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产业链的形成8篇

时间:2024-01-26 14:43:25

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的形成篇1

关键词:产业链;商业化;迪斯尼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35-01

中国动画在经历过辉煌过后,就进入了低谷时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过渡转型阶段,目前,国内的动画公司主要是央视动画、上海美影和湖南三辰。央视动画的《西游记》的成功有目共睹,上海美影的《我为歌狂》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创动漫初次尝到了甜头。另外还有一些动画公司的探索也不容忽视,如《喜羊羊与灰太狼》flas的成功。从这些动画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动画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全国能消费卡通的人约2亿,但这一市场产生的利润有8成被日美卡通揽去,全国每年要播长达30万分钟的动画片,其中只有2―3万分钟是国产片所占的份。

卡通艺术既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又是现代商业社会强烈竞争的产物,所以无论它的创意、形式、风貌还是运作方式,无不渗透着商业因素。从美国迪士尼与日本动画的发展中不难看出,充分的商业化以及产业链的形成是动画产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

在美国动画的发展初期,商业化的雏形已经形成,而在其中表现相对成熟的就是以动画形象作为品牌特征的商业模式。首先推出明星米老鼠,以及之后以米老鼠的朋友出现的各种动画角色,从个体明星到群体明星,通过诸多动画形象品牌群体,迪士尼动画事业又向前跨了一大步,创作模式开始确立;之后是从短片创作到长片创作战略的转变,迪士尼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使迪士尼王国自此确立了动画史不可替代的位置,华特选择了童话故事的改编,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几乎都被制作成为了动画片,其次,迪士尼动画是整个迪士尼产业的核心内容,同时辐射到了传统文化产业、品牌授权等领域,商业模式已经完全成熟和发达。每一部动画片的成功都会带动相关的衍生产品,迪斯尼商店也遍布各地,让大人孩子出门就看到迪斯尼所塑造的明星品牌,感觉到迪斯尼的存在。再者,就是迪士尼优秀的动画团队,长期以来,美国动画制作分注重有效地协调上百人的制作与发行精英梯队,以形成有序而高效率的运作程序。

产业链的形成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 图书增 产业链

媒介融合是当今媒介发展的趋势,图书出版产业链正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就图书出版业而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图书传播将不再局限于“就书论书”,图书文本可以实现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而传媒集团将作为转换的平台,一个成熟的传媒集团可以实现整个图书产业链的构造。

一、文本“互文性”:文本转换的理论依据

文本的“互文”及“互文性”是20世纪西方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的引入,进一步阐释了不同文本在不同媒介中转换生成的关系。文本“互文性”认为,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换。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不是自足的,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互渗,从而形成一个开放性的网路结构。①从这个意义上讲,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其他作品的痕迹,也就是说,所有的文本都是互文的。“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又包括文本之间时间上的聚合关系,体现了文本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统一。

文本“互文性”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的转换,对文学文本影视诠释都是对原著以及先前改编影片的吸收和回应,并为之后的改编与创作提供摹本。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有很强的互文性与对话性,文学文本是影视文本的前提,影视文本则推动了文学文本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②文本在不同媒介中的转换不仅存在于文学文本与影视文本之中,在图书产业链中,以文学文本为源头的不同文本的转化也是以文本“互文性”为依据的。

根据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分类,文学文本应属于“热媒介”,而影视文本则是“冷媒介”,从这个角度看,按照互文性的理论,“冷”“热”媒介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是可以转换的。也就是说,文学媒体与影视媒体之间存在着交互性,也就是“媒介间性”。③“媒介间性”不只指文学媒体与影视媒体的交互性,更大范围上将包括所有的媒体的交互性,在这个意义上,也为图书产业链形成的理论依据。

不同文本所产生的不同形态以及其在不同媒介载体之间的传播,要求在文本传播中要选择最优的载体形式,以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收益。

二、案例分析——模式借鉴

当前图书产业链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因此,分析已经存在的产业链模式,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

1、以图书文本为源头的产业链模式——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

《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其意义不仅在于其图书销售码洋、电影票房、电视剧收视率,可贵的是提供了一种由图书作为起点,建立跨越多种媒体的文化产业链的本土范例。《杜拉拉升职记》以传统的纸质图书为基础,以版权内容为核心,通过内容产业的经营,打造、开发相关产品,从而使出版模式走向新的商业领域。④这是图书出版业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最为有效的发展模式。此模式以图书文本为源头,通过图书文本在不同媒介中的转换和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以影视文本为源头的产业链模式——以蓝猫系列动画为例

蓝猫系列动画是三臣卡通集团下的一个品牌,该系列动画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在影视文本的基础上,三臣卡通集团进行了商业化运作,通过组建蓝猫产业群、蓝猫版权延伸等商业活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生产制造——整合营销”产业链模式,被业内称为“蓝猫模式”。⑤以影视媒介为源头的模式中,通过由影视媒介到其他媒介的拓展,既有利于扩大影视媒介本身的品牌知名度,又能通过其他媒介的影响延伸品牌效应,实现共赢。

