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越南盾Dong。外国人在当地投资的资本利润可以完全汇出。
越南邻近我国,华侨较多,广东菜馆在这里早有开设,越南人受广东口味影响较深。主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喜欢吃鱼、虾、鲍鱼、海参、鱼翅、瘦肉和鸡,也爱吃狗肉。吃饭时菜要多,口味宜清淡。不喜欢吃辣,喜吃糖、醋和蚝油,烹调上喜炸、清蒸、烧卤等。当地大型方、圆站糯米棕子独具特色。普通餐具为中式碗、筷、盘、勺等。
越南人禁忌多:不要随意摸别人的头部,包括小孩。当村寨路口悬挂有绿色树枝时,是禁入的标志,外人不得进入。南部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礼、进食、送物和接物。越南各族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竹子。竹笋,是越南人喜吃的菜肴。竹灰,往往用作食盐。越南被人们称为“竹子之邦”。
按照越南的传统习俗,腊月23日,是越南民间敬送灶君回西天的日子。从23日开始,就算进入了春节,腊月下旬为盘古节。
见面礼仪的几个重要细节
商务交往中的介绍。
自我介绍、介绍他人、业务介绍。
自我介绍,第一尽量先递名片再介绍,自我介绍时要简单明了,一般在1分钟之内,内容规范,按场合的需要把该说的说出来。
业务介绍。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把握时机,希望、想,空闲等,在销售礼仪中有一个零干扰的原则,就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向客人介绍产品的时候,要在客人想知道、或感兴趣的时候再介绍,不能强迫服务,破坏对方的心情。二是要掌握分寸,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明白,一般来说业务介绍要把握三个点:第一人无我有,产品技术同类产品中别人没有我有,第二人有我优,我有质量和信誉的保证。第三人优我新。
首先要注意衣着整洁。纽扣一定要扣好,手要清洁,指甲要剪短,胡须应修剪好。
和人交谈,要端庄和蔼,彬彬有礼。双方不可靠得太近,谈话声音不可太高;坐时忌跷“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谈话要专注,忌在大庭广众面前耳语。初次交谈切忌打听对方的收入、家产、年龄和婚姻;异性之间交谈时眼睛不能老是盯着对方;在路上与妇女交谈应当边走边谈,不能停下站着说话;与妇女同座时不要吸烟;同相识的妇女打招呼,男方应起立,女的可以坐着回答。
到人家家里做客,要先脱帽而后入室。雨天走访,雨具应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到人家做客,告别时应当由妻子先起身告辞。
出行坐车,要让客人坐在驾驶座旁边的位置上,以此为上座。走在街上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可乱扔东西与随地吐痰。
到餐馆就餐,如果与别人同桌,须征得先到客人的同意后方可入座,否则,会被视为粗鲁。在美国的餐馆,若用餐巾擦拭刀叉、盘子,服务员会马上换一套餐具,在服务员看来,顾客擦拭餐具是被认为餐具不干净。
男女同行,男的应走在外侧,即靠车行道一边,使女的多一分安全感;开始行走时应让女士先行。
出入商店等公共场所,男士应该为女士开门;年轻的应该为老年人开门。乘车坐船,男士应向女士让座;男女同座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小动作。如翘拇指,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表示称赞、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国、法国表示拦路搭车;伸食指和中指,在我国表示第二或数目字“2”,在英国则有两种含义,当做这一手势时,手掌朝着对方,表示胜利,若手背朝着对方,则表示侮辱;单伸食指在我国表示数字“1”,还用于提请注意,而在美国表示请对方稍等,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请再来一杯啤酒”。
在我国,食指作弯钩状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泰国、菲律宾表示门匙、上锁;印度尼西亚表示心肠坏、吝啬;在新加坡是死亡的表示、还表示拳击比赛中的击倒。
拇指与食指在我国表示“O”,中指、无名指、小指翘伸直表示“3”。这两个手势合在一起,日本、韩国、缅甸是表示金钱;美国则表示同意、了不起、顺利;印度尼西亚表示什么也干不成和干不了;突尼斯用来表示傻瓜、无用。
见面时不可向仅有数面之缘的朋友提问“你还记得我吗?”对方若真的不记得了,无论是实话实说还是假装记得却叫不出名字,彼此都会觉得非常尴尬。得体的方式应该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某,我们曾在某地见过面。”
■慎说“代问夫人好”
如果您遇到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又不太了解对方的近况,在问候时应注意不要轻易说“代问夫人好”、“代问先生好”这样的话。如果对方已经离婚,或者配偶已过世,那么您的好心问候就会让对方很尴尬。包括问起对方是否还在哪哪高就等问题。因此见面应该笼统问候,比如说“代问家人好”、“最近忙吗”等等,再确定下面的话题。
■少让小孩行“吻”礼
孩子行吻礼无论是采用用自己的小手贴在自己嘴上“啪”一下的“分吻”的方式,或者直接亲在大人的脸上,都不符合现代卫生观点。因此建议少让孩子行吻礼。
一忌居高临下。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应该放下架子,平等地和别人交 谈,切不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二忌自我炫耀。交谈中,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成绩,更不要或明或暗拐弯抹角地为自己吹嘘,以免使人反感。
