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书画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05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中国书画杂志

主管单位:经济日报社  主办单位:经济日报社
  • 创刊时间:2003
  • 国际刊号:1672-2329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71
  • 国内刊号:11-5021/J
  • 邮发代号:2-227
  • 全年订价:¥ 106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_研究
  • 学术_专家论道
  • 经典_古代作品
  • 经典_特别专题·书画里的党史
  • 创作_往者风流
  • 创作_大家风采
  • 创作_当代艺术家
  • 创作_研究
  • 随笔_艺海浮槎
  • 随笔_品书
  • 资讯_艺术市场
  • 资讯_简讯
  • 艺苑_藏家之友
  • 读者·作者·编者

    <正> 今年本刊全面扩版,并且增加了系列赠刊。近来有不少读者朋友来信来电都是询问赠刊的,在这里有必要向大家解释一下。目前《中国书画》杂志已经拥有《美术文摘》、《中国印》、《美术图书评论》、《中国美术选刊》与《艺术手册》五种赠刊,其中《美术文摘》是每月一期,其余的或者是双月刊,或者是季刊,还有的不定期。也就是说,并不是每期...

  • 卓园茶艺馆

  • 画画就是我的生活和乐趣——阳太阳访谈录

    <正> 问:我在查阅您的相关资料时发现,您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中药铺,中药里面有藤黄和朱砂。答:这些色彩都是入药的,所以我用颜色很方便。藤黄是膏状的,从植物中提取的,朱砂是矿物质,可以直接拿来画画。我父亲也爱画中国画,我跟他学,从小就画。问:中药里的颜料与国画颜料效果一样吗? 答:一样,都是那个东西嘛,色彩都是一样的。问:哦,还可以...

  • 明代的宫廷绘画

    <正> 明代画院建立的始创阶段是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4年),到宣德时才初具规模,日趋兴盛,正德以后遂见衰微。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凡事以朴实节俭为准,禁奢侈华靡。京城金陵的三殿、六宫建成,亦不施图画,而令博士熊鼎类编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书于新殿厢壁,名侍臣书"大学衍义"于厅堂走廊,并曰:"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书此备朝...

  • 宫廷绘画专题(下)

  • “波臣派”对清代宫廷肖像画的影响

    <正> 中国古代肖像画作为中国画的组成部分,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人物画中的旁支末节,两宋文人画的兴起,甚至使其地位下降,渐渐地沦为民间画工赖以谋生的手段。尽管一些画家以擅长肖像画的创作而在历代宫廷中得以生存,并因此而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归根结底,他们依然是画工的身份。随着时代的变迁,明代晚期画坛以曾鲸为创始人的肖像画派...

  • 乾隆帝与清宫廷“合作画”

    <正> 清朝乾隆帝(1736-1795年)喜欢指导宫廷画家"合作",他的想法就是集众人之长于一幅,从而获得令他满意的效果。乾隆朝宫廷画家,有三股势力:其一是在朝中任职,有功名地位的文人供奉画家,或称翰林画家,他们引导着舆论的方向;其二是各种等级的职业画家,即所谓"画画人",包括满洲籍画家;其三是西洋传教士画家,他们传来了体系迥异的西洋画。大...

  • 满文《大藏经》藏传佛教绘画

    <正> 乾隆时期是中国文化集大成的时期,其标志之一就是大型丛书的编纂,著名的有:藏文《大藏经》(乾隆二年,1737年)、《龙藏》(乾隆三年,1738年)、蒙文《大藏经》(乾隆十四年,1749年)、《大藏全咒》(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等,其中最晚编辑的一部大型丛书就是满文《大藏经》。本文要着重介绍的是其经版上...

  • 乾隆时期的写真画唐卡

    <正> 写真画唐卡(1)与传统肖像画唐卡(2)不同。写真画唐卡产生于乾隆时期,它是利用西洋透视技法,直接对描绘者写生,如同照相机一样,把人物准确地再现出来,人物形象准确逼真。而传统肖像画唐卡则强调神似,很少直接对描绘者写生,而是经过观察、体会、揣摩和感情交流,在抓住对方内在神气和本质特征后,再追忆默写,是一种背拟的创作方法。故宫...

  • 关于《簪花仕女图》年代争论综述

    <正> 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辉煌时期,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趋于成熟。尤其是工笔人物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些杰出的绘画作品中,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应数周昉《簪花仕女图》。此图形制为长卷(高46cm,宽180cm),质地绢本。绘画内容取材于唐代宫廷贵妇生活,图中几名长袍宽袖,着装华美的仕女在庭园中安然闲步。或戏狗,或捻花,动作舒缓...

  • 书法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正> 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客观因素也是通过主观因素起作用的。这里我主要论述一下书法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书法家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使得他能够区别于同时代、同民族、同地区、同阶级的其他书法家,而表现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原因。库柏指出:"个人风格(即风格的主观因素)是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

  • 传统文化复兴 吾辈当以买书为己任 中国大陆古旧书市场放眼

    <正> 中国人讲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游历天下名城时顺便访书,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旧书店与旧书摊,算得上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化氛围的外在标志。巴黎、伦敦、东京的旧书店、旧书摊,已经成为法国、英国、日本旅游宣传的极好的题材。但是中国各地旅游宣传都未见过打旧书市场这张牌的。论起来,中国的古旧书业历史非常悠久,尤其是到...

