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国外文学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2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国外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002-5014
  • 出版周期:季刊
  • 邮政编码:100871
  • 国内刊号:11-1562/I
  • 邮发代号:18-44
  • 全年订价:¥ 4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学理论探讨
  • 综论与述评
  • 文本分析与阐释
  • 比较文学研究
  • 书评
  • 作品翻译与评介等
  • 卑俗之物占据“原质”之位——齐泽克对崇高美学的拉康化拓展及其政治哲学之维

    齐泽克对崇高美学所进行的拉康化阐释,隐含政治哲学与意识形态批判之维。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原质”与其“者”不同关系的展现,分别是“完美地占据原质之位”、“保持原质空位”、“将卑俗之物提升至原质之位”。这潜在地与封建社会中对“完美君主”的渴求、民主社会中维持至高权力的空位以及被排除在系统之外的“活死人”和备受...

  • 文化记忆的符号学阐释

    上世纪70年代,以尤里·洛特曼为首的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从符号学的视角提出了“文化记忆”的概念并展开了系列研究。塔图学派“文化记忆”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把文化视为一个符号系统,揭示文化记忆保存、创造和遗忘信息的内在机制,阐明不同类型文化记忆的特征,寻觅最适宜担当文化记忆职责的符号元素。

  • “爱的阶梯”——阿兰·布鲁姆“政治哲学莎评”的爱欲结构

    在《爱与友爱》的中间部分,布鲁姆对莎士比亚的几部戏剧进行了“政治哲学”式解读,其根本线索是爱欲,焦点则是诗、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仔细对照可以发现,布鲁姆的莎评似乎有意模仿了柏拉图《会饮》的“爱欲”结构,不过在上升的层次上进行了某些调整。在他看来,莎士比亚主要是在与柏拉图暗中对话,以剧作重述了关于“爱欲”的自然本质的理解。不过,...

  • 英国19世纪中期惊悚小说中的疯癫话语与社会权力运作间的商讨

    疯癫话语贯穿英国文学,并在19世纪惊悚小说家笔下重现异彩。疯癫表现为理性的对立物,是知识的产物,是文明欲排斥的异己,最终遭致文明的“隔离”与“禁闭”。惊悚小说中的女性疯癫是维多利亚社会权力机制运作的结果,将疯癫女人送至疯人院是权力机制“排斥”功能的表现,旨在稳定权力机制本身。惊悚小说家通过对疯癫话语的书写,表达其对理性霸权的...

  • 刍议文化身份在当代法国流散文学中的表征

    流散文学以及相关的文化身份研究是近年来在比较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领域内出现的学术热点。在法国当代文学中,以米兰·昆德拉、程抱一、勒·克莱齐奥为典型代表的一批作家均在流散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的创作不仅受到出生地批评家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同时也对定居国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从文化身份视角来看,他们的流散文学作品深刻地...

  • 坚守黑人文化立场的批评家贝克

    当代著名非裔美国文学批评家贝克虽然以积极借鉴后结构主义批评思想,尝试构建非裔美国文学及其批评传统为学界所瞩目,但他几乎始终如一的黑人民族主义文化立场,以及基于文本细读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及其所体现出来的黑人美学思想,为读者重新认识非裔美国文学的社会性与文本性特征提供了多维的视角。

  • 诟詈的意义——奥维德长诗《伊比斯》研究

    奥维德流放时期的长诗《伊比斯》继承了西方古典的诟詈诗传统,但又加以独特的改造,融合了史诗和哀歌的元素,体现了奥维德一贯的体裁越界的特征。它固然为过着抑郁的流放生活的诗人提供了发泄愤懑情绪的渠道,因而部分地具备诟詈诗的心理动因,但奥维德也借诟詈诗的躯壳实现了多重艺术意图,不仅戏仿和颠覆了短长格诟詈诗和史诗陈规,也让自己一生的...

  • “战争抑或和平”:城邦生活的两种理解——阿里斯托芬《和平》绎读

    古希腊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和平》演述了一位雅典农人为实现城邦和平,被迫忤逆宙斯的律令,奇幻地营救和护卫和平女神的非凡之举。《和平》的剧情始于模仿和戏拟古代英雄“柏勒罗丰”怨责宙斯的行动,但其主人公的“僭越”言行和不同结局以及和平女神形象和运命的刻画,明显体现了阿里斯托芬关于“战争”、“和平”、“城邦生活”等传统主题的独...

