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艺术研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1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文化艺术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浙江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08
  • 国际刊号:1674-3180
  • 出版周期:季刊
  • 邮政编码:310013
  • 国内刊号:33-1355/J
  • 邮发代号:32-158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浙江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化经济
  • 长三角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文化视野
  • 艺术学
  • 音乐舞蹈
  • 戏剧戏曲
  • 电影电视
  • 美术造型
  • 2007年浙江省青年舞蹈青年演员技术技能比赛在杭举行

    旨在培养和推出我省优秀青年舞蹈表演人才.推动全省舞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2007年全省青年舞蹈演员技术技能比赛(决赛阶段)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杭州举行。本次大赛是继2001年全省舞蹈青年演员大赛之后又一次全省性的青年舞蹈演员大赛,共有来自专业院团、部队团体、

  • 此曲只应故乡有 西欧能得几回闻

    蕴含着江南水乡韵味的越剧.历史上曾经风靡大江南北。无论是它的扮相、音乐、舞美,尤其是它那缠绵悱恻的唱腔,征服了多少痴情的男女,流下了一掬掬同情之泪!

  • 弘扬秋瑾革命精神 打造绍剧艺术精品

    秋瑾,一个侠女、烈女、圣女;一个思想者、革命者、殉道者: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忧患的诗人……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鉴湖女侠”秋瑾就义100周年.浙江绍剧团于2007年3月开始着手创排新编现代绍剧《秋瑾》。

  • 时代的潮流 社会的风向——在2007年第二届《浙江戏剧论坛》上的开幕词

    今年是中国话剧的百年诞辰.由于历史人文和地理上的特殊渊源.我们浙江——尤其是杭州和宁波等地在话剧孕育和诞生时期起到重要的催生作用,因此,我们从今年春天开始,至今已举行了两次盛会。足见浙江文化界对此是非常郑重的。

  • “三花”之一——王杏花

    王杏花14岁进入嵊州黄泽镇开办的“越新舞台”科班学戏.17岁成名于杭州。之后演出于沪、浙两地。先后与琴素娥、马樟花、屠杏花、竺素娥、徐玉兰等名角合作。1936年起.多次受聘“四季春”班任客师.在沪领衔演出。与袁雪芬、钱妙花一起,应邀灌录了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 

  • 越坛寿星长寿经

    由原越剧博物馆负责人钱永林编著的《越剧红伶传记》一书中,以列表的形式,附录了健在的于1929年前出生的57位红伶简介,其中最高寿的三位李艳芳、邢湘麟、筱白玉醛皆生于1917年,今年正是她们90大寿之年,可喜可贺。

  • 相继我国明代四大声腔的“义乌腔”流何处去?——从侯阳、西吴、松阳三高腔之异同探索义乌腔的流变踪迹

    相继我国明初四大声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的义乌腔接踵剧坛,历史上曾受戏家的关注。“义乌腔”之名.首先出现在王骥德于明代天启二年(1623)成书的《曲律》里:“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嗣后。在沈宠绥的《度曲须知》里,徐大椿的《乐府传声》里等均有提及.

  • 永远的牵挂

    王君安。越剧尹门杰出的传人。喜欢君安,不仅仅因为她是个优秀的演员,更因为她是个真诚率真的人儿。喜欢君安开开心心的样子。这也是我们这些君迷最大的心愿。

  • 汝尔墨魂 振瓯之将——温州瓯剧团副团长、小生演员方汝将印象

    自诩后半辈子要献给戏曲影视事业的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温州市瓯剧团副团长方汝将的。去年年底.为了寻觅几年前曾被拍摄成瓯剧电视剧的《高机与吴三春》,我试着拨通了瓯剧团的电话.其实我当时按图索骥.找的是他们的老团长章世杰.可能接电话的人听差了。

  • 越坛新燕初长成——郑燕和她的《白兔记》

    “五一”长假不经意步入逸夫剧院.鄞州越剧团正在上演经典传统越剧《白兔记》,总以为是陈萍老师的戏.不料却是其弟子——鄞州越剧团青年王派花旦郑燕担纲的大戏,虽欣赏过诸多版本的《白兔记》,但终因极爱王派唱腔.遂欣然入座.不想却因此收获了一重“惊喜”.“越坛新燕初长成”,年轻的郑燕让甬城戏迷看到了宁波“王派”明天的希望。

  • 她在舞台青春闪亮——记诸暨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徐琼

    稽山鉴水.碧荷红莲.在越剧百年华诞的盛世之际,迎来了第五届“置业房产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7月10日.正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新编越剧《情探》,在绍兴大剧院有幸相逢了诸暨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徐琼。她一袭素雅的短裙套衫.打扮非常潇洒精干,那眸清如水、柔丽婉约的稚气,更显巧灵风韵的秀美。

  • 细微蕴博大 豪放见精神——记浙江绍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省政协委员姚百青

    2007年7月15日晚上.由浙江绍剧团创作演出的新编现代绍剧《秋瑾》在绍兴大剧院隆重公演,剧中的“绍兴知府贵福”一角,以其激越豪放的唱腔、洒脱生动的表演赢得了领导、专家以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是浙江绍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姚百青扮演的又一个新角色。

  • 经典的现代遭遇——看浙百新戏《道观情缘》

    明代高濂,的《玉簪记》是传奇中的经典,曾被改编成多个地方剧种的折子戏。其中尤以昆剧的“茶叙”、“琴挑”、“偷诗”和“秋江”等出最为脍炙人口。早在1996年,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简称上越)就对《玉簪记》进行了同名的全本改编。今年的6月24日,《玉簪记》的又一越剧改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简称浙百)的《道观情缘》首度在杭城上演...

