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8篇

时间:2022-02-14 01:25:46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创新能力决定着发展的成就,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化大型工程,它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所有领域,当然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总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生产技术日益先进,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更加艰难,在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更加先进的适应时展的管理思想理念,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且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问题分析

(1)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遭拒率要比大型企业高得多,贷款难始终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项难题,究其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普遍存在固定资产数额小、产权制度不够明晰、账目透明度不达标、财务制度不够完善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必然导致中小企业的社会信任度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的结果①。从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金融支持不力,虽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对中小企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支持政策,比如税收优惠政策的延长、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等,但是事实上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银行方面普遍加强了信贷管理工作,突出了规避风险为工作要点,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艰难。而银行在实施贷款时,在同等的贷款数额上,对于中小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金,而对大型企业则要简单一些,贷款成本高使银行必然做出利益选择,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始终呈现增加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规则以自由贸易为目标,这方便了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但是同时,中国政府必须承担减让关税、放弃限制某些国外产品的进口等义务,这就使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随着原来的一些保护性政策的消失,企业只能向增强非关税措施方向寻求保护。另外,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风险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也会造成更大的冲击,欧美市场的消费能力缩减也对很多出口型的中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3)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国际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受此影响国内市场的能源与材料价格也持续走高,同时因通货膨胀而引发的物价上涨,也使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近年来平均上调了12%,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了22%左右。另外,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的环保支出费用不断增加,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企业必须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企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和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这些环保措施成为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价格转移能力相对较低,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提价来转移运营成本,这就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压缩。还有就是企业承担的税率过高,我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费占税收比重的60%以上,而且大量的间接税费也隐藏在企业或消费者身上,这就造成谁生产和消费的多谁就交的税多,这种税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②。

2.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大都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一味抱着过去的成功不思进取,而忽视了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发展变化,这就使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更加艰难。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根据内外环境随机应变,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管理方式。另外,企业家缺乏创新管理意识,很多企业家认为创新是指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没有意识到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家认为,战略思维和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需要的,而中小企业只要有生产经营计划就行了,他们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高瞻远瞩的胸怀和长远的战略性思维,有的企业家甚至抱着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思想,缺乏战略性眼光直接导致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企业进行自身调整的主动性。

(2)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能力较低。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能力较低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他们大都利用廉价劳动力,满足为大型企业做代加工工作,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也不会高。有的中小企业家即便有品牌创建的意识,但其自身条件并不具备品牌运作能力,因此品牌创建工作只好放弃。

(3)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据调查,我国的员工流动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高,三成以上的应聘者在工作的4年之内会更换新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不到两年就换一份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想要追求新的挑战,再有就是对工作薪酬不够满意。企业培养一名优秀员工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会对企业造成无形的损失。而随着人才的离开,也带走了一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人才流失现象过于严重就会造成企业和员工难以形成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措施分析

1.培养企业家的创新发展精神

管理创新其实是一场心理革命,思想上的转变是进行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企业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导者,他们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家必须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魄力,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环境下,企业家更需要拥有战略眼光,培养创新发展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融资困难、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技术创新和投资风险加大等实际情况时,做到高瞻远瞩,敏锐地看到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发现新的社会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有效组织社会资源,大胆开发社会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企业家具备创新发展精神,企业才能加强战略管理,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优点,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2.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而只有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后,才能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等目标。在传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经营者,这有利于企业家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并且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岗位分工不明确、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弱点就暴露出来并被放大。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论证,因此出现决策风险的概率更高。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增强资本增殖能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聘用适当的经营管理者,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使企业所有者更好地掌控企业,通过健全的财务制度可以对企业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在相对独立的财务制度下,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考核经理人,企业主可以脱离日常管理工作,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控制上。

3.寻求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是产品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模式的比拼。据统计,在美国有60%的企业创新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与盈利方式构成的一个三维模式组成的。通过关注企业经营的某个环节,就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瞄准什么类型的客户、研究市场潜力、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建立什么样的市场营销体系等。中小企业的资源和资金有限,如果在产业链上参与的环节太多,就会导致不可控因素增加,因此一旦确定了发展的切入点,就要集中资源在这一点上做精做强。例如:雷士照明最开始是卖产品,通过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之后,公司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2011年该公司推出了“照明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使客户覆盖面延伸到高端工程。雷士照明勇于创新,抓到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突破点,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其成功在于推出了一套新型商业模式。

