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小学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3:23

中小学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1

1.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精神。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所谓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还要能够具有创造性劳动的人。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2.加强教学细节的管理

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喜欢上教课的老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保持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案应该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应该给予耐心和鼓励,使学生增加信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该具有创新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为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导者,而不只是听众,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后可根据互动情况,将经验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反响效果明显的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存在问题的可以进行改进。

3.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教学管理者应该深入课堂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写教案、备课、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课上的互动、对课堂突发状态的处理、教学态度、课后作业的批改等与课堂有关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估,从而提出问题、改进问题,将教学作为重点,对于表现优异的可以给予表彰,促进大家共同学习。对于教师的评估不能仅停留在学生的成绩上,因为学生有个体的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才是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在科学的考核中才能发现自身教学的问题,及时地调整改进,才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是指管理者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发被管理者的潜在能力和自主性,而不是依靠权力影响教师或学生。中小学校教师是中小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有力体现,打造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对于中小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尊重教师、关爱教师,让教师有信任感,注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教师间交流的平台、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勇于创新,适当地给予奖励。教师应该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经常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得到学生的信任,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挖掘学生的潜能。

5.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管理

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学籍管理、校本教研、教职工考评教学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中小学校在实施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这三种计划的关键点在于是否合理有效地实施了调控,做到了各层次的落实,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6.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一定的群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社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的整合。校园文化是学校良好风气的代表,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关系,营造积极的校园学习氛围。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受到学校种规章制度的影响,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发展,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心态。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结语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教师上课的必备手段,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流于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电脑、投影仪以及电子屏设备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多媒体已经深入到小学语文的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一些原本只需口头说明的东西,教师也要去准备相应的课件,浪费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使得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弱化了其他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什么课程什么内容,教师完全采用多媒体,忽略了板书和教师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一味地拿着PPT课件去读,就失去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意义。

3.使用时机不当

多媒体课件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对学生进行一一展示,但是由于PPT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某一张幻灯片上,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成后,设置了一些小问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作答,如教师在某个课程教授完成后,用PPT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够想到哪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暮春三月的美丽景象?这本来是一个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的机会,但是如果此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当,将相关词汇早早展示出来,那么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实践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3

(一)教师的技术和观念问题

计算机教学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而现在很多教师并不具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也不充分,没有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因此,很难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有机结合,这样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新技术也逐渐涌入课堂,使得中小学教学逐渐出现了三种现象:一种是过分依赖教学技术,不管上什么课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虽然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但过分依赖,甚至有的老师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另一种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排斥,虽然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已经广泛使用了,但是有些教师就是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它。再一个就是片面追求新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之后,一部分教师坚持认为新技术就是最好的,不管教授什么都是用最新的技术,这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很多教师由于对于信息技术不是太懂,因此往往为了一节课费了好大的力气,有时候还要信息技术老师的指导,但制作的课件却并非上乘,这样不但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往往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反之,有的教师则认为自己不会,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用一支粉笔一本书就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间的限制下,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因此将整堂课的知识点都收集到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在一个课件中可能包含很多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多媒体教学花费的时间较传统课堂要多,因此老师为了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快上课速度,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学生直接可以看到答案,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兴趣,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图片、音乐、视频等,这一措施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但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已,学生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而并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另外一点,教师只注重学生直观思维的发展,没有注意到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表面上看起来课上的很好,而实际上弱化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多媒体直接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懒惰。

(三)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开始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教学的广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原本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之间的交流,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往往会采用一些图片、视频等,形式上看起来活泼,但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教师已经不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成为了信息操作员,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多媒体取代,教学活动的双边关系变成了单边关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应对措施

(一)培养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要站在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要让计算机起到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表演的工具,摒弃形式观念。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教师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和提高,使教师能正确的使用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各级各学校中,应采取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学习课件的制作、课件的使用技巧等方面。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艰苦一点的学校,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即先派本校一部分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后再培训学校其他老师,或者将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请到学校,对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

