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策

时间:2022-12-07 09:42:15
摘要:对于很多初级中学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在此阶段的物理学习情况影响着学生往后的专业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等。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对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策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篇1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生和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学校初中物理教学的展开。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物理,在很大程度上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情况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基础。可是不难发现,当下很多学校的物理课堂教学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一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二是解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办法。在我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要。为此,物理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教师除了要把书本知识带到课堂中去传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再带到日常生活中去,实现活学活用,让知识更好地改变学生的生活并且帮助学生生活。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旧,未能做到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变化。在很多学校中,很多物理教学都遵循着一套陈旧的系统以及教学方法,通常是老教师带着新入岗位的教师,教给学生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以及个人观念,而新教师因为刚毕业等原因,常常遵循老教师的教育方式,照葫芦画瓢般地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因为无视时代的发展以及系课程体制的改革要求,以至于新一代的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门课程,教师也没有给学生高中乃至大学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基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全程负责物理知识点的基础讲解、统筹分析及最后总结,学生只负责听、写、记。这样单一的教学形式,再加上学生被动地学习,会逐渐消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低及效果比较差。

(三)教师课堂安排不恰当

教师课堂的整体安排不恰当,分不清课堂的主次,没有充分做到响应国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国家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科目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要平衡好课堂时间及课程内容的安排。比如,初中物理本就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物理实验操作的课程,但是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通常都是在讲解完一章节的课程之后,才选择做几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而且物理实验也大都是教师在课堂中做,而不是到实验室中让学生亲身操作,无法发挥出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的作用,导致物理知识学习成绩及教学质量不理想。

(四)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

虽然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初中物理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因教学条件不足、教师理念有待更新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初中物理教学中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占多数,教学的方式及方法创新比较滞后。这不仅影响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而且也禁锢了学生在物理方面的思维发展及理念创新。尽管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实施改革,及时创新教学思维及教学模式。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时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改变着,以便适应时展要求,这对于初中物理教育活动来说亦是如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物理由于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及教学资源的限制,课堂教学基本都是以教师灌输式教育为主,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收和死记硬背,这样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应对考试的要点,考试时也能考得相应的高分,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成长及发展。由于一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所以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而随着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可以在网上查询到各种各样的初中物理教学资料;同时,线上、线下均可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另外,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广泛地应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既提高了物理知识教学的效率,也使物理知识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基于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及科技发展要求,学习并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及互联网操作技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方法,为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物理教学,才能通过物理知识真正帮助学生成长及发展。

(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各阶段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革新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也要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灌输教学方式,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学生身上,正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就必须顺应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重视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编制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及自主式学习等,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及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所以可以说,初中物理教学方式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理念是指导行为的根本,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就要顺应教育事业发展要求,适时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学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具体来说,第一,教学观创新。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要将填鸭式的讲述转变为科学合理的引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物理知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初中物理的重要性。第二,学生观创新。即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初中物理教师不能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去代替学生完成学习思考,而是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主动思考。第三,教师观创新。即初中物理教师要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去肯定和鼓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采取提问题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说话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然后思考自己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样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深入地思考,通过自己四周相关声音的物理现象来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所得。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师适度调整课堂