4.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用人机制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人才的匮乏,怎样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的一项课题。要想留住人才首先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众志成城实现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实践当中,不管是物质方面的激励,还是精神方面的激励,都能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作用。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要千方百计让员工最大程度地与企业融合在一起,实现利益捆绑。物质载体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另外,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思想理念,这种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引导、激励、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员工来自不同地方,他们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四、结语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2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一、“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以及消费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从而使得一部分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导致部分传统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被淘汰。因此,传统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定的发展,需要积极的进行有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从而实现管理创新与互联技术相结合,才能保持企业竞争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促使企业管理向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性和企业决策的有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成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有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与过去相比,在管理模式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比较基础性的管理,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其功能来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现象,技术使用还是比较单一。例如,企业在客户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让企业更加清楚地了解客户群体的需求变化,以便让企业的管理能更加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尽管有些企业比较重视互联网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但是在管理上存在缺乏系统性、智能化程度不高、技术方面十分薄弱等系列问题,使这些创新的管理模式没能给中小企业管理带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管理缺乏整合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但是,想要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一定要对企业的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够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但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实力不强,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能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系统。例如,在企业的销售管理中,虽然使用了专业的系统进行业务的管理,但是没有将具体的销售业务情况进行专业的数据的分析,与公司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上缺乏整合性。

(三)中小企业缺乏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中小企业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储备还存在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能力的人才。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缺乏创新性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有效防止本企业人才的流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例如大数据等这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方式,在我国兴起比较晚,市场上专业人才短缺。使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招聘上遇到不少的困难。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策略

(一)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调整。要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需要在管理观念上有所改变,要求中心企业管理者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把创新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运营的工作中。其次,加强互联网管理体系的建设,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企业内部员工与企业外部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交流途径,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加大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整合性

企业有意识的把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当中,但是如果只是形式化,或者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信息的整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的资源整合性,那么就无法有效的发挥互联网管理的作用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企业首先树立企业管理资源整合的观念,把这个观念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管理中。其次,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水平方面,通过加强系统化的管理,增加企业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使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内容能进行有效的融合。比如,中小企业在开展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客户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客户在使用公司服务过程中的态度和使用情况,把客户进行分类,从资金、公司的员工服务等方面进行分析,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

(三)储备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要想对企业管理进行有效的创新,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视互联网管理的专业人才的储备。在防止人才流失方面,中小企业首先要找出企业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例如,员工的工作压力过大,企业不注重员工自身的发展等。其次,企业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原因,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可以从薪酬制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特别是让专业核心的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在互联网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的方面:首先,中小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对现有的招聘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多的渠道让应聘者了解本公司。其次,通过完善公司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最后,企业可以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企业内部的优秀员工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来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资源的整合化以及互联网管理专业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管理方式的创新,为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洋.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6).

[2]周雪艳.“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9(4).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创新能力决定着发展的成就,因此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化大型工程,它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和所有领域,当然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总体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生产技术日益先进,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更加艰难,在企业管理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更加先进的适应时展的管理思想理念,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且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推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推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1.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问题分析