  • 呼唤规范的文物仿制品市场——“中国首届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览”一瞥

    <正> 文物古董往往有着惟一性,对于绝大多数文物古董的欣赏者来说,很难有朝夕相对的机会,更不要说拥有原物。因此,仿制品或复制品,就有了市场。高水平仿制的文物,可以惟妙惟肖地克隆原作,作为工艺品或陈列装饰,都是极为雅致的,而且还可以发挥普及文化知识、扩大形象宣传的作用。中国悠久的历史,留下无以计数的文物,为文物仿制品业提供了丰...

  • 林散之书法的文化意义

    <正>物换星移,岁月匆匆,时光很快就进入到了21世纪,文化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里进行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当

  • 墨色的魅力——以林散之作品为例看书法中墨色的功能

    <正> 古人留下了一些关于墨色的有价值的见解——谈到了墨色的类别、用法、不同墨色之间的辩证关系乃至墨色的功能(1)。但是,与古代书论中连篇累牍的笔法、字法、章法理论相比,有关墨色的研究首先在数量上相形见绌;其次,与对其他问题的印象式点评一样,有关墨色的论述同样欠缺细致与系统。人们在谈到墨色时每每点到为止而不加细究,个中原因...

  • 长句呕成嚼苦齑——林散之的诗

    <正> 与赵朴初"散翁当代称三绝,书法尤矜屋漏痕"的外间评价有所不同,林散之对自己的诗书画三种艺术成就的排序是诗第一,画第二,字第三,这样的自评与明朝书家张弼自称书不如诗,诗不如文的"英雄欺人"不同(1),它源于散翁一生"以七分精力用力学诗,功夫最深,两分用于写字,画乃书法余事"(《林散之序跋文集》)。林散之于诗用情最笃,甚至晚年自题...

  • 林散之旧照一组(1898~1992年)

  • 《报恩寺图》真伪问题再讨论——与杨新先生商榷

    <正> 拙文《<报恩寺图>是髡残真迹吗?——兼论题跋对髡残山水画辨伪的作用》在《中国书画》2003年第11期刊载后,杨新先生在2004年第2期著《髡残<报恩寺图>是真迹无疑》一文,表示置疑,并指出我文中疏漏和欠考虑之处,使我受益匪浅。虽然从画风上看,《报恩寺图》更接近髡残的画风,《入山图卷》的画风与髡残惯常画风有别(我也在文...

  • “可怜相”——一种“时世妆”的探讨

    <正> "可怜相",指使人怜悯的面相和情态,这种状态可以使观者怜而生爱。"时世妆",即时下流行的装扮方式。语出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可怜相"是指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绘画、书法中的一种流行风格。其特征是对萎靡、缩瑟、稚拙、畸变的偏爱。这种风尚的创始者是几位"新文人画...

  • 书画题鉴的奥秘

    <正> 所谓"书画题鉴",就是对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所作的鉴定,然后用题跋的形式把这一意见写下来。除了真伪之外,还可以包括优劣、流传的情况等等。对于一位鉴定家来说,当他对一件作品有了自己的鉴定意见,怎样把这意见写出来;或对于一位读者来说,看到某鉴定家对某一件作品的题鉴,怎样来真正看出鉴定家的真实意见,这里面,是颇有奥秘、颇有学...

  • 以书会友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访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侧记

    <正> 2003年12月24日晚上,本刊一行二人飞赴新加坡,应邀参加新加坡书法家协会35周年会庆。巧合的是,当晚正是洋人所谓圣诞夜,而新加坡是一个相当西化的地方,所以在飞机着陆时,我还在想,也许这次来得不是时候。但是,在机场大厅,已经有陈声桂先生为首的五六位新加坡书协的朋友在接机,从机场到一家海鲜餐馆吃过夜宵,又陪同我们到酒店,已是夜...

  • 新加坡书协是如何运作的——陈声桂访谈录

    <正> 问:新加坡的书协和国内的书协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性质不是机关单位。答:是义务社团,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习惯,有时候看你表现差不多,就给你一些帮忙,也不是长期性的了。差不多大前年,一个国会的代表团来,看大家都在努力地替政府做工,就问大家有什么要求,我有很多朋友也在那个团里面,说,"他拿的是教育部的薪水,做的是艺术部的工。"...

  • 我所知道的潘受先生

    <正> 潘受先生,又名国渠,字虚之,号虚舟。1911年1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1999年2月23日病逝于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在世89年。先生19岁南渡,便长居新加坡。最初,先生担任叻报编务,继任华侨中学教席,后任道南学校,及蔴坡中华中学校长。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加坡有筹赈难民会的组织,继扩大为全马来亚的总机构,又扩大为全南洋的总机构,都公...

  • 西部追魂——蒋志鑫访谈

    <正> 问:蒋先生,您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们想了解您幼年对艺术的态度。答:我从小就喜欢艺术。我父母都是农民,母亲是羌族(童养媳)。父亲喜欢吹箫,受父亲影响,我幼年喜爱吹笛子,拉二胡,没有老师指导,更多的是一种兴趣。小学时就开始写毛笔字,参加工作后,在单位也是以擅长写毛笔字著称。问:当时家庭状况如何? 答:我是在西北长大的第二代,在窑洞...

  • 宝刀不老艺常青——谈魏正起的水彩艺术

    <正> 魏正起先生的水彩画清新可人、生气蓬勃,醒目的审美时尚予人以强劲的感染,叫人爱不释手。不知情者会以为是哪位青年艺术骄子的佳构,殊不知出自一位75岁长者的手笔。我与魏先生过从不疏,其人其艺尚知一二。魏正起从事水彩艺术数十年,勤于写生固然是人所共知的,那种对艺术永不停歇的追求是他真实的性格。早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他师从著...

  • 悼高集(七绝五首)

  • 联语集珍

  • 邵燕祥诗辑

  • 吴小如诗一首

  • 诗四首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