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康复护理服务8篇

时间:2023-10-31 10:25:42

康复护理服务

康复护理服务篇1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服务;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康复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3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56-01

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与康复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诊断及处理精神障碍病人潜在和存在的精神疾病的反应,精神障碍病人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年龄24-52岁,平均(27.98±6.52)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2.44±1.53)年;住院时间71-181天,平均(89.38±26.11)天;用药剂量为等效氯丙臻剂量(261.11±12.35)mg。观察组患者40例,年龄25-56岁,平均(28.21±5.88)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2.52±1.47)年;住院时间68-179天,平均(90.15±25.97)天;用药剂量为等效氯丙臻剂量(258.38±11.97)m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与管理,在进行急性症状控制2周后,进入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常规护理与管理包括病房秩序维持、护理安全管理、病情密切观察、生活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包括:①规范化护理服务:住院环境的温馨,保持环境整洁,规范化心理护理,确保语言文明、服务耐心捉到、动作轻柔等,尊重患者人格,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环境服务。②健康教育:利用板报、宣传手册、语言讲解、报刊读物等方式宣传教育精神病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心理指导等心理服务。③生活关怀: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服务,对存在问题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照顾与关怀,发放水果或改善伙食等。④情感支持:为患者提供家属探访服务,让家属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为家属提供交流指导,帮助家属与患者建立情感交流。⑤文化护理:让患者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与病房要求,帮助患者重新构建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与行为准则,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1.3 评价方法[2] 在入院时与治疗8周后,以简明精神并评定量表(BPR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定,由高年资临床主治医师与心理医师完成,评价人不参与护理管理,对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情况全盲。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PRS、SDSS评分结果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精神科护理具有促进及保持良好行为,达到维持个人整体的功能状态的作用。美国护理学会在2000年出台的《精神科护理的范围及标准》中将精神科护理定义为“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科学而艺术地向服务对象提供精神卫生服务”[3]。精神科护理的对象包括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精神科护理实践的宗旨主要包括: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及尊严,应尊重个人独特的个性特征及生存方式。②人的目标是成长、健康、自主及自我实现,护理的目标就是帮助个体成长、健康、自主和自我实现。③每个人都有变化的潜力及追求实现自我目标的愿望,护士应重视病人的长处和发展潜能。④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自尊与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⑤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意义、需要及目的。只有在了解个人意义及背景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个人行为的意义,护士应努力探索病人的心理、行为需要和意义。⑥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护理的权利。护理应满足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的健康需要,护理的目标必须由护患双方共同参与。⑦每个人都有参与决定自己生理和精神健康的权利,个人具有自我决策权。⑧疾病是人成长的经历之一,护理的功能是尽可能帮助个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健康及自我实现。⑨人际关系具有促进个人成长及改变的潜力,护理人际关系是达到护理目标的工具。作为合格的医务人员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贵宾,要用爱心、智慧和技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才能让医患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只要我们坚持从每位医护人员做起的理念,医患关系就可变得健康、和谐和美满!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重视医患沟通,提倡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能有效缓解医患之间的难题,提升服务品质,拓展医院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遵清,李传平,岳淑英,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1):11-13.

康复护理服务篇2

今年1月以来,我科被确定为我院首批“优质服务护理示范病房”,在活动期间,我科护士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强化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从减少液体呼叫,用心服务,无陪伴患者特需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

1、为提升护理品质,我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及资料。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基础培训,以对比的形式展现了晨晚间护理前后的病房情况;以考试的形式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针对我科三年以下护理人员较多的现状,除护理部的低年资护士培训外,科室加强了对其的传帮带;在晨会上就典型病例典型事件开展讲解和讨论,使低年资护理人员能尽快适应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推动低年资护士成长。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护理事业,科室在每月的护理业务学习和查房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学习的新内容,而且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以讲解的形式交流;要求护理人员不论年龄大小,均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熟悉课件内容,然后在科护理会议上共同探讨。经过努力,科室每一位护理人员均能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个人的讲解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不折不扣的宣传、执行、实施。