3、国外成熟的产业链模式——以韩文化为中心的韩国文化产业链

韩国自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以来,一直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以韩剧为例,通过韩剧的热播,带来的一系列利用影视文本纵深开发而产生的衍生产品,包括同名小说、剧中服饰,剧中用品,剧中具有特殊意义场景的旅游观光业等,除了这些经济效益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韩国文化的传播。通过韩剧,韩国明星带来的韩流文化席卷亚洲,这几年还有走向欧美的趋势。

三、图书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对出版业来说,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最好是以图书文本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不断拉长产业链,这是实现图书增值的一个有效路径。因此,在探讨图书文化产业链形成中,首先要关注图书文本的质量,也就是“内容为王”意识的确立。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仅仅是昙花一现,只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能在文化产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图书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中,版权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涉及到版权保护,版权贸易还有版权的资本化经营问题。

1、版权保护

版权法律在文本交互传播中应起到保障监督作用,国家在这方面主要是集中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及其不断修改完善上。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涉及到了在文本转换过程中相关权利的转移等内容,比如改编权,为图书增值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又适时增加相关条款,如信息网络传播权。而2012年3月份开始公开向社会征集著作权法再次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也说明为了更好地实现和提升图书的价值,各界人士都在积极努力,尤其是出版界人士。再者,目前在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在版权贸易过程中的操作不够规范。版权贸易环境的日益多样化,出版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文化传播的日益迫切,都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要与时俱进,为实现图书增值和形成完整图书文化产业链提供坚强的后盾。

产业链的形成篇3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产业链;荣昌县;产业导向;农村人才;实证分析

大量耕种土地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被大量缩减,农民被迫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致使人员闲散,资源减少,生活忧心。为此,我们不得不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资源配置,利用人力资源。而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企业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合理利用资源配置,在继承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品批量生产,企业链状发展。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产业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多维性需求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借助舒尔茨所提出的“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对作为畜牧科技城的荣昌县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培养与配置,带动畜牧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当地的经济服务。此外,该策略亦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数据,以便其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发展体制,为农民提供更多资金和培训平台。

人力资本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核心,而教育投资又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为一种投资,且其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故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可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同时其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促使传统的“股东价值”的“行政业务、服务流程再造、战略功能”的6:3:1比例通过提高其人力资源行政能力,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流程效率,实现人力资本管理能力提升其价值,过渡到将来的模式,促使其实现3:5:2的结构模式。还可以通过IT工具和文化促使eHR“规划与策略、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执行、行政事务”的正三角结构变成“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执行、与策略、行政事务”的倒三角模式。

实现人力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价值。根据企业总贡献的权重了解——只有将高效的生产、科学的管理、有效的决策、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得力的营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地科学运转,并将其内部工作人员形成普通人员、管理人员、专有人员、核心人员的“四核”体系。最终形成以人力资本扩张、价值网扩张、文化扩张、全球化配置扩张、知识产权扩张、服务扩张、重组扩张为基础的智力资本扩张,解决产业链发张程度、市场交易程度、社会分工程度的“囚徒困境”,不断地调动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

此外,给出以下几点建议,解决近年来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的二元制中闲散无地农民工的管理问题:第一、 以培训促就业,建立职业培训保障机制;第二、以服务促就业,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第三、以市政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结合我县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大力开发村(社)公益性岗位,将无地农民工“4050”人员纳入城镇失业职工“4050”人员享受公益性岗位优惠政策当中。同时结合当前我县市政建设,积极创建一批公益性岗位,如停车处管理人员、公共绿地保洁保绿人员、交通协管员、小区保安等,定向从无地农民工“4050”人员中进行招聘,最大程度的解决一批无地农民工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此外,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中国的出口方式产生作用。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商品的出口价可能会提高,巨额外贸顺差及其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现状有改观。而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也将有助于推动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竞争模式,从而提高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水平。

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不仅需要劳动者个人增加对自身素质的投入,更需要政府在劳动者的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大对城乡教育投入力度、重视对劳动者职业培训的一系列措施,可以看作是提升中国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并以此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积极信号。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信息网:如何解决农民问题——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

[2]荣人社函〔2010〕号荣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58号议案的复函.

产业链的形成篇4

关键词:山地特色农产品 产业链延伸 辐辏式产业链 产业链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078-02

一、引言

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长期受困于区域外比较优势模式的主导,区域外优势企业通过“贴标签”方式,严重掠夺该地区原生态山地特色农产品,使地区赖以发展的优势资源,变为“资源诅咒”,地区少数民族反贫困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农产品生产具有绿色、环保、质优的特性,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较短、源头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何借助贵州这张牌,延伸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管理化水平,使该地区少数民族脱离贫困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相关文献研究

产业链理论源于中国,是一个本土化概念。国外研究产业链的内含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而对产业链基本没有研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和不同产业研究产业链,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总结这些成果,主要有:(1)产业链概念研究。他们主要从投入与产出理论、产业聚集理论、中间组织理论出发,界定了产业链是集纵横走向、空间延伸、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一体,横向表现为若干企业的聚集,纵向表现垂直一体化特征的由核心企业为链主聚集上下游节点企业的中间组织,其外部表现为企业链,内部包含资金链、信息链、价值链、供应链、信息链、技术链、资金链、资源链等诸多链条。主要分为资源推动型产业链、技术主导型、市场拉动型产业链和混合型产业链。(2)产业链整合方面,刘慧波提出产业链整合策略和整合水平在自变量因素对产业链持久生存性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也有学者提出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芮明杰,刘大可等)。(3)产业链延伸研究中,肖芬等指出,产业链延伸就是对现有的生产链延长和拓宽。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产业链的稳定机制;刘刚提出了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李心芹、李仕明提出了产业链的结构类型。上述研究将产业链作为整体对象,没有从产业链的内含链角度分析研究。笔者将从产业链的物理结构出发,以空间链、企业链、技术链、信息链四个维度,探讨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手段和方法。

