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学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04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文学评论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国际刊号:0511-46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100732
  • 国内刊号: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全年订价:¥ 412.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短论
  • 论坛
  • 资料
  • 书评
  • 新作评介
  • 新人评介
  • 通信
  • 读者
  • 作者
  • 编者
  • 学术动态
  • 攀向高峰的艰难——评世纪之交长篇小说高潮与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本文从宏观视野研究世纪之交我国长篇小说的创作高潮。通过对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逐一分析,特别是对获奖的五部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细致剖析和评介,对我国长篇小说攀向高峰的艰难的原因,好的长篇小说的构成要素,以及目前需要继续增强历史意识、文化意识、文体意识和语言意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 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重读《创业史》并以其为例

    “写得怎样”指艺术表现力以及所造就的表达效果。恰逢阐释替代文学评价的年代,“写得怎样”经常被“写什么”、“怎么写”的发挥性阐释所遮蔽。本文以《创业史》——一部在几十年间评价落差极大的作品为例,谈“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

  • “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

    从90年代开始,乡村向城市迁徙和漂移的现象决定了中国乡土小说创作视点的转移。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文化冲突中,中国乡土小说的内涵在扩大,反映走出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生活,已经成为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可忽视的创作资源。同时,反映这些农民肉体和灵魂“游走”状态的生活,也扩展了乡土小说的边界。

  • 在“现实”与“规范”之间——贺敬之文学创作转型论

    贺敬之“”前的文学创作道路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早年的诗歌探索阶段(1939-1941),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1942年后以新歌剧(秧歌剧)创作为主的“革命现实主义”阶段;1949年建国前后在新歌剧领域里的“现实主义深化”阶段;1956年后的“两结合”阶段,以政治抒情诗创作为主,突出“革命浪漫主义”特征。由于第二和第四阶段学界已有定评,本...

  •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

  •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的多向展开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是接受美学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接受美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借鉴与转换;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那里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得到了全面研究和系统开掘,中国学者...

  •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

    “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

  •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构成机制分析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话语建构表现为学科建制内外两个方面。学科建制内主要体现为文学原理建构模式上,学科建制外表现为民间话语与政治权力系统两个方面。民间话语的形态构成主要体现在文学观念的演进与概念范畴的延续,政治权力系统试图通过控制表述、文本和形象,以达到自己的意识形态目的,文学理论成为权力机制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符...

  • 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

    “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是中国文学观念系统最重要的人文生发点与基因构成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考辨和论述了“文”在产生之初所具备的这些本原涵义,以及这些本原涵义对于形成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观念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

  • 汉字“风”的语义场与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精神

    “风”是一个古老的汉语常用字,却又隐藏着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字源学、语义学、语言哲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了汉字“风”在其自然层面、社会层面、艺术层面、人格层面的诸多意蕴。作者由此认为:“风”的语义场实际上就是一个活力充盈、生机盎然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大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有机性、整合...

  •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

    文学史上的唐宋古文运动与思想史上的理学发展各自形成“文统”与“道统”,但由于共同的重振儒学的思想源头,两者实具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唐宋古文运动前期作家的思想被宋学家扬弃吸取,成为宋明理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唐宋古文作家同时作为思想家,特别是宋六家在宋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又时时受到...

  • 关于明诗

    错误的文化定位导致了明诗文学生态的不适,作为唐诗盆景的明诗成为文学史中分量最轻的遗产。通过对明诗与明诗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本文指出,作为正统文体的明诗堪为明代思想文化、文人心路之实录,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 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

    当五代崩乱之世,数姓金陵素族亡命西昌,历数百年生息繁衍,而有了独特的精神素质。其素质并非金陵携来,而是与西昌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风习和文化气质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山川秀美,田园肥沃;物产丰饶,自给自足;无慕仰之累,少外物诱扰,是南唐故家的理想居息地。诸姓氏间互为师友,世通婚姻,族群内部保持天然联系,家族间的协作不断增...

  • 《西游补》作者董说新证

    《西游补》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史上的地位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在探讨无名的压抑及焦虑问题上也先于西方文学作品。小说所呈现的迷离恍惚的梦境之美,在世界文学作品中尤为罕见。然小说的作者却有董说和其父董斯张二说,有许多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讨论尤其热烈。本文在全面考察了董说与董...

