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8篇

时间:2023-11-22 16:05:19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1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2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 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3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著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4

1医药制造业区位熵分析

以湖北省为背景参照区域,2011年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比较指标,计算规模以上工业部门主要行业的区位熵和专业化系数。一般认为区位熵在1以上、专业化系数系数大于0,表示该部门的专业化水平高,主要为区外服务。如果此类产业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较高,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的产业就是区域的主导产业[2]。分析发现:十堰市工业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且其所占产值比重最高,由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较高,基本都在1以上,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高,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十堰市一级主导产业。医药制造业区位熵仅为0.81,产值比重仅为1.6%,基本为区内服务,但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地区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但产值比重较低。见表3。

2区域医疗服务市场供需机制分析

2.1患者就医区位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医疗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收入水平、偏好、健康状况、时间、共付保险和其他环境因素。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中,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由政府定价,同时政府和社会保险机构越来越强调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很难有价格竞争出现。对于特定的医疗服务需求者而言,在收入水平、医疗服务价格、健康状况和其他环境因素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偏好、医疗机构等级、时间机会成本、共付保险率则是影响患者就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一,由于医疗服务中供需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医疗机构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拥有较多的信息,而患者所拥有的信息则相对较少,医疗服务市场更多地表现出供方主导的特征。因此,患者对于医疗服务供给机构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外部第三方所做出的信号显示,如三甲医院等。医院等级是代表权威的政府给予医院的代表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的标识。在医疗服务多元供给的市场中,这种信号显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导患者的消费行为选择,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医疗服务质量等级较高的医疗机构,导致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第二,从患者所支付的成本来看,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总经济成本包括医疗服务价格、交通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由于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相对缺乏价格弹性,在医疗供需双方的价格谈判机制中,患者处于被动地位,拥有较少的价格谈判能力,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交通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则随患者所选择的就诊地点的不同而变化。患者在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价格相同的条件下倾向于选择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低廉的医疗机构就诊。第三,由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为提高各类医疗机构的服务利用率,由此在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对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提供的同类医疗服务项目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设置不同的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最高,而三级医院最低。但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共付保险率对患者就医区位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小。

2.2区域医疗市场结构与市场半径在多层次的区域医疗体系中,由于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不同区位处于核心与的二元结构之中。核心区位在卫生资源配置上处于优势地位,并通过极化效应的作用,吸引周边地区的卫生要素投入不断向该区位聚集,进而借由规模经济效应、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等自强化机制不断增强其核心地位。聚集经济使得核心区位能够不断降低卫生服务成本,促进医疗科研创新,并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进而对周边地区形成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特定区位的医疗供给市场结构中,综合性医院与其他单科性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及私人诊所共同构成了区域医疗市场的供给主体。然而,各类医疗机构在区域医疗供给市场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按照我国医院标准划分体系,三级特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是等级医院中最具权威的医院,三甲医院在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技术设施和品牌信誉度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等级医疗单位。在区域卫生供给市场中,不同层次医院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具有纵向产品差别,产品差别导致一些客户对某些医疗服务项目产生偏好,从而形成了以少数几个实力较为雄厚的三甲医院所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部分学者利用市场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区域医疗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尽管我国各地、各病种医疗市场的市场结构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市场垄断程度均比较高。从单病种的市场结构来看,越是严重的疾病,垄断程度越高。部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十堰市及毗邻城市神农架林区、襄阳市2006年总收入前四名医院的收入之和计算的CR4分别高达82.28%、99.16%、67.38%[6],表明在以十堰为核心的医疗城市体系中,医疗服务市场属于高度集中寡占型。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均衡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垄断程度的经济主体将会获得较高的均衡产量,享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中心地理论中指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按一定的数量关系和功能控制关系构成一个等级体系,高级中心地与较大市场区相对应,提供大量的和高级的商品与服务,而低级中心地则与较小市场区相对应,只提供少量的、低级的商品与服务。在区域医疗供给市场体系中,高等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与其他等级医疗机构相比有一定的产品差别,从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势力,其医疗服务辐射范围较为广阔,较为严重的疾病均需转入实力较为雄厚的区域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因此,高等级综合性医院与其他较低等级医疗机构形成了不同的市场分割,拥有不同的市场半径。