(1)融资困难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遭拒率要比大型企业高得多,贷款难始终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项难题,究其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普遍存在固定资产数额小、产权制度不够明晰、账目透明度不达标、财务制度不够完善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必然导致中小企业的社会信任度难以与大型企业相比的结果①。从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金融支持不力,虽然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对中小企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支持政策,比如税收优惠政策的延长、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等,但是事实上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环境,特别是近年来银行方面普遍加强了信贷管理工作,突出了规避风险为工作要点,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艰难。而银行在实施贷款时,在同等的贷款数额上,对于中小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和资金,而对大型企业则要简单一些,贷款成本高使银行必然做出利益选择,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始终呈现增加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WTO规则以自由贸易为目标,这方便了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但是同时,中国政府必须承担减让关税、放弃限制某些国外产品的进口等义务,这就使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随着原来的一些保护性政策的消失,企业只能向增强非关税措施方向寻求保护。另外,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风险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也会造成更大的冲击,欧美市场的消费能力缩减也对很多出口型的中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3)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国际市场上的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受此影响国内市场的能源与材料价格也持续走高,同时因通货膨胀而引发的物价上涨,也使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近年来平均上调了12%,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了22%左右。另外,近年来全国各地企业的环保支出费用不断增加,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企业必须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企业生产所排放的污水和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这些环保措施成为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价格转移能力相对较低,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提价来转移运营成本,这就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压缩。还有就是企业承担的税率过高,我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费占税收比重的60%以上,而且大量的间接税费也隐藏在企业或消费者身上,这就造成谁生产和消费的多谁就交的税多,这种税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经营者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大都缺乏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小富即安的思想导致一味抱着过去的成功不思进取,而忽视了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发展变化,这就使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更加艰难。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根据内外环境随机应变,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万能管理方式。另外,企业家缺乏创新管理意识,很多企业家认为创新是指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没有意识到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家认为,战略思维和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需要的,而中小企业只要有生产经营计划就行了,他们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高瞻远瞩的胸怀和长远的战略性思维,有的企业家甚至抱着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思想,缺乏战略性眼光直接导致企业应对变化的能力不足,大大降低了企业进行自身调整的主动性。

(2)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能力较低。中小企业的品牌创建能力较低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底层,他们大都利用廉价劳动力,满足为大型企业做代加工工作,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也不会高。有的中小企业家即便有品牌创建的意识,但其自身条件并不具备品牌运作能力,因此品牌创建工作只好放弃。

(3)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据调查,我国的员工流动率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高,三成以上的应聘者在工作的4年之内会更换新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不到两年就换一份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求职者想要追求新的挑战,再有就是对工作薪酬不够满意。企业培养一名优秀员工是需要付出成本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会对企业造成无形的损失。而随着人才的离开,也带走了一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人才流失现象过于严重就会造成企业和员工难以形成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措施分析

1.培养企业家的创新发展精神

管理创新其实是一场心理革命,思想上的转变是进行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企业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领导者,他们对管理创新的认识直接影响着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家必须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魄力,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环境下,企业家更需要拥有战略眼光,培养创新发展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融资困难、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技术创新和投资风险加大等实际情况时,做到高瞻远瞩,敏锐地看到市场的发展趋势,并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时发现新的社会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能够有效组织社会资源,大胆开发社会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企业家具备创新发展精神,企业才能加强战略管理,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优点,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2.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小企业必须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而只有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后,才能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等目标。在传统的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所有者就是经营者,这有利于企业家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并且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企业所有者亲自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岗位分工不明确、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弱点就暴露出来并被放大。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做出的决策缺乏科学论证,因此出现决策风险的概率更高。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有利于明晰企业产权、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增强资本增殖能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聘用适当的经营管理者,并且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使企业所有者更好地掌控企业,通过健全的财务制度可以对企业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在相对独立的财务制度下,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考核经理人,企业主可以脱离日常管理工作,而把主要精力用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控制上。

3.寻求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是产品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模式的比拼。据统计,在美国有60%的企业创新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与盈利方式构成的一个三维模式组成的。通过关注企业经营的某个环节,就可能会演变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瞄准什么类型的客户、研究市场潜力、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建立什么样的市场营销体系等。中小企业的资源和资金有限,如果在产业链上参与的环节太多,就会导致不可控因素增加,因此一旦确定了发展的切入点,就要集中资源在这一点上做精做强。例如:雷士照明最开始是卖产品,通过对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之后,公司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2011年该公司推出了“照明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使客户覆盖面延伸到高端工程。雷士照明勇于创新,抓到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突破点,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其成功在于推出了一套新型商业模式。

