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8篇

时间:2022-11-13 02:04:01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译者能力 模拟翻译公司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81-02

一、译者能力培养模式成为翻译教学的诉求

“译者能力”和“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中较为引人注目的两个概念,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和内涵仍在探讨中,但普遍认为译者能力与翻译能力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翻译能力是完成本文转换所需的能力体系,而译者能力是完成翻译工作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传统教学普遍认为翻译属于外语教学,翻译教学多由外语院系教师承担,多数高校也都是按照培养外语人才的方式来培养翻译人才,侧重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随着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不足。若要较为成功地完成翻译任务,不仅需要较强的“翻译能力”,更需要良好的“译者能力”。诸多从事翻译的教师、研究者和职业工作者,基于各种理论范式,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模拟翻译公司翻译实践教学模式是在广泛参照现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职业翻译能力培养的规律和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二、模拟翻译公司的内涵与操作

(一)模拟翻译公司的内涵

通过谷歌、百度和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自2009年至2013年的5年间,有关翻译教学模式的论文有四百余篇,但鲜有关于模拟翻译公司教学模式的探讨。目前,国内有部分高校成立了模拟翻译公司,然而关于此种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和具体操作等方面的介绍材料也非常少见。结合相关研究,模拟翻译公司教学模式可总结为: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模仿真实的翻译公司而构建的翻译教学模式,其教学形式主要是模仿真实的翻译公司的翻译工作服务流程,旨在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和应用型的翻译人才。

(二)模拟翻译公司的操作

目前并没有较好的可供参照的模拟翻译公司操作模式,现以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专项项目《模拟翻译公司的建设与教学应用》为例,对模拟翻译公司的操作模式做以介绍。

1.组建模拟翻译公司。因组建的并非真实的公司,所以并不像组建真实的翻译公司那样复杂。此“翻译公司”的组建主要是确定人员、成立组织机构和建立规章制度。公司人员由项目组教师学生组成,学生均为英语专业学生,并且对翻译工作感兴趣。“翻译公司”组织机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层面,设置的岗位有董事长、秘书长、顾问组;二是学生层面,设置的岗位有总经理、翻译总监、质量总监、行政总监、项目经理6个。学生层面是“翻译公司”的主体,完成公司所承接的各类翻译项目。同时,制定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

2.模拟承接翻译项目。“翻译公司”组建后开始模拟真实情形承接翻译项目,译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这一环节进行。根据对国内各翻译公司的调查,目前翻译项目包括笔译和口译服务,其服务流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译前、译中和译后。牡丹江师范学院模拟翻译公司以传神公司笔译流程为参照,模拟承接了牡丹江政府网站翻译项目。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操作过程做以简要概述。

(1)译前:“翻译公司”领导小组(总经理、翻译总监、质量总监、行政总监)根据翻译项目建议书,将全体译员编成5个翻译项目组,分别负责网站的城市简介、新闻、旅游、商贸和生活5个板块。制定了项目进度安排表,同时与同虚拟的牡丹江市政府工作人员(教师装扮)签订了项目合同。

(2)译中:根据翻译项目建议书,翻译公司领导小组先与各项目组经理制订了《翻译项目实施方案》,然后将电子原文发到每个翻译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在项目组经理的组织下按要求进行翻译。最后,按照审校安排进行审校。学生在翻译中对于遇到的问题向由教师组成的顾问组请教。

(3)译后:对译稿进行排版,并将项目交付“牡丹江市政府”,并进行回访服务。同时对翻译中所使用的语料进行整理,建立了六万多词的小型平行语料库,为将来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

3.评估并总结实践活动。模拟翻译公司的任务是教学,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翻译实践活动的成效认识清楚,还能明确地把握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为将来的实践和研究奠定基础。“翻译公司”本次的翻译项目工作采取了座谈总结和书面总结。座谈总结就是召开师生座谈会,书面总结是撰写翻译实践报告。

三、模拟翻译公司与译者能力

诸多学者对什么是译者能力进行了讨论,但目前仍无普遍认可的观点。但是,基本都统一译者能力包含翻译能力,以及完成翻译任务所需的其他能力要素,如: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职业能力等。模拟翻译公司实践教学模拟是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模拟,这样则使翻译从业者所需的各项能力得到训练。

翻译能力:模拟翻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翻译工作,学生可以对所学过的翻译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能促使学生对新的翻译技能进行学习,这样则能有效地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得以充分训练。

语言能力:对语言的操作是翻译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模拟承接各项笔译、口译翻译项目时,需要努力提升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包括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

职业能力:通过模仿真实翻译公司翻译服务流程,学生可以对翻译项目的操作、翻译公司的管理、翻译行业的相关政策等相关职业能力有一定的体验和感受,能为将来从事职业翻译工作、翻译项目管理,或从事其他工作等奠定一定的职业素养基础。

交际能力:模拟翻译公司的实践活动是需要集体进行的,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为了完成翻译项目,使译文风格统一、术语一致,同学们就要相互沟通。另外,对于不懂的问题,大家必须相互交流、共同研讨。通过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以培养。

四、模拟翻译公司对师生的要求

翻译公司实践教学模式与翻译工作坊较为相似,但又不完全一致。根据李明(2010)对翻译工作坊的探讨,模拟翻译公司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如下:

(一)对教师的要求

在模拟翻译公司教学模式中,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是设计者、监管者、指导者、合作者和教育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较高的译者能力。模拟翻译公司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译者能力,作为教师应首先具备扎实的翻译能力,并谙熟翻译职业技能,如果教师自己对某些问题和技能不熟悉,怎么去指导学生?老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知识领域,起码应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深厚的理论知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理论有助于认识翻译的本质和规律、把握翻译操作的方法和原则,能让教师对“为什么这么翻译”做出科学的解释;同时,实践可以对理论予以验证,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翻译教师应当把握国内外翻译理论发展的脉络和基本思想,也应掌握一定的哲学、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基本的行业知识。模拟翻译公司着眼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和应用型的翻译人才,那么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了解翻译市场和翻译公司的运作机制,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也是专业化、职业化和应用型的翻译人才,否则无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管理、指导与评估。