完善修订我科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将服务项目、护理服务承诺,在病室醒目位置公示,接受病人及家属的监督。增加级别护理指示牌,使每位患者清楚知道自己级别护理所应享有的权利;签订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责任书;制作了各种温馨提示牌。

3、加强了护患沟通,重点抓好几个环节,尽量给病员创造舒适方便的环境。

入院是留给病人印象最深刻的阶段,按入院规范作好服务,了解病人所需,并及时宣讲医院规章制度,以取得病人及陪护的配合。病人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服务满意度,在治疗中期随时关注病人治疗的进展,作好解释与鼓励,让病人觉得他在医护人员心中的重要性。出院宣教和交流很重要,不仅要进行健康知识宣讲,重要的是了解病人在住院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满意的地方,护士的虚心请教和解释可以打消病人的不满意,赢得病人的肯定。针对病人病情,反复、认真地作好健康知识宣教,让病人能真正掌握健康知识。病人出院将注意事项打印成文字资料发放给病人和家属帮助记忆。对操作困难者,不安排护生操作;操作失误时,虚心道个歉,获得病人的理解。在病房现有的条件下加强热水供应。推出为每位在院患者发放温馨提示卡,告知每天所要进行的所有治疗,让病人和家属作到对自己的治疗心中有数。

4、改变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

为了加强病区的管理,将病区分为两个小组,由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负责包干病人的护理及治疗工作。责任组长不仅分管病人,还对本小组护士工作给予监督管理。中医组长负责病区每日中医特色治疗,保障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为了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实行弹性排班,安排基础护理班人员负责加强管理病人的生活起居,进行晨晚间护理,协助病人洗漱、翻身,为病人修剪指甲、胡须,安排病人进行检查以及治疗,随时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心理,耐心进行沟通,满足病人的需要,在呼叫铃声响起之前来到病人身边,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

5、我们用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

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着手,真心希望我们的付出能给患者带来帮助。我们用实际行动演绎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以我们的行动让病人感受到在医院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温馨温暖,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真诚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让他们心里暖暖的,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家属,还是工作人员之间,都微笑以待,真诚以待,构建一个和谐的科室氛围就是我们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针对我科部分患者夜间无陪伴的问题,为了加强夜间巡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避免因高龄、视力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诱因导致的安全事件,我们又推出了 “无陪伴患者特需服务”。每日下午查房的时候责任护士都会了解患者留陪情况,对夜间无陪伴的患者在护士留言本上进行标注,夜班护士根据留言即可明确夜间哪些患者没有陪伴,从而在夜间多加巡视并提供适当的生活帮助如倒水吃药、协助患者入厕,避免跌倒发生。

6、体会

①实施护理优质服务以来,我科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首先全体护士有效的转变了服务观念,较好的克服了个性中的一些粗心、大意、毛躁等缺点。主动服务的意识更浓厚一些。其次,基础护理,病室管理较前有了明显的转变。第三,为患者及家人健康教育活动更规范。第四,护士的精神面貌较前有了较大的改善。

②为病人提高的优质服务理念及行动都是有价值、有意义、利国、利民的一件值得倡导和坚持的事。我们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的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而作出我们的努力。

③提供服务简单,提供优质服务却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除了必备的人员、人文素养(包括患者及家属)外,还需要国家、政府、医院、科室及个人的充足投入。这是以经济支持为基础,人力投入为成本,职业操守为准绳,精神奉献为依托的一项工程。

康复护理服务篇3

关键词: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康复医学;优质护理服务康复医学科是医院应用康复技术开展预防、诊断与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患者功能障碍的科室。近年来随着抢救救护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创伤等危重症死亡率不断下降,但危重症所致功能障碍需接受康复治疗患者例数也随之增多。康复工作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系统性工程,康复治疗过程是一个持续性的诊断、治疗、评估过程,医疗护理联系密切,医护密切配合有助于保障康复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某院应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于康复医学科有助护理服务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某院康复医科共有床位50张,共有护士12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7.1±6.2)人;护士2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士长1名,其余均为护士。