三、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肖芬等研究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时指出,产业链延伸受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并将其区分为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促进因素中矿区利益、人力资源、环境保护是煤炭矿区内部因素,公众促进和市场需求是矿区外部因素;技术成本、经济风险、自身管理是煤炭矿区内部因素,资源枯竭和国家政策是矿区外部因素。崔焕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业务链延伸在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其实质就是煤炭企业如何依托技术创新走内涵式和外延式产业链延伸之路。邓娟、李烨研究认为,资源型产业链延伸受基础因素(自然因素、管理能力)、行为因素(技术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和约束因素(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的影响。上述学者虽然站在不同的产业角度分析了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但共性因素可见一斑。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许多地区变成石漠化连片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特性,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优势,气候湿润、温度适中、雨量充沛等条件为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近年来,政府倡导的“农户+公司”农业发展模式在拉动农业经济的同时,也逐步显现出弊端,特别是山地特色农产品(如茶叶)发展中公司严重盘剥农民利益,一些公司将其特色农产品低价收购后,转到外埠市场,然后通过“贴标签”形式掠夺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较短,基本处于“农民―公司―消费者”状态,公司只将有为行为体现在上游农民身上,对下游行业关注严重不足,对中间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研发力度不够。基于上面分析,笔者认为,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对不同的内含链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就空间链其影响因素主要受产业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企业链受物质(中间产品)和资金交易的影响,技术链受技术研发成本、技术协同创新能力、技术保护度的影响,信息链受人际信任、专用性资产投资和制度信任的影响。厘清这些影响因素对产业链延伸具有较强的方法论支持。

四、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策略

1.空间链的架构及延伸。空间链是指同一产业链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布局或分布状态。产业链从所处的节点企业具有上游和下游之分,而对山地特色农产品具有如何拓长和拓宽链条,产生增值效应的价值链。为此,空间链的架构和延伸必须依赖山地特色农产品的空间布局和企业的空间布局问题。首先,作为山地特色农产品,厘清分布状态,结合贵州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形成连片、连域、连带的种植格局,实现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其次,针对产业链延伸中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划建设的规划要求,在“核心企业+节点企业+研发机构”模式运作下的同一地区环形产业链,主要加工生产山地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中间产品。再次,根据中间产品的去向,依托招商引资,引进深度加工企业,在同一地区或省内不同地区构建加工基地。将不同的中间产品作为空间延伸的手段,而不是将单一的山地特色农产品作为创品牌、创绩效的手段。

2.企业链的延伸。企业链体现产业链中不同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纵向一体化特征。现在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很短,企业基本没有形成纵向一体化的链条,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公司”模式主导下形成单一企业在行业中的高度垄断,市场准入机制发挥不了作用,是严重的市场失灵状态(因为自由竞争是判断市场是否失灵的标准)。企业链的延伸必须打破“农户+公司”的模式,将“农户+公司”模式中的企业只作为企业连环中的一个具有生产中间产品的节点企业,不要将资源配置的所有权利全部下放到该企业,特别要杜绝政府主导招商引资的前期工作,一旦招商引资完成,对企业后续问题严重不作为的失当行为。企业链条的形成首先必须依赖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政策),政府的政策要体现在企业间能否沟通、交流、合作方面,简单来讲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间的协同。所以,在政府公共政策引导下,公开招标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必须体现技术研发能力、经济增长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由核心企业在协同政策的激励下,通过制度信任等手段形成“辐辏”式产业链(其含义是许多较短产业链变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以保护外地企业将本地山地特色农产品“贴标签”,严重掠夺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造成本地的“资源诅咒”或本地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偏离价值。同时,“辐辏”式产业链也可以直接保护本地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而且能够形成本地特色品牌。以“辐辏”式产业链为依托,核心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去向为传到,特别是将中间产品辐射到省外甚至国外,嵌套在外部的产业链中;而将生产的最终产品通过中间产品的捆绑式销售逐步推向外地市场。

3.技术链的形成和延伸。产业链中的技术链是不同节点上以生产产品为目的形成的加工技术和对接技术。主要分为核心技术、平台技术和衍生技术。以往单个企业自主研发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研发成本。产业链是核心企业为中心,聚集上下游许多节点企业,为共同生产最终产品,共同承担风险的整体。技术链条的建立必须依赖协同研发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架构本省“辐辏”式产业链时,强调技术链中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每个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间的技术对接,进行模块式协同研发,在技术链条形成过程中强调技术在产业链内部的溢出效应,打破节点企业间的技术封锁,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也叫协同)方式,形成产业链技术专用性资产,努力减轻节点企业的研发费用,降低研发风险。在技术链的延伸中注意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横向注重生产技术的转化,纵向努力实现不同节点企业传递中间产品方面的技术对接。