4.良好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能力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也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模拟翻译公司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与学生的沟通、合作和交流中,实现职业翻译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同时,研究并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教学活动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估,这就需要教师要进行不断的学习、探索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对学生的要求

在模拟翻译公司中,学生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位置。学生对翻译的学习是在翻译中、合作中和讨论中进行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也有特别的期待。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就是要求学生要具备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目前正处于一个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若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译者就应在打牢翻译基本功的基础之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2.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的要求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积极参与项目翻译、问题研究、与其他团队成员配合的能力。二是对各项任务完成要精益求精。

3.拥有科学求索的精神。科学求索是要求学生不断培养自己科学的思维方式。如何翻译?怎么翻译?翻译成什么?对于解决这些翻译问题,不能凭借主观感受,要通过逻辑思考、科学的实践求证予以解决。这样才能逐渐培养理性的职业思维品质,为日后工作中解决各类翻译问题奠定基础。

五、模拟翻译公司教学模式的特色

模拟翻译公司教学模式为译者的能力培养创设了一种职业情镜,构建了立体式的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译者能力

模拟翻译公司教学模式着眼于译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像课堂授课那样,对翻译能力的某个自能要素进行单项训练。因为在模拟翻译公司的项目操作中,学生不仅要翻译,还要完成翻译以外的各项工作和沟通协作。

(二)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

通过模仿真实翻译公司的工作流程,将教师和学生置身于一种较为真实的职业情景之中。师生需扮演特定的职业角色,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按照公司的管理模拟开展各项工作,这样便能让学生对将来的职业有一定的切身体验。

(三)构建合作式的师生关系

在模拟翻译公司教学中,教师也要扮演一定的角色,与学生一同完成各项翻译项目,教师可以扮演董事长、秘书长、顾问等角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是在具体的翻译项目操作中进行的,所使用的方式不是灌输式,而是通过讨论和研究等合作方式。

(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翻译项目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翻译问题与课堂教学中的情况不同,课堂教学中的翻译问题往往是设定好的,且有相应的参考答案,翻译项目中的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寻求办法去解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

六、结语

德国美因茨大学学者Kiraly(2000)指出,在译者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使用真实的翻译材料,同时,还要让接受培训的人员进行恰当的合作,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模拟翻译公司实践教学模式便是译者能力培养的具体体现,但是这种模式的操作方法和原则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02).

[2]传神(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笔译产品[EB/OL].http:///list.php?fid=29,2014.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英语翻译专业;翻译职位;翻译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88-01

中国加入WTO以来已经迈开了国际化步伐,在我国与世界经贸接轨并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外语尤其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包括英语翻译、英语教育、英语日常运用方面的人才。本调查针对英语翻译职位的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及毕业生就业方向,在翻译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为高校培养翻译专业学生提供指导作用。

一、翻译职位要求调查结果及分析

职友集调查结果显示,70%的企事业优先录用相关行业知识背景的翻译毕业生。就笔译经验要求而言,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占比最多,达49%;本科学历要求的占比最多,达86%。就口译经验要求而言,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占比最多,达42%;本科学历要求的占比最多,达87%。就翻译教学经验要求,3-5年工作经验要求的占比最多,达48%;本科学历要求的占比最多,达54%。就双语翻译经验要求而言,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占比最多,达48%;本科学历要求的占比最多,达61%。外语类相关专业,专业英语8级证书;1年以上翻译经验;外语听说能力良好,笔译功底深厚,精通中外互译,中文文笔优秀;工作认真细致、思维敏捷,责任心强;优先考虑有编辑、笔译相关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翻译基础,能够用英语进行熟练沟通;思维灵活,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因此,对口译和笔译的专业水平要求都特别高。译员必须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听说能力、双语转换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与操练能力。

二、薪资待遇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职友集(Jobui)近一年334份样本的统计,成都翻译人员平均工资4530元。口译人员的平均工资在7700元左右,而工资6000-8000元的人员占13.3%, 8000-10000元薪资的占到了46.7%。笔译人员的报酬相对较少。职友集近一年106份样本的调查统计显示,成都笔译人员的平均工资在4200元左右,工资3000-4500元的笔译人员达到了87.7%。成都翻译教学人员的工资4500-5999元占比最多,达34%。部分双语人员的工资待遇最高,8000-10000元的人员约占10%。成都双语翻译就业形势分析指出,工资3000-4499元占比最多,达36%。4500-5999元的约占35%。

三、岗位职责调查结果及分析

不同类型的翻译岗位有着不同的岗位职责,根据职友集调查结果,以下将对不同类型的公司进行岗位职责调查。岗位刷新时间为一个周。

(一)翻译公司。翻译公司对毕业生的要求最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和书写能力 ;2.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主要负责翻译项目(中译英和英译中)的协调与管理;4.翻译项目的审校,组员的工作分配和培训;5.接受主管分配的翻译任务;6.保证翻译速度和质量;7.整理收集翻译资料;8.与翻译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完成大型稿件;9.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会使用SDL Trados。

(二)工程翻译。工程翻译包括建筑、机电、机械、财经等方面,此类翻译对专业要求较高,他们对翻译岗位的职责要求有:1.负责施工管理部所有国外项目资料翻译,并中英文存档;收集整理施工管理部每个项目现场所有专工的专业资料;2.收集整理施工管理部所有项目现场往来函件。3.英语或工程类相关专业,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

(三)电子科技公司。电子科技公司要求较强的学习能力、翻译、写作、阅读能力,相关要求如下:1.认证用国际标准的翻译,认证用检查单的翻译;2.国际标准(ASTM、ASME、ISO)的学习消化及检测方法的研究;3.与国际认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英语);4.检测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操作规范等文件的翻译(中文翻译成英文);5.协助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等完成认证文件的编制等。