1.2方法康复医学科优质护理内容:①规范的服务标准:制定统一的护理文书、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常规护理标准与服务项目,生活护理与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制定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级别,等;②岗位责任制度:各班均具有其岗位职责,负责床位,各项护理治疗、康复训练均有明确的时间安排;③整体责任制护理模式:?以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带领5名责任护士,分管床位,并据患者病情分配责任护士岗位;?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以及其它护理项目;④健康宣教:以一对一指导、集体宣讲等模式进行健康宣教,采用形式多样的宣教方法激发患者学习兴趣;⑤护理指导:评估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病情,指导患者完成穿衣、刷牙等基本活动,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⑥提升服务内涵:关注细节,预防并发,了解患者需要;⑦注重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据护理内容组建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等质控小组,强化质控意识,人人均承担质控职责,发挥自我能动,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⑧建立个人移动终端网络信息系统,完成信息交互,促治疗护理内容的落实。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①?建立康复小组,下辖康复护士、康复医师、主治医师等,对每个转入医学康复科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评估,制定预防、治疗、护理方案,按医院护理标准、操作规范执行,划分康复护士岗位职责,明确医护职责,积极控制原发病、合并症,完成康复治疗与功能恢复训练;?医师应积极参与至健康宣教中来,解答护士疑难,配合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完成信息交互;②培养护士综合护理能力:?培养诊断与评估技能,掌握各种评定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与方法;?康复治疗技能培养,使护士具有实施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的能力;③?护士可据自身所学护理知识与技能,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发现潜在的问题与不安全因素,积极制定改进方案,并融入至优质护理内容之中,规避风险因素,抑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细节管理质量;?护士可对患者错误的认知、活动予以纠正,如制止患者进行不正常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锻炼[1,2]。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12年共接待患者320人次,2013年接待患者305人次;2012年护士专业能力测试评分(72.1±15.3)分低于2013年(85.2±10.2)分;2012年患者满意度(83.2±15.2)分低于2013年(89.2±4.2)分;2012年度康复治疗伤害、患者意外伤害、护患纠分分别为8、5、8例次,共11例次,2013年分别为1、0、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康复治疗护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患者多由其它科室转至,合并有其它疾病,护理、运动治疗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部分拉伸项目可能造成继发性损伤,因此运动治疗需循序渐进。康复科护理需医护密切配合,但大多数医疗护理活动均由护士完成,医师因临床时间不长获取信息不充分,存在安全隐患。本次研究中于康复医学科优质护理中应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建立康复小组,培养护士综合护理与康复技能,诊断、治疗合并症技能,提升了护士综合护理水平,发挥了护士临床优势,提升其指导康复训练的能力。2013年护士专业能力显著提升,而康复治疗伤害、患者意外伤害、护患纠分例次均有所下降,获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康复护理服务篇4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人文关怀;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11-01

护理学是一门人性的科学,良好的关怀照护会直接影响病人对护士的感知,是一种情感的体现,是一种专业性的关怀⑴。在护理过程中落实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要求,也是维护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的需要,并通过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环境改善、服务责任落实等途径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⑵。我院于2010年4月20日成立中医康复科,在院领导高度重视下,又于2012年3月起在中医康复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科室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人文关怀”新举措,使住院病人数及患者满意率均逐年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我科开展“人文关怀”活动的具体措施:

2.1 医院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改善服务环境 对病区进行了全面改建装修,改善了服务环境,优化了服务流程,更新了各项医疗设备;为病区病人设立了晾晒衣服的衣架、坐式便器等;为病人创造了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

2.2 加大宣传力度,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我科“为患者想的更多、为患者做的更好”的服务宗旨

2.2.1 科室医护人员通过书写“通讯”的形式,将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等刊登到地方报及医院的《健康卫士》报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我院中医康复护理新动态。

2.2.2 高度重视出院病人的电话回访,科内设立一名专门负责电话回访的工作人员,要求回访率达100%,对回访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每月在科室会议上进行讨论。