4.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用人机制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人才的匮乏,怎样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的一项课题。要想留住人才首先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更加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众志成城实现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实践当中,不管是物质方面的激励,还是精神方面的激励,都能对员工产生积极的作用。企业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要千方百计让员工最大程度地与企业融合在一起,实现利益捆绑。物质载体要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另外,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思想理念,这种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引导、激励、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是企业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企业员工来自不同地方,他们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四、结语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4

[关键词] 民营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静止,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规模的扩大, 其创建初期的某些优势可能变成劣势,某些有利条件可能会变成不利条件,某些动力可能变成阻力,若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不排除重重障碍,民营企业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将难以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1.家族式的管理组织,亲缘型的管理机构。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大多以家族为中心,一个家族成员任厂长、经理,其他管理机构则分别由亲戚、朋友兼任,权力高度集中。这种以血缘、亲缘和以家为核心地位的基本特征的历史环境是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历史根基。

2.科技含量低,竞争激烈。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零散产业,如商品零售、服务业、修理、加工、化工、机械、养殖、农产品加工、装饰、广告等行业,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少。企业数量多且重复建设,竞争激烈且层次低。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随意性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1)企业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2)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3)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4.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业主,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初期自谋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和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般职工,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原来的农村干部,这些人大多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

二、民营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

1.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资金、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管理。如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尽量争取到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加速资金周转,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营销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降低消耗,少投入,多产出。要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要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障制度,推行ISO 系列标准。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资金使用制度,灵活调度资金,严格物资收发手续和保管制度,推行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等。

2.突出优势,合理定位。民营中小企业的优势不仅包括企业的资源、产品、文化或管理方面的优势,还包括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更要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首先必须弄清自己的优势,再把自己的优势市场与环境结合起来,寻找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细分市场和核心顾客群体。如改革开放之初的乡镇企业,发挥自己规模小、机制灵活、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结合当时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低的实际,生产价格廉、质量要求不高、面向农村市场的消费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优势也在发展变化,企业的战略定位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今天的中小企业还像当初的乡镇企业一样简单模仿,不注重质量,就很难生存了。因而企业应关注自己优势的变化,经常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发展成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的一支队伍。然而,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静止,民营中小企业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规模的扩大, 其创建初期的某些优势可能变成劣势,某些有利条件可能会变成不利条件,某些动力可能变成阻力,若不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不排除重重障碍,民营企业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将难以发展。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征

1.家族式的管理组织,亲缘型的管理机构。在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大多以家族为中心,一个家族成员任厂长、经理,其他管理机构则分别由亲戚、朋友兼任,权力高度集中。这种以血缘、亲缘和以家为核心地位的基本特征的历史环境是家族企业制度存在的历史根基。

2.科技含量低,竞争激烈。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零散产业,如商品零售、服务业、修理、加工、化工、机械、养殖、农产品加工、装饰、广告等行业,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少。企业数量多且重复建设,竞争激烈且层次低。许多企业的管理尚停留在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阶段,随意性大,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1)企业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2)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3)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4.企业经营者整体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业主,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初期自谋职业的社会闲散人员和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般职工,乡镇企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原来的农村干部,这些人大多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

二、民营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

1.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加强资金、成本和质量方面的管理。如在资金管理上,要充分利用国家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尽量争取到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在资金的使用上,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加速资金周转,以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营销任务。在成本管理方面,要降低消耗,少投入,多产出。要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方面。在产品质量管理上,要实行产品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与严格的品质保障制度,推行ISO 系列标准。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资金使用制度,灵活调度资金,严格物资收发手续和保管制度,推行经营预算与计划管理等。

2.突出优势,合理定位。民营中小企业的优势不仅包括企业的资源、产品、文化或管理方面的优势,还包括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更要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首先必须弄清自己的优势,再把自己的优势市场与环境结合起来,寻找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细分市场和核心顾客群体。如改革开放之初的乡镇企业,发挥自己规模小、机制灵活、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结合当时我国人民消费水平低的实际,生产价格廉、质量要求不高、面向农村市场的消费品,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优势也在发展变化,企业的战略定位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今天的中小企业还像当初的乡镇企业一样简单模仿,不注重质量,就很难生存了。因而企业应关注自己优势的变化,经常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6

