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血透室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2-04-15 04:15:13

血透室工作计划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1

2014年工作总结:

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于2014年5月4日经**市卫生局批准成立{昆卫医【2014】52号},挂靠**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主任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刘斌担任,中心人员由**市第一人民医院、延安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官渡区医院、五华区医院、宜良县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肾脏病血液净化专业专家组成。

中心成立后,及时制定了中心主任、副主任和秘书的岗位职责,并按市卫生局批准的中心组织结构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控中心工作职责,对照卫生部血液透析标准操作规程(SOP)要求,讨论制定中心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体系标准、监测程序及评估方法,进一步明确血液透析感染控制的管理要求,确定经血传播性疾病监测手段,统一了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监测手段和要求,为**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管理建立了基本框架。

中心成立之际正值云南省尿毒症救助工作中各县区医院血透室筹建的关键时刻,按市卫生局医政处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血透质控中心主任刘斌等专家深入到**市晋宁县医院、富民县医院、禄劝县医院、嵩明县医院、东川区医院和官渡区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对其血透室建设中流程、布局和科学设计提出指导性意见。不但为上述项目医院血透室筹建缩短了建设周期,还为其节约大量经费,受到各医院领导的欢迎和好评。目前嵩明县医院和官渡区医院血透室,已通过省卫生厅督查验收,获得血透技术准入资质,开展正常血液透析治疗。

血透质控中心还发挥自身继续医学教育的优势,为全市培训了30余名血液透析专业医护人员,经三个月以上学习进修考核全达到卫生部SOP要求。还主办了2015年云南省血液净化论坛,邀请多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讲授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要求,受到与会200余专家家和学员的欢迎。

2015年工作计划

(1)召开血液透析质控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成员大会,讨论制定**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专项督查要求及评分表(已于2015年3月5日举行)。

(2)对全市各医疗机构血透室进行督导检查和基本情况调查,为市卫计委下一步全方位监管工作提供相关依据和资料。

(3)将督导检查结果汇总,分析所存在问题,于2015年5月22日至5月25日举办**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学习班,进一步提升我市血透质控管理水平。

(4)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全市血透各级人员血透质控跟踪分析、持续改进会议。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

血透室作为医院抢救、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特殊场所,也是引发感染的高危科室[1]。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中,若不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容易引发各种感染,而透析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流程管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种管理模式,为了分析该模式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院对实施流程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血透室于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54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102例,女52例,年龄26~75岁,平均(49.6±3.8)岁。另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50例为参考组,其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24~78岁,平均(50.1±3.9)岁。两组的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未进行护理管理流程,研究组采用护理管理流程,具体如下:①完善管理流程及制度。建立完善的血透室管理标准,如接诊流程、管路冲洗流程、上下机流程等工程流程。同时要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并完善相关的护理操作制度。②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的执行。应定期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并对科室中发生过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职责及风险意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③建立完善的识别程序与查对流程。在血透记录单上要加入医生详细的透析计划及签名,根据其透析计划进行相关参数的合理设置。在将患者送进透析室后,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的姓名、病床号等资料进行反复询问,并核对好透析器标识,以观察设置的参数和治疗单中的参数保持一致,在2名以上护士反复审核确定无误后上机。在上机后,还需要加强血液循环管路各个部位的检查,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3]。④编号管理。对患者的病历、治疗单及透析器等做好编号,以便于透析器的存取,并严格落实查对制度,避免上错机现象。⑤加强质量管理。将每位患者的上机时间相隔约10min,以更好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由质控护士把关好穿刺难度较高的病例以及疑难病例,并做好各项护理操作的详细记录,以及时发现及纠正工作的安全隐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实施护理管理流程前后的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百分值表示,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对比 实施流程管理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实施流程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1.30%,有统计学意义(X2=5.775,P=0.016

注:与参考组比较,*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施流程管理前,满意度为80.67%,实施流程管理后,满意度提高至96.10%,有统计学意义(X2=4.576,P

注:与参考组比较,*P

3 讨论

血透室是医院进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场所,主要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以及序贯透析等透析项目[4]。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因穿刺针脱落、管路夹子忘开关、内痿动静脉针接错等因素的存在,一旦发生这些不良事件,就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护理流程管理是现代临床护理中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提供临床护理工作的流程化、系统化[5]。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流程管理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实施流程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1.30%,表明实施流程管理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实施流程管理前,满意度为80.67%,实施流程管理后,满意度提高至96.10%,表明实施流程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是由于通过落实完善及执行管理流程及制度、护理操作流程、查对流程,并做好编号管理及加强质量管理等管理措施,使护理人员可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进行工作,从而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血透室护理中加强流程管理,有利于降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密, 黄秋鹏, 谢琼, 等.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21(1):196-198.