4.信息链的架构和延伸。目前不管是资源推动型产业链、技术主导型产业链还是市场拉动型产业链,一个严重的阻碍产业链延伸的瓶颈是信息严重不对称。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中这一问题同样十分突出,源头上农民的知识信息、市场信息严重不足,在与公司博弈中产生逆向选择,严重挫伤了农民对山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而公司在掠夺山地特色农产品对农民的溢价时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在不对称纳什谈判中往往农民丧失了谈判能力。产业链下游由于公司掌控市场的完全信息,并且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转移到外地市场,通过“贴标签”高价销售。为此,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信息链的架构必须依赖本文提出的企业链,一旦企业链架构完成,在制度方面首先通过制度信任完成有限的交易次数,平衡产业链中信息的共享程度;其次在企业边界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企业间的人际信任,通过交往建立牢固的信息交流平台,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建立产业链内部局域网和认证制度,形成信息交换的专用性资产。

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路径以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只是以产业链整体状态的延伸进行研究,笔者从产业链的内含链出发仅仅探讨呈现物理结构的内含链,并提出了有益的探索思路。目的在于为后续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在另一个层面说明现今的“农户+公司”模式对山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是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2040)和国家软科学计划面上项目(2013GXS4D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芮明杰.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龚勤林.产业链延伸的价格提升与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3)

[3] 刘大可.产业链中企业与其供应商的权利关系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4] 吴金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 + 4 + 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4)

[5] 刘刚.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1)

[6] 李心芹,李仕明.产业链的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学大学学报,2004(4)

[7] 蒋国俊.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1)

[8] 肖芬,刘西林,王军.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9(1)

[9] 崔焕金.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延伸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

[10] 邓娟,李烨.资源型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9)

[11] 王友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问题与路径探讨―以石阡县茶产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

产业链的形成篇5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引资;文化现象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1)05-0099-05

“招商引资难”是困扰各地政府和开发区发展经济的首要问题之一。可以将“产业链招商”理解为一种在整合当地产业资源的招商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但从国内资料文献的查找回溯中发现尚未对“产业链招商”这一模式及其文化现象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和理论高度的全面把握;在实务界乱打“产业链招商”牌子,恶性争夺招商资源现象屡见不鲜。探究产业链、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的概念及三者关系,既是对产业链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对实务界也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产业链理论

(一)产业链理论基本框架及产业集群文化

对产业链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过他们关注的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而对于“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经济”的理论研究则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产业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型组织模式,成为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组织形式。关于产业链的概念,在国内有多种解释版本:李仕明对产业链的定义是企业经营要有好的“上家”和“下家”,即上游――中游――下游;杜公仆认为产业链是构成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郑学益的理解是产业链就是以优势企业和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并以之形成这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等等。关于产业链内部结构及框架也有诸多说法。其中为大家所熟知并基本认同主要有两类:

一类观点认为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理解产业链的结构框架。从微观层面看,产业链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即“增值活动”。基本活动包括向内流通(库存、经营等),向外流通(加工、销售等),服务(安装、修理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研发、人力资源管理等。每项活动都是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中观层面则是企业之间要素的供应链,即从最初供应商到生产过程中的购买商再到消费者各环节。宏观层面是产业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联结构框架。

另一类观点认为应根据产业链内部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的依赖强度把产业链分为四种结构:资源导向型,即供应商把资源供给龙头生产商,龙头生产商对该资源依赖程度高,供应商占控制地位;产品导向型,与资源导向型恰恰相反,龙头生产商占主导地位;需求导向型,供应商和龙头生产商相互高度依赖并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产业链中断后对准的损失较小则该企业占控制地位;市场导向型,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下,二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任何一方的退出都不会影响另一方利益。

上述两类代表性观点的理解各有侧重。前一种观点从产品链和价值链两种角度透视产业链。从产品链角度看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可以理清产品链上的各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从价值链角度则为研究产业链提供了足够的想象和可供发挥的空间。而后一种观点则是从寻找产业链核心企业,即从“链核”开始着手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依赖关系,探讨如何依托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带动和繁荣产业链并形成域的整体竞争优势。综合以上两种结构框架对产业链的研究,笔者总结了对产业链概念的理解:产业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市场前景较好、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关联度较强的优势企业(或优势产品)为“链核”,在同一产业内能创造连续追加价值的一系列上下游紧密关联体的逻辑关系(相互依存关系)和时空布局。

产业集群文化则是指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外部文化现象的集合。产业集群文化包括产业集群内部文化和产业集群外部文化。产业集群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参与产业集群的上游、下游和中介平台都会伴随产生各自的文化,总体形成“产业集群内部文化”;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所需要的是自身不断地通过适应甚至是对环境的一定改造。这种在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自适应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称为“产业集群外部文化”。

(二)产业链理论在招商引资中的应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招商引资成效的好坏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业绩的重要技术指标。“产业链招商”是近些年很多地方宣讲得多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招商模式。从产业链招商的本质来说,实际上是要在一定的区域和领域,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促成大量上下游联系密切的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并在内部形成强劲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招商促进系统方法。

