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5-01 01:26:39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1

银行业基本面总体健康

近年来,尽管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但我国银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不断提升影响和地位,发展规模稳步扩大,且基本面总体健康。

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2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0.5万亿元,占比38.6%;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38.6万亿元,占比18.5%。

以大型银行为例,自股改上市以来,大型银行不断优化公司治理、业务治理、风险治理机制与架构,自身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建立了广覆盖、立体化的全球经营网络体系。截至2015年底,拥有境内外网点70312个,其中境内网点69105个,横跨城乡、遍布全国;境外网点1207个,遍布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190个。以传统存货款业务为基础,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虽然受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影响,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但与国际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绝对额仍然较高,资产利润率与资本利润率均处于国际优秀水平。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716亿元,同比增长6.32%。一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9%,比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15.93%,比上季末上升0.95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8%,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37%,拨备覆盖率为175.03%,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8.08%。这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即使资产遭到损失,也有足够的能力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

在资产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始终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流向。

2015年大型银行新增贷款3.64万亿元、新增投资2.99万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平稳增长。通过收回再贷、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处置等方式盘活存量贷款,并将新增和盘活的存量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

尽管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日趋多元化,但银行资金仍然是重要渠道。2016年一季度,银行业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服务。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2%。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2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用于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4%和63.0%。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从存量来看,3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4.5%,增速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5个百分点。

七成理财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2015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在银行理财10余年的发展中,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理财业务创新的宗旨和根基。在不断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同时,银行理财资金还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产直接或间接投向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发展。截至2015年末,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06%。

从资金运用情况来看,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分类。理财资金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政府或企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在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发展、企业并购重组、城镇化建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支持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较单一,核心资本比例很高,附属资本很少,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附属资本40%的比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最主要的资产是各种贷款,贷款总量从2009年以来一直稳步上升,贷款量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一直居高不下,信用风险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主要的风险。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如下:

一、资产负债情况

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708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5%,占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比例为42.21%,负债总额为6593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1%,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负债比例为42.17%。

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二、信用风险状况

不良的贷款率和不良的资产是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和监管体系的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有效指标,衡量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这五个级别是中国银监会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贷款分类制度所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不良存款持续增加,信用风险的加大,这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2008年金融危机诱发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不良贷款问题更加受到关注。

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回升趋势。

从图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先降后升,2014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272亿元,较2014年第二季度末增长315亿元,较2013年第三季度末增长907亿元。其中,工商银行2014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154.71亿元,农业银行为1034.66亿元,中国银行为906.96亿元,建设银行为1053.2亿元,交通银行为408.72亿元。

从图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率从2009年以后一直下降,直达2014年开始有回升趋势,2014年第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013年第三季度末的0.98%上升至1.12%,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16%。

图 2009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随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型商业银行都严格执行不良资产拨备制度,2014年第三季度,大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56.54%,高于同期的其他商业银行。其中,工商银行为216.6%,农业银行为335.07%,中国银行为207.70%,建设银行为234.47%,交通银行为201.29%,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御能力,拨备覆盖率均在100%以上。

三、业务收入结构

利息收入占比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低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一个普遍特征。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4.2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0.65%,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8.4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9.15%,中国银行的数据分别为68.94%和20.81%,建设银行分别为75.34%和19.53%,交通银行分别为75.74%和17%。

四、资本充足性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3

从此营销走入了精确制导的时代。通过新一代精准营销系统,锁定电子银行发展的目标客户,避免了盲目地去乱碰乱撞,为电子银行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季度职员工作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员工季度工作感想总结4

___年一季度,对于我来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尤其是在电子银行产品经理的角色上,感触就更大了。很荣幸,领导给我机会,让我能够成功竞聘为电子银行产品经理,竞争让我一开始就感到了压力,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在心里和自己较上了劲,一定要勤奋努力,不求做到,但一定要做到最用心。___年一季度,在东光支行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在全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东光支行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取得的成绩令人感到欣喜,但是工作的过程更值得回味。

1、运用精准营销系统,锁定目标客户

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数据的有效使用是新时代大零售业务获客活客的主要方向和手段,是提升客户维护效果的指明灯。对新一代精准营销系统的学习,让我感叹“大数据”是多么化腐朽为神奇,从此营销走入了精确制导的时代。通过新一代精准营销系统,锁定电子银行发展的目标客户,避免了盲目地去乱碰乱撞,为电子银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快速学习和有效传播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一书对快速学习和有效教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舰载人数一般在5000人以上,这座漂浮的城市每四年就会把舰载人员全部换成新人,而且必须能在任何恶劣的气象环境下稳定运行。航母的成员更换率很高,所以常态化的情况是每个人做着一件事,学着另外一件事,而且教着第三件事,做、学、教同步进行,结果航母变成了一个持续学习的组织,组织中的人的相互教学,形成了叠加效果。即便是每四年全部成员都更换,但并没有对安全运行造成损害和影响。

电子银行产品经理岗位的职责与我本职工作柜员岗位职责的不同就是,我在学习电子银行相关产品及政策的同时,还要有效的传达给每一位同事,如何进行准确的上传下达便成为产品经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面对新产品、新理念、新政策,边做、边学、边教、边观察便成为产品经理的常态化工作,会做、会学、会教则是产品经理的必备技能。

3、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团队营销潜能

作为产品经理应该深知,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能只依靠一两个人,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因此,如何激发团队士气,鼓舞团队精神,挖掘团队的营销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激发东光支行全体员工人人学、人人用、人人营销的电子银行推广,东光支行一季度组织多个竞赛活动,激励全员参与营销电子银行产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季度已经结束了,这也就意味着电子银行产品经理的角色已经到期,但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仍会以产品经理的职责鞭策自己,服务好大家,为东光支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员工季度工作感想总结5

