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乡村劳动力资源8篇

时间:2023-10-11 10:03:54

乡村劳动力资源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转移;对策

一、永宁乡基本概况

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75%。乡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谷深,属于泸西县的贫困乡。

全乡有耕地26 298亩,其中:水田5 500亩,旱地20 798亩。全乡有5 923户,总人口22 989,其中农业人口22 268,占96.8%,非农业人口721,占3.13%。居住着汉、彝、苗、壮四种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9 181,占全乡人口的83.4%,少数民族人口4 499,占全乡人口的16.6 %。全乡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海拔低、积温高、霜期短、因此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山区特色小产业:冬早蔬菜、生姜、小米辣、甜橙、油茶、核桃、万寿菊、灯盏花。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 736.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约538.9万元,粮食总产约769.1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约33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 816元左右。

二、永宁乡人力资源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略微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 [1]。

1.永宁乡人力资源及就业现状。永宁乡目前有劳动力13 000人左右。待转移劳动力约3 000人,2010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 75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516人。在文化水平上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接受初中、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均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但中专以上教育者转移比例较小,已转移的人口初中文化水平占总转移人口的60%以上。在年龄构成上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

2.永宁乡人力资源转移特点。永宁乡目前的劳动力以转移流动为主,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大部分进城农民在小城镇,就近就地就业,进入大城市的较少。大部分进城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永宁乡通过对剩余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村开始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集中培训,定向转移,政府组织培训工种达30多个,输出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纺织品加工、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车床加工、驾驶与维修、机械制造、电焊,而且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工种。实现人均月劳务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

三、永宁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山区农业是永宁乡农业的典型特征,与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的目标要求相比,永宁乡农业科技建设具有特殊的难度。永宁乡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乡情,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根本,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永宁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如下:

第一,对农民做了一些相应的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6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农科站全体科技人员深入各村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参训人员达320余人次。第二,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黄果栽培、畜牧业、生姜、小米辣、灯盏花、万寿菊、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是近年来该乡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起来的能够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乡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余户,形成以户看户、以户带户,以户帮户的模式,为把广大农户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第三,以市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同时畅通特色产品外销的通道。按照“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先后引进省内龙头企业5家,并与之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形成市场和技术优势与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农户,加快发展。 转贴于

四、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永宁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结合永宁乡农村实际,积极培育适合永宁乡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中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稳定[2]。根据永宁乡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任务的要求,永宁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人才素质较低的问题成为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3]。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亟待提高各种劳动技能,才能激发农村内在的发展动力。必须将丰富的人力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农民,发展农村,致富农民,才能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构,实施劳务输出整体推进方针,前方位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目前对农民来说,有需求想学习,但不想掏钱,不愿耽误农活。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农民受益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在培养农民寻找岗位的能力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4]。

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永宁乡目前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 752人而言,要实现永宁乡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化建立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在保持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和促进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尤其要优先发展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就地转移就业。围绕本县旅游、民族民风特色等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就地转移创造机会。

4.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探索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城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性。永宁乡城子村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而且能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5.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同时还要求发挥其回乡劳动力的“反哺”作用。政府各级领导应因势利导,对农民工的回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政策服务,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回乡的劳动力通过在外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财富。因此,政府各级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建设环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人力资源存在质量不高,流动性差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制定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只有合理有序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李萌,张佑林.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2]林新波.中国农村劳动力与转移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3]刘嘉,洪建军,侯春生,吴雪珍.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5).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转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22-02

一、永宁乡基本概况

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75%。乡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谷深,属于泸西县的贫困乡。

全乡有耕地26 298亩,其中:水田5 500亩,旱地20 798亩。全乡有5 923户,总人口22 989,其中农业人口22 268,占96.8%,非农业人口721,占3.13%。居住着汉、彝、苗、壮四种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9 181,占全乡人口的83.4%,少数民族人口4 499,占全乡人口的16.6 %。全乡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海拔低、积温高、霜期短、因此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山区特色小产业:冬早蔬菜、生姜、小米辣、甜橙、油茶、核桃、万寿菊、灯盏花。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 736.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约538.9万元,粮食总产约769.1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约33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 816元左右。