(四)出国留学机构。出国留学机构要求较强的写作、翻译能力。他们的职责要求表现为:1.完成学生的基本留学申请材料包括Resume、PS、 Recommendation Letter、Essay等;2.翻译、写作整理留学申请文件,留学文书校对、审核、质量控制等。

四、总结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各大院校应在英语教育方面重视学生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毕业后才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发挥专长。有了较强的英译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英语翻译毕业生才能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旅游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驻外商务、涉外公P、涉外导游等工作,才能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职友集[OL].[2016-11-20] http:///

[2]职友集[OL].[2016-11-20]http:///salary/?jobKw=翻译&cityKw=成都

[3]职友集[OL].[2016-11-20]http:///salary/chengdu/

[4]职友集[OL].[2016-11-20]http:///salary/?jobKw=笔译&cityKw=成都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ICT能力;“翻译实验室”模式;ICT能力评估;译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3-0068-0007

1 引言

自20世纪八十年轫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教学经历起步、探索阶段,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ICT能力,使其适应信息化、技术化社会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关注的话题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如何将ICT应用于翻译教学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关注。国内学者主要从师生角色、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测评、学习模式、信息素养等方面探讨ICT翻译教学(杨柳,2005;段自力,2008;任大玲,2013),而国外学者则主要探讨ICT翻译教学的理论模式及实践经验(Kiraly,2000;Austermuhl,2001;Pym,2003,2006,2012)。尽管国内外ICT翻译教学研究成果已付梓出版,但其理论与实证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ICT能力内涵、培养模式及评估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方法和工具较单一,研究思路侧重结果,对过程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这一领域的内容或手段都有待拓展。基于此,本文建构了培养信息社会翻译人才的“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并采用翻译日志法(Translation diary),辅以问卷、观察和访谈,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收集相关定性、定量数据,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译者ICT能力的内涵;(2)培养学生译者ICT能力的“翻译实验室”模式构成;(3)“翻译实验室”模式指导下的翻译教学对学生译者ICT能力的影响。

2 译者ICT能力

ICT能力也称TT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信息能力,隶属于翻译能力的工具能力等,指能恰当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讯工具和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检索、评估、整理和传递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2005)。本文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对ICT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参考了Molina&Sales(2008)的译者信息能力模式(INFOLITRANS),重新界定了译者ICT能力的构成要素。

2.1 译者ICT能力的构成要素

各国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译者ICT能力的内涵,其中Molina等(2008:413-437)的译者信息能力模型(INFOLITRANS)最具影响力。该模型将译者信息能力分成知识、技术、资源和过程四部分,每一部分均包含认知(cognitive)、信息数字(informational-digit-a1)、交流(communicative)及策略(strategic)四大能力,各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上,基于译者信息能力模型并结合ETS等对ICT能力的定义,立足本国翻译教学国情,本文重新界定了译者ICT能力内涵,认为ICT能力包括五个要素,即信息能力、技术能力、交流能力、策略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图1所示,在ICT能力五要素中,信息能力是译者ICT能力中最为基础的成分,指对翻译相关信息进行检索、评估、整合、加工、传递的能力。技术能力是指与翻译行业所使用的工具及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熟悉翻译工具的使用、翻译软件的优缺点以及文档处理技术等。交流能力指与同事、客户、主题专家的远程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策略能力作为ICT能力的认知要素,是联系其他能力的关键能力,它包括理解能力(确定翻译问题)、问题分析能力(分析、综合及激发技能知识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决策能力(评估、选择最佳解决方案)、监控能力(调控整个ICT工具使用过程)。最后,道德和法律意识是ICT能力中的职业知识能力,贯穿整个ICT使用过程,包括对信息的真实度及准确度、资料和信息的保密度以及知识产权等意识。

2.2 译者ICT能力培养

译者ICT能力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简单应用以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翻译工作坊倡导建立网络教室环境,教师通过主机和学生分机互动,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完成翻译任务(Kiraly,2000;Massey,2005;Pym,2003,2012)。此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熟悉职业译者的工作环境和模式,为日后独立从事翻译活动打下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CAT)主要对学生进行网上资源和翻译软件的培训,并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CAT练习,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教学内容较枯燥,学生缺少真实的翻译实践活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利用平行语料库的平台和检索工具,能帮助学生译者提高表达能力,减少译文错误(王克非,2004:27-31),但个人自建小型语料库存在一定困难,并且语料库翻译教学在语料处理、检索方式以及与翻译授课内容结合上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合以上三种教学方式的优势,考虑本土学生特点和教学特点,提出了适应科技翻译教学的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2.3 译者ICT能力评估

国内针对ICT能力评价考核的直接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则更为少有,而仅有的实证研究多侧重于间接评价,缺少基于现实场景的直接行为评价。国内关于ICT能力实证性评价多基于问卷调查,在评估学生处理实际ICT问题时的信度和效度尚有待提高。国外较具影响力的ICT能力评估体系是美国教育考试中心的ICT能力考试系统――iSkillsTM(ETS,2008),该系统以ICT任务为考试内容,每一任务涉及一个或多个ICT技巧,对用户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进行统计核算。该系统最终形成一系列评价报告,包括总体任务表现反馈报告、个人成绩报告、个人信息数据等。作为翻译能力的次能力,ICT能力的评估需关注翻译结果以及翻译认知过程(王湘玲、胡珍铭,2013;王湘玲、陈罗霞,2013)。因此,本文根据ETS关于学生行为表现及成果的ICT能力评估项,结合翻译教学过程评估法,采取过程和译文质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译者的ICT能力。

3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翻译实验室”(Translation lab)教学模式兼具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和语言实验室(Language lab)的主要特征,强调ICT的应用,旨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求的新型翻译人才。

