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农业气象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67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中国农业气象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79
  • 国际刊号:1000-6362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1
  • 国内刊号:11-1999/S
  • 邮发代号:82-126
  • 全年订价:¥ 1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农业生态环境
  • 农业气象概念方法
  • 农业气象情报
  • 广告·书评
  •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通量进行周年观测,研究轮作田土壤N2O源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土壤温度、水分、有效氮含量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2O通量季节变化明显且变化主要是由施肥引起的。麦田土壤N2O通量变化范围为-36-835μg·m^-2·h^-1,玉米田为-1-263μg·m^-2·h^-1,麦季土壤N2O排放强度...

  •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分析

    将敏感性指数定义为气候产量与气候生产力之比、适应性指数定义为趋势产量与气候生产力之比、两者的比值定义为脆弱性指数,利用黑龙江省70个县(市)农业生产资料和21个气象台站1986-2000年的日气象资料,计算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结果显示,从多年平均来看,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适应性指数整体都比较高,并且南部地区...

  • 和田绿洲水文气象要素分形特征与R/S分析

    基于和田绿洲半个世纪(1954-2003年)以来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应用Kandell秩次相关检验法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温、蒸发的增加趋势显著,降水、相对湿度与河川径流量存在不显著的减少趋势。R/S分析结果表明,绿州内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具有持续性,但不同季节的持续强度不同,降水和相对湿度的持续强度夏季大于冬季,其余表现为冬季大...

  • 日太阳总辐射推算模型

    为了推算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日太阳总辐射,需要根据有辐射观测地区的资料建立日太阳总辐射的推算模型。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太阳辐射观测与国内外太阳总辐射推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利用日照百分率、降水量与大气可降水量、温度日较差等因子推算日太阳总辐射的模型,选取武汉、宜昌、郑州2005年全年无加盖的、真实可信的太阳总辐射资料为样本...

  • 济宁市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小麦秋冬季生长发育资料,分越冬前和越冬期分析了秋冬积温变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来,每10 a平均冬前≥0℃积温及其≥700℃.d的几率、≥750℃.d的几率、≥800℃.d的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冬小麦冬前旺长年的几率增加、旺长程度加重,越...

  • 重庆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重庆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等观测资料的年平均值,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重庆近46 a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重庆年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以2-3 a的周期波动变化为主,1984年是近46 a降水量变化的显著突变点,20世纪80年代为多雨期,90年代...

  • 基于遥感技术的陆面蒸散研究进展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的陆面水分蒸散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陆面蒸散方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自的模型算法,并阐述了各种模型算法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分析了目前遥感蒸散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La与UV-B辐射胁迫对大豆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土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尤其是对叶绿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Ⅲ)处理下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排列整齐、有序、清晰;UV-B辐射胁迫下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紊乱、膨胀甚至模糊不清,高强度UV-B辐射(T2)对叶绿体的影响大于低强度辐射(T1);而La...

  • 河北省气候生产潜力的估算与区划

    利用河北省99个气象站点1965-2005年逐年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应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i模型估算了河北省温度气候生产潜力(TSPt)、降水气候生产潜力(TSPN)和蒸散量气候生产潜力(TSPV)。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热量条件较好,水分是限制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平原中南部地区为TSPt的高值区,燕山南麓为TSPN的高值区,TSPV...

  • 基于能量平衡的华北平原农田蒸散量的估算

    通过测定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农田冠层能量平衡的各分量、少风晴天时冠层温度和气温日变化及每周叶面积指数,分析了农田冠层能量平衡日变化规律、各分量季节变化特征,并以波文比系统实测蒸散值为相对标准,基于遥感冠层表面温度和能量平衡原理,采用Brown-Rosenberg公式对农田蒸散进行了估算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夜间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时,土...

  •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土壤环境条件的关系

    根据2003-2004年紫花苜蓿种植试验资料,分析了紫花苜蓿的根系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主根伸长下扎不但与建株的时间长短有关,也与其地上枝叶的生长关系密切。主根生长最快的时段是在枝叶停止生长的冬季,最缓慢的时期是分枝-可以收刈的枝叶旺盛生长期。根系的生物量累积与土壤热状况有比较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20 cm土层...

  • 冬春上海市郊外环林带防尘效应的初步研究

    对上海市郊外环林带两侧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简称TSP)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简称PM10)同步测定表明:林带的防尘效应与风向有关,下风向处的TSP与PM10日均浓度均分别比上风向低19%-44%和39%-61%。林带边粒径分布测定结果表明:下风向处较大粒径颗粒物的相对含量比上风向处小一些;冬季的粒子谱分布呈现较大粒子和较小粒子重量累积百分比较高、中...

  • 基于秋季降水量的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预测

    为准确预测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给政府部门指导春耕生产提供超前、科学、准确的决策气象信息,本文利用阜新1981-2003年的农业气候资料,深入研究阜新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和秋季降水的关系,得出: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主要取决于前一年的秋季降水量,并建立了预测模型。此模型在2003-2006年的关键期土壤墒情预测中得到验证,并取得了明显...

  • 巨型塑料大棚温度性能研究

    通过对巨型大棚温度因子的观测,揭示巨型大棚温度因子变化规律,从而为巨型大棚温度调控及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显示:巨型大棚内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和10 cm地温分别为10.3℃和10.6℃,3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和10 cm地温可回升至12.6℃和9.7℃。与常规大棚相比,晴天日平均气温可提高0.7℃,日温差降低2.7℃;巨型大棚加盖简易的内保温幕...