二、永宁乡人力资源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略微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 [1]。

1.永宁乡人力资源及就业现状。永宁乡目前有劳动力13 000人左右。待转移劳动力约3 000人,2010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 75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516人。在文化水平上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接受初中、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均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但中专以上教育者转移比例较小,已转移的人口初中文化水平占总转移人口的60%以上。在年龄构成上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

2.永宁乡人力资源转移特点。永宁乡目前的劳动力以转移流动为主,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大部分进城农民在小城镇,就近就地就业,进入大城市的较少。大部分进城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永宁乡通过对剩余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村开始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集中培训,定向转移,政府组织培训工种达30多个,输出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纺织品加工、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车床加工、驾驶与维修、机械制造、电焊,而且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工种。实现人均月劳务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

三、永宁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山区农业是永宁乡农业的典型特征,与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的目标要求相比,永宁乡农业科技建设具有特殊的难度。永宁乡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乡情,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根本,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永宁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如下:

第一,对农民做了一些相应的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6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农科站全体科技人员深入各村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参训人员达320余人次。第二,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黄果栽培、畜牧业、生姜、小米辣、灯盏花、万寿菊、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是近年来该乡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起来的能够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乡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余户,形成以户看户、以户带户,以户帮户的模式,为把广大农户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第三,以市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同时畅通特色产品外销的通道。按照“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先后引进省内龙头企业5家,并与之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形成市场和技术优势与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农户,加快发展。

四、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永宁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结合永宁乡农村实际,积极培育适合永宁乡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中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稳定[2]。根据永宁乡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任务的要求,永宁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人才素质较低的问题成为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3]。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亟待提高各种劳动技能,才能激发农村内在的发展动力。必须将丰富的人力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农民,发展农村,致富农民,才能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构,实施劳务输出整体推进方针,前方位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目前对农民来说,有需求想学习,但不想掏钱,不愿耽误农活。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农民受益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在培养农民寻找岗位的能力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4]。

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永宁乡目前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 752人而言,要实现永宁乡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化建立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在保持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和促进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尤其要优先发展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就地转移就业。围绕本县旅游、民族民风特色等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就地转移创造机会。

4.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探索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城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性。永宁乡城子村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而且能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5.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同时还要求发挥其回乡劳动力的“反哺”作用。政府各级领导应因势利导,对农民工的回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政策服务,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回乡的劳动力通过在外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财富。因此,政府各级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建设环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人力资源存在质量不高,流动性差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制定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只有合理有序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萌,张佑林.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2]林新波.中国农村劳动力与转移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3]刘嘉,洪建军,侯春生,吴雪珍.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5).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转移;对策

一、永宁乡基本概况

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城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2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75%。乡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谷深,属于泸西县的贫困乡。

全乡有耕地26 298亩,其中:水田5 500亩,旱地20 798亩。全乡有5 923户,总人口22 989,其中农业人口22 268,占96.8%,非农业人口721,占3.13%。居住着汉、彝、苗、壮四种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9 181,占全乡人口的83.4%,少数民族人口4 499,占全乡人口的16.6 %。全乡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海拔低、积温高、霜期短、因此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山区特色小产业:冬早蔬菜、生姜、小米辣、甜橙、油茶、核桃、万寿菊、灯盏花。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约6 736.5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约538.9万元,粮食总产约769.1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约33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 816元左右。

二、永宁乡人力资源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略微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 [1]。

1.永宁乡人力资源及就业现状。永宁乡目前有劳动力13 000人左右。待转移劳动力约3 000人,2010年底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 752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4%,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516人。在文化水平上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接受初中、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均高于全部农业劳动力,但中专以上教育者转移比例较小,已转移的人口初中文化水平占总转移人口的60%以上。在年龄构成上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青壮年和30~50岁之间的中年人。