  • 千古绝唱蝶恋花——评越剧电视剧《与》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这首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悼念友人柳直苟的光辉诗篇,更是怀念爱侣的千古绝唱。而越剧电视剧《与》(以下简称《毛》剧)正是以1918年至1930年间革命斗争史实为背景.撷取他俩从相知相识、相爱相伴直至生离死别的精彩场景贯穿成剧,

  • 就该以主流为主线

    描写浙江越剧艺人经历沧桑坎坷走向大上海.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电视连续剧《女子戏班》,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人物命运紧紧扣着观众的心。在那日寇侵略,国难当头。加上十里洋场上海滩地痞流氓恶势力横行。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人在处境险恶中奋斗,情感交织中挣扎.主线副线交叉紧扣.很...

  • 传统越剧《九斤姑娘》唱词语言的修辞艺木

     本文以越剧唱本《九斤姑娘》为依据,从角色命名、方言谐音、设谜设难三个角度分析其语言艺术。探究越剧唱词设计的修辞规律。

  • 《〈西厢记〉注释汇评》序言

    《西厢记》是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西厢记》自问世至今,极受学者、读者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在晚明至清代,不仅在舞台上常演常新,其剧本原作重版竞达一百余次.可谓是中国文学艺术著作之最.也是20世纪之前世界文化艺术名著重版最多的作品之一.创造了出版和传播的奇迹。

  •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浅谈戏曲唱词的抒情特征

     本文论述戏曲唱词的抒情特征。戏曲的抒情特征是中国文学艺术抒情的传统的自然反映。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艺表现上素有写意的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决定了戏曲的抒情特征。情动而词发,物化与赋相,情景交融,情事交融,自然连贯,表达个性,诗化为词等都是中国戏曲抒情性的具体的呈现形式。

  • 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民闻乡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后作做出的重大决策。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论丁西林喜剧的文化内涵

     丁西林喜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有人指责为缺乏意义。其实,丁西林喜剧中洋溢着感性生命的光芒,充盈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律动;丁西林用自己的幽默和欢唱表现着自己的力量,张扬着人的主体精神,表达着人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乐观与理想。

  • “戏文”与家庭文化

    我不知“戏文”一词的出典。但我猜想:戏曲来自民间。是老百姓创造了戏曲文化,那唱念做打演绎的故事人物。那绚丽多彩的服装道具。那变幻无穷的虚拟空间,那灵活运用的一桌二椅,那优美动听的器乐伴奏。台前幕后,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所以。老祖宗把这一切概括为“戏文”一词,实在意蕴深长,最恰当没有了。

  • 从空灵中求变化——越剧《天道正义》舞美设计浅谈

    越剧《天道正义》一剧是我省著名剧作家顾颂恩根据京剧《铡美案》改编。故事描写秦香莲千里寻夫来到汴京,被昧心抛妻已登驸马的陈世美拒之宫外。但她外柔内刚,追求人格的尊严,时而悲情求诉,时而断然离去,最后,面对邪恶决然奋起,毫不妥协的深刻主题。该剧以新的视角,从进一步贴近现代社会观众审美心理出发。

  • 从碑文看汤显祖的戏剧观与教育观

     本文从现存的汤显祖撰写的碑记及明清两代有关汤显祖的碑文中.选择其中有关汤显祖从事戏剧与教育活动的那部分,概括并阐述了汤显祖的戏剧观与教育观。

  •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动作特征——圆

    中国古典舞是建国后.在我国丰厚的传统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一个新的舞蹈学科。它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起步.至今已走过了半个越纪的历程。在五十年的岁月里.他已经形成一套趋于成熟的中国民族自己的、独立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然而在“”时期,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的倒台。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就瓯剧音乐的一些想法

    当今是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人们的文化取向空间越来越大,艺术追求Et趋新潮。通俗、轻松、时尚、火爆的各种娱乐形式和文艺作品。颇受广大青年人的青睐。固有的艺人和观众渐渐老去,古老的传统艺术如不再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不久将成为国家非物质遗产.随之柬之高阁而无人问津。

  • “平民的眼光,现代的视角”——从《百家讲坛》看当代戏曲传统戏的创作

    这两年,中央电视台十套的专栏《百家讲坛》人气极高,可以说创下了’电视讲座类栏目的收视新高。作为一个戏曲教育工作者,在看到这样的情形时,我想到的却是我们戏曲目前的创作问题。

  • “传统戏”与“现代戏”

    现在有些戏曲剧团。常年演出“现代戏”。似乎形成特色。但是说穿了。也属无奈。“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因为。他们要是演出“传统戏”,行当不全,功力不够。把子不熟。跟斗不会。上台一跨台步,便不像样。一走“圆场”。就出洋相。底功太差。困难重重。因而只能藏拙。演演现代剧目遮丑。其实,这就是贬低“传承”、轻视“遗产”的结果。

  • 论李斯特音乐的时代意义

    李斯特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匈牙利最伟大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和指挥家,他极具音乐天才。阅历丰富、才华横溢,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并首创了“交响诗”这一浪漫主义创作体裁.被人誉为“交响诗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整个欧洲音乐史上...

  • 难得的一本好书——浅谈《越剧红伶传记》

    越剧诞生百年之际,由刘厚生、钱法成题签、题扉并作序,钱永林先生编著的《越剧红伶传记》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作者向百年越剧献上的一份厚礼。 

  • 文艺创作可循“休耕法则”

    小时候在农村.发现园子里的各个果树有的年份结果很大很多,有的年份就不结果。而不结果,并非是发生了天灾虫祸。对此好奇不解。便问老辈人。老辈人说:果树分“大年”和“小年”。“大年”。收成好;“小年”。就不结果。我说:都是“大年”不行么?老辈人说:不可能。也不行。树里的养分跟不上。没有“小年”。就没有“大年”。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