转眼__年第一季度就要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个季度中,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各位同事的帮助、指导下,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本人在报告撰写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提高。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现将一季度工作总结如下:

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本人不断提高自己的人品素养和业务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上级领导保持一致,本人重视理论学习,利用工余时间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温习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等学科知识,不断拓展知识和认知面,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房地产政策法规的信息,真正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在工作中做到“脑勤、耳勤、手勤、腿勤”。

公司与员工不仅是雇佣关系,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司的发展关系着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进步同时促进公司的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会培养员工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认同感,让员工以公司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能与公司共进退、同荣辱。公司也会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有信心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更加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____年的前三个月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告别了寒冷的冬季又迎来了一个春暖花开。俗话说的好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开始就要有新的气息。

在第一季度公司完成了部门的整合,各个系统部也逐渐的完善,当然我的工作也转向了更加的专业,公司的转化带着我们工作性质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点上已经很明显了。

在第一季度里,我完成了在港中旅最后的调试任务,过完了春节与___开始承担软件园的前期,滨州小区的开工准备,济南军需仓库的设备维护,以及遵义仓库的门禁温湿度系统的硬件实施;编写吉林地税的初步推荐方案与成都油库的初步设计方案。

在港中旅工程中最后的调试中,我碰到了很多有关弱电实施中没碰到过的实际状况,在调试工程中将原先的理论解决变成了实践解决,像这种提升自己技术水平的机会是很少能够碰到,我觉得这是我在成长中一笔可贵的技术财富。

在软件园的前期中,我只帮___作了一些日常的工作,工程上接触的不是太多,在与___日常接触上,我学到了在工程管理中与人处事的另一种方法,及各家之百长,补己家之短,这是也是一个提高自身水平的机会。

在滨州小区前期,又碰到了与甲方、监理、配合单位等多方单位协调的艰辛,向这种艰辛也是一种过程的体验,也是一个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的机会。

在济南军需仓库的维护上,前期实施人员没有留下任何文档,也没有在用户处留下任何关于工程的文档资料,这给后期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且用户的培训做得也不是很系统,根本就不能在电话中进行指导性维护。因此,工程后期的资料汇总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遵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接触到了温湿度设备,虽然温湿度设备不是什么很难的东西,但这对我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上又多出一条能够利用的素材。

在遵义的实施中,又出现了与软件脱节的现象,因此推荐我们硬件实施的时候软件也能够进场,已做到顺利交接,最终为用户做出一个满意的工程。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信贷投放 节奏性调控

近年来,我国宏观金融调控在强调了总量调控、结构调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了节奏性调控。这些调控方式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即是要提高宏观金融调控的效果。但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这些调控虽然收到了一定积极成效,但在实际经济金融工作中,各地仍反映出较多的问题,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在实际金融调控中,一些地方人民银行机构的信贷部门把信贷投放的节奏性调控机械地简化成信贷投放的季度性数字化均衡投放,如一年四季按30%、30%、20%和20%的节奏投放等,往往造成了经常性局部的区域性流动性过剩或紧张情况,对局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2012年一度引起的局部“钱荒”现象,以致引起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反映。实际上,无论是信贷投放的总量调控、结构调控,都必须遵循实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必须遵循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而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背离市场需求进行调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正是符合实际经济规律需要这个道理。

从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性调控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性调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工业经济和二、三产业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但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经济发展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春耕、午收,秋耕、秋种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季节性特征,因此对银行信贷资金需求的有旺有淡季节性变化是我国实际国情的客观需要。一味要求银行信贷的季节性数字化(而非经济学的均衡)投放,明显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

二是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性调控方式,有悖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律。我国年度经济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季节性需求规律的。如一季度元旦、春节期间,是我国居民传统的婚嫁和买房、购物等消费旺季,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兑现职工福利、奖金等资金需求旺季,也是银行存款快速增加的旺季。因此,一季度银行信贷投放较多,既有社会的客观需求,也有银行存款增加形成的内在压力的体现,即存款增加促使银行寻找信贷资金出路的需要。所以,如果一味以行政方式要求银行一季度信贷投放保持与其他季度信贷投放的数字化均衡增长,不仅有悖于我国社会的客观需求规律,也会因存款增加和信贷投放的错位损及银行自身利益的发展。

三是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性调控方式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订单经济的发展。而订单经济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是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和定单的变化形成的,因此如果片面要求银行信贷投放按季按月的数字化投放,就会造成订单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资金需求与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错。因此,市场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是有着因时因地和市场变化的客观规律的,如果一味地以行政方式要求银行信贷投放按月按季的数字化投放,显然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四是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性调控方式,背离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式的“存贷款比例管理”。一季度银行存款增长是我国银行传统的增长旺季,一些地区银行机构一季度的存款增加额往往达到全年存款增加额的70—80%以上;而现行实施的信贷投放的有节奏性调控方式,往往造成一些银行机构一季度贷款增加额不到其存款增加额的30%,从而造成这些银行一季度70%以上的存款增加额因不能形成贷款而出现季节性亏损,甚至为寻找市场需求出现风险。如某县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14年3月20日,存款就较年初净增加了17亿元,而按照有节奏方式的调控,限制该行2014年一季度仅能发放4.8亿元,导致该行在缴足3亿元的存款准备金后,将有近10亿元的存款资金不能发放贷款,只得向拆借市场或债券市场寻找出路。因此,这种造成银行机构经营效益下滑,甚至引发市场风险和地方政府不满的调控方式,显然也背离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故根据上述金融调控方式的调查分析情况看,目前我国银行信贷投放实施的有节奏调控方式亟待改进。

第一,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产业经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加强我国产业经济对银行信贷资金的结构性和季节性需求的调查研究,强化对我国银行信贷投放结构和节奏的季节性引导,确保我国信贷投放的平稳健康运行。