对于教师课堂安排不合理、不妥当的问题,这是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是以教为辅助,实现学生主动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特别要重视整堂课的安排,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消化吸收新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并且向教师提出自身的问题。对于家长来说,需要监督并且辅助孩子学好物理。对于教师来说更是任务重大,教师不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连接,以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此外,还要求教师十分具有创造力,运用有限的教育设备给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教育。这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只要教师能够转变一下自身的教育观念,还学生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然后再好好规划一下课堂,这个问题就可以充分得到解决。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初中物理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改变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直观形象地呈现出各种物理现象及实验演示过程;也可以根据物理教学内容设定一些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合作情境等进行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在“生活中的透镜”教学中,物理教师可为学生设定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前面镜头中的透镜在照相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及研究。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探讨一下生活有哪些透镜,比如近视镜等;然后可再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演示透镜成像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透镜相关知识及原理;最后由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物理知识而言,其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经过提炼后形成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课堂进行讲解和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自行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且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目前,初中学校中基本都建有物理实验室,并开设了实验课程,这样有利于改善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也非常有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使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同时,优化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杠杆平衡”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一下,再讲解“杠杆平衡”的专业知识。开始实验前,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每一个实验器材的实际用处和操作方法,并边讲解,边为学生操作演示一遍具体的实验步骤。待学生都了解后,开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完成实验。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就杠杆相关知识设定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认为实验中那个环节比较难?等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思考,并最后让学生就实验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自己的心得。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及兴趣。总的来说,所有的物理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各种实验一一总结得出来的,所以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总结能力。

(五)以生为本,构建情境课堂

不论什么课程教学,学生都是主体。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确保教学质量及效果,物理教师也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能力,构建相应的情境来进行物理知识教学。这有利于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及积极性。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就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所要讲解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再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带入所构建的情境中去。比如,“浮力”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个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大小相同的铁球和乒乓球都丢进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对比分析两种现象,随后自然而然地引出要讲的物理知识点。然后,在实际浮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设实验情境,通过实验来演示乒乓球在水中的浮力现象。物理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乒乓球为什么会在水中漂浮而不沉下去?2.还有哪些物品会在水中漂浮而不下沉?3.如何让乒乓球在水中漂浮不起来?这样通过情境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效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六)课外实践能够辅助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物理课程而言,要想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课堂的理论知识教育及实验室实验操作外,也应适当地增加课外实践来辅助课堂教学。因为物理知识基本都是来自日常生活,所以适当地开展课外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也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利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比如,在进行“测量平均速度”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并与交警队联系好,按小组去十字路口进行交通协管,并拿着秒表测量和记录不同车辆的行驶速度及距离,然后总结计算其平均速度,同时也要总结规律,在上课时按小组进行分享。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度的同时,也能使初中物理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结语

对于很多初级中学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学科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在此阶段的物理学习情况影响着学生往后的专业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等。所以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都不可以忽视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明白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应该主动去预习,去了解这门课程。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于教育设备不太完善的学生来说,更要努力,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主动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吸收。以上就是笔者对现如今许多初中学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个人看法以及改进建议。

作者:崔旭熙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文轩初级中学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篇2

作为自然学科的物理,实验是验证一些物理关系和概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更可以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物理世界的奥妙.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师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单纯的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实现知识延伸,利用实验表现理论知识,增加知识的直观性.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增加知识直观性

众所周知,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许多物理概念性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出.初中学生首次接触物理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实验教学予以高度的重视,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为学生正确认知知识及客观规律提供事实依据.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较为抽象,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若单纯地通过文字学习,难以深入理解,这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就凸显而出.利用实验教学,可以增加知识的直观性.比如,在面对一些“光现象”教学时,许多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难以深度理解,教师就可以将所讲授的相关现象展示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

1.2提高课堂活力性

枯燥的课堂环境一直是当今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力求找到一个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模式.但物理学科与其他课程不同,实验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首先,利用物理实验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愿意学习后续的知识.其次,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实验步骤沟通的时候,整个班级都会处在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探索的氛围中,也就实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往往更爱学习有趣的知识,就物理学科来讲,学生对于电学知识比较热衷,但对于力学知识就缺乏兴趣,主要就是因为若想保证电学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就要将实验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物理知识.由此可见,利用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课堂长期处于充满活力的氛围中.

1.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一项学生必备的技能,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动手能力除了要牢记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实际实验,实现知识巩固和能力提升.单纯的实验过程讲述和演示实验达不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只有让学生实际操作过,真正感受过,才可以实现初中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这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对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得不够全面.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对基础概念性知识进行深入讲解,还要将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设备和使用技巧、实验过程、操作过程等内容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达到看到一个实验就可以顺利完成的效果.利用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实验器械和实验过程,在下次面对这个实验时就会变得得心应手,甚至在面对同类型的实验时也可以更加熟练.