2.永宁乡人力资源转移特点。永宁乡目前的劳动力以转移流动为主,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大部分进城农民在小城镇,就近就地就业,进入大城市的较少。大部分进城农民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的服务行业。永宁乡通过对剩余劳动力比较集中的村开始实施整村推进计划。集中培训,定向转移,政府组织培训工种达30多个,输出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手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纺织品加工、家政服务、计算机应用、车床加工、驾驶与维修、机械制造、电焊,而且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工种。实现人均月劳务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断增强。

三、永宁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山区农业是永宁乡农业的典型特征,与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的目标要求相比,永宁乡农业科技建设具有特殊的难度。永宁乡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乡情,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为根本,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永宁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如下:

第一,对农民做了一些相应的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6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农科站全体科技人员深入各村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期,参训人员达320余人次。第二,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黄果栽培、畜牧业、生姜、小米辣、灯盏花、万寿菊、生物资源开发等产业是近年来该乡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起来的能够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全乡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0余户,形成以户看户、以户带户,以户帮户的模式,为把广大农户培育成新农村建设的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第三,以市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同时畅通特色产品外销的通道。按照“你发财,我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先后引进省内龙头企业5家,并与之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规模,形成市场和技术优势与示范带动效应辐射农户,加快发展。

四、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永宁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结合永宁乡农村实际,积极培育适合永宁乡农村发展的新模式,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中走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稳定[2]。根据永宁乡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现状及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任务的要求,永宁乡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人才素质较低的问题成为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3]。庞大的低素质劳动力亟待提高各种劳动技能,才能激发农村内在的发展动力。必须将丰富的人力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减少农民,发展农村,致富农民,才能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机构,实施劳务输出整体推进方针,前方位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目前对农民来说,有需求想学习,但不想掏钱,不愿耽误农活。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建立新的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农民受益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在培养农民寻找岗位的能力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4]。

3.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永宁乡目前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 752人而言,要实现永宁乡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化建立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在保持城镇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和促进城镇规模成长、功能完备和质量提高,尤其要优先发展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就地转移就业。围绕本县旅游、民族民风特色等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就地转移创造机会。

4.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探索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是一座历史文化名村。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城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持续性。永宁乡城子村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不仅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目的地,而且能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5.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同时还要求发挥其回乡劳动力的“反哺”作用。政府各级领导应因势利导,对农民工的回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政策服务,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回乡的劳动力通过在外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财富。因此,政府各级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建设环境。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5]。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人力资源存在质量不高,流动性差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制定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积极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与管理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只有合理有序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萌,张佑林.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7,(1).

[2]林新波.中国农村劳动力与转移特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3).

[3]刘嘉,洪建军,侯春生,吴雪珍.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5).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6

关键词: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24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4-077-05

一、东北乡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就业结构分析

1.东北乡村劳动力资源基本状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2010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1.3%、47.5%、46.9%,三省合计为44,8%,低于全国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50.1%的比例。

从乡村人口的学历状况来看,东北乡村劳动力的学历层次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乡村人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比例为69.8%,而辽宁、吉林、黑龙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80.8%、69.6%、75,8%,三省平均的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到了乡村人口比例的7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而同期江苏、浙江、山东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分别为75%、66.9%和79.1%,可以看出东北乡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高,这使向城镇转移的乡村劳动力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增加在城镇择业的竞争力。

2.东北乡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截止2010年底,东北乡村农业人数达2747.6万人,其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为1885.2万人,占乡村从业总人数的68.6%,远远高于全国59.5%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从事农业生产仍为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民就业的最主要途径。农业生产、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成为乡村劳动力从事的主要行业,其就业比例分别为68.6%、6.8%、6.2%、3.0%、3.9%、2.2%,占到了乡村从业总人数的90.7%。