产业链招商的原理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经济三个角度来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外部规模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条件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价格优势;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建立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交易成本并进一步稳定了上下游客户关系;从技术经济来看,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传播,实现创新等。

就产业链理论在招商引资活动中的实际应用而言,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地方政府运用产业链理论在对当地产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基础上,明确招商引资产业方向和招引企业的类别;对被招引企业来讲,可以厘清自身对于产业链的作用及地位,充分横向延伸和纵向拉伸链条价值,以获得自己更大的增值成长空间,做到有规划和有取舍的发展;招商中介机构在原有的链条基础上,发现新的价值链信息和新的产品链信息,运用专业资源将产业链的上下游无缝补足则是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重要路径。

二、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产业集群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他指出:“产业集群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业性基础设施供应商等。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扩

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的企

业。还有,集群也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研究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以及商协会等。这说明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和机构的聚集;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不仅在单链式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相互合作,而且不同单链的企业也存在跨链的竞争和协调。产业集群内主体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集聚,而是以产业链关系为基本纽带的。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耦合关系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形成的企业集群,就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而言,产业链和集群本身都是向网格化方向发展的,这已经成为了基本形态。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有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两种。正式的网络关系表现为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合同形成的关系,是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在设计、技术开发等价值活动中选择性地与产业集群内其他行为主体所结成的较长期的稳定关系。非正式的网络关系是产业集群行为主体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经理、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彼此信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关系。基于产业链关系的产业集群却“合而不同”,产业链关注各链环的上下游关系和横向价值延伸,这种关联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产业集群关注的是企业分布的空间位置和聚集程度,是组建和延伸产业链的空间载体。二者的差异进而形成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

(三)产业链向产业集群的演化

学者马元柱认为产业集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规模,二是产业链,三是空间集聚。其界定明确指出了集群的优势特征――即不是企业在一定地域上的集中,而是基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产业集群不等于产业集聚,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状态,只是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产业链。当然,产业集群的形成还需要结合当地创新机制、辅助产业、文化因素等,共同形成根植性的网络系统。

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和结果上的分类可以概括为:1.中间产品和配套生产少(短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如纺织、制鞋、玩具等产业群。其形成机理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工社会化。2.中间产品和配套产品多(长产业链)形成的集群。如电脑、汽车等。这类产品生产需要繁杂的工序和众多的配套环节,即便是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需要大量的外包或外购。3.长产业链和短产业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聚;产业集聚通过有序的链整合(被动或主动)形成了产业集群。

三、产业链招商与经济增长机理

产业链招商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就其机理的研究而言,可以从外部规模经济成长空间、社会多层次结构积累、价值链增值及成本节约和创新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部规模经济获得巨大的成长空间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提到外部经济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利益。他的外部经济包括了小企业群落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即我们现在所描绘和构建的产业集群概念体系。马歇尔较早注意到了企业和以企业为基础的关联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与相互促进成长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产生了经济的溢出效应。应该说因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让“外部经济”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是产业链招商推动经济成长的基本价值判断。

(二)社会资本的多层次结构积累

产业链及集群内部企业长期持续的磨合与博弈(这一点尤其在同一链条上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主导地位的变化上表现突出),以及不同产品链基于价值链的增值所带来的依赖关系的纵深交叉与叠加,让整个集群共生体越来越稳定,产业链在获得空前发展潜力的同时实现了资本乘数效应的积累。

(三)价值链增值带来的成本节约

通过产品链为基础,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广泛参与的价值链增值过程带来了相应成本的节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空间的距离接近,企业交易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企业之间所形成的长期互利共存关系,以及由当地政府或其他链条参与者(如银行、商协会等)牵头建立起来信用体系降低了投机风险,并通过园区在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方面带来的便利,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

(四)持续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持续创新效应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首先,产业链上企业之间因为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关系,容易形成创新需求和技术挑战,为实现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需求;其次,不同专业技术领域和知识背景的专家参与或合作进行的项目创新易于交叉产生创新成果;最后,集群内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为合作创新提供了平台和措施保障。正是持续创新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四、运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理论探索招商引资新路

运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模式招商引资,必须掌握其核心实质和基本运动规律。从产业链到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招商系统工程。可以从纵向、横向和综合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产业链向产业集群演化的招商引资

1 纵向集群化

纵向集群化是以一条产业链上多个环节为基础实行的集群化战略。即以产业定位和产品链为基础,当某个环节的产业(或产品)出现竞争优势时,可能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上下游互动影响,并逐步达到成长平衡。如定位国内某一家高新区其产业发展目标,先要选择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关联性强的优势产业作为园区的核心环节(链核),然后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产业配套建设,重组相关资源,向前加强成果研发转化,向后促进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完善链条相关活动,并通过上游链核对下游链核的触动(当上游强势时),下游链核对上游链核的推动(当下游强势时)的关联环节的转包分包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联紧密的产业集群,达到纵向集群招商引资的目的。

2 横向集群化

纵向集群是从产品链角度作发散理解的,横向集群则是从价值链角度出发,通过对链条上相关资源的价值整合,建立和提升产业链,使之向着集群产业效率发展。根据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引进准确配比的产品和企业为主,并给以良好的发展政策支持,促成专业化集聚。链条配比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实现互利互补,产生知识链溢出效应、追赶效应。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逐步形成链条上的企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3 综合集群化