2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设置微实验,营造科学探究氛围

微实验在初中物理课上所具有的助学作用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渲染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被微实验所吸引,从而以更自主的状态参与到实验探索当中.因此,教师需充分发挥微实验的功能,规范设置和整合具体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所构建的实验课堂更规范,也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实验授课效率.例如以“气体的压强”为例,在授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精准定位具体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规范设置趣味的微实验.直观操作和展示“覆杯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大气压强所具有的特点,并深入探析其中所蕴含的原理.让学生在做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较强的兴趣,提高整体的参与动力,以保证学生在课程中的探索和学习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2.2开展趣味实验,引入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复杂、繁琐且逻辑性强,这是物理学科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就成为当今物理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前期,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实验引入知识,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从而更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压强”这一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有孔的纸片托水”的趣味小实验.首先准备一个广口杯子、大头针、白纸、带颜色的水,然后杯内盛满有色水,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上若干个小孔,将带孔的纸面放置于杯口上,盖住杯口,用手压着纸片,将杯倒转,使杯口朝下.随后将手轻轻移开,纸片会纹丝不动地盖住杯口,而且水也未从孔洞中流出.这个实验特别有趣,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带领学生共同操作这个实验,薄纸片能托起杯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水,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就如同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雨伞,虽然是布做的,有很多小孔,但仍然不会漏雨.利用这种趣味性的实验,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引入相关知识,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是有效直接的办法.

2.3构建实验情境,梳理实验思路

在授课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基础实验内容的认知情况,并坚持以先进技术手段为辅助对具体的实验授课环境进行改良和优化.充分发挥情境所具有的助力作用,直观展示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深入思考,从而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实验思路,也能够全面提高其在实验领域的综合素养.例如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例,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可以规范构建实验情境,动态展示实验的操作流程,以及实验器材的分布方式.学生在观察中能够有效掌握实验定理和操作技巧,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规范在实验学习中的综合表现.同时,在设置实验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规范整理具体的实验要素,让学生能够在情境感知的过程中,形成清晰的实验思路,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观,为学生整体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而奠定基础.

2.4组织探究实验,培养科学精神

在物理实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在实验探究方面加以规范,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以便其能够高效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在实施探究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做好全面而详尽的准备.先构建开放性的授课环境,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实验室器材.之后,根据所掌握的班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基础进行科学分组,确定具体的探究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在组内根据具体的实验目标深入探究,总结相关的实验规律,全面提高学生在实验领域的综合探究水平.例如在“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授课时,教师可以合理设置实验探究活动.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自主设计电路图,鼓励学生绘制串并联电路模型.之后,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实验室器材,如开关、导线、小灯泡等进行电路连接实验.从而让学生有效掌握实验规律,并鼓励学生借助电流表、电压表对不同电路进行电流、电压检测.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两种电路形式所具有的规律,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热情,从而让其以较高的动力参与到实验深入探索的学习活动当中.在学生分组探究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有效互动,并将所获得的探究经验在组间进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方面的综合素养.

2.5设计虚拟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充分发挥信息化载体所具有的辅助功能,针对重难点的物理实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通过情境创设与直观转化,为学生渲染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其在虚拟实验直观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有效总结相关的实验规律.也能够在先进载体支撑下拓展实验教学空间,提高实验探索环境的安全性.例如在围绕“电磁波及其传播”组织教学期间,则可以深入发掘与电磁有关的实验,然后借助微课等短视频直观展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向学生动态展示相关的实验原理,让其能够在实验探索中有效掌握基础的实验要领和规律,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

2.6拓展生活实验,提高责任意识

在落实实验教学期间,教师需积极践行生活化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同时也能够促使其感受物理实验所具有的科学内涵,让其在综合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以启发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学观念.例如在针对“物体的浮与沉”进行授课期间,可以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观察物体浮与沉的现象,分析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效地设置兴趣小组,引导其就生活中所存在的大型物理实验展开深入探索,有效剖析物理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内涵,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并在今后的物理课探索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支撑学生深入参与到物理探索中.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掘生活要素,对具体的物理实验要素进行改良,进一步优化具体的实验模式,提高实验操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实验器具,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提升实践素养.