(二)优化课堂形式,使课堂形式内容相结合

计算机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中小学的课堂,通过图片展示、动态图展示以及音响等效果,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所学知识,更愉快的去接受,但是这往往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出现,那就是教师注重于形式和忽略了内容,学生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图片画面上,因此,教师应该明白,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具体的课堂的教学方法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师可以在课堂的讨论、推理中穿插一些多媒体手段,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能让学生更直观的去认识所学知识。

(三)改变传统观念,加强计算机在教学中运用的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些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因此也无法亲身去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如果老师上课前给学生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视频,学生就会对课文所讲内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文了。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知识间的关联,以便更好的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强化。而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明白多媒体只是教学手段,不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二者应有机结合,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上课内容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不是照搬别人或自己的传统模式。

三、结束语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4

1.听话、说话教学的意义

1.1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应厚此薄彼。但是,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是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这除了受传统影响、应试教育影响等外部因素干扰外,还因为对听说读写的内在关系不甚清楚,因而把听说读写割裂开来,疏于听说,多在读写上下功夫,其结果是事半功倍,教学效率不高。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年龄段,从训练口头语言入手,加强听说能力和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1.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现代生活、学习的需要。听话、说话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备的能力,用处极为广泛,几乎人人每天都离不开听话、说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听话和说话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人机对话将成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面对机器讲话,要求具有快速、准确、简洁的语言组织能力,否则,就达不到人机对话的目的。因此,抓紧、抓好学生听说训练,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1.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听说读写都和人的思维紧密相关。听人说话,要理解内容、抓住要点,离不开思维活动;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仅要想清楚说些什么,还要组织好语言,也离不开思维。所以,听说训练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和书面语言相比,口头语言以声音为载体,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没有从容思考的时间,而书面语言容许在一定时间内推敲修改。所以口头语言要求有更高的应变能力,这就必然促进思维灵敏性、准确性的发展。

2.小学阶段听话、说话的训练过程

儿童年龄特征之一是喜听好说,求知欲强,表现欲强。初入学的孩子已经“能说会道”。但他们的思维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无意注意占优势,听话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时表达不清楚,各种语病比较多。所以,在低年级专门开设说话课,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听说训练。而低年级的听说训练,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以他们熟悉的学习、游戏、生活为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引起听说的话题,训练学生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练习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

中高年级不再开设说话课,要在课内、各学科之间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强听说训练。中高年级的听说训练,要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在听的方面,中年级要能听懂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电影、电视等中的对话。到高年级要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在说的方面,中年级要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到高年级能当众做简短的发言,而当众简短的发言,不是照着稿子读,应该是稍作考虑和准备,即席发言。或者按照简单的提纲侃侃而谈。简短发言,不能只是三言两语,应该是不少于一两分钟,这是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说话能力应该达到的水平。

3.听话、说话训练的主要方式

3.1 看图说话。这是指学生通过观察、理解画面,进行听说训练的一种方式。看图可以是单幅图,也可以是多幅图。说话内容可以是从图上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图上内容联想到的。而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注意:①要选好图画。听说训练用的图画,内容应该接近儿童生活的实际,富有情趣,以便于他们进行联想,展开想象,以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发他们说话的愿望;图意要明确,使学生能抓住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去看、去想、去说;画面的色彩要鲜明,线条要清楚,富有儿童情趣。②要设计好教学的思路,把指导看图与指导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看图说话一般按“观察――理解――表达”的思路进行训练。三者之间,观察是前提,理解是观察的深入和表达的基础,表达是对前面两者的检验。教学过程中,先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入手,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全面、细致地观察,再要求他们按教师提出的问题,把内容说出来。

2.2 听故事说话。故事可以由教师讲,学生讲或者听录音。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所选的故事还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能引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听故事前,应提出专心听讲、边听、边想、边记的要求,听后要求复述故事或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讲故事可以作为说话的一个要求,为了更有效地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中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对故事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或练习续编、改写故事等。

2.3 创设情境说话。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巧妙创设听说情境,如模拟接待客人、借书、购物、打电话等,然后根据环境进行练习,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品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一鸣惊人。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意义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古诗是中国文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精炼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渊源流传的艺术瑰宝。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教学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学古诗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要采取一定的模式和策略。

一、古诗教学的意义

古诗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古诗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

