的山区,但全区只有百里杜鹃人民医院一家一级医院,人才缺乏,专业技术薄弱。

“许医生,有一个病人要抢救。”许迎景一接电话就立马从宿舍奔赴医院。病人昏睡约6小时入院。患者被诊断为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II型呼吸衰竭,肺心病伴心律失常,低钾血症。只要脑缺氧4-6分钟,脑细胞就开始死亡,而且不可逆转。他决定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患者神志逐渐有所好转后,许迎景才安心让其他医护人员继续跟进。“这边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住院医师都很少,呼吸机也不太会用,唯有争分夺秒赶来实操指导。”

帮扶期间,许迎景把新理念、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并且不间断地开展业务学习、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疑难病例的讨论等,帮助科室提高急危重症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能力,使得诊疗更加规范,进一步加强危重病患者的管理水平。

为助力金海湖新区、百里杜鹃管理区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提升,许迎景还和其他7位帮扶专家自发组建培训讲师团队,将技能送至金海湖新区梨树镇卫生院、岔河镇卫生院、双山镇卫生院等7个乡镇卫生院以及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卫生院、大水乡卫生院、仁和乡卫生院等7个乡镇卫生院,培训达1200人次。同时,帮扶专家还组织开展10多次义诊活动,就近就急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需求。

许迎景深知,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患有重病就会拖垮整个家庭。全社会必须发展医疗事业,树立再穷不能穷医疗,再苦不能苦人才的目标。他为这次医疗帮扶贡献绵薄之力而感到自豪,也尽己所能带出一批专业技能过硬、合作意识强、思想觉悟高的年轻的医护人员,让他们能够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技术的医生

石滩镇中心卫生院刘烈焱挂职金海湖新区文阁乡卫生院副院长

院感培训现场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培养一批细心、耐心、爱心,有责任、有技术的医生,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对刘烈焱来说,这是他希望能帮扶到的最终目的。

2020年6月3日至12月底,刘烈焱被派至金海湖新区文阁乡卫生院进行技术帮扶,并挂职副院长。

在技术帮扶方面,刘烈焱主要对综合科(住院部)进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指导。帮扶初期,他就发现本地多头晕/眩晕病人及脊柱病因相关疾病病人。由于当地技术水平相对较差,患者就诊现象多为治疗时间长、多个地方治疗,花费多,但是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刘烈焱立即引进龙氏治脊疗法新技术。

该项新技术效果很快便得到了证实。在文阁乡卫生院,刘烈焱遇到一位患者,曾经因为头晕上班时晕厥,到上级医院ICU住院。出院后仍有头晕,甚至到遵义等多地大医院进行了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前后多地治疗两年多,花了2万多元。医生交代调整心态,多锻炼,患者每天坚持跳广场舞1小时,但仍有经常头晕,晕晕沉沉。

经过刘烈焱问诊查体,给予X线等检查后,诊断颈椎病,给予推拿、正骨治疗,并嘱托持续颈椎操锻炼,效果显著,患者自诉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感觉获得重生。此外,也有几位慢性上腹部疼痛不适患者,考虑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予以质子泵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对症支持等治疗,5-6天效果仍不明显。考虑到患者无恶性病变导致的消耗性体质及其他情绪、压力、饮食、药物等特殊因素,且医院无胃镜、幽门螺旋杆菌等检查,刘烈焱建议先从脊柱病因着手,考虑是否脊柱病因导致。待完善相关检查,结果发现上述患者均有胸椎侧弯。最终经过指导推拿正骨后,患者疼痛大大降低。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5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取得进展的同时,暴露的问题同样严重。商业化、市场化,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由此引发的以医患纠纷为代表的各类矛盾层出不穷,在政府日益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李佩文:目前,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得不到满足。因此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被转嫁到最直接的医患关系上,造成了双方彼此不信任的局面,在医患双方需共同努力才能攻克的疾病面前,病人持有戒心,医生也人人自危,不敢冒风险尝试治疗。想解决这个问题,唯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从体制上革除目前的弊病,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冯世良: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很不合理,尤其是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很低,所谓“专家门诊”已经名不符实。据我统计,在专家门诊的病人中,约三分之一是伤风感冒一类的小病,这部分人多半是经济充足,只求专家之名或求治疗保险。医院没有合理的制度分流病人,而是任由病人自己选择医生的做法十分盲目,导致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患有专科疑难疾病的病人不能及时选择到优质的救治。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新医改中,明确提高医疗卫生公平度。病人不管有钱没钱、钱多钱少,在医院得到的医疗待遇应当是一样的,医院对所有病人应当实行无差别治疗原则。

