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浅谈新世纪情感电影中男性的出逃

    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房价的高涨、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与竞争的加大、女性自主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男性情感要求的增加,男性在情感和生理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躁动。这种两性状况,投射在电影中,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电影,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红颜》《爱情的牙齿》《牛郎织女》等有着很强的女性意识,女性视线的注视及其可以脱离男...

  • 作为德勒兹电影思考起点的“绵延理论”

    柏格森哲学提出的"绵延理论"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启发是毋庸置疑的,德勒兹可以说是最为显著的受到柏格森哲学影响的哲学家,他创造性地提出柏格森哲学在根本上是一种差异哲学的著名观点。他的两卷本电影哲学著作《电影1——运动影像》《电影2——时间影像》正可以看做是对柏格森哲学的进一步扩展,其凸显的重要意义在于借助电影这一新生的介质继...

  • 论新新电影时期的台湾公路片

    台湾公路片是在台湾新新电影时期浮现的本土化类型范式,是好莱坞经典样式同本土化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台湾公路片在实践中建构了一套本土化的公路片叙事策略与框架,将本土化美学观融入好莱坞公路片样式中,将好莱坞公路片的影像符码同当代台湾的历史现实、审美趣味相缔结,创作出一批连缀台湾社会现实与历史脉络的影片,摸索出好莱坞公路片样式本...

  • “80后”青春电影的特征及未来走向

    近年来,"80后"青春电影逐渐占领电影市场并成为主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区别于其他年代的青春电影,"80后"青春电影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本特征和影视特征。在内涵、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80后"青春电影呈现出丰富多元的走向。本文将界定"80后"青春电影的概念,并主要结合《后会无期》,完成对"80后"青春电影文本...

  • 好莱坞公路电影的流动美学

    公路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电影进入新好莱坞运动,美国公路电影此时期也是首次美国公路电影创作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的公路电影,影像手法和价值取向体现出了美国社会文化在转型时期的新美学观念。青年导演在吸取旧时代的精髓之后开创出了新一代的思想,他们主张既要按照各种电影类型发展的规律,在传统的边缘性基础上作品的风格更加鲜明,蕴涵着不同...

  • 好莱坞系列电影对我国系列电影的启示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影正在朝着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方面快速发展,并出现了十分明显的系列化倾向。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国产系列电影不但收获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和社会影响力,而且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国产电影在发展的道路上逐渐表现出人为性、零散化和偶发性等不良创作因素。所以,从防微杜渐的角度考虑,国产电影更应...

  • 美国灾难电影的价值观转移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电影的制作技术可谓是出神入化,好莱坞电影也越来越热衷于通过这种技术手段来达到吸引观影者的目的。灾难电影是美国电影中十分重要的一类,美国的灾难片依赖科技进行表达,拼凑出奇特的景观,震撼的场景,能让观众获得非一般的视听体验。可以说"美国电影的技术悖论"是在灾难片的见证下粉墨登场的。但从主题关注、人物塑造和叙...

  • 好莱坞经典模式的变异

    我们绝对不应低估好莱坞梦工厂的寿命和活力,它历经百年,造梦千万,至今依然占据着全世界电影市场的最大份额,深受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青睐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的追捧。究其原因,其一,电影的本质就是地地道道的"白日梦"。其二,这间"梦工厂"所造出的"美梦"(美好的美国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变化的时代中人们变化...

  • 试论好莱坞视野下的种族主义思潮

    美国的好莱坞闻名世界,它作为美国精神文化和知识产业的支柱之一,本身存在一定的社会思想和对美国当前面貌的展示,同时在许许多多的好莱坞电影中具有的明显的白人英雄主义和对其他种族主义的歧视,这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形成的,也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特有的思想内容。本文就好莱坞视野下的种族主义进行解释和说明,旨在了解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同时...

  • 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变迁

    20世纪末,华人女明星在好莱坞中演绎的角色开始有了变化。最初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女性角色大多都持有对她们本身带有贬义,甚至对中国都是暧昧不清的态度。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与好莱坞的互动也越来越流畅,因此动摇了华人女性在好莱坞的固定形象,表现得越来越中国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注视,从以前含有贬低意味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带有...

