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1.8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杂志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2
  • 国际刊号:1003-236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450052
  • 国内刊号:41-1085/P
  • 邮发代号:36-109
  • 全年订价:¥ 220.00
  • 发行地区:河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抗击疫情研究
  • 区域研究
  • 城市研究
  • 旅游研究
  • 生态环境
  • 农业农村
  • 土地研究
  • 人口研究
  • 文化地理
  • 中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总体特征与趋势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

  • 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粘性机理及其实现路径——基于“微笑曲线”成因的视角

    利用“微笑曲线”指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了众多研究者的选择,且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就要向两端攀升,而对“微笑曲线”成因的研究则较为鲜见。用创新论、劳动论、市场论阐释了“微笑曲线”的成因,并以此作为突破影响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粘性的基础理论,指出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为:遵循竞争优势理论,针对应该重...

  •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上海市国土空间结构研究

    构建由资源环境承载力子系统、现有开发密度子系统、发展潜力子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的上海市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运用2012年数据计算各指标体系的综合得分,并制作Moran散点图。同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这3个因素的综合评分以及Moran散点图的象限把上海市各区县划分成六大功能亚类:核心功能提升亚区、核心功能优化亚区...

  • 山东省县域经济时空分异演化特征研究

    借助GeoDA软件,运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库兹涅茨比率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0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着手,对山东省1995--2012年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格局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时间序列上山东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显著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上升,极化现象显著;从空间格局来看,山东县域经济存在...

  • 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以江西省为例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

  •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以广西为例

    基于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1951--2012年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差异和2002--2012年广西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不同政策手段与方式的影响,在时间上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两阶段波动收敛,在空间上三大经济区呈自西向东梯度推移的规律性变化,因受...

  • 深圳产业演进规律及空间分布格局

    根据1979—2012年深圳企业数据,以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企业时序变量为1阶单整序列,继而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结合VAR和VEC模型计量结果,探讨了深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在演进过程中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因果关系和动态冲击影响,并基于企业区位熵法对产业演进结果的空间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深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协...

  • 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

  • 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互动机制及优化路径——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尝试理清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内涵,提出其转型效率的函数表达,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对上海市宝山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宝山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度逐渐增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动态度分别由1996年的2.48%和5.36%上升至2012年的4.75%和5.51%,用地结构动态度由11.16...

  • 中国不同区域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在构建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TOPSIS法对我国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小城镇总体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从规模水平、经济水平、生活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水平4个维度上看,东部地区在4个维度方面均好于其他3个地区,其他3个地区各有优势,中部地区集中在生活...

  •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网络体系分析——基于民营企业布局

    从民营企业视角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行实证分析,透视民营企业对其城市网络形成的作用。利用民营企业的分布数据,借鉴城市网络分析方法,从服务值、连通性、网络性3个方面对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行了分析。基于民营企业视角,西北地区的城市构成了以西安和乌鲁木齐为主副双核、省会城市为核心节点、其他城市可作为其辐射区域的...

  • 北京市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和轨道交通效应

    以北京住宅楼盘样本为例,定性总结了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明显增值效应以及距离衰减规律,并且明确了空间影响的距离参数。住宅价格随距离轨道交通站点的远近而变化,最高值出现在离最近轨道交通站点300—600m之间。从建筑结构、地理区位和邻里环境三方面选取23个变量,采用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效应和规律。其...

  • 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成还是在建成环境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借助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特征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包括微观商业环境和宏观商业环境两个层次。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的定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理想点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的6个典型站点进行实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等级分异和职能分异,即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站点其周边商业环境优于位于城市外围地区的轨道交通...

  • 基于迁居的郊区大型居住区社会空间形成——以北京回龙观居住区为例

    郊区大型居住区是我国郊区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居住形态,为缓解城市内部人口和功能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由于过快开发、缺乏规划等原因出现的问题众多。以北京典型郊区居住区回龙观为例,从迁居行为角度探讨大型居住区的社会空间形成,以折射我国郊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郊区大型居住区的形成是政府、单位、开发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 2001--2010年中国区域旅游效率评估

    选择旅游酒店数、旅行社数、旅游酒店从业人员数和旅行社从业人员数为旅游投入因素,旅游总收入为产出变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C^2 R模型分析2001--2010年中国区域旅游效率及其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中国四大区域的平均旅游效率由高至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31个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中,天津在2001—2010年期...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评价——以天津市为例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模糊评价法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天津传统表演艺术、工艺美术和民俗三类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进行评价。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适宜旅游开发;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不同,民俗类旅游开发风险最高,工艺美术类次之,传统表演艺...