第二,根据我国经济需求的变化规律,加强对我国银行信贷投放需求变化的调研预测,强化对我国银行信贷投放节奏的指导与监测,放宽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性限制,以促进银行信贷投放符合我国实际经济需求的变化。

第三,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特征,加强我国经济对银行信贷资金需求规律的调查研究,强化对我国农业信贷的季节性调控和工业信贷的灵活性投放以及三产经济的基础性金融服务。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5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银行委员会(BCBS)提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思路,用以防范由金融体系顺周期行为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从我国中央银行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出发,采用面板模型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途径及货币政策变动对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银行经营稳健性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刺激了巴塞尔委员会加快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防范的研究,2010年BaselⅢ和《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公布,为各国监管机构制定本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框架提供了借鉴。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对银行经营行为及发展规划具有重大影响,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基础及国内外实践经验

(一)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及工具

通过文献梳理,本文将宏观审慎监管目标概括为一个多层次概念,包括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操作目标。最终目标指维护金融稳定。直接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缓解金融周期波动,避免金融失衡。操作目标从截面维度分析,是处理金融机构间共有且相关的风险,防止风险在系统内的传播;从时间维度分析,即为克服顺周期性问题,提升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衰退以及其他负面冲击的恢复能力。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将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是逆周期资本要求,规定金融机构在经济扩张期增加资本,以弥补经济衰退期对资本需求的增加。二是动态损失拨备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在经济扩张期增加拨备计提,以弥补经济衰退期的损失。三是资本防护缓冲,要求银行需要计提除法定资本充足率外,额外的资本防护缓冲资金,以减缓经济扩张期信贷的过度增长和吸收经济衰退期的不良资产。四是杠杆率控制,规定设置最低杠杆率,以防止在经济上行期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五是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例。

(二)国外实践经验借鉴

一是设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英国明确英格兰银行为宏观审慎监管机构,欧盟由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美国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由美联储担任。二是扩大宏观审慎监管范围。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金融机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及信用评级机构纳入监管,提升信息透明度。三是提高金融监管标准。BaselⅢ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至6%,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计提1%的附加资本;针对顺周期性问题,要求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及2.5%以内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四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英国消费者保护和市场署以及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成立,均是为了增强金融市场信心,避免恐慌事件的发生。

二、构建我国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宏观审慎监管体现为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即“熨平”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抑制银行顺周期行为;二是截面维度,指限制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本文主要研究时间维度上的宏观审慎监管,即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问题。

(一)必要性研究

1.实证检验。本文借鉴(冯科等,2012)对顺周期性检验采用的向量自回归和格兰杰检验方法,验证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信贷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统计数据使用1998-2015年各项贷款余额(DEBT)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季度数据,为避免异方差,对两个时间序列取其对数,数据来源于wind统计数据库。首先对两组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基于ADF单位根检验分析数据序列的平稳性,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对数序列(LGDP)和信贷规模对数序列(LDEBT)为非平稳序列,但一阶差分后都是平稳序列,排除了存在“伪回归”的情况。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IC),选择滞后阶数为5。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GDP与LDEBT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说明国内生产总值与信贷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对国内生产总值和信贷规模对数两个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假设“不是LDEBT的Granger原因”和假设“LDEBT不是LGDP的Granger原因”都被拒绝,国内生产总值与信贷规模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因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故两个序列之间可以建立VAR模型。根据AR检验结果,所有单位根的模的倒数小于1,都位于单位圆内,模型是稳定的。在此情况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国内生产总值与信贷规模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给定GDP一个正向标准差的冲击,对信贷的长期趋势是正向的,具体来讲,第1期负向冲击,从第2期开始冲击向正向扭转,至第4期(即下一年度)起冲击转为正向。给定信贷投放一个正向标准差的冲击,对GDP的冲击一直为正向,这一冲击具有显著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实证结果证明1998-2015年期间,我国金融系统存在顺周期效应①,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必要性。

2.结果分析。1998年中央银行正式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对信贷规模由指令性计划转为指导性规划,实现了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向间接转变,银行信贷的自主性和市场化程度加强,顺周期行为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愈加明显。一方面贷款投放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信贷同样受经济影响,长期趋势看冲击为正向。经济繁荣时期,银行风险认知能力下降、融资约束减弱,倾向信贷扩张;经济衰退时期,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收缩,促使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损失程度。基于这种典型的顺周期特征,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得到凸显。

(二)可行性研究

为缓解顺周期性,建立适当的逆周期调整机制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可以通过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经济上行期降低信贷增长,在经济下行期刺激信贷增长,来解决顺周期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测算了我国现阶段银行业的资本缓冲缺口情况,并对代表性银行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验证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对缓解因银行顺周行为而发生金融动荡的可行性。

1.测算方法。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本文选取季度信贷规模(DEBT)与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测算我国不同时期应计提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程度,测算方法如下:①计算比值时间序列(DG):DG=DEBT/GDP②对序列进行H-P滤波分析,生成H-P滤波趋势值(HP):即,求出min∑Tt=1|(DGt-DGTt)2+λ[c(L)DGTt]2|的解③计算偏离度(PL):PL=DG-HP④根据《各国监管当局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指引》,将偏离度转换为逆周期资本缓冲:当(PL)<2%时,不须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当2%≤(PL)<10%时,偏离度每上升1%,计提比例须上升0.3125%,不足1%的按照1%计算;当(PL)≥10%时,按2.5%计提。数据采用1997-2015年各项贷款余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采用季度年化数据,即4个季度数据的移动加总,如2015年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14年第四季度、2015年第一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以及2015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总额。