[2] 左雪花. 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23(4):153-154.

[3] 程水芳. 全面流程管理在血透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22(10):1661-1663.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品管圈 血液透析 低血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sing QCC to reduce the occurs of hemodialysis hypotension.Method There were 9 nurses participating in QCC.Through A series of QCC activities,such as establishing theme,setting plans, analyzing causes,establishing object and taking focused measures,reduce the occurs of hemodialysis hypotension.Result There were 1396 times dialysis until the end of QCC activities after taking off another 500 times one which us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81 times hypotension happenned.The occur rate of hypotension was down to 5.8%,an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500 times dialysi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P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Hemodialysis,Hypotension

血液透析患者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发生低血压[1],发生低血压的透析患者不但由于血容量不足,导致透析不顺利或被迫中止透析,甚至可能由于患者本身机体病变,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突发事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透析患者低血压现已成为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已成为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我科运用品管圈活动设计(QCC)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来发现解决由于护理问题引起的低血压,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前500次进行血液透析过程进行低血压发生因素分析。

1.2 QCC设计 我科室QCC成立于2013年1月,报名方式为自愿报名。QCC成员确立后,由圈内成员民主投票选出圈长一名,以及圈长助理一名。本QCC共有9名成员组成,均为我科室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3名,年龄21-52岁,全员以年轻人为主,头脑灵活,工作热情,且对于主动的工作模式呼声高。经圈内投票设计,圈名定位bomb圈,其意为爆发工作热情,积极向上,对于问题以爆炸的方式迅速解决,使问题烟消云散。通过QCC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圈员熟练掌握QCC理念及活动方法,并使其明确QCC对护理工作的利弊。

1.2.1确定主题 根据血液透析室的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分析,选出6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并依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圈内成员评分。最终选定“减少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本次QCC活动主题。

1.2.2活动计划 遵循“4W1H”原则,即what/when/who/where/how,安排活动计划,绘制计划表,并分段实施计划内容。

1.2.3分析原因 本次QCC活动研究选取前500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共发生97次低血压,其低血压发生率为19.4%,其详细发生原因见表1。根据“柏拉图”分析,以80/20法则进行选取,确定本次QCC活动改善低血压发生率的重点项目为“超滤率过高”、“降压药物和镇静药物的使用”、“透析中进食”。

1.2.4 QCC活动目标 通过目标值公式[4]对本次品管圈设计进行目标设定,其公式为: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根据主题选定是圈能力值为87%,即得出本次QCC活动目标血透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应降至6%。

