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水利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0.7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水利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报社
  • 创刊时间:1950
  • 国际刊号:1000-112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038
  • 国内刊号:11-1374/TV
  • 邮发代号:82-690
  • 全年订价:¥ 70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稿
  • 卷首
  • 特别关注_学习进行时
  • 半月水事
  • 行业亮点
  • 河湖管理
  • 南水北调
  • 工程建设与管理
  • 安全生产与监督
  • 水土保持
  • 水利财务与经济
  • 水与社会
  • 资讯
  • 加快构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 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以此表达对地震死难同胞的沉痛哀思,警醒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 汶川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方案》,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外,还部署由国家有关部门分别牵头编制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土地利用等10个专项规划。

  • 我国防洪减灾方针进展及其理论探讨

    基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主流和非主流演变轨迹。探讨了20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世界各国灾害与减灾观念发生转变的社会与自然背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适应洪水规律是防灾减灾重要的出发点。由此阐述了灾害双重属性的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

  • 应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2008年,接踵而来的巨大灾难使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面对重大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新特点,我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在做出快速反应、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灾救灾等方面,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暴露出弱点与不足。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现代社会面对重大灾害的脆弱性,以及次生灾害与灾害链等现象,说明只有依赖科技与管理的进步,才能...

  • 以保障民生为目标大力加强抗旱减灾工作

    一、我国干旱灾害有加重的趋势,抗旱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我国的旱灾发生概率大、范围广、历时长、危害重。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通过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干旱缺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年际年内变异增大,...

  • 全面提升黄河防凌减灾综合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黄河上游、中游及下游均发生凌汛,是我国凌汛成灾最为严重的河流。在宁夏至内蒙古河段(以下简称宁蒙河段)、河南至山东河段为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下段晚于上段,而且冰盖厚度下厚上薄,封、开河时容易形成冰凌卡塞和冰坝壅水引发堤防决口等凌汛灾害,危及局部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河防...

  • 淠史杭灌区抗旱供水调度原则和途径探讨

    江淮分水岭地区是安徽省旱灾发生最为频繁、程度最为严重、抗旱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为减轻水旱灾害,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安徽省在大别山区先后兴建了6座大型水库,建设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全国特大型灌区,目前灌区实灌面积稳定在千万亩左右,并为合肥、六安等城市提供水源,在保障安徽省粮食安全、城市经...

  • “5·12”地震给水电工程建设的启示

    “5·12”汶川大地震给地震区的水电工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总结水电工程的震损特点和抗震经验,做好震后恢复建设,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水电站工程的大坝均经受了强震的考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震损现象很少,经处理后的坝肩抗力体及工程边坡震损较少,地下建筑物的震损轻微,地震次生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有较大影响,以梁、柱、墙结构为主...

  • 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确保长江永续利用

    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也是功能多样、生态敏感的区域。加强长江、长江河口以及沿岸城市区域的统筹协调、联动保护。共同发展,对于维护健康长江,培育生态河口,造就富有活力的城市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9年4月20—2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

  •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的影响与对策

    人类对河口的开发利用由来已久,河口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淡水供给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这些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昌盛。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河口地区已成为世界上人类经济最活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河口是长江流域的终端,也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战略地位的区域,...

  •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长江水利发展战略的思想、目标及举措

    当前,随着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三峡工程的即将全面竣工,长江以防洪为主的“治江三阶段”任务基本付诸实施,长江水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既迎来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总结半个多世纪的治江实践特别是新时期治江思路提出以来的新探索,基于对治江规律的深刻把握,提出了新时期长江水利科学发展战...

  • 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坚持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 推进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和谐互动

    推进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和谐互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必须坚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必须坚持水的“安全、资源、环境”功能相互协调。加快长江口治理、开发与保护,维护健康长江,建设生态河口,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为此建议:

  • 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维护长江健康生态 服务江苏科学发展

    在新一轮长江治理开发中,江苏省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深入贯彻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重视长江的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更大力度地维护长江的健康生态。

  • 安徽省副省长唐承沛:维护长江生态安全 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安徽长江干流岸线总长740km,沿江地区是我国中东部重要的科技经济文化走廊,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和冶金、汽车、建材、化工基地,已成为安徽加速崛起的“经济脊梁”。维护好长江生态安全,对保障安徽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强化保护、综合...