  • 美国电影中的“怪兽”与“英雄”形象

    1910年爱迪生把雪莱夫人笔下的"弗兰肯斯坦"搬上银幕,"怪兽"和"英雄"的战斗就此开始。一个多世纪来,怪兽类科幻电影犹如一棵常青藤,不断发展、成熟、壮大。这类电影以塑造"怪兽"形象为起点,其实是在刻画对抗它们的"英雄"形象。通过分类研究"英雄"的四种形象——国家英雄、学者英雄、平民英雄和"零英雄",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怪兽类...

  • 美国文化价值体系在电影中的诠释

    电影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典范,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传递出其文化意义。观众在美国电影中可以了解到美国文化,而"美国梦"作为美国民众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电影当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本文从美国的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入手,以多部影片为例讨论了他们追求自由的英雄主义情结以及永不言败的态度和努力追求幸福的精神。

  • 解读电影《龙种》中的跨文化视野

    《龙种》是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44年根据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一部中国抗战题材的电影。美国演员的中国本土化的表演和精良的场景布置为该片赢得了广泛赞誉,而影片跨越东西方文化视野的表现手法和拍摄风格也给中国观众带来了视觉上和思想上的冲击。影片中对西方文化的提及、对"和平"和"杀戮"的双重阐释以及对"自由"思想的幽默呈...

  • 从俄苏电影透视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

    电影在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人物性格是电影的灵魂所在。俄罗斯及苏联电影以内涵丰富、故事性强著称,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丰富多彩的俄苏电影生动地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和民众的现实状况,为我们深入研究其民族性格提供了立体而广阔的空间。透过俄苏电影可以反映出俄罗斯人的英雄主义、幽默风趣、宗教气质以及俄罗...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影视路径——关于影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启示

    影视作品作为新世纪使用平台最广、受众群体最多的文化样式,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影视作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联,分析当前影视作品存在的问题,并以影视主流正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为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影视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

  • 论程蝶衣形象的悲剧性

    《霸王别姬》是一部以迷恋与背叛为主题的电影,其中程蝶衣是电影《霸王别姬》着力塑造的一个悲剧性人物形象。在他身上,聚焦了很多人性中美的追求与梦的破碎,所求不多却经不起此起彼伏的种种失落。究其一生,在时代、社会原因以及自身倔强、敏感、柔弱、痴迷等性格特点的综合作用下,他经历并承受了亲人背叛、爱情覆亡、事业落空的诸多痛苦,成为一...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水的伦理隐喻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出现诸多水的意象,它们并非无心之笔,而是隐喻了主人公派的伦理意识在成长中不同阶段的变化。纯净的游泳池水代表生命之源,隐喻了派的伦理启蒙与困惑阶段,汹涌的大海水和可怕的池塘水蕴藏了惩罚和救赎之意,隐喻了派的伦理选择与觉醒阶段。通过水的隐喻,作品叩问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给人们带来重要的伦...

  • 费里尼电影中的性文化研究

    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是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两性关系及其呈现是其电影的重要质素。本文突破了以往集中于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研究模式,详尽地剖析了费里尼电影中的性文化内涵及其表现。费里尼的影片打破了长久以来关于两性关系的神话——他的电影中有着对男性和女性最隐秘、最晦暗的性心理描写,颠覆了传统对两性关系的认知。

  • 《黄金时代》:多重定位的错位游移

    《黄金时代》在叙述结构上对文人电影的实验性探索,对自由和爱的启蒙,对人生史诗的呈现,代表了对艺术性的极端重视;但因该片在主题、类型及风格上出现的误读与错位游移,导致其接受遭遇审美障碍,未能实现预期效果。《黄金时代》在宣传与营销上费尽心思,既试图以知识分子的启蒙姿态标榜自由与理想,又试图通过爱、青春这些流行符码来实现电影的商业...

  • 文学经典《鹿苑长春》与电影改编

    美国乡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与视觉文化一直有着诸多关联。本文拟探讨其代表作《鹿苑长春》及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之间存在的异同,结合时代文化语境分析其差异原因,重点指出这部电影在完美再现原著中成长主题、父子亲情、早期拓荒者的艰难生活、幽默乐观的性格和独特的佛罗里达中北部荒野景观的同时,缺失了作家在原小说中所着意再现的生态伦理...