1.2.6针对措施 针对鱼骨图中所绘制的原因,进行对策拟定和实施,并结合戴明环进行PDCA。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疾病宣传教育-在患者候诊室及血液透析室各墙面上标示出血液透析患者应注意的事项,使患者及其家属均能阅读,如血液透析前的饮食安排、药物使用、水和钠的摄入,以及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时的表现形式,患者如何预防以及发生时的配合方式等。2、规范称重过程-血液透析患者称重过程需由护士严格监督执行,并详细记录患者体重,如患者外物过重影响结果,应嘱患者除去外物,如衣物、手机、背包等,同时调整室内温度,以防止患者增加衣物时感觉不适。3、加强透析过程管理-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职称较低的护士主要负责患者透析过程的陪伴,1名护士可负责3-5人;护师则负责透析操作;主管护师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对下级护士、护师进行培训,提高其血液透析的护理水平。4、定期开展圈内学习-目前主要针对血液透析过程预防低血压的课程学习,主要依靠平时操作,查阅文献书籍,以及上级护士的指导,每2周一次的QCC会中,由一名护士进行一次学习汇报总结,提高血液透析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5-加强护患沟通-每位责任护士均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提高患者透析过程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纠正患者对透析的错误理解,防止有低血压诱因的存在。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有形结果即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采用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常用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助其将体内有害物质及代谢产物排出体外[6]。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本身身体素质差,常存在其他系统功能异常,如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危险性高,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而国内外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进行统计,发现其发生率高达20%~50%[7-8],说明血液透析低血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此种情况,护理工作者一直都在探寻有效减少低血压发生的方法。周文英[9]等通过护理干预的模式对老年透析低血压进行控制,李霞[10]等则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的护理管理模式多采用层级式管理,属于被动管理模式,下级护士接触患者多,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多,但缺乏主动管理意识,从而使问题被忽视。上级护士多不能接触到此类问题,致使问题被埋没。QCC设计通过改变下级护士被动的工作模式,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并让其发挥自主管理能力,从而使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发掘出来,通过圈内讨论的方式逐渐让大家正视此类问题。如本次圈内发现的称重不合理问题,多因为称重工作简单,由下级护士负责,但下级护士不了解此项工作对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的重要影响,致使问题一直被忽略,直至开展品管圈才被发掘出来。

通过本次QCC活动设计,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有原来的19.4%下降到5.8%,效果显著。而通过QCC活动发现的其他造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我们计划进行下一步QCC活动予以解决,这将会进一步下调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几率。综上所述,QCC活动可有效减少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而且尚有进一步减少的可能,值得临床推广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雪春.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2): 14-15.

[2]罗学文, 蒙兰芬.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11, 6(3): 370-372.

[3]Bos W J W, Bruin S, van Olden R W, et al. Cardiac and hemodynamic effects of hemodialysis and ultrafiltr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0, 35(5): 819-826.

[4]张幸国. 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5.

[5]姜杰. 西方管理思想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41-152.

[6]李春兰, 程霞, 周怡.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护理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14): 1731-1733.

[7]文艳秋. 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5.

[8]Boon D, van Montfrans G A, Koopman M G, et al.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uncomplicated hemodialysis: the importance of changes in stroke volume[J]. Nephron Clinical Practice, 2004, 96(3): c82-c87.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带教方法 血液透析 专科护士

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 高科技、 劳动强度大的科室,对护理人员要求较其他科室高,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高。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09年正式成为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有效提高护士专科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因此, 针对血液透析专科特点,在临床培训过程中,制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科已培训学员90名,均为女性,年龄24—45岁,平均38.6岁。本科15名,大专69名,中专6名。主管护师38名,护师50名。护士2名。工作年限3-15年,平均6.8年。其中有透析工作经历的68名,初次接触的22名。学员临床工作年限都在3年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研究组(B组)。A组45人,平均年龄38.2±0.4岁;其中中专3人、大专34人和本科8人;有血透工龄34人,无血透工龄11人。B组45人,平均年龄38.4±0.2岁;其中中专3人、大专34人和本科7人;有血透工龄34人,无血透工龄11人。两组学员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专科培训的方法:我科是血液透析科,分两种带教方法培训学员90名,分3批进行培训,均为女性。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2专科护士人员分组,由于护士带教师资不足,凡具带教资格的老师和学员随机分为两组方式带教。A组为一对三的带教,一名老师带教3名学员,全程带教的模式。B组为一对一的带教,一名老师带教一名学员,全程带教。

1.2.3分组带教法:护士在每个专科培训班时间为3个月。培训第一月为专科理论学习时间,要求全体学员参加。由专科教授和主治医师及有授课能力的护理人员根据培训教材讲授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及目前国内外的血液透析专科新技术和新业务。第二,三个月在血透室分两种带教方法进行操作培训,要求学员通过培训能够规范掌握所有能够提供培训透析机器的操作及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能够进行透析过程中病人的护理和病情观察以及透析突发事件的处理。通过带教培训,使得专科护士不仅通过系统的、全面的培训,提高血液透析专科知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掌握规范的血透技术操作和提高对病人的管理。