2.7融入信息技术,使实验更有趣

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完善教学环节的重要工具.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许多教师也会应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环境,丰富教学环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若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就可以将实验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使整体课堂环节更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简单了解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带领学生观看实验过程并自行实验.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具为一张扑克牌和一根针,用针在扑克牌上扎两个距离为3毫米的针孔,并将扑克牌放在距离针2.5厘米的地方,用单眼透过扑克牌两个针孔观察针,会看到两根针.如果单纯依靠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学生看到的内容不够全面.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保证整体实验过程的完整性,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观看完实验过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按照视频中展示的过程实践操作,并提出问题:“两个孔能够看到两根针,三个孔能看到几根针?”以问题、实验、视频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的基础,也只有将实验渗透于各个课堂环节中,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课堂充满活力.但是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也没有切实地将实验落实于课堂内,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除了要围绕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还应当利用一些趣味实验、课外实验等,实现实验课堂的延伸,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物理逻辑能力.

作者:林波 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篇3

情感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接近学生的预期取向,朝着学生预期的个人目标前进.这些都是充分发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1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合理的学习管理和规划体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个人素质的塑造有着实际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中学教学状况看来,其总体状况并不明朗.因为初中物理知识的理论性太多,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过程中十分艰辛.再加上教学方式简单,使初中物理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简单来说,初中物理教学的现况可以归纳为:首先,受传统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学法,不能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核心影响力,学生只有处于被动地接纳专业知识;其次,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科学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优良的学习心态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殊不知,大部分初中生的学习心态是不积极的,无法专心致志上课,导致精神压力过大等.

2激励对策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详细运用

2.1情感动因

情感有较强的感召力.一般来说,积极、主动、健康的心态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较好的精神面貌参加课堂学习,还能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优良的基础,促进学生向着更强的角度前行.殊不知,受传统式教学意识的影响,过去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把自己放到学生的对立面,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上课不积极主动解答问题,课后练习不认真对待物理作业.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没有合理的沟通交流,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来教师的关爱,影响课堂学习和教学实际效果.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应主动改百年教学观念,想办法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产生较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激励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1].例如在“压力”章节的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关压力的专业知识,难免会有陌生感.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接地掌握压力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开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新知识必须消耗一定的时间,不需要抱着很大的压力等,协助学生塑造积极的学习心态.那样学生便会感觉教师和蔼可亲,从而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学习,最后提升学生的学习实际效果.此外,假如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教师应当细心地为他们找到问题的缘故,并竭尽全力协助她们剖析和解决困难.教师要激励学生“你一定能找到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或是“坚信自己,如果你肯动脑子,就没有搞不定的事儿”,少说“那么简单的问题你都难以解决”或是“这就是上课不认真学习的不良影响”此类话语.

2.2竞争激烈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是核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但长此以往,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激发会产生不利影响,也会使学生逻辑思维僵化.为了更好地对接物理新课标,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影响力,笔者认为初中课堂可以定期举办比赛.比如,工作小组比赛或个人比赛.根据竞争需要,教师可以有根据地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了“质量与密度”模块后,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对某模块所学专业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提问,下面的学生进行思考.有答案的学生可以伸手回答,标准答案得1分,不正确答案请另一个同学再回答,以此类推,在一轮比赛中出来,看看哪个小组优秀率最高,赢得比赛.根据一轮又一轮的比拼,达到良好的课堂氛围,每位学生积极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激情,也在无形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与质量、相对密度、测量物理物质的相对密度相关的专业知识,最终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2].