三忌心不在焉。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思想要集中,不要左顾右盼,或面带倦容、连打呵欠;或神情木然、毫无表情,让人觉得扫兴。
四忌口若悬河。如果对方对你所谈的内容不懂或不感兴趣,不要不顾对方的情绪,始终口若悬河。
五忌搔首弄姿。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姿态要自然得体,手势要恰如其分。切不可指指点点,挤眉弄眼,更不要挖鼻掏耳,给人以轻浮或缺乏教养的印象。
六忌挖苦嘲弄。别人在谈话时出现了错误或不妥,不应嘲笑,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尤其不可以。也不要对交谈以外的人说长道短,这不仅有损别人,也有害自己,因为谈话者从此会警惕你在背后也说他的坏话。更不能把别人的生理缺陷当作笑料,无视他人的人格。
七忌言不由衷。对不同看法,要坦诚地说出来,不要一味附和。也不要胡乱赞美、恭维别人,否则,令人觉得你不真诚。
八忌故弄玄虚。本来是习以为常的事,切莫有意“加工”得神乎其神,语调时惊时惶、时断时续,或卖“关子”,玩深沉,让人捉摸不透。如此故弄玄虚,是很让人反感的。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计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你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韩国人禁忌颇多。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寒食节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冤。吃饭时忌带帽子,否则终身受穷。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必死无疑。
英美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吃肉菜时,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吃饭时,利用叉子的背面舀起来吃虽然不是违反餐桌的礼仪,不过看来起的确是不怎么雅观。
吃米饭之类的料理时,可以很自然地将叉子转到正面舀起食用,因为叉子正同的凹下部位正是为此用法而设计的。这时候,也可利用刀子在一旁辅助用餐动作。将餐盘上的料理舀起时,利用刀子挡着以免料理散落到盘子外面,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利落地将盘内食物舀起。如有淋上调味酱的料理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调味酱,再以汤匙或调味酱用汤匙将料理与资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汤匙淋上调味酱后食用,则是错误的动作,因为这样一来,在料理送往口中时,酱料会滴滴答答落得到处都是,搞得一团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时,以左手持用叉子,将食物置于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与朋友聚餐的轻松场合,如果不须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进餐。饭应以正面叉腹而非叉子背面舀起,这样可以比较容易食用,而且也较优雅自然。当盘子内的细碎食物聚集时,可利用刀子挡着,再以叉子靠近舀起。利用汤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将料理聚集到汤匙上,再以汤匙将食物送入口中。
调味酱用汤匙与一般汤匙的用法是一样的。应利用叉子将料理推到调味酱汤匙上食用,而非以叉子叉住料理再以调味酱用汤匙淋上酱料,因为后者是违反礼节的。
关键词:商务礼仪 汽车销售 教学方法
《商务礼仪》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通俗易懂,理论说教偏多,在教学中易形成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气氛沉闷的尴尬局面。如何改进《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汽车营销中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笔者结合汽车企业现状及自身教学过程对该课程教学提出思考。
1 商务礼仪在汽车销售中的重要性
1.1 商务礼仪是促进汽车营销的重要手段
礼仪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增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养、调节自身行为、改善人际交往之功能。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营销沟通的实用艺术和交际手段,不仅具有现代礼仪的情感沟通功能,更注重营销人员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1]。在汽车营销过程中,商务礼仪不仅仅是销售人员的个人行为,更是4S店乃至整个汽车品牌的企业行为。可以汽车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提升企业竞争附加值,直接给汽车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商务礼仪是促进汽车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