产业链纵向集群和横向集群是两种基本状态,但二者不是相互孤立的,也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粘黏。综合集群化战略兼有纵向和横向的特点与优势,适合于成熟的较高阶段园区招商发展。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于走专业园区道路和综合园区道路的阶段范式选择在更多层面应运用的是综合集群化战略。(即从纵向的产品链条和横向的价值链条两个角度同时配比与取舍)

(二)产业集群升级的招商引资

产业链的空间分布具有“大区域离散小区域集

聚”的特性,产业集群是产业链中的集聚体,大量的集群间、集群与区域外经济行为主体间在生产、贸易、技术、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跨域国家和区域的边界,把基于同一产业的不同区域的产业集群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全球产业链。产业集群形成后,招商需要解决产业链和产业功能式的集群升级问题。在升级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阶段式发展路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流程的升级表现为: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成本降低及新流程应用;产业的升级表现为:研发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产品带来更好的品牌效应;链条功能升级表现为:更高附加值的新产业链的出现带来更高的收益等。从我国招商引资的现实状况来看,这一过程显得尤为艰难和曲折,有学者将我国承接国际产业集群优势转移划分为三个阶段:产能的转移――技术的转移――声誉(名)的转移。“名”的形成不仅是企业努力的结果,而且是地区(集群)经济及全行业发展(整体提升)的结果。如果把握好了这种高度的转移和集群自身的升级,形成的招商引资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产业链的形成篇6

关键词:国内;产业链;概念;综述

在我国,从文献资料上看,1985年,姚齐源、宋武生、李国忠、殷君伯、过杰等学者在学术期刊中开始著有“产业链”一词,但未对其定义有明确阐述。1988年,张文合在“青海省工业战略性优势产业群决择”一文中对产业链做出了定义。1990年至1993年,傅国华在课题中,从农产品的角度提出了产业链的概念。此后,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链的定义作出了说明。

一、从供给和需求等前后关联的角度解析

在产业链研究的最初,学者们多仅从分工角度,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解析产业链,认为产业链是由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而形成的一种顺序向的前后关系。从文献的梳理来看,这种从供需角度解析的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最初的解析相对静态,仅停留在生产要素的提供和购买上或单纯的供给和需求上或单纯的投入与产出上形成的链条状联系。如:1999年,陈博在“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不同的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提供和购买的关系,形成的产业之间链条状的联系。2001年,周路明指出产业链是一种生态图谱,这种生态图谱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2002年,鲁开垠在“解析产业链”一文中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指出产业链实质上是指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2003年,郭海君在“产业链构建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一文中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产业链。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产业链的定义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从单纯的供需、投入与产出角度向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流动的相对动态的角度进行。如,2005年,郁义鸿在“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一个纵向的链条,是一个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链。同年,在“产业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研究”一文中,李心芹等也指出了产业链是一个以企业为单位的纵向关联的系统,其观点也定位在产品或服务上,与郁义鸿的观点基本上相同。也于同年,王缉慈等在“关于区域发展中‘打造产业链’的问题的讨论”一文也指出了类似的观点,把产业链界定为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也是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2013年,高成亮等在“产业链效应与产业链传导机制研究”中也指出了类似观点。在研究中,也有学者把产业链的定义笼统地从前后经济的关联上进行阐述,如2006年,王云霞等在“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到从分工的角度指出产业链是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经济、技术关联。2007年,刘贵富等在“产业链的‘内涵链’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由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若干企业依据产业的前后关系组成的经济系统。

二、从产业关联形成机制的角度解析

从2004年开始,学者们对产业链的定义从单纯考察前后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从探究这种前后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开始从产业关联形成的机制上对产业链概念进行探索。在这一探索中,有的从围绕核心产品或主导产业关联性的角度解析产业链。在这种解析中,学者们强调产业关系的形成所围绕的核心却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应围绕某一主导产业,如2004年,乔忠,贾敬敦等在“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文中提到产业链是一个前后联接的有机链条,但这一前后联接的有机链条是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主的,是围绕着该主导产业而发展形成的。有的学者认为这种产业关系的形成应是围绕某一核心企业,如蒋国俊等在“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但这种战略联盟关系链是以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是该企业与与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也有的学者认为产业关系的形成应围绕某一特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如2004年,卢明华等在“从产业链的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而这种产业集合是要围绕特定产品生产或服务。2007年,董磊等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一文中也提出了产业链是一种顺序性的纵向链条,是以某种产品为核心的从该产品的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实现商业价值所包含的各个环节的整个纵向链条。

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解析

而后,有的学者把视角拓展到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定义。在这一视角下,有的学者直接把产业链等同于价值链,如2005年,张铁男等在“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产业链是价值链,在其定义中,虽也认为产业链是一个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一种过程,并且这种过程是围绕着某一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但其强调这种功能链是一种价值链,该价值链上相互关联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郑胜利在“产业链的全球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一文中也指出产业链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在这一视角下,也有学者只是从价值增加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描述,认为产业链不仅是一个前后联系的动态过程,还是一个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如2006年,芮明杰等在“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一文中就指出产业链是一种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2008年,郭彤梅等在“我国产业链构建的思路探”一文中对产业链也作出了同样的定义。