2.测算结果。信贷规模与GDP比值从1997年的89.60%上升至2015年的138.84%,增速较快,出现4个典型阶段。第一阶段(1998:3-2000:1):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自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加快,信贷规模扩大,信贷规模与GDP比值超过其长期趋势。由于货币政策仍属稳健,该阶段整体偏离度不高,逆周期资本季度最高计提值为0.94%。第二阶段(2003:1-2005: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高,信贷投放量加大,加上外资流入,该阶段共8个季度需计提资本缓冲,2个季度偏离度接近10%,计提值达2.5%。第三阶段(2009:2-2010:4):为缓解2008年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项目投资,贷款增速较快。经测算,该阶段个别季度需计提1.88%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第四阶段(2015:2-2015:4):2015年以来,央行加大对市场流动性的补充,鼓励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M2增长较快。但受经济下行影响,银行信贷投放态度较为谨慎,风控能力加强,因此,此阶段偏离度并不高,逆周期资本最高需计提0.94%。

3.实践分析。使用信贷规模与GDP比值衡量系统性风险累积,通过对偏离期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以提升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可行性,这在我国金融实践中得到佐证。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②,2006年2季度至2015年4季度资本充足率从10.74%提高至14.75%,增势明显。以实际资本充足率与法定资本充足率间差额表示实际计提的资本缓冲程度,工商银行资本缓冲计提基本与我国银行业测算需提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长期趋势相符。2008年2季度至2010年4季度,工行提取资本缓冲超4%的共8个季度,最高提取值为2008年4季度的5.06%,与银行业总体趋势的第三阶段基本相符。2014年4季度至今,工行处于提取资本缓冲较高的阶段,资本缓冲值超过2.5%。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协调

宏观审慎监管作为对传统货币政策的补充,能够弥补货币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不足。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价格稳定,而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是金融稳定。作为中央银行,需要同时履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审慎监管两方面职能,二者若能有机结合,特别是货币政策在宏观审慎框架下的作用将金融稳定目标融入货币政策框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银行作为宏观金融中的个体,其稳健经营是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部分,本文构建了银行稳健性指标,并进一步研究货币政策的变化对银行稳健型经营的冲击。

(一)银行稳健性指标(BSA)构建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银行稳健性指标,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经营的冲击。基于IMF推行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项目,考虑我国银行业相关指标的可获取性,从资本充足性(Q1)、资产质量(Q2)、盈利能力(Q3)、流动性(Q4)四个方面③构建BSA(见表2)。使用SPSS软件,样本范围涵盖16家上市银行2013-2015年的年度数据,结果显示KMO=0.624,Bartlett检验Sig.=0.000<0.05,因此釆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降维和因子分析处理具有合理性。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计算14家上市银行④2006-2015年的BSA指标。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稳健性经营整体呈现缓释“倒U型”趋势,受我国经济宏观影响作用较强,2006-2012年BSA指标呈上升态势,但在2012年之后BSA略有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性整体趋势呈“缓慢上升-略有下降-趋于平稳”态势。2011年股份制商业银行BSA指标开始下降,后趋于平稳,2011年之后最低值仍高于30,比五大行略高,说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阶段谨慎性更强。两家城市商业银行稳健性趋势呈缓慢上升态势,因城商行的本质属性使其更重视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形势,注重经营管理的稳健性,因此,经营一直呈现较为稳健的状态。

(二)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冲击

货币政策可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价格型对比国外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控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选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验证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稳健性经营的冲击。1998-2015年,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总计46次,其中2010-2015年多达19次。基于计算得出的14家上市银行的BSA指数,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的脉冲响应实证检验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对银行稳健经营的影响,度量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性的冲击。为防止变量间的虚假回归,先对自回归向量中各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采用LLC检验序列的平稳性。结果显示,两个变量均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可以判断各序列是平稳序列,满足进一步分析的要求。基于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对PVAR模型的滞后阶数进行设定,P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4阶。本文通过给予货币政策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冲击,使用蒙特卡洛模拟了100次得到脉冲响应函数图。横轴代表冲击反应的响应期数,纵轴表示内生变量对于冲击的响应程度。结果显示,给予存款准备金一个正向冲击,BSA在前3期呈向下的趋势波动,后逐渐上升趋于平缓,说明货币政策的调整影响银行稳健性经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提升银行稳健性指标,从紧的货币政策促使银行稳健性指数下降,但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性经营的刺激作用时间较短。

四、结论及建议

(一)合理确定逆周期资本缓冲规模,准确把握缓冲时机

本文利用信贷规模与GDP的比值测算资本缓冲规模,用实证检验和代表性银行的实践证明了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具有一定滞后性,且资本缓冲规模的计算指标并不唯一,本文只是作为监管机构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参考。实际运用中,银行应基于这一指标,引入更多数据和方法,系统有效地进行整合;同时提高预判能力,当系统性潜在风险增多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逆周期宏观审慎工具,准确把握提取资本缓冲的时机。

(二)确立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框架中的核心地位,引导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基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核心地位及央行的职能作用,央行具备掌握系统性风险和管理流动性的优势,能够对金融体系平稳运行负责,应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的核心,引导商业银行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逐步提高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稳健经营。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优质客户群体,不断推进信贷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新型金融市场,加快盈利模式转型,扭转存贷差为主导的收入格局。

(三)加强与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提高宏观审慎监管前瞻性

一方面,基于前文研究结论,货币政策对银行稳健经营会起到冲击作用,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稳定;另一方面,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经济冲击吸收器,可以通过影响金融部门的稳健性来直接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强化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有效性。因此,要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相结合,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制定货币政策,提高政策前瞻性。

(四)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动态化和差别化,建立功能完善、运行有效的监管体系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针对不同规模的银行具有异质性特征,宏观审慎监管应实行动态化和差别化管理。考虑到杠杆率(自有资本率)能够作为除资本充足率以外的第二大风控指标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建议设立以杠杆率为核心、更加灵活可控的动态监管机制,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调整监管要求,以防范银行过度承担风险的行为,确保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6