3十堰市在区域性医疗供给市场中的优势分析

十堰位于中原城市群、西安都市圈、成渝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的几何中心,不仅处于区域地理中心,同时也处于区域交通枢纽中心。鄂豫陕渝交界地区由于距离各自省级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按照距离衰减规律,这一地区处于一个直辖市、三个省会城市医疗辐射范围的边缘,且受区域交通不便的影响,医疗产业发展比省会城市低一个层级。而十堰市“座中六联”,卫生资源配置、医疗技术水平、医学科教资源在周边地、市中均处于领先水平,在区域医疗服务市场中居于核心地位,并通过极化效应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医疗卫生投入要素向该地区聚集。从患者的求医区位选择来看,周边邻近地区距离省会城市均较远,而十堰市与周边邻近地区交通较为便利,交通费用成本、时间机会成本相对低廉。从医疗供给市场来看,4家三甲医院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辐射了周边毗邻地区众多人口。部分学者研究指出:我国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模式按组织架构大概可以归为以下三类,即重点模式、网络模式和单项业务模式[7]。十堰市通过实施医院集团化战略、强化顶尖学科和技术项目的业务辐射范围、搭建区域职业病防治中心等措施强化了其在区域医疗市场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在区域卫生服务实践中,十堰卫生的医疗服务已辐射到周边12万平方公里和2600万人口。据统计,十堰几所三甲医院外埠病人比例平均达到15%以上,部分专科外埠病人达到60%以上。布莱恩•阿瑟在分析技术进步的演进轨迹时引入了路径依赖这一概念,即一个最初的、偶然的机会选择可能决定技术进步的最终演进路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基于十堰市在毗邻地区中医疗服务供给和医学教育、科研的优势地位,借由聚集经济、医疗服务公共产品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服务供给的增加。区域外医疗需求的增加通过引力作用,也进一步拉动区域医疗供给的增加。医疗市场供需双方的力量博弈促进了十堰市医疗产业的成长,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区域医疗市场供给中的中心地位。

4推进十堰市构建区域性医疗中心城市的对策

4.1整体规划区域性医疗中心城市建设随着十堰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的扩大,建议将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纳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在市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十堰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市领导牵头,相关责任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建设中重大问题,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相互协调,形成区域性医疗中心城市构建的合力。

4.2完善区域性医疗中心城市构建的体制机制第一,配套完善医疗科技投入机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卫生科技的投入。对于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私人产品性质的医疗科技研究,应充分发挥医院、医药企业在医疗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减免税收、加速资本折旧、费用扣除、信贷担保、提供政府信贷等形式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引导适度竞争,形成多元办医的格局。第二,配套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制定中长期卫生人才规划,实施大人才战略,大力加强城乡人才培养和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为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人才技术支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指导思想,一头抓好“神农学者”等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培养,一头实施好全省“六个五”农村人才培养工程,抓好农村、基层适用人才的培养,实现卫生人力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第三,配套完善卫生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建设区域医疗远程会诊中心、转诊中心及远程专家门诊预约中心等区域医疗网络服务平台,为外埠病人提供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同诊疗、网上预约、医疗咨询等多样化服务,为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信息的广泛共享和多样化融合,同时支持跨区域平台之间的业务交流。第四,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搭建医学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医学高等院校和生物医药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共建实验室,互派研究人员,共享实验设备等正式制度建设,以及研究人员的私下交流等非正式渠道,充分发挥医疗科技资源的溢出效应,提高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整个医疗产业集群式发展。

4.3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区域性卫生检验检测中心、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加强对市职业病防治中心的扶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

4.4不断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品牌医院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区域目标人群疾病谱,发挥特色专科优势,巩固和强化特色效应,进一步提高疑难重症诊疗水平,以技术、特色和价格吸引周边群众,进一步提高外埠病人比例。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引进先进适用设备,加大医院品牌建设力度,强化区域医疗中心地位。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5

论文关键词:医院;营销战略;核心竞争力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院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长远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医院从长远发展出发,实施战略管理,对医院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制定和实施符合医院长远发展的可行的战略。其中营销战略,就是实施战略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营销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主要也在美国。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的定义为:市场营销是指为创造满足个人或组织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服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过程。

(二)医院营销

根据科特勒的理论,医院营销学是辨别和满足患者与社会大众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需要,通过与社会大众建立医疗服务价值倾向的关系,可赢利地或不赢利地(取决于医院的财政来源)满足患者对治疗和预防的需求。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为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的重点是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营销的目的是识别并满足患者以及群众的求医需要,从而使医疗服务被群众接受,通过为患者解除病痛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医院营销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需要一个达到其目标的、全盘的、总的计划,这就叫战略。”医院市场营销战略是医院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是医院营销成功的关键。医院营销战略是把营销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医院期望达到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远性。营销的一个基本而显著的特点是注重理性分析,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突出表现市场研究在营销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医院营销应当始于对医疗市场的研究与分析。

二、医院实施营销战略的意义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疗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患者的就医选择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些市场变化,医院不得不主动采取相关措施了解自身所处的医疗市场变化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分析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引入营销战略,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有利于拓展医疗市场份额

医院的主旨任务就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拥有大量的患者就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首先要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及具备哪些潜在市场,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市场的真正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不断占领新的市场,进一步拓展医院的医疗市场份额。实施营销战略能够使医院做到“知己知彼”,对自身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展自身的医疗市场份额。