  • 黄淮海平原棉花生长模拟模型

    根据棉花生理生态理论及棉花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棉花生长模型。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分别调试、确定了作物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当符合,能够较好的反映常规栽培条件下棉花的生长发育状况。

  • 欢迎加入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

  • 河套地区覆膜与裸地玉米随地积温变化的生长动态模型

    利用实测资料和Logistic方程,分覆膜和裸地两种情况建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随地积温变化增长的动态模型,模型均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由模拟结果可见,覆膜玉米土壤耕层地温的增高,有效地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覆膜玉米根长、根干重、根数、根体积均比裸地玉米长(多)7.5cm、16.3g、17.5条、3.6cm^3;覆膜玉米株高、茎干重、叶干...

  • 基于RCSODS的东南沿海水稻施肥量决策

    应用RCSODS模型,根据东南沿海福建稻区8个代表县(市)的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生长期气温资料,模拟计算了各地稻田的土壤供肥量;结合主栽品种的目标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模拟计算了早晚稻的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适中,磷、钾含量普遍偏低以及土壤偏酸性的情况下,要实现水稻现有水平的目标产量,早稻需施纯...

  • 气候波动对重庆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选用代表重庆四个区域的江津、丰都、奉节、酉阳1960-2001年的气象及水稻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水稻产量资料序列进行分段,利用Logistic曲线进行分段拟合求取水稻的趋势产量,进而得到气象产量,利用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四个地区的水稻单产均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发生突变性增长;采...

  • 集对分析在作物产量年景预报中的应用

    影响作物产量预报准确性的关鍵问题之一是自然条件下预报因子对作物产量影响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作物产量预报的特点,应用集对分析中联系度的概念,将影响作物产量的预报因子分为适宜区间、影响不明显区间、不适宜区间和减产区间,进行同异反分析,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作物产量预报模型。并对新昌县小麦产量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联系度的...

  • 播期和收获期对水稻“丰两优1号”品质的影响

    通过杂交中籼丰两优1号的分期播种和分期收获试验,分析了播期和收获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收获期稻米蛋白质组分谷蛋白、谷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总蛋白含量随播期推迟而递减,随收获期的延迟而递增;氨基酸含量与总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由于播期和收获期不同造成水稻生育期气象条件差异从而影响到稻米品质发生变化,...

  • 利用地温构建菏泽牡丹花期预测模型

    针对山东菏泽市的国际牡丹花会召开时间难与牡丹花期吻合,影响当地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发展这一现状,通过分析菏泽地区土壤温度与牡丹盛花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温(1月20日距地温稳定高于4℃的首日的天数和首日距4月10日的平均地温)与盛花期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8 a来的盛花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开花期的...

  • 基于GIS的辽宁气温和降水空间扩展方法

    基于辽宁54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资料,及辽宁地区500m×500mDEM数据,利用气候学原理和G IS技术,对辽宁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空间扩展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的受地形影响的辽宁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估算无观测资料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

  • 3S技术支持下南方早梨气候-地形-土壤精细化综合区划

    利用1961-2000年气象站观测资料、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坡度图、TM卫星影像、GPS定位及数字化土壤类型数据,结合早梨生长的生态环境指标对江西省金溪县早梨种植进行了精细化综合区划;与单纯考虑气候因素相比,土地利用、土壤、坡度等非气候因素的考虑,使区划结果在反映气候适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映了早梨可种植的土地利用现状、适宜种植...

  • 云南省屏边县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动态研究

    以卫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和方法为支撑,对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1987年和1999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及空间结构演变进行了时空变化叠合分析。结果表明:从总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上看,1987-1999年,林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小幅度变化;变化最活跃的是荒草地,每年平...

  • 安徽省新一代酸雨资料采集处理系统

    基于安徽省气象局建立的部级和省级酸雨观测站资料,利用BCB语言编制基于WINDWOS平台的酸雨信息采集处理和分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规范格式资料传输、酸雨报表制作及其它辅助功能,实现对酸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为安徽省气象特种观测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 闽侯县孔源村2005/2006年度冬季低温考察和适地果树树种的选择

    据对闽侯县孔源村2005/2006年度冬季低温考察资料分析,对于相对高差为60m的小山坡,晴天最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越近坡顶,最低气温越高;对相对高差为86m的小山坡,在相对坡位为0.86的山坡中上部,晴天最低气温常出现最高,逆温最明显。孔源村四周被群山环抱,仅西南面有一狭小的出口,冷空气易进难出,最低气温偏低。山坡地逆温仅体现...

  • 浙江省干湿状态的时空分布特征

    应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及作物湿度指数(CMI)对浙江干旱过程进行诊断,认为PDSI指数不能准确监测浙江具体干旱过程但能反映浙江长期干旱或湿润的气候状态,而CMI指数则能准确监测跟踪具体的干旱发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浙江41个气象站,计算1961-2006年各站逐月PDSI指数值,对PDSI指数值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后发现,浙江中部...

  • 2006年四川盆地旱情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评估

    2006年四川盆地遭受了严重的春、夏、伏旱,伴随伏旱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天气,农业损失惨重。本文分别选择春旱、夏旱、高温伏旱直接影响干旱程度的多个气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包括春旱指数、夏旱指数、伏旱指数和综合干旱指数,并据此对2006年的干旱程度进行评估。考虑到不同时期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

  • 吉林省春旱风险评估及区划

    利用吉林省各站1951-2005年实测气象资料,通过计算变异系数、正态分布风险概率、风险指数对吉林省春旱的风险性进行了讨论和评估。结果表明,吉林省中西部大部分地区遭受春旱的风险性较大,出现偏旱的概率一般在60%以上,发生重旱的概率在20%-60%;综合风险区划结果显示西部白城市大部为春旱高风险区,西部松原市和中部大部为春旱较高风险区,...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