四、从横向及网状角度解析

从前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对于产业链的定义,学者们从产业前后之间的关系到从探索这种关系的形成机制,到从价值增加的角度的探索,都是从纵向的角度对产业链作出解析,2005年开始,有的学者把产业链的研究拓展到从横向联系的角度,进而从网状系统的角度进行探索。

在横向联系的角度中,有学者在概念中做过描述,但是并未更详尽地对横向拓展的方式进行描述。如2007年,李炜在“产业链中企业分工与协同效应分析”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产业的横向与纵向拓展。

对网状系统这一视角的拓展中,有学者泛泛认为产业链是一种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系统。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链是具有网络组织特性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但对网络的边界却没有相关说明,这无疑使其与正在发展中的产业集群等概念可能存在混同或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如2005年,梁学忠在“产业链在开发区招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就指出产业链是一种网络状系统,这种网络状系统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2012年,张晖等在“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一文中将产业链定义为是具有中间性组织和网络组织特性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

在对网状系统这一视角的拓展中,大部分学者并未脱离产业链的“链”式结构,只是把这一“链”从单纯的纵向关系往横向关系拓展,把这一“链”加粗至为“网链”或“链网”结构。有的学者在描述时只是简单提出了“链网”或“网链”,并未对其扩展方向进行更为详尽的探究,如2007年,陈朝隆等在“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一文中虽指产业链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链网状产业组织系统,但是并未进一步说明该链网是从哪个方向上进行拓展的。有的学者对于产业链横向拓展的方式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如2006年,刘贵富等在“产业链核心企业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网式结构,在该定义中,其肯定了产业链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前后联系,也指出了产业链的形成应是围绕某核心企业,而对链条的拓展其是从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层面上而言的。2009年,黄正平在“产业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指出对产业链所做的定义与此并无不同。

在“链网”或“网链”视角下,有的学者从产业集合、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扩展“链”。如2006年苏景军等在“构建产业链,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一文中就从产业集合和空间布局的角度指出产业链是一种网链状的产业形态,在其定义中,也肯定了这种产业集合需要围绕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需求。2008年,赵红岩在“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一文中从生产关系和空间分布,把产业链定义为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式企业战略联盟。而2012年,王秋菊在“产业链内涵及结构分析”一文中也把产业链定义为一种“链网式组织”,在其定义中,除对分工、前后顺序联系、价值增值进行了肯定,还强调了区域性、基础性(指出应以资金、技术、产品和信息为基础),并强调了这种“链网”的动态非稳定性。

除上述对产业链概念探索的角度外,还有的学者从其他角度对产业链的概念作出了解释。从对我国产业链概念的梳理情况来看,从最初的仅涉及供需的前后联系的垂直链条到探索前后联系的相关机制,到引入价值增值,并到拓展到链网或网络状结构,我国学者对产业链概念的认识正逐步从单一而向丰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对产业链的一些共性特征也得到学者的共识,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尚需进一步进行探索并界定的内容,如价值增值性是否等同于价值链,“网链”或“链网”的“网”的范围的界定等。

参考文献:

[1](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 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垦经济,1996(11).

[3]陈博.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1999(05).

[4]周路明.关注高科技“产业链”[J].深圳特区科技,2001(06).

[5]鲁开垠.解析产业链[J].珠江经济,2002(05).

[6]郭海君.产业链构建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01).

[7]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5(11).

[8]李心芹,等.产业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研究[J].经济师,2005(03).

[9]王缉慈,等.关于区域发展中“打造产业链”的问题的讨论[J].产业经济评论,2005(02).

[10]王云霞,等.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信息,2006(10).

[11]董磊,等.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7(03).

[12]刘贵富,等.产业链的“内涵链“研究[J].学术交流,2007(12).

[13]高成亮,等.产业链效应与产业链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

[14]卢明华,李国平,等.从产业链的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4(04).

[15]乔忠,贾敬敦,等.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的农业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01).

[16]蒋俊国,蒋明新,等.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亲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17]张铁男,等.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

[1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M].华夏出版社,2002.

[19]郑胜利.产业链的全球化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01).

[20]芮明杰,等.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农业经济研究院,2006(03).

[21]郭彤梅,等.我国产业链构建的思路探索[J].经济问题,2008(05).

[22]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J].改革,2008(06).

[23]梁学忠.产业链在开发区招商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商报,2005(09).

[24]刘福贵,等.产业链核心企业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

[25]苏景军,等.构建产业链,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6(S1).

[26]陈朝隆,等.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和动力机制[J].热带地理,2007(02).

[27]李炜.产业链中企业分工与协调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

[28]黄正平.产业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学术论丛,2009(35).