(二)有利于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医院营销不同于单纯的医院宣传,医院宣传是医院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营销是对医院宣传的整合、提高,是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医院通过实施营销战略,首先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了所处的市场环境,明确了具体的市场需求。然后,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针对具体的市场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开拓新的医疗市场,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对医院进行宣传,使患者和社会更深刻的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发现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医院业务量,推动医院的改革发展,使医院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动力。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了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多种营销手段使患者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并通过提供针对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服务,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患者心中树立起医院的品牌形象,从而使患者成为忠实的客户,而这些患者同时又会成为医院的潜在宣传者,使医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了解患者需求,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使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符合患者需求的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互通健康信息、定期回访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使患者能够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能够了解医院的整体文化氛围,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这些都为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激励竞争,许多医院开始进行战略管理,从宏观层面对医院的发展进行分析、规划,而实施营销战略就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医院营销分为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首先应该进行内部营销,使医院员工了解医院的价值观、医院文化等。医院的营销战略应该提倡全员营销,营销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而是医院全员的共同责任。将营销理念融入职工的日常生活中,使医务人员具备一种在平时的医疗服务活动中向患者展示一种良好的职业形象,树立医院的形象的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了解并融入医院文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医院如何实施营销战略

(一)分析医疗生服务

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定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绝对的优势,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制定一套全面的、稳定的、长远的、符合医院长期利益的营销战略。就必须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环境,明确医院具备哪些已经存在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与他们相比医院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同时又存在哪些劣势。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需求分析,了解患者目前的需求是什么,有哪些潜在的市场可以开发等,并结合市场需求及医院自身的条件进行市场定位,并采取市场宣传、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等一系列营销手段,占有相应的市场。

(二)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当前,医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理念,大部分公立医院认为作为公立医院不应该进行市场营销,有营销意识的许多医院的营销手段也只是广告轰炸、有偿新闻、价格战等,方法比较单一。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趋向于多样化且理性化,一贯地采用单一的营销手段会导致人们不信任感和厌倦情绪。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应该借鉴企业的多种营销手段形成立体、系统的方法组合,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在进行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患者、人性化的服务需求,医院应该开展患者回访、社区义诊、慢性病健康教育、患者沙龙等活动。通过参加些活动,使患者感受到医院提供的人性化服务,感受到医人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时也在患者心目中树立了医院的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实施品牌营销

“品牌”是西方营销学的一个词汇,它是产品及产品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互动关的反映,它既象征着产品的值、特点、形象和供应者的努力状况,同时又体现着消费的需求、利益、感情、个性价值观。品牌是财富的象征是竞争的利器、经济发展的宝,医院的品牌是给病人提优质服务,是无形的产品供病人选择。医院品牌是医院知名度、美誉度的反映,也社会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品牌是无形的,是通过组织平时的努力不断积累的。医院要想具备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树立医院品牌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名品牌、专科品牌、人性化服务品牌等。而医院的品牌是通过医院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疗服务,得到患者的肯定和信赖,从提高医院的患者满意度和知名度而形成的。目前,疗市场的竞争己逐步转向品牌的竞争。因此,必须坚持“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形成医院自身的品牌效应,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医院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医院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医院文化之间的竞争,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院文化由价值观和医院精神(医风医德、价值标准、经营理念)、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行为文化(领导行为、员工行为、文化仪式)、物质文化(环境条件、医院标识、院训院歌、文化网络)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因此建设一种良好的医院文化,就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给人们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医院的全体员工生活在一种以人为本的共同文化氛围中,就会加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医院的文化,对医院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也就达到了医院营销的效果。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6

论文关键词:医院;营销战略;核心竞争力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院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长远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医院从长远发展出发,实施战略管理,对医院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制定和实施符合医院长远发展的可行的战略。其中营销战略,就是实施战略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营销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主要也在美国。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的定义为:市场营销是指为创造满足个人或组织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服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过程。

(二)医院营销

根据科特勒的理论,医院营销学是辨别和满足患者与社会大众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需要,通过与社会大众建立医疗服务价值倾向的关系,可赢利地或不赢利地(取决于医院的财政来源)满足患者对治疗和预防的需求。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为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的重点是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营销的目的是识别并满足患者以及群众的求医需要,从而使医疗服务被群众接受,通过为患者解除病痛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医院营销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需要一个达到其目标的、全盘的、总的计划,这就叫战略。”医院市场营销战略是医院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是医院营销成功的关键。医院营销战略是把营销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医院期望达到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远性。营销的一个基本而显著的特点是注重理性分析,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突出表现市场研究在营销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医院营销应当始于对医疗市场的研究与分析。

二、医院实施营销战略的意义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疗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患者的就医选择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些市场变化,医院不得不主动采取相关措施了解自身所处的医疗市场变化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分析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引入营销战略,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有利于拓展医疗市场份额

医院的主旨任务就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拥有大量的患者就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首先要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及具备哪些潜在市场,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市场的真正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不断占领新的市场,进一步拓展医院的医疗市场份额。实施营销战略能够使医院做到“知己知彼”,对自身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展自身的医疗市场份额。