本轮金融危机中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情况

自上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至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总共出现过三次银行倒闭潮,其中第一次是1929年大萧条时期,1930~1933年,美国银行倒闭三分之一多,银行数量由危机前25000家骤减到危机后不足15000家,促成了1934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立。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由于大量发放住房按揭贷款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化,1980~1995年,共有2943家机构倒闭。第三次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从2007~2011年8月,共有402家银行倒闭。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倒闭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数量上,以中小银行倒闭为主

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的倒闭情况来看,大多数为中小银行。资料显示,本轮金融危机中倒闭的402家银行大多为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占倒闭银行总数的81.84%,其中资产规模1亿美元以下的80家,占倒闭总数的19.90%;相反的资产规模大于10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仅为20家,占比4.98%,且有11家受到政府救助。

概率上,中小银行出问题的几率相对较低

虽然中小银行倒闭的绝对数量远远超过大银行,但由于美国中小银行星罗棋布、数量众多,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中小银行倒闭的概率反而明显低于大银行。数据显示,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倒闭数量占小银行总数的比例为4.1%,10亿~100亿美元的银行倒闭数量占该类银行总数的比例为10%,而资产规模大于100亿美元的大银行占同类银行总数的16.8%。

处置上,主要采用了收购与承接方式

从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问题银行的处置方式来看,“收购与承接”是FDIC(存款保险公司)处理问题银行的主要方式,通过该方式处理的问题银行共有369家,占总数的91.79%,其中PA(收购与承接全部资产和负债)方式的355家,占比88.31%,PI(收购与承接部分资产和负债)的14家,占比3.48%。而“经营救助”与“偿付存款人”这两种方式的占比都较小,分别占总数的3.23%和4.98%。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救助的13家问题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也就是说,20家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问题银行中,超过一半的银行受到了政府救助,这也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大而不倒”现象突出的直接原因所在。

中小银行倒闭潮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有限

美国银行存款变化不大,且总体呈上升态势

银行破产首先通过信息和预期渠道,对存款人传播恐慌情绪,造成挤兑风潮,进而造成银行存款迅速下降。有学者在总结1970~2007年间42次银行危机时发现,62%的银行危机经历了存款总量的瞬时缩减。但是从2010年三季度开始,美国银行存款总额已连续4个季度较快增长,平均每个季度增长1561亿美元。其中2011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1631亿美元,增长率为16.99%;最能反映微观经济信心的个人、企业、公司存款也比一季度增长了30%,达到7676.8亿美元,可谓增长强劲。当把考察的视线拉长,从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开始至今,同时也是美国银行倒闭较为集中的时间区域,发现总共14个季度里,只有3个季度(2009年一季度、201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存款总量出现负增长,占比很小;引入每季度银行倒闭个数后对比分析,同样发现银行存款增量与银行倒闭数量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各个角度的数据对比反映出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并没有对银行存款数量产生明显冲击。

美国银行资产略有波动,资产质量保持健康

虽然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对银行体系总资产的增加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其对整体银行的资产质量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2008年第四季以前,美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银行倒闭,美国银行体系的各项资本质量指标基本保持固定,权益资本资产比率维持在10.3%左右、核心资本比率维持在8.1%左右、第一类风险资本比率维持在10.5%左右、风险资本比率维持在12.9%左右。在此后,金融危机爆发及其滞后时期的影响,美国银行业大规模的倒闭潮流开始出现,并在2009年三季度至2010年三季度达到高潮。但是美国银行体系的各项资本质量指标却以2008年四季度略有下降为拐点,一改过去的平稳态势一路向好,截至到2011年第二季度,相较2008年四季度,权益资本资产比率增长1.97个百分点,达到11.3%,核心资本比率增长1.73个百分点,达到9.2%,第一类风险资本比率增长3.16个百分点,达到13.1%,风险资本比率增长2.77个百分点,达到15.5%。显而易见,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并没有对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造成冲击,没有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美国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开始逐步恢复

透过美国银行业净利润和银行业倒闭数量走势,不难发现早在金融危机早期,美国银行盈利利润就出现了一次跳水式的下落,而此后银行的大量倒闭对美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落井下石式的冲击,尤其是在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这段时域,银行倒闭数量和银行业整体净利润高度相关互补。但2009年四季度以后,银行倒闭数量开始缓慢下行,而银行业净利润也开始走出阴霾,相应缓慢上行。到2011年二季度,美国银行倒闭数量下降到22家,而美国银行净利润已高达289.8亿美元,逐步接近危机前的盈利水平。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说,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和利润下降并没有蔓延相互摧残的局面,而是迅速的自我修复、相互扶持的走出危机的阴影。

从美国银行业净利润组成结构的变化看,无论是金融危机前后,还是中小银行倒闭潮的开始,利息净收入一直保持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平稳了净利润的巨幅波动。而促进利润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和租赁损失准备与非利息净收入的波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银行整体的贷款损失大幅调高,非利息净亏损也是大幅扩大,导致净利润急剧下降,并在2008年四季度达到-378.2亿美元的顶峰。随后中小银行倒闭潮开始出现,但倒闭潮似乎并没有恶化贷款损失准备,相反的,贷款和租赁损失准备开始逐季下降,并推动银行业净利润渐渐复原,并在2010年一季度大幅上升。

中小银行倒闭潮对美国金融业影响不大的内在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并没有蔓延成为一发不可收拾的银行危机,对美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小,这除了得益于政府的及时救助之外,也与美国以中小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特点、良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多元的市场融资渠道等密切相关。