1.1企业的组织制度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中试机构建设缓慢,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试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配备、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科技服务保障等建设步伐缓慢,措施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结果致使作为成果转化之核心机制的中间试验活动发展缓慢,仍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1.1.2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到1996年,河南省县属以上的科研机构仍有300个之多。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以部门和行业为核心的隶属关系的羁绊,给科技系统结构上的优化组合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使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一体化遇到了无法克服的体制困难。

1.1.3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多相当一部分属于淘汰和限制技术。技术水平低,直接造成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消耗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以乡镇企业为例,1996年以来该省先后被关停五小”乡镇企业达17300多家。

1.1.4适用技术少,专利技术和高新技术更少在该省效益尚可的中小企业中,基本上属于适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和高技术所占比例甚小。

1.1.5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该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中小工业企业平均每户固定资产仅为41万元,工艺技术设备水平也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中小企业基本上仍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1.1.6无力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技术改造资金严重不足,投资增幅逐年回落,由八五”时期年均递增341%下降到九五”时期的年均17%,1997年又降到9%,以上虽然是一个省的情况,但据此推算,其他各省中小企业的情况也不乐观,甚至更为悲观。此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和折旧提取比例都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甚至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提取,处于只能吃剩饭”的境地,也就难以谈及技术开发和创新。

1.2企业素质和企业经济实力影响技术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国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非国有中小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从全国范围看,地区分布上也不平衡,东南部较发达,内地相对落后。但总体上以家庭企业”和亲友企业”为主流。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层次上与大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同时由于经济实力影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还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占销售收入15%的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据我们对河南省南阳市的调查,该市乡镇企业中专学历的技术人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只有142%和975%,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职工却高达69%,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左右,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

1.3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使一些有潜力、发展快、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不能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3.1资金投入不足以河南省为例,八五”期间,河南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累计10598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超过14208亿元,实际使用总量累计分别是9463亿元和12603亿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三项费用八五”期间累计只有499亿元,加上1996年累计也不过699亿元。这种投入的绝对数量是很小的。

1.3.2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1993年财税体制改革,取消了新产品减免税政策,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加上对中小企业而言,新产品开发风险很大,缺乏资金支持,致使近几年来,全省新产品的开发一直呈下滑趋势。近两年来,该省财政用于直接扶持企业技术开发的资金仅为700万元,占省科技三项费用的1/10,而其他兄弟省市,此项资金都占科技三项费用的30%以上,有的达到50%以上,而且在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给予优惠政策。在此情况下,该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将受到极大影响。此外,由于技术创新存在着市场、技术、制造等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政府和企业自身的重视,才能顺利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2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初探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密切相关的活动,企业必须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从事创新。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与国家创新体系相结合,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2.1模仿创新战略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的实际,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是具有模仿创新能力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模仿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由于模仿创新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这就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日本在这方面做得较有典型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是照搬别人的技术,而是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日本中小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开发过程中,首先是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实现企业的多角化经营。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

2.2联合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1)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种模式一般适于开发产品(或项目)使用范围行业性强或某方面的技术人才集中在某一部门。如煤炭行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等。在有关行业产品技术开发上,与本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联合开发可以取长补短,降低创新风险。如三明制药厂和福建医学院联合开发的蛇酶注射液项目,金陵制药厂与江苏省中医学院合作开发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脉络宁等都属国内首创,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如由江苏省科委、扬州水箱厂、扬州有机化工厂、南京理工大学等联合完成的国家863”项目和CIMS工程,就属国内首创。该项目的完成不仅提高了合作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江苏省企业的科技进步。

2.3与大企业合作创新战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一方面发挥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另一方面可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所以称这种相互信赖关系为生存互补战略。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定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中小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与大企业的协作条件。作为大企业的加工承包单位或委托加工单位,在决定价格、交货期、质量、支付条件等协作条件时,一方面需要承包企业注意谈判策略的采用,以一种对等的关系来确定协作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求承包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以争取主动。

(2)企业的长期发展问题。中小企业在协作生产期间,必须注意技术积累,不断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树立信誉,逐渐摆脱大企业的控制而独立地面向市场,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应采取特色战略,寻找市场空白,开发具有工艺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产品,逐步使自己扩大规模,争取主动。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还应得到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和技术政策。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104-05