(二)有利于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医院营销不同于单纯的医院宣传,医院宣传是医院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营销是对医院宣传的整合、提高,是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医院通过实施营销战略,首先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了所处的市场环境,明确了具体的市场需求。然后,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针对具体的市场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开拓新的医疗市场,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对医院进行宣传,使患者和社会更深刻的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发现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医院业务量,推动医院的改革发展,使医院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动力。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了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多种营销手段使患者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并通过提供针对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服务,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患者心中树立起医院的品牌形象,从而使患者成为忠实的客户,而这些患者同时又会成为医院的潜在宣传者,使医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了解患者需求,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使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符合患者需求的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互通健康信息、定期回访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使患者能够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能够了解医院的整体文化氛围,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这些都为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激励竞争,许多医院开始进行战略管理,从宏观层面对医院的发展进行分析、规划,而实施营销战略就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医院营销分为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首先应该进行内部营销,使医院员工了解医院的价值观、医院文化等。医院的营销战略应该提倡全员营销,营销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而是医院全员的共同责任。将营销理念融入职工的日常生活中,使医务人员具备一种在平时的医疗服务活动中向患者展示一种良好的职业形象,树立医院的形象的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了解并融入医院文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医院如何实施营销战略

(一)分析医疗生服务

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定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绝对的优势,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制定一套全面的、稳定的、长远的、符合医院长期利益的营销战略。就必须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环境,明确医院具备哪些已经存在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与他们相比医院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同时又存在哪些劣势。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需求分析,了解患者目前的需求是什么,有哪些潜在的市场可以开发等,并结合市场需求及医院自身的条件进行市场定位,并采取市场宣传、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等一系列营销手段,占有相应的市场。

(二)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当前,医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理念,大部分公立医院认为作为公立医院不应该进行市场营销,有营销意识的许多医院的营销手段也只是广告轰炸、有偿新闻、价格战等,方法比较单一。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趋向于多样化且理性化,一贯地采用单一的营销手段会导致人们不信任感和厌倦情绪。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应该借鉴企业的多种营销手段形成立体、系统的方法组合,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在进行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患者、人性化的服务需求,医院应该开展患者回访、社区义诊、慢性病健康教育、患者沙龙等活动。通过参加些活动,使患者感受到医院提供的人性化服务,感受到医人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时也在患者心目中树立了医院的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实施品牌营销

“品牌”是西方营销学的一个词汇,它是产品及产品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互动关的反映,它既象征着产品的值、特点、形象和供应者的努力状况,同时又体现着消费的需求、利益、感情、个性价值观。品牌是财富的象征是竞争的利器、经济发展的宝,医院的品牌是给病人提优质服务,是无形的产品供病人选择。医院品牌是医院知名度、美誉度的反映,也社会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品牌是无形的,是通过组织平时的努力不断积累的。医院要想具备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树立医院品牌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名品牌、专科品牌、人性化服务品牌等。而医院的品牌是通过医院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疗服务,得到患者的肯定和信赖,从提高医院的患者满意度和知名度而形成的。目前,疗市场的竞争己逐步转向品牌的竞争。因此,必须坚持“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形成医院自身的品牌效应,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医院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医院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医院文化之间的竞争,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院文化由价值观和医院精神(医风医德、价值标准、经营理念)、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行为文化(领导行为、员工行为、文化仪式)、物质文化(环境条件、医院标识、院训院歌、文化网络)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因此建设一种良好的医院文化,就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给人们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医院的全体员工生活在一种以人为本的共同文化氛围中,就会加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医院的文化,对医院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也就达到了医院营销的效果。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7