  • 吴质《答魏太子笺》笺说

    一般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比较重视曹丕的《与吴质书》,而关于吴质的回信则不够重视。其实结合曹丕的《与吴质书》和吴质的《答魏太子笺》,大有助于认识曹丕其人,亦有助于真切地了解曹氏与建安时期士人之间的关系。

  • 断裂与承续:“五四”语体变革多元取向辨析

    文学革命提出变文言为白话的断裂性语体变革是必要的,但语体断裂中又存在着承续,这种承续是对断裂的强化与深化,推动了新文学切合文学自身性质的发生。在语体变革中鲁迅与胡适、周作人截然有别的语体变革取向均有联系,又有根本不同,他的语体变革观是以人的“天性”的自然表现为根基的。

  • 风筝与土地:20世纪中国文化乡土小说家的视角和心态

    从20世纪中国文化历史背景看,狭义上的乡土小说是以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为内核的一种独特小说样式。知识分子是这种文化乡土小说的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从知识分子的理性和情感二种向度论述了文化乡土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认知性和写意性特点。

  • “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意义标志

    “我”与“我们”是茅盾作家论的两个耐人寻味的意义标志。它们就像一位向导,将读者引向了茅盾的内心世界。这两个标志的忽多忽少和忽隐忽现,既传达了茅盾精神定位方面的信息,又展示了他在个人与集体、心灵与理念之间摇摆不定的复杂状况,由此映射出了大变动时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文学中的上海想像

    百多年来,在世界主义背景下,上海城市被赋予了有关现代国家与现代化的逻辑。关于上海的文学,也通过想像性的描述,分别在不同时期赋予了上海统一的现代性普遍意义,从而构筑了一个文学中的想像的上海。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上海城市特性中的多元、复杂与不完整。在文体形式上,淡化了本地特征。

  • “以生命的眼光看艺术”——“新月”诗派的生命诗学

    生命哲学是“新月”诗派生命诗学观的内在逻辑依据。依据生命哲学家艺术和生命的同源同构关系思想,“新月”诗人提出并坚守着生命诗学观。本文分析了“新月”诗歌丰富的生命意识与内涵的体现,并阐述了“新月”生命诗学观的美学意义。

  • 天鹅绝唱:论梁宗岱的文学史意义

    本文借梁宗岱先生百年诞辰,回首生平事迹,神游文学世界,追怀高风亮节,深入论述和阐发其诗歌创作成就、诗学贡献、学术个性和文化交流意义,展望梁宗岱研究学术前景,寄托无尽思念。

  • 贯通历代 弥纶群言——周勋初先生学术研究述评

    现代学术的一大特点是分工日趋细密。学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学术成果的积累越来越丰厚,使得学者往往只能集中精力在某一个较狭小的领域内精耕细作,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成绩。不说别的,单是把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内每年所发表的研究论著全部读一遍,便会耗去许多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态势下,即使心想有所旁骛也难以实施。然而就其本质而言,学术研究...

  • 本刊稿约

  • 创新与迷失:新时期文艺学建设的若干反思

    自1980年开始,以长达5年的朦胧诗论争为标志,一批中国学人启动了突破传统体系的文艺学创新历程。人们在激烈的论争中宣告“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之后便是方法论热潮席卷中华——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艺观念和批评方法潮水般地涌入封闭的中国。与此同时,诸多烙印着西方思维的本土文艺新说——主体论、本体论、价值论、生产论,形式论、内在规律...

  • 评傅璇琮《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

    在中国当代的文学史学领域,如果我们要找一位既有精深的文史功力,又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文化意识,并且怀着深挚的人文情怀,时时组织、领导和影响着文学史学研究,自觉地推进学科建设的人,恐怕傅璇琮先生是众望所归的人选之一。近获他的论文选集《唐宋文史论丛及其他》(大象出版社2004年11月版),在六编百余篇文章的细读过程中,这种感觉愈发...

  • 评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

    在90年代有关“后殖民”的讨论中,中国文艺理论界曾热衷过赛义德的“东方学”;新世纪以来由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当代文论应如何应对讨论中,人们又曾热衷地寻找过其间的“本土性”和“民族化”因素。这些现象的背后,潜藏着一条具有心理学意味的灰踪蛇线,即,希望中国文论能走自己的路,保持本色,而不至于被西方文论的强势话语所吞没。

  • “古代文学学科建设暨学术研究座谈会”综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古代文学学科建设暨学术研究座谈会”,于2005年4月24日至26日在信阳召开。来自北京、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信阳师院古代文学学科的老师共24人参加了会议。信阳师院副院长郑定豪教授到会祝贺并出席了开幕式...

  • “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5年4月18日至20日,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专家会聚津门,对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和前瞻。

  • 编后记

  • 稳步发展中的暨南大学文学学科

    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有着辉煌的历史。自1926年成立文学院以来,暨南大学先后有郭绍虞、钱钟书等知名学者开坛讲授文学批评。20世纪50至70年代末,形成了以著名文学理论家萧殷为核心的文艺学学科队伍。1981年,文艺学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硕士点,1993年获批为博士点,1995年被评为国务院侨办和广东省的重点学科。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