一、引 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益发凸显,但是受自身规模、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限制,我国中小企业还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尤其是在管理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在如今全球化、市场化、知识化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持续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能力、提供管理水平,这其中,管理创新是关键。管理创新是现代中小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中小企业只有树立管理创新意识,不断吸收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开始积极采取实际行动投入到管理创新的实践中。但迄今,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对究竟什么是管理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实际工作中哪些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等基本问题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

2009年9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推进管理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当前,推进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引导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培养企业能力的关注热点。

鉴于此,本论文选取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便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在梳理管理创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模型,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下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内容的国内外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在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关键因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

一、文献回顾

对于管理创新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外管理创新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Stata、Benghozi、Senge等。Stata首次明确区分了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并把组织学习看作是管理创新发生的主要过程,并且指出组织学习可以导致创新,尤其是在知识密集的产业中,个人与组织的学习引导创新,才能成为组织中唯一可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来源[1]。Argyris和Schon认为在相同的组织条件下,组织学习在未来可以使得组织增加创新的能力[2]。Benghozi把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区别开来,指出面对多元化、企业间竞争加剧、技术变革加速等市场环境,企业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还应有管理的问题,如内部协作流程、发展费用的控制、个人管理等[3]。Sinkula等认为创新需要依赖于高层次的学习,即产生性学习才能使组织在各阶段克服创新障碍,一味地搜寻组织记忆中过去的知识,只能产生适应性学习,无法对创新有所裨益[4]。Proctor详细介绍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及其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5]。20世纪90年代,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修炼与实务》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这一管理创新的新思想,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并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6]。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对管理创新的概念十分重视。常修泽认为管理创新是一种更有效而尚未被企业所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其主要目标是试图设计一套规则和服从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7]。芮明杰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五种情况:提出一种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8]。杨洁认为管理创新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革和创造,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9]。黄仁祈提出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具体正向的互动关系,并且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产生正面的影响[10]。田华基于组织机构重构提出了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途径[11]。王亚玲通过对“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强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政府合理干预,改变企业创新活动的合理收益,从而改变其行为取向[12]。张静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从管理观念、组织结构、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举措[13]。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创新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国内学者更关注管理创新中的“管理”,而国外学者更关注管理创新中的“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但当前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成果的理论性较强,而对于实践中如何操作等问题关注度相对较弱;二是此类研究大多围绕大中型企业进行,缺少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证研究;三是国内有关管理创新的文献更多集中在内涵等理论层面,缺少针对管理创新推动因素的重视和考察。本研究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备创新精神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活动等都是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管理创新应该渗透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企业通过对管理各项职能活动的创新,更好地运用人、财、物和知识等各项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管理创新是企业各类创新活动的基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指标体系,通过对多家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获取一手数据,进而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探析。

二、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听取了相关领域多名专家的意见,建立起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由26项指标构成的调查问卷,该问卷代表本研究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进行衡量的指标体系,使用Likert七级量表形式(采用“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的逻辑顺序)。本研究籍此进行实证调查,然后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问卷对地处山东省济南市、泰安市、日照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地的21家中小企业展开实证调查,企业所在行业涵盖住宿与餐饮业、制造业、零售业等。在中小企业的选取标准上,本研究采用我国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定义,该法第2条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41份,其中有效问卷128份,有效率为90.8%。调查对象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占31.25%,中层管理人员占43.75%,基层人员占25%。

鉴于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系初次提出,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使用SPSS 17.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的26项指标,其Cronbach α系数为0.90,问题标准化后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1,因此本次调查的结果是可信的。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来测量问卷的效度,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到6个因子,解释比例共计66.51%,KMO值为0.86,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为0.00,因此本研究的指标具有较好的测量有效性,并且可以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合适的。

三、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探析

在前一部分研究基础上,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目的在于挖掘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形成最终的管理创新指标体系。具体的因子分析结果、因子构成等如表1所示,因子的碎石图如图1所示。