二、东北乡村剩余劳动力及隐性失业状况分析

1.东北乡村剩余劳动力状况

以经济学家刘易斯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结构学派)认为,发展中国家乡村存在着无限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并认为他们的转移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接近于零。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乡村剩余劳动力是存在的。具体到我国,巨大的人口增量、制度创新的滞后、乡村技术进步缓慢、土地等资源束缚以及教育落后等因素,是造成乡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原因。

截止2009年,东北乡村人口总数为4823万人,其中有效劳动力资源数为3069.7万人,有效劳动力资源占东北总乡村人口数的63.6%,劳动力资源中实现就业人数2747.6万人,从业比率为89.51%,剩余劳动力资源322.1万人,剩余劳动力比率为10.49%,略低于全国11.13%的剩余劳动力比率(详见表1)。

2.东北乡村的隐性失业状况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虽然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但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高达68.6%,其中黑龙江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比例为73.4%,高于全国59.5%的水平。在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下,再加上东北气候寒冷导致的季节性生产,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当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

2000年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应为1.96亿人。2000年乡村劳动人口为39222万人,现阶段乡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杨韵新(2002)根据劳动一耕地比例法估算出到2000年我国农业部门隐性失业的数量为1.41亿人。

根据杨韵新计算的全国乡村的隐性失业系数K,利用东三省的对应数据估算,东北农业部门的隐性失业人数为306.9万人,占东北农业从业人数的11.2%,占全国乡村隐性失业人数的2.81%(详见表2)。

三、东北乡村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分析

1.乡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状况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东北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也在加快。据初步估算,在不考虑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省际外迁因素的前提下,2006年到2010年,东北三省农转非的人数为203.25万人,而同期非农人口自然增长人数累计为121.68万人,因农转非导致的非农人口增加人数为非农人口自然增长的1.7倍,农转非人口对于城镇人口增加比率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贡献(详见表3)。

2.城市单位使用乡村劳动力状况分析

在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趋势加快的同时,乡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另一条主要途径一进城就业的人数和比率也在逐年增加。截止2009年底,东三省城镇单位使用的乡村劳动力人数已达58.71万人,占就业人数的4.7%。从2005年到2009年城镇单位使用乡村劳动力人数增长的趋势来看,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于就业人口的数量,乡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其中辽宁作为东三省中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使用乡村劳动力比重最大,2009年城镇单位使用乡村劳动力人数占就业人数比例达到8.6%(详见表4)。

从城镇单位使用乡村力的行业分布来看,乡村劳动力进入比较集中的行业均为技能要求相对低的体力型行业,使用乡村劳动力比例最大的五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吸取了大部分的乡村劳动力,辽、吉、黑三省制造业和建筑业使用乡村劳动力占城镇单位使用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之和分别为:52.9%、57.6%、69.4%。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7

关键词:劳动力要素;城乡收入差距;市场分割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023-02

1、导 言

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33: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将威胁到我国已有的改革成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感。一直以来,不断有学者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进行研究,力求找出其影响原因并采用合适措施使之缩小至合理水平。其中,有学者Shi(2002)用9省数据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将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解释为劳动力市场与户籍制度的影响,另有杨俊、张宗益(2003)则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收入分配变动的主要因素,也不存在自发的“倒u”型过程,只有人力资本积累才具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明显作用。更多的学者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要素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如何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做出剖析,最后根据影响途径针对性地提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2、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配置现状

劳动力要素市场是劳动力要素配置和流动的场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自产生之日起由于各种制度诱因便存在着分割的现象,长时间的被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30年来,各种相关的诱因在市场机制和行政因素影响下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多元的劳动力要素市场,而今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是传统体制下劳动力要素配置方式的延伸。

由相关劳动力分割市场理论我们可以得出,无论是传统制度下的被划分为城市和农村户籍劳动力市场还是当今复杂、多元的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影响我国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阻碍着城乡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更进一步影响城乡收入水平。