2 考核与评价

各批次学员均根据考核手册规定,对培训内容中的专业知识进行闭卷考核,专业技能采用现场抽考,并对每项成绩做好记录。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标准参照《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与质量评价》进行。以一百分为满分。分为合格,不合格,良,优。

3 结果

本院血透专科护士培训3批学员,在培训结束时。A组学员考核优秀5人,良好25人,及格15人,不合格0人。B组学员考核优秀25人,良好15人,及格5人,不合格0人。研究组学员的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A、B两组学员操作成绩比较

组别

人数(人)

平均成绩(分)

优秀率(%)

对照组(A) 45

78

11

研究组(B) 45

89.8

55.6

注: P

4 讨论

制定规范的配训计划,通过对两种带教模式学员的考核和分析,总结出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更适合血透专科护士的带教培训。血液透析室是高风险、高科技、劳动强度大的科室。透析过程中病人极易发生多种急性,重症并发症,即使在病房工作了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护士来到血液透析室,对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还是很陌生。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较高。一对一的带教不但更具针对性,而且更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放手不放眼地对学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规范的指导和带教。更能直接影响学员对血透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专科技能的规范操作。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由于培训时间短,又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循序渐进地提高专科护理能力,所以一对一的带教更能使得培训学员在较短时间内对专科知识和技能的规范操作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和掌握。

通过三期血液透析专科培训学员,分两种带教模式进行操作培训后的反馈和考核,可以总结出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培训出的学员,其规范化的专科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因此为保证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安全规范的专科护理服务,培训基地应主张一对一的对学员进行全程带教。同时针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特点,各血透室也应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为血液透析专科培养和储备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叶锦荷.探讨血液透析护士的专科分层次培训.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6卷第4期:83 (下半月版).

[2] 苏小妹,杨柳枝,贺珊.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实施分层次带教的教学效果[J]现代医院, 2010,(09) .

[3] 唐春苑,王饶萍,叶晓青.血透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J].护理学报,2006,13(8):83—85.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6S管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正经历着变革。6S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员工队伍素质的相应提高,6S管理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而人员素质的提升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本质[1]。孝感市中心医院血液透析室实行以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6S管理,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广泛参与,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在各领域逐渐落实6S管理,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质量。

16S的主要含义[2]

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日语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故最早简称“5S”。我国企业在引进这一管理模式时,另上了英文的“安全(Safety)”,因而称“6S”现场管理法。

1.1整理:及时清理工作场所中的的废弃物;将血液透析室物件、物品整理归位,放置到标志指示部位;药品柜内药物摆放有序;物品、设施固定位置摆放,并有明显标记,随时备用。

1.2整顿:整顿就是物品放置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就是要做到定位、定量。

1.3清扫:清扫就是彻底地将工作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设备有异常时及时维修。当发现异常,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1.4清洁: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善和最佳的状态。

1.5素养: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礼貌、仪表、组织纪律和作风,工作责任心强,团队协作好,效率高,出色完成任务。

1.6安全:安全标记规范,科室安全设施齐全,保持良好的可用状态,工作场所安全无隐患,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则。保护各种仪器设备完好,并要求说明使用。

26S管理的准备阶段

2.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血液透析室高度重视6S管理工作,加强6S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明确6S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大家一致认识到:6S管理是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认真制订并贯彻执行医院6S管理工作计划和达标措施:严格按照6S管理评价体系开展检查和督查,奖惩分明,促进6S管理工作稳步提高。

2.3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护理礼仪规范,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督查,加强质量控制。促进护患沟通和交流;确保病人安全和质量提高。

2.4重视员工素养培训,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员工素养是6S管理的核心。每年有计划地开展礼仪、职业道德、服务规范等培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人本管理的理念,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2.6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就医环境,为整齐清洁创造良好条件。血液透析室不断更新透析设备,为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36S管理的实施阶段