3.1 教学模式构建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基于Pym(2012)提出的机器翻译辅助教学基本原则和特点以及Kiraly(2005)的项目式翻译教学法。Pym作为机器翻译辅助教学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通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摸索,指出机器辅助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原则:把握教师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完成翻译任务;翻译过程的自我分析;小组合作式学习;专家合作指导。Pym虽总结了机器翻译教学的原则,但未给出具体的运行机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未进行实证数据分析。Kiraly项目式翻译教学提倡将真实翻译项目引进翻译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项目,最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本文认为项目式翻译教学与机器翻译辅助教学结合可将二者优势最大化发挥,鉴于此,本文将项目式翻译教学应用于信息化翻译教学,结合机器辅助翻译教学基本原则,构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

本文提出的“翻译实验室”模式适应于语言能力较强且具备一定翻译基础知识的高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或翻译硕士研究生的科技翻译教学。该教学模式以项目为驱动,翻译问题(Translation problems)为中心,采取文理合作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译者的ICT能力。本文倡导的“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见图2: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以真实翻译项目为教学材料,ICT为教学工具,以培养适应信息科技社会的新型翻译人才为教学目标。该模式强调合作式、问题导向性学习。如图2可见,ICT作为联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室内外资源的基本工具,在“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ICT能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如下:首先,真实翻译项目包含大量主题知识,学生必须利用ICT对相关信息进行检索、筛选、评估、整合,其ICT能力的信息能力会随之增强;其次,“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翻译软件及电子工具职业化的操作练习机会,使得其ICT能力中的技术能力逐渐提高;再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互动促进了ICT能力中的交流能力;然后,“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以翻译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不断运用ICT解决翻译问题,促进了ICT能力中的策略能力的提高;同时,“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外部资源(客户、主题专家、翻译公司、网络资源等)具有无限拓展性,与教室内部资源相辅相成。“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与客户、主题专家、翻译公司及网络资源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学生译者ICT能力中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此外,“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文理生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两科学生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最大化拓展学生的能力。

3.2 教学步骤

“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可分成三大步骤:译前准备、初稿形成、修改评估。第一步(第1周)为译前准备阶段,包括实验室设备准备、项目承接、主题知识及翻译软件培训等活动。在此期间举办翻译软件及项目相关的主题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一定的ICT及主题知识。第二步(第2-13周)即翻译初稿形成,期间每周举行一次讨论会,对任务分配、项目进度、翻译问题等进行讨论,并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翻译项目指导工作。同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翻译日志,描述和解释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记录的重点在于“遇到什么翻译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一阶段重点在于锻炼学生ICT应用能力、策略能力、自我监控以及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能力。第三步(第14-16周)即译后修改及评估,主要包括译文修改、编辑、校对、排版及评估工作。此阶段学生依据客户及专家的反馈信息修改译文,最终形成定稿。在此期间,学生以日志的形式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过程、解决方案及译文修改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总结能力。此外,各翻译小组以PPT形式汇报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点、心得体会并进行翻译经验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点评、指导。教学程序图如下所示:

3.3 教学评估

“翻译实验室”教学评估能直接反映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学生翻译行为,为ICT能力培养指明方向。“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采取由教师、学生、专家、客户组成的多元评估体系,综合考虑翻译过程和文本质量来评估学生译者的ICT能力。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评估方式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策略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苗菊,2007:49)。教师评估学生的ICT能力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直接观察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作出评价;二是研究学生记录的翻译日志,系统地对学生译文进行纵向分析,从而发现其自我提高的轨迹。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自身的翻译意识变化程度、ICT熟练程度等。自评可使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不断改善自我。客户和专家对译文的客观评价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也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

4 教学实验

本实验设计基于“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为期16周,旨在验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探索其对ICT能力培养及译文质量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

本文按照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当地高校MTI笔译学生5名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2名为研究对象。7名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4岁,均无任何翻译项目实践经验。其中MTI笔译学生均已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其一通过了CATFI二级考试,除学校开设的笔译课程外尚未接受其他的翻译培训;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均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具有一定的英汉双语能力。

4.2 研究设计

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选取包含大量科技信息的航空航天领域翻译项目作为教学材料。该项目难度适中,包含多个ICT任务,能有效体现学生ICT策略及水平。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翻译日志,描述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以及决策过程。同时,使用摄像机记录整个翻译过程,以便客观获取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实验的前中后期,要求学生认真填写ICT能力调查问卷,据此评价其ICT能力水平。最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其认知心理过程和ICT能力的变化。

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实验综合使用翻译日志、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对学生的ICT能力进行研究,四种方法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保证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翻译日志能提供翻译过程中的大量真实可靠的自省性信息,教师可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因材施教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ETS的iSkillsTM(2008)设计的ICT能力调查问卷,有效补充学生的日志记录信息的缺失和偏差。该问卷采用Likert量表进行定量分析,从“完全不符合=1”到“完全符合=5”共5级,分数越高表明对该项的认同度越强。使用摄像机记录翻译过程,能客观地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日志和问卷相辅相成。在测后访谈中,学生自由表达对本次项目的感想并回答相关访谈问题。此外,在项目中期和后期使用科技翻译质量调查问卷来评估学生译文,以辅助翻译过程评估。该问卷基于Gile(1995)和Darwish(1999)的科技翻译质量评估标准,由专家和客户填写。

根据以上四种研究方法,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示例参见表1:

5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分别收集了学生的翻译过程及文本质量相关数据,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5.1 基于过程的ICT能力评估

(1) ICT能力总体分析

首先根据翻译日志及观察可知,学生译者的ICT能力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证明了“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ICT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项目前期,学生搜索信息渠道单一,且资料搜索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呈现出杂乱无章、漫无目的等特点。其搜索信息的方式局限于百度和校园电子图书馆,且搜索的信息多为中文资料,缺乏权威性。通过访谈得知,此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紧张和压力感,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对航空航天知识不甚了解,且初次使用ICT完成真实翻译项目,因此在背景知识搜索及整理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效果不佳。在项目中期,学生取得了明显进步,具体表现为获取相关信息的速度及效率提高、应用翻译技术工具的种类增多、沟通交流参与度增大、道德意识增强等。其中,MTI学生注重平行文本和权威信息的搜索,多采用如NASA官网的权威文献做参考;而机械专业的学生则倾向使用有道词典或Google翻译软件,但倾向使用权威网站,如专利网、Google图片对翻译结果进行验证。实验后访谈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专家的指导、主题知识的深入及ICT实践的操练使得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增强。在项目后期,大多数学生在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及翻译技术熟练度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进步,其中有学生系统地总结了各种搜索渠道及方式,也有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平行文本库,这都显示了学生策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强。此外,学生们还表现较强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具体体现在对译文的检查、校对及信息的溯源、核对等方面。除ICT能力外,学生的主题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也均获得了提高。