医改目标并不是看病不花钱

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四大体系共同构成了新医改的框架,推进医卫体制改革的关键也在于这几大体系的建设情况。

黄洁夫: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时间表是很明确的,到2010年,基本实现几大网络的覆盖;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科学的医疗卫生制度。现在有一个对于医改目标的理解问题,我们并不是说要让所有的人看病都不用花钱,而是分阶层、分情况对待。对于看不起病的病人,政府出钱保障他看病就医;自身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人,采取自己出一块、政府共担一块的办法;对于先富裕起来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他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一些贡献,合理的出钱,以满足他们高层次的医疗服务要求。

菊红花:保障广大贫困地区、边远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是几个体系中的难中之难。我所在的青海省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样的自然条件造成医疗服务成本是内地的10倍以上。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卫生投入长期不足,医护人员的工资也一直处于缺额发放的状态。从1996年开始,我们一直是拿差额工资,政府只给工资的40%~60%,剩下的就要靠自己挣。在基层,医疗设备简陋,缺医少药严重。最为紧迫的是,基层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也留不住。目前,青海省每个乡卫生院平均只有4.2名职工,有的地方平均只有1.4名职工。27.7%的乡村医生甚至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新方案出台前委员仍有新建议

背景:就在委员们热议新医改方案,纷纷建言献策的同时,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出席联组讨论会时,向在座的委员透露了新医改方案的大致情况。在目前的方案中,提出的四大体系都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措施。其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医药分离”,明确划分营利、非营利医院,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具体措施等问题,都有详细的讲述。在与高强副部长的交流中,委员们对于即将出台的政策也提出了新的改进建议。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6

【关键词】新医改 经济运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财务制度

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深化对于卫生院经济运行模式的改革更有必要,这不仅在于乡镇卫生院的很多经济管理与运行模式都十分低效,这也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的经营绩效的根本。本文将深入剖析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模式所提出的一些深度革新,并且解读这些变革在乡镇卫生院可以有的实施方式,进而让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建设。

一、深化对于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控制

新医改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可以体现在很多具体的方面,首先,新医改背景下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成本控制有了更好的管理,这对于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运营绩效,让卫生院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很有帮助。这种转变可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透过对于运营成本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很多乡镇卫生院不必要的活动成本及医疗成本,这样才能够促进卫生院的高效运营,并且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绩效;2)透过全成本核算的实行,这将会极大的为价格主管部门在各方面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上提供参考依据,为单病种的医保方在付费时提供有效的成本参照,这也会为医改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3)全成本核算的推行,能够促进乡镇卫生院各级部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高效化;4)实现全成本核算还能够很好的增强乡镇卫生院内部员工的成本意识,进而在卫生院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围,这会促进节约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并且能够实现乡镇卫生院内部人员、设备、资金等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新财务制度在乡镇卫生院成本管理上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与方向,这些指引将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本核算朝着更为精确、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根基。

二、加强对于乡镇卫生院预算的管理

一直以来,乡镇卫生院在预算管理上都存在各种问题,新医改制度下对于卫生院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很多全面而细致的要求,这些制度在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中的有效执行将会极大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旧卫生院制度中涉及很少,新制度明确规定,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明确乡镇卫生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对卫生院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财政部门以及卫生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这些都是很好的制度革新,极大的弥补了一直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算管理上的各种漏洞。

三、渗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下让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务会计以及经济运行的管理上都趋向于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过往的很多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上都不够清晰透明,很多管理上的细节做得比较马虎,这一点在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管理与运行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这是一个很有必要改善的问题,新制度下在这个方面也有着极大的革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能够很好的得以体现。首先,对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提出了更为深入与具体的要求,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有助于乡镇卫生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良好建设。新制度对于成本管理也更加清晰与细致,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也可以很好的得以体现。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中成本管理目标的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分摊流程的制定、成本管理的范畴、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基本模式等都做出了更为明晰的限定,这将会极大的细化乡镇卫生院的成本归集与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够为医疗成本的分摊及核算提供可供验证且口径一致的参照数据。这些变革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福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慢慢缓解人民群众“看不起病”、“看病贵”的担忧,这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体制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活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领导下,由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财务核算机构或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可实行会计委托记账。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具体办法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透明性,提高乡镇卫生院财务数据的规范性与可用性,深化对于卫生院财政支出的有效监管。新制度的运营将会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资产规模、对于国家投入的利用效率等有更加清晰的呈现,对于收支分类会有更明确的界定,财务报表也会更加规范与透明,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信息也会更为精准。这些都是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落实的范畴。此外,新制度下也会进一步促进乡镇卫生院完善自身的财务报告体系,这将会更好地满足多方面的财务信息需求。这些都会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报告体系更为规范与标准,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向各方公布相应的财务信息,进而实现乡镇卫生院财务数据的公开透明。