2.3成绩等级激励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在专业知识、思维品质、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领域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教师不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仍然选择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也会继续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吃不消”,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得下、消化得了、吸收得了”,在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学中积极引入分层激励,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类,即资优生、后进生和学困生.优秀学生是指学习和工作能力强、学习心态积极主动的学生,这部分总数较少;后进生意味着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心态优秀;学困生是指学习能力差、学习心态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也是极少数.根据学生分类,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激励方式,努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与学,构建轻松、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优等生,按照“促进”的方法进行激励,比如,给这类学生布置一些难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工作能力;针对后进生,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尝尝成功的滋味,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主动强化这方面的必要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整体学习目标,开展不同的辅导和点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中受益.

2.4模式激励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在每一个班级中,或多或少再各个阶段都具有学习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他们在班级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根据塑造这类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既能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心态,又能促进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榜样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信念,转化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上同龄的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打造精品课堂.

3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情感激励的优势

3.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考试成绩.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感兴趣的学生非常容易掌握知识要点.而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不容易掌握知识点.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准和教学经验非同一般,对此类学生也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学生对这门课根本不感兴趣[3].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师应在课堂上整合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深度的学习兴趣,进而改善初中物理的学习状况.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具有挑战性,很多知识的定义比较抽象,很多物理计算题对学生来说必须是实用的、基础的,所以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情感方面激励学生,让他们摆脱艰难困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3.2改善师生关系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一个人在接受他人建议时的心态、对他人言谈举止的情感表达、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等,都会影响他对他人言谈举止的接受程度.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程,与这门学科的教师密切相关.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家庭情况不同在所难免.教师要在学生之间的差距中找到学生的关联性.在初中生的特殊时期,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不仅对教学有很好的实际效果,而且有助于改善师生情感.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本身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诱惑.此时此刻,如果教师能积极放下身段,与学生培养感情,坚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勤奋,不辜负教师对他们的厚爱.例如在向学生讲解“能量”这一概念的时候,如果只是把能量的概念读一遍让学生理解并记住,那么,学生不可能对此产生深刻印象,也无法深入理解.所以,针对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创设出能量概念引入的情境.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吹气球,如果一直吹的话,气球就会破裂;在爬山的时候,为什么会感觉这么累;真空除尘器为什么能够把尘土吸走等.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把这些现象之间存在的共性、本质、内在联系等找出来.由于提出的问题难度不高,教师选择各个层次的学生回答,即便回答错误,也耐心地引导:“真的是这样吗?再想一想!”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激起.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立即给予肯定性评价“回答得非常准确!看来你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有同学还主动向教师提出了问题.可见,在良性的师生互动下,学生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进入了更加投入的学习状态,不再束手束脚,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教学状态.

3.3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来源于自身独特的个性,离不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完美的追求.从这个方面来说,激励相当于自主创新,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和文化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不仅有利于教与学,对学生未来的人生也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教师用心创设教学情境,才能给学生更好地启迪和正确的引导.要求教师提问要有表现力和深度,要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工作能力,积极勤于思考,在学生再学习知识的海洋中克服障碍,乘风破浪.

4结语

综述所说,如果教师能够牢牢把握初中生的人格特质,不仅有利于物理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学习是一门有趣的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殊不知,教师们通常不太重视这件事.虽然新课标实施已久,但一些教师一直无法改变教学逻辑思维,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学习重在理解和思考,通常会导致单一化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对此予以重视,并积极认识情感激励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田树霞.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渗透情感激励的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2014(22).

[2]高峰.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5(33).

[3]孟海燕.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2(07):101-102.

[4]胡炳旭.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2(19):85+87.

[5]迪力努尔·力提甫.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2.

作者:贾银玲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