2.2.3 “工休座谈会”开展有声有色 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一下午,由我科护士长亲自主持,邀请住院病人及其陪护一起参加。“座谈”内容主要包括:住院期间的安全知识、康复期病人的心理干预、病人或家属意见及建议的收集和回复、良肢位摆放技术等操作时陪护的配合要领等等。

2.3 做好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和谐护患关系。

2.3.1 设立电话预约登记本,针对“冬病夏治”和住院床位暂时不足等情况,我科护理人员根据科室安排,按照电话预约的先后顺序及时通知病人入院进行诊治,大大节省了病人重复往返医院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2.3.2 巧用棉棒,协助病人按压输液后的穿刺点 我科以脑卒中后遗症、椎间盘突出症等病人为多见,此类病人大多存在偏瘫或一侧肢体麻木疼痛,再加之使用通经活络的药物;在为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一般选择患者的健侧上肢,那么,输液后穿刺点的按压便成为了一大问题。我科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采用从棉签部位折断后的医用棉棒,沿血管走行方向置于穿刺点的上方,再用医用胶布环形缠绕进行穿刺点按压5-10分钟的方法,大大减少了穿刺点出血、皮下淤血的现象。又节省了护理人员为患者按压穿刺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2.3.3 每个病房内均悬挂有责任护士的姓名,便于病人在有需要时,能及时得到责任护士的帮助。

2.4 温馨便捷服务,满足病员基本需求。

2.4.1 便民箱:免费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针、线、手机充电器、电池、刮胡刀、电吹风、梳子、橡皮筋等。

2.4.2 免费提供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我院康复科将走廊的板报上和“白求恩书苑”上放置有关中医康复方面的资料及书籍;在每个病房内均悬挂“中医健康宣教册”等;病人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责任护士都要针对其病情的不同阶段开展健康宣教。

2.4.3 在病区走廊的显著位置公示《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及防盗、防骗、防火、防跌倒等温馨小贴士。

2.5 通过多种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2.5.1 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主要通过管理人员对护理服务的专业评价和患者对服务质量的反馈(为每位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工作表现和患者反馈优秀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发护士的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用心工作的热情,以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提高。

2.5.2 对患者所写的感谢信或锦旗中点名表扬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

2.5.3 对主动担任科内疑难、危重等病人护理工作的,主动参加医院、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病历讨论、护理查房等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

2.5.4 对科内主动参加院外的各项竞赛,且获得名次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3.效果评价:

3.1 改善了护患关系:优质护理贯穿在患者就医的前、中、后整个过程中,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模式是一种有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⑶,从而和谐了护患关系。

3.2 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享受护士温馨、专业的护理服务,感受护士“微笑传递关爱”的亲切感,护士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基础护理到位,健康教育到位,使患者身心舒适,自护能力提高。

3.3 提高了满意度:2010年至今,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且经常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口头、书面表扬。2010年收到感谢信2封;2011年收到患者表扬信3封,锦旗3面;2012年收到患者表扬信6封,锦旗5面,2013年1月-3月,收到患者表扬信12封,锦旗2面。

3.4 提高了经济效益:随着患者的逐年增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大趋势。

3.5 提高了社会效益:康复科科在2012年度成绩突出,被医院评为“先进集体”。各类“人文关怀”小经验被全院其他科室借鉴使用。

4.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不断深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安静、优质、整洁的就医环境,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 胡可芹 ,新加坡樟宜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培,医学与社会[J],2002,15(1):33~34

[2] 谢秋平 人文关怀在计划生育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心理医生杂志[J] 2012年5月(下)总第216期 〔A〕R169 1007-8231(2012)05-0481-01

[3] 苗则利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A〕心理医生杂志[J] 1007-8231-(2012)05-0415-02