因子1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需要明确的战略规划(X16)、管理创新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X15)、需要对管理创新内容进行详细论证(X20)、管理创新需要规范的决策机制(X17)、企业能够恰当地容忍管理创新中出现的失败(X21)、管理创新需要领军人物(X18)、管理创新需要有效的评价制度(X19)、企业能够摆脱旧有制度体制的束缚(X26)、管理创新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X22)、管理创新需要充裕资金(X23)、管理创新有赖于创新所需的信息(X8)。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的战略、规划、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和机制因素”。

因子2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需要不同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X10)、管理创新需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X9)、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参与管理创新(X24)、管理创新需要企业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X25)。上述四项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所需要的学习型组织构建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

因子3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是企业全体成员的事情(X1)、管理创新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X13)、企业重视对员工进行管理创新方面的培训(X14)。上述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全员参与方面的因素,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

因子4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取决于企业文化(X5)、管理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关键(X7)、管理创新取决于追求创新的价值观(X3)。这三项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文化因素”。

因子5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X11)、管理创新需要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X12)。可以看出,这两项指标主要反映了管理创新的政策环境方面,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政策环境因素”。

因子6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是企业高层领导的事情(X2)、管理创新是企业内部的事情(X4)、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围绕顾客需求进行生产、服务和管理(X6),其中数据前两项指标是负向影响作用。综合来看,这三项指标强调了企业外部顾客需求的重要作用,由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顾客关系管理因素”。

据此,本文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因素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系统阐释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的核心要素,即战略和机制因素、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文化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顾客关系管理因素,这六大类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开展、能否取得切实成效。

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战略机制因素(因子1)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管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需要中小企业领导从战略高度重视和长期开展的活动,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坚决支持,管理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小企业为了长期顺利实施管理创新举措,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决策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在资金和信息等需求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因子2)是重心,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育,中小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应该首先摈弃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塑造企业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并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工作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活动中来,塑造企业全员创新的氛围,从而推动企业的知识管理,为学习型组织建立奠定基础;全员参与培训(因子3)是保障,确保了企业自上而下参与到管理创新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者应明确并围绕企业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的全面管理,同时应建立起全面的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提高工作热情,增加学习自觉性,增强管理创新意识;文化(因子4)是内核,是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驱动力,管理者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规划建立“全员创新”的价值观理念,引导全体员工围绕这一价值观持续学习,倡导员工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习与创新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政策环境(因子5)是外部支撑,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中小企业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者,普遍存在管理水平较低、人才缺乏、信息不畅、产品竞争力较低等困难,迫切需要政府为其提供法律与政策环境、融资担保体系、科研技术培训、网络信息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在生存、成长、发展中的管理创新需求;顾客关系管理(因子6)是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即围绕顾客需求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管理创新不是一项企业封闭的内部行为,顾客需求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企业应该从顾客视角下确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和实施重点。在企业内部,从管理创新机制建设再到管理创新文化建设,从管理创新的总体规划到具体实施,都应围绕顾客,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创新策略,才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小企业若想建立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必须以顾客和盈利为导向,从不同层面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本文对管理创新的理论进行梳理,在吸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六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关键要素,分别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和机制因素、学习型组织构建因素、全员参与和培训因素、管理创新文化因素、政策环境因素以及顾客关系管理因素。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自身以明确的战略机制作为导向,恰当的激励机制作为配套,建立完善旨在培养企业长期学习能力的学习型组织,积极推进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管理机制,切实开展深入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以人为本发挥全员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将管理创新理念打造成企业的核心文化进行传承,重视顾客价值,以顾客为中心并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同时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工作,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研究所揭示的各类关键因素代表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是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关系着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能否有效开展,甚至决定了中小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可以籍此帮助中小企业对自身管理创新水平进行测评。

目前,国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正在拟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管理的办法,要求力争在3―5年内使我国中小企业基本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基础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14]。可见,在当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充分认识推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创新活动,并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提升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是近几年需要坚持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Stata,anization Learning: 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9,30(3):63-74.

[2] Argyris,C.,Schon, anization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M].MA:Addison-Wesley,1998.