产业链的形成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四)评述

产业链的形成篇8

对于产业链金融,国际与国内金融机构在概念和实践的重点存在差异。国际金融机构着重解决核心企业的问题,而国内金融机构前期突破口是众多的上下游企业,核心企业只是市场营销的中介手段。当前,关于产业链金融,只是实践中的经验总结,还没有具体定义,理论的发展仍有待深入。为较准确地剖析产业链金融,需要对相关定义进行厘定。

一、基础概念框架

(一)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

产业链是由产业分工形成,分工越细,产业链条就越长,增值环节就越多,技术越进步可以延伸的环节就越多。上游产业的产出或副产品成为下游产业的投入,产业之间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联形成纵向的产业链条,这就是本文给出的定义。因此,产业链是分工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细分的结果。

一个地区要形成产业竞争力,应占据产业链上的相对有利位置或关键节点,在合理的限度范围内适当延伸产业链。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综合体现在特色产品,由特色产品形成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向原材料延伸,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行业延伸,形成有机产业链。重视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重点发展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发展在产业链上起关键作用,且对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控制力和较大影响力的环节,或者是产业链上增值能力较强、增值幅度较大的环节。发展产业链,首先要着眼于产业链的形成和拓展,同样也要注重关键节点的发展。

因此,产业链是产业部门依据特定逻辑和时空布局客观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联形态,用来分析产业发展的宏观走势。价值链是把企业生产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是用来分析产业链的方法和工具。供应链是指商品传递到消费者前的各种业务活动的连接,侧重从供给角度考察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所以产业链是客观的,没有供应关系就没有供应链。

(二)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产业链金融就是金融支持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首先是选准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其次是支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然后形成复合产业集群。金融支持有机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要找准并重点支持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和产业链延伸中的瓶颈节点,支持关键节点上的骨干企业,使骨干企业融资有保障,其上下游企业资金充足,从而带动金融服务领域和增值链条的延伸。

由上可知,产业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有根本区别的。产业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为整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一切金融服务,而供应链金融以金融机构为中心来看待供应链中的资金融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规范的产业链金融概念,本文认为产业链金融就是以实力强大的企业为核心,用合理的资本运作手段,把产业链企业融资成本最小化、产业竞争能力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集群的资金融资活动。

(三)产业链金融的涵义

产业链金融不仅为核心企业的各种资金需求提供融资,还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产业链金融通常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产业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把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连成一体,把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与下游的分销商、零售商与最终消费者有机连成一片,给整条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二是突破了传统的融资风险承担模式。该模式将单个企业独立承担风险的模式,优化为产业链整条企业共同分担风险,可以有效分散系统性风险。三是促进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可以有效解决产业链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提供生产效率和推动整条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

从产业链金融角度看,产业链金融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金融服务达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优化”的目的。同时,产业链内包含着“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物流按照供应关系正向流动;资金流按照供应关系逆向流动;信息流在供应关系中双向流动。

因此,本文把产业链金融的涵义总结为:产业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产业链条上的所有企业提供与生产、销售相关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的安排,为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各个节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此促进整条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融资模式。

二、产业链金融模型

(一)模型概述

根据基础概念,产业链金融一般包括融资对象、参与者和杠杆率,融资对象主要是固定资产、营运资金,参与者是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杠杆的融资维度是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融资规模。在产业链金融中,得益于产业链金融的内部信息,产业链内部的投资收益率相对比外部投资风险低,因此,产业链金融存在内部(知情者)与外部(局外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信息不能传达到外部或者与外部的沟通成本较高。

模型主要包括两大参与者,产业链内部和(外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提供给产业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利率不同,因为它们的风险状况不同。在产业链中,投资一个项目可以选择两家公司之一进行投资,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在投资时必须考虑相关的融资机构、能够获取的融资率和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可得情况。

假设有一个借贷公司B(上下游企业)投资一个项目P,具有充分的项目信息,清楚项目将来的发展情况和回报率rproject,而且假设公司B自己没有资金,只有完全从外来投资者K(金融市场)或产业链内部A(核心企业)融资。

该产业链金融模型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因为外部投资者与产业链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产业链内部企业A拥有投资该项目的信息(至少部分)关于项目P的将来信息。因此A(核心企业)可以计算出项目的成功概率p(0

为项目P融资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对于项目P,A比K拥有更多的信息,但少于B拥有的信息,或者说,对于项目P,K是产业链的局外人,B是内部人,A是部分内部人。

基本的模型仅是单期静态融资模型,时间从t0到t1,项目收益是确定的,所有的债务需要还清。这里还需要研究,在决定投资时,在什么条件下产业链金融融资会发生,即B投资项目P时不会向金融市场K融资,而是向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同时,还需要解决在什么样的投资回报率下核心企业A愿意为产业链金融进行融资。

(二)无信息成本的单期静态模型

三、产业链金融的扩展模型

图1所述的产业链金融简要模型表明,上下游企业B投资项目P时,只有通过产业链融资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同时都有利时,上下游企业B才向核心企业A进行融资而不通过金融市场K进行融资。在产业链金融简要模型中,金融市场K只对核心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再对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核心企业起到关键作用。这与现代产业链金融“是为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提供的有关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安排”的含义有所偏差。为此,本课题对产业链金融的简要模型进行了拓展,如图2所示。

图2中的扩展模型表明,金融市场K通过产业链金融的融资功能,将处于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的企业A和上下游企业B连成一个整体,把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实行信用捆绑,以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的资信为出发点,为各节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为提高整条产业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四、对产业链金融模型的进一步阐释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