五、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管控

新制度下为乡镇卫生院在财务风险管理上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这是过往被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忽视的一个环节,具体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乡镇卫生院不得借入偿还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长期借款;2)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建和租赁,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经科学论证,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会同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批准;3)严格禁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外投资。4)在资产核算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不得长期挂账。对期限超3年以上,确认无法收回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核销。

六、转变乡镇卫生院经营管理的模式

一直以来,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都受到人民群众的诟病,卫生院过分注重盈利,以商业目的为首要考虑也是造成人民“看不起病”、“看病贵”的呼声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一点不仅在城市内的医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很多乡镇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也非常常见。新医改背景下重新设定了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卫生院被设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允许以盈利为追求。这种转变非常可喜,也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所在,这将会极大的改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观念与服务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乡镇卫生院会更加注重对于患者的服务,会将效益的考虑放在次要位置,而是首先给患者解决他们的问题与担忧。很多人会认为,这种类似公益的行为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这种理解并不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进一步推动乡镇卫生院在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营模式上做出深度革新,会让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加强对于成本收支的核算,这些都会推进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与管理朝着更为高效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乡镇卫生院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与运转模式,要推进卫生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革新,要透过专业人士的引导来为乡镇卫生院建立更加规范、标准、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这不仅能够极大的降低乡镇卫生院的运营成本,提升乡镇卫生院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会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和谐社会的营造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

七、新医改对乡镇卫生院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影响

新医改背景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将会朝着更加规范、标准、透明的方向发展。这不仅能够解决乡镇卫生院经济运行效率低的实际问题,这也会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营模式的革新,进而让乡镇卫生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新医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实现了零利润,作为替代,财政进行药差补助,药品价格及销售量均大幅降低,医疗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明显。由于有稳定的财政补助保障,生存问题可望解决,且不合理医疗行为已变得无利可图,乡镇卫生院开展“小马拉大车”似的大型手术、疑难重症救治、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等趋利性动机已不复存在,转而开展基本医疗,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医疗服务手段、延伸医疗服务内容,根据自身实际和业务发展需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获得合理的业务收入。

八、结语

新医改背景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行模式提出了很多革新方向,这些变革极大的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经营绩效。新医改背景下首先极大的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成本管控效率,并且深化了对于预算的有效管理。这些管理模式上的更新将会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朝着更为精确、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营成本的根基。新医改背景下让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理念也有所更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很好的得以渗透,对于乡镇卫生院财务的标准化管理也在慢慢得到落实。这种变革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效率,这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革新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此外,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在慢慢发生转变,新医改背景下重新设定了乡镇卫生院的经验管理模式,卫生院被设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维护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公益性,促进和谐社会的营造都会起到极大的推动效用。

参考文献

[1]王思芬.浅析卫生院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J].知识经济,2009(04).

[2]卢继青,杜文娟.卫生院会计制度弊端及其完善措施思考[J].财会通讯,2009(13).

[3]陈岳.卫生院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0).

[4]袁立坚.现行卫生院会计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8).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7

关键词:保险市场;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而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序幕。作为医疗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又对商业健康保险监管提出什么样的新要求,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认识误区

从国内理论研究和经营实践来看,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经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比较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中的业务占比或者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从比较差距得出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滞后、市场潜力巨大的结论。不可否认,欧美国家健康保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市场已高度成熟,代表了先进水平,其中有许多发展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然而,将欧美国家健康保险市场作为我国健康保险发展坐标的认识事实上脱离了各国医疗保障制度背景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各国不同的政治思想、社会价值、文化理念等因素,而这些因素难有优劣之分,且通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福利主导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以英国为典型)就比市场主导型(以美国为典型)优异,反之亦然。同样道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市场作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评估的基准。

医疗保障制度选择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制度背景下个人医疗负担责任不同,因而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需求也不同。例如在福利主导型的英国,2006年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12.7%,国民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政府买单,个人预付公摊风险计划(Prepaidandrisk-poolingplans,主要是商业健康险)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仅为l%左右;而在市场主导型的美国,2006年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高达54,2%,政府主要承担老年人(Medicare)、低收入人群(Medicaid)的医疗费用,对于其他人群,几乎所有的医疗费用支出都由私人承担,因而商业健康险的市场潜力非常大,2006年美国个人预付公摊风险计划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将近36%。二是制度变迁导致个人医疗负担责任的变化,进而造成商业健康险市场需求的变化。以英国为例,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00年的19.1%下降到2006年的12.7%,个人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由此导致个人预付公摊风险计划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约3.2%下降到2006年的约1.1%。