古诗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等诸多美学因素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知识、阅历和理解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系,对于好坏、美丑、善恶只是凭借表象去观察捕捉,而不能通过内在分析发掘实质的审美价值。古诗词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因为古诗词反映的往往是一种经过诗人内化的、比较含蓄的感情,诗人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意志和感情寓含在古诗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获得更深层的美的享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审美标准。

(二)培养个性化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我国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来抒发厚重的感情,由于古诗多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诗人在特定的心境下抒写的,在今人看来,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必拘泥于教师的特定理解。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可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借助审美体验进行再造组合,进而在大脑中营造出一个新的画面。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意,而且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三)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通过古诗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逐积累古代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在一次次的学习和积累中,学生的语言和文字功底会不断深厚,领悟理解力才会渐渐地得到提升。此外,除了课堂教学的课后拓展阅读外,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对课本知识的兴趣出发,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当学生具备一定数量的知识储备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古诗的自我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品味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会一步步提高,从而感受到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激起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古诗教学的教学模式探究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可以借鉴以下教学模式。

(一)自主探究式。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防止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教学更要充分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读懂诗文的意义,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以读为主式。

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古诗音韵铿锵,节奏鲜明,通过反复吟诵有助于小学生体会感情,进入诗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古诗的诵读来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把诵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进而加深对情感的把握。

(三)情境创设式。

情境创设式的教学模式多用于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清新的诗词。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营造出一个形象、浓烈的诗歌氛围,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感悟诗意、诗情。其主要方法有:通过教师描绘和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构造一个诗境的直观图;教师运用形象的、情感充沛的语言,营造诗境的氛围;引导学生对诗歌词句品味,想象诗境的美。这种模式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久而不忘。

三、古诗中情感教学的教学策略

目前的古诗教学,多半是填鸭式地讲解诗歌的字面内容,而忽略了对情感的把握。针对这一问题,我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注重诵读,在诵读中抒感。

诵读有利于学生增加对古诗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更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情感的深层体会。而且学生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

(二)抓住“诗眼”,在想象中体会情感。

我国古诗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而有限的文字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发挥想象力。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从语言入手,在理解句意、诗意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使古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画面,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进而进行探求和艺术的再创。

(三)分类整合,抓住感情基调。

诗歌按年代、作者、题材、流派来分类,学生可以通过对其中有代表性的古诗的深入理解来推知同类诗歌,也可以对具体作品进行对比,进而发现古诗之间的不同。从年代来看,比如作于安史之乱期间的唐诗,多有一种感慨唐王朝的腐败、社会的乱离之感。从作者来看,李白的诗歌多豪放飘逸,有一股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气息;而杜甫的诗歌却有“沉郁顿挫”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色彩。从题材来看,“送别”这一题材,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是各有特色。从流派来看,又有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等独具特色的诗人团体和诗歌流派。通过分类整合,还可以将古诗学习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消化并学以致用,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平,朱松生.小学语文教学论[M].上海三联教材文库,2001.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15-01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练习和体验,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对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几点看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之学者,兴趣为先。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也只有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学得更好。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同样如此,也需要培养学生说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如实的根据小学生的爱好、性格等各方面特点,充分的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的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口语兴趣,引导学生变“苦说”为“乐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口语兴趣的方式方法有许多,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周围的一切,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样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使学生想说、能说、会说、善说。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插图,插图以简单的图画形式,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插图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那些插图,使学生充分理解插图所要表达出的情境。然后,我们可从此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讨论图画中的人物、情境等内容,学生纷纷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口语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得到调动,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现如今的很多小学生,他们作文会写得很好,但是要他口头陈述,很多都无从下口。在这些学生中,多数是紧张不敢说,一部分则是“哑巴”式的语文,对口语表达没有信心。大胆地说话,这是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初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大胆地、轻松地、无顾虑地说话,以逐渐养成说话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口语,激发学生口语兴趣的同时,我们还有意识的去极的指导学生学习口语,引导学生会说、敢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多以鼓励为主,不应盲目的打击学生,逐步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随意地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应该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学习了《诚实的孩子》一文后,为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培养学生知错就改,诚实不说谎的品质,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列宁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能主动向姑妈承认错误的故事,让学生大胆发言,参与故事的讲述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积极的参与,信心得到增强,口语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引导学生积极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学生的口语能力要想提高,光靠单方面的练习是不行的,需要多引导学生互动。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工夫,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 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它决定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但也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 让学生随便怎样说就怎样说,如不注意引导或者引导不当,有时不但达不到活动的目的,甚至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口语的时,要注重从多方面的引导入手,采取多形式的交流方式,引导学生互动,强化学生的口语能力。例如,教学《伸出我们的双手》时,我让学生分组协作,充分讨论“如果我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该怎 么办呢”这个问题。学生将实际生活中各自遇到的情况展示出来,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评议出最好的做法,然后再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小就有一颗爱心,乐于助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机械式的枯燥训练,有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联系生活,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头,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归宿,特别是语文口语,学生只有真正的运用于生活,形成最终的交际能力,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因此,在小学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同时,我们还应充分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其实践,去有意识的学习和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的视角从课本中延伸出去,利用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口语交际情景。或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练习,去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交际,从而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积极的探究教学策略,不断的创新教学途径,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愿说、能说、会说、会听、敢说的“小口才家”。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学论文篇8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和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法及培养途径诸多方面做出积极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把教师教育的理论、教改成果应用到基础教育实践中,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我们参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1]9课题组对北京、河南、宁夏三个地区以及山东师范大学学者对江苏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现状的调查为主要依据,结合我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高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培养本科层次中小学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辽宁省八个城市和农村,29所学校106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追踪分析,针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业适应性和专业胜任程度几个纬度进行了分析,总体归纳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现有状况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中,有72%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己的教育观。98.7%的教师表示认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沈阳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中86.8%的教师认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较多数的学生对此较乐意接受。64.4%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146可见,大多数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有赞同和支持的态度。但对新课改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仍需要有一段过程。