3.1整理

3.1.1全面检查血液透析室及辅助用房,特别是库房存放的物品。

3.1.2界定要与不要的物品。要的物品,要根据使用率决定日常用量。

3.1.3按照界定,处理不必要的物品(包括文件、资料)。

3.1.4所有地点每周必须清理一次。

3.2整顿

3.2.1实行定置管理, 每间房屋内应当有定置管理图示,并且图形与实物相符。

3.2.2工作通道畅通,各类管路、线路布局合理、整齐、干净。

3.2.3库房和储物间实行定置管理,标识清楚,易于查找。防护措施落实,温湿度符合要求,并努力减少库存。

3.2.4所有工作场所每周整顿一次。

3.3清扫

3.3.1所有工作场所责任区域,及时清洁(工作台面、天花板、墙壁以及看不到的死角都要扫干净。

3.3.2对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垃圾分类正确、医疗垃圾袋盛3/4 满时及时倾倒。

3.4清洁:把所做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将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医务人员。

3.4.1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巩固管理成果。

3.4.2健全完善医疗设备和特种设备的保养、维护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和维护,确保使用安全。

3.4.3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3.5素养[3]

3.5.1制度化素养:对于规定的大家都要遵守执行,严守标准。

3.5.2业务素养: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制定并落实对本机构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使工作人员具备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

3.5.3情商素养:要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按照规定对病人进行告知,加强沟通,维护病人权益。

3.5.4精神面貌素养:要体现积极、认真、仔细、乐观的工作态度。

3.6安全[4]

3.6.1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科学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3.6.2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3.6.3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及相关工作,建立合理、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病人实名制管理。建立血液透析病人登记及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加强血液透析病人的信息管理。

3.6.4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确保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3.6.5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发现问题时,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进行整改。

3.6.6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3.6.7血液透析室的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3.6.8血液透析室的建筑布局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4评价效果阶段

4.1提升质量[5]:重视环境合理布局、透析设备的安全管理,制订停水、停电、火灾、医疗事故等安全隐患应急预案,从根本上杜绝医疗纠纷,血液透析的安全性、舒适性有明显提高,显著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病人满意度显著提高。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观念和行为都有了明显改进,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4.2降低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各种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科室经济效益。

4.3提高效率: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条理,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4提高素质:护士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一种自律的工作习惯,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5体会

我院血液透析室推进6S管理的实践证明,6S管理为血液透析室的建设和发展夯实了基础,提升了素养,保障了安全,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职业伤害、医疗事故和纠纷明显减少。在护理工作中实行6S管理模式是提高优质服务,推动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在行为规范、护患沟通等方面得到提高,将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参与管理工作,做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6]。

参考文献

[1]杨明莹,古启启,袁慧云,李佳.6S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实践与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54-56

[2]吕国荣,陈遊芳,蒋如彬.精细化管理的58个关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97-201

[3]刘秀君.5S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1):150-151

[4]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的通知[z]卫生部文件 卫医政发〔2010〕35号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血透室安全管理;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2010年卫生部出台了《血透室管理规范》后,血透室的医疗安全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工程师,我认为要做好血透的安全防范工作,需要技术人员从工程技术角度进行防控,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1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首先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注册的水处理设备,正规品牌的水处理设备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均有严格的程序把关,对不锈钢材料的选材、填料的品质、控制系统的选择均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经过层层把关,极少会出现安全事故。

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监管:水处理设备投入使用后,一般控制系统均设置为自动控制,包括填料罐的控制头等,正常情况下运行不会出问题,但如果供电异常时,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水处理出现故障时,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有的治疗计划将全部被打乱,因此,加强水处理设备的日常巡视、将故障解决在萌芽状态尤为重要。目前,我根据水处理设备实际运行情况,总结了几点:

(1)水压观察:一套水处理系统上会有几个不同的压力点装接有压力表,维修人员根据各点的压力可以判断设备发生故障时的问题所在。这些压力表也是我们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一般来说,自来水的水压表可以指示水源压力,这是保证整套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填料前后的水压表可以通过他们的压力差来判断过滤器中滤芯的堵塞情况,压力差偏大时,应该及时更换滤芯。反渗系统的压力表可以指示反渗泵的运行状态,其中系统压力的指示至关重要,压力过高可能造成反渗膜破膜,造成严重的后果。

(2)水处理设备上的电导度和流量监测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一套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记录中应该如实记录,一般来说,电导度和流量短时间不会急剧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根据它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填料及反渗膜是否应该更换。如果短时间内数值变化较大,应该考虑是设备故障,而不是维护性的更换材料。

