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国家天文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创刊时间:2006
  • 国际刊号:1673-667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101
  • 国内刊号:11-5468/P
  • 邮发代号:80-602
  • 全年订价:¥ 39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航天视界
  • 特别策划
  • 科学与艺术
  • 天之旅
  • 星座博览
  • 航天视界
  • 星空在线
  • 印象星空
  • 心无界·观无限

  • 星空在线

    超流体为年轻中子星快速降温超新星遗迹仙后座A内有一颗仅330岁的中子星,1999年以来其温度下降达4%。有人认为,这说明中子星内部存在毫无粘滞性的超流体。超新星爆发后数天至数周,温度迅速下降,使质子转变为超流体,不再与中子作用释放中微子,降温过程减缓。

  • 暗能量的超新星之问(上)

    2009年至2010年间,la型超新星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然而,这些结果却对当前流行的“宇宙现阶段正在加速膨胀”和“宇宙暗能量”观点提出了严重质疑。

  • 雕具座与时钟座

    雕具座是南天的一个小星座,代表雕刻家所用的艺术创作工具——金属凿子(雕刻刀),是由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划定的。时钟座位于雕具座之西、波江座之南,也是拉卡伊所划定的星座,代表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发明的摆钟。在这两个过去很少为人们关注的南天小星座里,近年来却有不少令人刮目的新发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 危宿与东壁

    二十八宿之一的危宿,由三颗星组成,呈三角形。危宿一至危宿三分别对应宝瓶座α、飞马座θ和飞马座ε。

  • 两千年前的科学智慧之光

    2200多年前,古希腊人已经开始测量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相对大小和距离,以及地球的周长,甚至提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日心地动说。

  • 百汉字中的天文

    早在我国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就有不少涉及天文的记载。实际上,甲骨文的一些字形结构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先民对天文的认识。追寻古汉字中的天文,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

  • 话说二十四节气(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特有的一种划分法,是不折不扣的“中华遗产”。

  • 高技术战争的基点

    由于交战双方在导航系统方面的悬殊差距,在近些年的几场战争中,美国战机可以旁若无人,导弹能弹无虚发,而其对手却难以实施远程精确打击,进行卓有成效的反击,从这个意义上说,GPS可谓是“高技术战争的基点”。

  • 假如地球停止转动

    人们常常会异想天开地冒出一些疯狂的想法,例如地球停止转动,地球有两个月球抑或一个都没有,甚至地球本身就是一颗卫星,那世界将会怎样?

  • 张衡地动仪探秘(下)

    东汉的张衡设计、制造了地动仪,这一重大的发明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它的原理和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外学者又是如何依靠寥寥数百字的史料探究地震仪的种种谜团?它与现代地震学又有怎样的联系?……笔者多年潜心研究,就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 DEWITT源自法兰西的时计传承

    DeWitt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不太熟悉的品牌。2002年才发表第一只时计的DeWitt,已经在2005年以一只差分陀飞轮腕表赢得日内瓦钟表大奖(Grand Prix d'horlogeriede Ge-neve)的最佳发明奖(Prix d’Innovation)。要了解这传奇的年轻品牌,我们需要追溯至两个世纪前的法兰西帝国。

  • 征服“极”地 行者无疆——福特锐界四地体验纪录

    所谓“极”地,是指中国东西南北四个我们驱车所能到达的最远地区。2010年末,福特锐界启动新的征程,东至浙江东极岛,西至新疆喀什,南至海南三亚,北至黑龙江漠河,历时两个月,征服一切不平路!

  • 月面摄影

    月有阴晴圆缺,每天都有不同的风情。也正因此,月亮一直是同好最“喜闻乐见”的拍摄目标之一。

  • 科学与艺术的重逢

    我们荣幸地收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专门题写的栏目名:“科学与艺术的重逢”。饱含着李政道教授对本刊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在此,我们也向李政道教授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 宇观油画欣赏(三)

    如果说科学家观测星空是为了探索和发现,那么艺术家欣赏宇宙中的繁星,则是在力图诠释一种特殊的思想和情感。天体,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艺术家们在用自己的心智赋予天体奇异的力量和色彩。

  • 永远的哈雪彗星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预言回归的彗星,因哈雷的正确预言而得名。它平均每76年回归一次,俯视人间沧桑、检阅人类文明。

  • 电影中的地球毁灭

    电影导演们一直乐此不疲地在光影世界中用各种想象“毁灭”着地球或地球上的生物,不管这些故事的科学性如何,但至少就像导演们自己所说的,这些影片目的其实很简单,是善意地唤醒、警示人类珍爱并保护我们的地球。

  • 天文学水晶球——预卜美国天文学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美国天文学界沉浸在建造非凡的地面和空间望远镜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中。这些望远镜中的一些身价数十亿美元,另一些则牵涉到数百名科学家的协同合作。这些望远镜需要的是极具风险的前沿技术。

  • 城市夜空的双筒望远镜观测

    只要精心地做好计划,用双筒望远镜在有光污染的城市夜空观测,也能大有收获。

  • 斯基亚帕雷利的水星幻景

    人们正在使用现代的CCD图像,重新审视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亚帕雷利的著名天文发现。

  • Demystifying Flat Fields CCD图像的平场改正

    每当我跟一些天体摄影社团在一起时,我总喜欢做个快速调查:你们中有多少人能利用平场改正来处理CCD图像?调查结果不出意料,几乎很少有初学的天体摄影爱好者说“能”。毕竟,平场处理总是显得有些神秘,即使对专业的天文学家来说也是如此。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只要学习一点相关的理论并进行实际操作,平场技术可以被很好地掌握并用来有效地提...

  • 画廊

  • 南鱼座

  • 星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