政府及时救助是问题银行顺利处理的前提条件

一是实施政府直接救助。美国政府于2008年9月正式接管发生巨额亏损、陷入全面危机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政府持有“两房”各79.9%的股份。同期,美联储向陷于破产边缘的AIG提供850亿美元有效期24个月的紧急贷款,由此获得79.9%股份。2008年10月14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联合制定总额高达2500亿美元的银行业注资计划。2008年10月又推出了总额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保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对美国银行业度过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2008年9月,美联储放宽了长期以来限制私募股权基金和私人投资者大量入股银行的规定,允许投资者持有最多33%的银行股权,为帮助陷入资金困难的银行获取更多资金。同期,美联储史无前例地批准危机后幸存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两大投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使其有权申请设立可吸收存款的分支机构,还可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永久享受从美联储获得贴现窗口融资和紧急贷款的权利,获得更稳定的融资渠道。2008年11月,美联储还批准信用卡巨头美国运通公司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此外,2008 年10月,联储开始对存款机构在联储的法定和超额储备金余额支付利息,超额储备金大幅上升,从此前的年均19亿美元剧增到1万亿美元以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是创新政策工具。危机爆发后,众多金融机构发生了流动性危机,为了防止危机的加重以及支持部分金融机构收购问题银行,美联储创新了多种政策工具化解流动性危机,如定期拍卖工具、商业票据融资工具、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主经销商信贷工具、定期证券借贷、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等等。

衡量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是期限相同的Libor―OIS利差。利差体现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状况,也体现了交易对手方风险。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危机大幅降低,有效地防止了更多重要金融机构的倒闭,同时也为兼并收购问题金融机构创造了宽松的资金支持。

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是防范危机冲击的基石

美国银行大多数是区域化经营的中小银行,这既有助于化整为零,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这也是为何此次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没有撼动金融体系根基,从而造成严重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所在。

据统计,截至2011年3月末,在FDIC投保的7574家银行中,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占比达到91.15%,而资产规模10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数量占比仅1.41%。本次危机倒闭的402家银行中有329家为资产规模10亿美元以下的小银行,占倒闭银行总数的81.84%。尽管倒闭的银行数量较多,但是这些中小银行并不具有“系统重要性”,而是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除了规模较小外,美国银行的区域经营特点也有助于将风险集中在特定区域内。一直以来,美国实行的是单一银行体制,法律不允许银行跨州经营,美国中小银行将基本服务对象定为中小企业和当地居民。这相当于一道风险隔离屏障,一旦倒闭,其风险范围也仅局限在特定的区域内,而不像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大型银行,倒闭风险传递至广泛区域。

完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是有效化解危机的根本手段

一是法律确保适时适度处理问题银行。根据美国法律,银行和储蓄机构破产适用于《联邦存款保险法》,在破产标准、破产申请人、破产管理人等各方面都不同于普通的破产法。该法从多个方面确保能够及时合理处理问题银行的危机,如引入监管性标准,赋予监管当局破产程序启动权排他性,赋予破产管理人破产银行的资产负债所有权等等。

二是存款保险制度避免引发系统性银行危机。存款保险制度作为现代金融安全网之一,为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FDIC为全美7574家独立注册的银行和储蓄信贷机构的8种存款账户提供保险,约有97%的银行存款人的存款接受FDIC的保险。FDIC除了具有一般的“付款箱”功能外,还可以采取必要的行动,通过注资、承接、重组和公开承诺等方式对被处置银行的所有存款和其他债务予以完全保护,对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进行救助,使银行现有金融服务不中断,从而维持公众信心。此外,为应对大规模银行倒闭,FDIC还采取了的多项临时性措施,如提高存款保险限额,预收参保银行三年保险费等。

丰富的融资渠道为银行倒闭产生的融资缺口提供了补充资金

从制度上来说,美国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当贷款者不能满足企业的贷款需要时,企业寻找其他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包括企业债券、商业票据、欧洲债券以及垃圾债券等。长期以来,美国直接融资占比都在80%~90%的水平,有效地弥补了本次金融危机中因银行倒闭而产生的融资缺口,从而减弱了银行倒闭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及时的金融改革是有效化解风险与提升信心的重要保障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以来,围绕全面的金融改革步伐一直紧锣密鼓。2008年3月,美国政府公布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拉开了金融改革的序幕;2009年6月17日,奥巴马总统公布了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2010年7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力图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从金融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危机处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改,这些及时的金融改革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构筑金融安全防线,恢复公众对美国金融体系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启示与建议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美国的实践经验证明,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的特点不但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目前,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并不缺乏,而各类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则相对较少,因此,应大力发展多种类型、不同定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对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限定在局部区域或县城,不鼓励跨区域经营。

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

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没有蔓延成全局性、系统性风险,完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不断培育与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银行的市场化退出机制通常包括存款保险制度和破产制度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下一阶段应继续深入研究探索最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促进《存款保险条例》尽早出台,从法律上确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地位,并为其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还应推行强制保险制度,实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并且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必要的监督管理权。

二是尽快推出金融破产法。《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推出金融破产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对商业银行破产该如何操作、如何规范仍是立法上的空白。下一阶段,应抓紧制订出台金融破产法,注意用监管性标准代替流动性标准,由监管当局作为启动破产程序的主体,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破产银行。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这次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之相反,目前我国还是单一的间接融资模式,一旦出现银行倒闭,将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要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一是丰富企业直接融资产品。完善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产品结构体系,研究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资产支持票据等适合中小企业的新型债务融资工具,鼓励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债权基金、债券投资信托基金等。创新股权类和组合投资金融工具,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并购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二是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推动形成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导,包括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境外合格投资者等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格局,使机构投资者成为推动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以创业板和主板市场为重点,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上市公司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充分培育多层次的发债主体,创新债券品种,完善债券市场市场信息系统等配套要素,形成各类投资资本可以自由进入、退出的区域性债券市场。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本次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体现了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美国当局加强了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才有效防范了系统性风险,避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我国应当从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开发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等几个方面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尤其是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方面,丰富、完善和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是宏观审慎管理的核心内容。应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扩大其在金融宏观管理中的作用,使宏观审慎管理能应用到实际当中,有效促进宏观审慎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完善。