1.2 商务礼仪是塑造汽车企业形象的必要条件
专业稳重的外在形象,得体大方的仪态举止,彬彬有礼的待人处世,既可以在从事销售活动和维护客户关系方面塑造营销人员自身形象,又可以从营销人员个体行为中折射企业文化和企业导向,从而在客户中逐渐形成良好企业形象和公众口碑[1]。因此,商务礼仪的运用,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汽车4S店销售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更能塑造良好的汽车企业形象。
2 汽车销售服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一种以尊重为本、善于表达的行为规范。应本着遵时守信、入乡随俗、尊重他人的原则,从主客观立场同时出发,自律、真诚、适度的待人接物。作为一名合格的汽车4S店销售服务人员,起码应掌握的基本商务礼仪有:
2.1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礼仪、仪表礼仪、表情礼仪、举止礼仪。
2.2 拜访礼仪:包括拜访前的准备工作、拜访时的现场礼仪以及拜访时的礼貌细节,如行礼礼仪、称呼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问候礼仪、送礼礼仪等。
2.3 顾客接待礼仪:包括接待顾客前的准备工作及接待顾客时的礼仪细节。
2.4 职场礼仪:包括办公场所礼仪、电话礼仪、宴请礼仪、乘车礼仪、涉外礼仪等。
3 汽车专业传统《商务礼仪》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认知程度不足
3.1.1 重视程度不足。《商务礼仪》是一门关乎日常各方面行为举止规范的课程,其理论知识通俗易懂,通过阅读教材即可掌握大部分内容,因此对于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容易形成思想上的松懈。他们通常在没有上第一堂课之前就把该课程划分到“副课”范畴,这点在汽车专业学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相比《底盘构造》、《发动机电控》等复杂的汽车专业考试课,《商务礼仪》作为考查课,在理解方面显然容易的多,与汽车本身的关联度表面上也不及上述考试课紧密,因此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难攻的考试课上,对《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3.1.2 理解程度不足。《商务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礼仪之邦,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接受各种礼仪训练,总认为自己所积累的礼仪常识足以应对日后汽车销售服务工作。其实他们还没有形成品牌文化概念,并不了解4S店希望销售人员具备哪些基本礼仪,也没有体会到自己所形成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礼仪习惯对日后工作将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从思想上不理解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更无从认识商务礼仪背后所折射出的汽车企业品牌文化内涵。
3.2 教学模式单一
《商务礼仪》课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项礼仪规范都极易理解,但由于涉及自身、他人及所处环境的方方面面,各种礼仪规范叠加起来,难免繁复琐碎,有时还会前后冲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传统“教材加板书”的单一教学方法把该课程变成一门枯燥冗长的“思想品德说教课”,强加到学生身上的礼仪规范不仅使教师费力,学生也因没有切身体会而本能抵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3 学生参与度不够
目前所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通过案例、图片及视频等途径将《商务礼仪》书本理论呈现出来,虽使教学内容稍显生动,但由于投影仪等设备限制,多媒体教室通常需要拉上窗帘“黑灯瞎火”学生才能看清屏幕,时间一久极易使学生因缺氧和视疲劳而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依然不理想。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被动学习的模式仍没被打破、多媒体教学的实质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学生仍是听众而不是主人、对课程内容仍是死记硬背而非全面理解。综上所述,教学没有参与性,学习也就没有积极性。
3.4 考核方式单一
《商务礼仪》课程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性质为“考查课”,成绩组成为“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其中,期末成绩一般通过试卷或论文考核,占总评成绩的60%或以上;平时成绩主要通过日常提问、作业等情况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或以下。但此课程是一门实操性极强的课程,所涉及的具体礼仪规范如果通过选择、填空、问答等试题进行考核,学生即使答对也只是死记硬背的理论,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理论也就忘的所剩无几,与高职院校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相违背。