如表1所示,总体而言收入水平越高国家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越低,这主要是因为越高收入国家的财政实力往往也越雄厚,且国家财政的“公共”职能也越明确,政府有更强的能力和意愿为国民提供医疗保障这一社会“公共产品”,从而个人担负的医疗责任也较轻。然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也并不意味着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就越发达,事实上个人责任在医疗费用融资中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个人“自掏腰包”付费、国家强制储蓄、购买商业健康险等。以新加坡为例,医疗保障以全民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为主,政府强制性地把国民收入的一部分以储蓄个人公积金的方式转化为保健基金用于未来的卫生支出。2006年新加坡私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高达66.9%,卫生费用主要由个人负担,而个人预付计划占私人卫生支出的比例仅为2.9%,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份额很小。

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决定因素

市场潜力反映了市场容量的大小,根本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消费者购买商业健康险的主要目的是要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由私人承担的医疗支出,因而决定商业健康险市场潜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当前,有许多因素驱动着全球医疗费用的增加,主要包括:健康优先的理念、医疗技术的进步、不良的生活方式、过度医疗化(即把行为问题当作医学问题来定义和对待)和人口老龄化等。分析我国卫生总费用历史数据,人均卫生支出由2000年的361.9元增长到2008年的915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医疗费用的增长将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增加。二是个人负担责任的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私人卫生支出在卫生总支出的比例由2001年的64.4%下降到2007年的54.7%,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个人负担责任不断减轻,从而将导致全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潜在需求的相对减少。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未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潜力大小,由于医疗费用增长趋势和个人负担责任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因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也是不断变化的。

三、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静态评估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我们很难确定一个全球范围适用的理想的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占比。另外,中国实行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既不同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德国为代表),也不同于储蓄医疗保险制度(以新加坡为代表),而是独有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该制度实际上是以上两种制度的结合体。因而,关于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支出的占比(2006年德国为13.2%,而新加坡为62.7%)我们也很难从其他国家或地区找到合适的参照对象。若以全球个人实际卫生支出水平(2006全球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为21%)和2007年我国卫生数据推算,我国个人实际卫生支出在私人卫生支出的占比应为38.4%,则商业健康保险在私人卫生支出的占比应为61.6%。按照2007年我国6175.92亿元的私人卫生支出计算,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潜力约为3800亿元,而到2008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585.46亿元,仅占潜在市场的15.4%。可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费用融资中的比重仍然很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即使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动态影响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的影响机制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1改革导致个人医疗支出负担责任的变化,其中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卫生投入的大小以及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其结果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政府卫生投入比重下降,而个人比重上升,“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日益受到广大老百姓的青睐,业务实现了飞速发展。如图2所示,1998~2003年,除2001年外,各年保费增长率均超过30%,其中1998、2002、2003年增长率甚至接近或超过100%。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开始加大卫生投入力度,相应的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由2001年的60%下降到2007年的45.2%,个人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受此影响,相对前段时间的高速增长,2004~2007年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增长率又急剧放缓,四年间年均增长率仅为12%左右。

数据来源:卫生总费用构成数据来源与卫生部卫生统计;健康险保费数据来源于中国保监会“保险统计信息系统”。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几次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均对医疗保障问题十分重视,1997年的医改文件提出“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开始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广大农民也开始纳入医疗保障体系。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一直非常狭窄。在城镇,除享受公费医疗的机关工作人员之外,医疗保障仅覆盖城镇职工,2006年参保人数占城镇总人口的比重不到30%。在农村,2006年新农合参保人数占农村人口的比重约55.6%。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新农合的全面推广,我国社会医疗保障覆盖面大大提高。如图3所示,我国无社会医疗保险的人群在总人口中比重已由2003年的77.9%迅速下降至2008年的12.8%,下降幅度高达65个百分点。社会医疗保障的日益健全使得全社会个人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潜在需求。

2改革影响商业健康保险的地位和发展环境。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商业保险的地位不明确、经营环境制约严重。其核心问题在于,从制度层面来看,商业健康保险仅仅作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有限的、简单的补充,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笔者深表同意。事实上,在前几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无论是1997年出台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还是2000年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2001年出台的《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全未涉及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一直未能在政策层面予以明确,在法律层面更是一片空白。

(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展望

此次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就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自身而言,此次改革的影响亦有两面性。