(3)做好残余氯和水硬度的日常监测工作,残余氯和水硬度至少每周检测一次,残余氯的检测试剂和硬度检测试剂可以通过一些水处理设备厂家购买,自来水中的残余氯含量有时不是固定的,每周对反渗水做完检测,可以在反渗水样品中加入自来水,可以判断一下试剂的有效性和自来水的水质情况。

(4)及时做好滤芯、活性炭、树脂、反渗膜等材料的更换,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根据各医院水质和血透室的运行情况,制定各种材料的更换计划,一般活性炭每年更换一次,树脂1~2年更换一次,反渗膜一般2~3年更换一次。

(5) 通过定量检测来判断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要求,反渗水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应该每季度一次,水中各种污染元素至少每年检测一次,必要时可以缩短检测周期,加大检测频率。

2 血透机的安全监管

血液透析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机器状态,平时应该注意观察机器正常状态时的电导度、温度、各压力显示的正常值,血泵运转状态等,这样在机器发生异常时能第一时间判断是否是机器故障,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处理,安排患者中断治疗。

血透机每个治疗前的机器自检很重要,一般来说,机器自检通过,可以说机器状态正常,但有些不太明显的故障可能不一定能显示出来,比如压力检测,如果检测时间过长,但最后又正常通过,就可能机器存在漏气,如果不处理,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影响TMP,影响治疗效果。

3 其他感染管理等安全监管

血透室的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感染管理,目前国内几家医院发生严重的问题就是交叉感染,防止交叉感染除了把好一次性耗材不得重复使用的关外,对于可复用透析器的复用过程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复用机不能阳性、阴性混用,或者就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强制阳性不复用,复用机日常使用后要注意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其次,血透用房要注意通风,空气消毒装置要经常检查工作状态,循环风消毒器要定期清洁、保养、更换灯管。

综上所述,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限制,血透室配置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可能性不大,但是必须配有兼职的工程师,这对血透室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作为负责血透室设备的工程师,必须要认识到血透室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从工程技术角度保证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院校合作 血液净化 专科护士 培养 可行性 发展前景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是指在血液净化专科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门从事该专业护理的临床护士。

1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岗位需求分析

1.1调研岗位需求量

我校对我省30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及血透室各级人员进行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岗位需求问卷调研,参调的30家医院中血透室共有血液床位516张,血透室在编护理人员102人,编外护理人员144人,按照血透室排班,每日为2~3班计算,且除开床旁血透外,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血透机:护士应为5U1,从中就可以看出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员远远达不到标准。从血液净化未来3~5年规划需求的调查表中得知,未来3~5年30家医院对血透室计划扩建床位1500~2000张,那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需求量应为600~800人(按每日2班计算)。

1.2血液净化发展前景

1.21血液透析人群

据统计,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约为150万~200万,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数量为27万。而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1.3亿,高血压患者3.3亿,而我国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多数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均未达标,故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1.2.2血液透析治疗率

随着血液透析设备的不断发展及完善,促进了血液净化方法的广泛发展,随着血液滤过技术、血液透析滤过技术、血液灌流技术、免疫吸附技术、血浆置换术、单纯超滤技术、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肾病患者的治疗率提升,存活时间延长,从而显著的增加了存量患者人数,形成了正反馈,因此,未来血液透析人群将逐年增加。

1.2.3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医保政策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报销力度增加和大额医保的全面铺开,使血液透析患者支付能力大幅提升,加之目前肾源紧缺,使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作为终身治疗方式。

2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2.1培养对象

参调的30家医院中,共发放调研问卷表700份,收回658份,有效问卷649份,调研表中涉及的培养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中职学生、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高考录取的护理专科学生及护理本科学生,其中,选择培养对象为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占82%,其原因为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便经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及临床实习锻炼,在高职阶段进行专科护士培养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临床技能方面以及职业素养认知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

2.2培养规格

2.2.1职业素质标准

具有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能独立完成血液净化中心岗位工作;要热爱血液净化工作,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及慎独精神;具有高度责任心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沉着冷静处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2.2.2专业知识标准及能力标准

