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细胞催化合成靛蓝

程丹丹 徐天虹 王舒 赵玉婷 肖其敏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03期

摘要:为提高表达黄素单加氧酶(FMO,E.C.1.14.13.8)的重组菌EcoliBL21(pET28a-fmo)转化吲哚的效率,采用包埋法对重组菌进行了固定化研究。采用常规的固定化方法,分别使用卡拉胶、明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对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包埋并分析各自对吲哚的转化效果,确定了海藻酸钠是较好的固定化载体。随后对海藻酸钠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得到合适的条件是:海藻酸钠浓度为2.O%,CaCl2浓度为2.O%,固定化时间8h,细胞包埋量50g/L。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靛蓝的转化率为58.6%,固定化后重组E.coli细胞的耐热性明显提高,且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重复催化第8次的转化率为第1次的29.5%,说明固定化细胞转化法确实提高了重组细胞的转化吲哚合成靛蓝的效率。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固定化生物合成靛蓝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310018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南京210036 东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工程学系 南京21000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关注 23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