1不利影响。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将“政府主导”作为此次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突出强调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国务院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为了实现改革目标,政府将在未来3年追加8500亿元的卫生投入,其中中央政府的投入比例将有所提高。医疗保障制度方面,《意见》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到2020年普遍建立“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立了“全民医保”的发展目标。另外,近期的五项重点改革更是将“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放在第一的位置。综上所述,可以预见随着政府卫生投入的加大和基本医疗保障的逐步健全,个人医疗支出负担责任将进一步下降。

2有利影响。首先,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首次突破性地在政策层面对商业健康保险地位进行了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其次,改革方案将“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予以单独强调,提出“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最后,政策对商业健康保险服务形式作了具体明确,即“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未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潜力取决于以上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比较而言,个人负担责任的下降趋势较为明确,而商业健康险发展环境优化对市场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则还有待观察。然而,可以确定无疑的是随着医疗费用的增长以及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巨大潜在需求将得到释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业务规模将不断扩大。

医疗卫生行业前景篇8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岗位 临床技能 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2-02

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卫生人员绝大部分为乡、镇、村级医务人员,长期以来,他们为广大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在新的医疗形势背景下,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合格的卫生人才是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主要任务[1]。我校自2012年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实用型人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临床技能教学[2]。因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构建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我校借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科教司对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研究的机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研,对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现状、临床技能需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的程度、职业需求有了新的认识,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等问题得到了新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此次全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工作涉及到黑龙江、山东、河南、福建、四川、甘肃等9个省份,覆盖27个地级市,990所基层医疗机构。其中黑龙江省的调研任务委托给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完成,我校拟定调研方案,计划对我省哈尔滨、双鸭山、七台河3个地市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发放问卷4500份。问卷依据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的常用临床技能项目为基础,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根据在工作中这些项目应用的机会,在“常用或不常用”的位置上做标识,以明确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临床技能的需求。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前由专人负责说明调查的目的和要求,保证不同地市调研的统一性,最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分析。

二、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0份,有效问卷4010份,有效率89.1%。经EXCEL排序后得出常用技能选中率前十项为:n7>n4>n5>n16>n18>n17>n15>n19>n10>n2,即分别为换药、拆线(86%),清创术(82.6%),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78%),吸痰术(76.3%),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检查(74.4%),导尿术(72%),吸氧术(71.2),瞳孔、扁桃体检查(69.8%),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使用(68.3%),穿脱手术衣、手术刷手、戴手套(67%)。后五项技能项目是: n22

以课程归类来看,外科常用技能5项,诊断常用技能2项,护理常用技能3项。技能开展较少的项目内科技能2项,诊断技能3项。

三、对策研究

1.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现状

我们在调研期间发现,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每一处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人员都呈现出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低。当然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在我省出现,目前是全国基层医院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3]。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人员是保证我国公共卫生和全民基本医疗的主力军,其人才队伍素质和临床技能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入、持久和健康的发展[4]。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迫在眉睫,以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人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为主,疑难重症、急危重病在大医院治疗,可是这一制度的实施,一定要以基层卫生人员具备过硬的临床疾病诊断能力为前提,可以在第一时间甄别“大病”并转诊,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留住”病人。大部分基层医院存在“轻软件重硬件”的通病,基层卫生人员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进修、培训机会偏少,也是基层医院医疗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5]。

2.对策与研究

目前改变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现状的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将专科层次的医疗卫生人才确立为基层卫生岗位的“主力军”。注重政府导向作用、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方式,迅速为基层医院进行人才“补给”,让高等卫生专业人员“下得去、用得着、留得住”。对基层医院已有的医疗卫生人员,鼓励其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但该考试分临床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两部分,其中前者采取多站式考试法,不分专业,强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同时它也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门槛”,所以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已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可通过远程视频、临床进修或专题讲座等培训形式,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3.临床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作为医学高等院校,为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培养合格的人员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学校可以加深“校企合作”,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基层岗位需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整合课程,依据调研结果,调整学时比例和分配,以“常用多学,少用少学”的原则,突出课程重点,为基层医院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学校组织教师编写适合当地医疗卫生特点的区域教材,制定临床技能操作规范。利用“互联网+”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如录制微课程,让临床技能学习适时进行,依据学生自己需要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突破传统课程在教室进行,让每一个实训课程既可用于预习、也可用于复习,亦可成为基层医院在职人员提升临床技能操作的自学课程。

参考文献:

[1]何剑,周京国.我国医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12):941-942.

[2]向志钢,钟飞,林丽,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92-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67-26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