掌握血液透析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掌握透析抗凝技术及护理;掌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护及护理;掌握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掌握特殊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措施;掌握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血液净化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护理常规、专科操作技术及感染控制措施。

2.3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2.3.1教学时间安排

3年共计131周。第1学期教学周为16周,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考核2周。第2、3、6学期各为20周,其中教学18周,考核2周。第4~5学期学生进行临床实习50周。

2.3.2课程模块设置

课程模块设置由5个模块构成:基本素质(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能力(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实践模块(毕业实习与技能实习)模块以及职业拓展模块(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模块包括选修课和讲座。

第1、2、3学期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理实一体的学习;第4、5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重点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岗位进行临床实践,突出培养专科护理技能;第6学期完成血液净化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夯实和技能的提升,突出现代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技能人才的培养。

3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院校合作共同制定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案是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基础,依托医院强大的专科带教是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重要保障,聘请临床血液净化护理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是培养符合临床需求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必备条件。

4结果与体会

我校用2011级20名中职推优学生进行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经过学校系统的综合素质及理论知识学习,经过院校合作共同的培养,该20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毕业后受到各家医院血透室的青睐,各血透室给予了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我国血液净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血液净化专科护士需求量缺口较大,院校合作共同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不仅可以缩短血液净化护士入职后培养时间,还可以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专科技能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的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血透室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192-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研究表明,感染导致透析患者死亡占第二位[1]。我院从2008年8月开始对血液透析科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并对监控前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共119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4例;年龄(76.5±15.3)岁。原发病为高血压性肾损害21例,糖尿病性肾病4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二氧化碳中毒性肾损害2例,多囊肾6例,不明原因肾衰竭6例,梗阻性肾病9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资料收集与统计。加强并规范血液透析科工作人员无菌技术操作的监督及环境、工作流程的管理,每月对空气、操作台物体表面、透析液入出口进行采样监测,并加强透析患者的管理,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中的x2检验,计算不同部位的感染例数计算构成比。

2 结果

2.1 监控前后感染率的比较 2年监控前后感染率见表1。

表1 监控前后感染率(%)

2.2 部位感染分布 血液透析患者各部位感染例数和构成比见表2

表2 2年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分布及构成比(%)

3 讨论

血液透析科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要科室,因此要不断加强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科室建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并设小组长由其负责科内感染监控工作,由科室护士长实施监督管理。各项监测要有目标有实施,通过常规监测和随机监测,找出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确定监测目标,制定可行的目标监测计划,不断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和监测制度及考核细则。

要不断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 预防医院感染,首先要求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将医院感染知识宣教当成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易感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要求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血液透析感染的相关因素,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各种学习班、专题讲座,提高控制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注重环境管理及监测 透析区环境应达到医院规定的Ⅲ类环境要求。严格执行我院已通过的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标准,血液透析科应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感染患者应分区透析,各区标志明显,医护人员与患者通道分开,透析区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3次,治疗台面和地面每日用1000mg/L健之素消毒液擦拭。每月进行1次环境监测。

加强血液透析系统的消毒和监测 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后,透析工作人员将使用后的穿刺针、血液透析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分类按规定包装处理,被体液、血液污染的再生医疗器械及物品应先用1000mg/L健之素初步消毒30min后再送洗衣房洗涤消毒。透析机应进行有效的透析机水路消毒,避免在消毒不彻底的情况下重复使用[2]。正确封袋、焚烧医疗废物,防止血源性疾病的播散。

注重透析人员和透析室的消毒隔离及监测 对医务人员及卫生员进行有关病房卫生清扫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使用中的消毒液,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对透析病房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月细菌监测一次。对接触血、脓液的器械或物品,每月监测残留学HBsAg。对使用中的无菌物品,每季度做一次无菌检验。

进一步规范透析患者的管理 要不断增加透析患者的营养,增强机体抗病力,每日摄入蛋白质1.5g/kg,并补充维生素、钙、镁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杜绝由于血红蛋白低和糖尿病两个高危因素引起的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应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认真执行消毒灭菌制度。

总之,我们通过强化血液透析科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注重科室环境及血液透析系统的感染控制、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以制度为目标,以监测为依据,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护理负担。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