4 对汽车《商务礼仪》教学的几点思考
针对汽车专业《商务礼仪》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改进的核心为:
①鼓励参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②亲历实践,体会4S店销售及售后服务礼仪。
③任务驱动,感受礼仪所带来的实际效益。
教学中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保障实施,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4.1 示范体验法
《商务礼仪》课程所教授的礼仪为何不被学生理解接受,就是因为学生知道课本上写的那些礼仪“是对的”,但并不知道它们“为什么是对的”,课堂讲授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是对的”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2]。示范不能单纯是教师示范,还要鼓励学生体验。如在讲授“仪容礼仪”中“发型”一节时,可以选择一名学生上台做真人模特,由教师示范,其他学生台下观摩。教师首先分析该模特的脸型,做出“最适合”该脸型的发型。其次,做出“最不适合”该脸型的发型进行对比,让台上台下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从而引出“长形脸适合留刘海,不适合两边头发过于单薄”的理论,如此示范加体验教学,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2 主题教学法
结合4S店对销售服务人员礼仪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个人礼仪”、“拜访礼仪”、“顾客接待礼仪”和“职场礼仪”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根据内容又细分为若干个小模块,各个小模块都有一个主题,将一节90分钟的课堂变为“主题课堂”。如讲授“服饰礼仪”中的“西装礼仪”时,要求学生应掌握西装的“三色三一原则”,并且学会如何打领带。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在上本堂课时穿着“自己认为销售顾问应该穿的西装”,课堂以“谁的西装穿对了”为主题展开教学: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做展示,首先由台下学生分组讨论“谁的西装穿对了”,然后由教师总结评价从而引出男士西装着装原则。在学习领带打法的时候,以“谁会打领带”为主题,鼓励会打领带的学生先上台做示范,教师只需点评并对学生没有涉及的领带打法予以补充即可。主题教学法不但可以明确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同时,其“主题班会”式的课堂也可强化学生的情感目标。
4.3 任务考核法
改进原有书面考核形式。针对《商务礼仪》课程特点及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任务为导向”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教师根据个人礼仪、拜访礼仪、顾客接待礼仪、职场礼仪等汽车销售服务人员基本商务礼仪进行任务角色设定。其中:
4.3.1 “个人礼仪”可布置的任务角色为“前台接待”,具体任务为考核学生作为汽车4S店前台接待人员,应掌握的妆面、服饰、姿态及表情等礼仪。
4.3.2 “拜访礼仪”可布置的任务角色为“保险查勘”,具体任务为考核学生作为汽车4S店查勘定损员,去事故现场查勘定损时应具备的行礼、称呼、介绍、握手、名片等礼仪。
4.3.3 “顾客接待礼仪”可布置的任务角色为“实车销售”,具体任务为考核学生作为汽车4S店销售顾问,在实车销售时所应具备的接待礼仪,如销售前的准备(个人仪容仪表、销售环境美化、销售资料、客用饮料等),销售时的礼仪细节(称呼准确、自我介绍、礼貌寒暄、适度引导、礼貌让座等),以及送客礼仪。
4.3.4 “职场礼仪”可布置的任务角色为“客服人员”,具体任务为考核学生作为汽车4S店客服人员应掌握的电话礼仪、邮件礼仪、宴请礼仪等。
教师每讲授完一个模块,就可进行相应任务考核。视任务大小及任务难易程度不同将学生以个人或群组为单位划分。考核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估,考核结果占期末总评成绩的60%或更高,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商务礼仪实践中来。
5 验证及总结
笔者将以上教学方法对我院汽车工程系2009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保险实务专业、2010级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商务礼仪》课程进行实践后发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性高。在2011、2012年毕业招聘会就业率统计中,这两个专业学生实现100%就业,所招聘汽车企业一致反映我院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尤其是待人接物及处理问题能力强,工作上手快,能够迅速适应职场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的授课效果,也更说明了其课堂教学的宗旨是:将商务礼仪变成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黄亚兰.营销礼仪的重要意义与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商贸,2011(9).
[2]严军.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