2.1传统的劳动力要素配置方式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建立的户籍制度、劳动制度及相关制度造成了人口和劳动力的城乡分割。相关制度诱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区分了农业和非农业两种户口性质,农业户籍人口不能向城市迁移,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农民和城市居民拥有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身份,制度性的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分割正式形成。可以这么概括的说,我国现存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城乡劳动力自由有效流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2.2当今复杂、多元的城乡劳动力要素配置形式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开始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传统体制下壁垒森严的劳动力资源城乡分割被改变,形成了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现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体制的基础性变迁。现阶段,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就业的行政控制逐步放松,加上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到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日益增长,但至今尚未形成稳定、制度化的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劳动就业机制,农村劳动者还不可能真正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况(崔学海,2007)。现今,在我国劳动力要素流动的结构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户籍式劳动力迁移和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非户籍式劳动力迁移。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全国1.31亿迁移人口中,非户籍迁移占全部迁移入口的65.1%。两种不同性质的迁移对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不一,同时也各自影响着我国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更详尽影响途径将在下文中做进一步阐述。

3、劳动力要素配置如何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如上文所述,我国劳动力要素市场的人为分割与扭曲配置情况决定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所以说,我国劳动力要素配置情况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方面。当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于转移分类角度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以转移后转移个体的性质改变即户籍改变为考查主体,可以分为户籍式转移和非户籍式转移;而以实现劳动力转移地点为考查主体,则一般分为劳动力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接下来,本文分别从两种分类角度来剖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以及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3.1户籍式转移和非户籍式转移模式的效应

除了农村人口流动角色原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农村教育年限较短,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要素配置低下的情况,最为明显的就是当今所出现的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行的情况。虽然说农村劳动力要素不能有效并充分自由地移动,但不能否认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以各种形式转移着。其中,最为优秀的农村青年由于考学等原因以户籍式转移的方式,不可避免的遵循着“农村播种,城市收获”的路径来到城市。由于考学的原因进城的大学生,为城市提供新的税基,补偿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要素缺口。这些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剩余”几乎全部归城市所有,对农村的外溢效应极其有限,对城乡之间衔接所起的作用也不大。这种转移方式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并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非户籍转移大多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城市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最终更有效地调配了城乡的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羁绊,此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务工一段时间后,最终还是会回到农村,其中大多以在城市中所学技术积极地工作和生活,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非户籍的转移方式当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模式的效应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很大比重表现为异地转移。这种转移虽然也给农民带来明显的好处(非农业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但它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呈扩大趋势。农业劳动力异地转移模式,即流向大中城市的就业模式,所派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孕育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是身份和职业合二为一,其中“农民”代表他们的身份,而“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进城务工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城市化进程,当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如何把农民转化为农民工,而是如何把农民工转化为市民。而城乡居民的差别不仅表现在经济收入上,还表现在公共品供给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意味着政府必须承担对上亿个农民工的公共品的供给,使农民工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同原有城市居民一样,这是国家财力所难以承受的。

这就存在着如何形成一种机制,使农民工的福利制度能够与现有城市福利制度相融合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就是舒尔茨所提出的在农村社区追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是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4、根据影响路径提出对策和建议

4.1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

要使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首先必须继续深入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取消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不合理的干预和管制,推动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剩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其次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除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异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有效地配置到城市所需岗位,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如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小城镇等)来长久性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致力通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经济发展新机制;再者还需要注重改革城市劳动力就业保护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让进城农民工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4.2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提高农村人力资源