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金融危机使消费者信心和利益遭到严重破坏,美国及时采取措施,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对稳定金融消费者信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消费保护体系,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及时制订与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根据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加快出台金融消费者保护法,明确“金融消费者保护”概念,将由窄口径的“存款人保护”概念扩展到对普通百姓作为债权人、债务人、金融机构提供的中间业务的消费者的保护。

二是适时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性的监管机构(例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对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同时还赋予该机构在监督、检查和执法方面的一系列权力,并肩负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以及协调统一金融监管部门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职责。可以先在央行或金融监管部门内部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或者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心,专司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 结构分析 数据测算 政策解读

5月13日,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的压力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财政金融领域还存在多种风险隐忧”,尤其强调“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随后总理分别于6月8日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和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强调“盘活存量”,同时还指出“用好增量”。而且今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出现了“金融热,实体冷”的讨论,可见当前社会融资情况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社会融资的含义

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社会融资的含义进行简单梳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为增量概念。从统计口径来看,社会融资总量等于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偿还)额的差值。

社会融资之所以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环境监测之中,主要源于伴随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融资渠道得到快速发展;基金、证券、保险及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日益成为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过去选用的新增信贷数据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产生,可用于补充M2和信贷数据,以更全面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情况。

从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来看,其涵盖各主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类型,体现整体金融理念。具体包括三部分:(1)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2)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信用或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及债券融资等;(3)其他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等。

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等式如下: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融资指标还存在3个统计范畴的特征:(1)社会融资总量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故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及外汇占款均不计入在内;(2)专指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额,故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总量;(3)主要统计通过规范的金融工具、正规的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民间借贷尚未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

从增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的新变化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虽然较前4个月的平均值1.98万亿元出现大幅回落,但社会融资的增速仍保持在相当高位(见图1)。同时,非信贷类融资也保持了较高增速,新增信贷与非信贷融资比例中枢处于下降通道(见图2)。

图1 我国近期社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图中亿元去掉)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 我国新增信贷/非信贷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增量角度观察,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社会融资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非信贷类融资增速快于社会融资整体增速,社会融资整体增速又快于信贷增速,而今年以来这种变化呈加速扩大态势(见图3)。

图3 我国近几年各类融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但是在社会融资增速不断提高的融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却没有如期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7.9%回落至7.7%,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继续降至7.5%左右。

而从融资效率来看,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曾先后三次出现连续5年增速超10%的阶段,分别为1983-1988年、1992-1996年、2003-2007年,而在这三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1(ICOR)均值基本就在1978年至2008年期间3.8的均值水平附近,即意味着4个单位的资本追加投入,就能够带来1个单位的新产出。但此次危机以来,与发达经济体广泛去杠杆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增加经济运行中的投资规模,以帮助经济快速复苏,却出现融资效率快速下滑的局面,2008-2011年间,中国经济的ICOR快速升至6.3附近(2009年曾高达8.7),仅实现了9.3%的年平均增长率,到了2012年,中国ICOR已经升至7以上,经济增速则进一步下滑至7.8%。

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融资增速高,融资效率低”的局面,如何解释这一变化呢?需要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我们只能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测算2,得到2013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为38.07万亿元,利息支出为1.22万亿元,即在一季度万亿元的社会融资总量中,真正意义上的新增融资仅为4.94万亿元(见表1)。

根据年报披露的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占2013年全年到期量的55.78%。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一季度数据具有明显季节性,银行可用资金量相对充裕,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资金面没有像往年同期那么紧张。

预计未来随着到期资金集中释放效应的减弱,社会融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将会重新回归同向变化。按照16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估算,预计2013年全年到期债务量为68万亿元,相应地,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总量将增加17万亿元左右,至2013年年末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将达115万亿元。

表1 社会融资数据的测算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实际发生额 100% 100% 100%

其中:债务到期 86.09% 78.91% 79.90%

利息支出 2.75% 5.80% 5.32%

真正新增融资 11.16% 15.28% 14.79%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净增量 100% 100% 100%

其中:利息支出 19.77% 27.53% 26.46%

真正新增融资 80.23% 72.47% 73.54%

数据来源:Wind资讯,作者估算

中国融资结构变化的两个趋势

(一)非信贷类融资比重提升很快

从增量角度看,2013年前5个月,新增本外币信贷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的52.46%,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16.0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水平也下降了5.40个百分点,较2007年水平则降低了14.90个百分点;新增非信贷融资占比则增加。

从存量角度看,2013年5月末,本外币信贷融资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余额的69.88%,较去年同期下降3.84个百分点,较去年年底亦下降1.61个百分点,较2007年底亦是大幅降低13.62个百分点;非信贷融资余额占比则增加。

可见,不论是从增量还是从存量的角度来考察,以本外币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均在下降,相应直接融资占比均在上升(见图4和图5)。

图4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增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5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存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期限结构呈现短期化趋势

由于目前中国非信贷类融资主要包含企业债、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故一般意义而言,非信贷类融资的期限要低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因此伴随信贷类融资比重的下降,而相应企业债券、票据等非信贷类融资比重的提高,债务期限结构将呈现短期化趋势。

同时,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看,新增短期贷款占比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占比平均为43.6%,高于危机前的水平(见图6);从存量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危机前提升了10%,达到40%左右。

图6 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如何理解“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意图

今年以来,无论是高层,还是监管部门,都已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潜在风险的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存在着另一个难题:如果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主动降低中国经济的杠杆率,那么同样也面临局部环节因资金链紧张而上升为信用事件的风险,因此政策面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无论是潜在增长率还是主观增长目标均在向下调整,因此客观上讲,实体经济来自于实业的现金流将很难出现大幅度改善,那么在微观经济主体不愿主动去杠杆,宏观不敢去杠杆的实际境况下,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正是总理提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真正政策意图。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调控主导者,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格外强调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重点提出“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于货币供给的措辞由上季度的“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变为了“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结合此前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平台融资规范新政的实施,以及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债券市场的清理,表明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已经成为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我们预计,加大对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非信贷融资的监控,同时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成为贯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金融监管基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注:1.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当年投资量(I)/生产总值增加量(ΔY),即年度投资与当年产出增量之比,是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用以衡量一个经济体单位产出增长所需的投资量。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的ICOR越高,其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越低。