[3] Benghozi, P-J.Managing Innovation: From ad hoc to Routine in French Telecom[J].Organization Studies,1990,11(4):531-554.

[4] Sinkula,J.M.,Baker,W.E.,Noordewier,T.A Framework for Marker-Based Organization Leading:Linking Valu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7,25(4):305-318.

[5] Proctor,T.管理创新精要[M].周作宇,张晓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 Senge,P.M.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修炼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7]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8] 芮明杰.现代企业管理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9] 杨洁.企业创新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0] 黄仁祈.企业文化、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间之关系研究[D].台北:国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3.

[11] 田华.基于组织结构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J].甘肃科技,2006,(1).

[12] 王亚玲.构建中小企业创新的政府支持系统――基于“智猪博弈”模型的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

[13] 张静.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师,2009,(2).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管理创新概述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创新作为一种活动,能创造一种思想和一种资源,促进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使人力和物资资源能生产更多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管理创新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舍弃传统无用的,应用更新而有效的。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思想理论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技术方法上的创新。纵观现代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就是创新,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只有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带来新活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中的误区纠正

1.纠正管理创新理解误区

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涵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管理创新是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管理创新贵在超越,而不是生搬硬套;管理创新主体是全体员工,而不仅限于企业家;管理创新不是万能的,并非每项管理创新都能创造竞争优势,没有哪项管理突破能取得永久的竞争收益。

2.谨防中小企业为管理而管理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和环境、自身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将某些适用于大型企业的管理理论运用到中小企业可能是不恰当的,甚至起到相反作用。一些国外企业的新管理方法,如ERP、MRP、平衡积分卡等是相当科学的,但若在中小企业使用,则需要一定条件,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是适用的。当前,很多学者在按大企业的管理标准来要求中小企业,一些中小企业家也用这些管理方法来要求自己的企业,为管理而管理。

3.构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互动效应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技术创新为管理创新创造外部环境和内在驱动力,管理创新须与技术创新匹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我国当前正处在实现信息化、发展高新技术、参与全球竞争的转型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互动来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三、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

1.构建优秀的中小企业文化

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中小企业文化,实现从行政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型,对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持续成长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核心,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指定相应的企业文化。成长型企业以企业成长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成熟期企业以企业再发展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衰退期企业以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心构筑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应把创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确立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观,用企业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的管理变革。通过管理变革,新价值观群体意识逐步形成,最终建设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2.加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有广阔的信息化市场,信息化建设是中小企业各项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率还不到10%。资金投入少等诸多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薄弱,反过来又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应科学看待信息化的作用,按照合理的信息化成长路线图,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制定有效实施方案。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实施信息化基础应用工程,实现基本的信息化管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产品推广平台,实现员工间有效沟通,为企业的全面信息化打下基础。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实施信息深化应用工程,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系统、ERP系统、PDM系统等。最终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将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延伸到车间与供应链,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将信息化应用软件中核心数据提取出来,进行绩效分析,帮助领导建立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企业可对市场变化及时反馈,有效实现对企业内部的集成管控,实现科学决策。

3.推进中小企业的管理战略创新

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重新定位企业经营目标。战略创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中小企业战略选择中最重要的是盯住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取与竞争者完全不同的经营策略。对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区域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品牌是一条可行的战略发展模式,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相应战略。如小而精、精而专战略:集中企业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进行专业而精细化的经营。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模式应重点从企业家管理转向经理人管理、从单一管理转向集团管理,尤其是母子公司管理模式。中小企业应通过精简且快速响应的业务流程管理创新,建立整体流程组织、质量控制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客户导向机制等,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性,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环境并发展壮大。

四、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能力客观地讲就是企业管理变革能力。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化,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挑战,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长足发展,在与国内外企业竞争中觅得一席之地,越来越倚重其管理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只有勇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切实走出管理创新误区,在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和信息化等方面落实管理创新,努力推进管理战略创新展。

参考文献:

[1]宋新力.找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J].经济月刊,2010(5).

[2]姚凤云.创造学与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3]蔺丽莉,张义珍,蔺玉茹,张瑶.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