乡村劳动力资源篇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39-02

农村富余劳动力指的就是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最低生存费用的那部分劳动力。据统计,在我国目前9亿的农村人口中,大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根据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所需合理的劳动力在1.5亿左右。这就意味着约有3.5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除去乡镇企业转移的2.3亿,我国农村仍有1.2亿的绝对富余劳动力。为转移如此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队伍,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摆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根据刘易斯理论,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原因有二:一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赶超型的发展战略。长期采用“工农价格剪刀差”等社会不平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抽取农业剩余,以农养工;另外,又人为地锁定农与非农的身份,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同步向城镇转移。这是城市化滞后于同期工业化水平的根本原因。二是改革开放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大量的隐蔽性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职业转变,但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城乡人口的地域转化。最大限度地抽取农村剩余,以农养工,是政策的必然和历史的现实,也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富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约为5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64%。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程度占16.5%,初中程度占61.7%,高中程度占13.6%,中专及以上程度占6.7%。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5%。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层次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会越来越窄。由于劳动成本上升,价格推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民工荒”,这些都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造成的。

(三)现行的户籍、土地制度制约

目前的户籍制度还存在城乡分割现象,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户籍管理制度锁定了农与非农的身份,窒息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被制度性地限制在狭小的生存空间和生存领域,导致了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力供需状况的很大差异,致使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等劳动报酬收益的较大差距;城乡分割阻碍了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农村人口负担过重的状况无法改变,二元结构得不到改善,间接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土地是打上“烙印”的、严格限制农民流动的制度因素。现行的土地制度实行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主,按人口划分,土地规模狭小;土地所有权主体界限不明、缺位;土地频繁调整,承包土地产权价值降低;产权流转不畅,产权结构无法优化;农户产权保护不严格等。现行的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形成土地流转机制,阻碍了要素的合理流动,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

(四)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化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如异军突起,广开就业门路,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另外,自身矛盾日益凸显,资源消费高,效益低,就业扩张能力低,难以适应资本、技术有机构成的提高;布局分散,集聚效应差,二、三产业结构失调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整合能力低;政企不分,不能真正成为承担责任的经济实体,权利实现不够,管理方式粗放等制约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再加上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土地制度制约,使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五)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目前,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形成,成为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制约因素。首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分散,不易形成要素聚集效应,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其次,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的福利制度,使得在人口迁移成本增加的同时,还为政府制定歧视性政策提供了依据,体现在就业政策上就是劳动者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目标人群的差别等限制了生产要素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动,使资源有效配置率降低。要素在城乡间的不平等流动,扩大了城乡差别,恶化了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农村富余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转移大量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人均GDP1 000~3 000美元,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当前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一)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和工业化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农村工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新市场的开发,同时又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就业渠道,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巨大吸收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不仅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而且逐步使农村土地集约化,从而又推动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城镇化在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劳动力资源的同时还为农业的产业化提供了后方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水平

通过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采用立体开发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战略,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加强农民的科技、市场和法制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三)改革、创新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城乡隔离体制,严重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土地制度势在必行。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新型户籍制度,让农民能够不受限制和约束地参与城市大市场的竞争,在制度方面为农民和市民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与均等的竞争机会。同时,还要加强劳动市场的组织建设,发展各种中介机构,便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在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加快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活动,以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和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进程。

(四)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内部吸纳富余劳动力的空间

目前的乡镇企业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布局分散影响了产业聚集效应的发挥,造成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吸纳富余劳动力能力有限,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但是,2008年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37.8%,其中35%在大中城市,可见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政府要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乡镇企业也要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深挖自身潜力。乡镇企业应聚集在小城镇周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发挥群聚效应和辐射作用,使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同发展。

(五)建立公平、竞争、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这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整体劳动力市场在发育规范上的欠缺,不利于劳动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合理流动,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公平、合理、有序的转移,就必须培育城乡统一的能使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消除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因素、政策限制;加快就业制度改革,规范劳动力就业服务市场,把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范畴,构筑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和平等发展;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调节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供求状况,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 彭连清,周文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与特征[J].农村经济,2008,(7).

[2] 郭翔宇.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城乡统筹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冯承强,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与相关政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0).

[4] 杨继武,孙章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理论学刊,2008,(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