  • 论莎士比亚戏剧的英格兰区域概观图示

    莎士比亚戏剧世界中的英格兰区域空间风貌和整体图示特征是英美莎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学术议题。本研究以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概观图示作为理论基石,重组《李尔王》等13部以英格兰作为空间舞台的莎剧场址及戏剧动作,并以伦敦王宫作为空间焦点,向英格兰的东北部、西南部和东南地区三个方向扩散,绘制出寓意深刻的英格兰概观图示。研究表明,莎剧的英格...

  • 身体的两歧性——《理查三世》悲剧的神学源起

    通过分析莎士比亚《理查三世》的悲剧根源揭示葛罗斯特个人命运和政治神学的隐秘勾连。探讨他的“两重身体”如何参与其悲剧的过程也预示了戏剧本身之所以能够维持张力的那个不可决断的“门槛”。对《理查三世》悲剧的细致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莎士比亚剧本中神学与政治的牵连结构,生命和政治的无法区分是切入其悲剧的另一重要视点。

  • 莫里哀的“伪君子”与卢梭式的启蒙——近代法国两次国家转型时期的诗学问题

    17世纪60年代,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1664年)问世,因涉及国家转型过程中的众多尖锐伦理问题,持续引发争议。近一百年后的1758年,正当启蒙运动走向炽热之际,启蒙哲人内部就莫里哀的喜剧再次爆发激辩。争议涉及的主要问题有:舞台上的主角应该是谁?剧院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精神场所应该激励何种德性,倡导哪种荣誉?本文从莫里哀的《伪君子》的...

  • 《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自然选择与自由选择

    在《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狄更斯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对伦敦下层多个人群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弱肉强食、竞争与淘汰不断更替的自然场面,呼应了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中关于自然选择的论述。然而这种上帝缺失的场景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沦丧,也让狄更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因此在象征层面,狄更斯创造了似乎能够超越自然法则,独立进行...

  • “他者”诗学:毕肖普的《地理学之三》

    《地理学之三》是美国著名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于创作晚期书写的经典诗集。作品中,毕肖普刻画了面貌各异的“他者”意象。本文旨在透过德里达的“他者”伦理学视角解读诗人在作品中面对“他者”的呼唤如何进行真诚的回应,并展现毕肖普对“他者”的伦理担当,以揭示其作品蕴含的伦理学维度。

  • 现代性与怀乡——黑塞的《东方之旅》解读

    在《东方之旅》中,怀乡/恋旧作为一种现代性的情绪产物,从根本上反映了黑塞对于诺瓦利斯式的中古“黄金时代”的向往。从叙述的形式到情节的敷设,小说有机地融合了盟会小说、中世纪文学以及浪漫派文学的相关元素,既表现了作家高度自觉而又不囿于传统的小说艺术,也是其沉潜于生命与时间之中,在破碎的经验世界边缘探求宇宙与精神的内在法则的结果...

  • “以更好的名义”——《雄狮之死》的反讽力量

    19世纪末的英美文化界普遍存在消费文学消费化的趋势,亨利·詹姆斯的《雄狮之死》借第一人称叙述者之口,对文学的各消费群体进行了辛辣的反讽。反讽的力量在于,既通过鞭挞各群体的实用主义以期达到促使他们反省自我的作用,又激发真诚的读者和文学批评家增强各自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以更好的名义”参与生活;投身文学阅读与文学批评。

  • 论《日瓦戈医生》“节点式”的空间叙事结构

    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与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显现出很大的不同。作家采取的是一种“节点式”的叙事。小说虽以时间为轴,却以空间场域为支点,展开的是一种高度有序的空间叙事。对极具个性和活力的日瓦戈个体生命道义和精神世界的揭示--这一核心命题统领着作品,是整部小说叙事的“向心力”所在。“节点式”的空间叙事是帕斯捷尔纳克汲...

  • 论《使女的故事》中的罗曼司传统与原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是她借后现代“文类戏仿”手法戏仿罗曼司文类的代表作品,且与著名的中世纪罗曼司《弗洛瑞斯与布兰彻弗勒》有明显的互文关系。小说的故事主体围绕男女主人公危险的爱情和建立于此基础上的拯救,这一罗曼司“宫廷爱情”的传统模式是叙事线性动力的源头,而主人公及其仇敌两个阵营在基列共和国这个典型空间中...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