康复护理服务篇5

中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中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具有发病率高、变化快、发病急等基本特征[1]。由于患者康复后容易出现身体障碍类后遗症,其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对中老年患者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患者98例,男患者:女患者比例为58:40,年龄为50~90岁,平均年龄为(69.32±12.1)岁;病程为4h~5年,平均病程为(2.3±1.1)年;本组研究对象均通过MRI、头颅CT等确诊。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值得临床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入院宣教、病房护理、基础护理等常规措施给予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措施体现如下。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 通过分析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划分成2个不同的小组,每组安排1名组长,主要负责小组工作指导、跟踪等工作,同时安排2名护理人员搭配为1个小组,每名护理人员负责不同患者的护理工作,采用早晚交班轮值的方式值班。

1.2.2全面落实包床到护责任制 护理人员对患者从入院直到出院的健康指导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加大患者与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力度。同时,护理人员在巡视病房时,对患者输液情况、病情等进行全面观察,对患者的需求进行了解后并尽量满足。

1.2.3针对性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开展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小册子、开设疾病知识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宣教活动,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明显提高,从根本上提升治疗依从性。另外,通过专门的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洗澡、吃饭等日常生活能力。

1.2.4运动疗法训练 首先训练上肢关节肩关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①屈曲运动:通过护理人员利用一只手将患侧肘关节扶住后,使其维持在伸展位状态,另外一只手将患侧腕关节辅助,使其维持在中间位状态。上举患者患侧肩关节指导最大屈曲状态时将被动运动停止;②外展运动:被动外展患侧关节直到90°左右;③内外旋转运动。患者肘关节屈曲90°,患侧肩关节外展90°,通过护理人员将患侧肘关节握住后,另外一只手将患侧腕关节握住,以被动的方式内外旋肩关节;其次训练肘关节,肘关节的活动幅度、屈曲、伸展角度分别为140°、40°、180°;再次训练腕关节,掌心向下后,前臂与掌骨以一直线呈现,尺侧偏斜、桡侧偏斜、背屈、掌屈等角度分别为45°、30°、70°、80°;最后是掌指关节,其屈曲角度大概为80°,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合理的增加掌指关节的屈曲度。通过管床护理人员来完成运动疗法,每个动作以缓慢的速度持续3~5s,每次重复3~5次,慢慢的增加持续时间以及重复次数。

1.3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若P

2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2w、护理后4w 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康复护理服务篇6

【关键词】 骨科; 术后功能锻炼; 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086-02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pplication in Humeral Shaft Fracture Recovery Treatment after Operation/LI Jing-zhong,ZHANG Lei,ZHAO Chun-y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6-87

【Abstract】 Objective:Discusses systematically the guidance of orthopaedic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unction exercise,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time.Method:Selection January to June 2012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60 cases of humeral fractures in patients treated by using random numbers table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 quality nursing, 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fluence o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Result:Observation group in hospital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High quality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No.2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City,Kunming 650021,China

外科手术不是骨科疾病治疗的终结,而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相关的临床实践证明,如果只是单纯的行外科手术治疗,而没有贯穿于其中的相应康复治疗,骨科疾病患者难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或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在现实的临床工作中,由于外界的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往往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从而大大影响了骨科疾患的治疗效果[1]。目前,随着国内大范围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以及笔者所在科室3个病区积极中央下发的贯彻落实国家卫生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护士在护理服务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整体护理,把患者的康复及健康指导融为一体,力争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2-3]。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实践,对2012年1-6月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护理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优质护理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男43例,女17例,年龄14~84岁,平均(49.1±1.5)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开展术后早期康复,健康教育是康复的关键。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须与患者系统临床康复评估为基础,由于患者个体情况不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在评估中与康复师互相沟通,参考相应的临床及康复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流程,同时应根据康复过程出现的情况(如并发症、急症等)及阶段性康复评定结果,动态调整康复流程[4]。

