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物学通报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5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生物学通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2
  • 国际刊号:0006-319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875
  • 国内刊号:11-2042/Q
  • 邮发代号:2-506
  • 全年订价:¥ 364.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与进展
  • 基础与研究
  • 其他
  • 生物探秘
  • 课堂教学设计
  • 教学实践与交流
  • 实验与技术
  • 学生之窗
  • 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 有毒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与自由基反应

    概括介绍了有毒污染物对生物体毒性效应的基本类型、毒性效应研究的热点问题、毒物诱导自由基产生的机制和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机制等,最后指出今后应进一步认识和加强研究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新型有毒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及其毒性效应产生的机制、慢性毒性效应有毒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生态毒理学方法诊断和评价复合污染物对生物的遗传毒性...

  • 线粒体的研究

    线粒体作为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承载着为细胞制造能量的重要功能:它如何与细胞其他部分和谐运作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从进化角度入手,在介绍了其功能和基因组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线粒体在基因遗传、分裂增殖、细胞内运动定位等方面的半自主性特点。

  •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融合对于保持线粒体的完整性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在酵母、线虫、果蝇等生物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融合过程的大致轮廓,线粒体融合需要3种蛋白质,其中2种GTP酶,需要GTP水解和内膜电势存在的一个连续过程,这些研究为线粒体融合过程的全面理解奠定了基础。

  • 流感病毒与人流感和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引起流感的罪魁祸首就是流感病毒。以下就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防治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简述。

  • 动物的顿悟学习行为

    顿悟是动物比较高级的一种学习类型.介绍了顿悟学习的特点以及顿悟学习与其他学习类型的区别,并以黑猩猩为例介绍了顿悟学习的一些经典事例,最后还介绍了学习集的基本概念。

  • 美科学家发现肥胖可诱发肾衰竭

    美国一项研究再度肯定了保持身体苗条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在《内科学纪事》杂志上报告说,肥胖与肾衰竭有很大关系。

  • 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

    1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比较初步完成 2005年8月31日,来自美国、以色列、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20多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他们初步完成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工作。分析显示,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 植酸的生物学特性与应用

    植酸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理、药理功能,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植酸广泛应用于工、农、食品、医药、日化和金属防腐等各个领域。介绍了植酸的性质、生物学特性、制备、应用及作用机理.并展示了植酸的开发应用前景。

  • 澳大利亚乳腺干细胞研究获进展

    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控制乳腺生成的干细胞.并成功利用单个干细胞使实验鼠体内新长出乳腺。这一成果有望为开发乳腺癌新疗法铺平道路。

  •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介绍了几种应用前景较广的分子标记,如基于DNA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DNA可变串联重复数标记(VNRT);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酶切扩增多态性(CAPS)、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DNA(SSR)和DNA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以及新兴的第3代分子标记,即基于DNA芯片技术的分...

  • 一道遗传题的两种典型错解

    有一道遗传题的解法引起了大家的争议。我认为很有必要予以澄清.现将此题的两种不同典型错解列出.指出其错处并给出正解。

  • 发光鱼类

    报道了国内外常见的7目20科的发光鱼类,并分析了发光鱼类的发光机制及作用。

  • 鱼类的嗅觉

    介绍了鱼类嗅囊的构造和功能,阐明了鱼类的嗅觉对其发育变态以及觅食、集群、避敌、求偶、繁殖和定向等生态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以及鱼类嗅觉在渔业上的利用。

  • 禽流感病毒对人传染力超出想象

    瑞典研究人员在美国《内科学纪事》上报告说,他们在越南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禽流感病毒也许比人们以前想象的更易传染给人,但要温和一些,不那么致命。

  • 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我们偶尔会在媒体上看到白血病患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后康复的好消息,但更多的却是由于缺少合适的骨髓而使生命之花凋零的坏消息。为什么合适的骨髓这么难找呢?这要从与骨髓移植密切相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谈起。

  • 物质的内吞、外排与质膜、内膜系统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本第1册第2章在讲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时,以小字的形式提到细胞的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表述较简单,读者不甚理解。其实这也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作用,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之一。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主要通过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进行,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 恶性杂草——豚草

    豚草是第1批入侵我国境内的外来恶性杂草,介绍了豚草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特性.豚草泛滥的危害及防治。

  • 关于植物的求救信号

    简要介绍了植物求救信号的含意、作用,作用机理及科学意义。

  • 突出实践特色 培养创新意识——《生物技术实践》(中图版)教材简介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设置了“生物技术实践”选修模块,这种专门开设以技术实践为主题的课程。在我国100年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第1次,它充分体现了21世纪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强调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突出科学探究能力;重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STS思想);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重视...

  • 生物学教师如何“活用”新教材

    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全新的实验教材,如何把握课程精髓,设计教学活动?如何活用教材,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向课程的设计者转变?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真正实现教材功能的转变等,是许多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教师要“活用”教材,应该经历“适应教材腰→改进教材腰→整合运用教材”3个阶段。

  • 一堂竞赛课得到的启示

    2004年下学期我校举行了一次说授课竞赛,本教研组在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事后笔者反复研究教材和这堂赛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得到了许多启示,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 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作业设计

    简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涵义及其评价依据,以案例的方式说明如何设计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作业。

  • 生物学备考中的概念复习(2)

    3概念复习的基本方法 3.1核心概念抓全面在高中生物学的每个单元课题内容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概念。仅以“生命的基础”为例,各个单元课题的核心概念大致如下:

  • 初中生物学素养多元评价的研究

    初中生物学素养多元评价的课题研究从2000学年上学期开始进行,历时将近5年,着重从改革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目标人手,研究制定黄埔区初中生物学素养多元评价方案(试行),通过试点学校实施和修改完善,推广到全区各类中学,经过初中阶段两轮的试验,通过抽样调查和检测比较,证明取得一定的效果。

  • 高考生物学实验专题复习探索

    1近几年高考试题实验内容的考核情况分析 目前的高考还难以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但非常重视实验内容的考查,如实验原理、实验程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顾近几年生物科的高考趋势和命题特点。不难发现实验及实验设计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也是考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 浅谈生物学教学中“问题点”的设计及“探究链”的筑建

    生物学教学中“问题点”的设计能引导学生向纵深思考问题;“探究链”的筑建能诱发学生对问题产生横向联系。所以,“问题点”和“探究链”是辅佐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两条“腿”,教学中如何设计好这两条“腿”.让学生真正地站起来,笔者在此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具体做法,大家不妨试之。

  • “种子”专题复习

    种子是被子植物的重要器官,也是历年高考及其他重要考试试题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知识点。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多处都与种子存在密切的联系。笔者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对有关资料习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结合高三教学的实际进行过几轮以种子为中心的专题复习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 对“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的改进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在辅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只看到叶绿体,难以观察到细胞质流动,这里面有学生自身操作的原因.也与材料和实验方法有关。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实验室观察到细胞质流动现象,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改进建议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分子与细胞”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一实验效果不理想,即细胞核内的DNA很难被染料染成实验预期中的绿色。笔者反复重做该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实验失败的关键在于实验前的酸处理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以及酸对DNA的结构的影响。

  • 大苞萱草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对大苞萱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苞萱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2n=2x=22=10m+6sm+4st+2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2=4L+6M2+10M1+2S.属于2A型。全组染色体总长31.26μm,长臂总长为21.05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7.34%。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