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职院校涉三农情怀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时间:2022-11-06 17:11:48
摘要:培育适于乡村现代化发展的“三农情怀”人才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的使命担当,新农科建设要以“农”为突破口,以入学教育为起点,树品牌,立特色,将“三农情怀”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调动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农”字专业成为显学、热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三农 情怀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涉三农情怀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十四五”期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指出,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推动人才下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职业教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1高职涉农专业“三农情怀”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逐年下降,加上城市“虹吸力”作用,返乡就业人口短缺,相关调查表明70%以上的农民工不打算回乡就业,80%的农民工不愿意再选择在农村工作[1]。虽然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但根据《2021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统计,51.3%的2020届涉农专业高职毕业生跨专业就业,内在人才流失和外来人才短缺是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因素[2]。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总体稳定,涉农专业逐渐发展,涉农专业数量明显递增,专业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3]。但部分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依然存在供需不适用、同质化明显和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农业类专业比重高到40.76%,渔业类占比不足4%[4],湖南环洞庭湖经济区域周边仅1所职业院校设有水产专业。其次部分涉农专业未紧跟新农业建设,未及时与新产业、新技术进行结合,缺少“三农”特色,没有打好“乡情牌”和“乡愁牌”。总体来说,农林人才“重农学农为农”认同不高,“知农强农兴农”本领不够,“爱农务农奉献于农”使命不足[5]。

2高职涉农专业“三农情怀”功能定位

涉农学生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地方“三农”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涉农学生面向“三农”择业就业的数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6]。高校涉农专业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新农科”建设,构建“三农情怀”培育体系,积极发挥教学、科研、服务在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和技能提升等领域的作用和功能,培育乡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乡村生态美化的维护者、乡村文化存续的传承者和乡村治理有效的践行者,有效提高人才培养对“三农”事业的实际支撑率和贡献率,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7]。

3高职涉农专业“三农情怀”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3.1创新“三农情怀”专业建设机制

坚持人才培养与涉农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坚持专业建设与农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整合政产校企力量,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围绕地方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基于地方农业产业链的特色农业专业群,加强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有效供给[8]。创新专业实践教学,联合农业产业园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创建非遗大师工作室传承非遗技艺,搭建农学类院士流动站进行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引企入校,集成资源打造真实情境的实训平台,形成“政、产、学、研、行”(五位一体)产教融合新模式,塑造“课堂在田间,教研在基地,成果进农家”的办学特色,在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汇聚乡村振兴智慧、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等领域实现融会贯通、合作共赢[8-9]。

3.2构建“三农情怀”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乡村振兴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三农情怀”,助力人才振兴,主要包括“讲习所”模式、“人力供给”模式、“循环智能”模式、“派遣陪伴”模式、“多元共治”模式和“数字乡村”模式[10]。“校农企村”多主体联动,对接农业“数智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主辅结合、模块自选”,开展“点群协同、合作育人”,满足学生基础知识素养、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迁移发展、创新创业和劳动素养等综合全面的素养、技能需求。聚焦“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普遍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瞄准现代农业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等新业态,校企开发配套模块化课程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构建智慧农业开放数字化认知系统;通过VR、AR、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发立体化教材;建设具有“农”字特色的专业标准体系、资源库体系、教材体系和精品课程体系。“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树“农”字牌特色金课,打造耕读实践学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育人功能,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融合型新农民,服务乡村振兴的“六大工程”[10]。此外,依托乡村振兴学院,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建立乡村振兴相关实践课程,精准对接村镇,通过定制授课、量身送学等方式培养村级乡村振兴带头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引进非遗传承人、农学院士、行业专家及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同时整合优秀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入到师资团队中,专兼联手,打造“会教能做、会做能教,情系黑土、精技助农”的专业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进行多元化教学,实施“下基地、进企业、到田间、学技能”的实践教学,组织“下农村、进田间、入农户、传技术”的“三农”服务[8]。

3.3打造“三农情怀”课程思政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农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开展耕读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2021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把“耕读教育纳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涉农专业需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乡镇为基地,校企共建“耕读园”,打造“耕读传家”“勤耕力读”等特色课堂,加强知农爱农价值观教育。其次,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历史、农耕文化、现代农业数字科技、农村治理体系和乡土乡情等内容入手将“三农思想”“三农情怀”“三农故事”等融入专业教育,建设“农味思政”系列课程[6]。此外,定期开展劳动养成教育和劳动技术技能教育,师生组建社会实践团队,下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从而构建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于一体的“三农情怀”教育模式,构建起“三农”宏观视野、“三农”知识体系和“三农”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独具“农”特色的“大思政”格局[6]。

3.4夯实“三农情怀”双创平台

涉农专业与农业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合作建设就业创业基地,组建一定规模的双创教学科研专家技术团队,推动双创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9]。挖掘大学生返乡创业榜样,开展“创业大讲堂”“乡村振兴分享日”系列讲座,多维度展示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和农村人才引进政策,引导学生走出对农业农村的认识误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和从业激情[10]。举办“农字头”和“农字牌”等校园赛事,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技能融入赛项,培养劳动观念,锤炼劳动品质,强化技能培养和素质训练。结合现代农业最新研究成果,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双创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激发“新农人”创业意识,锻炼“新农人”创业思维,提升“新农人”创业能力。增设涉农领域职业能力岗位培训,培育一定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农创客”“青创客”,成为乡村公共服务、治理、科技等领域的后备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产业振兴[11-12]。

3.5强化“三农情怀”社会服务

创新“三农”第二课堂,搭建农业科技助农平台、科技研发共享平台,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基层组织等广泛开展合作,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将师生双创项目的涉农研究成果、实践成果直接应用到“三农”,解决农户在现代化种养殖生产、病虫害防治、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绿色生态产业、智慧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新产业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实施的“造血器”。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定点联络乡镇工作队,开展下沉服务,定期进行政策宣讲、专业技术讲座,通过“三农”技术培训、专家现场指导等途径为农村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收集基层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痛点进行专项研究,将研究成果反哺“三农”,全力推进地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民素质提升,让师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感受“三农之美”,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鼓励农村人才返乡就业,进而增强投身“三农事业”的决心[6-8]。

4结束语

“‘三农’工作没点情怀还真搞不了,出差比别人都远,得到乡到村、爬坡下田,必须带着感情、饱含热情、充满激情去干工作,有时候还要有点痴情。”高职院校涉农专业须把“三农情怀”教育渗透到“新农科”建设全过程,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三农感情”牌,激发农趣,砥砺农志,增强“重农学农为农”的认同,提高“知农强农兴农”的本领,淬炼“爱农务农奉献于农”的品格,让农林人才在“三农”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谢旖 贺名叶 蔡宁波 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