1.2.2 术后早期康复计划 (1)手术当天麻醉苏醒后,患者一般状况良好,伤口渗出少,可在指导下主动活动腕关节和手指。(2)术后第2天,待能够下地,行“钟摆样运动”,下地站稳后弯腰,上肢自然下垂,做悬垂回旋动作(划圈),或做钟摆样前后或左右两侧摆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5次/组,3~4组/d。运动后需用冰毛巾冷敷伤口周围,以利消肿止痛[5]。(3)术后3~6周,骨折初步愈合,开始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如①外展、外旋:仰卧位,双手手指交叉放在头颈部后方,两肘向前、后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外旋;②后伸:双手扶椅背,慢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③前屈,上举:患侧手扶墙壁,做手指爬高运动,练习肩关节前屈,上举[6];④上举、前屈:双手持一木棍做上举,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外展、上举、前屈;⑤后伸、屈曲:健手后伸,手背摸背部最高点,触及肩胛骨,再以健手托患肘摸对侧的肩胛骨[7]。(4)肌力训练,主要是三角肌:①术后3~6周,三角肌的等长收缩训练(不产生关节运动的肌肉力量练习),可以防止肩部废用性肌萎缩。然后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可以控制在每周增加5°~10°;②术后7~9周,主动活动肩关节,等长收缩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③术后10~12周,抗自身重力主动活动肩关节训练,自我牵拉肩关节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④13周以后,主动活动肩关节,使关节活动达到正常,逐步增加抗阻抗练习,使肌力完全恢复[8]。

1.2.3 健康教育 是术后早期康复的关键,护士在康复教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骨折治疗不仅要求骨折的愈合,更加重视功能的全面康复,因此骨折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中复位、固定是治疗的基础,功能锻炼是功能康复的关键,应让患者了解基本病情和康复目的,积极配合,并让患者学会返家后可以开展的康复训练方法,理解全面康复是骨科康复的最终目标。

2 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8.53±0.25)d,全面康复25例(83.3%),行二次护理5例(16.7%)。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5.98±0.46)d,全面康复29例(96.7%),行二次护理1例(3.3%)。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明显,住院时间短,病情康复快,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性指导训练,能够及时的缓解患者因为病情产生的精神压力,提高自我康复意识,极大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整和求生的欲望,对于增强和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更加的明显。老年患者生活条件简单,好多身边缺乏必要的朋友或家人的呵护,护理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呵护,对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痊愈情况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需要,主动的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我护理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效果更好。

患者在进行康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其中患者在肩关节的恢复效果是否明显,取决于患者是否坚持持续高效的康复训练,肱骨干骨折术后护理过程中,不建议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性训练,等局部组织愈合之后,再开始进行大量的活动性锻炼,患者的康复功能比较显著,可以达到骨科康复的最终目标,缩短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关骅,张光铂.胸腰段骨折手术决策流程的量化及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1,19(6):64-65.

[2]王彦科.可膨胀髓内钉在24例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120-121.

[3]谢崇英.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8(12):161-162.

[4]熊英.护理路径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32-133.

[5]黄群.舒适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7-108.

[6]李玉兰.循证护理用于髌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6):92-93.

[7]陈静,凌坤.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38-139.

康复护理服务篇7

关键词:社区康复护理 特点 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22-02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问题重视度的提高,以及传统医学模式的变革,病人的康复护理工作已经由专门的医疗机构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当中,护理工作向居民社区推广也是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再加上国内人口结构正趋于老龄化,推进社区康复护理进一步走向专业化是当前普通民众的迫切要求。

1 社区康复护理及其特点

所谓的社区康复护理,是社区康复计划的康复策略之一,指的是病者、伤者、残者在社区康复的过程中,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的指导下,社区内部的护理人员以全面康复为目标,针对相关人员开展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整体性康复指导,督促他们科学地进行自觉康复训练,逐渐减轻伤痛所带来的痛苦,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以求最大程度实现病人及伤者的康复。

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包括因意外损伤或急性、慢性病所导致的生理、心理障碍者,还有因老龄而导致的机体功能,以及先天性发育不良等等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人群。针对不同的人群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及其对家庭、社会的参与性。当然,由于此类人群病情各异,而且又有各自的家庭,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因此,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具有长期性、分散性、指导性以及复杂性;但同时,相对于专业的医院护理工作,社区康复护理具有费用少,效益高的特点,对于病患家属而言更加省心省力,成本也更低。