(2) ICT能力各要素分析

根据学生译者ICT能力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以及访谈发现,“翻译实验室”教学模式对ICT能力各要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的ICT能力各要素测评数据整理如下:

从图4可知,通过“翻译实验室”教学,译者ICT能力的五大要素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提高最大的要素是信息能力,均值差为1.32;技术能力次之,均值差为1.19;交流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并列第三,均值差均为1.07;策略能力居第四,均值差为0.86。首先,根据访谈得知,该翻译项目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多义词现象及跨学科知识,学生必须不断使用ICT获取相关信息,解决翻译问题。因此,学生信息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具体体现在:信息源增多;搜索渠道增多;获取信息更权威;信息类型增多;信息传递更高效;信息评估意识增强。此发现与Raido(2011:57-77)关于学生译者网络搜索技能培训的实证研究结果相似。其次,经观察和访谈发现,技术能力提高体现在:翻译技术工具的种类增多、使用翻译工具的熟练度增强、文本处理工具熟练度增强等。再次,根据访谈可知,文理合作学习、会议讨论、专家指导及网络交流促进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而签订翻译合同及保密协议加强了学生的译者道德法律意识。最后,虽然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较之于上述四要素,策略能力提高幅度最小。这是由于策略能力是ICT能力中的认知因素,需长期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专业水平(expertise)。

5.2 基于文本的译文质量评估

通过收集中期和后期学生译文质量问卷所得数据可知,学生译文总体质量在后期得到明显提高。在译文质量的十个评估参数中,“全文术语翻译准确连贯”、“译文排版符合规范”和“译文表达精确”提高幅度位列前三,而“语法正确”、“译文拼写和标点正确”和“文体翻译正确”提高幅度最小。不同时期的译文质量评估数据统计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学生在“全文术语翻译准确连贯”方面取得的进步最大。根据访谈及观察可知,在项目初始阶段,术语翻译是学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这是由于他们不熟悉专业知识和ICT工具。随着项目进行,学生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策略能力不断增强,在后期能比较熟练地处理原文中的术语。此外,根据主题专家的指导,学生在后期认真修改校对译文,进一步保证了术语准确和连贯。其次,学生在“译文排版符合规范”方面取得较大进步,这是由于学生早、中期的工作重心在各自的翻译任务上,对译文排版问题不够重视。随着与客户、专家深入交流,他们逐步意识到排版的重要性,后期着重处理排版问题,技术能力和道德法律意识得到了提高。再次,学生在“信息表达精确”方面进步也较大。在项目的早、中期,学生仅能模糊地处理相对复杂的专业知识,然而随着学生的信息能力、技术能力和策略能力提高,后期的译文严谨度和精细度提高了,信息表达也更加精确。相比其他评估参数,取得进步最小的三项为:“语法正确”、“译文拼写和标点正确”和“文体翻译正确”。这是由于,一方面此三项因素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该能力主要在传统课堂中培养,并非本教学模式的重点;另一方面,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具备较扎实的相关能力。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4

[关键词]翻译课;顺向教学;逆向教学;模式创新。

翻译课是外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目前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除少数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之外,大多数都要从事文化科技交流、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外语工作。较强的翻译能力是从事外语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翻译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重视和加强翻译课的教学,无疑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目标培养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我院针对社会需求,专门设立了高级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笔译人才。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出翻译水平高、能力强的外语人才,更值得探讨。

1、翻译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院校在外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不设专门的翻译课,有一部分学校大三阶段开设翻译课,一般开设一学年。但有一些院校大三年级翻译课也是空白,只在大四年级开设专门的翻译课。在这样短的学时内要完成一门必修课的教学,使教师难免顾此失彼,使学生在翻译课上收效甚微。鉴于翻译课对学生就业的必要性,我院从大一入学就设立了高级翻译班,重点培养现在社会紧缺的笔译人才。可见是必要的,及时的。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首先我们就要重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新的教学教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创新。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2、翻译课的“逆向全过程”教学法。

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异同。我们的翻译专业是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我们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又不排斥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提高学生翻译外语、应用文等能力,使之最终能够成为比较合格的、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目标明确了,就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法,把它叫做“逆向过程教学法”。即以逆向教学为出发点,从实用感官的陌生信号刺激开始,启动学生的好奇心并上升为求知欲。以过程教学为特色,让学生从被动的听变为主动地做,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具体的步骤应该如何实施呢?

2.1课前作业,初次感受。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

因此,翻译课每周布置课外作业,以篇章翻译为主,内容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听为虚,手到为实。实际的翻译能力只能在不断的、经常的、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获得。因此,这就决定了翻译课的特点是“精讲多练,实践为主”。

不在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翻译技巧与方法,无异于“隔靴搔痒”。

2.2对比讲解,分析纠错。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学生课前作业的问题点,以多种答案对比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法、文化、外汉语言差异等专业知识判断作业译文优劣。在对翻译作业的讲评中,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译文及课堂讨论中的评语以鼓励为主,同时有理有据地提出不足之处以利今后改进。收集各种典型的错误,组织开展讨论,分析这些错误原因,并提出改正方法。也可以提供各种译文,让学生分析、比较,讨论最佳译法,从而也接触到了比较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典型错误可能是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也可能是在书刊或其他媒体中出现的。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学生中共同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这些需要在课上进行讲评或讨论的问题还必须能与我们准备向学生介绍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有目的地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以保证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