(二)教师专业知识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调查组对北京、河南和宁夏三个地区的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关于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调查中最想学习的课程按选择排序如下:“与教学方法、技能有关的知识”达56.1%,居于首位,“与教学设备有关的知识”为45.1%,“与学生身心发展和评价有关的知识”为29.41%,“教育理论相关知识”为21.05%,“与教育科研相关的知识”为16.41%。被调查的教师90%以上毕业于师范院校。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教师必备的教育专业理论与方法以及教学技能相关的知识,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教师专业性在职后也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师范生在从教之后,对教育专业知识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

(三)教师专业适应性状况

对北京、河南、宁夏等地区教师的调查显示:15.4%的教师不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实践能力;31.3%的教师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定势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难以更新;25%的教师要经过学习和不断适应才能投入到课程之中;39.1%的教师在备课中从不利用新资源等教育技术;55.4%的教师认为采用新的教法后,短时期没有见成效;40.3%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推进的速度太快,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1]243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适应能力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四)教师专业胜任程度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对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或活动课程的胜任情况的调查发现:北京、河南、宁夏三个地区的教师中有56.59%的教师认为能够胜任,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需要接受培训后才能胜任;还有40.7%的教师认为需要经过学习和适应后才能胜任。[1]226

(五)教师专业发展中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北京、河南、宁夏、辽宁等地区教师的调查表明:约50%的教师感觉新课程改革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教学工作压力、学校制度环境压力、课程改革压力和自我发展压力等。教师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将教改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调查中发现59.5%的教师能够做到课堂里充满师生愉悦的微笑;39.5%的教师勉强做到,18.2%的教师勉强能做到给每位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面对教师的难以进入课程改革的角色及教学中的压力,开展良好的专业培训十分重要。在调查中发现,23.3%的教师缺少集中研修的机会,57.1%的教师认为缺乏行家指导,21.9%的教师缺乏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料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46.6%的教师因教学工作繁重难以挤出时间参与学习和科研活动。[1]227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认同、理解和积极的支持态度。这是教育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但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教学体系的束缚、教育行为转变滞后、课程内容陈旧、学科本位、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实践反思与体验匮乏,教师在变革中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不健全,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不衔接,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因而导致了教师专业适应能力下降、教学改革潜能不足、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思路