【关键词】信息披露 医患互动机制 分层运行模式 配套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为解决供给效率低下、费用持续上涨的困境,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医改总趋势是“向市场要效率”,即在充分强调政府管制的同时,日益重视市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其中,信息披露管制正被各国作为一种市场构筑的核心政策加以运用。新医改以来,随着民众医疗需求的迅速释放,我国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控(制)费(用)增(进)效(率)任务,由于各种医疗管制政策效果不佳,信息披露管制也已为中央文件所多次强调。2012年初,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然而,将信息披露的功能仅仅局限于让社会力量参与监管、提高监管效率是不够的,这并非信息披露管制的真谛,正如Ireson et al.(2002)所指出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是一种新的社会性管制,它是医疗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只要机制政策设计得当,就能成为促进竞争、提升效率的根本手段。因此,剖析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所应具备的内在机制,探寻相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管制模式及配套政策,对于我国信息披露管制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界有关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制的必要性(郑大喜,2003;袁建国、白平,2011)、公立医院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李慧娟、陈迎春,2009;张春梅、孙扬等,2010)、公立医院信息披露管制的策略(张春梅,2011)和发达国家信息披露的经验介绍(王艳艳,2008;张春梅、李育梅等,2011)等四个方面,尚未见到有文献对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所应具备的经济机制作过分析,也鲜见有文献探讨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的具体模式和配套支持政策。基于此,笔者尝试从披露信息的双边嵌入性入手,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所应具备的医患互动机制,探讨相应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及配套支持政策。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医患互动机制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性管制工具,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医疗市场失灵是其基本逻辑起点。Arrow(1963)、Evans(1974)、Ellis and McGuire(1986)等研究表明,医患信息不对称是医疗需求(demand agency)的逻辑基础,在需求下,方(医疗服务供给方)很容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患者医疗需求(Supplier-induced demand),从而导致过度医疗,而总额预付制、医药价格管制等传统的经济性管制措施又很容易抑制医疗供给的积极性,产生医疗不足,其结果都将降低医疗效率,偏离社会最优,损害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可及性。与此同时,医疗需求的区域性、层级性特征容易形成医疗供给方的区域市场垄断势力,而医患信息不对称及医疗需求的性质又会进一步增强医方的这种垄断力量,加剧医疗行为扭曲。可见,医患信息不对称是医疗市场失灵的关键症结,是政策治理的难点所在。从实践上看,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冲突加剧的现实困境都与信息不对称的医疗市场失灵直接相关:医方信息优势使得医患市场地位严重失衡,医患良性互动匮乏,互信协作关系日益丧失,患者成为医方不当逐利的受害者,医疗负担沉重,患者满意度急剧下降。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增进医患互信、化解医患冲突,我国应当直接针对医患信息不对称这一医疗市场失灵的关键症结,尽快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即通过强制医方披露医疗服务信息,缓解、消除医患信息不对称性,构筑、完善医疗市场,促进医患市场互动,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从而矫正医疗行为、控费增效、化解医患冲突。其中,基于披露信息的医患市场互动是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应当构建的基本机制。正如信息披露管制研究的权威学者Weil(2006)所言,任何信息披露管制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双边嵌入性,即披露信息对于产品(服务)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决策嵌入,信息单边嵌入或是不可(不能)嵌入的披露管制都是不可能有效的。因此,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应当建立一种医患互动机制,让披露信息嵌入医患双方的供求决策,形成医患双方的市场互动,从而构筑出一个高效的医疗服务市场。具体而言,信息披露管制的医患互动机制由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耦合而成。

其一,患者赋权,这是医患互动机制的基础性环节,意指让披露信息嵌入患者的就医决策,它要求在保障患者自由就医选择权和激励患者理性决策的前提下,披露对患者就医决策有价值的信息,赋予患者就医决策的信息利用权。

其二,供给竞争,这是医患互动机制起作用的关键环节,意指让披露信息嵌入医方的供给决策,而这就要求患者的决策(结果)嵌入医方决策。从理论上讲,只要患者就医行为决定医院利润,患者的就医决策就必然受到医院高度重视,从而自然嵌入医方决策。因此,需要从政策上设定患者为医院的利润来源,树立患者,构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而不是以政府管制部门为中心的资源争夺竞争。

其三,在上述两个“嵌入”基础上形成医患市场互动,即患者在竞争的医院中选择服务供给者并通过市场将决策信息传递给医院,医院则围绕患者决策和披露信息指标展开争夺患者的激烈竞争,并将竞争信息通过市场反馈给患者供其决策,形成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医患双方决策的市场互动。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

医患互动机制是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核心,而要实现医患市场互动,就需要根据我国医疗服务供求的区域性、层级性特征,设计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具体运行模式。鉴于我国医疗市场供求的区域分层结构,笔者认为,采用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是我国当前现实的选择。

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现实基础。医疗服务市场具有天然的区域性、层级性。一方面,越是普通的疾病越倾向于就近治疗,这说明患者的信息、心理、交通等求医成本是医疗市场的天然壁垒,造成医疗市场的区域分割。另一方面,疾病谱的层级性是医疗市场层级性的基础。在我国,疾病谱中绝大部分低风险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和小部分普通手术是乡镇社区医院常规方案可以治愈的,这是第一层级的疾病。第二层级是乡镇社区医院不能很好承担或无法承担的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门诊,以及部分大病门诊和大部分普通手术,通常是县区医院可以胜任的。第三层级是少部分大病、部分疑难病门诊、少部分普通手术和大部分大手术,通常适于在地市级医院就诊。第四层级是大部分疑难病、急难重症和小部分大手术,通常更需要到省级医院就诊。

上述医疗市场的区域分层结构与我国当下乡镇社区、县区、市级和省级医院的四层级医疗供给体系相对应,也与我国多层级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相契合,是我国实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政策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是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现实基础。

分层披露、分层嵌入、分层互动: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基本架构。立足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的国情,我国应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构建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将医疗市场分为乡镇社区、县区、地市和省四个层级,分层披露医疗服务信息,分层嵌入患者和医院的供求决策,分层保障患者的就医选择权,促进医患双方分层互动,激励医院分层竞争,最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增进医患互信。

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基本架构是:第一,分层披露主体的选择与职能设定,拟以县区、地市和省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相应层级医疗市场的信息披露主体,其中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乡镇社区、县区两个层级的信息披露;第二,分层披露信息的内容设计,拟披露的服务信息包括医疗费用信息、医疗质量信息、医疗不利事件信息以及患者调查评价信息等。通常每个层级的卫生行政部门只披露该层级所对应的疾病病种和服务类型的信息;第三,披露信息的形式选择与设计,包括数据、文字、图表的选用,信息指标选取和设计,以及指标标准化和诊疗风险的调整方式等。