2.3课后验证,再次练习。再次验证练习就是对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验证(验证的求知欲),教师通过作业讲评,讲授了必要的理论和技巧,但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到底怎样,能否运用,还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检验。因此,再次验证,安排学生再次进行一次练习是翻译课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对这次练习材料难易度的掌握,可以略深于初次接触时的练习材料,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技巧要求也应高一些。练习最好当堂限时完成,以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用符号标出学生哪些句子译得好,哪些译错或需要改进。也可以发下参考译文,让学生对照自己进行分析、比较,自行修改、提高。

2.4学生总结,教师概括。自己总结出该节课内容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由教师一人作灌输式的讲演,应采取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中好的译文或典型的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论,各抒己见,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介绍,也先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事实证明,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掌握得牢。

教师进行再次概括辅导,完成理论技巧的讲授。这样可使学生在动态、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翻译理论一般把翻译看成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现代翻译理论则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翻译问题。要使学生认识到,翻译课绝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变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意识,必须在总结课中注意从文化高度引导学生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如文化的概念,与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等。

3、结束语。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翻译课也要注重创新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模式。翻译课“逆向全过程”教学模式,以直观性和实用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有效地缓解目前翻译课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突出了翻译课的实用性,在课堂上完成翻译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实用又不偏废理论性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从教学开始就将学生摆在了中心位置,跨学科展开,把学习心理学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调成就满足感教学,拉近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切实现了教师为辅导,学生为主导的教改理念,当然一切教学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级笔译人才和复合型翻译人才,放眼其他国家的翻译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模式才不失为明智之举。好的教学模式会大大提高课堂质量,进而提高翻译课的质量,有利于学生顺利通过翻译证的考试,并为将来的翻译工作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5

关键词:翻译课; 顺向教学; 逆向教学;模式创新。

翻译课是外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目前外语专业的毕业生,除少数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和外语教学工作之外,大多数都要从事文化科技交流、经济合作和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外语工作。较强的翻译能力是从事外语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翻译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外语专业重视和加强翻译课的教学,无疑是实现对学生进行目标培养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我院针对社会需求,专门设立了高级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笔译人才。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出翻译水平高、能力强的外语人才,更值得探讨。

1、翻译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院校在外语专业的低年级阶段不设专门的翻译课,有一部分学校大三阶段开设翻译课,一般开设一学年。但有一些院校大三年级翻译课也是空白,只在大四年级开设专门的翻译课。在这样短的学时内要完成一门必修课的教学,使教师难免顾此失彼,使学生在翻译课上收效甚微。鉴于翻译课对学生就业的必要性,我院从大一入学就设立了高级翻译班,重点培养现在社会紧缺的笔译人才。可见是必要的,及时的。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首先我们就要重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新的教学教法,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创新。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2、翻译课的“逆向全过程”教学法。

翻译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异同。我们的翻译专业是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我们要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双语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又不排斥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观,提高学生翻译外语、应用文等能力,使之最终能够成为比较合格的、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

目标明确了,就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法,把它叫做“逆向过程教学法”。即以逆向教学为出发点,从实用感官的陌生信号刺激开始,启动学生的好奇心并上升为求知欲。以过程教学为特色,让学生从被动的听变为主动地做,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具体的步骤应该如何实施呢?

2.1 课前作业,初次感受。翻译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实践。

因此,翻译课每周布置课外作业,以篇章翻译为主,内容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听为虚,手到为实。实际的翻译能力只能在不断的、经常的、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获得。因此,这就决定了翻译课的特点是“精讲多练,实践为主”。

不在实践的基础上讲授翻译技巧与方法,无异于“隔靴搔痒”。

2.2 对比讲解,分析纠错。教师的讲解内容是学生课前作业的问题点,以多种答案对比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法、文化、外汉语言差异等专业知识判断作业译文优劣。在对翻译作业的讲评中,教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对重点句子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译文及课堂讨论中的评语以鼓励为主,同时有理有据地提出不足之处以利今后改进。收集各种典型的错误,组织开展讨论,分析这些错误原因,并提出改正方法。也可以提供各种译文,让学生分析、比较,讨论最佳译法,从而也接触到了比较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典型错误可能是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也可能是在书刊或其他媒体中出现的。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学生中共同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这些需要在课上进行讲评或讨论的问题还必须能与我们准备向学生介绍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有目的地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以保证达到预定的教学要求。[论/文/网 lunwennet/com]

2.3 课后验证,再次练习。再次验证练习就是对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验证(验证的求知欲),教师通过作业讲评,讲授了必要的理论和技巧,但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到底怎样,能否运用,还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进行检验。因此,再次验证,安排学生再次进行一次练习是翻译课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对这次

练习材料难易度的掌握,可以略深于初次接触时的练习材料,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技巧要求也应高一些。练习最好当堂限时完成,以检验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可用符号标出学生哪些句子译得好,哪些译错或需要改进。也可以发下参考译文,让学生对照自己进行分析、比较,自行修改、提高。

2.4 学生总结,教师概括。自己总结出该节课内容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由教师一人作灌输式的讲演,应采取边讨论边总结的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中好的译文或典型的错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论,各抒己见,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介绍,也先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事实证明,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活,掌握得牢。

教师进行再次概括辅导,完成理论技巧的讲授。这样可使学生在动态、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翻译理论一般把翻译看成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现代翻译理论则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翻译问题。要使学生认识到,翻译课绝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变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意识,必须在总结课中注意从文化高度引导学生学习翻译理论与技巧,如文化的概念,与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等。