  •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

    鄱阳湖是镶嵌在长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根据总理的批示精神:“要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2008年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总体考虑以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为核心,着力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区、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推进区和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

  • 湖北省副省长汤涛:做好武汉城市圈水文章 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礼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心抓住这个大好机遇,科学规划,大胆试验,尽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发展新路,努力使武汉城市圈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做...

  • 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建设生态洞庭 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生态环境安全

    洞庭湖区综合治理事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生态环境安全。 建设生态洞庭的基本思路:一是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做到治江与治湖、治湖与治山相结合,洞庭湖与四水治理、长江治理相协调,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相互促进。

  • 重庆市副市长刘学普:增强水利保障能力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立足特殊市情,经中央批准,近年重庆市启动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并把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水利作为“两型社会”建设最优先的基础保障和最重要的建设内容。2007年,重庆市启动实施了5年420亿元的水利投资计划,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全面掀起了新一轮治水兴水...

  • 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抓住机遇 统筹兼顾 加快四川江河治理开发与保护

    四川省委、省政府抓住扩大内需、灾后重建机遇。作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战略部署,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四川农业上台阶的先导性工程,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基础性项目,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民生水利、生产水利、生态水利、安全水利”建设,实现四川江河治理...

  • 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科学发展 统筹协调 共创和谐健康长江美好未来

    综合治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长江上游水资源,始终是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保护措施,全面提升长江上游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开发水平,确保长江上游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解决昆...

  •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建设生态西藏 促进人水和谐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西藏是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一旦遭受破坏,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加之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控制性骨干工程缺乏的共同影响,区域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西藏也出现暖湿化趋势,导致高原生态环境出现前所未有的强烈变化。冻融消融作用加强,冰川退缩加快,冰湖溃决潜在威胁加大,山体滑坡和...

  • 青海省副秘书长毛占彪:实施生态立省 切实加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立足青海生态的脆弱性、独特性和重要性,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决策。三江源区在全省五大生态功能区中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生态地位最为突出,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今后,我们将坚持生态立省,采...

  • 构建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法律体系的构想

    长江流域管理涉及水利、环保、交通、城建、国土、能源、农业、林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由于综合性流域管理法律的缺位,部门间的协商机制尚未建立,流域管理机构难以在流域综合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对长江流域涉水管理现状及法规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以制定“长江法”为核心,加强配套法规建设,构建流域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 加快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的原则与重点

    根据长江口的自然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提出了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应遵循因势利导、人水和谐及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近期应重点开展河势控制、南支河段综合整治、北支近期治理,在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过程中还需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 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化发展与水安全问题

    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和水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该区域的水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对该地区水文水资源变化气候背景的分析,选择区域内的典型城市,以遥感和GIS作支持,开展以城市化发展为标志的下垫面变化对降雨、径流及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河网水系与水环境的影响...

  •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河流生态径流及其调度管理研究

    河流生态需水是维持河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按生态水文节律形成具有时空和能量特性的径流过程。从研究河流生态系统特性和河流生态水文节律入手,构建河流标准生态径流(最小生态径流、适宜生态径流、最大生态径流、生态洪水脉冲)体系并分析其内涵,组成能反映河流生态系统需水的流量管理系统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用水预警制度和流...

  •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投资占的比例最大,控制工程投资需要确定合理供水规模。结合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了劳动工日在项目投资中所占比例,提出了资金筹措建议,主体工程资金以各级财政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主要用于提高入户率,并总结出适合农村特点的五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 福建省中长期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与对策

    福建省中长期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将迅速推进,加剧局部地区、特定时段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水资源供需平衡直接关系到水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而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明确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和虚拟水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福建省水资源问题与供需态势,从资源水利用的高效节约化、灾害水...

  • 潍坊市滨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潍坊市滨海地区水资源状况 1.当地水资源量 根据1956--2007年水文资料分析,潍坊市滨海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88mm。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3748.8万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1.4mm),占降水量的113%。区域内浅层地下水全部为咸水和高浓度卤水,近咸淡水分界线中西部地带局部埋藏有深层承压淡水,但由于储藏范围较小,加之上部被咸水层覆盖,...

  • 北京工业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工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及北京市教委《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实施意见》,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将绿色奥运理念贯彻到学校节能工作中,不断提高水电运行管理和维护水平。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积极运用节约资源新技术,改建校内部分供排水、...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