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与披露平台: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两大支柱。医疗服务信息的分层披露、分层嵌入与分层互动需要构建相应的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和披露平台,后两者构成了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两大支柱。一方面,分层构建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该系统旨在收集可供披露并嵌入患者决策的各类医疗服务信息,包括医疗费用信息、医疗质量信息、医疗不利事件信息和患者调查评价信息等。应当注意的是,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决策,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需要各区域层级之间标准统一,保证兼容对接。另一方面,分层构建医疗服务信息的综合披露平台,这是满足患者信息诉求、降低医患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一个根本性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并披露信息集成系统的两大类信息:一是医院等医疗单位按管制要求所收集、上传的医疗服务信息,二是卫生行政部门通过患者调查分析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信息。

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配套支持政策

我国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正常运行,需要根据信息披露管制医患互动机制的三个环节,设计、实施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该配套支持政策是由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决策和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的三大类政策构成的政策体系。

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的政策。立足我国现实国情,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需要从打破我国公立医院垄断地位、优化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和强化对患者的医疗救助三个方面来设计子政策。

第一,实施患者赋权的医疗市场结构改造政策,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为此,需要加大力度减少行政性审批,切实降低医疗行业准入的政策门槛,放松民营医院的市场准入管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强化服务竞争,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从就医机会上真正赋予患者自由选择权。

第二,实施、优化患者赋权的医疗保险报销政策,重点是加快落实医疗保险跨区域异地报销和结算,优化城乡之间医保报销制度,全面落实民营医院的医保报销资格,从费用支付上赋予、保障患者就医选择权。

第三,实施患者赋权的医疗救助政策,为此应立足我国国情,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由财政资金注入,为困难患者提供普通疾病门诊救助和重大疾病住院救助等多种医疗救助,其政策要点是要保证医疗救助覆盖城乡,对不同来源和不同就诊医院的患者不能有政策歧视,保障受救助者的就医决策权。

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就医决策的政策。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决策需要实施三个子政策予以支撑:

一是患者的医疗服务信息需求调查政策,把握患者决策嵌入所需信息类型及特征。为此,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代表性医院作分层次(分门诊、住院病人)、广覆盖(覆盖社区、乡镇、县区、地市和省级医院)的患者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患者就医决策所需信息内容、当前信息主要来源、患者信息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对患者医疗决策的作用、患者当前信息获取面临的障碍,以及患者对当前医院及政府信息供给行为的评价与期待等诸多方面。

二是医疗服务信息的标准化、电子化、网络化政策,即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依托医院的病人管理系统、门诊计价及收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等,实现信息的生产、收集、存储、处理、提取、传播和扩散。

三是医疗服务信息需求的可及性扶助政策,该政策的关键是依托现代网络手段,让医疗服务信息进乡村、进社区(进村卫生室、乡镇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并配备专门的信息查阅指导员,为患者讲解有关信息,确保信息嵌入患者就医决策。

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的政策。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需要从医疗供给市场化、医疗补贴优化、电子病历管理和按病种付费等四个方面予以支撑。

第一,坚决推进医疗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政策,关键是取消政府对公立医院经营行为的直接行政干预,推行公立医院的市场化改革,将乡镇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业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分开,让其与县以上各类医院一样实行市场化运营,实行以利润为导向的激励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第二,实行需求导向的医疗补贴政策,即在新医改前期大力度直接补助公立医院的基础上,将补贴重点及时转向需方(患者)、确立患者在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

第三,推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电子病历管理和处方点评政策,重点加强医患之间医疗质量信息的流通,确立患者评价信息对医院医疗行为的引导作用。

第四,推广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支付的付费政策,重点是立足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研究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路径目录和按病种付费指南,重点强化患者决策对供给行为的导向作用。

结语

当前我国医疗服务控费增效、增进医患互信的任务已经十分紧迫,作为构筑完善医疗市场、向市场要效率的重要政策工具,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是我国医改新阶段的现实选择。我国的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应当构建一种基于信息双边嵌入的医患互动机制,即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披露让信息嵌入医患双方的供求决策,形成医患市场互动,从而构筑出一个资源配置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市场,其中,患者赋权、供给竞争和医患互动是该机制相互耦合的三个环节。

立足我国医疗市场供求的区域分层结构,应实行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管制的区域分层运行模式。其中,医疗市场的区域性、层级性是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现实基础,分层披露、分层嵌入和分层互动是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基本架构,而医疗服务信息集成系统与披露平台是区域分层运行模式的两大支柱。信息披露管制区域分层运行模式正常运行,需要根据医患互动机制的三个环节设计保障患者就医决策权、保障披露信息嵌入患者决策和保障披露信息嵌入医院决策等三大类政策,构成配套支持政策体系。

医疗服务市场调研篇8

关键词:

医疗服务;公共产品;外部性;公立医院;医疗保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7903

卫生产品是为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统称。按覆盖和受益人群不同,卫生产品可被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其中公共卫生服务指的是“那些为了改善、保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健康”――如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产品和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一般认为应该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生产提供。而关于医疗服务的概念和性质目前尚未定论,由于产品定性直接影响到对其供给方式的判断,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共产品及医疗服务特点的研究,论证其产品属性并探讨其有效的供给模式。

1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方式

1.1 公共产品的概念

“公共产品”的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公共问题的出现而出现的。它的明确定义则是由萨缪尔森在1954年提出。按效用是否可以分割,萨缪尔森将消费品分为“私人消费品”(private consumption goods)和“集体消费品”(collective consumption goods),指出“每一个人对集体消费品的消费不会导致其他人这个产品消费的减少”,并归纳得出“集体消费品是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等特征的产品”的结论。到1958年,萨缪尔森开始用公共物品(public goods)一词。“在《经济学》第12版中,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强调的重点,开始由非竞争性转向了不可分割性、外部性导致的非排他性。”

1.2 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西方经济学认为,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是有效的,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使供求达到均衡,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而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也就意味着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供给。“因为当公共产品由私人供给时,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就会给其他个体以搭便车(Free-Riding)的激励,即每个人都选择隐藏他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而避免为享用该公共产品而缴费。”但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也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问题。

其他可能的供给主体被探索和研究。社区亦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之一。布坎南在他的“俱乐部理论”中指出,“在没有政府强制下,一定集体的公共产品的消费者,能够通过自愿协商的方式,达成一种联合供给的契约,来解决集体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但这种模式高度依赖于市民传统,而且集团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最后很可能导致“公共的悲剧”(休谟,1740)。

第三部门又称非营利组织,作为又一公共经济主体,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组成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大贡献是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区分开来,人们意识到政府不需要直接生产(准)公共产品,而可以采用外包或购买等方式将生产工作交给效率更高的第三部门甚至市场部门,政府更多的是承担引导方向、提供资金以及监督管理等职能。

2 医疗服务的产品属性

2.1 医疗服务的需求曲线

“医疗服务需求是健康需求的派生需求。”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健康状况和价格,此外还受收入、年龄、可替代措施的价格、(可替代的)时间价格、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同样的健康状况下,医疗服务价格越高,人们倾向于购买更多医疗服务。但我们知道医疗需求有一特殊性,就是在紧急情况下――通常严重事故或疾病――此时由于个人极度依赖立即获得医疗服务,效用收益会高得不同寻常(如图1)。

图1 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2.2 医疗服务是否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指的是“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不付代价的消费(最起码从合理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如此的)”。医疗服务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收费的方式将其他消费者排除在外,因此具有排他性。

非竞争性指的是产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受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显然当一个病人接受医疗服务时,另一个病人就不能受益,医疗服务是竞争性产品。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医疗服务是私人产品,也就是说,通过市场对医疗服务进行调控是可能的。

2.3 医疗服务的外部性

外部性指的是一个经济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对其他经济单位的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它不仅存在于有关当事人决策的‘外部’,而且也存在于市场定价制度之外。”

医疗服务满足了个人对健康的需求,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人力资本是推动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身心健康则是影响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由于存在正外部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医疗服务市场,其均衡数量将远远小于预期最优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服务是各种满足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统称,不同的医疗服务具有的外部性大小各异,而且外部效应是相对的,即使是同一种医疗服务产品,其外部效应也会因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医疗服务也应当被区分对待。部分产品,如器官移植、癌症治疗等,是否要被纳入政府供给的范围需根据当地经济水平而定。

2.4 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获得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使得社会成员间获得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这种日益扩大的差别意味着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处于市场信息非对称分布中,使得市场交易的一方比中另一方占有更多的信息。”在医疗服务市场中,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道德风险。首先,医生可能出于避免医疗纠纷等考虑,对一些风险较高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其次医生可能利用其优势地位诱导需求。也就是说,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曲线会被人为地向右上方移动。(图1)消费者将消费超过市场均衡时的最优数量。

3 医疗服务的供给

总结医疗服务的产品特点,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供给模式:一是由市场供给;二是由政府成立公立医院直接向公民提供低价的医疗服务;三是由政府或者商业保险机构通过医疗保险等方式向医院购买服务。各国在实践中往往将几种模式结合使用。

3.1 市场供给

可以采取这种供给方式的,主要是那部分对于当前社会而言,其外部性尚不足以强到需要政府来进行调控的医疗服务产品,如器官移植等。使每个或者尽可能多数的公民享有低价且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允许消费能力更强的群体享受更多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并不矛盾。这部分人群对医疗服务有更高水平的需求,而政府无法当然也没有必要耗费财政支出来进行供给,鼓励私立医院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不仅有利于减轻公立医院的负担――私立医院排队时间更短,医疗设施更完备,医疗服务种类更丰富,对这些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将选择私立医院;还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进。