2 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内服务对象的健康情况不同,康复需求不同,决定了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别。

首先,对于刚刚痊愈后出院回家的对象,需要对其开展康复期宣传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高龄老人、产后妇女等等,要对其开展日常行为、个人卫生、休闲运动、康复期饮食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帮助他们开展康复期自身护理,并且引导他们远离不良习惯,还应定期联系其家属,争取服务对象家属的配合。

其次,对于慢性疾病对象,社区康复护理护士需要单人联系一部分康复对象所在家庭,对其康复对象进行专门的定时打针、喂药、翻身、褥疮等护理,另外如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定时监测血压并指导服药、乳腺癌术后做肢体活动指导等等,可根据情况轮流进行护理。

再次,向服务对象家属普及诸如口腔护理、为行为不便的患者开展肢体被动运动、身体清理等等技巧性要求不高的知识,吸引家属参与服务对象的康复工作,与社区护理人中相配合,帮助服务对象更快恢复健康。

最后,对于病情相对复杂而且有复发可能、但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长期住院类康复对象,护理人员应当为其建立特殊护理档案,与社区康复机构的医师等工作人员每天定时检查,如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且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动,为有效治疗作好准备。

3 社区康复护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在开展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为伤者、病者服务。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做好服务区域和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查工作。先对社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调查,了解服务对象的生存条件;然后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文化层次、家庭生活水平、卫生理疗要求建立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社区服务对象健康档案,选择设置与所在社区相适合的康复护理项目,必要时可与所服务对象签订护理合同。

其次,在社区内广泛进行康复护理宣传工作。树立社区康复护理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是社区康复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社区卫生人员应当全力动员社区领导、民政工作人员、志愿社团等等力量,通过宣传栏、社区广播、以及免费发放易懂易读的社区康复护理手册等等手段,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对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的科学认识,进而将康复护理工作真正送到患者面前,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康复护理,帮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还可以帮助社会专业医疗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加快大型专业医院的床位周转速度。

再次,创立专门的社区康复护理中心,并配有2~3名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以及一定数量的护士。中心护理可由医院调派2~3名,其它人员可由社区内退休护理人员或者通过护理考核的人中选用,当然中心人员无需常驻,只要中心有需要时再具体联系即可,这样在保证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减轻护理中心的费用负担。医护人员虽然无需长驻,但康复中心必须设立24h全天服务电话,安排有人全天侯当值,以便即时接收护理人员以及服务对象家属的咨询,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如果有条件,可另外开设社区居民咨询热线,由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护师专门负责,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解答社区居民开展日常护理技巧、普通康复常、以及意外伤病的紧急处理等方面问题。

4 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

社区康复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健康环境的建立。因此从事社区护理事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高水准的康复护理技巧,而且还要求其知识面广泛,有一定的心理疏导水平、教育学常识、营养学知识等等,从维护社区居民健康的角度出发,做到热情为康复对象服务,对社区内的康复对象实施科学护理,不断增强康复对象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工作,以便尽快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5 结束语

目前,社区康复护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但由于社区康复护理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经验还不够全面,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及社区康复护理机构自身的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以便将社区康复护理工作推向科学化可持续发轨道展,为广大康复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元英,杨丽莎,覃桂玲,王叶玲.亚健康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13):60-63

康复护理服务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93-03

对于脑血栓患者来讲,后续的康复治疗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关乎到患者治疗后的生活状态及表现,康复效果好,则患者今后有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如果康复效果不好,患者神经、肢体等生理功能受损,则患者今后的生活会非常不便,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本文就护理指引体系在脑血栓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7例脑血栓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干预组男17例,女7例,年龄56~63岁,平均(59.83±2.16)岁;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54~67岁,平均(60.13±2.03)岁。重度脑血栓11例,中度26例,轻度10例,表现为:口吃、嘴歪眼斜、行动迟缓、偏瘫等。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状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干预组所有护理工作均在护理指引体系下进行,对照组护理工作按常规程序进行,内容如下。