  • 《长日留痕》电影与小说对比解析

    由詹姆斯·伊沃里执导的电影《长日留痕》(1993)改编自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的同名著作。电影分别在叙事手法和故事情节两个不同层面对原著进行了改编,这些变化使得电影和原著在主题上表现出迥异的政治取向。影片淡化了原著所蕴藏的政治内含,同时又强化了原著作者所试图解构的历史怀旧情感和本质论的民族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可以被视作一场...

  • 中国革命传奇的好莱坞式表达

    2014年岁末,改编自革命样板戏的同名电影《智取威虎山(3D)》以8亿多票房冲击国内电影市场。该片在艺术与商业上所获得的成功,使众人将其肯定为导演徐克的又一代表力作。以《林海雪原》为代表的诸多"红色经典"作品,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影片该如何通过视听方式获得全新的生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叙事技法、主题精神以及改编技巧三方面对...

  • 从恐惧到温情:莫言文学故乡的影视转换——从《白狗秋千架》到《暖》的影视改编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早期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尤其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该作品在2003年被导演霍建起改编成电影《暖》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后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关注,成为新世纪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一个成功案例。从《白狗秋千架》到《暖》不仅仅是艺术类型的一次简单转换,它们在艺术语言、叙事方式、人物形象、审美情趣、主...

  • 从观众审美心理看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把心理描写小说影像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跨越时代、民族、地域的电影改编的成功,离不开观众的审美。由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描写了一场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本文聚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中国和美国两个电影版本,探讨观众心理的审美和接受。

  • 浅析《十月围城》的意识形态与爱国情怀

    《十月围城》是陈可辛监制,香港著名电影人陈德森导演的电影。主要讲述了慈禧太后执政的清朝末期的历史背景下,民国之父孙中山秘密到达香港开展革命斗争和宣传,清朝政府想尽各种办法对孙中山欲杀之而后快,一大批革命志士以保护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民主与自由而发起的、对清朝封建专制政府抗争的故事。电影中的故事角色从商人到乞丐、从赌徒到学...

  • 悬疑片《高度怀疑》的翻拍

    影片《高度怀疑》通过对一件件谋杀案审理的过程,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复杂和险恶,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美国司法体制存在的一些漏洞和弊端,特别是陪审团在对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过程而不注重实际的现象,不仅左右了案件审理的公平性,更削弱了司法制度的公正性。然而在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中,捍卫正义的人却充分体现出了其价值。对于整部影片的选...

  • 《神话》与《龙帝之墓》中国印象之比较

    电影《神话》与《木乃伊3:龙帝之墓》都是对中国历史上秦王朝的统治者秦始皇的浪漫想象,所不同的是面对同一历史题材和背景,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中国印象。由香港导演唐季礼执导的《神话》折射出深刻而唯美的中国情结;由好莱坞导演罗伯·科恩执导的《龙帝之墓》反射出粗疏的中国印象叠加。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这让...

  • 《神之子》的文化批判主题与银幕再现

    电影《神之子》改编自美国当代作家科马克·麦卡锡1973年的同名小说。影片塑造了主人公莱斯特鲜明的文化贱民形象,运用冷静客观的语调讲述了人物坠入犯罪泥潭,化身社区怪物的经历,反映了美国南方伴随土地资本化而出现的社群封闭性,再现了地方共同体文化对他者的恐惧和暴力排斥倾向,也揭示了现代社会崇尚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人的腐蚀和异化,是一部...

  • 电影《一步之遥》近了半步

    电影《一步之遥》讲述了马走日、武六和完颜英之间相互纠缠的情感故事,通过有史实记载的"花国大选""总统遇害"等真实事件的编入,貌似一场爱情故事的演绎,却真实地折射和抨击了当前媒介的束缚和不满,更直指问题核心,将故事隐喻在意识形态下民众不言自明的体制上。电影中随处可见的电影、报纸、摄影机、照相机等各种传播媒介和媒体符号的运用,...

  • 浅析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爱情主题

    提到电影《中国合伙人》,观众大多会感慨于三位主人公历经波折终得成功的励志情节。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们戏份不多,在这样一部影片中常被忽视。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影片中的爱情情节同样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在现代社会,爱情是不是还值得人们无条件地付出?人们又愿意为爱情放弃多少自我?无论如何,爱情或使我们快乐,或使我们悲伤,最终都能教会我...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