尽管通常的观点是竞争有利于市场中的主体提高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但我们认为引入私立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刺激是有限的,这是由公立医院的公共部门属性决定的。

3.2 公立医院供给

英国国民健保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s)是医疗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1)计划性医疗。

独立的市场主体遵循价格机制,以营利为目的,自负盈亏,而公立医院最大的特点在于资金来源于政府税收,收支纳入国家预算,政府根据当地的人口和上年卫生支出等要素决定下一年度的预算额度。这就意味着医院彻底丧失了其作为市场部门的特点,不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作为一个公共部门而存在,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以英国为例,当全国健保制度刚建立的时候,国民健保费用88%由政府支付,患者只需支付挂号费。

由于政府是公立医院的主要出资人,因此政府拥有医院的所有权,即医院属于国家。政策制定者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的快速实现对医院和医生行为的调控。政府决定医院的数量,甚至公立医院的规模、扩张速度等。医护人员领取国家固定工资,薪资水平高低与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不直接相关。

(2)优势与劣势。

公平性高是由政府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最大的优势。由于公立医院不需要考虑成本支出,也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不会拒绝市场机制下因购买能力低下而本来会被拒绝的消费者。需要强调的是,公立医院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公平性优势是建立在“公立”的前提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财政投入是保证公立医院属性的核心条件。

效率低和成本高是免费医疗模式下不可忽视的两大问题。首先,由于医护人员的收益与服务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绝病人,医疗服务质量低;其次,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极低,使得市场供给远远小于需求,排队现象严重,“1971年英国等待住院的患者有60万,1979年达80多万,1989年则增至85万”;再次,患者亦存在道德风险,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于税收,病人并不直接承担相关费用,而在边际效用达到零值之前,人们总是倾向于增加消费数量来增加总效用,因此医疗服务消费者缺乏适度消费的激励,过度开药、超时住院等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公费医疗时代并不少见。医疗费用膨胀是由此带来的最直接的不良后果,致使财政支出压力极大。“在英国1994-1995年615亿社会保障费用中,国民保健服务方面的投入达到362.92亿英镑,占据整个英国社会保障经费总数的59%。”最后,低价的医疗服务会放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医生将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诱导那些,在公费医疗制度下本就缺乏控制成本激励的消费者。

3.3 购买服务

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与医院或医生签订合同,政府“按服务人次”向医生或医院支付费用。“按服务人次”一般适用于初级医疗或门诊医疗,如英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就是由政府按注册人数向全科医生支付费用。另一种是引进医疗保险。消费者只需支付购买保险的少量费用,而避免接受医疗服务时的大笔支出。

(1)医疗保险分类。

从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方式看,医疗保险主要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其中“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用以支付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与之相较,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下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由保险公司自由经营,自负盈亏,商业保险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非营利性机构通常由医生和医院联合发起成立,在当地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如美国的蓝盾(Blue Shield)和蓝十字(Blue Cross)。事实上即使是医疗保险,政府也可以不直接提供相关产品,也就是政府可以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而不是直接兴办社会保险事业。

(2)优势与劣势。

首先,引进医疗保险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减轻参保人医疗费用的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因为即使由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医疗保险,仍然以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为主,国家虽然承诺承担最终财务责任,但一般不直接承担费用,或只给予少量补贴。其次,与政府直接供给医疗服务相比,医疗保险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再加上起付线(deductible)、共付比(co-payment)、最高限额(limits and maximums)等费用共担的保险条款,能有效地控制消费者的道德风险,遏制医疗费用膨胀。最后,费用支付方也就是医疗保险提供者,可以利用不同的医疗服务费用支付方式来减少医生的诱导需求行为。目前主要的偿付方式有“按项目付费(FFS)”、“按病种付费(DRGs)”等。

4 结语

虽然医疗服务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属于私人产品范畴,但由于其外部效应未被内部化,因而政府需要介入医疗服务的供给。医疗服务只是诸多产品服务的统称,其外部性有强弱之分,部分医疗服务由市场机制进行调控即可,因此政府介入医疗服务供给的前提是承认医疗服务供给多样化,允许并鼓励私立医院存在和发展。政府供给医疗服务有成立公立医院直接供给和通过医疗保险购买服务两种方式,前者公平性高,后者效率较高,各国在选择模式时需结合具体国情。

参考文献

[1]严妮.公共产品:我国卫生服务分类与服务生产和提供方式的理论分析[J].理论月刊,2014,(5):158161.

[2]Paul A.Samuelson.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4):387398.

[3]兰新让.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定义及评析[J].生产力研究,2012,(8):1112.

[4]苑德宇.西方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研究新近发展――BBV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2):3135.

[5]阳斌.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437.

[6][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4042.

[7]翟丽娜.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8][德]欧伯恩德.卫生经济学与卫生政策[M].钟诚译.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1112.

[9]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746.

[10]曹煜玲,张君涛,刘建国.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规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2):101106.

[11]周绿林.医疗保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