1.2.1 对照组 每天定期组织安排患者饮食、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及家属进食,注意患者不能食用体积大、硬的食物,多食绵软、流食;负责患者日常起居,如行走、卧床、上厕所等,避免患者跌倒;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保证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顺畅等。

1.2.2 干预组 对每位被接入院的患者都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讨论,由心脑血管科室护理小组成员进行,操作步骤按照基础护理规范和流程实施:一是确定护理指引章程和内容,拟定、规划健康教育、按摩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项目的顺接工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需要的特殊服务,比如家属工作忙,无法照顾患者,要安排专职护士24 h盯护患者,一旦发生问题马上报告[1]。也可以配合日常护理工作建立护理档案,由专职护士负责,详细记录患者每天的康复情况和疾病问题[2]。二是健康教育,先把脑血栓康复护理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知识和内容向患者讲解,让患者有初步的认识,之后叮嘱护士每天按照护理工作流程与患者交流、沟通,潜移默化的使患者了解脑血栓疾病预防、康复训练等内容,使护患之间的配合度有稳步提升。三是按照脑血栓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确定患者哪个肢体部位需要按摩、热敷,每次按摩20~30 min,每日可按摩2~3次,按摩的时间和次数均可以按照患者的意愿和需求更改;每次热敷需用40 ℃~50 ℃的热水浸泡毛巾,毛巾用手拧干,擦拭患者患肢及其他供血不足、不好的肢体部位,热敷时间为15~20 min,每天热敷1次即可。四是饮食、服药及安全管理,脑血栓患者的饮食及服药很关键,尤其是高龄且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更应该注意不要过多食用高热量、高脂肪、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在服药方面,护士要叮嘱患者及家属正确服药、按时服药;平时多观察患者生活及行为有哪些不安全因素,防止褥疮、预防坠床、控制合并症出现等,同时也可提出并建议患者及家属杜绝处理[3]。

结合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具体工作及信息内容,判断分析在护理指引体系下开展的护理服务对脑血栓患者康复及疾病治疗有何种帮助及优势,获得有效结论。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康复评价 完全康复:患者因脑血栓疾病所诱发的肢体生理障碍完全消失,可以正常生活,行为活动不受限制;部分康复:患者因脑血栓疾病所诱发的肢体生理障碍基本消失,行为活动康复效果显著,仍有部分生理功能未恢复,生活状态良好;未康复:患者因脑血栓疾病所诱发的肢体生理障碍未消失,行为活动受阻碍,生活状态不佳。康复率=完全康复率+部分康复率。

1.3.2 生存质量评价 向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身体康复状况、临床疾病检测及复诊报告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问题,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共20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干预组康复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良好,评分为(95.11±1.9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13±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指引体系的具体应用

护理指引体系是规范护理工作及服务的一种指标和规范,它可以细化护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并拉近各种护理步骤的关系及关联性[4]。在脑血栓患者康复护理中,该体系结构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一方面,它可以使健康教育、按摩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项目的内容更完整、科学,把护理中针对于1例患者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5];另一方面,以指标和规范内容限制、约束护士及患者家属的工作,让他们之间的配合度提升。

3.2 脑血栓康复患者护理重点及关键问题

作为一种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危及影响很深的疾病,脑血栓康复护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无论是治疗期间,还是后续护理阶段,依靠护理指引体系开展康复训练服务工作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6]。笔者认为,康复训练是经上述几个步骤操作后,患者应着重进行的护理服务,患者具备了康复训练的条件和基础后,有步骤、计划地落实康复训练项目,语言训练,按照语言演练标准陪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听说读写同步进行;体能训练,陪同患者在病房内或医院里缓步行走,可循序渐进增加行走的路程[7];肢体训练,针对患者患肢出现的生理功能障碍,进行肢体的针对性训练,比方说下肢的抬腿、蹲起、弯曲、行走训练,上肢的抬手、扩胸、甩手训练。康复训练的标准是由浅入深,由易变难,循序渐进,不可冒进,也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能、康复情况和具体需求及表现更换、改善康复训练内容和计划。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