  • 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与差异分析

    选取集中率、地理集中度、变异系数和区位熵等指标分析2001--2012年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特征和差异。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集聚性呈现起伏波动态势,且出现开始减弱趋势;从空间差异看,离散程度偏高,说明山西省国内旅游市场总体呈现不稳定性,市场波动大、市场结构不稳定对全省的旅游发展有抑制作用。形成这种特征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基于空间插值和竞争态的山东省旅游节庆时空分异

    选取山东省140个市、县为样本,利用年际集中指数,基于空间插值方法和竞争态模型对1990--2013年山东省旅游节庆进行研究。旅游节庆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和腾飞期3个发展阶段。年内旅游节庆活动淡旺季分明,4—10月是其多发频段,秋季的数量约占总量的40%,而春夏之交的比例约为38%。年内季节性分布从“三峰三谷”型演变为“双峰双谷”型,气...

  • 城市居民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以广州荔枝湾为例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同时,还受到闲暇时间的影响,但并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依据休闲活动...

  • 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广州人民公园为例

    以广州市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与观察分析方法解剖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性别差异特征。在游憩者的行为和社会特征方面,两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女性的公园游憩行为与其社会分工特别是家庭责任紧密联系;女性因对安全性的要求高而趋向视线开敞的集体区域活动,男性因要求独立性而趋向在有视线遮挡的区域活动,且男...

  • 工业污染与恩格尔系数的库兹涅茨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

    基于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三类指标,适当添加人均可支配收入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双向反馈作用关系。由EC-EKC-IP方程的结果表明,工业三废的排放与城镇、农村恩格尔系...

  • 我国城市扩张、城市转型与碳排放的关系

    利用1998--2012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扩张指数和城市转型指数,并测算各省份各年的碳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VECM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探讨城市扩张、城市转型与碳排放之间的长短期关系,并应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变量间的短期冲击机制。研究显示:(1)短期内,城市转型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2)...

  • 基于R/S分析的黑河出山年径流量灰色预测

    径流过程具有分形和灰色特征。基于此,将R/S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R/S灰色预测模型以预报黑河出山径流量。针对1949-2011年莺落峡水文站年径流量资料,首先进行R/S分析,确定径流量序列的Hurst指数和平均循环周期T;然后在一个周期内进行径流量灰色预测。结果表明:黑河出山径流量循环周期在20—25年之间,在进行R/S灰色预测时...

  • 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农户采用行为研究:国外进展与国内趋势

    农户是我国农区的微观经济单元,是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主体。以农户为对象的农业技术扩散采用行为的研究对于诱导农户行为、提高农业技术的采用效率、促进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总结评述最新进展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趋势...

  • 专业村集聚的空间测度——以河南省专业村为例

    调查了河南省487个专业村,形成了487×71的属性数据矩阵。通过GIS可视化、LISA集聚图分析,得出结论:(1)专业村数量明显增多,空间集聚程度显著增强;(2)特色农业型专业村早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已形成集聚态势,工业型专业村集聚始于20世纪90年代,服务业型专业村最晚,为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3)受进入门槛、特定环境、农户市场意识等...

  • 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

    为了探索我国土地城镇化规律,基于2000--2012年省级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表明,全国和各个省份的城镇建成区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增长,但省际差异较大,空间格局上呈现出显著的峰值效应;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且省际差异明显;相对于土地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而言,省级城市建成区规模空间...

  • 基于惩罚型变权的农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将变权理论引入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结合熵值分析法得到的静态权和预警指标值的动态发展趋势,构建了农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更符合农地生态安全预警的动态性要求,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1982--2012年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地的生态安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总体上位于轻警区间。通过...

  • 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分析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数量、GDP总量等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的整体不均衡性、局部不均衡性以及不均衡性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研究。30年来,河南省人口-经济分布的整体匹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呈波动式缓慢变化;局部不均衡在1980--1995...

  • 农业与服务业协同推动的“就地城镇化”模式:甘肃省敦煌市案例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构建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型,分析推进人口就地迁移的影响因素、就业模式和居住模式。理论模型与甘肃省敦煌市的实证结果都表明:人们在就地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及农业生产有利可图的前提下,通过居住成本、就业成本、家庭、农业与乡土情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就地迁移。就地迁移的就业模式有农业模式、农-工业模式、农-服务...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