3、结束语。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翻译课也要注重创新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模式。翻译课“逆向全过程”教学模式,以直观性和实用性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有效地缓解目前翻译课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突出了翻译课的实用性,在课堂上完成翻译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突出实用又不偏废理论性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从教学开始就将学生摆在了中心位置,跨学科展开,把学习心理学巧妙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强调成就满足感教学,拉近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切实现了教师为辅导,学生为主导的教改理念,当然一切教学手段和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级笔译人才和复合型翻译人才,放眼其他国家的翻译教学,虽然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找到一种效果最佳的模式才不失为明智之举。好的教学模式会大大提高课堂质量,进而提高翻译课的质量,有利于学生顺利通过翻译证的考试,并为将来的翻译工作打好基础。[论-文-网]

【参考文献】

[1]英语笔译实务3 级[m].外文出版社,2009.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6

近年,东兴试验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商贸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边贸成交额139亿元,引进区外境内资金123.7亿元。2014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4.6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增长39.6%,进口总额39.63亿美元,增长23.1%。由此可见,2010年至2014年短短的4年间,进出口总额由28亿美元增长到54.69亿美元,足以体现东兴试验区国际商贸发展的巨大潜力。

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商务英语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字面转换,它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例如,中越两国在称呼语“亲”的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汉语中“亲”是个网络用语,表示人际关系的亲近。但是在越南,“亲”一般用于年轻情侣或者夫妻关系之间。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如果没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就无从谈起对商务英语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谭载喜,1986),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商务英语翻译要比普通英语翻译复杂得多(祝然,2013)。东兴试验区国际商贸迅猛发展,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前者的迅猛发展和后者的滞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矛盾。(1)政府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团队力量单薄。防城港市作为一个新兴地级市,政府相应的涉外部门人员结构仍在不断完善中。虽然防城港市拥有20多个科研活动机构,但是研究人员几乎都是从事科技研究活动的。因此,目前防城港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具有相关商务英语背景的工作人员,挑起了诸多东兴试验区的涉外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重担,如边境会谈、会晤及联谊活动等。同时,聘请广西一些知名大学专业教师作为外援力量,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然而,东兴试验区外贸飞速发展,有限的专业商务英语翻译人力资源急需扩大,方能满足东兴试验区外贸发展的需求。(2)商务英语翻译社会力量不足。首先,同南宁、桂林、钦州等区内地区相比,防城港市的社会教育发展远远落后。目前,市区几乎没有任何正规的成体系的商务英语培训机构,偶尔能在市区见到某些中小学私人微型培训机构。其次,市民对商务英语的热情度远远不够。在东兴试验区,尤其是与越南芒街仅仅一河之隔的东兴市,由于人们和越南人的商贸活动更加密切,周边大部分人选择学习越南语而非商务英语,人们对商务英语的热情度远远不如越南语。(3)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力量不足。整个东兴试验区只有一所高校:广西财经学院(2012年成立)。学院设立1个商务英语专业班级,课程涉及综合英语、口语、听力、写作、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报关理论与实务、经济应用写作等。但由于目前学校实行“2+1”教学管理政策,即,学生在防城港校区接受2年的专业学习后,将全部转移到首府南宁校区再读1年。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首先考虑选择南宁就业。所以,东兴试验区也因此流失了很多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后备力量。

提高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水平的思考

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起步较晚,针对本地特色商务英语翻译的本体研究寥寥无几,更别说在翻译理论指导下或者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故笔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思考。(1)扩大专业商务英语翻译的团队力量大力引进具有商务英语背景的翻译人才,充分利用防城港市2012年来实施的“百名博士防城港行”平台,引进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商务英语翻译精英,根据试验区本地特色,从语篇、语义、语用、句法角度对本试验区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引领到学术层次,使商务英语翻译学术和商务英语翻译应用相互支撑发展。同时,加强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英语专业教师团队与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合作。校区目前英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高(全是硕士),学术研究领域涵盖文学、语言学、商务英语、翻译等。教师们不仅接受过专业的语言训练,而且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鼓励教师同防城港市外侨办或相关外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从而为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发展添砖加瓦。通过加强东兴试验区的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团队的建设,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以减小对市外翻译力量的依赖性。(2)为新生力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留住人才目前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商务英语班级共有47人,同学们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经2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具备一定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技能,比较熟悉国家有关对外贸易和外事交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技巧,能用网络工具和商务英语完成外贸展会营销、客户开发与维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操作、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写作、外贸跟单和进出口业务操作等工作任务。一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和商务知识,如FOB(freeonboard,离岸价格),B/L(billoflading,提货单),L/C(letterofcredit,信用证);另一方面,学生对东兴试验区的人文经济等也有所知悉。商务英语班级是学校培养的重点对象,可以成为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主体力量。在校期间,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到防城港市外侨办,或者一些市内外企的实习的机会(如防城港枫叶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使其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际工作中。实习期间表现良好者,相关部门可考虑与其签订合同,留住潜能较高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3)建设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应集教、学、做于一体,模拟真实语境,展开商务英语翻译的相关学习。学习内容可丰富多样:英汉语体差异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东兴试验区邻国习俗文化、各国口音差异,例如,泰国英语发音通常不发辅音后面的r音,所以address读成addiss(黄映秋,2010),等等。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谢彩虹、朱艳宁、张敏,2008)等,让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相关的实训。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的建立,一方面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使其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的兴趣,将课堂和仿真环境相结合。

结语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7

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我总结了4种必备的翻译工具:一是灵格斯翻译工具,里面可安装简明俄汉词典、新俄汉词典、大俄汉词典、俄汉实用工业技术词典;二是百度搜索工具;三是Google搜索工具;四是яндех搜索工具——专业的俄文搜索工具。翻译的具体步骤可如下:首先可以现在灵格斯里查询不懂的单词或词组,寻找最符合原文的解释。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做法,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科技词典,在灵格斯往往是查询不出所需的单词或语义。于是,求助于Google和яндех则是很有必要的。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采取同时在Google和яндех搜索的做法,并对同种搜索工具搜索结果进行比较。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Google的优点是打开俄文页面的同时可以同时打开另外一个翻译页面,即Google可以自动把页面从来源语俄语翻译成汉语,而缺点是经常发生翻译错误,翻译的可信度是50%。яндех的优点是用俄语词组和句子解释俄语词汇,意义更准确,更贴近原文,而缺点就是有时用于释义的词汇过于深奥,过于专业,相当于用更专业的词汇解释专业词汇,即难上加难。所以我认为最后就需要用到百度工具了。结合Google和яндех的参考翻译,用百度搜索翻译过的专业词汇,查看是否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用语,之后才确定出最准确的译法。