如何建立一个既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人才和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又能为自身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发挥教师教育的先导性、示范性和保障性作用,是我校教师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课题。我们在广泛调研、实地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构想。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定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型中小学教师。这种新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厚基础——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宽口径——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和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教学方法及技术,有较强的专业适应性及自我发展的潜能;高素质——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不断学习与创新的能力;重实践——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教学与科学研究能力,动手实践、勇于创新能力;显个性——具有多种教师专业特长和多样化的职业兴趣及良好的教学技能,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几年来,我校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不断探索与创新,构建了“教学与教学统整,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统一,职前培养与职后研训融通”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培养体系一体化,使教学研究和职后研训提前介入职前培养阶段,加强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对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的了解,缩短了预备教师、准教师入职阶段的适应期,加速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不断探索开放的、多元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

目前我校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培养模式,即改革混合培养,采用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分段实施、分流培养的模式。前3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课程逐渐进入,后1年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进行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这种专业化合格师资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师范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养成和训练,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从师任教的技能。

“2+2”培养模式,即前2年按一级学科为主体大类培养,2年后进行学科专业的教师专业分流培养,在第四年由教师专业发展学院集中进行教师专业课程学习,教学研究与教学实习实践指导。这种择优定向、分流培养的模式,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全程化、专业化和优质化。

“3+1+1”“2+2+2”培养模式,即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精英人才”的“本硕一贯制”模式。经过前3年本科专业教育和后1年教师专业培养,以及经过前2年大类学科基础和通识教育,后2年分流进行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培养,在第4年对学习成绩优异并有志在教师教育中深造者,经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导师推荐和专业考核,选择优秀学生进入为期2年的硕士层次的学科与课程论方向的学习,获得硕士学位。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专家型以及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骨干教师。

(三)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改革

本着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养成、专业知识积累、专业智慧增长、专业技能提高的课程理念,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教师教育必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教师教育技能训练课和教师教育实践课四大模块。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分别开设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研究课程以及中学教学实验设计与演示课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即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教研工作指导训练、多媒体课件制作、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微格教学训练、课本剧创作与表演,纳入教师教育技能课程设置中;改革实习模式,构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色,综合小学期教育调查、小学期校长论坛、教学模拟演习、教育见习和实习、学生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内容,构建面向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际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实践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促进教师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择业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在教学改革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时代性、研究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鼓励广大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引入教学内容中,结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不断调整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鼓励教师大胆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和传递式,提倡讨论式、探究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行动研究、实践反思、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与学互动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共同成长。

(五)教学实践环节的强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比重,每学年增加近20天的小学期见习与研习和10周的教育实习与实践的时数,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实际,精心设计了教育实习的内容、形式和考核办法,把师范生的专业见习、课程研习、上岗实习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与中小学共建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施双方“互聘导师制”,使具有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教研员承担师范生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并系统地介入了师范生学科学习、教师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等整体专业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同时还在沈阳周边地区抚顺、本溪、朝阳等地建立了农村教师教育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开展师范生“教育支边扶贫”工程,培养了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督导与检查体系和教师教育导师考核制度、师范生实习制度、师范生毕业设计和考评办法等,不断形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和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教师教育专业优质师源的建设

高校应在大力引进高层次、高素质、高职称人才的同时,不拘一格地引聘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专家型人才,充实教师教育的骨干队伍。同时采用外引内培并举的方式,积极推荐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学校进修学习,提升学习和学识水平。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和新上岗的教师实行到中小学半挂职学习锻炼一学期的“研修制度”。鼓励在职教师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形成“教、研互助对子”,以教授研究室为载体引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开展教师教育的学习和互动,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提升教师教育学术研究的水平和资助力度

为提升教师专业质量,我校不断加强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使教师教育的课程研究、学科建设建立在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建立学术研究激励机制,对高水平、高级别、学术影响大的成果予以奖励和资助,学校在教学经费中划拨专项作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项奖金,用于满足教师教育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材编写与成果产出等多项发展与建设的需要,以确保我校教师教育工作、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郭黎岩,王元,刘正伟.辽宁省小学教师现状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2007(3):92-94.

推荐期刊