2. 对于贷款利率风险,各家银行年报一般按合同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孰早,分3个月内、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等期限类别,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贷款余额予以披露,相应可获取2013年一季度和剩余期间银行贷款到期总量的数据。而在样本银行中,仅有少数对1个月以内的到期情况予以披露,故无法据其2012年年报获知2013年各月度的银行贷款到期量。由此,本文仅对2013年一季度数据进行测算,而未对2013年其他季度和月度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参考资料:

[1]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11-02-17。

银行个人季度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专审人 平衡 考核

一、专职审批人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专职审批人也叫独立审批人,是指专门从事信贷业务审批工作,在政策制度约束下被授予一定额度的审批决策权的专业岗位人员。传统的信贷审批体制下,一般都是具有行政级别的行长、授信审批部总经理等人才被授予一定的审批权限,审批权被视为等同一定的行政权。但在新的专职审批人制度里,我们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控制做法,审批权被归入专业职务权限,由具备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的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员承担,这是一个最大的区别和超越。

二、专职审批人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实施专职审批人制度后,选拔了一批懂业务、懂风险控制的专业人员专职从事审批业务,原有赋予审批权限的行政管理岗如行长可以从具体业务中脱身,专心从事管理和营销工作。有的商业银行总行将专职审批人根据各自擅长,分别赋予不同行业的审批权限,逐步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审批队伍,提高了审批质量。对于支行和客户经理在申报业务的时候,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辅导、更快的审批效率。

商业银行在实行专审人制度以来,有效保障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较快发展,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提高,逐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不良贷款率同业相比较高的重大难题。但实际工作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与业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一直以来未建立比较完善的专审人考核制度,加之近年来总行和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合规风险突出、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专审人在工作中自然关注风险因素更多、主动关注业务发展动力不足。

三、专职审批人考核制度的探索

为了加快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业务发展步伐,全面完成授信客户倍增计划,在总行信贷政策指引下,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审批人员的聪明智慧,灵活运用商业银行信贷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合理的授信方案,提高审批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审批人员的经营风险能力,建议制订专职审批人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平衡考核管理办法。

(一)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原则

考核办法主要分为风险管控类指标和业务发展类指标,又可分为定量类指标和定性类指标,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的综合平衡。考核结果与专审人的季度、年度奖金、职级晋升相结合,改变风险管理部门天生关注风险更多而考虑业务发展相对较少的局面,使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在合法、合规、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客户需求,更多地体现灵活性,为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综合信贷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二)考核管理办法的指标体系构建

考核办法可分为6大项考核指标,总分值100分,60分为称职及格线,70分为良,80分为优秀,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1 首席风险官评分。首席风险官评分属定性类综合评价指标。每季度初首席风险官对专审人上季度的工作履职情况、风险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采取满分100分制进行评分,然后乘以该项权重,即为该分项最终得分。该考核项体现作为风险管控最终责任人、授信审批委员会主任的首席风险官对专审人的综合要求,属风险控制类指标。

2 审批中心主任评分。审批中心主任评分属定性类综合评价指标,每季度初审批中心主任对专审人上季度的工作履职情况、风险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可采取满分100分制进行评分,然后乘以权重,即为该分项最终得分。该考核项体现作为授信审批直接责任人的审批中心主任对专审人的综合要求,属风险控制类指标。

3 资产质量评分。资产质量评分属定量评价指标和风险控制类指标。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公司,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资产质量自然也应该作为考核专职审批人的核心指标,占有相对最大权重,以时刻提醒专审人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资产质量评分以不发生新的不良贷款为满分,每发生一笔主审项目不良贷款扣5分,下不封顶。根据发生不良贷款金额的大小,以及实际发生最终损失的可能性,首席风险官可以对扣分多少进行适当调整。不良贷款尽职调查认定为专审人不尽职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4 分管经营单位负责人评分。分管经营单位负责人评分属业务发展类和定性类综合评价指标,是促进专审人主动加强与经营单位沟通,加快授信业务有效较快发展的重要指标。分管经营单位是专审人直接服务的对象,分管经营单位负责人可综合本单位客户经理、分管副行长等有关人员意见后对专审人进行综合评价,是考核专审人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定性指标。所有分管经营单位负责人可按满分100分对分管专审人进行评分,然后用平均评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即可得出该项指标最终评分。

5 用信客户数量增长率评分。用信客户数量增长率评分指标是定量类和发展类指标,按评价期分管经营单位用信客户数量较基期增长率计算。全年用信客户数量增长50%以上可获该单项指标满分20分,每超额多增长5%以上可另奖励增加5分,上不封顶。季度考核按本季增长12.5%为满分,每超额多增长1.25%以上可奖励增加5分。本考核指标为现阶段授信客户倍增计划专设指标,可根据业务不同发展阶段进行适当调整。为了体现扩大客户群的总体要求,可将低风险用信户一并纳入考核。

6 用信余额增长率评分。用信余额增长率评分指标是定量类和发展类指标,按评价期分管经营单位用信余额较基期增长率计算。全年用信余额增长30%以上为该单项指标满分10分,每超额多增长5%以上可奖励增加3分,上不封顶。季度考核按本季增长7.5%为满分,每超额多增长1.25%以上可奖励增加3分。本考核指标为现阶段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品牌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的特定时期设定指标,不强调用信余额的粗放式增长,可根据业务不同发展阶段进行适当调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