自己校对,虚心地向本专业的老师和材料学院的老师请教。首先进行的自己去校对。原以为会限于“当局者迷”之说而不懂查看、修改自己的译文。但认真看完一遍译文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眼睛还算是锐利的,检查出不少错误。比如最明显的一处是有一个句子翻译得不通顺,如果是一个没看过原文的人肯定是看不懂得。还有专业术语的译错。但错的最离谱的是编辑排版上的错误。于是我反复对照原文和译文之后,及时把发现的错误都改了过来。之后我找到了材料学院的一个同学,她的专业能力一直都是优异,她无疑是能够帮我校对的好帮手。我让她帮我看我的译文,查找出不符合材料专业方面的词汇或句子,并提出相关问题和相应地译法建议,之后我根据她的意见参照原文,采用了其中可取的建议。最后我就需要找本专业老师的对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了。我把之前摘录在本子上的疑点。难点句一一请教老师,比如应该怎样正确分析句子的结构,何种情况下采用拆分语义翻译,何时应该直译。老师讲得很详细很耐心,似乎想把自身积累下来的翻译经验全部都传授给我了。此行确实受益匪浅,越来越明白到做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不容易,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则是更难了,必须同时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经过几天的翻译工作,心里感触良多,收获也颇多,细细梳理了第一次真正的翻译生涯,总结出了几点体会。

1、翻译的工作性质需要我们仔细、认真并且耐心。翻译是一项慢中出细活的工作,要坐得住,稳得住,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字字斟酌,句句思量,严格遵守“信、雅、达”的翻译标准,力求把译文翻译得通顺准确,忠实原文。

2、俄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毫无疑问,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工作者,就必须同时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一次的翻译实践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积累了不少专业的俄语词汇,也逐渐认清科技俄语文章的翻译特点。

3、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尤其是俄语打字的水平。现在翻译文章无不需要借助于电脑,翻译的过程中直接考验了一个人的打字水平,现在我的俄文打字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即使没有俄文键盘照样能熟练打字。

4、增加了做一个合格翻译工作者的信心。第一次真正的翻译实践就得到了褒奖,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翻译生涯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也许我不是天才,不能一下子就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但我愿意先从一个合格的翻译者做起,从合格到优秀,一直努力,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我一生所应该追求的梦想。

翻译工作经验总结篇8

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我总结了4种必备的翻译工具:一是灵格斯翻译工具,里面可安装简明俄汉词典、新俄汉词典、大俄汉词典、俄汉实用工业技术词典;二是百度搜索工具;三是Google搜索工具;四是яндех搜索工具——专业的俄文搜索工具。翻译的具体步骤可如下:首先可以现在灵格斯里查询不懂的单词或词组,寻找最符合原文的解释。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做法,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科技词典,在灵格斯往往是查询不出所需的单词或语义。于是,求助于Google和яндех则是很有必要的。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采取同时在Google和яндех搜索的做法,并对同种搜索工具搜索结果进行比较。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Google的优点是打开俄文页面的同时可以同时打开另外一个翻译页面,即Google可以自动把页面从来源语俄语翻译成汉语,而缺点是经常发生翻译错误,翻译的可信度是50%。яндех的优点是用俄语词组和句子解释俄语词汇,意义更准确,更贴近原文,而缺点就是有时用于释义的词汇过于深奥,过于专业,相当于用更专业的词汇解释专业词汇,即难上加难。所以我认为最后就需要用到百度工具了。结合Google和яндех的参考翻译,用百度搜索翻译过的专业词汇,查看是否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用语,之后才确定出最准确的译法。

自己校对,虚心地向本专业的老师和材料学院的老师请教。首先进行的自己去校对。原以为会限于“当局者迷”之说而不懂查看、修改自己的译文。但认真看完一遍译文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眼睛还算是锐利的,检查出不少错误。比如最明显的一处是有一个句子翻译得不通顺,如果是一个没看过原文的人肯定是看不懂得。还有专业术语的译错。但错的最离谱的是编辑排版上的错误。于是我反复对照原文和译文之后,及时把发现的错误都改了过来。之后我找到了材料学院的一个同学,她的专业能力一直都是优异,她无疑是能够帮我校对的好帮手。我让她帮我看我的译文,查找出不符合材料专业方面的词汇或句子,并提出相关问题和相应地译法建议,之后我根据她的意见参照原文,采用了其中可取的建议。最后我就需要找本专业老师的对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了。我把之前摘录在本子上的疑点。难点句一一请教老师,比如应该怎样正确分析句子的结构,何种情况下采用拆分语义翻译,何时应该直译。老师讲得很详细很耐心,似乎想把自身积累下来的翻译经验全部都传授给我了。此行确实受益匪浅,越来越明白到做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者不容易,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则是更难了,必须同时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经过几天的翻译工作,心里感触良多,收获也颇多,细细梳理了第一次真正的翻译生涯,总结出了几点体会。

1、翻译的工作性质需要我们仔细、认真并且耐心。翻译是一项慢中出细活的工作,要坐得住,稳得住,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字字斟酌,句句思量,严格遵守“信、雅、达”的翻译标准,力求把译文翻译得通顺准确,忠实原文。

2、俄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毫无疑问,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工作者,就必须同时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和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这一次的翻译实践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积累了不少专业的俄语词汇,也逐渐认清科技俄语文章的翻译特点。

3、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尤其是俄语打字的水平。现在翻译文章无不需要借助于电脑,翻译的过程中直接考验了一个人的打字水平,现在我的俄文打字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即使没有俄文键盘照样能熟练打字。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